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小吃洋芋津津的做法窍门,青海小吃洋芋津津的做法窍门-生活-

青海小吃洋芋津津的做法窍门,青海小吃洋芋津津的做法窍门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25 0
乐都洋芋花样多

照片由通讯员提供

洋芋是乐都地区种植的重要农作物。

湟水河畔,气候温凉,日照时间短,乐都的洋芋品质好、产量高。经过多年的传承、变革,乐都人享用洋芋的 *** 也变得多种多样。

炸洋芋,烤洋芋、洋芋酿皮、洋芋粉条、焪洋芋……人们饭桌上的洋芋美食可以做到连续一星期不重样。

老青海人都知道,新洋芋和旧洋芋口感是不一样的。每年秋天,新洋芋成熟的时候,在乐都人的饭桌上,焪洋芋往往作为主食出现。

农家灶台上的大铁锅、烙饼用的铝锅都是焪洋芋的绝好工具。洗干净的洋芋放在锅中,只需倒一点菜籽油,一个小时后原汁原味的焪洋芋带着香气就出锅啦。与锅底相连的一面因长时间的烘烤变成褐色的锅巴,焦香四溢,成了孩子们争抢的首选。

家住乐都区碾伯镇水磨湾的郭金花是焪洋芋的老手,她告诉记者:“焪的新洋芋吃起来会有点甜味,口感香酥。而且选择的洋芋表面的斑点要多,这种洋芋品种比较好,焪熟后因淀粉含量较高,吃起来更香。秋天的新洋芋只需要撒一点青盐就足以让我们一家吃一顿了。”

到了冬天,冬储的洋芋该上场了,这时也刚好是乐都人吃酸菜的好季节。以同样方式焪出的老洋芋,口感绵密香软,配着乐都人特制的酸菜,中和了酸菜的酸度,丰富了冬天人们匮乏的味蕾,不仅饱了肚子而且暖了身子,是人间难得的美味。

除了主食,洋芋也作为零食深受人们的喜爱。

炸洋芋这种廉价又美味的美食在乐都的大街小巷都能找到,尤其是对于上学的孩子们,学校门口的一盘炸洋芋是比肉还好吃的存在。

把洋芋切薄片,放在油锅里煎制,煎制的时间不同,炸洋芋的味道就不同。时间短的炸洋芋与调好的湿辣酱搅拌,调料与洋芋完美结合,香辣溢满口腔,生津解馋;时间长的,炸至金黄酥脆,撒上一层辣子面,乐都人自制的薯片,是原味土豆和辣椒面完美的结合。

作为乐都小有名气的小吃,洋芋津津也被许多外来游客所喜爱。正值夏季,洋芋津津也可以当做凉菜食用。将辣子、醋、“韭辣儿”一起拌入洋芋津津,吃起来像酿皮一样,酸辣醇香,口感上更有嚼劲儿。一般在街边店看到的洋芋津津都是这样像酿皮一样的吃法。还有一种吃法就是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将自己喜欢的蔬菜或者肉类,和洋芋津津混在一起像炒菜一样再炒一遍。

除了自家不同口味的炒洋芋丝、洋芋片,乐都人还把洋芋做成洋芋粉条,放在各种菜肴中,筋道又爽滑。你还能在青海土火锅、青海三烧等特色菜中都见到洋芋的身影。

作者:王臻 来源:青海日报

【大美青海 人文环湖】七彩互助,心之所向的诗与远方

互助田园风情。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陈俊 摄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陈俊 牛玉娇

穿越拥挤的车流、喧嚣的城市,奔向心之所向的诗与远方,2023“中国体育彩票”第二十二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以下简称“环湖赛”)在高原最美的季节如约而至。

夏游青海,和环湖赛来一场美丽邂逅,在滚滚车轮驶过的地方,满目皆是繁花似锦的绚烂、秀美风光的瑰丽、民族风情的精彩。

翻开本届环湖赛第三赛段——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的路线图,我们看到,始于县城东南角终于东北角的线路,将境内厚重绮丽的土乡文化、绚丽独特的民俗风情、雄伟壮丽的生态景观、丰富多彩的田园风光完美地串联了起来。赛事“镜头”向世人全方位展示七彩互助的“山、水、林、田、酒、绣、歌、舞”等特色资源,同时,立体式传播土族文化的唯一性、青稞酒文化的独特性、农耕文化的体验性、生态文化的多样性。

轮子秋。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陈俊 摄

文旅融合助力品牌打造

七月的互助大地,千山披锦绣、大地织彩绸。

互助,地处祁连山南麓东段、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是全国土族人口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和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县域内人文景点遍布,民族民俗文化得天独厚。

夏日来互助旅游,首选打卡地必定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互助土族故土园。在这里,可尽情品读承载着土族文化、青稞美酒、高原康养、绿色生态之大成的“史书”。

互助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梁红云介绍,土族故土园由彩虹部落土族园、纳顿庄园、小庄、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天佑德中国青稞酒之源5大核心组成,园区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是以青砖青瓦、生土土坯、砖雕木刻等形式建造的大型土族民俗文化古建筑群。

“欢迎您到纳顿来哟,这里的风情美如画,这里的阿姑热情好客,献上洁白的哈达,敬上香甜的美酒……”在土族故土园核心景点之一的纳顿庄园门口,一群身着土族民族服饰的阿姑,唱着《迎宾曲》,捧着哈达,载歌载舞欢迎游客“回家”。

纳顿庄园负责人杨海春介绍,庄园围绕土族民俗风情和青稞酒文化优化空间布局,内有展示青藏高原千年古酒文化的青稞酩馏酒文化博物馆,展 *** 远青稞酩馏酒百年埋藏历史的地下埋藏酒窖,还有乡土气息浓郁的乡村客栈,是省内更具魅力的民俗文化旅游地。

鼓楼。 互助县文体旅游局供图

漫步纳顿风情街,青稞美酒的醇香和古建筑散发的古老文化气息交融,无声地向游人诉说,这里是青稞酒的发祥地、土族文化的核心区。

“来到青海,我们都被壮美的生态风光、迵异的自然风情、多彩的西部风貌所感染。今天,在纳顿庄园,大家都为这里的庭院式土木结构庄廓、雕刻花纹图案的花格门窗、炕上华丽别致的炕柜门箱等土乡浓郁民族元素所震撼。”无锡游客徐兢辉说,此行不虚。

在彩虹部落非遗产品创客基地,阿奶的熬茶、阿爸的马鞍、阿妈的针线盒、阿吾的守护符、阿姑的小圆桌等系列文创产品前围满了游客,大家于景区内悠然荡开的钟声中,细细品味深邃而厚重的民族风情。

互助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正芳为家乡“代言”说,互助县正以全域旅游综合集散中心、东祁连山水体验核、故土园文化体验核、城镇产业发展带、河湟民俗体验带、高原生态休闲带等“一心两核三带”旅游空间布局为重点,推动形成以土族故土园、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园、绿色产业园“三园”为引领的高原旅游名县、现代农业示范县、生态经济强县“三县”格局,通过多领域、多维度、多链条展示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和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让游人从中近距离体验厚重的河湟文化、“触摸”多彩的土族民俗、品尝土乡特色美食、参观体验“轮子秋”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世界最长的狂欢节“土族纳顿节”、聆听来自远古吐谷浑的歌谣!

