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云攫(jué )石:ná yún jué shí,(拿云:指凌云;攫:用爪抓取。)形容古树高耸入云,枝干悬空,盘根错节,如爪抓石。
南鹞(yào)北鹰:nán yào běi yīng,比喻性格刚直严峻的人。
难(nàn)兄难(nàn)弟:nàn xiōng nàn dì,(难:患难。)指有共同处境或患难与共的兄弟。
呶(náo)呶不休:náo náo bù xiū,(呶呶:形容说话唠叨;休:停止。)形容说话唠叨,唠唠叨叨,说个不停。
内省(xǐng)不疚(jiù):nèi xǐng bù jiù,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逆坂(nì bǎn)走丸:nì bǎn zǒu wán,(坂:斜坡。)从斜坡的下面往上滚动弹丸。比喻违背事理,达不到目的。
拈(niān)花惹草:niān huā rě cǎo,比喻挑逗、勾引异性,到处留情。
鲇(nián)鱼上竹竿:nián yú shàng zhú gān,俗语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
凝眸(móu)而视:níng móu ér shì,形容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地看着。
宁缺毋(wú)滥:nìng quē wú làn,(毋:不要;滥:过多。)宁可缺少一些,也不为求多而不顾质量。
牛饩(xì)退敌:niú xì tuì dí,(饩:赠送。)指用活的牲口送人,又是赠送食物的意思;在这里是赠送牛来退敌之意,形容人运用机智慧与谋略击退敌人。
弄巧成拙(zhuō):nòng qiǎo chéng zhuō,(巧:聪明。拙:愚笨。)本想卖弄聪明,做得好些,结果却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了。
驽(nú)马恋栈(zhàn):nú mǎ liàn zhàn,驽马:劣马。栈:养牲畜的竹木棚栏。劣马留恋马棚。比喻庸人目光短浅,贪恋禄位或留恋家室。
怒不可遏(è):nù bù kě è,愤怒得难以抑制。
怒发冲冠(guān): nù fà chōng guān,(冠:帽子。)愤怒得头发竖起,顶起了帽子。形容愤怒到极点。
女中尧舜(yáo shùn):nǚ zhōng yáo shùn,(尧、舜:传说中上古的贤明君主。)妇女中的贤明之士。一般用来称颂掌权、执政的妇女。
厦大百年:一座海岛,为何能诞生“南方之强”?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厦大百年:面朝大海建设“南方之强”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杜玮 彭丹妮
发于2021.4.5总第990期《中国新闻周刊》
五老峰下,厦门岛南端,矗立着“中国最美大学”厦门大学。从思明校区的西校门而入,左手边是100年前落成的群贤楼群,一主四从,一字排开,面朝大海。楼群的屋顶是闽南常见的琉璃瓦“燕尾脊”,楼身有西式廊柱,这样“头戴斗笠、身穿西装”的建筑样式,由创校人陈嘉庚亲自参与定下,因此也被称为“嘉庚风格”。
群贤楼的东南方,是建于1950年代的建南建筑群,同样面朝大海,同样是嘉庚风格。当时,陈嘉庚的雄心,要让外国的轮船一开进厦门港,就能看到新建的厦门大学,看到新中国的新气象。宏伟的主楼建南大会堂,至今仍是厦大师生举行开学和毕业典礼等重要活动的场所。
建南楼群的北面,芙蓉湖畔,是21世纪之初建成的现代化钢筋混凝土建筑——以颂恩楼为主的嘉庚楼群,依旧是一主四从。颂恩楼为全校更高建筑,楼顶上是两头高高翘起类似“燕尾脊”的不锈钢飞脊。
100年间,厦大校园里的大楼越建越高,设施越来越先进,但始终保持了一致的风格,一如厦大百年历史的缩影。不论历史如何变迁,厦门大学始终都是中国高等教育版图上一座无法忽略的重镇。
“如果去考察中国所有之一方阵的大学,几乎都位于政治、文化中心,至少也在省会城市,但厦门大学是在一个海岛上,这在当时是一个根本不知名的地方。但就是这样一所大学,在每个历史时期都跟得上步伐,靠的是什么?是自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厦大往事》一书作者朱水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卖大厦办厦大
20世纪初,为了“教育救国”,一批文人志士投身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1919年,在北方的天津,严修与张伯苓正式创办了南开大学;这一年,长期在南洋做橡胶生意的华侨商人陈嘉庚也回到国内,着手筹建一所高校。
相较周边的广东、浙江,福建长期是高等教育的洼地。出身于福建同安县的陈嘉庚一直关注闽南地区与华侨子弟的教育,在此之前,他已经创办了集美女子小学、集美中学等多所学校。1919年5月,陈嘉庚再次回国时,正赶上“五四”运动时期,“民主与科学”成为最新的社会思潮,创办厦大的事,“不得不急急筹谋,刻不容缓”了。
陈嘉庚操持和运营庞大产业的实业家经历,使得他在创办教育时有一种全面和长远的眼光。100年前,厦大思明校区所在的地方,还是一片被叫做演武场的荒地。但陈嘉庚认为,“教育事业原无止境……将来发展无量”,所以跟 *** 要了2000余亩土地——尽管那时厦大师生只有100多人。
时至今日,当年的演武场已成为厦门房价最贵、旅游最热的区域之一。而坐拥这片风水宝地的厦大,已拥有三个校区和一个海外分校,占地面积已达9700多亩。厦大的发展,果然印证并已远远超过了陈嘉庚最初设想的蓝图。
“鹭江深且长,充吾爱于无疆。吁嗟乎!南方之强!”1921年4月6日,在厦门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学生演唱了由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谱曲、化学家郑元贞作词的校歌。歌词表达出陈嘉庚对学校的期望:“南方之强”。这一天后来也被定为厦大的校庆日。
厦大的雄心,更具体地体现在当时校长林文庆的办学方针上,“保证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要能与世界各大学相颉颃”“希望各教员及学生均能极深研究”,使厦门大学将来“成为我国南部之科学中心点”。为此,厦大注重延揽国际顶尖人才,在1924年~1925年度的14名理科教授中,就有6名是外籍或欧美留学归国学者。在科学方面也已经有所成果。
陈嘉庚很早就意识到,中国领海面积与海洋资源不输任何国家,但海洋方面人才非常不足,沿海省份应该“奋起直追”。因此,厦大创校不久,就开始进行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的研究,并很快初露峥嵘。
1923年,厦大的一名外籍教授发现了被认为绝种的文昌鱼,文章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同时期,厦大师生还发现并命名了嘉庚水母、林文庆海星。早在1930年代,厦大就成立了生物材料处,为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供应生物标本,价格不及西方舶来品十分之一。1933年,太平洋科学协会年会报告评论称:厦门大学近海生物研究院以及各类研究实验室、图书室,使得该所大学可以与欧美诸优等海洋研究所媲美。
1933年,厦大化学系唯一毕业生佘文锵的毕业论文《厦门海水之分析》为中国最早的海水分析记录。次年,化学系一篇题为《文昌鱼之化学研究》的毕业论文出炉,作者是此后入选中科院院士、担任过中科院院长的卢嘉锡。1946年,厦大正式成立中国之一个海洋学系,设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物理三个方向。
与此同时,1920年之后,国学研究开始在学界被重新重视,1922年末,北大将国学划分为四大学科门类之一。林文庆虽出身医科,在西方求学多年,但对国文、传统文化很重视,于是,1925年底,厦大开始筹备成立国学研究院。
当厦大的教学科研正开展得蒸蒸日上之时,那些腰缠万贯的华侨们,却没有陈嘉庚原先想的那么慷慨。在经历数次募捐失败后,学校庞大的经费花销压在陈嘉庚一个人身上。相比南开大学初创时有社会捐助、学生缴费、北洋 *** 拨款和地产租金等多个资金来源,厦门大学创办的前十年,经费收入的91%都来自陈嘉庚。当时,陈嘉庚几乎是在倾囊办学。厦大成立后,他每年的生意及产业所得的利润,除花红与一部分添入资本外,其余皆尽数寄回祖国,以充教育费用。
所幸当时陈嘉庚的生意正隆,厦大的教授月薪可达400元,讲师和助教的月薪分别是200元和150元。相比之下,彼时的复旦大学校长与专任教授的月薪更高也只有200元,而北大正面临着开不出工资的煎熬。
1926年,由于北京时局动荡,加之学校长期拖欠薪资,北大的一批教授纷纷南下。相较北京,厦门有着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厦大又提供了颇为丰厚的薪资,林语堂、鲁迅、顾颉刚、陈万里等一批知名学者相继来到厦大国学研究院,令世人感到这阵仗“大有北大南移之势”。
1928年,国民 *** 大学院来厦大调查,结论是:基金充足,成绩甚佳,各种设备,亦极完善,方之他处,有过无不及。厦大因此比复旦、南开、燕京等私立大学更早得到 *** 的立案。在私立时期,厦门大学形成面向华侨、面向海洋、注重实用、注重研究的办学特色,设有文、理、法、商、教育五个学院,成为“闽南更高学府”。
但好景不长,不久,世界爆发经济危机,陈嘉庚的生意极大受挫,1929年,累计亏损320万元,资不抵债。当时,汇丰银行和一个财团愿意扶持陈,但要求他停办厦大与集美两校,因办学的资金包袱过重。但陈嘉庚回绝了,并表示:“企业可以收盘,学校决不能停办。”
这个过程中,陈嘉庚想方设法寻找资金来源,其中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是他卖掉了原本为两个儿子在新加坡购置的三栋别墅,被誉为“出卖大厦,维持厦大”。但即便如此,到了1936年,厦大从21个学系削减为9个学系,陈嘉庚感到已实在无力支撑厦大,便将学校无偿捐给 *** 。
“加尔各答以东之之一个大学”
1937年,厦门大学从私立转为国立。“七七事变”的前一天,35岁的萨本栋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国立大学校长。萨本栋系出身福州八大名门之一,其伯祖父萨镇冰曾担任中国北洋海军舰艇更高将领,哥哥萨本铁是化学家,堂兄萨本炎曾任台湾大学法学院院长。
萨本栋毕业于清华,于1922年赴美留学,1928年回国,在来厦大之前,一直在清华物理系担任教授。抗战时期,当萨本栋在清华的老师梅贻琦在内地艰难主持西南联大时,萨本栋也带领厦大在东南一隅顽强支撑。他在清华接受的通识教育的理念、梅贻琦“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也,有大师者谓也”的看法,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对厦大的领导。
今年101岁的潘懋元曾担任过厦大副校长,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始人。1941年,潘懋元从广东揭阳出发,步行7天,在中秋节这一天来到位于闽西长汀的厦门大学报到。他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当时,北部、东部大学都在往西南大后方搬迁,如北大、清华、南开、浙大等高校, “只有一个厦门大学,离我的家乡最靠近”。
因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国内高校都在纷纷计划撤往安全地区,厦大也不例外。因而萨本栋一到任,就要面临迁校的问题。他决定留在闽、粤、赣交界的山城长汀,而不是往西南去。萨本栋认为,“要留在东南最偏远的福建省内,以免东南青年向隅;要设在交通比较通达的地点,以便利闽浙赣粤学生之负笈;新校址的环境,要比较优良,以使员生得安心于教导与求学。”
石慧霞是厦大档案馆馆长,也是《萨本栋传》一书的作者。她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教育部当时并没有给足够的经费支持厦大往西南迁移。更重要的是,萨本栋对于陈嘉庚创办厦大的初衷很清楚,就是希望厦大能为东南诸省和华侨子弟提供更多受教育机会。尤其是考虑到战 *** 通非常不便,如果大学都迁到西南去,东南各省沦陷区的学生都无学可上。
