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是雪糕的销售旺季,关于雪糕的话题也是热度不减。不少网友将高价雪糕调侃为刺伤钱包的“雪糕刺客”,与之相对的低价雪糕、平价雪糕则被称为“雪糕护卫”。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上海许多街边小店的雪糕市场需要更丰富的产品供人挑选,需要更多贴合市民需求的消费模式,让更多人畅享清爽一夏。
冷饮小店争当“雪糕护卫”
SUMMER
“我这里有600多种雪糕,可以按照7.5-8折的优惠价格批发零售。”记者近日走访徐汇区康健路上的一家冷饮批发小店。按照往年,4月-10月是该店专售冷饮时间, 其余时间才会变换成干货店。因为疫情影响,今年6月份恢复营业后,老板娘王小勤就迫不及待地忙碌了起来。
走进店门可以看到,在两排长长的冰柜前,有不少自行选购的顾客和陆续进出的外卖小哥。遇到有的人找不到心仪的品牌,王小勤都会熟悉地指引过去。也有询问价格的情况,她会指向墙上粘贴的价目一览表。
王小勤告诉记者,她最早在其他区开店,后来才把店搬到康健路上,这样一待就8年。她说这八年里,自己再没想过换地方,因为太喜欢这里邻里关系。只要店门一开,邻居大都认识。
她说,甚至有的小孩是吃她店里的冷饮长大的。“刚开始,我看着小孩是被婴儿推车推来的,现在都可以自己拿钱过来,说‘阿姨买冷饮’。”也有邻居有着特殊的需求,王小勤也会细心地照顾到。
“她在这里开店几年,我就吃了几年。”今年75岁的周阿姨是一位糖尿病患者,由于喜爱吃冷饮,王小勤就特地进货了一批无糖雪糕,让她特别感动。“医生也表示,少吃一点没有大碍,关键心情好最重要。”
上海人依旧爱经典平价雪糕
SUMMER
见证小店变化的不仅有邻居,还有王小勤的两个孩子。尤其今年6月恢复营业后,王小勤之一时间打开外送平台。起初,在饿了么的日单量约三四十单,随着天气日渐炎热,每日稳定在近百单,远超线下单量。于是,王女士带着两个放暑假的孩子在店里分工忙活,孩子们依照外卖订单拣货,王女士装进保冷袋打包,然后分发给小哥。
根据饿了么数据显示:小暑之际,冰品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近八成。与此同时,超过4万家商户今年接入“融化必赔”服务,是去年的2.7倍。伴随线上冰品配送服务持续升级,“外卖买雪糕”正成为快速蹿升的消费新趋势。
与此同时,“雪糕刺客”也占据了最近的热议话题。“今年上半年多地疫情,更多消费者开始尝试通过外卖购买各类商品;同时‘雪糕刺客’的价格问题在线上也可以被更好解决。”饿了么冰品行业运营负责人刘泽对记者表示,“针对消费者过往有的痛点,雪糕外卖也升级了一系列服务,比如担心雪糕放在餐箱融化、小哥取送雪糕延迟,也正被新的服务所解决,更多消费者点雪糕外卖时不再有顾虑。”
“今年周边很多阿姨爷叔学会用外卖了,我还挺意外的。”王小勤也说道,有的老人是疫情期间学会了使用外卖平台,现在习惯了这个消费方式。一开始在线上下了单,还会打 *** 过来,说要包包好,担心融化。但尝试了一次之后,也就放心了。另外据饿了么数据显示,在近三年中,上海老年用户夏季通过外卖购买雪糕的订单量也同步增长了3倍。
或许由于今年天气比往年炎热,很多店家反映,6月开张以来,小店线上日单量都创新高。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人更爱点的雪糕是光明盐水棒冰、中街冰点糯米糍香草口味雪糕、光明白雪中砖冰淇淋、老中街冰棍、伊利巧乐兹经典巧脆棒雪糕。其中老人比较喜欢吃清爽的棒冰。
不过记者也发现,顾客常买的经典、平价的雪糕,比如上海人更爱的光明系列产品,大多数价格在5元之内。畅销多年的巧乐兹、冰点等经典雪糕,价格多年来也没有大的波动。除了几毛一根和几十块一支之外,雪糕市场还期待更丰富的产品供人挑选和更贴心的消费服务,让更多人畅享清爽一夏。
记者:刘辉
编辑:毛雯露
校对:姜依旖
来“进货”吗?松江这家冷饮批发店拥有超多怀旧款与网红款,更便宜的仅0.8元要说炎炎夏日
能让人瞬间清凉的东西是什么
那一定非冰激凌莫属
很多人喜欢夏天
也是因为可以爽快地吃冰
如今,各大超商售卖的冰激凌种类繁多
单只的价钱也是从几元到上百元不等
小时候一大袋一大袋采购
却也花不了多少钱的快乐
是不是很久没有体验到了?
今天,小松就带你探访一家
宝藏冷饮批发店
听说那里的冰激凌不仅品种齐全
价钱也非常美丽
更便宜的只要8毛!
走进位于方松街道江虹花园内的江虹冷饮批发店,8个大大小小的冷柜内,整整齐齐摆放着各个品牌的冰激凌近300款。从传统的赤豆棒冰到最新的喜茶合作款,应有尽有。
先不说普通款,这里光是怀旧款就可能会让你“尖叫”。
01 菠萝渣渣
批发价:0.8元
还记得它吗?曾经红极一时的上海冷狗牌菠萝渣渣,螺旋形状的冰棍里面有细碎的菠萝果肉,咬一口含在嘴里,会忍不住用尽全力吮吸果肉,曾卖到4元一支的高价。如今的复刻版,虽然果肉没有小时候的多,但胜在味道不错,价钱也便宜,每支只要8毛哦!
