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深海到高山、从沙漠到雨林,地球的每一处都有植物的印记。岁月流变、气候变迁、地质运动、生境更迭,植物历久弥新、在不断演化中保持着多样化的世界。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联合开设“花花万物”,在这里,我们关注植物的生存、竞争、繁衍、死亡,展示自然界的奇特多姿,解读生物的万千气象,探索神奇的生命秘境,致敬这无声无息又蓬勃多姿的世界。
大家看到“植物科学画”一词会不会一头雾水?科学画?植物画?可能大家对绘画也不太了解,那么,到底什么是植物科学画?
植物科学画是以植物为对象,以绘画为手段,对植物物种整体形态或局部形态特征,进行精确描绘的特殊艺术表现形式。
科学画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对植物分类学研究、各类植物著作及论文有着明确的绘画对象的科学目的。
对科学画和使用的媒介有一定了解后,如果没有任何美术基础,如何观察一朵花呢?动笔之前,我们先谈谈咱们为什么要强调观察的重要性。
首先,做自然笔记的好处是非常多的。观察图片和户外写生更大区别就是“生动及细节”。一张张图片是无法如实的描述出这个植物在户外的真实情况,而 “眼睛”才是我们天生具备的“更高像素相机”,它们能捕捉到很多有趣的、生动的细节。其次“思维转变”的科学观察 *** 非常有必要。这种观察 *** 其实很多科研人员很早就在用,只是大家是否接触过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观察”。解决了“为什么要”的问题,才会真正解决自己的观察方式。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下面主要来介绍如何科学的观察一朵花。
在分类领域,常常会回因为一些细节的不同,可能就是一个新物种的发现!观察一个植物,我们习惯于用常规思维,例如:新、奇、特、美等。往往会忽略我们身边常见的植物所带来的“惊喜”。下面我们就以一朵小黄花为例,如何科学的观察一朵花。
“萍蓬草”是南方水生植物中非常常见的植物之一,它没有睡莲的高贵气质,荷花的淡雅清香,只是一朵默默在水塘里开放的小黄花。但是你不难发现,一朵萍蓬草的花心却有着鲜亮的红色。一般情况下,水彩里一抹亮红色就一笔带过了,但是好奇心就会驱使你走进它(安全的情况下,这朵花在离我不远的水边,但是我还是踩到水里了)这样你会发现花蕊、花药、花粉等丰富的内在结构, 内部的蕊是向下还是向上,是发散还是集中?画着画着疑问越来越多,仅仅靠一张未深入了解的花的速写图片是解决不了的。
初步观察
不仅是科研人员需要严谨的态度,了解一株植物,画出它的“科学画”更需要“严谨的态度”。这朵花我咨询了它的管理员潘老师:萍蓬草和猕猴桃等植物不太一样,不是雌雄异株,而是雌雄同株。简单来说就是:雌蕊和雄蕊在一朵花里,有白粉的地方就是雄蕊和雌蕊。潘老师的回答更加激起我的好奇心:那到底那一层是雌蕊哪一层是雄蕊呢?这朵花里的雄蕊到底有多少层,多少瓣?