转为国立之后,厦大的资金并没有很快得到改善,反而越来越捉襟见肘。1940年,教育部给厦大的年度经费为25.8万元,在当时国立大学中属于倒数第二,且实际只有七成到位,相比之下,中央大学、西南联大、国立中山大学的这一数字分别是138万元、143万元、146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延揽大师到东南战场前线来,厦大已经不能靠高薪,而是萨本栋本人的留美关系、清华师友等人脉。当时,尽管与西南联大大师荟萃的场面无法相比,但在萨本栋掌校的1937年~1944年,学校新添了傅鹰、谢玉铭、林庚、汪德耀、邹文海等多位名教授,51名教授中有47名来自清华大学,其中超过一半曾留学欧美。
潘懋元在厦大教育系就读本科期间,大一的时候都要修基础课,他的英语是林语堂的一个哥哥林玉霖教的,国文课教授则是施蛰存。《萨本栋传》写到,萨本栋非常注重教学质量,学校教授、副教授全力备课、授课,没有硬性的写论文或科研任务。
2009年,潘懋元曾指出,当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学生数量的增长和教育质量发展的不平衡,造成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但在萨本栋治理厦大时,就明确提出:因为经费不足的现实,在量与质不能兼顾的情形之下,厦大对于质的改良,比量的增加尤为重视,而且一个学校的水准,一旦降低之后,要想恢复就要很大的力量。对于培养学生,萨本栋有一套包括学分制、考试制度等严进严出的重视“质”的措施。
萨本栋认为,合格人才首先应该是通才。1938年,厦大转为国立后的之一个校庆日,萨本栋为学生们拟定了20则信条,其中一则是:要思想纪律化,更好去研读数理,要知道祖国的可爱,应当温习史地;语文不通顺的人,在学术界不会有地位;不动手做实验的人,休想控制大自然,以造福国家及人民。
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萨本栋依然想办法充实了厦大的工科。他用三年时间创办了土木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和航空系,同时将商业系具体分为工商管理和会计银行两个系。这基于他的一个核心思想:那就是相信中国抗战必定胜利,而胜利后国家需要大量工科人才建设社会。此外,石慧霞说,还有一个考虑是,萨本栋自身是机电工程系出身,创办这个学科能够更大程度地用到自己的资源和所学。
朱水涌形容这一过程是“硬干”。因为师资力量的不足,早期这些新成立的学系常常是一位教授带很多门课。朱水涌特别计算过,发现有老师一周上课时间多达90多个小时。萨本栋本人上过的课程更多,从“普通物理”“微积分”到“电工原理”“交流电机”甚至是英文,被称为“O型”代课者。
非常高强度的教学和行政管理任务、艰苦的物质条件,对萨本栋的身体造成了巨大损害。萨本栋原是清华网球队主力,在斯坦福大学留学期间,他与哥哥萨本铁一起还获得过美国高校“鲍德温杯”网球赛双打冠军。来厦大时,萨本栋正值壮年。但当1941年潘懋元在厦大见到萨本栋的时候,只不过40来岁的萨本栋,当时已经患有风湿病,弯腰驼背,需要依靠拐杖出行了。1944年,疾病缠身的萨本栋离开厦大赴美游历讲学,1949年初,因胃癌晚期去世,年仅47岁。
但萨本栋已经托起厦大度过一段艰难时期。“厦大抗战时期是壮大,不是衰退。”朱水涌说。1938年1月,厦大在长汀正式复课时,学校只有9个系195名学生,教师132名,到1944年,学生数量已增至926人,学系增加到15个,教师人数也增加到100多人。后来化学成为厦大的优势学科,就是当时傅鹰这样的带头人打下的基础。
如果说今天的高等教育能从那时期的厦大汲取什么营养,石慧霞认为有两点:一是学校在专业知识传授上要严把质量关;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大格局、大视野,教授们能从论文、课题等科研指标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看到更高更远的东西。
1940年与1941年,国民 *** 教育部连续举办了两届“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学生学业竞赛”,厦大蝉联之一,国民 *** 教育部在全国通令嘉奖。厦大“南方之强”的名号由此开始叫响。朱水涌说,厦门大学在整个中国教育史上地位的确立,就是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1944年3月,美国地质地理学家葛德石造访长汀厦大,葛参观厦大后赞叹不置,称厦大“为加尔各答以东之之一个大学”,加尔各答以东,就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战场。
懂得人的价值
就像建校初期有林文庆、萨本栋这样给厦大注入灵魂的校长一样,1949年之后的近20年间,厦大又迎来一位对其影响至深的校长——王亚南。徐迟在其长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称王亚南是“一个懂得人的价值的经济学家”。
尽管参加过国民革命与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王亚南的人生底色仍是一名学者和教育家,是国内《资本论》的首译者之一。潘懋元回忆说,在厦大,王亚南每天早上4点左右起床,先写作两小时,早上7点前后会到学校迎接学生。他会用自己的稿费给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买鞋,特别强调学生要有自己消化、吸收知识的自学能力。
王亚南做校长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加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奠定了厦大成为研究型大学的基础。1955年,在面向新生讲话时,他就提道:“今天我们所在学校是个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主要是培养研究人员,科学研究人才,你们将来就是要培养成为科学家。”1952年,厦大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恢复了大学学报的出版,推出财经、文史、海洋生物等各类专版。
1956年到1966年期间,学校开展了6次科学讨论会,提倡学术自由争辩,让“科研很重要”思想的传播面和冲击力扩展至全校。当时,厦大的科研活动开展以数学系最为突出,开办了几何函数论、微分方程论等讨论班,每周一次,连续几年不间断。厦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的论文,数学系经常占一半。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厦大培养出中国数学界的一位巨星——陈景润。陈景润是福州人,1953年本科毕业于厦大数学系后,被分配到北京四中教书。但因陈景润生性木讷、不善表达,被学校辞退,很快回到福州,在街边摆起了商摊。1954年,王亚南在福州街边遇到陈景润,他深知厦大培养的数理系毕业生绝不至于流落街头,于是将其安排到学校数学系资料室工作。1956年,23岁的陈景润发表的一篇《他利问题》的论文,引起学界关注。此后,中科院在征得王亚南同意后,将陈景润调往数学所。1966年,陈景润宣布他证明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最近一步的结果。1973年,《中国科学》正式发表陈景润的论文,世界数学界为之震动。因此,陈景润的迅速崭露头角,与王亚南爱惜人才、尊重人才有直接关系。
潘懋元住在距离厦大思明校区只有10多公里的一个小区。每周六晚7点半左右,潘懋元的研究生们都会到他家里来,在客厅里开展一场学术沙龙,时间长达3个多小时。学生们搬着高、中、低板凳里里外外坐三圈,在自由的空气讨论学术问题。从1980年代至今,潘懋元家里的沙龙已经举办了30多年,直到最近一两年,他身体欠佳,沙龙的频次才减少。潘懋元举办学术沙龙正是受到老校长的启发。上世纪50年代,王亚南在全国首开了培养经济学研究生的先河,周六晚上,他就经常找研究生聊天。潘懋元说,“从这里你就可以看得见我是学他的。而且王亚南对学生非常好,非常爱学生。”
在19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中,厦大航空系奉命与清华大学、西北工学院等8大院校的航空系合并,即今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前身。1952年9月,厦大王牌学系——海洋系中的航海专修科与此前成立的集美水专合并,成立国立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又并入大连海运学院,后更名大连海事大学。海洋系海洋物理组教学研究人员,连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调整至山东大学,与山大原有学科组成海洋系,后发展为山东海洋学院,直至今天的中国海洋大学。调整后,厦大共设13个专业。这次调整为厦大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打下基础,成为此后几十年厦大办学的基本模式。
石慧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院系调整过程中,富有远见的王亚南给学校留下了若干位相关学科的年轻教师,这些老师日后都成长为该学科在全国范围内的领军人物,他们延续了厦大的学科文脉,同时也为厦大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4年,厦大教育系奉命调整到福建师范学院,当时身在教育系主持教务工作的潘懋元却被王亚南留在了厦大。王亚南问他,为什么不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此后,潘懋元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先河。
面向东南亚华侨、面向海洋
厦门四面临海,福建又是华侨之乡,新中国成立前,厦大就逐步形成了吸纳侨生,研究海洋的特点。1950年代,经国务院批准,厦大正式确立了“面向东南亚华侨、面向海洋”的发展方向。
围绕这一方向,1956年10月,厦大正式成立了南洋研究所,研究东南亚华侨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问题,及华侨所在国的历史、地理等。同年,厦大还创办了中国之一个面向海外的华侨函授部,主要以函授教育方式培养华侨师资。1960年代初,厦大的海外在学函授生人数比1958年增加三倍多,遍布五大洲十几个国家。从1956年起,厦大招收侨生数字开始扩大,以逐步实现侨生占全校师生三分之一比例的计划。1963年,厦门大学被中央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高校之一。
1970年,因院系调整而撤销的厦大海洋系恢复。在院系调整到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间,厦大海洋学科仍取得了较大发展,尤以金德祥、郑重教授等对于浮游生物的研究,中国海洋化学学科奠基人李法西关于河口硅酸盐的研究为代表。1982年和1983年,厦大分别建立了海洋生物和海洋化学专业的博士点。这也是国内这两个专业最早的博士点。
厦大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76岁的洪华生出生于千岛之国菲律宾,中学时光在鼓浪屿岛上的厦门二中度过。1962年,她考入厦大化学专业,改革开放后,报考研究生时,又“游”到了海洋系,导师正是李法西。
得益于导师推荐,1980年夏天,36岁并已有两个孩子的洪华生只身前往美国罗德岛大学海洋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她用4年完成了5年的学业,必修课成绩在全班31名同学中总平均分更高。更重要的是,她了解到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已经在研究海洋对碳的吸收,这既涉及海洋与大气气体交换的物理过程,又有生物对碳的吸收,还涉及营养盐对碳吸收影响的化学机制,且关系到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重大命题。这一国际前沿的研究方向在国内还属空白,洪华生决心回国建设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新学科,这也使她成为中国之一位归国的海洋学女博士。
