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节气的特点,霜降节气的特点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8 0
霜降温也降,养生要懂规矩,4个要点一文掌握

今天起,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带着冷空气“嚣张”来到。


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太阳位于黄经210°时为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


霜降时节,人的阳气与花草树木一样,开始由收转向了藏,因此,霜降养生就是顺应大自然的收势来养“收”,帮助人体的五脏尽快进入收藏状态,使人体兴奋、宣发的状态逐渐转向内收、平静的状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健康养生尤为重要。


那么,霜降节气该怎么养生呢?做好这4点就够了!


起居养生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开始,更低气温可达到零摄氏度。俗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在此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要注重保暖,及时增减衣服,特别要注意足部和胃部保暖,以防寒邪入侵。


霜降起,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并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睡眠方面,则应该“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睡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以应秋气之清爽,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



饮食调养


中医学认为“四季五补”,即春要升补、夏宜清补、长夏淡补、秋需平补、冬合文补。《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


霜降为季秋之时,肺金当令,燥气太过,易郁肝木而伤脾土。故应选用气平味淡、作用和缓的食物,润肺滋阴,益胃生津。可以适当食用梨、蜂蜜、甘蔗、芝麻、藕、栗子、胡桃、枇杷、荸荠、白果、乳品等食物;中药则可以选择西洋参、百合、玉竹、沙参、麦冬、天冬、山药、黄精、桑葚、白扁豆等。


霜降节气,若无风寒天气或体内没有寒气,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解表发汗的食品,如大葱、生姜、辣椒、芥末等;多食柔润之品,滋阴润燥、灌溉脏腑,弥补秋燥对身体的伤害。


另外,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精神调养


晚秋时节,凄风惨雨、草枯叶落,人感受了季节的变化容易起忧思。按中医 “五行”理论,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 *** 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


所以,平时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宋代养生家陈直曾指出:“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动多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需多方诱说,使愉其心神,则忘其秋意。”年轻人要关注家中老人的情绪变化,多与其沟通、谈心,缩小老年人因情绪不佳导致疾病发生、加重的概率。


运动调养


为避免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可做些伸展和缓的运动以舒展身心,太极拳、散步、慢跑、登山等都是比较适宜的运动方式,像古时霜降时节就有登高远眺的习俗,以此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


但应注意,霜降前后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高峰,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为预防这些疾病,外出运动时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对呼吸道的 *** 。另外可选择一些导引术,如《遵生八笺》提倡的“九月中坐功”来进行锻炼。


?霜降九月中坐功


清晨平坐,伸展双手攀住双足;随着脚部的动作用力,将双腿伸出去再收回来。如此反复 5-7 次。


然后叩动上下颌牙齿36次,缓慢吸气并吐出,调节气息,将津液咽下,想象津液下行至丹田,反复9次。


此法具有和调五脏、行气利水之效,可用于风湿痹痛、水肿、腹痛等疾病不适。


本文作者:陈斌


副主任医师,就职于昆明市中医医院,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获硕士(七年制)学位。师承云南省名誉名中医陆家龙教授,从事中医外感热病和肺系疾病的诊治及科研工作10余年,现任云南省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委员。先后四次获云南省科技进步、昆明市卫生成果奖。参编《基层常见内科急危重症中西医结合诊治精要》《中风病临床实用康复技术》两部。担任云南中医药大学 *** 讲师,主讲中医急症学,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擅长:四季感冒、不明发热、过敏性鼻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慢阻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等。

节气之美——霜降

视频加载中...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刘禹锡(唐)

时令已至霜降,秋的颜色逐渐变得浓重。霜降时节,虽然落叶纷飞、草木枯黄,但却不乏秋日胜春朝的好景致。秋日的高原大地西宁,但见秋空明净,一片片的金色、红色、紫色、绿色覆盖着大地,在秋阳的照耀下显现出夺目的美丽,一树树的色彩斑斓让人感受到了秋日沉静淡雅的韵味。

