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锅煮粥危险吗,高压锅煮粥从排气阀溢出来怎么办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23 0
注意!别让高压锅变“炸弹”!

在高原

煮粥、煲汤、炖肉

都离不开高压锅

高压锅是名副其实的好“帮手”

然而如果使用不当

就不是“帮手”

而是“杀手”了

厨房里经常使用的炊具

竟然会变成“杀手”

能是真的吗?

这里阿消要告诉你的是

高压锅如果使用不当

的确可以成为威胁厨房安全

甚至人身安全的“武器”

不信,你看

事后监控视频被发布到 *** 上

立马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纷纷讲述着自己用生命换来的段子

正如其名

高压锅爆炸时的威力是相当大的

那么

高压锅为什么会变“炸弹”?

怎样才能预防爆炸?

一起学习一下吧

转自: *** 消防

来源: *** 阿里消防

广东一老人用高压锅煮粥,刚转身高压锅瞬间炸了:庆幸老人离开了

导语:老人在家里用高压锅煮粥,刚转身就发生了让人害怕的一幕,网友:这也太危险了吧。

近日,在广东梅州一户人家内,一位老人正在用高压锅煮粥,只见老人慢慢地往高压锅里面加水,一切准备就绪后,把高压锅的盖子盖带了锅上面,弄好之后老人就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休息。随后又像是突然想起来了什么事情一样,起身慢慢地去了后面的房间。就在老人刚刚转身离开的瞬间,下一秒高压锅突然就炸了。

盖子被崩飞出去很远,里面的水更是被撒的到处都是,儿女们从监控看到这个画面的时候也是很害怕的,只能庆幸老人幸好提前走开了,如果老人还坐在凳子上的话,后果可以说是不堪设想。

看到这一幕的网友们也都觉得非常后怕:

“更好家里面还是不要用高压锅,因为现在很多饭都可以直接用电磁炉或者是燃气来做的,没有必要非要用高压锅,高压锅这个东西安全隐患还是很大的。尤其是老人独自在家的时候,真的很不安全。”

“幸好是老人离开以后才炸的,要不然老人肯定会受伤。我小的时候就亲眼目睹过高压锅炸开的画面,所以我现在都对高压锅有很大的心理阴影。”

“高压锅更好不要用来煮红豆粥和绿豆粥,当它那个放气的孔被堵住以后,就很容易发生爆炸。”

小编觉得高压锅的安全隐患的确是挺大的,也希望大家在使用高压锅的时候都可以注意一点,如果家里面有独居老人的话,尽量还是不要放高压锅了,确实是挺不安全的。也可以试试电磁炉之类的,比较简单好操作。大家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呢?

为什么煮粥不能加碱,煮玉米却要加碱?做反了营养就白白浪费了

大米和玉米,都是日常主食。“主食”,顾名思义,就是“主要的食物”,有两层涵义,一是表示摄入量多,从《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中可以看出,位于更底层的,就是谷薯类,每天的摄入量很大。

另一层涵义,表示的是对身体的重要性。《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养”是供养、饲养、抚育、培育、生育等意思,也就是提供生命、维持生命。“五谷为养”,也就是说,五谷是养护生命的根本。

而水果、蔬菜、肉的作用是辅助、添益、充实,这些作用,都是在“五谷为养”的前提下发挥的。

但现在很多人都本末倒置了,或者短期内可以获得好身材,但长期的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其实,我们的一些习惯吃法,对大米和玉米的营养破坏很大。现代很多疾病是吃出来的,关注身体健康,就不得不关注饮食健康。


奶奶的味道,原来是碱的味道

煮粥加碱是一种传统做法,尤其以前吃的米都是糙米,又没高压锅这样的“高科技”,柴火煮粥,要煮很久才能烂。

不知是谁那么“聪明”,发现往米里加点小苏打或食用碱,米很容易煮烂,煮出来的米粥,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口感更软糯,还能节约柴火呢。

于是,这个 *** 便一直流传下来了。直至今日,虽然吃的是精米了,仍然有很多人习惯煮粥时加碱。

小时候,特别喜欢吃奶奶熬的粥,有一股特殊的香味,而且又软又烂,对我这个喜欢吃“软食”的人来说,这样的粥太合我胃口了。但是,只有每年过年回老家时才能吃到。

我曾一度认为,是因为奶奶家的米不一样,所以才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只有回到奶奶家,才能吃到。后来,交通方便了,我们也曾从奶奶家带了些米回来,可是在家煮的粥,怎么都煮不出奶奶的味道。

很多年后,我在外地的一个粥铺里,居然喝到了这个味道,我更不解,两地相隔几千里,米是不一样的,怎么会有一样的味道呢?当地朋友的一句话提醒了我,她说,“加碱煮粥就是煮得烂呐”,我才知道,我心心念念的那股味道,是碱的味道。

煮粥加碱是错的

还没等我“学以致用”呢,我接触到了营养学,学到维生素章节时,猛然发现,“煮粥加碱”是错的。

维生素B1在碱性环境中易被氧化失活,且不耐热,在pH>7的情况下煮沸,可使其大部分或全部破坏,甚至在室温下储存,也会逐渐破坏。

煮粥加碱,会破坏掉大米的维生素B1。而维生素B1最丰富的来源是葵花子仁、花生、大豆、瘦猪肉,其次是粗粮、小麦粉、小米、玉米、大米等谷类食物。

大米是维生素B1含量较丰富,又是我们食用量较大的食物,所以,大米是维生素B1非常重要的来源,至少能为我们提供每日维生素B1需求量的一半。如果大米中的维生素B1被破坏了,那么,我们很可能出现维生素B1缺乏。

维生素B1有什么用?

