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分拣蔬菜。
9月7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织金县实行全域静态管理。为切实保障农产品供应和稳定物价,织金县农投集团全资子公司织金农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积极发挥电商优势,利用自营平台“快乐铺子”开启线上购买、全城配送模式,通过疫情下的保供配送守护群众“菜篮子”。
按照下单配送菜品。
目前,该公司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配备分拣人员15人、配送人员10人,配送物品包括猪肉、鸡蛋、青辣椒、茄子、白菜、莲花白、麻叶菜、土豆、毛节瓜、南瓜等。自疫情发生以来,该公司每日配送量达800单以上。(图/文 王春府)
清点菜品。
装车配送。
早上不知道吃什么,一碗广东麻叶全搞定倒水入锅加盐煮开,盐的用量是加到水咸为上,喜欢咸的下咸点,反过来就下少,然后就把麻叶放盐开水里烫,烫开了捞出晾干锅内热油,蒜头切细放油里爆香把麻叶倒进蒜头油里翻炒,这步骤主要弄干麻叶水份再加入豆瓣翻均匀,然后就可以起锅了成品中国菜,家常菜,炒,午餐,晚餐,一家三口
农民曾用它做麻绳,如今30元一斤成“保健野菜”,在广东很流行很多时候,由于人们认知的提高,对待一个事物的看法也不一样,特别是农村野外的一些野生植物,很多放在以前都觉得没多大用处,但到了如今,人们才发现很多野生植物都有着不低的价值,甚至成为了市面上常见且热销的食材。
最为有特色的当属野菜了,比如香椿、荠菜、槐花等,在以前的时候,就只有生活在农村的朋友才吃,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作为救荒野菜来充饥用的,而现在不仅成为了市面上十分受人们喜爱的野菜之外,还成了很多农民朋友种植的特色蔬菜。
诸如此类的野生植物有很多,下面笔者就给大家分享一种野草,以前农民朋友曾用它做麻绳,如今30元一斤成“保健野菜”,在广东很流行。
(农民采收黄麻)
这种野草很多生活在农村或者去过农村的朋友都见过,但知道它能吃的却不多,因为它的传统用途并不是作为野菜食用的,而是用来做麻绳的,这种野草就是“麻叶”,准确点说是“甜麻叶”。
麻叶有很多种,有黄麻、红麻、青麻等,它们的茎皮富含纤维,均可以用制成麻绳,但是可以作为野菜食用的则是红麻和黄麻的叶子,在民间也称作“麻叶菜”。红麻、黄麻在我国分布很广,基本上大部分南方地区都有,在以前的时候可是农村里一个宝贝,不过宝贝的地方不在于它能吃,而在于它可以用来做麻绳。
(用红麻或黄麻的茎皮制成的麻袋)
笔者记得儿时那会老人们都会在菜园子里种一些红麻或黄麻,不过那时候不吃它们,而是等它们长老了以后,将其茎皮扒下来,晒干之后制成麻绳,这麻绳的用处很多,比如可用来捆东西,可以用来织成麻袋(以前用来装大米的)、麻布等,过去乡下人用的蚊帐,就是用麻布做成的,结实耐用,一床麻布蚊帐,缝缝补补,两三代人都用不烂。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更为先进的工具出来了,麻绳也就慢慢被淘汰了,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沦为了野草,但是金子总会发光,随着人们开始注重健康饮食,麻叶菜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获得了人们的喜爱,成了餐桌上一道不可多得的“保健野菜”。
(红麻的嫩叶)
