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哪里不能吃高清图,龙虾哪里不能吃高清图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40 0
一顿小龙虾下肚,男子“中毒”了!医生提醒:这几类人要慎吃

最近大家的朋友圈里

除了露营,“含虾量”应该也挺高吧!

不少嘴馋的成都人已经将

麻辣、蒜蓉、油焖、卤煮、

鱼香……味的通通来了个遍

但是近日

一则医生关于小龙虾的提醒冲上热搜

食用小龙虾一个人不要超过1斤


01

一时贪嘴干掉半盆小龙虾

男子血糖飙升酮症酸中毒

52岁的李先生在一次和朋友的宵夜时,干掉了小半盆油焖小龙虾。当天半夜,他就开始肚子痛,拉肚子。吃了止泻药仍然没有完全止住,接着就开始头痛,想吐又口渴,不停地想喝水。

看着他精神越来越差,家人赶紧将他送到医院就诊。经检查,李先生的随机血糖高达19.8mmol/l,尿酮也呈阳性,医生诊断是因为进食不洁食物后突发急性胃肠炎,而后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种代谢性酸中毒)。

图源:长江日报


据接诊的医生解释,小龙虾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物,且升糖指数低,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吃一点,但如果过量食用则易加重胃肠道负担。如果没有清洗干净或者没有熟透,还有可能引发胃肠炎

糖尿病患者在感染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糖原的异升导致酮体生成增加,因此会产生酮症。而胃肠道疾病引发的呕吐、腹泻导致体内水电解质紊乱,使糖尿病病情加重,进一步也会出现酮症酸中毒


02

医生建议:

每人每天吃小龙虾不要超过1斤

我们都知道小龙虾好吃,但每年因为吃小龙虾进医院的人层出不穷。

近日,一则关于吃小龙虾的提醒也上了热搜。

每天食用小龙虾不要超过1斤(带壳的哦)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推荐意见,推荐成人每天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共计120~200g,超过这个量会增加身体负担。

而小龙虾可食部分约46%,一斤小龙虾的肉大概在200克,即4两左右。

另外,糖尿病患者吃虾的总量应控制在100-150g为宜,同时一定要监测血糖。

更好自行烹饪,清洗干净

小龙虾归属于杂食淡水虾,其生活环境和杂食的生长习性,造成了小龙虾容易有寄生虫寄居,70度以上的高温烹煮10分钟,可杀死寄生虫。

另外,一些不良商家会用洗虾粉进行清洗小龙虾,但是洗虾粉可能与横纹肌溶解症有关系,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因此建议大家尽量在家自行烹饪小龙虾。

将小龙虾买回来之后,更好放在清水里养24~36小时,使其吐净体内的泥沙等杂质。

不要食用死亡2小时以上的小龙虾

死亡2小时以上的小龙虾会有寄生虫感染的风险,还可能滋生出多种细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另外,死亡后的小龙虾体内所含蛋白质中的组氨酸,会变成有毒物质。即便经过高温处理,毒性也依然有可能存在,食用后就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尽量不吃虾头

虽然小龙虾的头,的确含有一些营养元素,比如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但头部同时是吸收处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积聚病原菌、寄生虫的部分。

尽管现在大多数都是养殖小龙虾,重金属含量很少。但对于小龙虾这种生物来说,重金属会主要聚集在外壳和头部,因此不建议吃虾头。

更好烹饪之前就去掉虾头,虾壳用刷子刷洗,且鳃要清除

另外,小龙虾的细爪根部,也容易藏污纳垢,更好剪掉肠线也必须剔除,再用清水清洗2-3次。

03

注意!这三类人

尽量少吃或不吃小龙虾

除了糖尿病患者以外,以下三类人群在吃小龙虾的时候也要慎重!

过敏人群

小龙虾所含的异种蛋白,和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复杂生物化学反应。

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异常,就会造成过敏症状,且反应表现多样,如皮疹、腹痛、出血、胸闷等。

因此体质易过敏的人,建议不吃小龙虾

易消化不良人群

小龙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食用后消化慢、胃肠负荷重。

一次性食用量过多,易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因此建议容易消化不良的人群尽量少吃小龙虾,食用时也注意控制量。

尿酸高、痛风的人群

小龙虾的嘌呤含量很高,有痛风的患者或嘌呤代谢异常的患者,更好不吃或少吃即使吃,也不要喝酒,才能减少痛风发作。

另外,孕妇、儿童、老年人等抵抗力比较低的人群吃小龙虾时也要多注意一些。

龙虾哪里不能吃高清图,龙虾哪里不能吃高清图-第1张图片-


#今日互动#

今年以来

你吃了多少小龙虾了呀?



新闻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文静

医生紧急提醒,小龙虾不能这样吃

本文专家:张峥,苏州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博士

正值小龙虾季

麻辣、蒜蓉、十三香……

面对各种口味的小龙虾

屏幕前的你是不是已经把持不住了呢?

说吧!一次能炫几斤?

近日

关于小龙虾的各种话题

#不要再吃爆炒小龙虾#

#小龙虾为什么一定要煮熟了#

#医生建议吃小龙虾1个人不要超过1斤#

冲上热搜

微博截图

网友大呼:

“臣妾”做不到啊!

那么美味的龙虾

怎么忍住只吃一斤?

小龙虾有哪些营养?

为啥不能多吃?

吃多了会有哪些健康隐患?

什么样的龙虾不推荐吃呢?