  • 1、维持体内正常代谢

维生素B1是某些酶的主要成分,酶就相当于,我们做化学实验时,为了加快反应速度而加入的催化剂。人的生命,实际上就是在不停的发生各种化学反应,有很多反应的速度非常非常慢,慢到根本无法满足我们对能量的需要,所以,必须有一些“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才能维持体内的正常代谢。如果体内缺乏酶,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 2、促进胃肠蠕动

维生素B1缺乏时,胃肠蠕动缓慢,腺体分泌减少,食欲减退。现代人肠胃问题多发,跟吃细粮太多、不吃粗粮有一定关系,维生素B1的摄入不足。

我又想到明末清初的传染病学家吴又可,在《瘟疫论?论食》中有一段话:

……有下后一日,便思食,食之有味,当与之,先与米饮一小杯,加至茶瓯,渐进稀粥,不可尽意,饥则再与。……有愈后十数日,脉静身凉,表里俱和,但不思食者,此中气不苏,当与粥饮迎之,得谷后即思食觉饥。

这段话,说的是得了瘟疫,该怎样饮食。有的人通过泻下的 *** ,第二天就有食欲了,而且吃东西也有味,就让他吃,先给他喝一小杯米汤,再加到一茶杯,逐渐过度到稀粥,不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饿了再给他吃。

有的人病愈后十几天,脉象、身体表现都已经正常,但就是没有食欲,这是中气还没复苏的缘故,给他喝点稀粥或米汤,有了谷物之后,就会恢复食欲,知道饿了。

这是中医“五谷为养”的思想的体现,谷养的是胃气,有胃气,就有食欲,能吃饭,身体才能好。

古人喝的米汤,可都是糙米汤,糙米中维生素B1的含量很丰富,促进了胃肠蠕动,食欲可不就好了么。

  • 3、维持神经组织健康

维生素B1缺乏时,可引起脚气病,这可不是“香港脚”、“烂脚丫”那个脚气,而是一种累及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的严重疾病,可因中枢神经损坏昏迷至死,也可因心功能衰竭而死。

韩剧《大长今》中,太后得的就是脚气病,她平时就是不喜欢吃红豆、薏米等粗粮。

日本从江户幕府时代开始,脚气病就在王侯将相中肆虐。

这种病和痛风一样,偏爱有钱有势的人。比如,日本第115代天皇、江户幕府第13代、第14代大将军都是被这个病折磨死的。连明治天皇也染上了这个怪病。但是穷苦百姓就几乎不会得病。因为穷苦百姓吃的都是粗粮,只有王侯将相才能顿顿吃细粮。

缺乏维生素B1,还会让人感觉疲乏无力、烦躁不安、易激动。现在的人,是不是情绪都比较容易急躁甚至偏激呢?生活条件越优势的人,可能脾气越大,这可不仅仅是教养问题,恐怕是身体问题。

怎样预防维生素B1缺乏

体内维生素B1的生物半衰期为9-18天,如果膳食中缺乏维生素B1,在1-2周后,人体组织中的维生素B1含量就会降低。因此,为保证组织中的含量能维持正常,需要定期供给。更好的供给方式当然是从食物中摄取,严重缺乏维生素B1、或因某些疾病引起维生素B1的吸收障碍或增加维生素B1的消耗,才需要通过营养制剂补充。

  • 1、主食粗细搭配

习惯精细口感的现代人,完全回归粗杂粮恐怕很难,但把粗杂粮掺到精米白面中,却是很容易接受的,一般我们建议的粗细比例是4:6,肥胖或慢性病人群可以提高到5:5。

高压锅煮粥危险吗,高压锅煮粥从排气阀溢出来怎么办-第1张图片-

  • 2、淘米请温柔一点

有些人淘米,恨不得像搓澡一样,把大米用力搓来搓去。现在的大米,都已经打磨得那么精细了,又不脏,不用搓那么狠。本来维生素B1就所剩不多,使劲搓洗,会损失更多。即使是农村自产的糙米,顶多是淘一下砂子就好,轻柔的搓洗或搅洗2-3遍即可。

  • 3、不要丢弃米汤

维生素B1是水溶性维生素,极易溶于水,如果把米汤丢弃,维生素B1怕是不剩多少了。

古人对米汤很重视,认为它很有营养,因为古人吃的都是糙米,糙米的很多精华物质,都溶在米汤里了,对于肠胃不好、不能正常饮食的人,米汤很管用,古人甚至称它为“代参汤”。