1985年,洪华生回到母校任教还不到一年时,她的导师、海洋化学专业唯一的博导李法西去世。在这种大环境下,洪华生只能从零做起。她注意到家门口的台湾海峡,不仅是国际航运和鱼类洄游的重要水道,也是东海与南海海水和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在国内当时对海洋的研究中,台湾海峡还属空白。在1980年代,两岸关系放缓,研究台湾海峡是大势所趋。1987年,在教育部与福建省的项目经费支持下,洪华生开始对“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生态系统”这一课题展开研究。
从1987年到1990年,洪华生团队通过3年内9个航次的综合调查及实验室分析,探明了闽南——台湾浅滩上升流生态系的结构和特征,项目成果获得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管理部门还用此来指导渔业生产,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对台湾海峡的多年研究,让洪华生意识到强化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能力,防灾减灾也是海洋学科应用的主题。2001年5月,在时任福建省省长 *** 的大力推动下,国家十五“863计划”重大专项——台湾海峡及毗邻海域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项目示范区落地福建,由洪华生任项目首席科学家。2007年起,风暴潮子系统投入使用,能够实现对福建沿岸37个万亩海堤的漫堤预警,对“莫拉克”、“鲇鱼”等32个台风进程跟踪预警报。另一个子系统——海上突发事故应急辅助决策系统运作至今,为海事相关部门138起海上事故提供落水人员漂移轨迹预测,参与多部门救援831人次。
洪华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自己回国后几十年里,在学科建设上,一直坚持以海洋为特色,“觉得方向是对的,就要抓住它,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去做,并尽量做好,这就是止于至善”。厦大海洋百年历史,几代人海洋人不断继承和创新,使得每个时期海洋学科都跟得上时代步伐,成为一流学科。
1998年,洪华生的硕博研究生、在法国深造的戴民汉被她说服回国,接过老师手中的接力棒,开始研究海洋碳循环,如今,已经成为厦大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并于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戴民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厦大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现有三个一级学科,分别是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以及生态学,三者均以海洋为特色。2020年12月,厦门大学“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入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择优建设名单,实现了厦大与福建省国家级野外站“零”的突破。
除了海洋学科,新世纪以来,厦门大学在生物医药领域也成果颇丰。厦大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夏宁邵团队接连研发出第三代HIV诊断试剂盒、世界首支戊肝疫苗研制、首个国产二价宫颈癌疫苗。2020年8月,由夏宁邵团队参与研制的鼻喷流感载体新冠疫苗已完成临床试验二期。
开放的厦大
对台研究是厦大紧紧抓住自己的地理区位优势做文章的范例。
1979年1月1日,大陆《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标志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新历史时期。但截至1980年,整个大陆还没有一家专门从事台湾研究的学术机构。1980年 7月,经过国家批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正式成立,到2004年,改制为台湾研究院,这是海内外最早公开成立的台湾研究学术机构。
厦大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国家选择厦大成立台湾研究所,首先是因为厦门靠近台湾的区位特点;其次是厦大长期保有的研究台湾的传统。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厦大毕业生林惠祥就两次前往台湾少数民族居住地考察。1945年后,厦大有不少毕业生到台湾助力经济建设。厦门本身处在闽南地区,台湾人口中近70%都是闽南人,因此厦大研究台湾也有文化上的优势。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两岸一直处于隔绝状态,但厦大一些学者已开始研究台湾历史问题。1962 年,为了纪念郑成功 *** 三百周年,厦大联合有关方面举办了大陆学界之一次郑成功研究学术讨论会,产生了全国性影响。
在台湾研究的资源方面,厦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990年代初,张文生曾在中国政法大学读研,当时学校图书馆只订了《 *** 》《联合报》,能看到的都是一个月前的报纸,且只有副教授以上才有资格看。但在厦大台湾研究所,当时就订阅了10多份台湾方面的报纸,不仅对老师开放,也对学生开放,能看到两三天前的信息。
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厦大台湾研究所的研究重点,开始从台湾的历史逐步转向台湾当代政治、经济等。得益于他们对台湾社会的长期深入关注与研究,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厦大台湾研究院两岸民意调查中心通过 *** 展开两次台湾民意入户调查,再基于科学评估,预测选举结果与实际结果仅有 0.16%的出入。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研究院再次“精准预测”,预计 *** 会赢蔡英文80万票左右,实际开票结果为赢 79.8 万票。
厦大的台湾研究院与1984年在北京成立的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被视为大陆对台研究的“南北两大重镇”。张文生说,厦大台湾研究院的定位是民间学术机构,更注重研究的学术性和客观性,对研究人员也没有太多束缚。在此基础上,也为高层决策提供参考意见。经过多年发展,台湾研究院形成了“历史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台湾”的研究风格。
厦门作为经济特区,也使厦大在吸引国际人才与国际交流领域有着独特优势。1988年,美国人潘维廉之一次从两个陌生 *** 中知道厦门——这个台湾对面的城市。他的妻子在台湾出生、成长,他也在台湾生活过几年,他觉得这是巧合,很有缘分。这一年,他卖掉美国的公司,途经香港来到厦门。之所以选择厦大,潘维廉说,正源于厦大的开放、包容,这也是厦门人、闽南人的特质。当时,厦大是他了解到的中国唯一一所可以携家人的学校。那时候,厦大正要开设MBA项目,潘维廉希望能教中国学生学习管理、国际贸易等知识。如今,32年过去,他已经是厦大管理学院教授、福建省之一位外籍永久居民、荣誉公民。
2018年,潘维廉从过去三十年间写给家人的上千封信中,精选出47封结集出版,书名是《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在信中,他向家人描述他眼中中国的变革。潘维廉说,今年,他预计将有5本书出版,包括《老潘写给青少年的18封信》,有关中国“第五大发明”、重走中国行的见闻等。未来自己将继续向世界介绍中国。
再造南方之强
写着“TAN KAH KEE”(注:陈嘉庚的闽南语拼音)字样的科考船停靠在厦门高崎附近码头,船上装载的巨大天气雷达十分显眼,船长77.7米,宽16.2米,设计吃水5.2米,约3500吨,加两次油几乎可绕赤道一圈,能在所有无冰洋区自由穿行。这是中国之一艘采用国外方案设计、国内转化详细设计,厦大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世界顶级科考船,也是全国综合性高校中之一艘科考船——“嘉庚”号。
坐在首席科学家的房间里,“嘉庚”号的“大管家”——厦大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厦大海洋与地球学院副院长王海黎讲述着这艘船的前世今生。他于1988年考入厦大海洋化学专业,之后跟着洪华生硕博连读,毕业后在美国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从事海洋遥感及生物光学研究,有着丰富的乘坐美国科考船出海的经历。
王海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之所以要建造“嘉庚”号,是由于厦大出海研究因为科考船而受到严重制约。1990年代,厦大只有一艘木质船改造的“海洋一号”,能乘坐二三十人,但师生们无法采样后在船上开展实验,由于吨位小,这艘船连台湾海峡都到不了。同期,中国海洋大学的“东方红2”号科考船吨位达3500吨左右,能抵达深海大洋。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当年中国科考船的水平与之仍有明显的代际差距。2010年,王海黎回国后,厦大已有了“海洋2” 号,但同样因为吨位小,只能到近海。另一个大背景在于,2010后,中国海洋科学迎来黄金发展期,国家层面有着走向深海大洋的战略部署,作为中国海洋科学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厦大不能错失机会。
“嘉庚号”从2012年开始设计,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耗资约4.15亿元。建造“嘉庚”号的更大困难在于资金。她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资金来源于学校办学经费和 *** 支持,及少量校友和企业捐赠。在王海黎看来,“嘉庚”号的诞生很像百年前陈嘉庚创办厦大的过程,体现了“自强不息”的嘉庚精神。
自2017年5月投入使用以来,“嘉庚”号共完成30个左右航次,海上航行时间超过900天,几乎达到国外最繁忙科考船水平。它的作用不止于此。2018年,依托“嘉庚”号,厦大开设了面向本科生的“海丝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这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海上实习实训项目。”王海黎说。首届“海丝学堂”是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学生到南海北部展开实习;2019年,第二届“海丝学堂”航线为“厦门-三亚-马来西亚-厦门”,这是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海丝学堂”连接起了厦门大学校本部与马来西亚分校。
2013年1月,马来西亚 *** 正式邀请厦大到马来西亚创办分校,2016年,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正式开学,这是之一所中国大学在海外设立的分校。而“嘉庚”号则被厦大师生昵称为“海上厦大”,是厦门大学除三个校区和一个海外分校之外的“第五校区”。除了入海,还有上天,2020年12月22日,厦门大学发射了国内高校首颗近海与海岸带遥感卫星“海丝一号”,这意味着厦大海洋观测能力从水下、海面向太空延伸,可以构架天海一体化的立体化海洋观测系统。