吃货们(小编都哭了)

这篇文章要仔细看哦

小龙虾有哪些营养? 小龙虾肉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组成优于普通肉类,所含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大,维生素A、D、K等脂溶性维生素含量也较高,此外还含有大量的钙、磷、铁、锌、锰等微量元素。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吃小龙虾可能有哪些健康问题? 小龙虾相关的污染因素包括:重金属污染(铅、汞、砷、镉),致病菌污染(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铜绿假单胞菌),寄生虫污染(肺吸虫),洗虾粉相关污染(草酸、亚 *** 盐、亚硝酸盐、柠檬酸)。其中食用小龙虾引起最严重的健康危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又称哈夫病。这种病的具体致病因子尚不明确,发生率低。主要表现为肌酸激酶显著升高、肌肉酸痛、出现肌红蛋白尿(尿液红棕色)。据现有的疾控调查数据表明,小龙虾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发病风险与食用数量有关,但疾病的严重程度与食用数量没有相关性,而且与食用虾黄虾线也没有相关性。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小龙虾重金属污染问题一直饱受争议,但其含量主要受到小龙虾的饲养环境的影响:小龙虾腮腺和虾黄部位的铅、砷、镉含量高于虾肉;虾肉中汞高于腮腺和虾黄;幼虾重金属含量高于成年虾。尽管如此,市面上养殖的小龙虾重金属含量大部分低于卫生标准,健康危害小,尚没有食用小龙虾引起重金属中毒的相关报导,但如果过量食用还是有一定的潜在健康危害。而致病菌污染和寄生虫污染问题的健康危害较小,在充分煮熟后可基本排除相关风险。洗虾粉相关污染则在对小龙虾进行充分的清洗后,可去除干净,并不会造成相关健康危害。

小龙虾不能多吃? 小龙虾虽然美味,但也不可多吃。

前文提到,小龙虾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发生风险与食用小龙虾数量有关,小龙虾也含有微量的重金属,所以小龙虾切不可多吃,也不可天天吃。

小龙虾蛋白质含量丰富,如果过量食用,会造成消化压力,引起消化不良。

小龙虾烹饪时常重油重辣,过量食用也会增加肠胃负担。

哪些做法的小龙虾更好别吃? 由于小龙虾体内可能含有很多细菌和肺吸虫,生食和半生都不能将致病菌和肺吸虫杀死,所以小龙虾不能生食,醉虾、涮虾和短时爆炒的小龙虾更好不吃。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小龙虾蛋白质含量高,有过敏体质的人,不建议吃小龙虾。小龙虾嘌呤含量为60mg/ 100g,属于中嘌呤食物。虽然痛风患者可以吃中低嘌呤的食物,但痛风患者还是要谨慎食用小龙虾,更好不吃。

如何挑选及处理小龙虾? 选择好的小龙虾首要关注的是小龙虾的来源,因为小龙虾的污染程度与养殖水质息息相关,所以尽量选择人工养殖的或者在水质较好的地方捕捞的小龙虾。买小龙虾时尽量选择那些颜色鲜亮的,挥舞着钳子的活性较好的小龙虾。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正确的处理 *** 买回来后别着急处理,可以先在清水里养几个小时,然后用刷子将龙虾表面的泥和污渍刷洗干净,去掉头部、抽掉虾线;沥干水分后用油先预炸一遍,可有效地杀死小龙虾体内可能含有的微生物,然后再进行后续调味炒制等步骤。

(科普中国)

日本禁售小龙虾!外来物种小龙虾多可怕?云南3万亩梯田遭破坏

自90年前小龙虾自日本传入中国后,近20年来成为一道特色美食登上餐桌,就此小龙虾的销售额逐年增加,如今行业产值已超4000亿元,且带动了近500万从业人员。

谁也没想到,作为一种被列入外来物种名单的小龙虾,能够成为一种爆款网红美食,且不少地方 *** 也鼓励养殖小龙虾,湖南更是将其当成脱贫攻坚的方式之一。

但没想到,一年产量240万吨的小龙虾,如今在日本却已被禁止销售,甚至连放生都是违法的。

01、日本为何禁售小龙虾?

小龙虾本名为克氏原螯虾,其体长为5.6-11.9cm,全身为暗红色,甲壳部分为黑色,相比河虾个头大,有着粗壮的螯,可用于攻击其他水生物,以确定水域的霸主优势。


小龙虾食性比较杂,不管是水草、底栖动物、软体动物还是浮游动物,包括各种鱼虾尸体,均是小龙虾的食物,因它在争夺生存空间时占据有利位置,且性格好斗,与土著生物斗争中常占据优势,对水源生态环境影响极大。

小龙虾的繁殖能力也很强,一年可繁殖3-4次,一次可产500-2000粒卵,3-5个月就可长到1两以上,因而一旦它在一个地方蔓延开来,那将严重威胁当地生态链,欧洲本土北欧螯虾就在其威胁下变成易危种。

日本小龙虾其实也是从美国引进,当时日本人爱吃牛蛙,为了给其找到饲料,特意于1927年从美国引入小龙虾。而小龙虾营养丰富,受到了牛蛙的喜爱。


然而,被当做饲料的小龙虾从池塘逃逸后就开始了快速繁殖。因日本河流是小龙虾的天然养殖基地,很快就使得小龙虾反客为主,陆续占据了多个水域。60年代时除北海道外所有县均有小龙虾的存在,90年代时日本全域被小龙虾占领。

如在北海道阿塞湖,这里是一个火山口湖,生长着天然绿球藻,自小龙虾入侵后,藻类长势变差,经济收益降低10%。每到夏秋季节,人们就会来到阿塞湖捕捉龙虾,一个地笼可捕获四五十斤,可见小龙虾数量有多么密集。