以前比较流行做捞饭,放很多水煮米,米煮熟之后,把米捞出来当饭吃。这也是非常不可取的。现在捞饭很少见了,但农村或老一辈的人可能还会有这样的习惯,尽量改掉,如果还是喜欢吃捞饭,那就把米汤留着,当饮料喝。

  • 4、不要加碱

煮粥加碱,是因为以前吃的是糙米,难煮、口感硬。

但现在粗粮难煮的问题已经不存在,用高压锅就好,现在的电饭煲,也基本上有高压的功能,煮粗杂粮完全没问题。

或者可以用豆浆机或破壁机打成米糊、豆浆,也是吃粗杂粮很好的方式。

不管是煮粥,还是煮其它粗杂粮,都不要加碱

玉米为什么要加碱

凡事都有例外,玉米就是例外。

玉米的维生素B1含量也比较高,和大米相当,但玉米的口感比糙米好,有些人不喜欢吃大米,却喜欢吃玉米,还有些地区,玉米才是主食。

玉米加碱,那维生素B1岂不是就被破坏了吗?

是的,没错,煮玉米加碱,维生素B1可能会全部损失掉,但却能得到另外一种也很重要的营养素——烟酸。

玉米中的烟酸含量不低,但以玉米为主食的人群,容易发生因烟酸缺乏导致的癞皮病。因为玉米中的烟酸为结合型,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它们只是在肠道里 “到此一游”就出去了。

用碱处理玉米,可以将结合型烟酸水解成游离型烟酸,这样就很容易被身体吸收利用。

所以,我们总是强调,不要以为自己吃了什么,就心安理得的认为身体得到什么,重点还要看身体到底能不能吸收利用。

我国新疆地区曾经用小苏打处理玉米来预防癞皮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烟酸有什么用?

烟酸,和维生素B1同属B族维生素,但作用不同。

  • 1、葡萄糖耐量分子的组成成分

说得太专业不好理解,简单的说,就是和糖尿病有关。葡萄糖耐量因子,能增强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可通过活化葡萄糖磷酸变位酶而加快体内葡萄糖的利用。

  • 2、保护心血管

根据研究,烟酸能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β-脂蛋白浓度,扩张血管。

  • 3、预防癞皮病

烟酸缺乏可引起癞皮病。这个病发病很缓慢,刚开始会出现体重减轻、疲劳乏力、记忆力差、失眠等。如果不及时治疗,逐渐加重,就会出现皮炎(Dermatitis)、腹泻(Diarrhea)和痴呆(Dementia)的症状。因为三个症状的英文名词都是以字母“D”开头,所以被称为“3D”症状,这是癞皮病的典型症状。

如果不加干预,癞皮病患者可在4-5年内死亡。

怎样预防烟酸缺乏

但也不要恐慌,因为烟酸的食物来源非常广泛,玉米并不是唯一来源,在动物肝、肾、瘦畜肉、鱼、坚果中含量都很丰富,蛋、奶中烟酸含量虽然不高,但色氨酸含量较高,色氨酸在体内可转化为烟酸。所以,癞皮病一般多发于以玉米为主食且贫穷落后的地区。

如果能均衡饮食,吃玉米也不一定非加碱不可,玉米中的烟酸虽然浪费了,但别的食物中也能获取。

但以玉米为主食的人,又是素食主义者,烟酸缺乏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就需要加碱处理,被碱破坏掉的维生素B1,可以通过增加其它粗杂粮补充,但不要把玉米和其它粗杂粮一起煮,否则,其它杂粮里的维生素B1就被破坏了。

所以,我们总是强调,饮食要雨露均沾,才能取长补短。

因为烟酸能维持胰岛素的作用,并能保护心血管,即使没有烟酸缺乏的困扰,吃玉米时,也可以采取加碱处理的方式。比如,用碾碎的玉米碴熬玉米糊时,加一点小苏打,玉米糊更香,又能获取更多的烟酸。

结语

我们常常犯一个错误,认为把好的食物吃进肚子,就可以坐等食物发挥各种功效了。

但身体里的营养离食物还差一个代谢的过程,包括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分解和合成。

有些食物,需要经过特殊的加工,或合理的搭配,才能发挥作用;而有的食物,加工不当,营养又白白浪费。

煮粥不该加碱,煮玉米却要加碱,很多人做的正好相反。

一家人得相同疾病的概率很高,不要以为都是遗传,大多数都是因为生活习惯相同而已。

疾病重在预防,预防疾病,就要从生活习惯入手,饮食健康不能少。

高压锅煮粽子,被炸进医院,网友:用这种锅太考验心理素质了

刚刚过去不久的端午节的粽香还未散去,常州的一位老太太提起端午节前几天煮粽子的经历还心有余悸,原想煮点粽子迎接端午节的到来,却不曾想,一声巨响,煮粽子的锅爆炸,老太太当场炸晕,大臂裂开,鲜血直冒,多亏老伴紧急叫了救护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老太太煮粽子用的是什么锅呢,这种锅怎么会爆炸呢,而且威力竟然如此的大?