于是我参照科研人员的工作 *** ,开始尝试解刨这朵花!下面的图是我用的工具。
从最外层开始解刨。用笔做个标记,不至于分不清层数。
去掉花萼,整个内部形态就比较清晰了。俯瞰时并不能分清楚雌蕊旁边分布的黄色点状是什么结构,这样从侧面就一目了然了。
雌蕊也特别有意思,摸上去是塑料感的,12个边的夹角角度基本上一样,所以我用圆规及量角器简单的量了下,帮我在刻画的时候更准确。侧面解刨的雌蕊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俯视图时,内部的结构。
随着解刨的深入,我们可以看到:在最外面大家以为的黄色“花瓣”其实是萍蓬草的变态“花萼”,花瓣在第二层,3-7层全是雄蕊但是不是每一根都带有花粉,有花粉的主要集中在第三、第四第五层。为了更全面了解花的结构,以下是铅笔记录的速写。
最后,根据观察了解,画出你所理解的、看到的一朵花才算是一张“实事求是”的“植物科学画”。
绘画只是观察的一种手段,通过科学的观察及记录 *** ,可以为“植物科学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绘制植物科学画的过程中勤与思考,观察细致,会使得画面更加真实,细腻,再现植物的特点,把植物画的科学准确性和视觉的审美融合在一起,是画“植物科学画”最需要做到的。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养花要会观察叶片,它有5种“怪现象”,这是在向你“求救”
在家中养花好多人都养不好,很容易就出问题,其实我们养花无非就会出现黑叶烂叶,叶片打蔫等的情况,最后导致整个植株彻底的死掉,其实我们通过观察植物的叶片,就会发现它有5种怪的现象,这5种现象充分囊括了他所有的毛病,只要发现这5种现象,就证明他在向你求救,您去掌握好求救的信号,合理的去给他处理治疗一下,他就能够保证不出问题,今天就给大家说一下叶片发生的几种现象,您一定要学会。
1,叶子边缘突然间就彻底的发黑了,而且新叶非常的严重,老叶相对差一些。
我们在养花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种情况,植物的叶片本身油绿非常的好,突然间一天或者是两天的时间,叶片的边缘就开始往里发黑,最后蔓延到整个叶片上,这种情况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施肥不当所导致的,就是浇肥料浓度过大,因为植物种在花盆里,花盆小,您施肥浓度大了以后,根系吸收了过多的肥料,就会导致它出现烧根烧叶的情况。
根系吸收的肥料会把根系烧坏,吸收的那些肥料传导到的叶片上,会导致叶片出现发黑,逐渐的往里蔓延,最后整个叶片彻底的变黑了,根系坏死,叶片坏死,你救都救不活了。如果您施肥第1天没事,第2天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要做的非常的简单,如果只是几个叶片少量的叶片出现这种情况,用清水多冲洗几次,用芸苔素去喷一下植株或者是浇到盆土里边去,这样就能够保证它缓慢的长出新根来,逐渐的恢复过来,如果整个植株都出现这种情况,您怎么救都救不活。
2,叶子萎蔫耷拉,并且伴有干边的现象。
我们在养花的时候,叶片会出现整个植株打蔫的情况,就是由于我们缺水所导致的,但是浇上水以后,也会发现它的叶片出现干边的情况,有的时候叶片没有打蔫,它也出现干边了,就是由于我们浇水浇的频率过低,因为有的植物喜水性能比较强,必须要充足的浇水,浇水频率低了以后,虽然不会打蔫,但是它缺水会出现一部分根系干掉,干掉一部分根系,叶片的边缘就会干枯,如果整个植株打蔫,您没浇水的话及时的浇水。
平常我们养花,浇水必须要掌控好,喜水的植物保证着充足的浇水,耐干旱的植物可以适当的少浇几次水,但是尽量的不要让盆土太干,这样我们养的花就不会出问题。只要植物缺水,叶片必然会耷拉,必然会萎蔫,浇上水虽然能够恢复过来,但是它的叶片必然会严重受损,从边缘开始往里干枯,比如我们养绣球忘了浇水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3,叶子颜色浅,伴有叶片发黄。
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他会不断的生长,在生长季节长出来的新叶,你会发现新叶长的颜色比老的叶片要浅很多,并且叶片近乎一种透明的状态,叶脉和整个叶片都会出现发黄的情况,特别是表现在新叶上,而且伴随着老叶发黄脱落,这种情况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缺少肥料所导致的,因为我们在家中种花,种到花盆里,花盆土壤少,养上一段时间土壤中没有肥料了就要及时的补充,特别是那些长势快的植物,如果不施肥的话,就会出现这种黄叶的情况,而且会很快就能够蔓延到整个植株上,定期的给植物施肥是必须的,它在生长季节肥料必不可少,一个月最保证最少1~2次,尽可能去用多元素的,这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发现发黄的情况,赶紧给他补充上几次肥料,就能够有效的缓解,叶片就会变为墨绿色。