为了彻底清理小龙虾,阿塞湖每过一段时间都要集中清理一次,如2010年就捕杀10万只。但即便如此,仍没有将其铲除,反而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

据悉,小龙虾沿着河堤不停打洞筑巢,因洞穴太过于密集,使得河岸土壤松软,难以承受水流冲击,因而不断坍塌,给农业带来巨大危害。

小龙虾也对日本本土生物的生长带来影响,如日本本土海螯虾,个头较大,十分凶悍,但却在小龙虾的威胁下陆续死亡。小龙虾也曾窜入养殖场内,杀死了众多泥鳅苗,使得养殖户损失惨重。


因小龙虾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日本早在2015年就下令不能随意放生、不能弃养,但效果并不理想,最后将其定为外来入侵物种,如今又正式宣布将其禁售。

02、小龙虾对中国的影响

在很多人看来,小龙虾是唯一被中国吃货吃到需要养殖的入侵物种,实际上吃货们并没有征服“小龙虾”,它对我国的生态破坏远超过人们想象。

自1932年小龙虾被引入国内后,小龙虾就开始在我国安家,且它随着长江流域四处逃逸,如今已在野外形成庞大的自然种群,遍及除新疆、 *** 外的所有内陆水域,特别是华南、华东一带。

小龙虾喜欢打洞,洞口用泥帽遮盖,只留少量积水在洞中,但这一技能却使得不少塘坝、农田损坏。

如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不少地方堤坝坍塌,防汛人员进行巡视时发现有大量洞穴,对漏洞抢险时,从其中挖出众多小龙虾,这才知小龙虾的危害。


云贵、广西地区,是受小龙虾危害最严重的地方,云南3万亩红河梯田就因小龙虾而损坏,使得这一世界遗产名录就此七零八落,让当地百姓为之气愤。

为了治理小龙虾,云南 *** 于2012年时曾斥资百万购买农药毒杀,其效果显著,如元阳县5个月灭杀百万只,但很快副作用凸显,农田里的鱼已无法食用。

2019年时,云南 *** 将小龙虾列为Ⅱ级严重入侵动物,而小龙虾也被列为《中国外来物种入侵名单》内。

很多人会说,我国每年消耗数百万吨小龙虾,吃货们足以解决小龙虾带来的潜在危害,实际上市场食用的是养殖小龙虾,并不影响野外小龙虾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对于商人来说,养殖小龙虾可让经济效益更大化,而野生虾个头不均,身上较脏,寄生虫偏多,壳厚肉少,且野外捕捉不固定,难以正常化供应,而小龙虾养殖简单、产量高,自然是不会费力去野外捕捉。

值得注意的是,野生小龙虾是肺吸虫的中间寄主,一旦人体不小心吞入,肺吸虫可能会侵入肺部、脑部,引发偏瘫、癫痫等疾病,因此大家要特别小心,尽量别食用捕捉水源不明的野生小龙虾。

小龙虾解剖构造图,看完你就不会乱吃了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唐小猫TH


引言

夏天如约而至,又到了一年一度吃小龙虾的季节,最近小龙虾更是频频登上微博热搜榜,一天之内,#日本立法禁止出售小龙虾#,#死了的小龙虾一定不要吃#,#多地小龙虾价格跳水逼近个位数#,#医生建议吃小龙虾一个人不要超过一斤#...,小龙虾当之无愧地称霸 *** 头条,乍一看好像全是负面新闻,但是这个小东西还是那么受欢迎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今天便来好好聊一聊这个“有争议”的美食。

先来讲讲小龙虾的历史

其实我们吃的小龙虾其实都是不是中国原产的,它起源与美国东南部,所以又叫美国螯虾,真名叫“克氏原螯虾”,学名叫Procambarus clarkii,没想到吧,这哥们属于鳌虾,并不是真正的龙虾,真正的澳洲龙虾更大特点就是没有钳子的。

来源:百度百科

小龙虾由1918年传入日本,作为饲养牛蛙的饵料,再由日本传入中国。在当时,也没有人把小龙虾当作食物。或许是在什么机缘巧合之下,有人在中国厨艺BUFF的加成下,成了之一个吃小龙虾的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小龙虾就是活脱脱的入了个“坑”。以中国人的厨艺水平,各种口味的小龙虾推陈出新,变着花样在促进小龙虾的销量。什么蒜香、十三香和油焖自然就不必说了,现在连小龙虾粽子、小龙虾鸳鸯拼盘都有了,按照这个趋势,说不定哪天连小龙虾汤圆都只是家常便饭了。

餐桌上的小龙虾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日本特意引进的小龙虾,为什么又突然明令禁止出售小龙虾,这是在唱哪一出?难道是小龙虾出了什么问题吗?对此很多网友直接表示猜测了,难道是因为日本方面的问题,比如按照此前的计划,将会排放核污水到周围的海洋和河流里面。其实真正原因是这样的:

日本此次禁止出售小龙虾的政策,属于修订外来生物法,旨在对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外来物种强化对策。美味的小龙虾 其实是入侵物种,这种虾性情凶猛,繁殖快,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对“原住民”也会造成威胁。

1918年,日本从美国引进小龙虾作为饲养牛蛙的饵料,大约为大正九年(1920年),日本有人在神奈川县镰仓市建立了食用牛蛙的专用养殖场,当时养殖技术不算很成熟,牛蛙养殖缺乏合适的饵料。为了找寻合适牛蛙用的饵料,有人在1927年回日本时从夏威夷带回了20只小龙虾,欲将小龙虾幼体培养为牛蛙饵料。这20只小龙虾有没有被成功培养为牛蛙饵料就无从考究了,但是它们却如同占领澳大利亚的那27只兔子一样,差点把日本给占领了。直至20世纪60年代,日本除了一些小岛屿都能看到小龙虾的身影,作为日本原产的日本黑螯虾也几乎被这个近亲赶尽杀绝。如今的日本除了一些岛屿上没有它们的踪迹,河网密布的日本各地都已经被它们占领了。而生活在日本本土的物种遭到了挤压,如今已经濒临灭绝。

图片来源: ***

可能有人想问,日本人难道不吃小龙虾吗?

