今天教大家做炖高粱米翻天饭锅焖饭。做炖高粱米饭前需要将高粱米浸泡三个小时左右,泡至高粱米用手一掐就断。泡好的高粱米倒入电饭锅内胆中,按下煮饭键即可。
炖高粱米饭焖出来发硬的原因可能是米浸泡时间不够或使用了陈米。如果米浸泡时间不够,可以延长浸泡时间;如果使用了陈米,就需要选择新米。炖高粱米饭的水量按平时蒸白米饭的比例放即可。
我家平时焖米饭的比例是一碗米、一碗半水。这次我煮的是七分烂的红芸豆,放了一半在饭里。红芸豆一定要提前煮至七分烂,否则米饭煮好后豆子会发硬。
接下来将饭和红芸豆一起放入电饭锅中,按下煮饭键即可。炖高粱米饭只需要二十五分钟,煮好后可以开盖检查一下,如果饭已经熟了就可以吃了。放一会儿热气后,炖高粱米饭的颗粒分明,特别软烂,特别适合控制体重的人。炖高粱米饭富含微量元素和粗纤维,可以让人感到非常饱。
我们家早餐店商业版的3款粥熬粥秘诀,让你的营养粥熬制得更香浓,没有淀粉。早餐店的粥为什么那么香呢?其实,他们有自己的熬粥秘诀。今天,我就免费分享给大家。牛奶燕麦粥的配方:燕麦片175克,糯米50克,奶粉50克,白糖120克,纯净水2500克,水淀粉适量。先将凉水下洗净的燕麦片和糯米,水开后煮20分钟,然后倒入奶粉和白糖,再加入适量的水淀粉即可。
小米南瓜粥的配方:小米300克,南瓜500克,冰糖10克,水5000克,枸杞20克。
紫薯粥的配方:紫薯一斤,水10斤,糯米200克,大米200克,中火煮35分钟即可。
好吃的高粱米饭实话实说,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其实已经流口水啦!
北方冬天的早晨,盛上一大碗刚出锅的高粱米干饭,拌上一勺看着猪大油,在滴上点酱油香油,加点香菜叶,嘿!这香喷喷“荤油拌饭”就成了!
手里端着一大碗冒着热气油乎乎香喷喷的高粱米荤油拌饭,每一口那绝对都是人间美味啊!
高粱又称红粮、蜀黍,古称蜀秫。在我小的时候,在东北农村老家,高粱米是当时人们的主食。
夏天的时候,我家更喜欢吃高粱米水饭。
因为天气热,所以会把煮好的高粱米饭加上凉水,这样吃起来就不是很烫了,而且很爽口!就着东北的大葱、黄瓜,蘸着自家的大酱,做个辣椒焖子,再来几个咸鸡蛋,味道更不必说!(以现在经常用的那种小的饭碗,我当时一顿饭可以吃上五六碗)而且放心,高粱米消化快,也有说不抗饿,所以高粱米饭吃的多些也不会让人胖的。
而高粱米丰收之后,那些高粱秸秆又是很好的柴火,家里烧火做饭的,很方便的。后来据说高粱秸秆也是很好的造纸材料,会有人专门下到各个村上收购这种高粱秸秆。自家如果有菜园子的,高粱秸秆还可以作为菜园周围做栅栏的好材料。我们土话叫做“夹帐子”。
当时人们对高粱米水饭的喜爱,真的是无处不在的。比如后来镇上有了“大厅市场”,就是过去大家都各自沿街摆摊的,后来 *** 建了一个大的广场,里面集中摆摊,我们土话叫“出床子”,因为过去人们有卖东西的,都是用一个床子大小的板摆在地上出地摊儿。而每到中午饭的时候,就会有人专门卖这种类似自助餐的饭菜,就是骑着自行车,托着一个小车,小车上一个大盆装着高粱米水饭,旁边有那种大盘子放着各种家常菜,比如:芸豆炖土豆、炒土豆丝、尖椒炒干豆腐、土豆茄子、瓜片炒蛋等等。一份也就两块钱,管饱!就是高粱米饭随便添加,吃饱为止。很实在!很受这些做买卖的人们喜欢!