霜降是中国传统节气,于每年公历10月23日至24日交节,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其实霜降时的霜并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地面的水汽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人们一般把秋季出现的之一次霜叫作初霜、早霜或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正盛开。

进入霜降节气后,影响中国的冷空气活动越来越频繁,昼夜温差迅速增大。尤其在江南、华南地区,气温的起伏愈发明显;而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早已呈现出一派“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霜降杀百草”,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寒霜会造成冻害。青海因为海拔的缘故,较之我国很多地方冷得要早一些。霜降之后,青海的气温会明显降低,让人有“一秒入冬”的感觉。好在此时,青海的农作物绝大部分已收获归仓。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意为霜降时节,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它们会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以祭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冬补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霜降时节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其次要防秋燥,运动量可适当加大。饮食调养宜平补,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玉米、萝卜、秋梨、百合、蜂蜜、牛肉、鸡肉、泥鳅等。

霜降节气,很多地区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

策划:马钧 王丽一 张月环

文字/拍摄/ *** /配音:潘玲

主编:辛元戎

总监:王丽一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四季守护·二十四节气】霜降


<

10月23日是今年第18个节气霜降,秋季最后一个节气,一起了解一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唐.张继

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四季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起点,“两至”:夏至、冬至,“两分”:春分、秋分为四季的中间。四季又分二十四节气,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于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霜降的气候特点

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天气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更大的时节。 进入霜降节气后,冷空气活动越来越频繁,昼夜温差迅速增大。北方则呈现出“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

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二候草木黄落,树叶都枯黄掉落;三候蜇虫咸俯,冬眠的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

霜降传统习俗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就像是一个信号,提醒人们要开始“备冬”了,家家户户要买煤糊窗保暖、腌咸菜、储存大白菜、大葱、花木移到室内,准备越冬。

1.饮酒赏菊

霜降时节,菊花盛放。古代,菊花被视为 “候时之草”,是生命力的象征,所以很多地方要在这时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

2.吃柿子

即“时至秋日终,霜降柿子红”,认为吃了柿子不会流鼻涕,其实,柿子有暖胃的功效,霜降前后正是成熟的季节,也合适食用。

3.吃鸭子

霜降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南方一些地区,会在霜降前后吃鸭子,鸭肉脂肪比较少,几乎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吃,比较适合在霜降进补。

4.吃牛肉

霜降季节有的牛肉中充满脂肪、形成大理石状花纹(像结霜了一样),所以叫霜降肉。和普通的牛肉比起来,霜降牛肉含水量低、肌纤维细,脂肪带来的细腻柔软口感和香味是其更大的魅力所在。

5.送芋鬼

在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垒梵塔,然后在塔里点燃柴禾,待到瓦片烧红后,毁塔以煨芋,叫做“打芋煲”,随后将瓦片丢至村外,称作“送芋鬼”,以祛除不祥。

6.登高远眺

秋季山林空气新鲜,大气中的浮尘和污染物较少。霜降时节去户外登高远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还可舒缓心情。

7.进补

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霜降养生要“五防”

一防秋燥,霜降季节燥邪伤人体津液,会出现燥象,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会出现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梨、葡萄等。起居上要早睡早起,以利舒肺,能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二防秋郁,深秋时节,草枯叶落,导致人心情郁闷。秋季养生防秋郁,要注意保持积极的心态,不可过分忧虑,可以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

三防湿邪,霜降时往往暑气还没彻底消退,雨水还很多,会因湿气阴邪,困伤脾阳而发生水肿或腹泻症状。可多食莲子、薏米、冬瓜、莲藕、山药等。

四防风邪,霜降时节,风邪易侵入人体,会全身酸痛,疲乏无力。防风邪,大风天气减少外出,白天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睡前注意关窗,以免风邪侵扰。

五防中风,霜降是深秋向冬天过渡的时期,冷空气活动频繁,易引起心脑血管收缩,使血压骤升,从而诱发脑中风。

什么是霜降?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告诉你

“霜降”意味着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节气刚刚过去,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霜降节气的知识和各种习俗,中华路幼儿园的老师们精心准备,开展了“霜降至、秋意浓”主题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儿园里的孩子们是怎样度过这一天的。