至于为何说它是野菜,主要是因为它并非传统蔬菜,并且虽然受人们喜爱,但是目前在我国食用它的地区也不多,主要集中在两广及福建一带,尤其是广东潮汕地区十分流行,在当地的很多农村地区,麻叶菜种植已经发展成了特色农业,很多农民都在种植。
前面说了,麻叶菜主要是红麻和黄麻的叶子,它们虽然好吃且风味独特,但是其本身的味道则是苦的,在吃之前需要过水除去涩味,比较麻烦,所以人们便培育出了另外一种味道更好的麻叶菜,也就是甜麻的嫩叶,在民间叫做“甜麻叶”,它继承了红麻、黄麻嫩叶的特有味道,同时没了苦味,反而有了一股甜味。
不仅如此,其采摘期也比红麻、黄麻更长,甜麻叶一般在4月份左右生长,到了5月之后就能连续采摘4个月左右,能一直吃到秋季。(类似于韭菜,在生长期内可连续采摘食用)
(潮汕地区特色美食:豆酱炒潮汕麻叶)
甜麻叶除了好吃,采摘时间长之外,它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营养极为的丰富,不然也不会成为“保健野菜”。至于其价格,落差比较大,一般头茬甜麻叶在春末登场时,常常贵到30多元一斤,不过到了夏季大量上市的时候,则经常在3元到6元一斤,所以想到吃甜麻叶,更好在7月份左右再吃,那时候味道也不差,价格还便宜。
麻叶菜既然能吃,那么它如何吃?其实和普通的蔬菜做法差不多,做菜、煮、炒及做汤都可以。不过在做肉类食物的时候加一点甜麻叶的话,用一句现在老少皆知的广告词来形容十分适合:“味道好极了”。
各位便宜,不知道你们吃过麻叶没有?欢迎留言交流哦!
潮汕地区有一道需要复杂工序才能做出来的闻名小菜“麻叶”,上了餐桌是难得的美味。其实麻叶是一种特有的红麻的叶子,纤维很多,吃起来有点像番薯叶,咀嚼后有点滑口,是非常保健的开胃下粥菜。今天就随小编一起做做吧,工序如下:
1、麻叶摘叶洗净沥干,水加重盐煮开。
2、将叶子烫熟,滤网控干水份(主要是去除涩味)。
3、再用炒锅煸干些水分后捞起备用。
4、准备辣椒圈、芝麻、蒜蓉、去皮花生等配料。
5、锅内放油炸香配料,倒入煸干的麻叶翻炒均匀,就可以装盘啦!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这个阖家欢乐的日子里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今晚的年夜饭了呢?炸藕合、汆丸子、做酥肉、包 水饺....你家年夜饭属于哪种styles?
1月24日大年三十,壹粉们纷纷向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情报站发来“咱家年夜饭”的情报,壹粉“安娜”、“流苏”等多位壹粉发来互动情报,手把手教您炸麻叶,给您的餐桌加道酥脆美食。
具体 *** 如下:
准备好食材,小麦粉、芝麻、食盐、食用油、温水,将炒锅洗净烧干,再倒入芝麻,开小火慢慢翻炒,直到炒出香味来。
面粉倒入盆中,加入凉下来的芝麻,搅拌均匀,将少量食盐倒入空碗中,加入一些温水搅拌融化,用这个淡盐水来和面,分次倒入面粉中搅拌,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然后再用盆子盖住,醒面二十分钟。
将面团取出来放置案不用揉面,直接搓成长条,切成几个小一点的剂子,擀成薄薄的面片,再切成长条,改刀成菱形火三角形,形状随意。
炸锅中加入足量食用油,烧热到六成热时,将麻叶胚放入锅中炸到金黄酥脆为止,捞出控油后,凉下来就可以吃了,吃起来又香又脆。
哪道菜是你家年夜饭必不可少的存在?你印象中最难忘的年夜饭又是什么?今年你们家的年夜饭谁是主厨?快来情报 站晒出你的年夜饭吧~