(如图:每次回老家,能到吃高粱米时,经常忍不住拍个照片,呵呵,这次有我很爱吃的荠菜嘎哒咸菜、炖酸菜、炖豆角,配上高粱米水饭,味道杠杠滴!)
在农村,我觉得高粱地是最漂亮的!尤其是到了成熟的季节,那可真是“一片火红的高粱地啊”!看着那一片片颜色,心里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撼动!估计这也是为什么麻雀,我们俗称“家雀、大老家”,最喜欢吃高粱米地的原因吧,因为真是扎眼啊!所以当年的农村田地里,农民们经常扎一些“假人”吓唬吓唬那些麻雀们!
相对于高粱米饭,大米饭在当时还算是“细粮”,是比较金贵的,不同于高粱米这种“粗粮”。记得上小学时,那个时候有些同学家住得比较远的,中午是需要带饭的。记得尤其是冬天,教室里面还是那种土炉子。上午过了两节课之后,带饭的同学就会把饭盒放到炉子上面热饭。于是很快教室里面就飘起了各种饭香的味道。所以后面上课的时候,基本上大家的心思就不在书本上了,都想着中午饭了。
我需要带饭的时候,妈总会给我准备大米饭带着,担心我在同学面前,人家都吃细粮,我吃粗粮,不太好。可是我当时真的是觉得无所谓,高粱米饭是我愿意吃的,我就带高粱米饭。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中午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有的同学就想和我换饭吃,同学有的想用他带的白面馒头换我的高粱米饭,我都不换的。
(之前爸妈还在老家时,每次我回老家时,必点的菜如图:炒上一盘花生米,韭菜炒鸡蛋,老家镇上卤水大白豆腐,自家腌制的咸菜,再来几根黄瓜大葱生菜,就着高粱米饭......)
后来爸妈和我们一起居住,在城市里面了。现在因为城市里已经没有土炕,更没有大锅了。所以每次做高粱米饭,都需要提前把米加水多泡上一些时间,否则是煮不透的,而且更好用高压锅煮。如果从小就没吃过高粱米的人,会有些吃不惯的,因为会觉得有些糙,吃起来不是很舒服。但是现在人们好像对粗粮的认识也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吃粗粮了。
或许高粱米饭的味道,帮我承载了太多当年的记忆吧,也不知为何自己对小时候的记忆为何如此眷恋亲切?一口亲切的高粱米饭的味道,瞬间带给我的时间穿越,带到回忆中的暖色世界,不愿回来吧。
为什么很少用大米酿白酒,而主要用高粱呀?酒是粮 *** !其实我们吃的粮食像大米、糯米、玉米、小麦、大麦,甚至豌豆、红薯等都是可以用来酿酒的,但是为什么偏偏高粱成为了众多粮食中最适合酿酒的呢?当然是因为高粱酿酒的优势突出。
高粱虽然口感不如其他食物,但是酿酒后的味道却非常的好,这是因为高粱中的单宁、淀粉及蛋白质都非常适合酿酒,同时高粱的外皮坚硬十分耐蒸煮,耐得住9次蒸煮8次发酵。
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说说高粱酿酒的这几个优势:
单宁含量高
生产证明,酒醅中适当的单宁含量反比不含单宁的酒醅发酵率高。单宁经蒸煮发酵,可转变成芳香物质, 如丁香酸等,赋予白酒特殊的香气,并有抑制杂菌的作用,高粱中恰好有这些物质,可以给白酒带来特殊的芳香。
脂肪和蛋白质比例平衡
高粱所含的脂肪和蛋白质比例平衡,不容易产生邪杂味。酿酒时,原料中脂肪含量高,会生成很多高级脂肪酸,这些高级脂肪酸是酒体丰富的香味成分之一。但同时也会导致酒醅生酸幅度大,发酵不良,从而产生杂味、异味。所以脂肪含量不宜过高,而高粱的脂肪含量能满足要求。
氨基酸比较全面
高梁中赖氨酸、胱氨酸、色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的含量都比较高。这些氨基酸通过和酵母产生反应转化成高级醇类,白酒的香味便是这些醇类。高粱独特的氨基酸结构是高梁酒香的一大原因。
矿物质较高
高粱中钙、磷等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也比较高,泛酸、盐酸和生物素的含量都高于玉米,这些都使得高粱酒口味更好,醇厚浓郁,香正甘洌,远胜其他品类。
说完高粱,我们再来说说其他粮食酒,像大米,虽然淀粉含量高,但是蛋白质、脂肪含量过低,酿出的白酒酒香寡淡、风味不足,而且经蒸煮后性粘且糊烂,容易导致发酵不正常, 因此,仅作为配料使用或一些小曲白酒的原料。
除此之外,大米作为我们的主食在没有实现量产之前都是很珍贵的,自然也是不会轻易拿来酿酒的。
而像玉米,植酸含量过高,导致甜味过高,脂肪含量过高,会使白酒杂味较重;红薯等薯类蛋白质含量过少,果胶质含量过高,影响白酒口感。
免责说明:图文素材来源于 *** ,侵删。
为啥好酒离不开“高粱”,更高等级的高粱长啥样?有啥区别?所谓高粱酒,便是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酿造而成的白酒。
通常,市面上多数名优白酒都是高粱酒,茅台、五粮液也不例外,因此,白酒圈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国好酒离不开高粱,这是为啥?