4,新叶叶脉绿色,其他的位置发黄。
我们在家中养花,特别是北方,有些地区土质碱性,水质碱性,养养以后您就会发现它的叶脉是绿色的,其他的位置开始发黄,最初的表现是新长出来的叶片,后期蔓延到整个植株上,主要原因就是土壤碱性铁元素缺失所导致的,特别是我们养的南方花卉,比如栀子花,发财树,茉莉花等等,都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前期发现新叶出现这种情况,补充一下铁元素,比如螯合铁,比如 *** 亚铁,就能够快速的恢复过来。如果已经严重了,赶紧给他换一下盆,在家中养花,那些碱性比较严重的地区,更好是每月去补充一次 *** 亚铁,兑水1:1000的浓度化开,加上几滴醋直接浇到盆土里面去,就能够保证它不出现这种情况了,喜酸性的花卉也是要定期1~2个月浇灌一次的,才能够保证它的叶片一直油绿。
5,烂叶叶片严重掉落。
养花叶片出现腐烂的情况,养花叶片大面积的油绿脱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就是根系出问题了,一般就是浇水过多导致闷根或者是烂根,因为在家中养花通风不好,好多花友用园土栽培,浇上水以后土壤长时间不干,根系一直在一个淤积的环境中就会闷根,时间久了还会出现烂根的情况,如果发现叶片发黑,最简单的 *** 就是放到一个通风的地方,见点散光,让盆土快速的干,之后浇水不要浇得太频繁就能够恢复过来,如果严重出现这种情况,赶紧给他脱土换盆,换点透气性好的土壤,换个小一点的盆,平常掌控好浇水的频率就能够有效的改善。
在家中养花一定要学会观察叶片,它的叶片出现这5种现象基本上是最常见的,也能够有效地分析出他是哪里发生毛病发生问题了,赶紧按照小齐说的去合理的处理一下,在养花的过程中,这几点都是必须要做好的,不能缺水,不能浇水过多,合理的见光,定期的补充肥料,你养的花就不会出问题。
二年级语文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解析,自主预习专用资料教材赏析
本课是一首关于自然知识的诗歌,主要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 *** ,同时告诉小读者植物传播种子的 *** 很多,仔细观察就能得到更多的知识。
诗中把蒲公英种子和苍耳种子分别比作“降落伞”和“带刺的铠甲”,直观、形象;又用“准备”“送给”“穿上”几个词给植物赋予了人的感情,写出了植物的灵性,生动、传神;象声词“啪”准确地描摹了豆荚炸开的声音,反映了自然界的丰富多彩。
麒麟课堂为大家整理了本课的课文手抄笔记,大家可以根据笔记上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地预习功课,自己在家就能轻轻松松抓住重点进行预习,不用再毫无头绪不知道怎样预习。或者家长朋友们也可以根据课文笔记陪伴孩子一起预习课文。
本课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大家可以动手自己写一写,提前掌握。
科技日报北京4月12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日前,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和图宾根马克斯·普朗克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传感器,可以实时显示植物细胞中生长素的空间分布,并可快速检测环境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这种传感器为研究人员打开了观察植物内部运作的全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的《自然》杂志上。
无论是种子的胚胎发育、根系生长,还是植物对阳光方向的反应,生长素都具有协调植物对外界 *** 反应的功能。为了触发对外部 *** 的反应,它必须存在于所需的细胞组织中。迄今为止,人们还无法在细胞分辨率上直接确定生长素的时空分布。
此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基因编码的生物传感器,可将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定量可视化。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种植物经改造后可自己产生的人造蛋白质,而不必经由外部引入。他们利用这种传感器实时观察了细胞组织需要生长素的时空间分布动态过程。