这款锅很平常,就是传统的高压锅,可能很多人看到这款锅,或许还有一些心理阴影。确实,这款高压锅网友戏称为:太考验心理素质了,听着它滋滋的声响,感觉随时都可能会爆炸的样子,每次用它,不敢靠近、又不敢远离,心跳紧张得不行,专家称这种情况为:高压锅恐惧症。

高压锅虽仅有百年的使用历史,但是却早在3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

高压锅最早的名字叫"帕平锅",是一位叫丹尼斯·帕平的法国医生发明的,起初只是作为消毒用具,这位传奇的人物1647年出生在法国布卢瓦城,1669年在安吉尔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要说不会做饭的医生不是一个好厨子,帕平虽医学毕业,却对数学和力学异常感兴趣,兴趣是更好的老师,帕平也最终因为兴趣改变了人生。

一次实验中帕平的手被蒸汽意外烫伤,他感觉这次烫伤为何极其地严重呢?于是他向当时的科学家波义尔请教,波义尔告诉他: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水的时候,沸点会随着水面上方气压增大而升高,所以喷出的蒸汽更烫,并且告诉他地球表面的大气压力还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帕平明白后又联想到了一次在山顶煮土豆怎么都煮不熟,就琢磨了: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水,不就可以提高蒸汽的温度了。

1679年帕平设计了一个密闭的金属容器,还有一个用于密封的盖子,至此“帕平锅”的雏形就形成了,到1681年帕平邀请皇家学会会员共进晚餐时候,用了“帕平锅”,因烹饪时间短,口感不错,受到了人们的好评,但是确认为设备极易爆炸的原因,“帕平锅”一直未得到推广。

直到1915年“高压锅”的名字才问世,而高压锅的原理就是“帕平锅”,只不过等它在家用厨房中普遍推行的时候,距离帕平逝世已经过了200多年。

高压锅不仅可以让烹调时间短,而且烹调出来的食品味道好,特别是不容易烧熟的肉类变得容易熟了,吃起来口感好。但是它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操作不当或有瑕疵的时候,存在爆炸的风险,这也是人们不愿意使用高压锅的主要原因。

高压锅与其他锅更大的区别就在于"高压"二字。高压锅的原理很简单,因为水的沸点受气压影响,气压越高,沸点越高,简单地来说:在气压大于1个大气压时,水就要在高于100℃时才会沸腾。高压锅把水相当于紧密地封闭起来,水受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不能扩散到空气中,只能保留在高压锅内,就使高压锅内部的气压高于1个大气压,也就使水的温度要大于100度才能沸腾,从而使食物易熟、易烂、省时,营养和香味损失也比较小。

然而众所周知:在密闭的容器里给水加热是非常危险的,蒸汽外泄不出去,容器内的压力就会不断增大,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就极易引起容器爆炸。人们为了使高压锅内的压力不至于太高,高压锅上均装有"减压阀",让锅内压力在超过规定限度时能及时从这个人为设置的最“薄弱”的地方泄露出去。而这个减压阀就是人们常常听到的“滋滋”声音发出的地方,虽然听着吓人,然而一旦堵塞才是最危险的。

高压锅爆炸,只要是经历过的人,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使用它了。甚至不少人,听到它滋滋的响声心跳就会加速,时刻担心它会爆炸,整个人处于非常恐惧的状态。而还有些人可能会存在疑问,区区一个高压锅能有多大的威力,我们来看下高压锅爆炸的实验数据:

高压锅发生了爆炸,爆炸产生的威力将玻璃炸成碎片,锅盖也被炸到7-8米高,约2~3层楼的高度,想象一下,如果这发生在厨房里,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真实经历过高压锅爆炸的一位网友也表示:高压锅煮绿豆汤爆炸,整个厨房都是绿豆渣,包括天花板上到处都是,妈妈擦了一天。

2019年沈阳市高压锅盖从4楼窗户飞出,落在马路中央,后经查实原来是一位90岁的爷爷在用高压锅做大酱;

2020年广州的汤女士用高压锅煮粥,怕高压锅的蒸汽孔烫伤自己,用湿毛巾盖住,结果高压锅爆炸,造成她的锁骨骨折、右脸大面积挫裂伤;

广西桂林的蒋先生,用高压锅做饭,鬼使神差地用筷子堵住排气孔,导致爆炸,三分之一的脸被炸飞,多处粉碎性骨折。

高压锅既然在厨房里得到推广,其实安全性肯定是有考虑的,为了保证高压锅的产品质量,国家早在1992年和1994年分别制定了新的铝高压锅和不锈钢高压锅的强制性标准。对高压锅的工作压力、安全压力、破坏压力、开、合盖安全性四大性能作了明确的规定。

此外,国家对高压锅的生产实行许可证制度,并对其密封性能、防堵安全性和卫生要求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因此多数高压锅爆炸事故多是因为使用不规范或设备老旧引起的。

因此,安全使用高压锅应牢记盖、孔、阀、圈、片这5个安全部件的性能的状态,才能有效杜绝事故的发生:

1、盖:合盖时上下手柄要对齐合严实,降温冷却后再开盖。

2、孔:使用前要检查排气孔是否通畅,防堵罩及时清除堵物。

3、阀:限压阀在使用中不得加压重物,更不可用其他物品代替;安全阀排气,说明锅内压力已超压,应立即关闭火源或改用微火。

4、圈:锅盖密封圈每次用过后要洗净,用前要沾湿,出现老化、漏气、变形时要立即更新。

5、片:合金片严禁用其他任何金属薄片代替,易熔片严禁附着食物残渣。

另外还牢记一点:无论是哪种高压锅,使用期最长均不得超过8年,所以不要为了节约,使用超年限的高压锅。

高压锅煮饭更容易导致老年痴呆吗?