2019年4月23日,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嘉庚一号”火箭在中国西北部沙漠里的一片无人区升空,这是由厦大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尤延铖带领的团队研发而成。2008年,厦大复办航空系,2015年,正式成立航空航天学院,这是继50多年前院系调整后的再次出发。
尤延铖说,“嘉庚一号”项目得以成立,离不开厦大开放的学术环境。学院的科研到款经费,虽然看着数量多,但绝大多数都要完成指定任务。但“嘉庚一号”是学校出的钱,学校近年选出了一些可能对厦大未来有重大影响的重点团队,从“双一流”建设经费中给予每年1000万的稳定支持。用途也比较灵活,报备即可。“给一个优秀的团队一笔钱,也不束缚它的用途,确实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土壤”。
在“双一流”建设大背景下,长三角、珠三角的高校凭借当地雄厚的经济实力,纷纷发力,上升势头迅猛,厦大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以海洋学科为例,2020年8月,中国更大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 “中山大学”号在上海下水。近几年,中山大学先后建立了7个涉海学院,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海洋高层次人才加盟海洋学科,其中包括7名院士。复旦大学也于2018年成立了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浙江大学则在舟山校区建立了海洋学院……
在戴民汉看来,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指引下,全国各高校的海洋学科蓬勃发展,可谓百舸争流,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态势。总体而言,厦大的海洋学科虽体量中等,但高层次人才密度高。近年来,厦门大学提出,“海洋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个重大创新领域”,力争把更多学科“拉下海”,跨界融合海洋学科,实现突破创新,提升海洋科技内核实力。
厦门大学校长张荣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对此表示,面对竞争,在量和质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厦大要内涵发展,更加关注质,同时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每个学科的领域足够广、创新空间足够大,最终不同学校将会在不同领域形成它的特色。只要把这些做好了,形成我们的特色,就有属于我们的舞台。”
(本文参考了《厦门大学校史1949—1991》、《陈嘉庚传》、《厦大往事》《萨本栋传》《启航问海》《碧海生命乐章》《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史》,并感谢厦门大学孙世刚院士、史大林教授的帮助)
《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第12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扬州红楼宴之龙舟鮰鱼在“冶春红楼宴”上,有一道名叫“龙舟鮰鱼”的名菜,常常能引起食客们的莫大兴趣。这道菜虽然不见载于《红楼梦》,但与《红楼梦》诞生的时代和环境息息相关,这道菜是一道让人惊艳的菜,以胡萝卜雕刻的栩栩如生的龙舟,展示着扬州食品雕刻的高端水准,而肥腴软糯,咸中带甜的菜品本身,则蕴含着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
鮰鱼,南方叫鮠鱼,北方叫蠖鱼,产于长江中下游水域,是我国特产的名贵鱼类之一。俗名淮王鱼、肥王鱼、江团鱼、肥沱、白哑肥、梅鼠,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其常栖息于水深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生活以及白天多潜伏于水底或石缝内,夜间外出寻食。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历来被视为席上珍品。古籍《汉书》中,即有关于讨论“鮠鱼”读音的记载。南宋(宝佑)《重修琴川志》卷九《叙产》:“鮰鱼,夏初有之。坡翁所谓:粉红石首,雪白河鲀是也。”南宋龚明之《中吳紀聞》卷二:“鮠鱼出吴中,其状似鲇。隋大业中,吴郡尝献海鮠鱼干脍四缶,遂以分赐达官。皮日休诗云:‘因逢二老如相问,正滞江南为鮠鱼。’” 明代(嘉靖)《江阴县志》卷六《食货记》:“鮰鱼出江中,东坡诗:‘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清)李调元《然犀志》卷上《鮠鱼》:“鮠鱼,生江淮间,无鳞亦鲟属也。头尾身鬐俱以鲟,唯鼻短,耳口亦在颔下。骨不柔脆,腹似鲇鱼,背有肉鬐。郭璞所谓鳠鱼似鲇而大,白色者是矣。有鳠、鮰、、?等名,南人呼鮠,北人呼鳠,并与鮰音相近。迩来道称曰鮰鱼,而鳠鮠之名不彰矣。又,鳠音之转,秦人谓其发癞,故呼为?鱼。” 鮠鱼不止生存于江南,(康熙)《盛京通志》卷之第二十一:“鮠鱼,音危,《本草》一名鮰鱼,一名鳠鱼,一名 鱼,皆音之转也。无鳞似鲇而大,今俗呼为槐子鱼,亦音转也。诸河中,大者至二三百觔。”东北地区海城、铁岭的地方志,乃至于《大清一统志》《朔方备乘》,都有鮠鱼的记载。清人的《本经逢原》载其药用价值曰:“鮠鱼,甘温无毒。鮠生海中,与石首同类,以之剖腹曝干,亦与石首作鮝无异。以其颔下有骨撑开,故有阔口之称。能开胃进食,下膀胱水气,病人食之无发毒之虑,食品中之有益者也。”鮰鱼含有较多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含有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吸收,有延缓衰老之功效,历来被作为朝廷贡品。20世纪 70 年代以前,全部依靠江河捕捞,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人工养殖。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长吻鮠生态资源已严重枯竭,目前绝大多数通过池塘、网箱、工厂化进行人工养殖。
鮰鱼肉嫩味美,是一种名贵的食用鱼,常为历代文人所赞美。北宋的苏东坡曾作《鮰鱼一绝》: “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寄与天公与河伯,何妨乞子水精灵”。清朝《佩文韵府》载南宋陆游诗:“已过燕子穿帘后,又见鮰鱼上市时。”明代人杨慎赞美道:“河豚有毒能药人,鲥鱼味美但刺多,鮰鱼兼有河豚鲥鱼之美,而无两鱼之缺陷。”清代康乾时期,特别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世的时期,鮰鱼极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在这些文人雅士的诗集中,屡见对鮰鱼的吟咏。如孔尚任《湖海楼诗集》卷二《小秦淮曲十首同叶桐初许山涛冒青若赋》:“小东门外小秦淮,水意兰情事事佳。燕子拖烟萦绣巷,鮰鱼和雨上铜街。”如陈维崧《迦陵词》卷十一《满江红·江村夏咏》上阕:“丁字畦边,见一带,阴阴夏木。扶疎甚,钓丝斜漾,菱丝大熟。莺暖鮰鱼新上市,草香蚕子齐登簇。喜炊烟,一缕袅江边,燃湘竹。”如方文《品鱼四十首·鮠鱼即鮰鱼状似鲟而小虽适口能发痼疾故可危也》:“柔滑无鳞鬐,平人嗜食之。口腹恣饱啖,发疾非所知。”如揆敘《有馈鮰鱼者次东坡韵戏占一絶兼示观河》:“何须海错与蛮珍,犀箸新尝亦可人。此义东坡应未识,从来无骨便无鳞。” 据史书记载,扬中一带捕捞的鲥鱼、鮰鱼等名贵江鱼在明、清时代均成为敬奉皇室的“御膳”珍肴。清朝康熙皇帝曾下令江南“飞递时鲜,以供上御”。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时任江宁织造,兼管贡鲜一事。曹寅有诗为证:“婪尾花残水驿忙,晚亭清荫食单凉。乍传野市和鳞法,未敌豪家醒酒方。”
扬州红楼美食之“龙舟鮰鱼”的具体做法:
(1)将鲴鱼由下颌开刀,去鳃拉出内脏,洗净,切下肚裆,把鱼用开水烫一下,刮去粘液、黑衣,斩下头部,再将鱼改刀成3厘米宽的大厚块,随即入沸水烫一下,洗净。春笋剥壳去皮,洗净,切成梳背块,放入盘内。
(2)炒锅置旺火上,舀入熟猪油,烧热后放入葱段、姜片、蒜办煸炒起香,再放入鲴鱼、春笋,略炒后加入料酒及清水500克,用大火烧开,移至中火见汤成奶色.再加精盐、味精,待鱼笋熟透,用湿淀粉勾芡,淋入明油,撒上胡椒粉,起锅装盘即成。
这道“龙舟鮰鱼”,将龙舟和鮰鱼两大文化意象相结合,再现了当年曹寅进贡鲥鱼、鮰鱼的历史场景,也让食客们对《红楼梦》中所谓“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产生联翩的浮想。
图解北次三经2寻觅山海图,链接真实义。
〈山经〉讲上古世界物产地理,配图是相似物,部分野生动植物有毒不可食用!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发鸠山,(发鸠山位于山西省长子县城西约25公里处,由三座主峰组成)
其上多柘木。
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柘树。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乌鸦,却长着花脑袋、白嘴巴、红足爪,名称是精卫,它发出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图短尾信天翁,别名海燕。它驾御长风、借助风力翱翔的技巧高超,在滔天大浪之上,忽而冲上云天,忽而俯冲下来,甚至能在暴风雨中前进无阻,可以说它是以风为生的。分布于北太平洋和亚洲的西太平洋一带,中国钓鱼台群岛有分布)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精卫鸟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游玩,淹死在东海里没有返回,就变成了精卫鸟,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漳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又东北百二十里,曰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铜。清漳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浊漳之水。
再往东北一百二十里,是座少山,山上出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出产铜。清漳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浊漳水。(公元8年西汉末年以前,漳河属于黄河水系,以后因黄河南徙,纳入海河水系。上游由两河合一,一为清漳河、一为浊漳河,都发源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腹地。漳河为现代地理河北、河南两省的界河)
又东北二百里,曰锡山,其上多玉,其下有砥。牛首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滏水。
再往东北二百里,是座锡山,山上有丰富的玉石,山下出产磨石。牛首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滏水。(图滏水,即今滏阳河,发源于太行山东麓邯郸市峰峰矿区滏山南麓,在沧州地区的献县与滹沱河汇流后称子牙河,是邯郸市一条常年有水的天然河流)
又北二百里,曰景山,有美玉。景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海泽。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景山,山上出产优良玉石。景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南流入海泽。