霜降最应景的美食当属柿子,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吃柿子可以清热润肺,还可补筋骨,同时还有祛痰镇咳的功效,是非常适合秋天吃的水果。在各班的活动里头,柿子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小班的孩子们跟柿子做起了好朋友,他们通过观看图片、欣赏视频,了解了霜降节气的传统习俗,然后用小手去剥剥柿子,用撕、贴、拓印来做做柿子画,品尝用柿子 *** 的美食,感受中华美食的香甜。

中班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霜降的节气农事,知道霜降以后落叶冰封,满地鹅黄。秋天在霜降的到来中进入尾声,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寻找落叶,跟落叶做游戏, *** 有趣的动物贴画、五彩树叶面具、树叶标本,将独一无二沾满“霜”的叶子存留在这个秋天。

满地秸秆拔个尽,来年少生虫和病。收获以后的庄稼地,都要及时把秸秆、根茬收回来,因为那里潜藏着许多越冬虫卵和病菌。大班的哥哥姐姐化身为小小科学家,尝试着用各种 *** 来消灭害虫。又化身为美食家,用柿子做柿饼、用栗子做栗子饼,幼儿园二十四节气的特色食谱上又增加了新的品种。

俗话说,霜打菊花开,霜降前后,赏菊正当时,梅兰竹菊为四君子,梅花傲雪,兰花幽芳,竹林坚劲,而菊花,则为花之隐逸者。大班的孩子们,用各式各样的材料来 *** 菊花。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历史的沉淀,“霜降”活动的开展,让孩子积极参与节气文化的体验与实践,使孩子们知道节气与气候、农事、食物之间的关系,也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辛苦,让孩子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能加入到保护传统文化的行列中。让“大爱中华,有我当家”的理念,在中华路幼儿园每个孩子的心里扎根。

“霜降”至,昼夜温差超10℃早晚注意保暖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最近两天,我国自北向南先后开启升温模式,湖南跟着一路向暖,更高温重回30℃。但10月23日,我们将迎来“霜降”,这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更大的时节。未来三天,湖南大部地区天气晴朗,白天气温偏高,但昼夜温差明显拉大,普遍超10℃,早晚要注意保暖。

时至10月下旬,天气依旧维持暖和的状态,阳光相伴,气温攀升,今天长沙更高气温达到29℃,并且未来三天气温仍将维持在28至29℃。全省来看,21日7时至22日7时,湖南更高气温湘北为25至27℃,其他地区为29至31℃。很多小伙伴调侃,这样的天气让人分不清,究竟是在过秋还是夏了!

此时倘若翻阅24节气日历会发现,明天我们将进入霜降节气。“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在0℃以下。省气象局气象专家解释,“霜降”节气反映的是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秋燥明显、天气渐渐变冷的气候特征,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

在气象学上没有“霜降”的概念,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之一次霜称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霜”通常出现在秋、冬、春这三个季节。“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两者不是同一概念。

省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降雨仍偏少。26日至27日湘北小到中雨;28日至29日雨区扩展到湘中一带。26日前湘南、湘中干旱持续发展,维持特旱等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极高。冷空气活跃但气温仍偏高,22日前更高气温湘南上升至30℃左右;较为应景的是,23日霜降节气后,冷空气降不断渗透南下,湖南降温幅度10℃左右。

气象专家提醒,霜降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开始,此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公众更加需要注意添衣防寒,尤其是要注意脚部和胃部的保暖。此外,要关注干旱发展,并做好保水节水和科学用水等抗旱工作。近期省内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极高,需加强火源管控等森林防灭火工作。

(一审:黄娟 二审:黄京 三审:周文博)

<责编:孙燕飞>

<来源:三湘都市报>

今天是寒露,出现霜降好不好?有啥预兆?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谚语

【前言】

明天,是10月8日,一年一度的寒露节气到了,这几天温度骤降,明显感觉天气越来越冷,人们也正在忙着抢收抢种,防止霜降提前来临,气候异常,影响粮食丰收,造成粮食作物减产,这样会不利于农作物高产。