近日有谣言称,网上一则消息用高压锅煮饭菜不仅会让饭菜的营养流失, 而且还会让人更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症。究竟这个说法是否科学呢?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之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赵泳谊分析:事实上, 不管是哪种烹饪手法,多多少少都会有营养损失。高压锅只是缩短了时间,比起其他加热方式,该有的营养其实都有。

研究发现, 和其他烹调 *** 相比, 用高压锅炖肉基本不会造成蛋白质减少, 还能保护脂防不被氧化。同时, 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保存率也更高。由于高压锅烹调形成了一个类似真空的环境,减少了肉类与氧气的接触,这样就较好地减少了脂肪氧化时一些聚合物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对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煮杂粮粥的时候, 用高压锅反而可能会更加有营养。 比如说绿豌豆, 高压煮15分钟后,氧自由基吸收能力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来的224%,达到原而且高压锅烹调有利消化。因此,对于消化不良的人及老人、小孩等肠胃比较虚弱的人来说,用高压锅烹调能帮助消化, 减轻肠胃负担。 所以, 不论煮粥还是熬汤, 高压锅都是健康的好选择。

至于说用高压锅更容易患上老年痴呆,是因为网上说它富含铝元素。 可事实上, “铝制高压锅” 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早已被市场淘汰掉了。现如今大家能看到的高压锅,基本都是不锈钢做的, 根本不含有铝元素。不过要说用了旧式高压锅就会导致老年痴呆, 同样也是不对的。 因为从来就没有证据能表明铝会导致老年痴呆。

结论:用高压锅煮饭,不仅能使米饭香软,有更好的口感, 还能留住营养, 省时省料。所用高压锅煮饭不会造成营养流失, 更不会有患痴呆一说。

经常吃的这种粥竟是“胶水粥”,有毒还致癌?

早餐大家一般都吃什么?大家的口味可能都会有所区别:有人喜欢吃油条加粥,有人爱吃包子加粥,还有人就喜欢粥加咸菜……

早餐喝碗粥,这是很多人从小的习惯。不少人由于没有条件自己煮粥,就去早餐店购买熬好的粥食。但是经过某电视台暗访,市面上的很多成品粥不!能!喝!

这个暗访得出的结论是,市面上的成品粥大多是“胶水粥”,其中会加入各种“增稠剂”,比如说黄原胶,而且食品添加剂市场的确存在专门售卖熬粥所使用的增稠剂的情况。而这种增稠剂是不被允许添加进粥里的!

那么我们在早餐店喝的粥里真的会加增稠剂吗?这样的行为合法吗?对于我们的身体究竟是否有害?以后早餐是不是都不能喝粥了?请往下看。

黄原胶是什么?

黄原胶是“食品添加剂”中常见的一种增稠剂,说到根本它是一种由细菌发酵产生的多糖物质,因为它具有较好的“增稠性”,所以在食品加工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黄原胶添加到食品中可以起到较好的起泡作用、乳化作用和稳定作用。

黄原胶有没有那么可怕?

黄原胶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对于添加剂来说,一定会有相应的“食品添加类别”和“安全添加剂量”。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 中有明确规定:允许在“生食面制品”和“生干面制品”中添加使用黄原胶,但并不允许在“大米及其制品”中添加。

粥铺、餐厅售卖的粥完全属于“现做现卖”,和国标当中规定使用黄原胶的类别存在差异,粥是否属于“大米及其制品”就成为了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我们不探讨这个争议,只说它对人体有没有害。

事实上,黄原胶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在可添加的食品类别中根本没有“安全摄入量”的限制,更不会有超标的问题。黄原胶进入人体之后并不会被消化吸收,而且它在食品中添加的剂量较少。所以, 从新闻中所看到的“长期摄入含有黄原胶的粥容易增加肝(肾)脏负担,影响健康”并不靠谱。

另外,市面上流传黄原胶加入到粥中有毒,这样的观点存在误区:黄原胶是一种可以添加到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添加剂,更何况它可添加的食品类别众多,而且并无用量限制。难道加到粥里就会有毒?各种黄原胶加到粥中有毒、致癌的理论纯属谣言,其安全性非常高,请公正看待。

除此之外,一些新闻报道和视频中还提到很多商家会在熬粥的过程中加入淀粉糊精、生粉、瓜尔豆胶、变性淀粉等物质;其实加入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熬粥所用时间”和“获得更好的口感(增稠)”,请您完全不必恐慌,它们的安全性很靠谱,不会损伤您的身体健康;同时营养层面也不存在损失,请您大可放心。

万一喝到“胶水粥”咋办?