又北百里,曰题首之山,有玉焉,多石,无水。
再往北一百里,是座题首山,这里出产玉石,也有许多石头,但没有水。
又北百里,曰绣山,其上有玉、青碧,
再往北一百里,是座绣山,山上有玉石、青碧玉,
其木多栒,其草多芍药、芎藭。
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栒树,而草以芍药、芎藭最多。(上图栒子,落叶灌木,叶卵形,花白色,果实红色;中图芍药;下图川芎)
洧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洧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洧水源出河南登封县阳城山,东南流至新郑县与溱水合,至西华县入颍水)
其中有鳠、黾。
水中有鳠鱼和黾蛙。(上图鳠鱼,常见个体为1~2公斤,更大者可达15公斤;黾本义蛙。下图蛙)
又北百二十里,曰松山。阳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河。
再往北一百二十里,是座松山。阳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北流入黄河。
又北百二十里,曰敦与之山,其上无草木,有金玉。溹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泰陆之水;泜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彭水;槐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泜泽。
再往北一百二十里,是座敦与山,山上不生长花草树木、蕴藏有金属矿物和玉石。溹水从敦与山的南面山脚流出,然后向东流入泰陆水;泜水从敦与山的北面山脚流出,然后向东流入彭水;槐水也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泜泽。(上图溹水,是河南省索河的古称;下图泜水,即今泜河,是河北省邢台市北部的一条季节性河流,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滏阳河支流。这里有仰韶和龙山文化遗址)
又北百七十里,曰柘山,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历聚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洧水。
再往北一百七十里,是座柘山,山南阳面出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北阴面出产铁。历聚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洧水。
又北二百里,曰维龙之山,其上有碧玉,其阳有金,其阴有铁。肥水出焉,而东流注于皋泽,其中多礨(lěi)石。敞铁之水出焉,而北于大泽。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维龙山,山上出产碧玉,山南阳面有金,山北阴面有铁。肥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皋泽,水中有很多高耸的大石头。敞铁水也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大泽。
又北百八十里,曰白马之山,
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是座白马山,(白马山是山西省盂县境内更高的一座山,在滹沱河以南,地势险峻)
其阳多石玉,其阴多铁,多赤铜。木马之水了出焉,而东北流注于虖沱。
山南阳面有很多石头和玉石,山北阴面有丰富的铁,还多出产黄铜。木马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北流入虖沱水。(图依次铁矿、黄铜矿)
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虖沱。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空桑山,没有花草树木,冬天夏天都有雪。空桑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虖沱水。(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孤山村一带,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子牙河另一支流滏阳河相汇入海)
又北三百里,曰泰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泰戏山,不生长花草树木,到处有金属矿物和玉石。(泰戏山位于山西省繁峙县东北,滹沱河从这里发源)
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其鸣自訆。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羊,却长着一只角一只眼睛,眼睛在耳朵的背后,名称是??,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图长角羚,栖息于干燥的平原和沙漠地区,也居住在岩石山边及丛林带,雌雄均具长角;如图画风,长角羚打架斗殴,头堵在一起,耳朵在前,眼睛在后,最后成为独目独角神兽)
虖沱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水。液女之水出于其阳,南流注于沁水。
虖沱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溇水。液女水发源于这座山的南面,向南流入沁水。(沁河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自北而南,切穿太行山,于武陟南流入黄河)
又北三百里,曰石山,多藏金玉。濩濩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虖沱;鲜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石山,山中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濩濩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虖沱水;鲜于水也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虖沱水。
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皋涂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液水。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童戎山。皋涂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溇液水。
又北三百里,曰高是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高是山。滋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虖沱水。(滋水今名磁河,发源于河北省灵寿县西北端的驼梁东麓,在安国县北郭村附近注入大清河南支潴龙河)
其木多棕,其草多条。
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棕树,草大多是条草。(图依次棕树、益智)
滱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滱水也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滱水即今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境内发育壮大的唐河,下游时有变迁)
又北三百里,曰陆山,多美玉。
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陆山,有很多优良玉石。
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又北二百里,曰沂山。般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沂山。般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北百二十里,曰燕山,
往北一百二十里,是座燕山,(小燕山为最早的燕山,大致命名于商代。也就是猫儿山、大房山和凤凰岭,曾称为大防山。位于北京西南部的房山区)
多婴石。燕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出产很多的婴石。燕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婴石又称燕石,古代传说中燕山所产之石,美似玉)
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于饶山。是无草木,多瑶碧,其兽多橐駞,其鸟多鹠。历虢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有师鱼,食之杀人。
再往北走五百里山路,又走五百里水路,便到了饶山。这座山不生长花草树木,到处是瑶碧一类的美玉,山中的野兽大多是骆驼,而禽鸟大多是鸺鹠鸟。历虢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师鱼,人吃了它的肉就会中毒而死。(上图骆驼;中图河豚;下图鸺鹠,外形像鸱鸺,俗称小猫头鹰,但头上没有角状的羽毛)
又北四百里,曰乾山,无草木,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而无水。有兽焉,其状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其鸣自詨。
再往北四百里,是座乾山,没有花草树木,山南阳面蕴藏着金属矿物和玉石,山北阴面蕴藏着铁,但没有水流。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牛却长着三只脚,名称是豲,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上图原牛,是一种体型庞大、力大无比的牛只,杂食性,1627年灭绝;下图位于今法国拉斯科洞窟史前岩画,已有约15000年)
又北五百里,曰伦山。伦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有兽焉,其状如麋,其川在尾上,其名曰罴。
再往北五百里,是座伦山。伦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麋鹿, *** 却长在尾巴上面,名称是罴九。(麋即麋鹿;图红鹿,体形似骏马,身体呈深褐色,背部及两侧有一些白色斑点。雄性有角。危险来了,拔腿就跑,尾巴向上竖起,显示白色 *** 后盾,其他鹿见到“ *** 后盾”的信号,立即跟着逃跑)
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再往北五百里,是座碣石山。绳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碣石山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
其中多蒲夷之鱼。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
水中有很多蒲夷鱼。这座山上出产玉石,山下还有很多青碧玉。(图鮧鱼,为鲇鱼、鲶鱼。具有滋阴补虚,健脾开胃,下乳,利尿之功效。生活于江河、湖泊和水库中,食物大都为小型鱼类。皮肤分泌的鮧鱼涎亦供药用)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无草木。