土乡夏日。互助县文体旅游局供图

乡村振兴为幸福“加码”

金灿灿的油菜花幽香扑鼻,白紫色的蚕豆花含苞待放,风吹麦浪向远方。迎接万众瞩目的环湖赛,土乡阿姑阿吾早早备好民族服装,要在赛事当天唱起悠长高亢的“花儿”,跳起喜庆欢快的“安召”,为盛事加油。

“环湖赛已从家门口经过了好多次。2021年,我们景区员工在十二盘表演舞龙,大家都很兴奋,能在环湖赛中扮演一个角色,很荣幸。”

互助县东和乡麻吉村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负责人任臣义说,环湖赛是向世界展示青海的一个窗口,与家乡的发展紧密相连。今年,景区组织员工到村口进行土族风情民俗表演, 大家穿着节日的盛装,把彩虹故乡的乡村美景和风土人情传向世界。

如今,环湖赛不仅仅只是一项知名的国际赛事,对高原乡村而言,它更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在赛事直播镜头中,蕴含着土乡的风土人情和乡村美景,彰显着乡村幸福生活的美好变迁。

回乡创业的任臣义带着多年的旅游从业经验和对家乡的熟知,把从小玩过的“穷沟沟”打造成了乡村旅游热的“富窝窝”。

走进油嘴湾,景区旅游长廊两侧,富有乡土风味的锅盔馍馍、洋芋津津、搅团等小吃“土”味飘香,游客带着孩子品河湟美味、看田园风光、观河湟农事、赏明清古窑洞,乘坐登山魔毯直达山顶,体验悬崖秋千“飘出去”时的尖叫,再来一场体能大闯关的 *** ,晚上吃着烧烤看漫山灯光秀,再在“灵净小院”民宿静心聆听夏夜里的蛙叫虫鸣……

这里独特的自然资源、多彩的民族风情、传统的建筑风格、浓郁的乡土元素,让游客感受到浓浓的河湟农耕文化气息,景区也因此成为乡村旅游热门打卡地。

欣赏着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田园风光、民居村落、民俗文化等优势,深度挖掘山水生态、农事体验、特色种植等资源,精心打造的独具特色的全域旅游景点,湖北游客向芳感慨道:“这里的旅游呈多点开花格局,可以说是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标杆。”

7月5日,远嫁四川的张富莲带着放暑假的孩子回娘家,在家乡景区的木栈道边爬山边欣赏沿途美景,孩子不时尖叫欢呼:“哇塞!妈妈你看!远处那朵云,还有好蓝好蓝的蓝天,太漂亮了!”

张富莲说:“每次回互助总会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这次带孩子回来,也是想让他真实地感受家乡淳朴的民风,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并在游玩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强健体魄。”

在与油嘴湾相距不远的威远镇卓扎滩村卓扎滩景区,绿荫如海、小桥流水,网红桥、彩虹滑道上游人如织,游客漫步文化长廊,品味土族文化,感知土乡风情。

“景区里,拓展训练、亲子教育、露营基地、农业采摘观光等样样齐全,以前的‘垃圾场’转变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大好资源。”卓扎滩村党支部书记颜章东说,通过这几年生态环境治理,村里的空气清新了,景色美了,原本的乡村风味回来了。如今,景区集“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全产业链,全村1860人全部入股,从农民转变为“股东”,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在任臣义和颜章东看来,借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将昔日的荒山荒坡、垃圾场变为了绿水青山,还让乡亲们手中的闲钱变成了股金,农民的身份转为了“股东”,更让家乡的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借助环湖赛的平台传播四方,成为我省打造“四地”的注脚。

十二生肖盘。 互助县委宣传部供图

生态美景为高地树立“标杆”

沿威北路一路向北,来到互助北山景区腹地的网红盘山公路十二生肖弯,这条路正是本届环湖赛的必经赛段。

北山景区地处祁连山南麓东端,由浪士当、扎龙沟、元甫达坂、卡索峡、下河五个部分组成。11.27万公顷的范围内,森林覆盖率达79%,是青海省保存最完好的天然森林资源之一,有青藏高原更大“动植物王国”美誉、青海省东部重要生态屏障和气候调节器之称。

从浪士当大门口向景区腹地挺进,沿途可饱览雄、奇、险、秀等原始生态特色景观,随处可见茂密植被,苍松翠柏遮天蔽日,杨桦或亭亭玉立或旁逸斜出,枝叶迎风招展千姿百态,各类紫色杜鹃花竞相怒放,把一座座山梁“染”成一个个紫色“盆景”。山谷间,溪水潺潺迂回曲折,形成“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奇特景观。

穿过一片桦林,胡勒瀑布便从绝壁之上飞流直下,极高的落差,流水到了半空或散落成颗颗晶莹的小水滴、或“雾化”成轻弱的薄纱随风飘散而下,最终汇聚到下方那一汪湛蓝的水潭中。

瀑布下,一对身着土族服饰的年轻男女,从腰间拔出佩剑,剑尖斜指苍穹,微风徐吹长发飞飘,“穿越”的唯美画面令网友直呼“醉了醉了!666!”