通过这件事情,以下知识一定要牢记:

首先, “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完全是两个概念 ,就像大家听说的“黄原胶”和“瘦肉精”一样;食品添加剂是一种在食品加工生产中起到积极作用的物质,在食品生产中可以发挥改善食品品质以及防腐增味等作用;而非法添加物进入人体后会产生较大的危害,比如听说过的“苏丹红致癌”,请区分来看,不要混淆。

其次, 食品添加剂使用的限定是“可添加的食品类别”和“安全添加量”,这个应该严格按照国标中限定的执行。

最后,以“胶水粥”这种事件为代表的新闻,请您理性看待,有些新闻一旦出来一定会成为“爆点”,但是 并不是新闻中宣称的所有危害都是“事实”,更多只是“危言耸听”;“有毒”和“致癌”更多只是噱头而已。

如果还是很担心“胶水粥”会给您带来威胁,建议自己熬粥喝。

不建议加食用碱,因为会造成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损失。建议选择高压锅焖煮,加入少量糯米粉,并 适当延长熬粥时间。这样既还原了美味,又保留了营养物质。

来源:科普中国

糖尿病人能喝什么粥,不能喝什么粥,看完全明了




<

煮粥用砂锅还是用高压锅?很多人用错了,难怪煮的粥不香


小时候我妈经常会给我们熬粥喝,特别是身体不太舒服的时候,喝一碗粥就能恢复一半儿的元气,所以粥一直都是我记忆力比较清淡又能恢复元气的美食之一。煮粥是很多人都觉得非常简单的事,其实煮粥要怎么做才更好吃,更鲜美,还能保留住粥里的营养,选对锅非常重要。


在中国,不管南北方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做法,咸甜都有,但营养都是比较丰富的,而且喝粥不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人都很注重饮食健康,而粥里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也有惠人问,用什么锅煮粥更好呢?今天小鹿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几种锅煮粥的特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选择。


1、砂锅

记得之一次在砂锅熬粥的时候,端出来真的有点被惊艳到。一般我们把米放入砂锅之后,煮到米粒裂开花的时候就可以放入其他的配料和食材了,再煮二三十分钟就可以了。不过煮好之后不要马上就盛出来吃,用锅盖再焖15分钟左右,味道会更香。砂锅煮粥非常营养,也比较安全,不过唯一的缺点就是比较慢。


2、高压锅

很多人为了省事,会直接用高压锅煮粥,高压锅煮的粥也是非常稠的,不过需要掌握好技巧,一般煮粥的量不能太多,一般在锅容量的三分之二左右。高压锅开之后,安全阀冒气3-5分钟左右就能煮烂。不过个人觉得高压锅煮粥的时候。水位更好在三分之二以下,水位过高容易使米粒堵住安全阀的入口孔,导致发生危险。所以在盖上锅盖之前一定要检查好安全阀是否畅通,盖上之后其他地方是否都正常。高压锅里煮粥还是有一定风险性,所以选择的时候要慎重。


3、电饭煲

现在很多电饭煲都有煮粥的功能,特别方便,一般将所有的食材放进去之后,调到煮粥按钮,等到煮好会自动跳到保温模式。如果是普通的电饭锅还是要注意溢出米汤,也需要时刻关注。我们家买的是可以定时的电饭煲,可以在头天晚上设定好时间,第二天早上起床就能吃到可口的粥了。不过电饭煲煮的粥还是不如砂锅里的香,只是相对更方便一些。


以上3种锅都是我们比较常见的,每一种锅我都试过,都有自己的特色,大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哟。喝粥有很多好处,特别是早上喝一碗粥,再配上一点面食之类的,也是非常不错的早餐。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一定要仔细挑选哟。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和观点,也欢迎一起来留言分享哟!如果觉得小鹿的作品还不错,赶紧点赞+ 收藏、评论,也欢迎关注:觅食小鹿,期待和您一起分享更多美食!

(友情提示:本文由【觅食小鹿】独家原创,禁止一切洗稿、搬运、抄袭行为)

健康丨经常吃的这种粥竟是“胶水粥”,有毒还致癌?

早餐大家一般都吃什么?

大家的口味可能都会有所区别:

有人喜欢吃油条加粥,

有人爱吃包子加粥,

还有人就喜欢粥加咸菜……

早餐喝碗粥,这是很多人从小的习惯。不少人由于没有条件自己煮粥,就去早餐店购买熬好的粥食。但是经过某电视台暗访,市面上的很多成品粥不!能!喝!

这个暗访得出的结论是,市面上的成品粥大多是“胶水粥”,其中会加入各种“增稠剂”,比如说黄原胶,而且食品添加剂市场的确存在专门售卖熬粥所使用的增稠剂的情况。而这种增稠剂是不被允许添加进粥里的!

那么我们在早餐店喝的粥里

真的会加增稠剂吗?

对于我们的身体究竟是否有害?

以后早餐是不是都不能喝粥了?

请往下看↓

黄原胶是什么?

黄原胶是“食品添加剂”中常见的一种增稠剂,说到根本它是一种由细菌发酵产生的多糖物质,因为它具有较好的“增稠性”,所以在食品加工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黄原胶添加到食品中可以起到较好的起泡作用、乳化作用和稳定作用。

黄原胶有没有那么可怕?