在开发这种生物传感器时,研究人员发现大肠杆菌中有一种蛋白质可与两种荧光蛋白偶联,并在这些配对蛋白非常接近时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这种蛋白可与氨基酸色氨酸结合,但与生长素的结合要差得多。他们希望通过基因改造,使其能更好地与生长素结合,并使其FRET效应只在蛋白质与生长素结合时发生。
研究人员对植物进行了基因改造,使其在某种 *** 下可在细胞组织中产生满足这些要求的蛋白质。于是,新型生物传感器诞生了:强烈的荧光信号表明了细胞组织中生长素的位置,提供了细胞内生长素分布的精确“快照”,且不会对生长素控制过程造成永久影响。
“传感器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获得了关于蛋白质如何被选择性地改变以结合特定小分子的基本见解。”拜罗伊特大学蛋白质设计学教授比尔特·哈克说,“预计在未来几年,新的生物传感器将发现更多关于植物内部运作以及它们对外界 *** 反应的新见解。”
来源: 科技日报
近距离观察500多种菊花的特征和习性,这群小学生走进大自然“与秋天约会”钢城四小的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开展研学活动,与秋天约会。(通讯员刘莹 摄)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4日讯(记者郭丽霞 通讯员刘莹)近距离观察菊花的形态,了解菊花的生长习性,并画出姿态各异的菊花——11月4日下午,青山区钢城第四小学“察颜阅色”生态观测体验社团的同学们来到青山公园研学,与秋天约会,感受大自然之美。
在学校和社团老师的带领下,钢城四小的孩子们现场观赏了不同造型的菊展,近距离观察到500多品种不同的菊花,如多头菊、独木菊、大立菊、悬崖菊等。
钢城四小的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开展研学活动,与秋天约会。(通讯员刘莹 摄)
学校和公园的研学导师们给孩子们讲解了菊花和竹、兰、梅一起被文人墨客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茎直立,分多枝,单叶互生……了解到菊花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后,孩子们将形态各异的菊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了他们的水墨作品里。
401班学生袁梓雯感叹道:“今天我看到了这么多品种的菊花,学习到了这么多关于菊花的知识,开始喜欢这在秋天盛开的菊花了。”504班学生李天琦表示:“老师说菊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具有高洁的品质,我觉得菊花真美,我要用手中的笔画出最美的菊花。”
钢城四小的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开展研学活动,与秋天约会。(通讯员刘莹 摄)
钢城四小副校长万琳说,像这样深入大自然、体验自然美的实践活动,学校“察颜阅色”体验社团的同学们已经参与了多次。从观察校园一花一草到关注公园的各种植物,钢城四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自然,了解生物多样性,感受自然的美好,激发同学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家园、维护生态和谐的热情。
【编辑:舒筱】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瞧!一群美丽轻盈的精灵已翩然而至每年惊蛰时分
一群美丽轻盈的精灵翩然而至
它们挣脱了坚硬粗糙的外壳
扇动着自己酷似虎皮斑纹的翅膀
将大地装扮一新
中华虎凤蝶
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野生蝶类
它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蝶四个阶段
每个发育阶段的外部形态毫无共同点
人们很难想象美丽的虎凤蝶在羽化之前
是个毫不起眼的“丑小鸭”
中华虎凤蝶喜食一种
名叫杜衡的细辛属植物
它们会将1毫米左右的卵
产在杜衡的叶子背面
大约一个月后
虎凤蝶幼虫会将淡绿色的卵壳咬破
之一次观察这个世界
图片来源:IC photo