小龙虾泛滥,把它们吃了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放到我们国家绝对可以,有多少吃多少,吃他个片甲不留。但是大多数日本人不喜吃小龙虾,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小龙虾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心理上这关过不去,再加上为了环保,尽量是能不吃则不吃,吃也没什么好处;二市日本有丰富的水产品,相比而言,小龙虾肉质和口感都处于劣势;三是日本的饮食比较传统,说白了就是日本人的烹饪 *** ,你觉得他们能做出好吃的小龙虾来吗?

是不是只有中国人吃小龙虾?外国人都不吃?

别逗了,当然不是这样!小龙虾在美国已经吃了上百年,小龙虾的买卖也逐步从乡间集市走向大宗交易, 目前全球每年的贸易量超过30万吨。小龙虾在美国是很常见的料理食材,通常和马铃薯玉米水煮搭配卡疆粉(Cajun)调味。美国用于食用的小龙虾有98%产自路易斯安娜州,该州在1983年将小龙虾选为州代表动物,并且每年都举办“小龙虾节”。

图片来源:知乎

从我国的出口数据来看,“外国人不吃小龙虾”这种说法就显得更加荒诞了。要知道我国可是小龙虾出口大国,尤其市欧美国家,2019年,立陶宛、英国是我国冷冻小龙虾及虾仁的主要出口市场,其出口金额分别为58.61万美元和34.76万美元。谁还敢说外国人不吃小龙虾?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小龙虾争议一:“黄”还是“屎”,不能吃?

虽然小龙虾是备受大家喜爱,但是,关于小龙虾到底吃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直是备受争议,尤其是关于虾头能不能吃的问题一直层出不穷。有说法称,吃虾黄就等于吃屎,小龙虾头里没有“黄”,虾头里面黄黄的东西是“屎”,根本不是虾黄,不能吃。那么,小龙虾到底有没有虾黄?它里面黄黄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能不能吃?看到下面这张图了吗?这个便是小龙虾内部解剖图。

图片来源:科普中国

小龙虾虽小,但五脏俱全。我们平时吃到的虾身、虾球,只是它的尾巴。而小龙虾的脑、心脏、性腺、消化腺还有胃和触角腺等等杂七杂八的器官,都集中在了头部。虾头里的“黄”,它既不是虾卵也不是虾屎,而是小龙虾的消化腺,也就是肝胰腺,主要包括了虾的肝脏和胰脏,它主要作用是帮助小龙虾消化食物的。咦?虾黄???就是每次剥开虾头看到的虾黄,不是有营养价值的虾籽吗?吃了这么久居然吃错了!

图片来源: ***

一些研究对虾黄的营养进行分析发现,“虾黄”里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脂肪酸是它的一大特色,比如DHA,EPA等,这些对我们的健康可都是有好处的。而很多人担心的重金属,其实,正规的小龙虾都是在安全范围内的。因此,虾黄是可以吃的。

不过,小龙虾的问题是,它们个头不大,几乎全身的器官都集中在头部,包括胃、肝脏、心脏、一对精巢/卵巢、排泄器官、膀胱等。所以吃虾黄的时候肯定会避免不了把小龙虾的部分器官也吃了下去。虽然听起来有些恶心,但是大家认为小龙虾头部不能吃并不是因为它里面的器官恶心,而是头部富集的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所以大家吃小龙虾还是适量为宜。

小龙虾争议二:虾线不能吃?

图片来源: ***

虾线,就是在剥开虾皮,掰开虾背的时候,看到的那条黑色或青色的线。吃小龙虾,大家最不喜欢的估计就是虾线了。民间总是说,它里面都是虾的屎,不能吃。在我们家,每次买小龙虾从回来,我们都要费劲心思把虾线都剔除。

其实,虾线属于虾的消化道,里面黑色的东西自然是小龙虾还没有排出体外的排泄物,对,就是你们说的那个啥(你们懂的)。理论上来说,它确实不算干净,很多人心里也会觉得不舒服,所以在处理虾的时候都会把它去掉。但是,如果实在忙,或者嫌处理麻烦或者不小心吃了……也没事儿。因为经过烹调做熟,小龙虾都做熟了,虾线里的细菌会被高温杀灭,也是安全的,即使吃下去也会被我们的消化道进一步消化代谢。只不过,它可能味道会差一些。

实际上,动物的排泄物并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比如,闻名世界的猫屎咖啡(麝香猫咖啡,Kopi Luwak)是从食用咖啡豆的麝香猫的粪便中提取原料并加工完成的咖啡。因为经过麝香猫胃发酵的咖啡豆所制成的咖啡别有一番滋味,猫屎咖啡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每磅的价格高达几百美元。

麝香猫咖啡

另外,龙涎香,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品,内含龙涎素,常用来做香水。它就是抹香鲸的肠内分泌物,有的抹香鲸会将其吐出来,有的则会从肠道排出体外。当然,如果实在担心,把虾线去掉,或者小龙虾买回家后用清水养几个小时,能让小龙虾把废物排干净。

龙涎香图片来源:搜狗百科

小龙虾争议三:虾头容易富集重金属,不能吃?