02 七个小矮人
批发价:4元
七个小矮人顾名思义就是由七个彩色小冰棍组成的冷饮。新款取名为“七剑客”,批发价为4元,非常适合和小伙伴分享一起吃。
03 光明冰砖
批发价:3.2元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光明冰砖,无论冰激凌市场如何推陈出新,它都无法被取代。深蓝色底色配上鲜艳的红字,一看到这个包装,思绪就仿佛被拉回到了童年的夜晚,将冰砖放在碗里,蹲在家门口吃的场景。醇厚细腻的冰砖,入口即化,奶香味十足。最近,网友还解锁了许多新吃法,加进咖啡中、汽水里、面包里等等,可以尝试一下哦。
04 绿舌头
批发价:1.2元
绿舌头可以说是小时候更好玩的冰淇淋之一了,绝大部分人买它出于好玩的心理绝对大于好吃的。刚刚打开包装袋时,它看起来还和普通冰棒没什么区别,过一会儿舔得稍微融化一些,就变得像舌头一样软,吃到嘴里是果冻的口感。
05 天冰大果
批发价:8元
去年回归的天冰大果不仅保留了原来的口味,用料也豪华升级!吃完里面的冰激凌,再吃外面的冰沙,一口又一口,根本停不下来。
06 娃娃雪糕
批发价:3.2元
娃娃雪糕也是童年最经典的雪糕之一。巧克力加牛奶组成的娃娃脸,可爱又好吃,但很容易融化,所以一不小心,娃娃脸就会变得非常魔性,每打开一支都充满了惊喜。
07 香蕉先生
批发价:7元
今年夏天回归的香蕉先生,掀起了一波热度。黄色的巧克力脆皮里包裹着香蕉口味的内馅,经典的香蕉造型,仿佛是真的冷冻香蕉。尤其是外面的脆皮,堪称灵魂所在。不过回归后价格也翻了好几倍,7元一根,你能接受吗?
08 光明盐水棒冰、赤豆棒冰、绿豆棒冰
批发价:1.2元~1.6元
没有一个松江人不爱光明,盐水棒冰、赤豆棒冰、绿豆棒冰……谁家冰箱里没有一层是专门为光明留着的呢?其中盐水棒冰人气更高,透明的冰棍,配料以盐开水和糖为主,甜中带咸的口感最为解渴,批发价为1.2元一支。
09 伊利冰工厂系列
批发价:1.2元~1.6元
夏日炎炎,不想吃甜腻的奶味雪糕,你心中的之一位是冰工厂吗?山楂、菠萝、蜜桃、蓝莓……你更爱的口味是哪个?
除了怀旧款,这里的网红款也非常多。钟薛高、喜茶冰棒、一支杨梅、白桃雪糕等等,不仅种类齐全,价钱也均比市场零售价便宜。
小松算了算,一组钟薛高要比市场零售价便宜100多元!老板不定期还会推出各种各样的组合优惠与免费试吃活动。
别看店面不大,这家店拥有自己的冷库哦,每天都要进货近200箱!除了附近居民是这里的常客,还有不少泗泾、九亭的居民一到夏天就会专程前来采购。
看到这里
你是否也想起了童年
和小伙伴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
一口一口地舔着冰棍的幸福场景呢
你还知道哪里有便宜、品种又多的冷饮批发店
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吧
文字、图片、编辑:周雨薇
走亲民路线 上海这家小店坚守平价雪糕阵地坚持平价的国和冷饮批发店。 康玉湛 摄
中新网上海7月19日电 (记者徐银 康玉湛 许婧)三色杯雪糕10元四杯、雪宝9元五支……上海市杨浦区国和路上的一家老牌平价冷饮批发店一直是周边居民采购冷饮的“宝地”。
这家名为“国和”的平价冷饮批发店有近30年历史。其店长赵学宽告诉记者,店内销售涵盖数百款产品,其中老中街、德氏等冰棍仅售7毛一根,而最畅销的当属上海老字号“光明”,“像光明赤豆,原价是两元的,我们现在打到六点几折,七折都不到,只有一块两毛五一根。”
每年一进入暑期,作为消暑“标配”之一的雪糕迎来销售旺季,许多冷饮批发店开启热销模式。近日,中新网记者在上海走访各大冷饮批发店过程中发现,今年平价雪糕似乎重归主流,而消费者对于雪糕的消费也更加理性。
赵学宽说,目前店内全场冷饮单价是在市面零售价基础上至少打七折,1元左右的冷饮占比约20%,2元左右的冷饮占比超过50%。
“我们这个小店能坚持做到现在,亲民实惠是招牌,我们会在能力范围内做到尽量不涨价。”赵学宽解释说,即使厂家涨价,小店有的东西也坚持不涨。
顾客在店内选购。 康玉湛 摄
接手这家店10多年的赵学宽坦言,尽管前些年雪糕价格一路走高,但3年前他就判断,总归有一天这些价格高昂的雪糕价格空间一定会缩小,事实上如今也确实如此。比如之前赵学宽店内的产品基本是打八折,慢慢变成七折,现在是六点五折,甚至六折。
“我们只是在工厂给我们的价位上稍微调高一点点,加一点点利润,希望给客户多买一点回家吃,薄利多销。”赵学宽表示。
七旬“老上海”陈琳宽是这家冷饮批发店的“常客”,当天他特地带着放暑假的孙女前来“大采购”,5分钟就挑选了数十根雪糕。
记者看到,陈琳宽一共买了十几个品种的雪糕,一共消费了120元左右。陈琳宽说,购买雪糕主要是为了买给小孩,因为这家店还是比较便宜的,所以多买一点,回去天热了可以吃点。
赵学宽说,如陈老伯一样的老顾客很多,多年的经验也表明薄利多销其实是更多顾客能接受的方式,不仅周边居民前来购买,专程赶来购买的顾客也很多。尽管冷饮批发的利润空间并不大,店内仍会提供一些人性化的服务,比如提供干冰、保温袋等。
赵学宽发现,如今低价雪糕销路更好,去年售价颇高的钟薛高今年价格都降下来了,还展开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进口的雪糕也贵,像哈根达斯20多元一个,再贵的话就不怎么敢进货了。