再往北行五百里水路,便到了雁门山,这里没有花草树木。(雁门山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
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泽。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广员百里,无草木,有金玉。
再往北行四百里水路,便到了泰泽。在泰泽中屹立着一座山,叫做帝都山,方圆一百里,不生长花草树木,有金属矿物和玉石。
又北五百里,曰錞于毋逢之山,北望鸡号之山,其风如?。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
再往北五百里,是座錞于毋逢山,从山上向北可以望见鸡号山,从那里吹出的风如强劲的?风。从錞于毋逢山向西可以望见幽都山,浴水从那里流出。
是有朋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
这座幽都山中有一种大蛇,红色的脑袋白色的身子,发出的声音如同牛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有大旱灾。(图中华珊瑚蛇,夜间活动为主,神经毒,性情温驯,喜欢栖息山区底层落叶堆中。小型蛇类,更大可达98公分,头后方有一宽明显的白色环带,身体红色为主,全身散布着黑色的黑环带,外侧有黄色细边)
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无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马身而人面者廿神。其祠之,皆用一藻茝(chǎi)瘗之。
总计北方第三列山系之首尾,自太行山起到无逢山止,一共四十六座山,途经一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其中有二十座山山神的形状都是马一样的身子而人一样的面孔。祭祀这些山神:都是把用作祭品的藻和茝之类的香草埋入地下。(藻,泛指水草;茝,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即“白芷”)
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其祠之,皆玉,不瘗。
另外十四座山山神的形状是猪一样的身子却佩戴着玉制饰品。祭祀这些山神:都用祀神的玉器,不埋入地下。
其十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壁瘗之。
还有十座山山神的形状都是猪一样的身子却长着八只脚和蛇一样的尾巴,祭祀这些山神:用一块玉壁祭祀后埋入地下。
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
总共四十四个山神,都要用精米来祭祀。
此皆不火食。
参加这项祭祀活动的人都生吃未经火烤的食物。
右北经之山志,凡八十七山,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
以上是北方经历之山的记录,总共八十七座山,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
来扒一扒台风的名字由来#圆规#广东又来台风了,一个接着一个
昨天是#狮子山#,今晚来个#圆规#。
还记得以前的台风名还有#山竹#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台风的名字到底是怎么起的?
国际上统一的台风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和地区提出10个名字,按每个成员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命名表按顺序、循环使用。
2021年第1号台风杜鹃,英文名称:Dujuan,编号2101,名称来源中国,含义:一种花;
2021年第2号台风舒力基,英文名称:Surigae,编号2102,名称来源朝鲜,含义:一种鹰;
2021年第3号台风彩云,英文名称:Choi-wan,编号2103,名称来源中国香港,含义:天上的云彩;
2021年第4号台风小熊,英文名称:Koguma,编号2104,名称来源日本,含义:小熊星座;
2021年第5号台风蔷琵,英文名称:Champi,编号2105,名称来源老挝,含义:一种花;
2021年第6号台风烟花,英文名称:In-Fa,编号2106,名称来源中国澳门,含义:烟花;
2021年第7号台风查帕卡,英文名称:Cempaka,编号2107,名称来源马来西亚,含义:以其芬芳的花闻名的植物;
2021年第8号台风尼伯特,英文名Nepartak,编号2108,密克罗尼西亚语含义:著名的勇士;
2021年第9号台风卢碧,英文名Lupit,编号2109,菲律宾语含义:残酷;
2021年第10号台风银河,英文名Mirinae,编号2110,韩语的意思就是银河系;
2021年第11号台风妮妲,英文名Nida,编号2111,泰国语含义:女士的名字;
2021年第12号台风奥麦斯,英文名Omais,编号2112,含义漫游;
2021年第13号台风康森,英文名Conson,编号2113,越南语的含义:古迹;
2021年第14号台风灿都,英文名Chanthu,编号2114,柬埔寨的一种花;
2021年第15号台风电母,英文名Dianmu,编号2115,名称来自中国,传说中雷电之神;
2016年第16号台风蒲公英,英文名Mindulle,编号2116,朝鲜,含义是一种小黄花;
2021年第17号台风狮子山,英文名Lionrock,编号2117,香港的象征;
2021年第18号台风圆规,英文名Kompasu,编号2118,日本语含义:圆规星座;
2021年第19号台风南川,英文名Namtheun,编号2119,老挝一条河的名称;
2021年第20号台风玛瑙,英文名Malou,编号2120,名称来自澳门,玛瑙是一种玉石;
2021年第21号台风妮亚图,英文名Nyatoh,编号2121,来源马来西亚,含义:一种树;
2021年第22号台风雷伊,英文名Rai,编号2122,密克罗尼西亚雅浦岛石币;
2021年第23号台风 *** 卡,英文名Malaks,编号2123,菲律宾语强壮的意思;
2021年第24号台风鲇鱼,英文名Megi,编号2124,名称来自韩国,一种鱼的名称;
2021年第25号台风暹芭,英文名Chaba,编号2125,泰国热带花;
2021年第26号台风艾利,英文名Aere,编号2126,美国风暴名。
2021年第27号台风桑达,英文名Songda,编号2127,含义:越南西北部一河流;
2021年第28号台风翠丝,英文名Trases,编号2128,来源:柬埔寨,含义:啄木鸟;
2021年第29号台风木兰,拼音:Mulan,编号2129,名称来源中国,含义:一种原产于中国的花。
现在吹的是18号台风。第17号台风狮子山让广东让一夜入秋,不知道18号台风能不能让广东一夜入冬呢。
大家记得及时添衣保暖<奥特曼><奥特曼><奥特曼>
接着上期话题,本期着重谈谈“台”。
要了解台风与飓风,需要从以下一步步掌握。
气旋:直径达数百千米的空气旋涡。旋涡的中心是低气压区,风从四周向中心刮。
热带:赤道两侧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
热带气旋: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气旋。
台风: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和南海海上的热带气旋。(台风,还指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的风度或作风,如台风稳健。此台风与彼台风不是一股风)。如果某报说美国东部海域有台风经过,那就是错误。
飓风:发生在大西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
中国古籍中明代以前将台风称“飓风”,明以后按风情不同,有台风和飓风之分。一般将台风以外的大风称“飓风”。
“台风”与“飓风”都是一种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而已。在南半球,还叫作旋风。在孟加拉湾地区又称作“气旋性风暴”。
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澳大利亚预报员,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
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
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国香港举行的联合国亚太经设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以下简称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 *** 。之所以用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也是考虑防灾减灾的需要,便于人们的记忆。
中国:海葵、悟空、玉兔、白鹿、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海棠;
中国香港:启德、珊珊、万宜、玲玲、凤凰、白海豚、彩云、狮子山、马鞍、榕树;
中国澳门:三巴、贝碧嘉、蝴蝶、琵琶、黄蜂、莲花、烟花、玛瑙、梅花、珊瑚;
韩国:格美、飞燕、百合、浣熊、蔷薇、天鹅、银河、鲇鱼、奥鹿、杜苏芮;
朝鲜:鸿雁、云雀、桃芝、杨柳、海鸥、红霞、舒力基、蒲公英、米雷、尼格;
日本:天秤、摩羯、天兔、剑鱼、北冕、鲸鱼、小熊、圆规、蝎虎、天鸽;
柬埔寨:达维、安比、康妮、罗莎、娜基莉、美莎克、科罗旺、灿都、莎莉嘉、纳沙;
越南:山神、谭美、利奇马、夏浪、巴威、环高、康森、桑达、桑卡、苏拉;
泰国:派比安、山竹、韦帕、芭洛、米克拉、艾莎尼、妮妲、暹芭、玫瑰、卡努;
老挝:布拉万、丽琶、帕布、法茜、巴蓬、灿鸿、蔷琶、南川、洛坦(除名)、帕卡;
菲律宾:马力斯、西马仑、丹娜丝、海贝思、黑格比、莫拉菲、卢碧、 *** 卡、塔拉斯、泰利;
马来西亚:杰拉华、温比亚、圣帕、塔巴、鹦鹉、浪卡、查帕卡、莫兰蒂(除名)、苗柏、玛娃;
密克罗尼西亚:艾云尼、苏力、木恩、米娜、森克拉、沙德尔、尼伯特、雷伊、南玛都、古超;
美国:玛莉亚、百里嘉、范斯高、麦德姆、海高斯、艾涛、奥麦斯、艾利、洛克、兰恩。
统一的热带气旋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事先共同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循环重复使用。
命名表首先给出英文名,各个成员可以根据发音或意义将命名译成当地语言。台风委员会所采用的名称,包括神话人物、动植物、人名、地名、星座、珠宝等,为避免产生歧义或在不同文化间引起冲突,含义都比较美好。台风委员会规定新的台风名字应符合以下要求:中文名2~3个汉字,其对应的拼音不超过9个字母;朗朗上口且易于媒体传播;无不恰当的含义;不能使用商业品牌名称;不能与曾用和现用台风名称重复。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台风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会做一些调整。当某个台风造成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成为人尽皆知的台风后,为防止它与其他台风同名,便从现行命名表中将其删除,换以新名字。据报道,2011年,台风“天鹰”的强度非常弱,按中央气象台的数据仅有10级风力,然而制造降水的能力却出奇地强,导致菲律宾1257人死亡,85人失踪。“天鹰”因其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而被除名。2013年11月,由我国命名的该年第30号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给当地造成重大伤亡,因此被除名。
“烟花”是中国澳门命名的,它其实是“替补”。“烟花”的前任是2009年在菲律宾肆虐并于2010年被除名的“芭玛”,“芭玛”其实是一款澳门葡式餐厅常见的由火腿、鸡肝及草菇作为食材的菜式。
讲了台风定义及起名由来,我们下面来聊聊与“台”相关的话题。