“这里没有万马奔腾的磅礴气势,没有万兽怒吼的狂嚣之声,但凭一点似有似无的轻柔,便以缥缈的旗帜锁定人心。”专程过来打卡的游客韩丽萍说。

梁红云介绍,景区以旅游经济引领带动,综合旅游人数、流量年均达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4亿元,公园旅游业已成为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青海民族大学旅游学院高子轶博士说:“在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背景下,互助县坚持国际标准和国际视野,依托当地独有的生态旅游资源,匠心打造体现绿色、生态、文明、和谐理念的系列景区景点,成为青海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旅游+’的典范。”

“在这里,可以充实经历、宽阔眼界、丰富相册和抖音话题,感受不一样的诗与远方。”梁红云说。

近年来,互助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壮大特色产业为重点,不断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丰富旅游新业态,通过推动“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休闲农业”,以徒步攀岩、越野行走、冰雪体验等体育活动,做亮民族文化、做优非遗文化、做活民俗文化,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评出来了!青海38个地方特色金牌小吃

首届青海地方特色小吃大赛暨西宁美食节

虽然已落下了帷幕,

但其深渊的意义必将传播的更广,

其中在美食节上脱颖而出的金牌小吃

更是青海地方特色小吃的代表,

展示着高原特色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

关于表彰首届青海地方特色小吃大赛

获奖作品的决定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大美青海知名度和美誉度,深入挖掘青海地方特色小吃,展示高原特色饮食文化,根据《青海省人民 *** 办公厅关于首届青海地方特色小吃大赛暨西宁美食节活动方案》(青政办<2018>97号),按照大赛规则,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经比赛评审、公证公示,现决定对获奖单位和作品予以表彰。

希望获奖的餐饮企业、个体经营单位及活动组织单位诚信经营、珍惜荣誉、维护品牌形象,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为打造青海特色餐饮名优美食作出更大贡献!

青海省商务厅 青海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西宁市人民 ***

2018年8月14日

首届青海地方特色小吃大赛暨西宁美食节

获奖名单

一、“青海地方特色金牌小吃”(38件)

(一)热菜类(13件)

湟中县 湟中青绿元生态农庄

秘制风沙烤羊排

城东区 西宁市城东区沙拉丁生烤羊排店

烤全羊

大通县 沙里海正宗生烤羊排

秘制烤羊腿

海北州 刚察扎藏牧布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千户宴

城中区 青海元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牛羊齐欢聚

海北州 浩云宾馆

极品牛大骨

城西区 悦宾楼海湖店

高原四宝

城西区 青海和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烤全羊

城中区 青海盛世铭喜蕾帝森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

至尊羊排

城东区 西宁市伊尔顿国际饭店有限公司

烤羊排

海南州 贵德县清清黄河山庄

锦锈菊花鱼

城中区 青海锦尚豪峰餐饮有限公司

红酒烩雪花牛肉

海西州 格尔木 *** 丝路情生态园

富贵牛方

(二)面点类(10件)

城中区 西宁市城中区马忠食府

稞面搓鱼

城东区 西宁市伊尔顿国际饭店有限公司

花开富贵

城东区 青海撒佳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大油香

城东区 西宁市城东区新千尼罗美食城

姜美女锅贴

城东区 青海撒佳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蜂窝糖包

城东区 青海海迪耶国际饭店有限公司

酸奶饼

城东区 景熙丰餐饮

杂粮搓鱼

城东区 景熙丰餐饮

糖馅饼

城东区 西宁市城东区新千丽景空中花园

胡麻手撕饼

城东区 朗伟元玫瑰饼店

玫瑰饼

(三)小吃类(15件)

“青海地方特色金牌小吃”(15件)

城中区 西宁市城中区马忠食府

酸奶

城东区 青海麦尼娜商贸有限公司

酸奶

城中区 西宁市城中区马忠食府

牛头肉

城东区 西宁市城东区富贵羊脖子餐饮店

富贵羊脖子

城东区 青海撒佳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油枣

城中区 西宁市城中区马忠食府

酿皮

城东区 西宁市城东区沙拉丁生烤羊排店

油炸糕

城西区 青海宋迪克实业有限公司

牛腩

城西区 马尔沙牛杂-城西区马平小吃店

马尔沙牛杂

城东区 西宁市城东区新千尼罗美食城

搅团

城东区 西宁市城东区新千尼罗美食城

洋芋酿皮

海南州 贵德县清清黄河山庄

酥梨

城东区 西宁市伊尔顿国际饭店有限公司

节节高升

湟源县 魏家奶奶甜醅店

甜醅

城西区 德禄酸奶-城西区马珍酸奶店

酸奶

二、“青海地方特色名小吃”(37件)

(一)热菜类(13件)

城东区 青海华辰大酒店有限公司 蕨麻桃胶豆腐

城中区 可可西里国际饭店有限公司 富贵牦牛头

湟源县 刘家小院 十大碗

城东区 西宁市城东区新千丽景空中花园 香辣牛排

海东市 都市绿洲生态开发有限公司 煎羊脖

湟中县 湟水金岸生态园 藏香牛头

城中区 圣银宾馆 高原牛小腿

湟源县 湟源金丰源小炒 酸辣里脊

城西区 城西悦宾楼食府 乾坤牛掌

城东区 青海撒佳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牦牛骨

城东区 青海撒佳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手抓羊肉

海东市 都市绿洲生态开发有限公司 鸿运当头

城中区 可可西里国际饭店有限公司 特色风干肉

(二)面点类(10件)

城中区 好口味馍饼店 青海月饼

湟源县 湟源县刘家酒楼 萱麻饼子

城东区 青海撒佳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青稞花卷

城西区 城西悦宾楼食府 特色牛肉包

城东区 青海撒佳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白萝卜胡萝卜包子

城西区 兴海路木桥牛肉面 牛肉面

城北区 沙力海羊肠面 羊肠面

城中区 青海盛世铭喜蕾帝森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 印象莲花酥

城西区 青海宋迪克实业有限公司 面片

海东市 青海小西湖餐饮有限公司 拉面

(三)小吃类(14件)

城西区 城西区拜家酿皮 酿皮

城西区 八珍香酥鸡 土鸡

城东区 景熙丰餐饮 甜蜜糕

城中区 何氏油炸糕 油炸糕

海北州 浩云宾馆 青稞面长饭

城中区 西宁市城中区马忠食府 牛奶鸡蛋醪醩

城中区 西宁市城中区马忠食府 狗浇尿

城中区 西宁市城中区马忠食府 糊辣羊蹄

城中区 青海小吴酿皮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酿皮

湟中县 青海梦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酥盒丸

城东区 西宁市城东区新千尼罗美食城 卤汁凉粉

城西区 城西区张生莲酿皮 酿皮

城西区 哈记抓面-城西区哈记小吃店 凉拌牛肉

城东区 西宁市城东区新千尼罗美食城 糊辣羊蹄

三、入围作品奖(共173件)