消费者更喜爱平价雪糕,不少高端品牌为迎合市场也主动“自降身价”。今年多家雪糕企业改变“高端”定位,走起亲民路线。例如,和路雪品牌旗下的梦龙推出mini系列,钟薛高也开发子品牌,与此前动辄十几元一支的产品相比,新产品定价仅为每支3.5元。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冰淇淋市场规模达1470亿元,2021年则超过1600亿元,并且我国冰淇淋消费市场保持增长态势,平均增长速度达9.5%,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的1600亿元增至2026年的2460亿元,消费市场规模广阔。在赵学宽看来,冷饮批发市场一定会有所变化,不管是平价还是高价,都会有消费者选购,但要想做得长久,一定要诚信,并且在质量上下功夫。(完)
气温飙升下日售近千箱,黄浦这家38载老字号冷饮批发部销售火爆老陆正在收银台前(右一)
“一箱盐水、一箱绿豆,过会送到我家行吗?”“现在都出去送货了,回来后我让他送来。”在普育西路86号的上海斜桥冷饮批发部内,几乎每天都会上演这样的场景。
斜桥冷饮批发部生意火爆
光头老板老陆是这家店的“掌门人”,26岁起便投身冷饮批发行业。用他的话来说,自己把更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冷饮批发”。“以前我在上海粮油公司任职,当时公司提倡我们转型搞三产,我也就顺应号召经营起这家冷饮批发部。”从1983年到2021年,斜桥冷饮批发部已走过38个春秋,“很多老顾客是跟着我们(批发部)一起长大的。”
老陆回忆说,自己刚开店那会卖的光明奶油雪糕8分一根、中砖4角一块。而现在光明奶油雪糕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光明中砖也涨到了3.2元。
斜桥冷饮批发部生意火爆
这些天,上海的温度飙升至35℃左右,斜桥冷饮批发部的生意也跟着红火起来。老陆告诉记者,每年这个时候店里的生意根本来不及做,“零售、批发、外卖、团购、公司拿货,每天都能卖掉近千箱。”
记者注意到,光顾斜桥冷饮批发部的顾客大多熟门熟路,拿起一个老式镂空箩筐,“翻箱倒柜”中便把心仪的冷饮选购完成。“这里价格比外面超市实惠很多,买五支就能享受8折批发价。”一位刚买完冷饮的顾客欣喜地说。
斜桥冷饮批发部内的冷库
与世面上很多冷饮批发部不同的是,斜桥冷饮批发部把冷库直接安在了店内,这也让批发部内存放的冷饮品种较为齐全。
市面上不太常见的绿舌头
亮亮企业出品的三款冷饮
记者就在店内发现了市面上不太常见的“和路雪绿舌头”,1.2元一支的价格较为实惠;此外,亮亮企业出品的三款冷饮:重绿豆、重赤豆、原味奶,也是店内的畅销单品,“这款原味奶的口感和当年的光明牌奶油雪糕极为相似。”一旁的老陆说道。
小工在冷库前搬运冷饮
虽然斜桥冷饮批发部从来都不缺生意,但今年60多岁的老陆直言自己“不想做了”。“以前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忙前忙后,现在请了两个小工帮忙,一个人实在做不动。”老陆指着正在冷库前搬运冷饮的小工说,“有时候想想虽然累,但每次看到熟客哪怕搬家还特意过来买冷饮就很感动,觉得还有开下去的必要!”
记者 / 张益
编辑 / 孙冲
图片 / 朱影影
雪糕批发店纷纷入驻外卖平台,3元以下雪糕订单环比增长94%最近半个月,那些看起来平平无奇,一付款就“刺你一剑”的雪糕,牵动着不少年轻人的心。7月迎来小暑,年轻人终于找到了“雪糕护卫”——不是便利店,而是批发店,尤其是上线外卖平台的批发店。
美团数据显示,相比6月同期,7月1日至7日,平台上雪糕批发店数量增长19%,雪糕订单数增长72%。其中,3元以下雪糕卖得更好,中街、雪莲等本土品牌也借批发店,找到了新销路。
年轻人点外卖躲避“雪糕刺客”,雪糕批发店线上订单增长72%
炎炎酷暑,今年更甚。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今年6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9℃,达到1961年以来同期更高。专家预计,7月5日至11日,西北和中部地区还将出现高温天气。
年年消暑必备的雪糕,今年却成了“刺客”。6月下旬开始,网上关于“雪糕刺客”的讨论越来越多,天价雪糕令消费者避之不及。消费者开始在外卖平台寻找平价雪糕,美团此前数据显示,6月平台上平价雪糕订单量突破百万单,3元以下订单占比达七成。而在7月之一周,3元以下的雪糕占比继续提高,从6月的71%上升到75%。讨伐“雪糕刺客”半个月,消费者对平价雪糕的需求和偏爱进一步提升。
行业分析指出,人们之所以觉得雪糕越来越贵,是因为便利店等渠道天然欢迎高利润的高价雪糕。很多消费者童年爱吃的平价雪糕,难以在地租成本高的商场占据一席之地。经过半个月的探索,不少年轻人发现,雪糕批发店是购买平价雪糕的更佳渠道之一。
▲外卖骑手等待取单,雪糕批发店忙碌备货 摄影:王恭
数据显示,仅7月之一周,美团上雪糕批发商户环比6月同期增长19%,来自批发店的雪糕订单数也增长了72%。相比逛便利店,选择雪糕批发店下单的消费者,更容易实现“雪糕自由”。美团平台上3元以下雪糕订单,7月环比增长69%,而批发店3元以下的订单环比增速高达94%。
武烨东的雪糕批发店就是一个典型。2020年,武烨东在太原解放路开了一家雪糕批发店,每台冰柜上显著标出每款雪糕价格,5毛一个的“雪莲”进门就能看到。开业之初,武烨东的雪糕批发店就接入外卖平台,陈列同样按价格分类:1元区、2元区、3元区……更高是“6元以上”。
“小时候夏天想吃雪糕,爸妈都会到批发市场买一大袋雪糕放在冰箱里。” 武烨东观察发现,身边的便利店越开越多,便宜的雪糕却越来越难找寻,“现在消费者也有批发需求,线上线下一起卖雪糕,应该是门好生意”。