最开始人们用高粱酿酒,只是出于“迫不得已”:
其实,高粱并非一开始就是酿酒原料,早期的时候,高粱作为一种农作物,甚至连粮食都算不上,因为大部分品种都难以下咽。
那个时候,高粱籽被用来喂马,高粱杆被用来编织,再加上产能有限,所以种植面积一直都不大,压根就没人想到高粱还能用来酿酒。
直到明清时期“禁酒令”的出现。
那个时候由于人们常年吃不饱饭,为了满足储备粮和生活用粮的基础,民间便禁止用大米等粮食酿酒,但可以用高粱酿酒。
至此,高粱酒才普遍流传开来,一直到现如今。
为何如今粮食连年丰产,人们却还喜欢用高粱酿酒呢?
首先是高粱皮厚,耐蒸煮。
众所周知,酿酒需要反复蒸煮、发酵而成,如果原料不够糙实的话,就十分容易糊锅,导致成酒中带有邪杂味,影响品质。
其次,高粱中含有丰富的单宁。
高粱难吃,是因为单宁又酸又涩;而高粱酒好喝,也是因为单宁。
酿酒过程中,适量的单宁对发酵过程中的有害微生物有一定的抑 *** 用,减少杂菌的产生;并且,单宁发酵后会生成呈香物质,使得酒香更浓郁。
就连大名鼎鼎的茅台酒,其主要酿酒原料也是高粱,不过这种高粱是贵州茅台镇独有的高粱,也被称为“更高等级”的高粱。
同样都是高粱,更高等级的高粱到底长啥样?有啥区别?
这种高粱生长海拔较高,颗粒饱满坚实,并且其支链淀粉高粱高达88%,远高于普通高粱,其吸水性小、耐蒸煮、不易糊化,是酿酒的更佳原料。
也只有这种高粱,才经得起正宗坤沙酒的反复蒸煮、摊晾、翻拌要求,在传统12987工艺的反复蒸煮下,才有了那一缕“茅香”。
要说这种高粱的不足之处,便是产量不高、价格昂贵,每公斤收购价格高达12元,是普通高粱的3倍,许多小酒厂都舍不得用。
除了茅台酒用此种高粱酿酒之外,位于同一产区的君中元私藏酒,用的也是这种高粱,并且用料的标准同等严格。
每年,酒厂都会赶在最早一批高粱成熟前提前预定,恨不得一粒一粒挑选,只要那种颗粒饱满,破碎率不足20%的高粱。
除了用料标准一致之外,就连工艺也与茅台酒一模一样,都是传统12987工艺,整个酿酒过程长达1年,之后还需足足窖藏6年。
期间,酒体中的有害物质充分挥发,确保了酒体的安全性,等到开坛之后,还需由酿酒师傅反复勾调而成,成酒的品质都在优级标准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其勾调大师曾传政,不仅是钓鱼台调酒师,还是茅台原副厂长李兴发的弟子,经他手勾调出来的白酒,色香味俱全。开瓶之后,马上就能闻到浓郁的酱香味,入口丝滑,醇厚饱满,茅香十足,粮食的焦香在口中久久不散,令人难忘。
综合来说,这款酒的品质确实不错,但由于酒厂前期鲜少宣传,这才导致名气不高,确实有点可惜了。
写在最后,我们今天能喝到如此多的美酒,高粱自然是“功不可没”,你认为呢?