(一)热菜类(61件)

湟源县 沸海公社 农家土火锅

湟源县 魁盛小李酒楼清水牛排

互助县 青海中厚农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猪耳

湟中县 青海菜篮子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秘制牦牛骨

城东区 西宁市伊尔顿国际饭店有限公司金玉满堂

城西区 城西悦宾楼食府 牛气冲天

城中区 青海元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XO酱烧麦饼茴香煎牛方

湟源县 湟源县魁盛小李酒楼 湟源里脊

城中区 青海锦尚豪峰餐饮有限公司 压锅土豆牦牛肉

城西区 富滨坑羊排- 城西区食食兴烤肉馆 烧羊排

城东区 青海海迪耶国际饭店有限公司金丝烤羊排

城中区 红高原藏餐厅吉祥元宝菇

城北区 乡趣农耕文化生态园乡趣生炒排骨

湟源县 沸海公社 湟源里脊

湟中县 青海祥泉农牧开发有限公司 大汉羊脖

城东区 青海撒佳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撒拉水果捞奶皮

湟源县 董家庄农家庄园 满场掌声

湟中县 青海祥泉农牧开发有限公司 雪域香薰牛排

湟源县 魁盛餐厅 大牛里脊

城东区 锦盛源家宴牦牛肉干

城东区 西宁市城东区新千丽景空中花园川冷韵味鱼

城北区 乡趣农耕文化生态园酸辣里脊

城西区 青海老凤匣餐饮有限公司 生烤草膘羊排

湟源县 魁盛餐厅 青海三烧

大通县 沙里海正宗生烤羊排沙里海传承生烤羊排

城西区 艾萨生烤羊排店 生烤羊排

大通县 大通县后子河雅古拜美食城 肚子汤

海东市 青海中厚农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猪蹄

城中区 西宁市城中区根据地老灶柴火鸡铝锅炕牛尾

大通县 大通哈克正宗羊排 生烤羊排

湟源县 湟源金丰源小炒 小花卷焖牛肉

城中区 拉曲烤羊肉炕锅抓面店炕锅羊肉

大通县 大通县福梅面食羊肉居生烤羊排

大通县 福梅面食羊肉居 羊肉串

城西区 杂粮食府 土猪肉系列

海西州 格尔木米粮泉大盘鸡美食苑 米粮泉椒麻鸡

湟源县 为天食府 湟源里脊

城中区 以勒酒店 黄金满地映金龙

湟源县 为天食府 农家焪土鸡

城中区 西宁市城中区根据地老灶柴火鸡老灶柴火鸡

大通县 哈克正宗羊排铁板鲫鱼

城东区 华辰大酒店祁盛圣景

城中区 拉曲烤羊肉炕锅抓面店烤羊肉串

城中区 青海裕泰畜产品有限公司 牛气冲天

城西区 西宁金环砂锅天下全宴坊 砂锅

城中区 红高原藏餐厅雪域金松

海东市 民和县马场垣美食轩秘制黄焖羊肉

海西州 格尔木米粮泉大盘鸡美食苑 米粮泉大盘鸡

城西区 城西舍乙布面食馆 烤肉

城东区 青海撒佳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循化辣椒炒肉

湟源县 刘家酒楼 酸辣里脊

大通县 别墅人家(农家乐)农家灌血肠

城中区 红高原藏餐厅金谷海螺

湟中县 青海高原酩馏文化影视村 干豇豆扣猪蹄

城中区 可可西里国际饭店有限公司 富贵牦牛排

湟中县 鲁沙尔镇老金家卤肉排骨 卤排骨

城西区 索穆面食馆退骨肉

民和县 马场垣美食轩香酥茄盒

湟中县 隆清阁茶餐厅爆炒牛肉

大通县 别墅人家(农家乐)农家一碗香

湟源县 华宴餐厅 湟源里脊

(二)面点类(43件)

城北区 嘎李师卤炮搓鱼面

城东区 青海华辰大酒店有限公司 孜然羊肉石榴包

城西区 哈记抓面-城西区哈记小吃店 抓面

海东市 平安区青海小西湖餐饮有限公司干拌

城中区 媛媛卤肉面食馆 破布衫

城东区 西宁市伊尔顿国际饭店有限公司苏格兰大油条

城中区 第八街阿兰牛肉面牛肉面

海东市 诺尔曼拉面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干拌

海东市 诺尔曼拉面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拉面

城中区 香海特色炮仗碗拌 老干拌

城中区 良青羊肠面羊肠面

城西区 嘎李师卤炮-城西区杨洁卤炮馆 卤炮

湟中县 青海祥泉农牧开发有限公司 青稞饼

城东区 西宁市城东区新千尼罗美食城 阿依莎馅饼

城北区 新宁排骨店面片

城东区 青海华辰大酒店有限公司 萱麻饼

城中区 媛媛卤肉面食馆 狗浇尿

城中区 香海特色炮仗碗拌 特色炮仗

城东区 西宁市城东区新千尼罗美食城羊肉泡馍

湟中县 康川街道办事处伊信苑之一党支部长寿椰蓉酥

湟中县 湟中县鲁沙尔镇禅越农家院 禅越阿卡包子

湟中县 湟中县鲁沙尔镇禅越农家院 禅越油饼

城东区 霞姐迷你粿 糯米粿

城东区 王家糕点 花样点心

湟中县 康川街道办事处伊信苑第三党支部酥脆麻花

海东市 循化县艾麦尔 *** 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干拌

城北区 乡趣农耕文化生态园乡趣干菜包子

城西区 兴海路木桥牛肉面 干拉

城西区 点头抓面 抓面

城东区 王家糕点 蜂蜜蛋糕

湟中县 康川街道办事处伊信苑之一党支部花团锦簇

城东区 西宁市城东区新千尼罗美食城张掖小饭

城中区 好口味馍饼店寿桃

湟中县 康川街道办事处伊信苑第三党支部花样小点心

城西区 管管牛肉面 牛肉面

城东区 青海撒佳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水晶饺子

海东市 循化县艾麦尔 *** 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牛肉面

湟中县 瑞泰山水农庄农家小油饼

城中区 老太太烙馍 烙馍

湟源县 华宴餐厅 绿豆酥饼

城西区 新华巷五一羊肠面 抓面

城西区 青海中发源旅游文化有限公司 青稞饼

海北州 刚察扎藏牧布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扎藏牧布阿卡包子

(三)小吃类(69件)