如今,武烨东的雪糕小店,不仅获得附近居民的青睐,每月还能在美团等平台销售3000多单,外卖占比近四成,日营业额超1万元,成为太原杏花岭区超市便利人气榜第1名。
老牌雪糕借即时零售迎来复苏,雪莲等品牌本地线上销量翻倍
美团数据显示,7月以来,北京、重庆、济南、武汉、深圳成为雪糕批发店销量更高的城市。“四大火炉之一”的重庆雪糕销量环比增长176%,高温天数较以往更多的金华雪糕销量环比增长299%。
“身边的便利店越开越多,便宜的雪糕却越来越难找寻”,武烨东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随着人们对“雪糕刺客”的反感程度加深,越来越多消费者主动寻找儿时记忆,发现平价雪糕不是没了,而是藏起来了。
山东人柳一禾(化名)从小就爱吃“雪莲”,工作后就吃得少了,“以为是消费升级,厂家不生产了”。最近看到“雪莲”上了热搜,才知道雪莲一包赚5分,定价13年没涨。可当她去周边超市、便利店询问时,却没找到一家还在售卖的。她无意上美团平台搜索了一下“雪糕批发”,才发现离家3公里有家小店就有货。
雪糕批发店入驻外卖平台,老牌雪糕也迎来了一波复苏机会。行业分析认为,老牌雪糕的利润不高,多在本省或周边省份的雪糕批发店流通。这些街头巷尾的雪糕批发店,既是品牌经销商,也满足了附近居民的“囤冰”需求。离消费者更近的外卖平台,扩大了雪糕批发店的经营半径,也开拓了老牌雪糕的销售通路。
对于雪糕消费,不同地区的人,有着不同的童年记忆。中街、雪莲、五丰等老牌雪糕,具有明显的本地供给、本地消费特征。通过30分钟达的即时零售,不少消费者从附近批发店买到“儿时味道”。
美团数据显示,7月之一周,山东地区的“雪莲”订单环比增长152%;浙江人从小爱吃的五丰雪糕,本地线上销量环比增长86%。即便是中街这样已经家喻户晓的全国性品牌,在辽宁地区的销量增幅也达到了106%。江苏的马头牌冰棒、四川的八亿牧场等,在当地的线上雪糕销量也翻倍了。
▲本地老牌雪糕在当地批发店线上销量快速增长
“不止是雪莲,甚至不止是雪糕,很多童年的平价零食,最近在平台的销量都在增长。” 据美团平台消费研究相关负责人介绍,消费者对“刺客”的反感已波及到各个品类,有些“消费升级”完全是被动的,便利店找不到的平价零食,其实藏在各种批发店里,“30分钟达激活了本地消费的需求,也带动了本土品牌的销量,我们希望即时零售能帮助实体店复苏,这些店就是消费者的护卫”。
“老冰棍”“冰工厂”“绿色心情”……老牌雪糕外卖需求旺 外卖平台“雪糕批发”搜索量大涨六月以来,全国进入“炙烤”模式,多地气温突破40℃。随着气温节节高升,雪糕作为应季刚需,迎来“高光时刻”。但今年雪糕市场涌现了一批身价不菲的“雪糕刺客”,一支动辄十几元、几十元的雪糕,不少消费者直呼“买不起”。为此,雪糕爱好者们通过不同渠道寻找平价雪糕。美团平台数据显示,6月份,平台上平价雪糕订单量突破百万单,“雪糕批发”的相关搜索量同比去年上涨323%,北京、上海、长春、重庆、成都五地是雪糕外卖批发“大户”,销量更高。在全网“雪莲保卫战”热潮下,5毛钱一袋的“雪莲”,7月以来在外卖平台销量暴涨199%,老品牌平价雪糕迎来消费新热。
3元以下订单占比超七成
家住上海虹口的刘女士最近实现了雪糕自由,冰箱里囤了十几支不同口味的雪糕。“这是在美团上的一家‘冷饮批发店’买到的,光明盐水棒冰一支1.5元、伊利冰工厂2元、蒙牛绿色心情3元,明码标价,下单后不到30分钟,外卖小哥就送来了,雪糕一点都没融化。” 刘女士说。
刘女士告诉记者,上个月,她的钱包被“雪糕刺客”伏击了,冰柜里一支平平无奇的雪糕,结账时却要付12元,“以后不认识的雪糕不要拿”。刘女士试着在美团下单了雪糕,老冰棍、小布丁……那些曾填满快乐童年的平价雪糕又都回来了。
与频繁上热搜的“网红雪糕”不同的是,平价雪糕在外卖平台上打开了新市场,订单量激增。美团平台数据显示,6月以来,平台上平价雪糕订单已突破百万单,其中外卖销量前五的雪糕分别为:伊利苦咖啡、巧乐兹巧脆棒、蒙牛绿色心情、伊利布丁系列、伊利奶提子。从整体订单价格来看,3元以下的雪糕占比超过70%,3元-10元区间的平价雪糕增长最快,订单同比增长超150%。
一批老牌雪糕也凭价廉物美,再度走红 *** 。5毛一袋多年不涨价的“雪莲”,近期在社交媒体上受到热捧,美团平台数据显示,7月以来,雪莲的销量环比上月同期暴涨199%。陪伴几代上海人长大的光明冰砖,在外卖平台销量环比上涨88%。而承载东北人童年记忆的红宝石东北大板,销量环比上涨80%。
“30分钟配送上门”成雪糕消费新方式
吃雪糕,往往就图一个“即买即吃”。记者了解到,“雪糕别化了”是消费者在雪糕相关订单里的高频备注。雪糕的配送要求远高于其他零售品,普通快递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雪糕“即时送达”的需求。“30分钟配送上门”的外卖形式,成为消费者批发雪糕的主要方式。
雪糕能送得快,其根本原因在于,即时零售的供给,往往就来自于距离消费者附近5公里范围内的商超、便利店等本地线下零售实体。依托外卖小哥的即时配送,这些线下超市的经营半径从原本的1公里提升到了方圆5公里。
消费者对雪糕即时消费的热情,加速了传统小卖部、冷饮批发店等本地零售小店入驻外卖平台,拓宽经营半径。美团平台数据显示,截止本月底,平台上售卖雪糕的冷饮批发店、小卖部数量,同比去年上涨了三成。
新民晚报记者 杨硕
我要
江苏盐城大丰:冷饮市场悄然涨价“冷饮自由”不容易融媒记者 杨 晨