【参与方式】:下载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在情报站“话题”栏目中参与话题#开饭啦!晒晒我家年夜 饭#+文字/图片或短视频上传即可。
优秀情报还将获得由齐鲁粮油提供的新春大礼包,快来发互动情报,咱们“壹”起过大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陈朕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三明沙县这个小众的赏秋地,再过不久将有一大片花海台海网9月24日讯 据“沙县文旅”微信发布 伴随着阵阵舒爽的凉风吹来,沙县最美的秋季已悄悄来临。
草木花丛,渐渐都收了争奇斗艳的心,而三明(沙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内,一草一木却蓄势待发,准备着一场盛大的花海展示。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近日,小编到沙县琅口进行了踩点,看到菊花们长得非常好,有些品种已经开始绽放,有些品种刚结了好多花骨朵儿,就等一夜之间惊艳所有人。
菊舞金秋 魅力沙县
秋天呼唤着每一个渴望远方的灵魂,去大自然里秋游。沙县这里的金秋美景定会令你倾倒,因为,你来了,就会知道这里将有一大片灿烂的花海等着你。
在三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20年田园菊花新品种展示区,已经有部分品种菊花已经开放,据了解,此次展出的菊花有50亩的规模,总共有近500个品种的菊花,包括新引进的300多个品种和传统菊100多种。
现在园里看过去还是绿油油的一片一片,但是不久之后,这里将有一片绚烂的花海,黄的、白的、粉的……各种颜色的菊花将竞相绽放,色彩缤纷,争奇斗艳。
园里,除了即将到来的菊花花海,现在也是可以去走走的,园内分为花卉新品种展示区、特色药用植物展示区、旱作物新品种展示区等。很适合带小朋友去体验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绿野仙踪之旅要开始啦
在特色药用植物展示区内,你可以看到很多平常没见过的植物,这里种植了很多适宜三明栽培的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药用植物,比如土人参、枸杞叶、锦绣苋、马齿苋、麻叶菜、木槿花等野生蔬菜,和迷迭香、紫苏、香茅、薄荷等香草香料。
快带小朋友来找找,都认识哪些植物呢?反正,小编认识的就那三、四种。
眼前这个时光隧道既视感的藤架,拍起照片来是不是感觉很有意境?这就是很多人吃过的木薯,小编对于木薯的印象就是紫色的、滑滑的木薯羹,而在木薯新品种展示区内,种植了好多种木薯新品种,等待大家来挖掘奥秘。
“那里有葫芦娃……”听到有小朋友惊呼,小编感觉跑去一探究竟,原来是这里种了葫芦,嫩绿圆润的葫芦挂在藤架上,就像是一个个小灯泡在风中摇曳。
在园区内的池塘边,还有一片姜荷花,这也是今年引进的新品种,没见过姜荷花的可以来远观一下哟。
怎么去?
交通贴士:导航搜索“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即可(沙县琅口市场继续往前几百米、205国道旁)
潮汕麻叶家常做法大家好,我是小鱼儿,前几天做了麻叶配粥,好多朋友不会做,在问我怎么做的,这几天也是比较忙,今天抽空分享一下我简单的做法。
首先买回来的麻叶我们洗干净,麻叶我们一次性全洗干净,多清洗几遍,不要烫好再来洗,那样会流失原有的麻叶的香味,把那些老的梗去掉不要了,接下来起锅,烧一锅水,下盐,这一步是最关键的,多下点,这一步的作用是去除麻叶的涩水,没有放盐的麻叶,看着样子是好看,实际吃起来味道是苦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在外面饭店看到的麻叶是挺好看,但是吃起来都是苦的,难以下咽,中看不中用。