民间也一直流传说,小龙虾都是生活在脏水里的,头很脏,容易富集重金属。这是真的吗?其实,你可能误解小龙虾了。

近年来随着小龙虾在夜市的受宠程度火箭式增长,“臭水沟里养小龙虾”、“小龙虾专吃脏东西”之类的消息也在各个平台传播,通过查询发现,其实有不少权威部门在深圳、温州等地区针对小龙虾做过抽检,其结论都是一致的:小龙虾中寄生虫、兽药残留、微生物、罂粟碱指标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

小龙虾的环境适应能力确实很强,在污染比较严重的水域也能存活下来。但是,它其实也怕脏,如果水质太差,小龙虾不仅长不好,还可能死亡。而且,它摄入的重金属大部分被转移到了外壳,随着不断生长和脱壳,这些重金属毒素被移出体外,所以,正常小龙虾里的重金属并不会超标。至于小龙虾的头,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大多集中在鳃和内脏中,而鳃和内脏主要集中在头部,所以,小龙虾的头的确会更容易富集一些重金属。但这并不意味着小龙虾的头就不能吃。

实际上,只要是正规养殖的虾,都是可以放心吃的。

虾体内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水和饲料,一般来说,内脏(虾头部分)和虾壳中的含量会高一些。但是如果水质和饲料太差,虾也无法存活,所以,正规养殖的小龙虾重金属一般都在安全范围内。从目前我国对小龙虾等水产品的调查数据来看,吃小龙虾的重金属风险还是很小的。

而且,消费者食用小龙虾主要集中在夏天,短期内的食用量可能比较大,但全年平均下来摄入量还是较少的。只要你不是天天吃、顿顿吃、常年吃,完全不需惊惶。况且,养殖虾蟹的重金属富集情况一般较轻,成人一般不足为虑。如果你实在有疑虑,那就专心吃虾肉吧,反正头上肉少、也不是很好吃。当然,重金属对对儿童、孕妇及老人的影响比较大,不吃虾头也是更好的选择。

如何健康享用小龙虾?

那么,在炎炎夏日,如何安全烹饪和食用小龙虾呢?小龙虾虽然好吃,但也可能被致病菌和寄生虫污染,建议大家:

1.如果自己买小龙虾,建议购买小龙虾时尽量去正规的市场挑选新鲜的龙虾。如果发现有死的小龙虾,尽量不要购买,因为死的小龙虾被细菌等污染的风险更大。吃的时候,更好先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然后去掉肠线、刷净虾尾再做熟透吃。

2.如果在外,尽量去正规的餐厅吃小龙虾,尽量不要去路边小摊贩。特别强调的是,吃小龙虾一定要充分加热熟透,这样就能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和寄生虫。吃不完的龙虾可以冷藏密封保存,但第二天拿出来吃也要记住充分加热。

3.适量吃,不要吃太多。小龙虾真的太好吃了,每次吃点一大盆都不过瘾,自己买也会买好几斤。建议还是悠着点吃,因为现在很多小龙虾,为了好吃,味道都比较重,比如麻辣龙虾,油多盐多,多吃也不健康的。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 *** 流,和谐讨论~



鸡、鱼、虾这些部位千万别吃,毒素和寄生虫超多!你再喜欢也要戒口

综合家庭医生微信公众号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要放到咱中国人身上,则不管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是无所不吃、无所不吃其极。

不过作为一个爱吃却惜命养生的当代人,常常也会被这些问题所困扰:

听说吃鱼胆能治病?

鸡脖子不能吃?

虾线要挑出来吗?

……

“吃”还是“不吃”,这是个大问题。

今天就来跟大家“解剖”一下,生活中常吃的几种肉食——鱼、鸡、小龙虾,到底哪些部位能吃,哪些部位万万不能吃。

这里要重点点名“鱼胆”。

有些人说吃鱼胆能治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和眼病,所以就算鱼胆再苦再难吃,也甘心啃了。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样做不仅不治病,反而会中毒,甚至丧命!

图源/家庭医生出品

很多鱼的鱼胆都是有毒的,已知的就有十多种,它们全部属于鲤形目鲤科,被称为胆毒鱼,包括鲤鱼、草鱼(鲩鱼)、鲫鱼、青鱼、团头鲂(武昌鱼)、鲢鱼、鲮鱼、鳙鱼(大头)等等。

其中,又属草鱼胆中毒者最常见。因为草鱼体型大,胆汁多,市场上很容易买。

鱼胆中的胆汁毒素,可能只需几克就会造成人体急性中毒。因为听信鱼胆能治病而擅自吞服中毒的人,不在少数!!!

一条三四斤的鱼,里面的一颗鱼胆就能放倒一个壮汉。

图源/壹图网

一开始表现为上吐下泻,如果你以为只是吃坏肚子,并没放在心上,那后果就严重了——肝肾损伤、急性肾衰竭、肝坏死、心绞痛,最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所以,吃鱼不吃胆,不管生熟,饭桌上吃鱼尝到苦味也要吐掉啊。

杀鱼的时候,还要避免鱼胆汁喷溅到眼睛,否则可能会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有些人独爱吃鸡脖子和鸡杂,但又担心毒素多。毕竟淋巴和肝肾胃什么的,都是与一些有害物的代谢直接相关。

先来说鸡脖子。其实鸡体内没有成形的淋巴结,只有一些淋巴集结体。

这些淋巴集结分布在脖子的表皮下,假如是正规屠宰、没有发生病变,吃了倒也无大碍。实在担心的话,吃之前把鸡皮去掉,就可以放心吃了。

图源/家庭医生出品

再说说鸡杂,确实鸡肝、鸡肾、鸡胗(胃)等可能残留有害物质。因为肝脏负责解毒,肾脏负责排泄,而胃负责把食物磨碎。

因此,美味的鸡杂可以吃,但记住,别吃得太频繁,每月吃一两次就够够的了。

值得提醒的是,鸡 *** 上有尾脂腺和腔上囊两种腺体,前者会污染鸡肉的品质,后者往往含有大量病原体和代谢废物等,即使煮熟了也杀不死,所以正规屠宰都会摘除掉它们。

而如果是自己杀的鸡,鸡 *** 就别吃了。

小龙虾

不少人在吃小龙虾时很爱吃虾头,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虾黄营养又美味,是虾中精华!