城西区 西宁新华联索菲特大酒店 洋芋擦擦

城西区 侯家酿皮豆面饭块

城中区 媛媛卤肉面食馆 面肠、血肠

城中区 永庆酸奶水井巷店 酿皮

城北区 嘎李师卤炮白菜

城东区 西宁市城东区新千尼罗美食城甜魅神龙小土豆

城东区 青山酿皮酿皮

城东区 西宁市城东区新千尼罗美食城干拌鱼

城中区 西宁市城中区马忠食府青海特色土鸡白斩鸡

城东区 西宁市伊尔顿国际饭店有限公司青稞麦穗

城中区 锦盛源家宴洋芋叉叉

湟源县 湟源县刘家酒楼酸菜麦仁

城东区 青海撒佳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油搅团

城北区 西宁城北青高牦牛骨髓汤馆 牦牛骨髓汤

海南州 贵德县清清黄河山庄背口袋

湟源县 严家酿皮酿皮

城中区 永庆酸奶水井巷店酸奶

海东市 青海中厚农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小鲜肉

城西区 侯家酿皮 酿皮

城中区 媛媛卤肉面食馆 豆面饭块

城北区 爱妮牧场 酸奶

海东市 循化县王氏杂碎馆 羊杂碎

湟中县 青海菜篮子餐饮服务有限公司高原八宝南瓜盅

城北区 乡趣农耕文化生态园 乡趣狗浇尿

城北区 桂英农家院 风味洋芋娘皮

城中区 西宁市城中区马忠食府青稞甜醅

城西区 忆碗鲜小厨房炒酒

城北区 新宁排骨店排骨

城东区 青海鸡飞鸭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卤味熟食

城东区 西宁市城东区新千丽景空中花园洋芋擦擦

海北州 刚察扎藏牧布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官延高原金菇

湟中县 湟水金岸生态园 菜瓜盒子

城北区 晓负小吃店农家美食碗托

城西区 胡赛烤肉美食城 麦仁

城中区 媛媛卤肉面食馆 洋芋酿皮

青海小吃洋芋津津的做法窍门,青海小吃洋芋津津的做法窍门-第1张图片-

城西区 西宁城西区尚美朝小吃店 炒酒

城中区 永庆酸奶水井巷店 甜醅

海东市 循化县王氏杂碎馆 牛杂碎

湟源县 董家庄农家庄园 野生萝卜盒

城北区 哲伦牛杂汤牛杂汤

城西区 哥鑫弟磊自制酸奶 酸奶

城北区 宋家寨小吃店农家韭菜盒子

城西区 青海中发源旅游文化有限公司 手抓饭

城东区 老马家烧烤 狼牙土豆

城中区 永庆酸奶水井巷店 酸辣粉

城西区 西宁城西伊香苑餐厅 狗浇尿

城北区 西宁城北德宫大酒店牛肉火勺

城西区 尕奔香酸辣里脊洋芋津津

城西区 非凡锅物 狗浇尿

海西州 老苏羊肉泡馍羊肉泡馍

城东区 老马家烧烤铁板豆腐

城西区 非凡锅物 糖油糕

湟源县 魏家奶奶甜醅店 酸奶

城东区 老六砂锅店酸辣粉

城东区 西宁市城东区新千丽景空中花园珐琅牛肉

湟源县 湟源县沸海公社 手工青稞麦酥

湟中县 青海祥泉农牧开发有限公司 手撕饼

城中区 城中区山阿妹神农架炕小土豆水井巷店 山阿妹炕小土豆

城西区 祥金面馆 血肠

湟中县 青海高原酩馏文化影视村 古寨蚂蚁蛋

城西区 伊德福手工面片烤肉 麦仁

城西区 黑白手工酿皮 黑白手工酿皮

城东区 西宁市城东区新千丽景空中花园川冷韵味鱼

城东区 西宁市城东区新千尼罗美食城 章鱼小丸子

海南州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公司 三文鱼松

城西区 伊德福手工面片烤肉 伊德福炕土豆

黄南州 尖扎县伊光 *** 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凉拌豆皮

城东区 回家的奶茶店奶茶

城东区 回家的奶茶店熬茶

监制 | 刘昌瑛

责编 | 刘幸海

编辑 | 刘晓婧

来源 | 西宁晚报

在青海,你最钟爱洋芋的哪种独特吃法呢?

在青海人的饮食结构中,洋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洋芋对于青海人,大概和过去大白菜之于北京人差不了多少。尤其在青海农村,洋芋可是必吃的食物,到了冬季蔬菜匮乏的季节,谁家不准备上百斤的洋芋,那简直就不能过冬了。


青海人之所以对洋芋百吃不厌,是因为心灵手巧的青海人民其烹饪手艺也是一流的,绝不是仅有的一两种做法,比如洋芋津津、焪洋芋、窑烧洋芋、洋芋盖被。是否已经勾了你的馋虫?


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我们青海人吃洋芋的各种独特方式。

洋芋津津

以洋芋为原料,首先将选好的洋芋用挫子磨成细粉,然后在磨成的细粉中加入适量的盐和淀粉,接着在烧热的铝锅中放上食用油,把拌好的洋芋粉倒进去铺平,用中火烹制,等五六分钟翻面,待两面焦黄时就做好了。

*** 完成后的洋芋津津有两种吃法,一种是将醋、辣子和蒜拌入洋芋津津中,就好像吃酿皮一样。一口吃下去,不仅能够品到醋和辣子的香味,而且还能够感受到津津那种酥脆筋道的口感!还有一种吃法就是炒着吃,将自己喜欢的蔬菜或者肉类,和洋芋津津混在一起像炒菜一样再炒一遍。


焪洋芋

将洗净的洋芋放到铝锅中,倒一点菜籽油撒一点点盐少量水,慢火焖一个小时后原汁原味的焪洋芋就出锅了,剥去薄薄的外衣,蘸上蒜沫或者就着酸菜狠狠地咬上一口,糯香软嫩、清香四溢......无论走到哪都忘不了这个味道。


窑烧洋芋

选一处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先挖出一个小土台,然后在土台上面挖一个圆孔,用来垒土块,土台下方挖一个较大的口,用来生火。垒好土块后就要准备烧柴火,当土块的火候达到后,将土窑中未燃尽的柴火全扒拉出来,将洋芋放进去,再用事先准备好的大土块封住窑口,用砂土把土窑全部封闭起来。等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洋芋中的水分也会在高热下逐渐散发,最终变的干、散、沙。扒开土层,从土里将一个个烫手的洋芋捡起来,剥掉洋芋皮,就会看到焦黄的真面目,迫不及待地拿起咬上一口,哇,真的是美味至极。