下盐之后再加一点点油,这样子颜色也好看,又好吃,再把麻叶放下来烫,慢慢的烫,烫出它的涩水,一边烫,一边把烫出来的涩水,盛出来不要了,直到烫到所有的麻叶,微微有点卷起来,也不要太干,这时麻叶之一步已经完成。
然后把麻叶盛出来备用,在把锅洗干净,准备些蒜末,猪油,用猪油炒出来的麻叶特别香,没有猪油的可以用几块肥肉煎出猪油也可以,做麻叶就要多放些油,这样炒出来的麻叶比较香,先把蒜末爆香,倒入刚才烫好的麻叶,开始炒,全程中火或者小火,以免烧焦,再来一大勺黄豆酱,这个是这道菜关键的灵魂,炒麻叶的时候要用筷子给它打散,慢慢的翻,这样麻叶才均匀好吃,做麻叶是要有一定的耐心的。好了,继续给它翻均匀就搞定啦,麻叶从小吃到大,每次做麻叶都要多喝两碗粥。
朋友们,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我是小鱼儿,喜欢吃麻叶的亲们可以动手开始做起来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如果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的话,请动动你发财的小手给个赞吧,你的每一个点赞是我前进的动力,谢谢支持,承蒙大家厚爱。
潮汕人爱吃的麻叶,小伙伴你们吃过吗?来广东之前压根不知道麻叶是什么?毕业后去了一家公司上班,偶尔会组织聚餐活动。记得有一次公司员工集体搬家搬了一天,晚上大家都很累了,老板说犒劳下大家请大家吃饭。我们去了附近的一家海鲜菜馆,那里的海鲜都是现场称重现做的。老板很快点好了菜,过了一会功夫菜陆陆续续上桌了。此时大家都很饿了,个个食欲很好,关键是菜品味道鲜美。其中有一道菜吸引了我的目光,从来没见过,我夹了一筷子尝了之后赶紧问同事们:“这是什么菜,怎么这么好吃?我以前没有吃过呢。”潮汕的同事告诉我说:“这是我们潮汕的特色菜,麻叶,这边很少能吃到,少数餐馆才有,菜市场基本上也买不到。”我恍然大悟,怪不得之前一直没见过也没有吃过呢。看到这里,大家一定很好奇这麻叶到底长啥样子吧,请看下图。
潮汕麻叶
潮汕炒麻叶
麻叶在这边超市、菜市场都很少能见到,前段时间某卖菜平台上居然发现有麻叶,把我高兴坏了,虽然有点小贵,但是难得看到有卖,马上买了2把。我立马发了个微信给我潮汕的同事问她怎么做,下面分享一下做法给大家。
一、食材
麻叶:2把
盐:少许
普宁豆瓣酱:少许
二、做法
步骤1:麻叶买回来后先放盆里,加入适量清水和少许盐泡一会,摘去老的根茎,洗干净麻叶。
步骤2:锅中烧水,水开后放入少许盐,把麻叶放进去煮1-2分钟。
步骤3:麻叶捞出来冲凉水,捞出拧干水分。
步骤4:蒜切蒜末,锅中放少许油,油热后放入蒜末爆香。
步骤5:放入麻叶,大火翻炒1分钟,加少许盐,继续翻炒1分钟,再加入少许豆瓣酱(同事推荐用普宁豆瓣酱,我家没有,就用了海天黄豆酱,味道也不错),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三、小贴士
1.麻叶要过水后再炒,直接炒没试过,听说不好吃。
2.没有或者不喜欢豆瓣酱的小伙伴,可以多放点蒜末味道也是不错的,正宗的做法是放普宁豆瓣酱。
3.如果放豆瓣酱,盐放一点点就行了,否则会很咸的。
4.如果买的麻叶比较多一时间吃不完,可以过水煮,捞出冲凉水,拧干后装入保鲜袋,放入冰箱冷冻室保存。
看完以上的内容,你认识麻叶了吗?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哦!