黄原胶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对于添加剂来说,一定会有相应的“食品添加类别”和“安全添加剂量”。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 中有明确规定:允许在“生食面制品”和“生干面制品”中添加使用黄原胶,但并不允许在“大米及其制品”中添加。

粥铺、餐厅售卖的粥完全属于“现做现卖”,和国标当中规定使用黄原胶的类别存在差异,粥是否属于“大米及其制品”就成为了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我们不探讨这个争议,只说它对人体有没有害。

事实上,黄原胶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在可添加的食品类别中根本没有“安全摄入量”的限制,更不会有超标的问题。黄原胶进入人体之后并不会被消化吸收,而且它在食品中添加的剂量较少。所以,从新闻中所看到的“长期摄入含有黄原胶的粥容易增加肝(肾)脏负担,影响健康”并不靠谱。

另外,市面上流传黄原胶加入到粥中有毒,这样的观点存在误区:黄原胶是一种可以添加到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添加剂,更何况它可添加的食品类别众多,而且并无用量限制。难道加到粥里就会有毒?各种黄原胶加到粥中有毒、致癌的理论纯属谣言,其安全性非常高,请公正看待。

除此之外,一些新闻报道和视频中还提到很多商家会在熬粥的过程中加入淀粉糊精、生粉、瓜尔豆胶、变性淀粉等物质;其实加入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熬粥所用时间”和“获得更好的口感(增稠)”,请您完全不必恐慌,它们的安全性很靠谱,不会损伤您的身体健康;同时营养层面也不存在损失,请您大可放心。

万一喝到“胶水粥”咋办?

通过这件事情,以下知识一定要牢记:

首先,“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完全是两个概念,就像大家听说的“黄原胶”和“瘦肉精”一样;食品添加剂是一种在食品加工生产中起到积极作用的物质,在食品生产中可以发挥改善食品品质以及防腐增味等作用;而非法添加物进入人体后会产生较大的危害,比如听说过的“苏丹红致癌”,请区分来看,不要混淆。

其次,食品添加剂使用的限定是“可添加的食品类别”和“安全添加量”,这个应该严格按照国标中限定的执行。

最后,以“胶水粥”这种事件为代表的新闻,请您理性看待,有些新闻一旦出来一定会成为“爆点”,但是并不是新闻中宣称的所有危害都是“事实”,更多只是“危言耸听”;“有毒”和“致癌”更多只是噱头而已。

自家熬粥想熬稠点? *** 在这

如果还是很担心“胶水粥”会给您带来威胁,建议自己熬粥喝。

不建议加食用碱,因为会造成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损。建议选择高压锅焖煮,加入少量糯米粉,并适当延长熬粥时间。这样既还原了美味,又保留了营养物质。

寒冷干燥的冬天来上一碗热热的粥,胃里、身上都暖暖的~下面给大家推荐几款家常粥的做法,有空试试~

蔬菜养生粥

大米|160g

铁棍山药|半根

胡萝卜|半个

西兰花|4朵

水/高汤|适量

胡椒粉|1调味匙

盐|适量

芝麻油4、5滴

1. 准备食材,大米淘洗干净,加入6倍于大米的水或高汤,盖好锅盖,中火煮。

2. 山药、胡萝卜洗净去皮,山药切斜片,胡萝卜切小丁。

3. 锅里的米烧开后,把切好的山药和胡萝卜丁倒入,烧开后转小火,慢煮15~20分钟左右。

4. 西兰花洗净去根,掰小朵备用。

5. 粥熬至浓稠,大米煮开花时把西兰花加入,煮3~4分钟关火。

6. 最后加入少许盐和胡椒粉,滴几滴芝麻油,搅拌均匀即可。

紫薯山药粥

图据美食杰 by 豆豆妈

大米|1杯

紫薯|1个

山药|1段

冰糖|适量

1. 带好一次性手套,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滚刀块。

2. 紫薯去皮,切滚刀块。

3. 大米放入电饭锅,加适量水,启动1个小时的煮粥程序。

4. 粥熬到20分钟时,放入紫薯和山药。熬到最后15分钟,根据自己口味放入冰糖即可。

鲜虾蔬菜粥

大米|300g

鲜虾|8只

小白菜|5棵

水|2100ml

姜|1小块

小葱|1棵

白胡椒粉|1/2调味匙

盐|2调味匙

1. 大米洗净后放入电压力锅内胆,倒入水,米和水的比例在1:7左右。开启电压力锅煮粥功能,时间半小时。

2. 虾洗净去掉虾须、虾枪,用牙签平行扎透虾的第三关节,挑出虾线。

3. 小白菜洗净切段。煮锅开水,滴点油,放入小白菜焯水半分钟,捞出过凉,沥干水分备用。

4. 姜切丝,葱切葱花。

5. 半小时后,再经过十几分钟压力锅自行散气。打开锅盖,粘稠的粥煮好了。

6. 把虾和姜丝放入粥里,开启“收汁提味”键,开着锅盖继续熬煮10分钟。(如果你家的压力锅没有开盖熬煮的功能,就把以上食材放入锅里后,盖好锅盖继续煮5分钟,时间到后压力锅自行散气开盖即可。)