谚语说得好,说:“霜降见霜,谷米满仓”。可见,到了什么节气,出现什么征候,才符合天气变化规律,顺应节气特点。正如寒露节气是寒露凝重,而霜降节气则霜降来临,符合节气规律,五谷才会丰登。否则,如果寒露节气提前出现霜降,势必物极必反,影响粮食丰收。不信我们来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俗语。

1、谚语:“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阳无雨一冬晴”

寒露时节,露水冰凉,低温接近15℃左右,我们叫寒露;霜降时节,温度越来越低,当低温接近0℃大关时,会有霜降现象出现。

俗语:“寒露九月节”,寒露节气正是农历九月的开始,可见,农历九月初一出现霜降不是好现象,说明温度骤降,达到冰点,势必给正在生长或者还没来得及收割的庄稼,带来致命打击,直接影响其正常生长,也就是谚语说的,“九月初一霜害人”。

大家可能要问:为什么寒露出现霜降害人呢?霜降来临,预示着温度零度以下,无论植物还是粮食作物都受到影响,停止了生长。不信,我们再看看其他谚语的说法,是不是这样。


2、农谚:“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在南方大部分地区,晚稻正在收割或者进入成熟期,下步面临着收割。这时候,最怕的是寒露节气这天来一场寒霜,那可大事不妙!正所谓:“稻怕寒露一朝霜”,直接影响稻米生长,如果霜降严重,将是毁灭性打击。

还有的谚语说:“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满仓”。可见,霜降之前,也就是寒露时节,如果发现降下寒霜,那么大米不能成熟,出现瘪子,产量不高,人们挑着收割庄稼,非常轻松,没有沉甸甸的感觉。

但是,如果到了霜降以后,再出现霜降,这符合霜降节气特点,主关键是粮食作物已经颗粒饱满,收获归仓了,这时候出现霜降不会对粮食造成影响。


3、谚语:“种地瓜早收藏,着霜瓜块受冻伤”

当然,不仅仅是晚稻受到影响,北方广大地区,还没有来得及收获的其他粮食作物,同样如此,看看谚语怎么说。

谚语说:“种地瓜早收藏,着霜瓜块受冻伤”。过去,红薯是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高,老百姓喜欢种植红薯。为了来年种植红薯,都提前选择优质的地瓜当种地瓜用,为了促进其长的更大,往往延迟收获。但是,如果寒露节气出现霜降,没来及采收,红薯在田地里同样受到伤害,容易冻伤。

还有的说谚语,说:“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到了寒露时节,就要抓紧采摘烟草了,否则让寒霜打了,就造成减产,你也不能埋怨老天。


4、谚语:“寒露降了霜,一冬暖洋洋”。

我们看到,寒露节气这天出现霜降,主要是对粮食作物造成伤害,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或者收获。不仅如此,寒露这天出现霜降,还预示冬天天气不冷,来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谚语怎么说。

谚语:“寒露降了霜,一冬暖洋洋”。本来应该是霜降节气以后,可能出现霜降,但是,霜降提前来临,在寒露节气出现了霜降。那么预示着整个冬天天气暖和,不会太冷,也就是说是个暖冬。

暖冬,其实有利有弊,但是总的说来是弊大于利,比较冬天就是要冰天雪地,才符合天气特点。否则,容易滋生各类细菌和病虫害等等。

小结

综上所述,寒露节气霜降来临,不是好兆头,势必影响粮食丰收,造成粮食作物减产 ,而且冬天不冷,越冬作物容易滋生细菌及病虫害,可见,人们并不期盼霜降提前来临。

有句谚语说:“寒露无雨,百日无霜”。如果寒露这天没有出现降水,那么后面三个多月,不会有霜降,说明温度相对较高,比较暖和,不用担心霜降提前来临。

#国风大典#

节气之美——霜降

霜降酸菜千年俗。朱锦明 绘

【编者的话】

“深秋柳陌露凝霜,衰草疏疏碧水凉。”农历九月末,碧天澄静时,一个清新冷冽的时节——霜降,如期而至。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预示着秋已尽、冬将至。

霜降节气充满诗意,让晚秋显得更加高远而清凉;霜降节气也处处透着肃杀,俗语说:“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

霜降节气之美,美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美在“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也美在“柿红梨紫漫山熟,冷雨萧萧落乔木”……

青海高原的霜降之美,是大地造化,是秋天的最后一次回眸——层林尽染、满山云锦、牛羊满坡,是一幅浑然天成的多彩画卷!