然而事实上,小龙虾的虾头可能有着两重风险:

①重金属

水产品富集重金属的问题很普遍,包括小龙虾。

小龙虾摄入的大部分重金属,都被转移到了外壳、虾鳃和内脏。而虾鳃和内脏又主要集中在小龙虾头部。

图源/家庭医生出品

②寄生虫

虾头是吸收并集聚毒素最多的地方,因而也最容易积聚病原菌和寄生虫。

所以,我是万万不敢吃虾头的,还曾力劝一位爱吃小龙虾的朋友:放下你手中的虾头!

可惜劝服失败,她甚至还捡起了我剥下的虾头,默默啃了起来……

至于虾线,它是虾的肠道,尽管在高温烹后里面的细菌和寄生虫基本都被杀死了,但不干净的虾线会影响口感,一般还是建议去掉。

最后提醒一点:为了避免寄生虫风险,小龙虾一定要煮熟了再吃!

小龙虾里面的毒素最多?虾头、虾尾,最应该吃哪个地方?可别吃错

要说夏日美食中最不可辜负的,当属备受喜爱的小龙虾,从最早的20世纪20年代由日本流入我国的小龙虾,再到人工养殖的,几乎每年小龙虾的贸易量都能够高达30万吨以上。

可今年小龙虾的市场却不如往年,难道小龙虾要“下线”了吗?

调查发现:有的人说小龙虾价格太贵了,所以吃不起;也有的人认为小龙虾自带毒素,吃起来不安全,所以不能吃,那么,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小龙虾里面的毒素最多,不能再吃了?

小龙虾重金属超标,据传小龙虾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即便在污染十分严重的地方,也能够有好的生存,所以小龙虾浑身都积攒了重金属的成分,即使经过高温也无法去除,人吃后容易重金属中毒。

事实上,小龙虾适应环境的能力确实很强,这也是为什么野生小龙虾存活率较高的原因,但对于现在的小龙虾,多是人工养殖,为提高它们的产量,也多会在干净且清澈的水域中进行养殖。

所以,之前大家担心的问题就不复存在了,至于寄生虫、细菌等危险,有的人在吃完小龙虾后腹泻、消化不良,如果你有这种现象,那么优先要考虑的是,小龙虾有没有煮熟。

如果在未煮熟下大量进食,小龙虾内存在的细菌没有被杀死,尤其是虾头较大的部位,更容易藏着有害物质,携带病菌,对于喜欢吃虾头中的虾黄的人群,就要注意很可能会发生腹泻等不良反应。

另外,还不容忽视的是,对于当天没有吃完的小龙虾,在持续放置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小龙虾有异味,当中极易被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它的耐热力非常强,即便再次食用时经过充分的加热,也可能消除不掉毒性,为身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因此,大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的小龙虾,无论自己烹饪还是在外吃,都要彻底煮熟,才能更安全放心。

虾头、虾尾,吃哪个部位最健康?

不建议大家吃小龙虾的头部,与淡水虾相比,小龙虾是头大身子小的特点,该头部容易藏污纳垢,为安全起见更好不碰。

至于小龙虾的虾尾是可以吃的,但同样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切勿去小饭店食用,因为不确保是不是新鲜的龙虾,很可能在重口味的调节下变成美味的虾尾。

日本为何要禁售小龙虾?我国咬牙对付小龙虾10多年,吃货大败

在中国,小龙虾是全国各地的一道美食,尤其是在夏天,那可是大排档上不可缺少的,而在日本,小龙虾却是人人厌恶的一个存在,甚至还被列入了外来侵害物种的名单中。

这不又在前两天,日本国会通过表决,对外来生物法进行了重新的修订,决定从今往后将严禁出售或者放生小龙虾,这个决定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日本突然发布这样的规定,让很多人一时半会摸不着头脑,同一个物种在不同国家为何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待遇?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龙虾是外来入侵物种。

小龙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北美洲,在上个世纪,日本将小龙虾当作牛蛙的养殖饲料而引进了本土养殖,之后,日本人又将小龙虾引进了我国,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却由此造成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小龙虾的繁殖能力极强,几乎一年繁殖一次,一次怀卵量平均能达到300粒左右,而卵的孵化时间不到一个月,加上它的适应环境能力又超强,使小龙虾在日本各地的淡水水域中迅速、大量繁殖起来。

现如今,日本除了有些岛屿上没有小龙虾的踪迹,其他大部分地区都被它们占领,挤压了日本本土物种的生存环境,致使其本土物种数量急剧下降,严重影响生态系统。

另外,由于小龙虾非常喜欢在堤坝上修建洞穴,把堤坝弄得千疮百孔,不仅毁坏了大量堤坝,还影响农业用水,还会对田地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日本将小龙虾列入了外来入侵生物中。


对中国人来说,小龙虾是一道不错的美食,有蒜蓉、红烧、麻辣等等做法,小龙虾在中国也是供不应求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我国养殖小龙虾的面积就已经达到了106万公顷,总产量也超过160万吨。

到2020年,全国小龙虾总产量竟然超过了200万吨,小龙虾在中国这么受欢迎,因而网上也流传出来一种说法,说是由于日本由于做法单一,还偏爱自己的寿司,所以才导致了小龙虾泛滥成灾的现象,事实是这样的吗?