7. 煮好后放入小白菜和小葱,酌情加盐和白胡椒粉调味,搅匀即可。

排骨南瓜粥

图据美食天下

大米|140g

排骨|250g

南瓜|200g

料酒|1茶匙

盐|适量

油|适量

1. 排骨剁小块,冷水下锅焯水,煮出血沫后捞出沥干。加少许料酒、盐和油拌匀腌制一会儿。

2. 大米淘洗后,和排骨一起放入锅中,加足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

3. 南瓜去皮切小块。

4. 粥中加入南瓜块再煮15分钟。多搅拌几下能让南瓜化得更快,如果喜欢南瓜成块的话煮10分钟就可以了。

5. 最后加盐调味,出锅~

扩散!厨房里做这些一个比一个危险,重则丧命

下厨给家人做一顿饭

可以说是很多人最温馨的时光之一

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厨房里的一些“迷幻”操作

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千万要注意!!!

01 灶台旁边放置面粉

还记得电视剧《伪装者》里阿诚炸面粉厂的桥段吗?

先是划破了几袋面粉,将其撒向空中;

之后将点燃的打火机扔到面粉中;

“砰”的一声,面粉厂就爆炸了。

这并不仅仅是电视剧桥段,现实生活中,面粉、淀粉这样的粉尘遇到明火,都有可能发生粉尘爆炸。

中国消防曾做过面粉爆炸的实验:在敞开的环境内,将面粉撒在火上,当洒下的面粉遇到火焰,火苗便迅速蹿起。

在封闭的环境内,将面粉和点燃的火放在一起,一支小小的蜡烛遇上用鼓风机吹起的小半罐面粉,瞬间爆炸并持续燃烧。

温馨提示

当粉尘达到一定浓度就会形成爆炸混合物,遇到一丁点明火都会引起迅速燃烧,甚至爆炸。而面粉、淀粉,甚至是奶粉和糖粉,也是属于具有爆炸危险的粉尘类。

02 用微波炉加热鸡蛋

很多人早晨爱吃鸡蛋,但蒸鸡蛋、煮鸡蛋都太慢,不如直接用微波炉加热一下,结果……

有网友感到疑惑,“我只不过就是在微波炉里热个鸡蛋,怎么就炸了?”

其实,这是因为用微波炉加热熟鸡蛋会使鸡蛋内部过热,蛋黄体积膨胀,当体积超过鸡蛋自身能承受的范围时,鸡蛋就会炸。

视频加载中...

△绝对不能进微波炉的几样东西,太危险了,你都知道吗?(央视频号:民福康)

温馨提示

别用微波炉加热熟鸡蛋,别让鸡蛋变“炸”蛋。

03 厨房有明火时,使用杀虫剂

在厨房发现蟑螂,顺手抓起杀虫剂喷一喷。这是很可能在厨房遇到的事儿,但危险就蕴藏在其中。

喷雾杀虫剂是靠液罐内的推动剂来完成的,而推动剂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这些物质燃点低,极易燃烧爆炸。


杀虫剂药液喷出后,药液内的丙烷、丁烷成分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火花或高温很容易发生爆炸。

温馨提示

千万别在开火时,使用杀虫剂!

04 冷冻食品直接放进油锅

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曾做了一项模拟实验,将一只冷冻的火鸡放入热油锅。当火鸡被放入油锅的瞬间,油锅被点着,大火直接烧到模拟房屋 ↓

没解冻的冷冻食品直接放进热油锅里,食物外层的冰迅速变成水蒸气,让油锅立即沸腾起来。不仅锅里的食物会炸飞伤人,沸腾的油溢出来,落到燃气灶的火苗上还会起火。

油锅起火后,很多人的之一反应是倒水,频频告诉大家,大错特错!

水碰到热油会迅速蒸发,紧接着浮起的高温油滴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形成烈焰,情况严重的话可能会让整个厨房着火。

温馨提示

经冷冻的食物一定要在解冻后才能再入油锅烹饪。

如果油锅起火,应先关火,避免因持续加温致火势加大;再从侧面慢慢盖上锅盖,灭掉火焰。整个过程中,不要移动起火的锅子,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05 高压锅使用不当

用高压锅煲汤、煮粥、炖肉,高效又方便。但你知道吗?高压锅如果使用不当,就会给家里带来危险。

为防止事故发生,高压锅上一般都会有一个排气孔(压力阀),通过释放蒸汽控制压力。但如果压力阀出了问题,锅内压力超过了承受极限,就可能会发生爆炸。

温馨提示

每次使用高压锅前,要检查排气孔是否畅通,然后再将食物放入锅内,食物千万不能装太满,不得超过锅容量的八成。

此外,高压锅在烹煮稀饭等黏稠食物时,易堵塞排气阀造成爆炸,因此尽量不要用高压锅熬稀饭。

厨房做饭,这些操作细节一定要注意

速速转给身边的TA!

标签: 高压锅 气阀 危险 出来 怎么办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