本期“江河源·节气之美”,带您领略作家和画家笔下的霜降之美,感受萧瑟秋风中的那一份温情与难舍。

霜降节气的特点,霜降节气的特点-第1张图片-

霜降:清酌

梅 卓

水獭轻裘的衣裳,香车宝马,美丽的新娘,帽子上插起红色罂栗,胸前的珊瑚是祖上的荣耀,手指上是否已戴上互赠的九眼髓珠……

而天公也是作美的。

作美的还有喜宴上的笑脸。你的哥哥。我们的兄弟。大地上盛开的易逝之花朵。

夜晚中远方的雪山是黛青色的,我们一直无法翻越它,我们找过道路,可是它仿佛梦一般,任我们四处飘摇。

才明白那黝黑的门窗,再也不会为我开放了……

矜持的舌苔更加矜持。无色的透明液体迎接你的目光。你辗转而来。你迂回而来。你顶着貌合神离的岁月轻轻赶来。

这是怎样的容颜,将在冬天来临之前就要消融了吗?

轻薄的人呵……撵着时光……

撵着时光……大醉而归……

霜降大地

王玉兰

暮秋的雨干脆痛快,很起劲地下着,雨后的空气清新中裹挟着寒凉扑面而来,我将脖子蜷缩在衣领间打了个哆嗦。

蓦然发现,街边的老柳精彩了一夏,此刻已结束了表演,极力做好退场的准备。高大挺拔的杨树哪能静默无声,它们把整个秋季熏染的金黄璀璨,你看那落叶层层叠叠,铺满一地凉意。也有一些经不得风雨的树木早已失去了它本该有的绿色,光秃秃的枝干上只剩几片枯叶摇摇欲坠,慵懒地耷拉着脑袋。在这些树种中,紫叶李的生命力尤其旺盛,紫叶满树,紫果累累,树杈直刺灰蒙蒙的天空。藏匿于枝叶深处的鸟儿啾啾低鸣,在紫叶间闪躲,仿佛躲避料峭的秋风。在这座小城,除却麦秀山林间的青松,大概紫叶李最是傲霜。

黄昏的河畔像多情的少女,痴痴地留恋着河水。河水缓缓流淌,远处苍茫的青天便惬意地投入这流动的怀抱,偶尔几片秋叶落在水面上,随波逐流。我凝神专注地望着河水,望着远方,把暮秋的纯真随意挥洒。

河畔人家房前屋后的芫荽梅、金钱菊、万寿菊,粉的粉、红的红、黄的黄,开得正艳,看上去完全不受寒意的影响。绿叶间,各色花朵挂满凝霜,只要一点阳光,它们便微笑着尽显灿烂和美丽。它们都是勇敢的花,我想。

秋来秋去,窗外落叶翻飞,眼前的秋是暮秋的秋。据说掌管霜雪的青女,每逢九月十四就会来到人间,在青要山顶峰上,弹奏七弦琴。随着乐声徐徐而出,霜花一起飘飘而下,荡涤世间万物。此后的千年之间,每当人们看到霜降大地,就知道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到了。

是的,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飘然而来。这个时节坦诚真挚,大自然开始对万物生命的韧性和意志进行考量。这个时节,漫步于山野间,林间小道落叶层叠,山峦庄重沉稳,林木深沉含蓄,就连每一片落叶都成熟优雅。这个时节, *** 闲庭,清茶为伴,听一首老歌,想一段往事,细品秋之幽静。这个时节真好,最起码有物可念、有事可念、有人可念。

从霜降启程,一路向冬,一一告别,会发现,身上衣、眼前人、心头暖最堪珍重。

霜 花

陈劲松

那一片片的霜花,可是人间最轻薄、最脆弱的花朵?