同样是白酒,酿造所用的粮食原料不同,喝起来差别究竟有多大?同样是白酒,酿造所用的粮食原料不同,喝起来差别究竟有多大?
中国酿造白酒的技术,在世界上可是独有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能把粮食作物,变成杯中的琼浆玉液,为各种欢聚的场合,增添无穷的乐趣。
由于每个地方出产的粮食不同,各地的酿酒师,也就地取材,用当地的农作物,来酿造人们喜欢喝的白酒。
但同样是白酒,不同的粮食原料,所酿造出来酒的整体风格也是不同的,会品酒的人更是能发现其中的奥妙,那么这些不同原料酿造的酒,喝起来差别究竟有多大呢?
之一:高粱酒——香
高粱,这一神奇的作物,被各大酒厂所喜爱,主要特色就是酒香非常强烈,如今市面上的白酒,大都是用高粱所酿,而高粱也分粳高粱和糯高粱。
粳高粱:这种酒大多是大曲发酵,成酒多为清香型,整体口感特色偏净,略微涩感,且清甜无比,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宝丰酒。
糯高粱:这种高粱质地较硬,因此酿制时会增加蒸煮次数,因此整体口感偏醇绵,酒体非常细腻,有粘稠感,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国窖1573和五粮液。
第二:玉米酒——冲
玉米酒在市面并不常见,大酒厂用这种原料的不多,这种酒多为农家自酿。
因为玉米胚芽中脂肪含量比较高,因此酿出来的酒,有一股奇怪的脂肪发酵味,好多人都不太喜欢,多被用来作成了乙醇汽油。
而在云贵一些地方,当地人自酿的苞谷酒,喝起来还是不错的,不过因为玉米与酒曲不容易完全发酵,整体的口感是比较冲的。
第三:米酒——净
米酒在市场上也是经常遇到的,比较有名的就是“桂林三花酒”,广东的“玉冰烧”也是米酒演变而来。
因为大米比高粱在加工时更加易煮,蒸煮时会加入许多辅料,所以成酒大都有种麦麸和米壳的味道。
传统工艺酿造的大米酒,酒体比较单调,口感非常的纯净,因此缺乏了酒精该有的 *** 感,受众群体也就不太广泛。
第四:青稞酒——苦
在青藏高原,人们也用当地特色的青稞来酿制酒,这种青稞属于麦类,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天佑德。
一般酒厂,都是用麦类制曲,使酒体的结构更加稳定,而直接用青稞为酿制原料,则把麦类中的苦味,发挥了出来。
但这种苦是药材中甘苦的感觉,又被青稞带有独特的清甜带过,整体口感较为柔和,有苦中带甜的复合滋味。
除了酿制原料,酿酒时的工艺,也会影响酒的口感。就拿现在广受欢迎的酱香酒来说,更大的魅力就是浓郁的酱香,和醇厚的窖底香,以及纯甜的口感,完美地结合,整体感觉非常丰富,越品越觉得美味。
而这一切,与酱香酒优质的高粱选料,和独特的“12987工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如今的酱香热潮中,动辄成千上百的酱香酒实在让人望而止步,想喝点好酱香,也要看看钱包再选购。
其实大家也不用太过纠结,现在市场上也有很多优质酱香,像下面这2款就是,不仅品质上乘,口碑也不错,最重要的是价格非常公道,喜欢酱香酒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珍酒
珍酒是一款对标茅台的酱香酒,是茅台酒厂的骨干,花了数十年的时间,千余次的实验,才完成这款优质佳酿。
1975年,28位原茅台酒厂员工,响应“茅台酒生产万吨”的号召,在遵义开展“异地生产”项目,最终在1985年试制出业内高度赞赏的酱香酒,并提名“酒中珍品”,故取名为珍酒。
此酒酱香味突出,略微带有焦糊味,口感干燥,单薄,入口微辣,但下咽时就比较柔顺,喝起来很舒适。
风云酱父 封藏酒
这款酒是由茅台厂长李兴发和其子共同酿制而成,是一款性价比较高的酱香精品。
李兴发曾总结出酱香酒的三大典型体,也正是这一发现,才奠定了今天酱香酒的酿制基础,而且还解决了茅台酒质不稳的问题,因此,茅台酒厂授予他“酱香之父”的称号。
随后,又将全部技法传授给其子,甄选当地的优质高粱,遵循12987古法工艺,大曲坤沙工艺制酒,新酒周期需要1年之久,成酒再窖藏5年,最后勾调上12年老酒,方才面世售卖。