野生小龙虾为什么不能吃?

看见日本小龙虾泛滥成灾,中国吃货们坐不住了,直接吃掉不就完事了吗?其实并不对,众所周知,日本福岛之前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核泄漏事件,导致很多生物变异,而日本本土内的小龙虾也面临着是否被核污染的问题,这样的话,哪有人敢吃?

其次这些虾都属于野生虾,而野生小龙虾的外貌不太好看,腹毛以及头部等地方还有污物,可能会有寄生虫,再加上野生小龙虾生长的水体环境不确定,污染较多,所以野生虾的质量安全无法保证,很少能在正规市场进行售卖。

就拿我国来说,虽然我国的小龙虾经济非常发达,但这些可食用的小龙虾几乎都是由人工养殖而来,其中人工养殖的数量要占小龙虾总体数量的80%以上。

而日本这边的小龙虾则是野生占据了大部分,很多根本没办法拿来乱吃,再加上日本作为渔业大国,可以吃的海鲜种类本来就很多,因此,看不上又脏又臭的野生小龙虾也很正常。

即使是这样,我国的野外小龙虾依然与日本一样都是泛滥成灾的,尤其是我国的云南、广西、贵州这些地方。但整体看来,小龙虾入侵的更大受益者或许只有中国了。


野生小龙虾是个“祸害”。

养殖而来的龙虾可作为饭桌上的美食,但野生的小龙虾就有点“为害一方”了。比如1998年,长江曾爆发出一次特大洪水,后经防汛工作人员观察发现,是由于大量的野生小龙虾打洞造成的,至此之后,我国在修筑河堤之前都会检查有无小龙虾破坏。


众所周知,云南的红河梯田是由哈尼族人数辈人辛苦开垦而来的,非常宝贵,但却随着小龙虾的入侵而被大量破坏,因为小龙虾会在田地交界处不断打洞、筑穴,直接导致超过3万亩的红河梯田塌陷。

云南为了清除这些小龙虾,还曾多次对其展开捕杀,但都没有彻底根除,而在2019年的时候,我国云南省把小龙虾列入了外来入侵物种的名单中。

其实日本最新出台的政策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减缓以及预防小龙虾等外来物种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确实,就小龙虾所带来的物种入侵事件而言,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环境的影响都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各国都应该重视外来入侵物种事件,同时也要做好外来入侵物种的监管。

你见过活了130多年的龙虾吗?被 *** 赐予免死金牌,能看却不能吃

你见过活了130多年的龙虾吗?这只龙虾不仅不能吃,还被 *** 保护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要知道没有一只小龙虾可以活着逃出中国!这只龙虾和我们熟悉的小龙虾又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来说说我们常见的小龙虾,它的学名叫克氏原鳌虾,外形和海洋中的对虾类似因此而得名龙虾。成年的龙虾一般体长在5.6到11.9厘米,通体呈现暗红色,甲壳部分接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条楔形条纹。

但是这种生物的原产地其实并不在中国,而是分布在南美洲和美国南部。后来美国引进这种小龙虾作为养殖牛蛙的饲料。随后日本也开始效仿,将龙虾引进自己的国家。但是由于这种生物极具攻击性,且适应能力极强,很快日本淡水水域就被这种生物给占领了,甚至一度将原有物种逼上了绝路。

于是在1929年,日本首次将龙虾引进中国南京,但是因为龙虾自身的适应能力极强,不到几十年的时间里,长江流域以内的河湖中都发现了龙虾的身影。直到20世纪60年代,南京地区开始成为龙虾的主要食用地。

70年代初期,龙虾就开始在长江流域开始了迅速扩散,采捕和食用小龙虾的地区逐渐增加,到了8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在饭店的餐桌上,到了90年代之后,随着消费者对于小龙虾的认识和媒体的宣传推广,国内各大城市开始出现大量的小龙虾消费。

现如今,野生的小龙虾的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小龙虾的需求,不少商户开始自行养殖小龙虾,小龙虾这一外来入侵物种在中国也逐渐成为了“濒危物种”。

龙虾这个物种的适应能力之强以至于它们有一部分还能在海洋里,而生活在海洋里面的龙虾一般体型都比较大,那么你知道世界上更大的龙虾有多大吗?

大龙虾均为海生,底栖,多为夜出性,主要以动物的尸体为食,偶尔也会捕食活鱼和小型软体动物。

而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龙虾名叫路易,如今已经生活了132年之久,而它的体型更是比一般的龙虾要大上好几倍,体重足足有20公斤,身长足足有1.2米。

刚开始一家餐厅老板发现它的时候,它的年龄已经相当大了,于是餐厅老板决定将它养殖起来,但是没想到这一养就是20多年。

可即便这只龙虾体型巨大,但是也没有人敢吃它,因为当地 *** 为其颁布了一道“免死金牌”,这也使得路易能够安心度过自己的养老期。

现如今,这只被养了20多年的大龙虾已经被放生,不过相信以它的体格,在海洋里没有生物敢轻易惹他它。

看到这里,对于中国的吃货们来说,可能会觉得这么大一只龙虾不吃了实在可惜。但是事实可能和你想得不同,因为这只龙虾已经活了百年之久,其肉质早就不如一些身强力壮的青年龙虾,这样的大龙虾的肉质非常松散且不劲道,所以还是打消掉吃它的念头吧。比较在中国,美味的龙虾可是有太多烹饪 *** ,咱们嘴可吊着呢!