在不经意间,它们便开满了田野、庭院。枯叶上,残花上,刚露头的麦苗上,屋檐上,瓦楞上,半开的门扉上,甚至是一只乌鸦的喉咙中,这只名声不好的鸟儿,它的叫声被洒在天空上,愈加显得苍凉。

霜花开在了白茫茫的芦花上,一种苍茫加上了另一种苍茫,只能等于更深的苍茫!

在深深的夜色中开放,像一小朵一小朵的月光,它们洒满了每条道路,夜行人的头发眉梢上也沾上了霜花。

这脆薄的花朵,它们的花期极其短暂,太阳一照,须臾间便消失了踪影,所以,它们的开放,不是为了炫耀一种美,而更像是一种提醒,让你懂得时光短暂,韶华易逝。

农家菜。朱锦明 绘

链接

霜降

霜降是中国传统节气,于每年公历10月23日至24日交节,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其实霜降时的霜并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近地表的空气凝结而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人们一般把秋季出现的之一次霜叫作初霜、早霜或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正盛开。

霜降时节,中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树叶枯黄,片片凋落。“霜降杀百草”,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寒霜会造成冻害。青海因为海拔的缘故,较之我国很多地方冷得要早一些。霜降之后,青海的气温会明显降低,让人有“一秒入冬”的感觉。好在此时,青海野外的农作物绝大部分已收获归仓。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意为霜降时节,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它们会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以祭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冬补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霜降节气,很多地区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霜降节气到了!今年冬天冷吗?霜降谚语有答案就,看看怎么预兆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今年冬天冷吗?10月23日霜降节气,其农谚俗语有答案!看看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值得研究。

老祖宗留下的经验,说:“霜降无雨,暖到立冬”。从霜降到立冬正好15天时间 ,也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等到了立冬,也就是进入冬季。看来,假如霜降天气晴朗无雨,那么秋末往往比较暖和。大家可能要问:那冬天冷不冷?继续畅谈霜降节气农谚,看完老祖宗留下的文化,你就明白了。

1、霜降无霜降,春天天气凉。

二十四节气,这可是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一直指导着农业生产和生活,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特点和鼓励。

正如谚语预兆:“霜降无霜降,春天天气凉”。也就是说什么节气有什么现象,霜降节气,顾名思义寒霜降临,但是,如果霜降节气没有出现霜降,谚语预兆到了初春时节,往往天气寒冷冰凉,可以看出,冬天则相对比较暖和。

还有的谚语说:“霜降没下霜,大雪满山岗”。大家可能一眼上午去,感觉这不是说霜降没有下霜,冬天大雪纷飞吗?肯定非常寒冷!其实,大家仔细看看,为什么大雪满山岗。说明山下没有雪花。因为山岗上温度低,会出现降雪。但山下比较暖和,没有雪花降临,大家说是不是?


2、霜降见霜,小雪见雪。

霜降时节,出现霜降,则符合天气变化特点,否则,天气过于暖和。

正如谚语所说:“霜降见霜,小雪见雪”。这正是二十四节气根据天气特点,形成的节气。霜降自然预示着霜花出现,而小雪节气,也说明迎来了小雪天气,雪花轻轻飘落,天气开始变得寒冷。

还有的谚语说:“霜降有风,两寒有霜”。谚语中,“两寒”:指的是小寒大寒,也是二十四节气,预示着最冷的月份,通常指的是农历十二月,又叫腊月,是冬天最后一个月了,这时候春节已经不远了。古人说,如果霜降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等到了寒冬腊月,则是天寒地冻,冰天雪地,是个寒冬时节。