“巧厨娘”年馍馍香飘家园

哇麻村的20岁选手切旦措带着自己做的馓子来参赛。

青海新闻网讯 花花出锅,宋金珠对着灯看了看成色,闻了闻味道,满意地放在了盆里。这是她从16岁起就年年做的春节面点,30年来,今年是她做得最认真的一次,因为她要代表补家村参加比赛。

等待比赛结果的村民们。

宋金珠参加的是1月23日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举办的“青海年·醉海东”巧厨娘年馍馍大赛。“每年春节做馍馍是我们的习俗,但是没有参赛过。”宋金珠和很多选手一样,刚听说要举办馍馍大赛时想着,“这种年节家庭食品有啥比头?”但既然要比赛就要认真对待,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拿出来。所以,这次她做馍馍比以往用心很多,面粉、菜籽油、鸡蛋……所有原料都是精挑细选的。

她做的花花造型也很独特,远看像个车轮,近看是一圈圈盘起的花纹像一朵祥云,简直可以称之为艺术品。我以为这是很难做的面点,她却说简单得很。“最关键的是调面,头一天晚上就要调好发上,第二天和上糖揉好,擀成面皮后一层层叠起来,卷在一起再用刀切,然后把每一层弯一个圈,下锅炸成金黄色就好了。”听完她这番 *** 流程的解说,让我由衷地佩服起这些“巧厨娘”。

书法家现场为村民书写春联。

青海人家家做馍馍,不同民族的群众所做的馍馍都有各自的特点。

与宋金珠的土族馍馍不同的是,藏族的馍馍偏重于口感。丹麻镇哇麻村的20岁选手切旦措带着自己做的馓子来参加比赛。她说:“我们做的东西比较淳朴,不太讲究造型,不过口感更有韧劲。”对于在江西省九江学院读大学的她来说,春节的这些面点是一种乡愁,也是过年必须有的味道。“我很喜欢今天这个比赛,大家比比手艺,让过年显得更热闹。”切旦措告诉记者,她所在的村子是个多民族的村子,不论哪个民族过节,大家都一同庆祝,其乐融融。她做馍馍的时间不长,但她认为有热闹才叫过年,就积极地来了。

东家村的白生秀在剪窗花,她荣获了本次剪纸类比赛的一等奖。

说是比赛,倒不如说这是全镇群众借馍馍举行的一次欢聚,东家村的白生秀用红纸剪出了一个个公鸡的窗花,旁边的小孙子看得直赞叹,“平时你怎么不剪?”“这是过年才用的啊!”祖孙俩的对话透着中国人对“年”的特有情结,做馍馍、小吃,剪窗花……都是为了热热闹闹地过年。

在丹麻镇的馍馍大赛上,萱麻饼、洋芋津津、搅团、酩馏酒,和手工剪纸的窗花、鞋垫样花、枕花、胸花、壁挂画等让过年的感觉更加浓厚,也让人从这些年俗的食物中回味传统的美好。一年只这样做一次的馍馍,凝结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巧思,也反映出各民族交往交融的和谐。做馍馍的技艺代代相传,在“巧厨娘”们的手中变化万千,内核仍然是年馍馍的年味,那是各族群众间的真诚祝福,在辞旧迎新之际传达着大家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

“蒸烤炸烙”青海传统“年馍”烹制浓浓年味

图为“年馍”展示引来民众拍照。 李隽 摄

图为“年馍”展示引来民众拍照。 李隽 摄

中新网青海互助1月23日电 (李隽)23日清晨,花花出锅,土族阿姑宋金珠对着灯看了看成色,闻了闻味道,满意地放在了盆里。这是她从16岁起就年年做的春节面点,30年来,今年是她做得最认真地一次,因为她要代表补家村参加比赛。

图为藏族姑娘切旦措和妹妹吃馓子。 李隽 摄

当日,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的巧厨娘们纷纷端出每年只做一次的“年馍”进行比赛。

“每年春节做馍馍是我们的习俗,但是没有比过赛。”宋金珠和很多选手一样,刚听说要举办馍馍大赛时想着,这种年节家庭食品“有啥比头?”但既然要比赛就要认真对待,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拿出来。所以,这次她做馍馍比以往用心很多,面粉、菜籽油、鸡蛋……几乎所有原料都是自家生产的。

图为土族阿姑 *** 的小吃。 李隽 摄

她做的花花造型也很独特,远看像个车轮,近看是一圈圈盘起的花纹像一朵祥云,简直可以称之为艺术品。说起 *** *** ,宋金珠却说简单得很:“最关键的是调面,头一天晚上就要调好发上,第二天和上糖揉好,擀成面皮后一层层叠起来,卷在一起再用刀切,然后把每一层弯一个圈,下锅炸成金黄色就好了”。

与宋金珠的土族面点不同的是,藏族面点偏重于口感。丹麻镇哇麻村的20岁选手切旦措带着自己做的馓子来参加比赛。

图为土族阿姑展示手艺。 李隽 摄

“我们做的东西比较淳朴,不太讲究造型,不过口感更有韧劲。”对于在江西省九江学院会计专业读大学的她来说,春节的这些“年馍”是一种乡愁,也是过年必须有的味道。

“我很喜欢今天这个比赛,大家比比手艺,让过年显得更热闹。”切旦措介绍,她所在的村子是个多民族的村子,不论哪个民族过节,大家都一同庆祝其乐融融。她做馍馍的时间不长,但她认为有热闹才叫过年,就积极地来了。

“平时咋没见过这么多种馍馍?”“这是过年才会做的啊”。切旦措和妹妹的对话透着中国人对“年”的特有情结,做馍馍、小吃,剪窗花……都是为了热热闹闹地过年。

在“年馍”大赛上,萱麻饼、洋芋津津、搅团、酩馏酒,和手工剪纸的窗花、鞋垫样花、枕花、胸花、壁挂画等让过年的感觉更加浓厚,也让人从这些年俗的食、物中回味传统的美好。(完)

“穷沟沟”变身“金窝窝”——生态旅游擦亮青海大通绿色发展底色

但谁也想不到,这个以生态旅游闻名的“花海村”一度杂草密布。边麻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培东介绍,边麻沟平均海拔2800米,气候冷凉,农作物产出低,年轻人多外出务工,土地撂荒的多,加之早年间对树木砍伐和过度放牧,山沟两侧都是荒山。