气温不断升高带动冷饮市场进入旺销季。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往年五毛、一块的小奶糕、老冰棍几乎绝迹,便利店的网红冷饮“老阿婆”“椰子灰”“钟薛高”等基本都在5元—20元不等。往日里消暑降温打牙祭的日常消费冷饮已经悄无声响地涨价了,有人在朋友圈里感叹,如今“冷饮自由”似乎也成了一种奢望。
一元雪糕越来越少 小布丁消失
“今年的雪糕贵了不少。”昨天,在人民北路一家雪糕批发店购买雪糕的张女士埋怨说,最近气温直线上升,孩子嚷着要吃雪糕,她花30元才买了七八根,去年买同样多的雪糕也就花20几元。“像伊利、蒙牛的雪糕,两块钱以下能买的种类很少,都是三四块一根。”张女士说。
这家冷饮批发店店主介绍,近期来批发雪糕的市民渐渐多了起来。“一次买个七八十块钱的很正常。”据他介绍,小店一天的营业额都在1000元左右。“一些批发价在2元钱以上的雪糕品种还有些利润空间,但是像红豆沙、老冰棍这些传统低端冷饮,批发价跟零售价仅相差5分钱,算上人工、电费,根本不赚钱。”
在这家平价冷饮批发店的销售目录上有几百种雪糕,但是批发价在1元左右的却不到10种。据老板介绍,他们已经连续数月进不到蒙牛小布丁雪糕。“原来每根0.5元的小布丁可以说是市场上更便宜的雪糕,但现在厂家根本没货。现在人工成本、原料都涨价了,这么便宜的冰棍进不 *** ,很可能是停产了。”记者发现,由于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一些零售价在1元左右的雪糕,卖一箱才能赚1元或1.5元,因为赚得少,干脆就不进货了。
新品定价偏高 钟薛高卖到18块
在市区中交美庐城南门一家冷饮小卖店,来买雪糕的小区居民刘洋正在询问店主是否有钟薛高雪糕。“之前都是在网上买这款雪糕,今年终于可以在小区门口冷饮店买到这款雪糕。确实味道纯正,但价格小贵,比梦龙还贵。”在店主的指引下,记者看到钟薛高雪糕的价格为18元,对比市场其他品牌的雪糕,这个价位并不低。
虽然雪糕涨价,但并不愁销路。据该冷饮店老板介绍,目前有几款新品售价相对较高,比如雀巢可以掰着吃的笨NaNa彩蝶冰,零售4元,批发3.5元;好阿婆雪糕零售价6元,批发4.5元。一般来说旧款产品涨价比较困难,新品往往从一开始销售时定价就会高些,但消费者依然愿意为了“尝新”买单。
主打差异化产品 冷饮市场迎变革
人民北路周刚冷饮批发站负责人周刚告诉记者,今年雪糕之所以集体涨价,主要是因为原料涨价及人工费、运输、房租等成本不断上涨。比如原材料方面,奶粉、纸箱等近一两年都处于高位,价格平均上浮20%左右。
周刚坦言,随着仓储、人工、运输等费用上涨,冷饮行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涨价只能说是一种必然,只是恰好在今年这一个时机爆发而已。类似小奶糕、老冰棍这样的低端冷饮利润少,在成本上涨后,如果零售价不上调,实际上毫无利润可言。想要提高市场占有率,必须主打差异化产品,提升产品价值,提高与消费者议价的能力,才能获得更高利润。
为了“雪糕自由”,年轻人盯上了批发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创
文 | 张 琳
编 | 曹 杨
今年夏天,年轻人的“雪糕自由”,是批发市场给的。
从去年开始,消费者们对于“雪糕刺客”的讨论声就不绝于耳。今年入夏以来,网友们更是身体力行地躲避着“雪糕刺客”。而为了吃上一根平价雪糕,实现“雪糕自由”,年轻人纷纷打起了批发雪糕的主意。
线下,曾隐匿在小区,甚至菜市场里的雪糕批发店被网友们“挖”了出来。线上,外卖平台和电商平台也成了网友们批发雪糕的主要阵地。
如何实现“雪糕自由”,也成为年轻人乐于分享的事。在小红书上,与“雪糕自由”相关的笔记超过3万篇。笔记中,有的网友晒出了自己发现的宝藏“冷饮批发”店铺的位置,有的网友“PO”出了线上购买雪糕的省钱攻略。在这些笔记中,网友们“批”到了1元/根的绿色心情,1.2元/根的可爱多和4元/盒的八喜……真正实现了“雪糕自由”。
曾在去年被15元/根的“雪糕刺客”刺中的90后女生冉冉,今年在菜市场的雪糕批发店里找到了平价雪糕,1元/根的雪糕使冉冉感受到了“雪糕自由”的快乐。
便利店曾是冉冉经常购买雪糕的地方,“以前觉得只有家里的老人才会去批发雪糕,作为年轻人,我总是在想吃雪糕的时候直奔便利店,享受‘即时满足’的快乐。不过便利店里压根买不到我小时候喜欢吃的平价雪糕,3元基本上就算是便利店雪糕的‘触底价’了。原因显而易见,利润低的雪糕怎么可能进得去便利店的冰柜呢。”
同样是批发雪糕,90后男生大东则选择了线上渠道,“今年一入夏,我就发现电商平台上的冷饮促销活动特别多,京东的雪糕品牌自营店经常‘买二送一’,我在上面买的伊利和蒙牛的雪糕,优惠后均价基本在1元/根左右。”
大东告诉燃次元,自己在多多买菜上曾花25元买了20支蒙牛的雪糕,“有人怕 *** 雪糕会化掉,其实完全不用担心。提前一天下单,第二天一早就到了,在干冰和泡沫箱的保护下,雪糕冻得硬邦邦的。”
雪糕批发店的经营者们也感受到了年轻人批发雪糕的热情。
阿娟是一家雪糕批发店的经营者,她的雪糕批发店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的一家农贸市场中,“今年批发雪糕的年轻人的确比往年多,所以我在进货的时候也拿了像‘双黄蛋’和‘椰子灰’一类的网红雪糕,这类雪糕只有年轻人会买。”
不过阿娟告诉燃次元,店里销量更高的还是3元/根以内的平价雪糕,“店里售价更高的是钟薛高,也有人买,但出货量不高,经常一天只能卖出去一支。”
这是否意味着贵价雪糕不再有市场?