台,会意字。在甲骨文中是巳(胎儿形)的倒形,即头朝下的胎儿形,表示怀胎。后面由于“台”承担引申义太多,古人只好另造“胎”代替“台”的本义。所以说“台”是“胎”的本字。
怀胎叫有喜,故引申指喜悦。此义后作怡。
怀胎是人生之初,故引申指开头(人出生时一般头先出),此义后作始。
读tāi时,专用于山名、地名,如浙江天台山、台州。
读tái时,指古代官署名,如御史台。又用作对某些高级官员的尊称,如抚台、道台。再引申用作敬辞,用于称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行为,如兄台、台启、台鉴、台甫等。
台本来就够复杂了,新中国成立后汉字繁简外加异体字整理,使其复杂之复杂,有时候比台风到来都要麻烦好几级。
臺,简化为台。但是请注意,臺用作姓时不得简化。至于有没有“台”姓,只能等人口普查后公布姓氏了。
檯、枱,本是指桌子或类似桌子的器物,如写字台、乒乓球台。异体字整理时,将檯作为正体字并简化为台,将枱作为台的异体字。
颱,形声字,从台从风,好认好读好理解。颱風简化为台风后,就有点不知风多哪里来的感觉。
我国宝岛台湾,大街小巷、报刊屏幕,都是以“台灣”出现,就边那个狭小的汽车车牌都是如此。按理说“台湾”繁体应写作“臺灣”,为何台湾同胞只将“臺”简化,而让“灣”继续保持九曲十八道弯就不得而知。
臺简化为台,但不是汉字中臺都类推简化为台。如儓(tái,古代官署中的仆役,泛指奴仆)。薹也是,如果简化为苔会与原来就有的“藓苔”的“苔”撞衫了,脚底打滑摔跤可不是小事一枚。
所以,菜薹、蒜薹不得写作菜苔、蒜苔。
说到这,笔者就想多说两句,那就是“苔”。
苔,多音字。读tāi时,专指舌苔。读tái时,指苔藓植物的一类,茎与叶子的区别不明显,绿色,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2018年2月16日,《经典咏流传》如约而至中央一台。来自贵州省威宁自治县石门乡支教老师梁俊动情演绎和一群孩子的天籁之声,重新唤醒《苔》,让亿万观众为之动容。甫一开口,就唱哭了评委庾澄庆和曾宝仪。
这首20字小诗《苔》,是袁枚所作。袁枚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另外,他推出有关美食的经典名著《随园食单》足以证明其是美食家。袁枚曾任笔者老家南京溧水县令多年。
由《苔》,笔者联想到歌曲《小草》。我们每一个人在台风面前都是那么渺小,如苔花,如小草,但只要上下一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定会让台风在人类面前悄然而去。
这就叫烟花散尽意犹未尽!
壹点号吴永亮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们这边叫溪哥,你们那边呢?溪哥独特之处就在于有个很大的嘴巴,嘴巴张开极限可以到达眼部的中央 下方,雄鱼身体侧边显有蓝绿颜色的10-14条不均衡横纹,被叫做红猫,雌鱼则是单一的银白之色,无须,体背圆鳞,边侧的线向下有弯曲角度,雄鱼在繁殖季节还有追星,更大可长到 15--20cm,喜居於高溶氧量的溪流。
中文学名溪哥 汉语拼音xīgē
分布区域中国北部 食性杂食性繁殖期4月-6月 活动水层水域表层
适钓温度 13℃~26℃ 别称阔嘴郎、苦槽仔、溪哥仔
1、外形特征
体延长而侧扁,腹部圆,无肉棱。头较大。吻略突。眼中大,上位。口斜裂,上颌骨末端仅达眼前缘下方。无须。体被中大型的圆鳞;侧线完全而向下弯曲,侧线鳞数43-45;背鳍前鳞16-18。各鳍均无硬棘,背鳍软条3(不分枝软条)+ 7(分枝软条);臀鳍3(不分枝软条)+ 8-9(分枝软条);腹鳍1(不分枝软条)+8(分枝软条);成熟雄鱼的臀鳍前4根分枝鳍条明显延长,末端可达尾鳍基部;成熟雄鱼的胸鳍延长,但不及腹鳍起点。体背侧淡青褐色,体侧及腹侧银白。幼鱼及雌鱼体侧约有10余条之不明显深色横带,雄鱼则具明显的蓝绿色光泽横带,横带常在体中央融合成一大片的块状斑,斑间有粉红色至橘红色斑纹;雄鱼胸鳍橘红至鲜红色,臀鳍与背鳍或多或少呈现橘红色之光泽。繁殖期时,雄鱼有追星出现,部分追星基部融合而连成一线。
2、生活习性
外来入侵种。初级淡水鱼。喜好栖息于河川的中游附近,生性活泼,具群集特性。杂食性,或追足掉下水中的昆食、或捕食水生昆虫、或刮食石头上之藻类等为食。 黄昏及清晨常跃出水面捕食水面活动或落水的昆虫,钓鱼者常用特制的毛钩钓,不挂鱼饵都能大量钓获。
3、分布范围
亚洲: 中国北部到越南北部。原分布于东亚大陆,包括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台湾目前可发现于北部淡水河流域以及大汉溪、基隆河、新店溪等大型支流。
4、钓溪哥的 *** 和技巧
(1)钓点 江河水浅、急之滩头处,滩下无大石杂草等阻断,如有,可以清除,滩下水深30-40公分为宜。
(2)钓饵 蝇蛆。其他饵料估计难以适用此钓法。有条件可购买或自养。如无其他来源,可养猪场中多有猪粪堆积,天气炎热时,蝇蛆成堆,带一长柄细纱抄网(可以窗纱自制,网眼不漏蛆虫即可),抄上两网,泡于流水中冲净污物,留下蛆虫,与草木灰等搅拌置于桶中。(3)钓具 竿:1.8-2.2米细竹一根,要求鱼竿较硬,前段略带弧度。专业溪流竿也可,但不可过长、过直、过软鱼。 钓组:线:0.4号,不宜过粗,长度过竿10cm;钩:4号以下溪流钩即可。 直接将线钩系于竿上即可,无需其他钓具。 另准备深长车娄或编织筐一个,深度以防止鱼跳出即可,方便放鱼。
钓法 (1)于滩头处用水中较大石头栏成一条水坝,水坝长1-2米,坝头不要高出水面,但不能过低,防止鱼直接从坝顶跳过;保持坝上、坝下水位形成10公分左右落差,坝上水以较大冲力冲下,冲下后水势比其他处平缓。 (2)将蝇蛆从坝上连草木灰一起抛入水中,顺水冲下,一分钟抛2至4次,也可以根据情况自定;每次数量不要过多,保持蝇蛆数量能连续抛掷2-3小时。 (3)观察水中鱼情。一般抛洒15-20分钟后,大量溪哥、马口等会因抢食,从下游逐渐游至坝下水道,蝇蛆抛下后,水面可见溪哥、马口等抢食的水花。等到水坝下诱集鱼数量较大,即可下竿拉鱼。 (4)鱼钩上挂一蝇蛆,抛入坝下水中,水中挺留3-5秒,即可甩竿,甩竿动作如飞蝇钓,但要求轻、快、利落,注意抛竿、甩竿动作不宜过大,否则会惊动鱼。基本每竿有鱼,如连续数竿无鱼,可停钓3、5分钟,重新诱鱼后在掉。
5、水库路亚钓溪哥的 ***
一、钓具配制 由于是在水库路亚溪哥,自然与在河流溪涧有所不同。在河流中首选飞蝇钓法,而在弓上水库由于地形特殊,主要是岸边地形比较陡峭,能够站人的,比较开阔的钓位不 多,不能够想溪流一样路一会不上鱼了就换一个新的地方;其次是水库水面宽阔,飞蝇钓的竿、线长度有限,有时鱼不靠边,鞭长莫及,技术要求也太高。根据我的 经验,用软调的直柄路亚竿(2.1米),配1000型的路亚纺车轮就很好。钓线用0.8-0.4号的火线,或者7-12磅的路亚尼龙线。其次要对拟饵做一 些改造:本来路亚溪哥用毛钓更好,可是由于是在水库的特殊环境,改用亮片来路溪哥效果更好;而市场上出售的亮片一般配的钩子都比较大,即使是2-3克重的 勺型亮片,配的豆子也是相当大,这对于溪哥来说实在是太大了。这就需要把原来的钩子去掉,换上赤袖7号长柄钩。由于赤袖钩的钩柄是压扁的,没有环,所以要 用大力马或者是火线把钩与亮片的尾环连接上,两者之间的距离以1厘米左右为好;为防止钓线的松脱,可以用502固定一下。为了提高对溪哥的吸引力还可以在 亮片后面挂上毛钩,就是在换上7号袖钩之后,再在钩柄上用棉线或者细尼龙线绑上一点羽毛。羽毛以水鸟羽毛为更好,如果没有水鸟的羽毛,就用鸭子或者公鸡脖 子上的羽毛,另外还可以用商品毛钩上特制的带有荧光小珠的细软塑料丝。但是数量都不要多,毒药过长,那样会影响溪哥入口,容易脱钩。
二、钓法要领 在水库路亚溪哥,可以准备一些麦麸、腥味的颗粒饲料或者是玉米糁、豆粕,泡散后团成鸡蛋大的团投向20米远的水面,做一个窝子,这样就可以快速把远处 的溪哥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弓上水库岸边陡峭,可以站人的地方不多,采取定点路亚的 *** ,可以避免路一会鱼烧脸,需要换地方的麻烦,可以长时间在同一个地方 路亚,中间感觉鱼少了,随时补补窝子就行了。在路溪哥的同时,还可以把马口、黑鱼、鲇鱼、鳜鱼吸引过来,正所谓“搂草大兔子”,一石三鸟,会让你妙趣横 生,这是我水库路亚的一个小秘诀。标点选择上,水库满水位运动时,以水库上游西岸水深4米的一片浅滩为更佳标点,其次是水库上游东岸的一个大岔子。春季到 初夏水库落水后,水库中游西岸标点较多,有一段300米长的岸边很是不错。在路亚手法上,由于弓上水库水底比较干净,很少挂钩,因此可以全泳层搜索。因为 用的勺型亮片只有2-3克,沉水较慢,所以在拟饵入水之后要停顿4-5秒在开始收线。收线速度不要太快,以每一到两秒钟转绕线轮一圈的速度即可,让亮片保 持在1.5-2.0米水深。因为水深2米左右上钩的都是个体比较大的溪哥,150克左右的马口也会在这个水深来凑热闹。操竿手法基本可以概括为:匀速首先 不着急,快慢相继有交替,抽挑、停顿互有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每隔半个小时,可以用斜切亮片(挂三爪钩)把底部搜索一下,往往会有惊喜的出现,可能有鲇 鱼、鳜鱼在下面等着。弓上水库的鲶鱼还是比较多的,操作上要采用匀速收线2-3圈后停顿约1-2秒再收线的手法,收线速度慢一些鲇鱼容易上钩。对于鳜鱼则 要快速收线。这是因为鳜鱼生性多疑,太慢的首先速度激发不起鳜鱼的攻击欲望,几种手法交替使用,可以惊喜连连。
6、野外垂钓如何避开溪哥上钩
不少钓友在野外垂钓的时候针对的对象鱼还没有出现饵料就已经被溪哥吃完了,那么有没有什么有效的 *** 避开溪哥呢?
(1)先在钓位周边5米左右打点散饵引开小鱼,注意一定使近水面。
(2)加重坠儿,快速沉底。
(3)加大饵料,抗干扰。
(4)钓位稍深远。
(5)天气冷了,动作小,宜细钩细线。
(6)天冷了喜食荤饵,红虫更好,蚯蚓次之。
(7)钓位很关键了,天冷了鲫鱼在深水,向阳,背风处。
(8)冬天鱼动作小,漂要灵敏,钓法也要调灵敏。
(9)打小窝,多打窝,勤迁徙,人找鱼。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之一次见感觉她一般般,接触了之后发现对方越看越好看。而有些之一次见觉得很惊艳的女生,多看两眼反倒没什么感觉了。
之一种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耐看型女生,也叫做第二眼美女。
我心目中的耐看型女生,她是《鬼怪》里短发、单眼皮,暖暖的甜到发齁的鬼怪新娘。
她是《金陵十三钗》里宽眼距、狐狸眼,撩人又善良勇敢的玉墨。
她可以没有大宽眼皮、高鼻梁、微笑唇。而只有看似平淡无奇的五官,却让人越看越耐人寻味。
就像两幅画一样,我们之一眼容易被左边这副色彩缤纷吸引,但如果要选一副耐看经典的,还是会选右边色彩的,更加淡雅高级。
耐看型女生也一样,容易让人越品越上头。
哈哈,看到这儿,肯定有很多姑娘想问:那什么样的女生,才能算耐看型女生呢?接下来就和大家说道说道~
耐看型女生跟漂亮型女生相比,她们的五官并不完美,但都有这三个特征——柔和的脸部线条、爱笑的眼睛、低山根的鼻梁。
1、柔和的脸部线条
回想一下那些容易让人觉得惊艳的明星,很多都是美的直观又有侵略性的瓜子脸——小脸尖下巴。
而耐看型女生的脸型线条更偏柔和大方,像倪妮的小方脸。
她跟景甜的瓜子脸对比,景甜的瓜子脸美艳但具有攻击性,小方脸的倪妮看起来更柔和、具有高级感。
舒淇也不是那种之一眼会惊艳的女生,我身边有些男性朋友就欣赏不来她的美。
可她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冬日一缕温暖的阳光,明媚温暖又不刺眼,越看越喜欢那种。
要是把她p成瓜子脸,看起来就很网红了,失去了她本身的耐看美。
但柔和的脸部线条也不代表胖就可以哦,它也要有脸部该有紧致感。
除了柔和的脸部线条,耐看型女生还要有一双爱笑的眼睛,才会更直击人心。
2、无时不刻在笑的眼睛
耐看型女生的眼睛不一定很大,但她们无时不刻在笑的眼睛,让人感觉身心愉悦,一不小心就陷进去了。
倪妮的眼睛并不大,但她的笑眼让人越品越上头。
每次看她笑,感觉整个人都化了,可爱和气质双双在线。
也不是所有笑起来的眼睛都好看,它还是要满足一点——要有卧蚕,才有少女的可爱感。
耐看型女生的最后一个特征,就是有低山根的鼻梁。
3、低山根的鼻梁
很多耐看型女生山根会比较低,五官线条没那么凌厉,看起来很舒服,像永野芽郁。
大家可能不熟悉她,但是这张哭的梨花带雨的图你们肯定看过,哭的楚楚可怜的,也太美了吧。
但山根也不是随便低都可以的,低山根的鼻子+爱笑的眼睛+柔和的脸部线条,三者缺一不可。
也是为什么并不完美的五官,也能让她看起来更干净、减龄的原因。
虽然明星也并非有完美的五官呀,但她们会用妆容、服装、气质,呈现出她们最有特色的一面。
那五官平平的普通女生是不是也可以努力一下,让自己变成耐看型女生呢?