2015年,几名外国游客进村采风,比比画画聊了几句,都在夸赞路边盛开的边麻花。看着漫山遍野的花朵,李培东茅塞顿开,“因地制宜打造花海,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乡亲们就地致富才是发展的好路子。”

整合扶贫项目,流转村民土地,引进鲁冰花、勋章菊、鸢尾花等高原适生花卉,种植青海云杉、海棠树等景观树种,搭设高空滑索、水滑道等游客体验设施。一个占地800亩的花海景区逐步成型。每年从6月到10月中旬,每月不同花卉绽放,不同主题色彩,边麻沟成为周边群众节假日“浪山”的好地方。

荒山变花海,收入年年高。今年6月营业以来,边麻沟花海景区仅门票收入达300多万元,还带动邻近村落230余名村民就业增收。

近年来,依托“沟多景优环境美”的资源禀赋,大通县按照“ *** 主导、多元投入,农户收益”的模式,对县域内符合条件的山沟村庄进行生态治理和旅游开发,鼓励当地村民开办特色农家乐,就地发展养殖种植业,实现村落间物产供给,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临近中午,走进大通县东峡镇田家沟村,道路两旁的农家院落中炊烟升腾,饭菜香气四溢。锅铲翻炒间,爆炒土公鸡、野葱炒鸡蛋、洋芋津津等一道道当地美食呈上餐桌。“野葱山上采,洋芋地里挖,公鸡是邻村养殖的走地鸡,鸡蛋是芦花鸡下的营养蛋,都是绿色产品咧。”农家乐经营者陈守兰说,“店里回头客多,位置早早就预订没了,每天忙得很。”

“田家沟村紧邻黄白牙山地林区、鹞子沟景区,北面是巍峨雄峙的达坂山,游客到附近出游,住宿、饮食,需要一处‘驿站’歇脚。”田家沟村驻村之一书记李勇介绍,“尽管田家沟村算不上景区,但邻近景区同样是优势。”李勇将田家沟村定位为“旅游驿站”,开展荒山复绿、河道整治、村容提升,山谷两侧绿草如茵,清澈河流穿村而过。

风景秀丽,游客纷至。短短几年间,村里人均年收入从2400多元增至17000多元。“乡村发展道路千万条,关键要找到适合自己村的那条路。”李勇说。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从鹞子沟到达坂山,如今,大通县已打造生态旅游村14个,其中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过去的留守村、空壳村逐渐变成旅游村、文明村,“穷沟沟”变成了“金窝窝”。大通县文体旅游局局长马秀清说:“大通县将继续推进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培育更多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体验‘乡村之美’。”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李宁 李彦南

编辑:孔令磊 责编:鲁东 监制:马振龙

<

「夜读」高原人的洋芋情怀

炒洋芋丝、焪洋芋、炕锅洋芋、洋芋津津、洋芋饼……这么说吧,在青海吃一个星期的洋芋,每天都不带重样的。

洋芋丝是家的味道

炒洋芋丝说来实在普通,随处可见的家常菜,似乎没有什么特点,但是家里的味道和你走进一家川菜馆的味道一点都不像。川菜馆的洋芋丝切得很细,炒出来的味道比较脆,酸辣洋芋丝吃起来酸爽可口。青海人炒洋芋丝切得比较敦厚,有点儿像小条,翻炒过后会加水炖上一小会儿,吃起来口感软糯。

这样一盘不起眼的洋芋丝是家中桌上最长见的一道菜,软糯的口感像和家人相处的感觉一样,有点粘,也很温暖。

焪洋芋是儿时的美味

焪洋芋看起来灰不溜秋的,吃起来就是欲罢不能了。

罗威是土生土长的青海小伙子,他对于焪洋芋的记忆,可以说是青海80、90后的集体回忆了。“小时候特别惦记奶奶焪的洋芋,新洋芋放到铝锅里,倒上一点菜籽油,过上一个小时,香气就开始往外溢。一掀盖就猴急地往上扑,烫得拿不稳,还舍不得放手,剥一点皮,握一下耳朵。真是好吃得不行。”

西宁中华巷就有一家卖焪洋芋的小店。在街角小小一处,一不小心可能就错过了,但是开了有十年之久,总能看到小孩子围观购买。焪洋芋的吸引力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叫人迈不开腿。

洋芋津津是街头一香

青海旅游美食三宝,大家一般都会说烤羊肉、酸奶、酿皮。酿皮的原料一般是小麦,经过揉搓沉淀,吃起来筋道有味。但是洋芋津津吃起来绝对比酿皮还要香。

洋芋津津顾名思义原料就是洋芋了。先将洋芋磨成细粉,然后在细粉中加入适量的盐和淀粉,淀粉和洋芋粉的比例为1∶4,这样才不会影响口感;接着在烧热的铝锅中放上油,把拌好的洋芋粉倒进去铺平,用中火烹制,等五六分钟翻面,待两面焦黄时就做好了。

路过卖洋芋津津的摊子,洋芋的香气立马就勾起了馋虫。焦黄的面皮,淋上辣子、醋、韭菜,吃起来比酿皮还要有嚼劲。

如果你在金秋走过西宁的街头一定要尝一尝西宁的洋芋,无论是焪洋芋、炸洋芋、洋芋津津都一定会给你留下难忘的美味。

推荐阅读

?【夜读】辣辣儿吃碗搅团

?【夜读】他们,中国之一大盐湖的“守护神”

记者/陈晨

原标题:《高原金秋 洋芋飘香》

实习编辑/亚君

监制/刘蓉燕 总监制/韩易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青海农村十大美食,你最中意哪一个?