事实并非如此。
“不同价位的雪糕都有其对应的目前群体。消费者在购买雪糕的时候也不单单只看价格,配料表也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是雪糕的牛乳含量和热量等指标。”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双井街道的一家雪糕批发店的店主汪明告诉燃次元。
也因此,汪明家冰柜中基本都是知名品牌的雪糕,“有些大品牌的雪糕虽然价格小贵,但仍有固定的消费群体会买单。但一些网红品牌的雪糕,却从去年开始就卖不动了,所以我今年压根就没进货。”
消费行业业内人士李越对燃次元表示,一方面,受去年“雪糕刺客”对消费者情绪的影响,如今消费者在雪糕上的消费越发理性,此前网红雪糕所附加的“猎奇”和“社交”属性正逐渐被削弱,品质可靠的平价雪糕更受欢迎。另一方面,今年热得比较晚,对于雪糕这类强季节属性的产品而言,即便少一个月的销售期也会导致库存积压,为清库存,品牌的促销活动也会更多。
“不过长期看来,高端雪糕还是有市场的。雪糕属于非必需消费品,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不同,高端雪糕仍有其固定的消费群体。”李越表示。
01
爱上“批”雪糕的年轻人
自从发现离家不远的菜市场有一家批发雪糕的小店,90后女生冉冉就逐渐减少了去便利店购买雪糕的频次,“我是从去年开始逛菜市场的,当线上买菜越来越贵,我才发现菜市场‘真香’。更大的惊喜是,两个多月前,我发现菜市场里冒出了一家雪糕批发店,不管是蒙牛和伊利等知名品牌,还是我小时候吃过的‘美国瓜子脆皮雪糕’,应有尽有。”
而雪糕批发店5支就可以起批的低门槛,也极大地丰富了冉冉选择的多样性。
“在这里我几乎感受到了几年前的物价,很多雪糕的批发价也就1-2元,而且还‘买五送一’,折算下来,很多在超市3元以上的雪糕,在这里2元左右就能拿下。”而更令冉冉大受震撼的,当属“八喜雪糕买一送一”的优惠。
“一盒80克的八喜雪糕才4.5元,老板告诉我是因为临期,但我看了下,保质期到明年4、5月,不知道为什么就成了降价处理的临期产品。”
便宜之外,冉冉还在雪糕批发店找到了“童年的味道”,“除了美国瓜子,我还在批发店里找到了老式的大冰桶雪糕。在我印象中,初中之后就没再吃到过这款雪糕了。”
冉冉在线下享受“雪糕自由”的同时,90后男生大东则在电商平台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雪糕“批发部”。
图/饿了么免费送雪糕活动订单
来源/妍妍供图
“每天一根雪糕”是大东夏季的“标配”,但近几年,雪糕的价格一涨再涨,大东直言“快吃不起了”,“以前一两元钱的绿色心情,现在零售价都3元了,只有在线下的批发店,或者电商平台做活动的时候才能买到2元钱以内的绿色心情。”
去年“雪糕刺客”大行其道,大东开始在电商平台上批发雪糕。
“今年的雪糕促销力度好像比去年还大。”大东对燃次元表示,“我大概比过价格,在多多买菜上批发雪糕比较划算,就是麻烦一点,需要自提。京东则要在有雪糕促销活动的时候下手,叠加满减后很便宜。”
就在不久前,大东看到京东上有“199-100”的雪糕促销活动,毫不犹豫又囤了一批,“一支‘明治海盐荔枝’折后价才1.82元,香草杯3.3元,这谁顶得住啊。”
与冉冉和大东不同,90后女生妍妍平时并不太喜欢吃雪糕,但家中冰箱冷冻三层却都是雪糕,“我是被羊毛冲昏了头脑。”妍妍口中的“羊毛”,正是每到夏季外卖或电商平台都会推出的“冰饮节”等优惠活动。
前几日,妍妍又看到饿了么做起了“免费送100万支雪糕”的活动,为了免费得到一盒6支的伊利苦咖啡,她又买了三盒和路雪。
“其实夏天很少有人能拒绝甜丝丝冰冰凉的雪糕。”妍妍对雪糕也是“又爱又恨”,“想吃又怕胖,所以我平时都会看一些雪糕测评类的视频和笔记,购买雪糕的时候也最为关注热量。”
但有时候,博主们推荐的低脂雪糕比较小众,基本没有出现在超市或便利店中,这也是妍妍选择线上购买雪糕的另一个原因,“线上的雪糕品牌比较多,但买一支又达不到配送标准,凑到配送标准发现,再多买点就能达到满减优惠的金额了,于是买一支就变成了批一堆。”
02
雪糕批发也开“卷”,平价雪糕占据C位
无论是为了性价比,还是寻找儿时的味道,又或是购买小众低脂雪糕……如今热衷于批发雪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门槛不高的雪糕批发生意也自然吸引了不少中小创业者。
这一点住在河北省廊坊市燕郊开发区的大东深有感触,“我家附近的农贸市场,去年夏天只有1家雪糕批发店,今年就变成了4家。这家‘买五送一’,另一家就在此基础上再推出一两款‘超低价’雪糕。即便限购买一支,也会吸引不少消费者。”
晓曼正是今年开始做起雪糕批发生意的。三个月前她在北京团结湖租下了相邻的两家店铺,一家做宠物寄养生意,另一家则搞起了雪糕批发。
“夏天本就是雪糕批发的旺季,再加上最近几年雪糕越来越贵,消费者批发雪糕的热情变得越发高涨。”为此,晓曼联系朋友找到了为超市供货的雪糕批发渠道,“雪糕批发生意的门槛很低,租个店铺和冰柜,找到正规的进货渠道就可以了。”
晓曼表示,雪糕批发是否赚钱与选址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是批发,所以单支雪糕的利润很低,大部分只有几毛钱。比如经典的老冰棍,进货价是0.4元/根,批发价是0.7元/根,一支只赚3毛钱。因此,客流量是决定雪糕批发生意是否赚钱的关键。”
除了线下批发,晓曼也同步在外卖平台上开设了销售渠道,“因为没有投放流量,所以线上成交量很低,基本上一两天才成交一单,主要起些宣传作用,走量还是要靠线下。”
晓曼告诉燃次元,线上雪糕标注的也并非批发价格,甚至高于店内的零售价,“因为平台抽成比较多,每卖出去30元平台要抽成10元,如果按批发价卖,必然会赔钱。比如一支雪糕店内零售是3元,批发价是2.5元,那么线上平台的标价要到3.6元,才能不赔钱。”
而对于过了销售旺季后的店铺安排,晓曼则早有规划,“夏天卖雪糕,冬天卖肉片,雪糕批发就是一季的生意。”
同样每到夏天就开始忙碌的,还有已经做了7、8年雪糕批发生意的阿娟夫妇。每年夏天来临之前,阿娟夫妇就在农贸市场租4、5个月的档口。“我们之前是在河北省邢台市的张口村做批发,但村里近两年搞雪糕批发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就想往外走走。”
图/农贸市场中的雪糕批发店
来源/7月23日,燃次元拍摄于北京丰台区的一家农贸市场
阿娟告诉燃次元,这几年的雪糕批发生意还不错,自己也有优质的进货渠道,所以就想到北京试试。“所谓优质的进货渠道,就是我们家的货比别人家的全,且拿货价低,更重要的是保真。”
燃次元观察到,阿娟的店内有6个冰柜,5元以下的雪糕占了大概3.5个冰柜,5-10元的雪糕占了2个冰柜,10元以上的雪糕只占半个冰柜。“店内雪糕产品差不多有200种,卖得更好的是3元内的雪糕,比如雪莲、老冰棍、绿色心情、巧乐兹、随变和冰工厂等,能占整个销售的60%左右。5-10元的占30%左右,10元以上的只占10%左右。”
阿娟告诉燃次元,为了测试当地消费者的喜好,自己通常会将各种类型的雪糕都进一箱来卖,卖得好的会持续进货,而卖得不好的基本就不会再上了。“比如刚刚提到的那几个热销款,每3、4天就会进1次货。而像钟薛高这样的高价位雪糕,通常一个月才进一次货。”
03
中高端雪糕何去何从?