初生的幼虫体色与蚯蚓相近
头上生着长长的刚毛
幼虫的生长过程中会不断蜕皮
待发育到成熟阶段
它将停止觅食,准备化蛹
老熟的幼虫会先在杜衡上吐丝
然后将自己和植物绕起来,防止掉落
接着脱掉最后一层皮,形成缢蛹
表面上看,蛹期的虎凤蝶是静止状态
实际上,它的形态及器官
都正向成虫进行转化
中华虎凤蝶的蛹期长达300天左右
如此贪“睡”
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懒虫”了
在惊蛰节气前后
中华虎凤蝶从蛹壳内爬出来
羽化成蝶后的它,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
在最后的20多天里
它要尽快完成繁衍后代的使命
在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华虎凤蝶时而在微风中追逐嬉戏
时而在阳光下的芭茅秆上休憩
将这片土地点缀得五彩斑斓
红外相机被誉为“大自然的千里眼”
十多年来
被布设于多个自然保护地
在青山绿水间站岗的它们
为保护地的工作人员
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也让我们与野生动物间
实现了不被打扰的相逢
来源: 央视一套
青枝串得报春花荷包牡丹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为它的花是心形的,乍一眼望去,像是一排排在往下滴血的爱心,故又有“流血的心”一名。荷包牡丹名字里虽有“牡丹”二字,但却不是牡丹,因其叶与牡丹叶相似,花似荷包而得名。
在我国古代有一个传说,一个种牡丹的小山村中有位叫阿姑的姑娘年方二八,美丽聪慧。村里有一个习俗:男女青年定亲,女方要绣个鸳鸯荷包,送给男方作为信物。阿姑有一个情郎在塞外充军已经两年,杳无音信。阿姑日思夜想盼郎归,便每月绣个荷包挂在院内的牡丹枝上聊解思念之情,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竟然变成了“荷包牡丹”。后来那位青年终于回家,俩人结为伴侣,白头到老。而荷包牡丹的故事,也因此千古流传。
故古诗云:青枝串得报春花,染醉芳心清韵嘉。小小荷包装不下,相思叠叠在天涯。
传说是传说,当不得真,不过暮春时节到景山公园看牡丹,而看牡丹的人必看荷包牡丹却是真。都说是花开时节动京城,满城皆是看花人,诚不欺我,出不去城的游客,一股脑的涌向各个公园。景山的牡丹艳绝帝都,花丛中的通道上满是游人,尽管公园里不断响起不扎堆、不聚集的广播,荷包牡丹依旧是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不由得令人感叹:欲睹芳姿不容易啊。
也难怪,国色天香的牡丹,虽然几乎是个公园就可观赏,独荷包牡丹并不常见,唯有景山的园子里紧贴着通道的万年青种有一溜,她的花期长,开的早,谢的晚,虽然没有边上的牡丹高,花儿没有牡丹大,然,正是因为少见,加之独特的花型,使她显得更加美丽出众。白头的老人,睹花感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年轻人期盼能像传说中的阿姑一样,和心爱的人永结同心。
图文/夜雨瞬间
黄豆芽生长记|小学生如何写植物生长观察日记小学生怎么写植物生长的观察日记呢?有三点:1、要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但也没必要天天写,可以按变化跳着写,三到四个阶段即可。2、记录下植物每个阶段的显著变化,和之前比有什么不同,多用一点些比喻句和拟人句。3、别忘了写出观察后的收获和感悟。
请欣赏我四年级的习作《黄豆芽生长记》:
9月27日 周日 阴天
今天,我抓了一把黄豆扔在一个装了三分之一水的小罐子里,准备发豆芽。黄豆圆圆的,摸起来很光滑,到了晚上有的黄豆已经开始脱它身上的衣服了。小黄豆呀,你一定要快点长大啊!
9月29日 周二 阴天
今天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看我可爱的黄豆宝宝。“哇,它们长胖啦!”罐子里喝了一晚上水的黄豆宝宝们肚子圆溜溜的,椭圆的身体也比以前大了一大圈,豆子一侧有一个像“小嘴唇”的口子微微地鼓了起来,有的已经顶出一个尖尖的、白白的角,露出星星点点的小胚芽。而昨天黄豆宝宝皱巴巴的衣服好多都被它们撑破了,浮在水面上,我赶紧去换盆新水,再找出一张干净的毛巾打湿后盖在豆子上。
10月1日 周四 小雨
今天是第5天,小黄豆长得真快,大部分长出了嫩芽,我量了一下,长的有三四厘米长了。小小的嫩芽千姿百态:有的紧紧地贴着豆子妈妈,像一个害羞的小孩儿;有的高高翘起,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有的嫩芽居然还弯成了一个问号,有趣极了!