不知道大家的童年记忆中

是否有关于“大锅饭”的印象

虽然那时我们生活在农村

物质条件也不怎么好

不可能像现在一样做出大鱼大肉

但是我们勤劳的妈妈

总能就地取材

神奇地变化出可口的饭菜

满足我们这些“小馋鬼”的胃

虽然这些“饭菜”并不高大上

却让我们垂涎三尺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回忆

小时候曾吃过的十种美食

焪洋芋

洗净的新鲜洋芋放到铝锅中,倒一点菜籽油,一个小时后原汁原味的焪洋芋就出锅啦,香气四溢,无论走到哪都忘不了这个味道。

熬饭

以前农家人家里比较贫苦,煮过肉汤一般都舍不得扔掉,人们就在在煮过肉中的汤中(羊肉汤更好),放入煮熟的白萝卜片、粉条、熟洋芋块、小块羊肉、猪肉、炸熟的肉丸子等,加盐、花椒粉、姜粉、五香粉等调料,烧沸后开始食用,,家里有少量的剩菜,没办法做的时候,熬饭就是很好的一种选择。

狗浇尿

每逢过年过节,或者家里来亲戚的时候,招呼个人最美味的食物之一,酥软,香甜是它的特色。

洋姜

洋姜这种蔬菜大家都不陌生,洋姜含有丰富的淀粉,因为味道有些微辣,所以很多人都会把洋姜当作配料,其实在农村很多人做的腌洋姜也特别的好吃。

首先把洋姜洗净,水分晾干,洋姜洗起来比较麻烦,但是如果用牙刷洗的话会快一些,洋姜晾干之后切成这样30毫米的片状,也可切丝。

所谓腌洋姜,一些配料也是关键,像八角,辣椒,蒜,这些一定要准备好,如果不怕麻烦的话,可以把洗干净还没切的洋姜,放入用配料熬制的水里浸泡下,再切成片晾干。

除了一些八角之类的配料,可根据口味的差别,做成糖醋腌姜,或者是单纯的辣洋姜,如果做成糖醋洋姜,可以往切好的洋姜内加入一大勺白糖和黄豆酱。

洋姜存储好之后腌上一个礼拜左右就可以开罐拿出来吃了,味道特别的不错,还下饭。

搅团

将豆面、青稞面、白面按照一定比例徐徐撒入沸水,边撒,边用擀面杖360度搅动……看到这,大多数青海人便能猜到锅中是老少皆宜的青海特色美食——搅团。搅团是青海地区著名的特色小吃,定义为“用面搅成的浆糊”,根据主要用料不同,分为荞面搅团、豆面搅团和洋芋搅团。

酸菜粉条

冬天青海人民的更爱,酸爽的腌酸菜加劲道的粉条再来几片五花肉,每天下饭的必备菜!

洋芋津津

洋芋津津,顾名思义就是以洋芋为原料。首先将选好的洋芋用挫子磨成细粉。然后在磨成的细粉中加入适量的盐和淀粉,据厨师介绍,加入的淀粉量是有讲究的,不能多不能少,大概和洋芋粉的比例为1:4,这样才不会影响口感;接着在烧热的铝锅中放上食用油,把拌好的洋芋粉倒进去铺平,用中火烹制,等五六分钟翻面,待两面焦黄时就做好了。

牛筋面

小时候没什么零食,能吃到牛筋面就很幸福,把牛筋面泡软炝点葱花,加上辣椒和醋,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萱麻饼(又称“背口袋”)

萱麻馍馍咋一看是不是饼子里夹的菜,然而并不是。它是搅团里加一种山上长的绿色植物,那种植物刺很多,扎了可不是一般的疼,小编实在不知道那叫什么,只记得大人们叫它萱麻,做好的搅团卷到狗浇尿里,味道不是一般的好吃,估计好多年轻的小伙伴们都没吃过。

麦仁

麦仁粥,是青海人的“腊八粥”,农历十二月八日,青海的很多农村要举行祭奠和庆祝,农民要吃麦仁粥,有地方叫麦仁饭。青海传说中说,农历十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献乳糜,用香谷及果实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麦仁粥,成了后来青海的“腊八粥”。

这些饭虽然没有

丰富的调料和高超的做法

却满含着儿时的回忆

今天想起来

眼泪和口水一起流

你还吃过什么难忘的饭?

高原净土,绿色臻品“火”起来

本报记者 牛玉娇

6月16日,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生态产品展区”人声鼎沸,格外热闹,空气中还弥漫着麻麻辣辣的香味。

循着味道找过去,只见,西北角的小桌旁围满了人。

“我们的粉条都是青海本地的土豆粉 *** ,纯天然无污染,不浑汤、不断条、口感筋道,不信,您尝尝。”

为了让更多参展商和客人了解青海土豆粉条的口感和品质,来自青海威思顿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威思顿”)副总经理余大云和伙伴们现场拆包装,现场煮粉条,加上火锅底料的粉条香味四溢,很快就吸引了一波又一波人,随着品尝的人增多,粉条也是一包又一包地销了出去。

威思顿是省内外知名的优质马铃薯精淀粉生产商,公司不仅拥有薯类产品研发、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还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展强村富民工程,去年一年收购互助、湟中、湟源、化隆等地的土豆8万多吨。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创新产品研发,采用青藏高原绿色无污染的原生态优质马铃薯,改变传统马铃薯全粉加工的熟化工艺而采用低温工艺,保留了营养,可 *** 的马铃薯类产品种类也更加丰富,越来越多的产品投放到省内外市场。

“浙江、江苏等地对威思顿马铃薯淀粉的知名度比较高,销量也挺好,着眼于青海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契机,公司开始研发本地人爱吃,外地人感兴趣的‘青字号’土特产,像洋芋津津预拌粉、年轻人喜欢的溜汁宽粉,都在逐步向市场上推广。”这次参加生态博览会,余大云带着两个任务,一个是销售产品,另一个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威思顿”这个品牌,发展外地经销商。

“一提到威思顿,很多青海人都知道我们收购土豆,但对威思顿生产的产品大家都不熟,所以‘接地气’是我们这次参展的‘敲门砖’,要深入群众,让大家吃到尝到再记住,把我们的品牌宣传出去。”

要想找经销商,就得先打出响亮的品牌。

加上试吃环节后,威思顿马铃薯粉条在这次博览会上着实“火”了,随处可见手里提着威思顿马铃薯粉条的人。

来自四川的秦阿姨老两口被粉条的香味吸引,在余大云的推荐下,秦阿姨吃了好几条,她说:“这种粉条跟我们的火锅川粉很像,拿到四川卖,肯定火。”

余大云和伙伴们听了乐得合不拢嘴。每年参加展会,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和体验。他说:“参加生态博览会是一个锻炼的机会,没想到粉条卖的这么火爆,希望公司的产品都能被大家认可。”

“威思顿近期要亮相的新品‘溜汁宽粉’,正在做包装设计,包装上青海湖碧波荡漾,很有青海特色。”余大云说,这次参加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是“铺垫”,日后还要参加“青洽会”,要把青藏高原真正绿色有机的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天地,让“青字号”产品越来越火。

《青海日报》(2023年06月17日 第7版:聚集第三届生态博览会?会展聚焦)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标签: 津津 洋芋 青海 窍门 小吃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