除了雪糕批发店,燃次元走访了北京多家超市、便利店以及雪糕零售店后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市场上“新奇特”的网红雪糕新品较少,高价的“雪糕刺客”也较少见。
多位雪糕销售相关负责人对燃次元表示,“平价雪糕卖得更好”。
图/超市里也有雪糕批发
来源/7月25日燃次元拍摄于
北京朝阳区团结湖街道一家超市
艾媒咨询调研发现,2022年网友对单个雪糕的接受价位大多在3-5元之间,所占比例为37%;其次是5-10元之间,占比为33.9%。此外,也有网友接受价位较低,在1-3元之间的占比为11%;而接受价位在10元以上的较少。
在雪糕批发商汪明的冰柜中,全部都是蒙牛和伊利等大品牌的雪糕,唯独不见曾在前几年大火的网红雪糕们的身影,“‘雪糕刺客’深入人心,消费者对贵价和网红雪糕都很抵触,所以我压根不进这些雪糕了,怕没人买,最后砸在手里。”
“我们每个雪糕都明码标价了,绝对没有‘雪糕刺客’。”汪明强调。
如汪明所说,燃次元在店内看到,因为所涉雪糕种类过多,为了让消费者清晰看到每种雪糕的价格,老板直接在冰柜上方挂出了手写的价格表,标注清楚了每种雪糕对应的零售价和批发价。
“虽然店内也有价格偏贵一点的雪糕,但也都是知名品牌的高端产品,虽然销量不及平价雪糕,但也有其固定的消费群体。我觉得消费者也不是完全不愿意在雪糕上花钱,而是希望明明白白消费,不‘被宰’。”
对此,冉冉深表认同。作为一名资深雪糕爱好者,冉冉是中高端雪糕的拥趸。“只要物有所值,价格并非唯一考虑因素。我是可以接受中高端雪糕的,8元、10元甚至更贵的雪糕我都有买过。但雪糕的用料要与价格相匹配,而不是仅在营销和造型上下功夫。”
事实上,国产雪糕品牌们对中高端雪糕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15年。彼时,伊利便推出定价7元的甄稀系列。两年后,伊利巧乐兹推出名为“绮炫”的高端新品,售价6-10元。
2019年,伊利推出国潮高端雪糕品牌“须尽欢”,基础款售价就已经达到了15元左右。与此同时,蒙牛也在2017年推出蒂兰圣雪水果酸奶冰淇淋,售价20元。去年,蒙牛还与茅台合作,推出了定价超过60元的茅台冰淇淋。
但国产中高端雪糕真正被消费者接纳的分界点是2018年。
2018年,钟薛高横空出世。新中式的雪糕外形设计,加之各种进口高端原料的宣传,动辄十几、二十几元的价格,打破了雪糕消费者对价格认知的天花板,也加速了国产雪糕市场高端化的进程。
一时间,各类网红雪糕和跨界联名的高价雪糕蜂拥而至。并凭借互联网平台的“种草”和直播带货等多种营销方式,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然而,很多时候高价并不等于高质,多次被曝出虚假宣传的钟薛高被消费者授以“雪糕刺客”的称号。獭祭冰淇淋、茅台冰淇淋、伊利须尽欢、德芙冰淇淋和索菲亚冰淇淋等一众“刺客”纷纷被消费者“挂出”。
在这样的消费情绪下,今年上市的新品冰淇淋在定价上显得颇为谨慎。
据CBNData不完全统计,在2023年各品牌发布的70款新品中,46%的新品单支价格区间集中在3-10元,就连钟薛高也在今年推出了3.5元/根的雪糕新产品“Sa’saa”。
“平价产品重回C位成为今年雪糕市场最明显的变化。”李越告诉燃次元,雪糕涨价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之一阶段是2007年到2013年,涨价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第二阶段的涨价则是从2016年开始的,主要是受消费升级的影响,雪糕从解暑商品升级为休闲食品;第三阶段的价格上涨则更多受到互联网影响,雪糕在这一阶段被赋予了更多“社交”属性。
“说到底,能让消费者买单的还是产品本身。平价雪糕是消费者需求,同样地,中高端雪糕也有市场,品牌把花在营销上的钱真正花在产品上,依然会有消费者买单。”李越表示。
*题图来源于燃次元拍摄。
*文中冉冉、大东、妍妍、李越均为化名。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炎炎夏日,雪糕上新!南京冷饮市场主打好吃不贵炎炎夏日,气温飙升,又到了一年一度吃雪糕的季节。6月15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访南京多家冷饮批发店、老字号发现,随着气温升高,雪糕市场逐渐“热”起来,各种新口味、新元素上市。不过,大众熟知的品牌、口味依旧占据热销“C位”。抵挡“雪糕刺客”,回归亲民路线,平价雪糕是大众消费主流。
△雪糕
好吃不贵!2到5元的平价雪糕是消费主流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冷饮市场逐渐火起来。6月15日中午,在秦淮区的一家冷饮超市内,两位店员正在忙着整理刚到的新货。记者注意到,小店内的雪糕品牌多样,口味丰富,不仅有许多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大众品牌,也上了不少新口味。
一位店员介绍,千层冰淇淋系列雪糕是今年的新品,有巧克力、榴莲、烤布蕾等多种口味。另外,还有跳跳糖口味的雪糕售卖,深受小朋友喜欢。新奇的盲盒雪糕也是网红产品,店员告诉记者,今年盲盒雪糕也出了新的样式,不过目前缺货。
△冷饮批发小店
中街1946、马迭尔、东北大板、钟薛高……从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老牌冰棒到各类新口味雪糕,再到各色外国品牌,位于仁寿里的深海冷饮批发店有18台冰柜的雪糕可供顾客挑选,品牌丰富,价格也十分亲民,多在1元到十几元不等。何老板告诉记者,雪糕种类繁多,但多数顾客最常买的还是1到5元的平价产品,比如2.5元一个的东北大板、1.5元一个的雪米乐风味冰包、2元一个的老中街冰棍等等。“批发要比外面零售便宜20%左右,最近天气热起来,销量在逐渐增加,6月比5月的销量增加了三四成左右。”