倪妮从《金陵十三钗》火了后,她的蜕变是很大的,而且她是靠自己一点点努力改变,对我们来说借鉴性也很高。
要知道她一开始可是被评价说——长得像“鲇鱼”,现在却从一个土气小妞变成高级时髦的大咖。
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她变得更加自然,回归自我了。
从妆容上看,倪妮不再用浓郁的眼妆修饰自己,换成自然的大地色眼妆,反而更加迷人了。
在仪态和表情上,从表情生硬、站的扭扭捏捏,到现在像高贵的黑天鹅一样,笑得非常自信。
虽然仪态气质的修炼要很长时间的积累,而通过妆容、表情来让自己变成耐看型女生,是比较容易的。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倪妮的自然妆容和练习笑容的教程,一起来看看吧~
1、找出脸上最特别的地方,用妆容来加分
倪妮最特别的地方在她的眼睛,偏窄长,内眼角向下勾。化妆的时候用略微勾人却又日常眼妆,会更突出她独特的美。
我们日常眉毛、眼妆也可以照着这样化。
① 画出自然上扬的野生眉
倪妮的眉形是她整个妆容的灵魂,一定要先勾出上扬的眉形,可别画成平眉哦。
眉间距不能太近,所以用眉粉柔化一下眉头,顺便填补空隙,再用染眉膏梳理眉毛。
② 用大地色眼影突出眼部轮廓
用大地色眼影,从眼窝开始修容,并顺带向上提一下眼尾。(因为倪妮的眼妆是偏上扬的)
抓紧眼影刷的毛,稍微带一带画卧蚕。
③ 加强双眼皮和卧蚕的存在感
在用米棕色的眼影,加重双眼皮褶和卧蚕。
记得向上提一下眼尾,让整个眼尾向上走。
④ 画出略微上扬的眼线,让眼睛更有神
用棉签撑着眼皮,沿着内眼睑位置勾勒出内眼线。
再用棕色眼影弱化一下内眼线,让妆容看起来柔和一些。
顺便填补一下后眼尾跟眼线之间的空隙。
再用眼线液笔画外眼线,记得眼尾的地方要微微上扬。
夹好睫毛后涂上睫毛膏和口红。
⑤ 豆沙色口红,自然显气色
口红记得选豆沙色,不要选太艳的颜色,起到提气色的作用就够啦。
倪妮同款的妆容就完成啦~
图源:方恰拉
除了妆容的改变,我觉得让她整个气质完全不一样的,是她经常带着“我是最美”的笑容。
2、练出“我是最美”的笑容
早期的倪妮很喜欢抿着嘴笑,坐在那整个人硬邦邦的,充满了青涩和不自信。
后期提到倪妮,脑海里只浮现出她充满感染力的笑容。
这样无良又亲近的笑容,其实是可以练出来的,毕竟没有女生想每次都笑成表情包吧。
姑娘们可以拿起镜子,跟着一起来练习练习。
① 放松嘴唇
▲嘴巴呼气之后一口气吐完
重复3~5次
② 放松嘴巴周围肌肉
▲按照拼音的“a、o、e”顺序
重复做10组
③ 放松唇珠,嘴角发力
▲用筷子点住唇不动
嘴角向上提
8次/组,重复6组
④ 矫正微笑弧度
▲咬住筷子,嘴角向上提
注意筷子一定不能倾斜!
左右嘴角的弧度要一致
坚持8s,一共五组
⑤ 学会用卧蚕发力
▲两手压住眼角,不要拉扯哦
然后下眼眶向上用力
找到卧蚕发力的感觉
最后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微笑——抿嘴笑——露牙笑,形成肌肉习惯之后,就会有好看的笑容啦~
我们很多人都只是五官普通的女生,每次给大家分享变美干货,不是说学了这些就能变成“漂亮女生”。
而是通过每次某个仪态的改变,引起大家对自我进一步的认识,一次次积累下来之后,慢慢变得更加完美。
希望姑娘们,最后都能变成最自信、最美的模样。
(图片来源于 *** ,侵则删)
“大语文”背景下部编新教材之3变化语文学科全国性的改革举措必然激起了各地区教研、教学团队的深度解析。仔细翻阅了现行各年级的语文课本,这种变化真的不光在课文的选择、课后问题的精选以及整体单元的把握,确实越来越靠近“大语文”教学。
对比了现行教材,加上平时参与的教研,总结起来,语文新部编教材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1.打破传统的学拼音在学汉字之前的教学都是先四线三格,从拼音学起,再来学非常基础的常用汉字。但是此次统编语文教材打破传统,先让孩子们学习“天地人”、“口耳目”、“金木水火土”等常用字后,再来进行13个课时的汉语拼音系统学习。绘本阅读、电视、广告牌、父母的帮助等方方面面,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就已经以各种形式学习了很多汉字了。在这样有一定语文基础的情况下,由熟悉的语言带出拼音的学习,从而使拼音与识字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样的教材编发与学生的成长规律更贴切。2.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增多语文课本的开本确实比之前的版本都大很多,由原来的16开本变为了A4大小,经典文化内容的篇目也增加了很多。题材更是多样,从《诗经》到清代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甚至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甚至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有很大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文章依然有9篇之多。3.倡导阅读,并且鼓励亲子阅读新教材更注重综合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除了加大了对孩子们阅读量以及阅读能力的要求,对家长提出更大的”要求“莫过于”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将亲子阅读纳入课本,让家长切身参与到孩子的教学教育中来。这种编排不仅有利于能很好地推动全民阅读,还非常利于为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但这一步的关键还在于家长要切身配合,参与到孩子的日常学习和快乐成长过程中来。
新部编教材的变化,可以说是一条放入现行教育大环境下的鲇鱼,一定程度上促活着新的教育方式,我们都非常期待能在未来漫长的教育路上看到孩子们真心而自信的笑颜~
这几个心理学观点,职场人士必备!(建议收藏)01二八定律
【通俗解释】又叫帕累托定律(也有叫巴莱特定律、巴莱多定律的,都是音译惹的祸,实际上是同一个人的名字),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来的。
他在详细调查研究之后发现,社会上20%的人掌握着80%的社会财富,而剩余80%的人只占有20%的社会财富。这就是大家熟知的20/80定律。
【相关启示】二八定律的数值只是个大概数,不能限定死。具体到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职场工作中,此定律就有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式。
一个是“不能平均”。比如20%的优秀员工创造了公司80%的利润,自己20%的才华赢得了别人80%的青睐。可见事物的价值是有区别的,所以要区别对待。
另一个是“必须聚焦”,比如我们要花80%的时间去处理最重要的20%的事情,领导要花80%的精力去培养20%更具发展潜力的下属。对于最重要的事情,必须全身投入。
人在职场上,必须要有重点,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要聚焦到自己的重点上去,这样才有可能有所建树。我总觉得所谓的茫然,其实就是没有重点。
02鲶鱼效应
【通俗解释】传说,沙丁鱼生性好静,所以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极易缺氧而闷死,于是有人脑洞大开,在沙丁鱼的水箱里放入几条鲇鱼(鲇鱼即鲶鱼,读音和意思都一样,就是写法不一样)。结果凶猛的鲇鱼四处游动,沙丁鱼被迫不停地游动来躲避鲇鱼,于是沙丁鱼被闷死的就很少。
不过,传说终究是传说,当不得真。已有生物学专家出面辟谣,说这个理论完全是杜撰的。因为鲇鱼是淡水鱼(生活在海里的鲇鱼数量稀少而且有毒,没人去捕),而沙丁鱼是海水鱼,它们是无法共享水箱的。沙丁鱼存活率的升高,要归功于水下增氧技术的出现。
【相关启示】也不知是谁整出的这个“鲇鱼效应”,虽然在科学上站不住脚,但是在心理上,对我们还是有些启发的。
当人面对强大的对手时,往往能激发潜能,所以一直有人提倡“要感谢竞争对手”。特别是那些功成名就的商界大佬们,从来没见过谁在公开场合抨击竞争对手的。因为他们很清楚,没有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他们也许就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在我们的职场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工作中遇到对手并不一定是坏事,也许你的成长就是在对手的压力下才得以加速的。
03刺猬理论
【通俗解释】天气寒冷的时候,刺猬们需要抱团取暖,但是它们身上的尖刺又不允许彼此靠得太近,否则就会相互伤害。于是在漫长的演化中,刺猬们进化出了一个精妙的取暖方式,靠得不远不近,既能达到取暖的目的,又不会刺伤彼此。
【相关启示】这个理论最适合拿来解释职场关系,我们在职场上与人相处,就要向小刺猬学习这种智慧。把握好距离的尺度,远则疏,近则伤,只有恰到好处的距离,才会产生美感。不管是对上级、平级还是下级,你与别人之间的相处,都应如此。
04破窗理论
【通俗解释】一座漂亮的房子,如果有一扇窗户破了,却没有及时修理,不久以后,其余的窗户就会纷纷被人砸破。人们如果看见一个窗户破了却没人管的房子,就会认为这个房子没人住,心里忍不住就会产生一种把其他没破的窗户也砸烂的黑暗想法。
【相关启示】这个理论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引申到职场上,就是在警醒我们,犯错后一定要及时纠正,否则后果严重。
因为如果你明知自己犯了错,却放任错误不管,就成了一座窗户破了却不及时修理的房子一样,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误解甚至攻击。真到了那一步,再想去补救,就没那么容易了。
05蝴蝶效应
【通俗解释】这是一名美国气象学家向大众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打比方说的,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也许就会在几周后引起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意思是说,哪怕初始条件微不足道,经过后面不断的放大后,也能对未来状态造成巨大的影响。如果想对蝴蝶效应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去看看名为《蝴蝶效应》的电影。
【相关启示】有人说,在职场上,往往是细节决定成败,很有道理。比如,“优秀”与“卓越”的区别,往往不是在大是大非上,而是在某些细节上,如果大方向上都有问题,就谈不上优秀,更别提卓越了。也就是说,在职场上,我们都要记住刘备遗诏中的那句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06青蛙效应
【通俗解释】把一只活青蛙,直接扔进一盆热水里,青蛙会凭借本能奋力一跃,迅速逃离绝境。也许会被烫伤,但不至于马上死掉。但如果把青蛙放进一盆常温水中,青蛙会很舒服地待在水里,然后给水慢慢加温,等青蛙受不了水温准备逃离时,却跳不出来了,最终被烫死。
【相关启示】这里的“青蛙”,其实就是职场中的我们,这里的“水”,其实就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如果环境突变,人往往能迅速反应,避免灭顶之灾。但如果环境慢慢地恶化时,人却大多感受不到,等到事情失控时,却无能为力了。
就像现在人人谈之色变的癌症一样,它在初期一般不痛不痒,完全无法察觉,一旦身体出现明显不适的时候,往往就到了无力回天的晚期。你能看到大家都能看到的事情,那不叫本事,你能觉察到别人没有察觉到的事情,才是真本事。
07鳄鱼法则
【通俗解释】假如有一只鳄鱼死死地咬住了你的一条腿,你会怎么办?大多数人会本能地选择用手去帮忙,打算手脚并用地把腿从鳄鱼嘴中拯救出来。遗憾的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腿和手会被鳄鱼同时咬住。因此心理学家说,此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牺牲一条腿来保全性命。
【相关启示】这其实是一种止损手段,大约相当于人们常说的“壮士断腕”,说起来轻松无比,做起来却难比登天。
贪婪是人性的一大弱点,“不信邪”是大众的一种心理,正是基于这些因素,才会有许多悲剧故事的发生。从理性上来说,人在遭受挫折时,应该冷静下来,舍小保大,但从情感上而言,想一想就知道能做到这样有多难。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世界上的成功者总是少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