此酒具有酱香浓郁,窖香突出的特点,喝起来爽滑清冽,没有辛辣 *** 感,后味还有老酒独有的陈香,整体口感非常醇厚。
为什么选择高粱酿酒?我国白酒的酿造历史悠久,高粱、大米、糯米、豌豆、玉米、小麦、大麦、荞麦,甚至红薯、马铃薯等富含淀粉和糖分的粮食物质都曾被用来酿造白酒。以大米、高粱、玉米为原料酿的酒,特点是大米净、玉米甜、高粱香。光从特点上看,看不出什么,但为什么说高粱是更佳的呢?
以玉米为例,玉米的脂肪含量较高,会导致玉米酿造出来的酒杂味比较重,用高粱酿造出来的白酒会更加纯正。而使用玉米酿酒容易使酒的甜味过重,且玉米的胚芽中脂肪、植酸含量过高,会导致白酒的邪杂味重,影响口感。玉米淀粉结构紧密,质地坚硬难以蒸煮,出酒率不及高粱。
大米酿酒倒是杂味少,但因为它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少,发酵也是比较缓慢。高粱酒的口感,甘醇、回味悠长,高粱酒酒液清澈,因为高粱含的杂质比别的粮食少,口感烈而不辣,酒后还可以回味酒的甘甜。
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高粱才是酿造中国白酒的合适原料。高梁蛋白质含量低、酯类含量低、淀粉含量高,而这些正是酱香酒所需的。淀粉是产生酒精的主要物质。淀粉含量越多,出酒率就越高。淀粉含量的高低跟品种和产地有很大关系。糯高粱,它的直链淀粉含量低,支链淀粉含量高,有的几乎全为支链淀粉,纤维素含量少,在发酵过程中,淀粉流失少,糖化发酵好,淀粉利用率高等特点。宝洞酒精选本地糯高粱为原料,分子结构紧密,支链淀粉含量高,耐蒸煮,耐翻铲,所产白酒香味物质及其丰富,口感细腻,建立了宝洞酒特有的风格。
大约四十年前,高粱米还是作为咱们东北人的主粮。那时候,东北的大米种植区域还不大,大米的供应面非常小,不少人家要在过春节时才能吃上大米。
东北的高粱米养育了东北人,也培养了东北人粗犷豪爽的性格。电视剧《 *** 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就是个典型形象,剧中有个情节就是石光荣回老家看望乡亲们,就给全村人煮上了高粱米饭,炖上猪肉粉条。这是地道的东北家常饭菜,味道特别好。
老一辈的东北人非常喜欢吃高粱米饭,不太习惯吃大米。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好,上了年纪的人还是时常会吃上一次高粱米饭。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吃上一大碗过水的高粱米饭,再配上土豆拌茄子,那感觉是特别的清爽。
在以前粮食凭供应购买时,我们这边把高粱米、玉米作为粗粮,大米和小麦面粉作为细粮。实话说,高粱米的口感的确粗糙些。记得三十多年前,我在沈阳上学的时候,当时食堂偶尔还供应高粱米饭。有位家在浙江的同学,试着买了一份,结果据他说,那饭太粗糙了,到了嗓子那,说什么也咽不下去。
现在,种植大米的区域多了,粮食产量也高,所以大米成为了主粮,在我们东北的小孩子,恐怕很少有吃高粱米的,甚至可能有从来没吃过的。在我小时候,一日三餐,绝大多数的主食是高粱米。那时候,蒸熟的高粱米饭出锅后,母亲通常会给我盛上一碗,在热腾腾的米粒上,拌上一勺猪油(我们称之为荤油),然后再洒上一点酱油。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吃到的米饭简直就是世间难得的美味。
记得小时候,母亲经常跟我讲,在她十几岁时,家乡粮食短缺,为了家里人口粮,她独自一人去吉林省买粮食。当时是要坐一夜的绿皮车,到吉林买上高粱米后,马上再坐一夜的车回来。沉重的粮食袋子要一路上一点一点的搬扛拖拽,非常吃力的弄到家。对于当时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真的是巨大的挑战。几年前,我遇到了母亲在中学时代的同学,还跟我提起他当年也去过吉林买粮食;然后问我,你母亲跟你讲过那段往事么?我说,当然讲过,那是我们这代人在那个年龄根本无法完成的事儿。
母亲退休前是位中学教师。昨天是教师节,又想起了她曾经对我的谆谆教诲,想起了六十多年前那个肩上扛着粮食麻袋的瘦小背影。