麻叶 | 潮汕地区一年四季中最贵的青菜如果说有那么一种野菜能代表潮汕地区的夏天,那就要当数麻叶无疑。这种外表如山野菜般平凡、却有着一斤十多块矜贵身价的青菜,堪称潮汕地区一年四季中最贵的青菜。
麻叶就是黄麻的嫩叶,也叫火麻叶、火麻头,有麻醉、利尿、治气喘、缓解疼痛的作用,麻树一般生长在崎岖山区的平地上,以前潮汕的寻常人家都有种植,老一辈人把其皮剥下来晒干之后,可以卖钱,也可以打麻绳、织麻布、做麻袋,结实耐用。
可是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麻皮没人要了,麻袋受冷落了,麻园逐渐从田野上消失,许多农民都下海经商或打工去了,这时没有洗脚上田的人发现,以前作为猪饲料的苋菜、蕃薯叶都登上了酒楼饭店的菜谱,于是便想起了麻叶,凭经验,麻叶可以吃,而且有消食开胃、清热祛暑的作用,于是,经过几年的摸索试验,终于培植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食用麻,这种食用麻的叶子,可以用来做菜。
从春天开耕播种的日子,一直到盛夏,都是吃麻叶的季节,这时候的麻叶纤维多而粗,刮油厉害,吃完不一会儿就见饿了,对于很多热衷于减肥的女生来说,是一种美味又健康的食材。
而对于一部份潮汕人来说,对麻叶是到了“不可一日无此物”的痴迷程度,如果一家潮汕菜馆里没有麻叶卖,休说自己的出品地道。
当然,有得卖跟做得好又是两码事,因这种食材青涩略带苦,纤维又粗,要做出好口感并不容易,但只要懂其特性,经过一番加工,便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把麻叶变成一道可口的美食。
(普宁豆酱焖炒麻叶)
在成就一碟麻叶的过程中,普宁豆酱是不可或缺的。
传统的麻叶做法很简单,但做好却并不易。将麻叶洗净之后,要汆水去除苦涩。汆水的关键是要放盐,这在潮汕人那里叫“咸究”,意思是增咸。增咸为的是脱苦,与此同时去其水分,麻叶体积缩小,盐味得以渗入。捞起沥干水分,架锅放油,爆香蒜头,加盐爆炒麻叶,等麻叶渗出汁水,铲起麻叶,去掉汁水。把前面盛起的油与蒜头重新下锅,加入普宁豆酱,倒入麻叶再翻炒,一碟香喷喷的“揪麻叶”即成。
麻在我国古代虽然被列为五谷之一,如郑玄注《周礼》曰:“麻黍稷麦豆五谷也”,王逸注《楚辞》也说五谷是“稻稷麦豆麻”,但这里指的是桑科的 *** ,而不是椴树科的黄麻。诗经《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这个“苴”就是 *** 的种子,是当时重要的粮食作物。此外还有几种重要的麻类作物,它们是荨麻科的苎麻、亚麻科的亚麻、芭蕉科的蕉麻、石蒜科的剑麻和大戟科的蓖麻,其种子和嫩叶大多含有毒素,是不能食用的。
麻和红麻都可以食用,蓖麻则不可以。
地方志说黄麻“叶细可以作羹”,还有掺杂鼠曲草后一起作粿。
《揭阳县续志》说黄麻“叶细可以作羹”,那是另外一种吃法。做时下少量麻叶,再加入薯粉水勾成半流动的羹状,可以当凉茶吃喝。
黄麻虽然是一种主要用来剥取韧皮纤维的农作物,麻皮可以用来织麻布、制麻袋、打绳索等,但其用途远不止这些,举例来说,麻骨(杆)过去就常来用做燃料,还可以制成灯架动物等一些很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甚至可以用来殴打顽皮的孩子。不过因为麻骨枝小质轻易断,这最后一种用途只能算是吓唬小孩而已,潮歌《怨你阿爹娶后人》这样唱:
前母打仔用麻骨,
后母打仔用柴槽(粗木棍);
麻骨打仔渐渐化,
柴槽打仔毒过蛇。
豆酱麻叶咸中透香,嘴里逗留着微苦的清香,用来送粥更是一流。
这便是潮汕人餐桌上夏天的味道。
认识潮汕,从潮汕美食开始…