虽然这样的大龙虾我们吃不到,但是随着夏天的到来接下来几个月我们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美味的小龙虾,那么你知道小龙虾烹制的时候有哪些要注意的吗?

首先就是小龙虾的选材,在市场上挑选龙虾的时候,因为是自己家里吃,所以没必要去挑选一些体型较大的龙虾,我们可以选用一些比较有活力的龙虾,这样的龙虾肉质才会更紧实。

随后就是清洗环节,因为龙虾是食腐动物,所以其体内可能会携带一些致病菌,在清洗之前可以在水中加少许盐和醋,让龙虾把体内的泥沙给吐一吐,随后再刷洗干净表面,并剔除虾线即可。

而小龙虾一般流行的吃法就是五香、麻辣和蒜蓉的,提前准备好相应的调料之后,将调料爆香,随后放入小龙虾翻炒,等有香味溢出之后,只需在锅中加入适量啤酒等它烹熟即可。

此外,在吃龙虾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有的小伙伴喜欢嚼龙虾的头部,而这里是龙虾的主要器官分布地,一些未被消化的食物都会残留在这。所以建议不要多吃,因为里面可能会有一些有害物质的残留。

当然对此也不需要过于担心,因为很多人在清理龙虾这一步就已经将绝大部分的残渣清除了。

如今吃龙虾的季节已经来临,邀请三五好友吃着龙虾喝着啤酒该会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吃货们,医生提醒小龙虾不能这样吃

极目新闻记者 曹洋

通讯员 谢靖 刘霞

“没有宵夜和冰啤酒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作为“宵夜之王”的小龙虾自然占据了大大小小的烧烤摊,油焖大虾、蒜蓉大虾,麻辣小龙虾,一口气吃一盆完全不在话下……近日,同济天佑医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频频收治因贪吃小龙虾引发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医生提醒小龙虾虽好吃,食用也应该适量。

男子手臂出现皮疹 刘霞摄

多人因食过量小龙虾过敏

20岁的小李(化名)一向喜欢吃小龙虾,隔三差五就要约上朋友吃一顿,前几天却因进食过量引发严重过敏,被送往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急诊科就诊,接诊的袁志刚医生初步判断为食物过敏,给予脱敏治疗,好在抢救及时,有惊无险。

没过两天,袁志刚医生又接诊一位因进食小龙虾“中招”的年轻患者,24岁的小宋(化名)被送到医院时,双唇红肿,全身皮疹,吐词模糊。小宋告诉医生,自己宵夜时吃了小龙虾,吃第二只时出现口唇水肿,继续吃了大概2斤,出现全身红色皮疹、瘙痒、恶心呕吐等症状,后来又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的情况,持续了半小时没有好转,就立即打了120。经抢救,小宋呼吸困难缓解。

病情稳定后,当天早上小宋就到过敏反应科就诊,魏敏护士长对小宋进行了过敏源测试,结果显示小宋确实对虾蟹、螨虫过敏。他告诉过敏反应科谢艳丽主任,自己平时偶尔进食了不新鲜的海鲜后会出现过敏反应,一般半小时后就会自行缓解。这一次为什么就有问题呢?并且前两天,还在同一家店里吃了两次,都没出现症状。

谢主任表示,此次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主要是进食量太大,“吃一只和吃一斤是不一样的量摄入。当身体处于高敏状态下微量摄入就可以产生剧烈的反应。”幸亏医生及时抢救,有惊无险,小宋并表示自己以后再也不贪嘴吃虾了。

医生提醒:每天吃小龙虾更好不超过一斤

谢主任表示:进食虾蟹过敏,多发生在过敏体质的人群。但并非每次都触发过敏,一般是食物中的“隐形刺客”---组胺所致。组胺是由蛋白质产生的,主要是组氨酸脱羧而生成,可以在细菌腐败过程中进行。因此,蛋白质含量高、易腐败、新鲜度低的海鲜,组胺含量就越高。过多的组胺就会引起皮肤瘙痒、水肿、流涕、荨麻疹、胸闷、呼吸困难等过敏表现。

另外对螨虫过敏的人群,也要警惕虾蟹贝壳类食物过敏,因为它们含有共同的致敏蛋白—原肌球蛋白。

谢主任强调,每天吃小龙虾更好不超过一斤,一周不要超过两次。小龙虾不仅可引起过敏反应,还要警惕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一旦发生上述症状,请及时就诊。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

热搜之一!事关小龙虾,不能这样吃

近日

有关小龙虾的话题

再次冲上微博热搜榜之一

据央视报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

寄生虫室主任邹洋表示

小龙虾中有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

如肺吸虫

而生食和半生都不能

把小龙虾里的寄生虫杀死

像爆炒、涮都叫半生

只有100℃烹饪15分钟以上的小龙虾

才是没有问题的

南昌大学二附院

营养科主任冯霁建议

大部分的重金属

和细菌都藏在虾头里

吃的时候要去掉

烹饪的时候一定要煮熟

同时,医生提醒

吃小龙虾一个人不要超过一斤

另外,尿酸高、痛风人群

要少吃或不吃小龙虾

即使吃也尽量不要喝酒

才能减少痛风发作

快转发给

爱吃小龙虾的好友!

(黑龙江交通广播)

标签: 龙虾 高清 哪里 不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