大家都知道酒类是用粮食发酵而来,像白酒是由高粱酿造,黄酒和米酒等是由大米或糯米酿造,但白酒又分为单粮白酒和多粮白酒,单粮白酒通常是以高粱为原料,多粮白酒以高粱为主料,加入糯米、大米等辅料。那么就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白酒选用高粱,而传承千年的黄酒和米酒都是以糯米或大米为原料,高粱和糯米那个更适合酿酒呢?今天咱们就来讲讲这个问题。
导语:高粱和糯米谁才是更佳酿酒原料?网友:各有好处!
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高粱是酿酒的之一原料,其实前面也讲过,只要是含有淀粉的谷物都可以酿酒,但一些高端白酒里只有高粱,高粱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就拿我国传承千年的黄酒和米酒来说,人家也是用糯米或大米酿造。
其实拿高粱来酿酒也是一举双全的好事,一方面是高粱算不上是真正的粮食,而是一种杂粮,口感非常不好,营养价值还不如大米和小麦高,在粮食丰富的时候很少人会把高粱当主粮。不过,农民也不会浪费一些不适宜种主粮的土地,而且高粱除了食用、当饲料等,高粱杆有多种用途。所以,高粱一直是农民喜欢种植的农作物之一。
另一方面是白酒属于蒸馏酒,往往需要蒸上很多回,而高粱这种皮厚馅薄的粮食刚好合适,可以蒸上很多次,像茅台酒,熟悉的酒友都知道得蒸上九次,其实也只有茅台采用的红缨子高粱能够蒸上这么多次,其他地区的高粱蒸上一两次就蒸烂糊了,并且采用高粱酿酒也不会对人们的的粮食造成影响。
不过高粱也算是众望所归,虽然咱不好吃,但咱酿出的酒好喝啊。高粱的主要营养成分为(按占干物质计):粗蛋白质9%,粗脂肪3.3%,碳水化合物85%,粗纤维1%,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族。而且高粱酿酒不仅出酒率高,还具有醇厚浓郁、香正甘醇的特点、远胜其他品类,在酿造白酒上具有很大优势。
我们再来讲讲黄酒和米酒为什么采用糯米和大米为原料,在清朝,黄酒可是贵族才能喝得起的东西,并且是喝酒的主流,白酒是一些“下等人”才喝的酒。其实仔细一想,古代的那些文人骚客,武松打虎等都是喝的黄酒,在中国几千年的饮酒历史里,黄酒才是主角,而并非现在的白酒。
至于为什么现在的主流酒是白酒,那是因为在以前,农业水平还不够发达,每年的粮食产量相当有限,如果社会盛行喝酒之风,毕竟会影响人们的吃饭问题。而高粱虽然也是粮食,但因为味道差难以下咽,根本就不是人们的日常口粮,然而它又非常适合酿酒,所以也算是物尽其用了。并且糯米也不会用来作为日常的粮食,因为糯米不易消化,且吃上那么几天就感觉腻了,这一点糯米和高粱很像,不宜作为主食,但用作酿酒却是很好的一种选择。糯米中的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5%以上,容易与酶接触,易蒸煮糊化、糖化,发酵效果好,因为支链淀粉含量高,所以大家很明显的感觉到黄酒要比白酒更加的醇厚。
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白酒也就逐渐成为了国人日常饮用的主流酒,不过现在我国农业发展得这么好,哪怕是主流酒变成粮食酿造的黄酒或米酒,也能负担得起,那么你觉得高粱和糯米谁才是酿酒的更佳原料?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喝了一辈子的酒,却不知道怎么辨别粮食酒?原来只用看这2点即可
当下酒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饮品,老话常说“无酒不成席”,大大小小的酒宴酒必不可少,而回到家中,闲来无事想要解解馋,简单喝上两口也是十分的惬意。
尤其是对于很多上了点年龄的老酒友来说,酒见证了他们每一个重要的时刻,对于他们而言酒更是与柴米油盐一般重要。
但小编最近发现一个现象,国内虽然喝酒的人不少,但是懂酒的人却不多,如果要问大家是怎么确认一款酒是否是纯粮酒,很多人都是一问三不知,即便是有着几十年酒龄的老酒友也不例外!