3、霜降晴,晴到年瞑。

今年,阳历10月23日迎来霜降节气,我们看看这天晴天,谚语怎么说。

谚语这样说:“霜降晴,晴到年瞑”。根据谚语所说,“年瞑”:指的是到了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夜,中华民族更大的传统节日,预示着新的一年来临之时。看来霜降节气天气晴朗,那么整个冬天也是雨雪匮乏,阳光灿烂。

正如其他农谚说:“霜降晴,风雪少;霜降雨,风雪多”。霜降天晴,往往预兆天气暖和,寒风大雪比较少。反之,如果霜降节气出现降雨,则冬天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是个寒冬。


朋友们!老话说:“霜打红日晒、霜重见晴天”。霜降节气来临,这天要是出现霜降,往往预示着当天红日高照,天气晴朗,是个好日子。

霜降节气到了,你们那里是什么天气,欢迎交流畅谈。

天气预报:今天霜降节气,天气晴朗有什么预兆?过去的谚语有答案

#头条创作挑战赛#

今年,公历十月二十三,农历九月二十八,恰逢霜降节气,预示着温度下降,霜花再现,那要是这天晴天无雨,老祖宗总结积累的农谚,有什么预兆?看看就知道。

俗话说:“霜降九月节,过了就是雪”。大家现在总是感觉,冬天不冷了,温度提高了,天气暖和了。实际上,到了农历九月中旬,已经到了霜降时节,更低温度达到冰点,清晨下霜是常用的现象,而且有一些地方还会出现雪花飞舞。可是,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呢?霜降天晴好不好?别急!老祖宗留下的谚语有答案!

1、霜降无雨露水大。

霜降霜降,寒霜降临,在二十四节气中,已经到了下霜的时节,温度在零度左右徘徊,我们看看这天晴天有什么说法。

老话说:“霜降无雨露水大”。这句谚语意思很好理解,表面上看,霜降节气没有降雨,那么这个时节往往露水非常大。那深层次有什么含义呢?我们知道,霜降节气,霜降出现,说明温度达到冰点。而露水大,应该是在白露或者寒露时节比较符合节气特点。但在霜降节气反而露水大,说明天气比较暖和,温度在零度以上,大家说是不是这样呢?

正如其他农谚所说:“霜降无雨,暖到立冬”。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下一个节气是立冬,相距15天时间,也就是说在霜降节气没有降雨,那么这个深秋天气暖和,雨水匮乏。


2、霜降天晴,寒冬不寒。

霜降天晴无雨,老祖宗预兆秋天干旱少雨,天气晴朗暖和,那进入冬天以后,冷不冷呢?

谚语这样说:“霜降天晴,寒冬不寒”。谚语言简意赅,一目了然,说的很清楚,如果霜降节气天气晴朗无雨,那么这个冬天也不会太冷,往往是阳光明媚,天气暖和,干旱少雨。

正如有的谚语所说:“霜降天晴,晴到年底”。看来晴天到年底,也就是到了大年三十了,整个冬天就结束了,春天即将到来之际。说明这个冬天暖和干旱,雨雪匮乏,是个暖冬。


3 、霜降无降雨,清明断水车。

霜降无雨,不仅秋天干旱缺水,这个冬天雨雪也不多,那来年春天雨水是多少呢?我是畅谈民俗点滴,继续畅谈。

老祖宗这样说:“霜降无雨,冬干春寒”。

看来不是好兆头,本来冬天就没有雪花降临,不利于冬小麦生长,到了春天还出现倒春寒,可不是好现象,容易造成农作物减产歉收。

更有的谚语说:“霜降无降雨,清明断水车”。看来不仅影响到春天雨水多少,即使到了清明时节,雨水也不多,因为水车都不能正常运转了,看来确实是雨水


正如老人所说:“霜降晴,风雪少;霜降雨,风雪多”。一句话,概括性非常强,如果霜降节气这天晴天无雨,那么后期雨雪偏少,天气晴朗干旱。反之,进入霜降节气雨水降临,则冬春时节,雨雪霏霏。

今天是霜降节气,你们那里是什么天气?下雨了没有?欢迎交流分享。

标签: 霜降 节气 特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