这是珊珊三丫头爱生活、爱摄影、爱旅行、爱美食的驻足点。
最近,珊珊三丫头从广州来到潮州地区旅行,这是我之一次到潮州。在广州准备出发时,因为我特别爱喝“粥”,于是,在广州的潮州朋友除了提醒我到达潮州后,除了要试一试潮州“粥”之外,吃粥的时候别忘了配上一碟潮式的“麻叶”。
到达潮州之后,在潮州朋友带领下,先是在潮州大排档品尝了一顿海鲜大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前面的文章《广东潮州有种“大众平民化”的美食,称“打冷”,名字于香港》)。然后,到了晚餐,朋友问珊珊三丫头想吃什么时,因为中午时吃得太饱,加上天气炎热,珊珊三丫头就特别的想喝点粥,于是就请求朋友晚餐从简,自己在家里煮锅白粥,再配一碟潮式“麻叶”。然后,我又把“麻叶”重复强调了一次。
朋友见珊珊三丫头对“麻叶”这么感兴趣,于是便带着我一起到菜市场采购麻叶。在采购的过程,我忍不住请教朋友:麻叶到底是什么菜?算是野菜还是青菜?朋友说,小时候是把麻叶当成野菜吃,但后来自己就不自觉地把麻叶当成了青菜了,因为现在吃到的麻叶都是专门种植出售的。
朋友又接着说,麻叶并不是一开始在餐桌上的,从前,在潮汕地区许多地方都会种麻树,等到麻树成熟后,就将皮剥下,晒干,再把晒干的麻树皮用来编织成麻绳,还有编织成麻布、麻袋等。听到这里,珊珊三丫头不禁吃惊:那吃麻叶不就是吃绳子了?能吃吗?
朋友接着解释:现在,已经没有人编绳子,上餐桌的麻叶,是麻叶幼嫩的时候,把麻树顶尖上的叶子摘下来吃,每年到了夏天,就是麻叶盛产的时候,你现在来对了时候了,又便宜又好吃的时候了。朋友的话让我不得不佩服潮州人,可以把编麻绳的材料变成一道美味,真的太厉害了!
我们从市场采购回到朋友家,就开始处理麻叶了:首先是把麻叶清洗干净,珊珊三丫头留意了一下,果然都是顶尖处的嫩叶。接着,这时朋友烧开了一锅水,然后加入盐,再把麻叶放进去汆水,煮好的麻叶捞起,再沥干水分,朋友说这个过程是要去除麻叶的苦涩味。再接着,用铁锅放油和蒜头,把麻叶炒至干水,再盛起麻叶。最后,再一次在铁锅里放油和蒜头,还放了一点“普宁豆酱”,把刚才处理过的麻叶再翻炒一次,这样,一碟美味的潮式炒“麻叶”就完成了。
这时,白粥也煮好了,朋友给我盛满了一碗白粥,把刚才炒好的麻叶放在我面前。珊珊三丫头先吃了一口麻叶,麻叶入口点咸,马上喝一口粥,就觉得很合适。然后我再咀嚼麻叶,感觉有点滑口,再细细咀嚼,感觉麻叶是纤维素很多的一种青菜,但越嚼越香。一口粥配一点麻叶,吃完一碗又加了一碗……麻叶配白粥,看似简单,却不知为啥,就是感觉特别好吃,让人停不下嘴!夏天的时候,通常会没有什么胃口的,可这麻叶配白粥,却让人能一直吃一直吃。
朋友在我吃的时候,告诉我,潮汕许多家庭都有吃麻叶的习惯,天天吃仍然觉得好吃,可以把麻叶封为潮州“更受欢迎”和“最有特色”的青菜了。现在,麻叶已成为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名菜,除美味之外,营养价值也非常高,对疟疾、气喘、有利尿、治气喘、缓解疼痛、消食开胃、清热祛暑等方面食疗的作用,是一种美味又健康的食材。
那么,你在潮州旅行时有品尝过潮式“麻叶”吗?这种白粥配麻叶的简单吃法,你能天天吃吗?你知道“麻叶”更先是用来编麻绳用途的吗?吃麻叶的时候,你是否有吃出麻绳的感觉吗?如果有机会来潮州,你是否会来品尝一下潮式的“麻叶”?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哦!本文是版权作品,未经珊珊三丫头书面授权,严禁搬运、转载、洗稿。如需转载,请与作者珊珊三丫头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