△钟薛高
2022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随后,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了雪糕明码标价专项检查。告别奢侈风,雪糕市场回归平价路线,高端品牌也变得更亲民。记者注意到,钟薛高除了上新了12元一支的杨梅肉肉新口味,还推出了平价新品类,包括牛奶、可可、绿豆等多种口味,价格是2.5元一支。
从小吃到大!76岁马头牌冰棒藏着老南京人的专属记忆
“冰棒——马头牌,马头牌——冰棒!”这声熟悉的吆喝叫卖曾在无数个夏日传遍南京的大街小巷,是不少南京人儿时的专属回忆。从前,卖冰棒的人骑着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车后座上绑着一个放冰棒的箱子,箱子里的马头牌冰棒是实实在在的“硬通货”,总能吸引一群小朋友围上去。如今,吆喝声虽已远去,但马头牌冰棒还在。
△马头牌冷饮直营店
创建于1947年的马头牌冰棒已经76岁了。在夫子庙的贡院街上,就开着一家马头牌冷饮直营店,柳橙、大赤豆、经典香草、白玉茶等口味应有尽有,价格在每支5到10元不等。其中,香草口味从马头牌始建时便有了,是最经典、最悠久的一个口味。老板姚鹏告诉记者,经典香草也是最畅销的一款,一个星期能卖15箱左右,“每箱有40支,一周大约能卖600支经典香草味的。”
△马头牌冰棒
00后的小葛和同学一起来南京旅游,天气炎热,他们买了几支马头牌冰棒解暑。“我们之前做过攻略,这个是南京的特色品牌,这个柳橙味的让我想到了小时候吃的棒冰的味道。”
暑假将至,景区的游客将逐渐多起来,雪糕冷饮销售也将迎来旺季。记者了解到,目前,小店一天大约能卖200支冰棒,周末人会更多一些。而7、8月份是旺季,销量预计还会增加。
其实,不少城市都有专属的夏日味道。比如,老上海的盐水棒冰、广州的五羊雪糕、天津的康乐小豆等等,老味道里藏着满满的童年回忆和快乐时光。姚鹏表示,虽然雪糕冷饮市场十分“内卷”,口味、品类众多,但马头牌的系列冷饮专注于传统老味道,这份南京专属味道无论是对本地顾客还是全国各地的游客来说,都是一份独家记忆。
现代快报+ 记者 杜雪迎 文/摄
(校对 张静超)
雪糕价格高居不下,年轻人涌入外卖平台搜索“雪糕批发”采购平价雪糕东方网记者程琦7月6日报道:六月以来,全国进入“炙烤”模式,多地气温突破40℃。随着气温节节高升,雪糕作为应季刚需,迎来“高光时刻”。但今年雪糕市场涌现了一批身价不菲的“雪糕刺客”,一支动辄十几元、几十元的雪糕,不少消费者直呼“买不起”。
为此,雪糕爱好者们通过不同渠道寻找平价雪糕。美团平台数据显示,6月份,平台上平价雪糕订单量突破百万单,“雪糕批发”的相关搜索量同比去年上涨323%,北京、上海、长春、重庆、成都五地是雪糕外卖批发“大户”,销量更高。在全网“雪莲保卫战”热潮下,5毛钱一袋的“雪莲”,7月以来在外卖平台销量暴涨199%,老品牌平价雪糕迎来消费新热。
平价雪糕外卖单量激增,3元以下订单占比超七成
家住上海虹口的刘女士最近实现了雪糕自由,冰箱里囤了十几支不同口味的雪糕。“这是外卖平台上一家‘冷饮批发店’买到的,光明盐水棒冰一支1.5元、伊利冰工厂2元、蒙牛绿色心情3元,明码标价,下单后不到30分钟,外卖小哥就送来了,雪糕一点都没融化。” 刘女士说。
刘女士告诉记者,上个月,她的钱包被“雪糕刺客”伏击了,冰柜里一支平平无奇的雪糕,结账时却要付12元,“以后不认识的雪糕不要拿”。刘女士试着下单了雪糕,老冰棍、小布丁……那些曾填满快乐童年的平价雪糕又都回来了。
冷饮批发店入驻外卖平台,平价雪糕是消费主流。
与频繁上热搜的“网红雪糕”不同的是,平价雪糕在外卖平台上打开了新市场,订单量激增。数据显示,6月以来,平台上平价雪糕订单已突破百万单,其中外卖销量前五的雪糕分别为:伊利苦咖啡、巧乐兹巧脆棒、蒙牛绿色心情、伊利布丁系列、伊利奶提子。从整体订单价格来看,3元以下的雪糕占比超过70%,3元-10元区间的平价雪糕增长最快,订单同比增长超150%。
一批老牌雪糕也凭价廉物美,再度走红 *** 。5毛一袋多年不涨价的“雪莲”,近期在社交媒体上受到热捧,美团平台数据显示,7月以来,雪莲的销量环比上月同期暴涨199%。陪伴几代上海人长大的光明冰砖,在外卖平台销量环比上涨88%。而承载东北人童年记忆的红宝石东北大板,销量环比上涨80%。
老牌雪糕需求旺,雪莲再度翻红,7月外卖销量环比上月同期增长199%。
谁是平价雪糕的消费主力?数据显示,20-35岁的年轻人不仅是网红雪糕的尝鲜者,更是平价雪糕忠实的推崇者,贡献了超过七成的平价雪糕销量。从城市看,北京外卖雪糕销量位居之一,哈尔滨则是销量增速最快的城市,同比去年增长近320%。
“即买即吃”需求旺,“30分钟配送上门”成雪糕消费新方式
吃雪糕,往往就图一个“即买即吃”。记者了解到,“雪糕别化了”是消费者在雪糕相关订单里的高频备注。雪糕的配送要求远高于其他零售品,普通快递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雪糕“即时送达”的需求。“30分钟配送上门”的外卖形式,成为消费者批发雪糕的主要方式。
雪糕能送得快,其根本原因在于,即时零售的供给,往往就来自于距离消费者附近5公里范围内的商超、便利店等本地线下零售实体。依托外卖小哥的即时配送,这些线下超市的经营半径从原本的1公里提升到了方圆5公里。
消费者对雪糕即时消费的热情,加速了传统小卖部、冷饮批发店等本地零售小店入驻外卖平台,拓宽经营半径。美团平台数据显示,截止本月底,平台上售卖雪糕的冷饮批发店、小卖部数量,同比去年上涨了三成。
据美团平台消费研究相关负责人介绍,“网红雪糕热度很高,但平价雪糕依旧是今年的消费主流。‘手机下单,30分钟送达’的即时消费方式,以其便捷高效体验,有效激活了消费潜力,助力夏日经济中的‘冷’商品迎来消费‘热’。”
作者:程琦
来源: 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