喝了一辈子的酒,但是却不知道怎么辨别一款酒是否是纯粮酒?如此说来确实有些不可思议,但其实辨别的 *** 很简单,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你没有留心观察罢了,原来只用看这2点即可。
之一点:看配料表
买东西很多人都会习惯性地看配料表,但你真的看懂了吗?其实一款酒是否是粮食酒,在配料表上就已经很明显地体现了出来。
粮食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纯粮酒,顾名思义,就是纯粮食酿的酒,酿造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粮食,此外就是水,不会添加多余的添加剂。
这类酒无论酒香还是口感都是可圈可点的,因为是粮食酿造酒香更加纯正,不会像很多酒精酒那样香得有些怪异,而喝起来口感也比酒精酒更加丰满,此外纯粮酒喝完之后也不用担心上头。
第二点:看执行标准号
除了配料表之外,从执行标准号也可以进行确认。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白酒按照工艺的不同被分为了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固态法白酒就是纯粮酒(如果配料表中出现这几个字,那么表明这款酒也是纯粮酒),其余两类就是酒精酒。
而众所周知纯粮酒还有香型之分,白酒十二大香型每一个的执行标准号都不同,全部记下来似乎不太现实,而酒精酒就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它们只有两类,也就是说,只要记住酒精酒的执行标准号即可,它们分别为:G B/T 20821,G B/T 20822。
了解了以上两点我们就可以辨别出一款酒是否是纯粮酒,此外纯粮酒是好酒的基本要求,但并不是说所有的纯粮酒都是好酒,在购买的过程中我们还要看等级,如果是优级或者一级,那么这款酒的品质一定不会有问题。
知道了怎么辨别,接下来小编也给大家举2个例子,大家不妨作为参考!
【1】汉董大师酒
原料:高粱、水、小麦
执行标准号:GB/T 26760-2011
等级:优级
这款酒是近年新兴的品牌,虽然是新品牌,但是其背后的实力不可小觑,酒厂是当地有着30余年的历史的老酒厂,而且酿造人是酱酒之父的嫡传弟子曾传政,如此强大的阵营,成酒一问世便广受好评。
酿造使用的是经典大曲坤沙工艺,酿出的酒品质不俗,闻起来酱酒的香味十分具有辨识度,酒体干净带着微黄,喝上一口醇厚细腻,老酒的醇厚感明显,喝完回味悠长。
【2】绵柔尖庄
原料:水、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
执行标准号:GB/T 10781.1
等级:一级
这款酒称得上是浓香型白酒中的“扛把子”,是很多酒友必备的口粮酒之一,背后有五粮液作为靠山,以实惠的价格,扎实的酒质受到了酒友们的认可。
喝起来能感受到一丝五粮液的风味,是典型的川派浓香型白酒,但喝起来更为柔和,入口能感受到清晰的窖香味,粮香味稍淡,适口性很好,喝完之后余味微苦,总体层次丰满,用做日常口粮酒再合适不过。
如果你对如何辨别还有更好的方式,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互动,让更多人懂得这类知识,都能喝到纯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