妈妈对我说:“豆子发出嫩芽后,要在上面压一个重物,这样长出来的豆芽又粗又长,而且味道很好。”我搬出在河边捡的鹅卵石轻轻地放在罐子里,期盼着豆宝宝们的华丽变身。
10月4日 周日 阴天
又过了两天,当我拿开豆芽身上的石头时,彻底惊呆了。一粒粒黄豆摇身一变,长成了一根根粗壮的豆芽,我量了一下,最长的有差不多13厘米了!而且压在石头下的豆芽明显比石头边缘的要大得多。其实人也一样啊!如果不给自己压力,哪有动力?哪能取得成功?这次发豆芽,真的是收获满满。
语文老师点评:孩子,你本次的作文相当成功!那些比喻拟人好生动有趣,文章最后悟出的道理特别好,为你点赞!
快乐学习,不负韶华,我是七宝,感谢收看!
状物作文之一步——观察状物作文也是小学阶段四大类作文中的一种,这里的“物”分为三类:植物、动物、物品。植物、动物大家都知道,那么物品包括什么呢?咱们日常接触到的生活用品、文具、装饰摆件等。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想要写好状物作文,观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观察时,通常我们先整体观察,然后再观察各个部分。对于不同的物种,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一、植物
观察植物时,先整体观察一下植物的外形,然后再分别对根、茎、叶、花、果进行观察。可以从外形、颜色、味道、作用、触感等方面逐一观察,找出更具特点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来展开描写。
二、动物
观察动物时,先观察动物的整体外形,然后再分别观察动物各个部分的颜色、形状、功能等特点,还要观察动物的动态和静态的深情和姿态,并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物品
物品可以说是静物,包括的种类很多。只要是静物,我们都要观察它的形状、大小、颜色、作用、构造等。有些还可以了解一下相关的传说、故事等。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习作指导一《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目标
1.能够介绍清楚一种自己喜爱的植物,学会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具体。
2.要抓住植物的特点进行写作。
教学重点:
抓特点按顺序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
观察植物时,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教学准备
喜爱的植物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奔主题,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来写植物的文章,《我的植物朋友》。 怎样的关系才能称得上朋友? 植物分为哪些类别?审题时抓住中心词:植物、朋友。
2、 写法指导
1、抓特点
抓住不同植物的特点,从不同方面有目的地描写。比如根、茎、叶、花、果、用途的不同。植物开花时的姿态、颜色、味道;花期植物叶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颜色、形状等的变化,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总之,要抓住所写的植物与其它植物不同之处。
2、 按顺序
一般来说,写植物的顺序有两种:一是按根、茎、叶、花、果从下到上或从上下的顺序,二是按生长顺序,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四个生长过程。
3、 用修辞
(1) 比喻 如:向日葵花开的时候,远远地望去像一个个金色的盘子,盛满了太阳的温暖。花瓣一层又层,密密地重叠在一起,在绿叶间,又像一个个孩子的笑脸。
(2) 拟人 如:向日葵听到你的夸赞,害羞地低下了头。
4、 抒真情
根据植物的特点品格,抒发一些个人感受。 如写梅花顶风傲雪的特点时,可想到人的坚韧不拔的品格;写竹子长青不败,可想到人的青春永驻;文竹驱蚊的特点时,想到教师的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四、写作
打开思路,自由写作,教师点拨。
五、学会修改
1、语句通顺,详略得当。
2、格式正确,注意标点。
板书设计
我的植物朋友
抓特点: 颜色、形状、味道 本身区别点(详)
按顺序: 根、茎、叶、花、果
用修辞: 比喻、拟人
抒真情: 特点类似于人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