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活动意义,重阳节课程的意义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8 0
重阳节的由来和意义

阳历的10月7日,是我们的九九重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

重阳节的由来已久很久了,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典故一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典故二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 *** 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的养生意义

1.登高望远

爬山对于老人来说虽然对体力要求比较高,但是却不失为一种锻炼身体的 *** 。


爬山可以促进骨骼系统的血液循环,增强骨骼的物质代谢;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降低紧张感和疲劳,提高睡眠质量;有益心血管,防止动脉硬化和减少心血管疾病;改善呼吸系统,提高肺活量,加强新陈代谢的同时呼吸新鲜空气;促进消化,使胃肠道蠕动加强,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以及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另外,爬山还可以起到减肥对作用。但是,重阳节老人爬山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患有关节病的人群要避免,同时备好常用药物。

2.赏秋

重阳节的赏秋是一大习俗,很多南方城市还有晒秋的习俗,通常是去户外、乡间欣赏秋季的美景。


通常所说的“悲春伤秋”其实也是一种心理疾病,悲秋又被称为秋季抑郁症,通常表现为心情不好、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活动力下降、睡眠不好等。

首先,赏秋可以抒发不良情绪,缓解紧张情绪,减少精神上的抑郁情况。

其次,赏秋增加了人体接受日照的时间,有利于调动情绪,减少疾病的发生。

3.赏菊花

其实赏菊花不仅可以看到秋季的美好,同样也是一种精神养生。在欣赏菊花的同时还可以食用菊花,如菊花茶、菊花粥等。


菊花有疏风、清热、平肝、降火等功效,所以秋季发生的咽喉痛、感冒、上火、食欲不振等情况,可以食用菊花。另外,闻菊花的香味还有助于改善头痛、乏力和精神紧张的功效。

4.饮菊花酒

饮菊花酒被古人看作是重阳节必饮的“吉祥酒”,有祛灾祈福的意义,甚至将菊花酒称为长寿酒。


传统的菊花酒是采用菊花、糯米、酒曲等酿造而成,有养肝、建脑、明目和延缓衰老的功效。而不同配方所制成的菊花酒对人体的功效也不同。

首先,利用菊花、枸杞子、麦冬和糯米所制成的菊花酒,除了有养肝明目的功效之外,还可以补肾益精。适合调理中老年人出现的腰膝酸软、乏力、头晕目眩、视力模糊和迎风流泪等。

其次,新鲜的菊花酒常常用菊花捣汁,用黄酒冲服。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甚至还用于治疗阑尾炎。

5.吃重阳糕

重阳节又被看作是敬老节,所以民间常常会 *** 重阳糕老孝敬老人,糕点中富含多种养生食物。


重阳糕也称为花糕,其中除了糯米粉之外,还添加了粳米粉、瓜子仁、赤豆、核桃仁、绿豆、果脯、红糖和黄酒等。

首先,重阳糕中包含了多种食物,食物多样化,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多种营养物质。


其次,其中包含的坚果仁、红豆、绿豆等食物,不仅可以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同时还有补血、补铁等作用。并且,还含有膳食纤维,不必担心食物过于精细对肠道不利。

但是,重阳节中老年人食用此糕点有多种禁忌,高血糖则要避免多吃或含糖分过多的,高血脂、冠心病、消化不良等人群都需多加注意。

重阳节活动意义,重阳节课程的意义-第1张图片-

6.插茱萸

自汉代开始重阳节插茱萸便成为一种习俗,茱萸为一种中药,《本草纲目》中认为茱萸气味辛辣芳香,而性温热,有驱寒驱毒的作用。所以,重阳节插茱萸有除恶气、御寒等作用。并且茱萸还有暖胃燥湿等功效,是六味地黄丸成分之一。


所以,重阳节这一天除了按照习俗插茱萸之外,不妨 *** 茱萸酒或饮用茱萸茶,有补益肝肾和健脾胃等功效。



重阳节风俗

重阳节风俗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重阳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时节,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俗事项。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登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登往高处乘清气升天。

重阳节应该怎么过才有意义?看这里……

今天(10月17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每逢此时,很多人都会吟诵王维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到底是什么?古人的重阳节都怎么过?重阳节被奉为“敬老节”又从何时开始的?一图话重阳→

在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呼吁重视重阳节,不单单是要传承这一文化符号,更是希望提醒人们,无论再忙碌,也别忘了抽出时间,回家多看望父母、长辈,多走进老人的生活,切身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多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尽孝心。

今天是重阳节,也是我国第六个法定老人节,不在爸妈身边的,给爸妈打个 *** ,聊聊家常,叙叙亲情吧!

审核:白祝 李军

编辑:武建勋

图解|重阳节应该怎么过才有意义?

今天(10月17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每逢此时,很多人都会吟诵王维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到底是什么?古人的重阳节都怎么过?重阳节被奉为“敬老节”又从何时开始的?

在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呼吁重视重阳节,不单单是要传承这一文化符号,更是希望提醒人们,无论再忙碌,也别忘了抽出时间,回家多看望父母、长辈,多走进老人的生活,切身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多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尽孝心。

今天是重阳节,也是我国第六个法定老人节,不在爸妈身边的,给爸妈打个 *** ,聊聊家常,叙叙亲情吧!

赋予重阳节敬老以新的时代意义

作者:苑广阔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今年的重阳节正好遇上周末,不少人在这一天陪伴家中老人,或是带上家人一起去登高赏秋。

年年重阳,今又重阳。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又叫登高节、敬老节,现在还成为了法定意义上的老年节。如果说重阳登高有欣赏秋景、思念远方的亲人等意义的话,那么敬老、尊老、爱老,则让这一节日具有了更多伦理上的价值,更多社会学上的意义。

在重阳节这天给父母买份礼物,或者是请父母外出吃顿大餐的子女,越来越多。除了这种子女对家中老人的尊老敬老之举,很多 *** 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爱心人士,也会在重阳节前后组织各种敬老爱老活动。如学校、机关以及社会爱心企业组织人员到敬老院看望慰问老人;一些旅游企业针对老年人推出免费的游览项目等。所有这些,不但让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也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来自家人、社会的关爱与呵护。

一个传统的民俗文化节日之所以能够流传千百年,经久不衰,不仅仅在于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韧性很强,同时更在于它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然后被注入新的时代元素。

前几年, *** 上围绕传统节日曾有一些声音,比如说“传统节日式微了”“年味变淡了”“传统节日只剩下吃了”等。实际上,并不是传统节日味道变淡了,只不过因为我们过节的方式和以前不一样了。在不知不觉中,传统节日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对于重阳节,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在重阳节前夕或者是当天给父母精心选择一件礼物,带他们出去转转,吃顿大餐,这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同时也是父母很愿意接受的。但还有一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那就是从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角度来说,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征求一下老人们的意见?看看他们一些个人化的需要是什么?是不是还能够做得更多一些,更好一些?

举个目前比较普遍的例子。现在是移动支付时代,去医院看病,去景区参观等,都需要提前预约,但很多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再考虑到目前疫情防控的需要,进入很多公共场所都需要出示健康码等,更让一些老人出门变得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老人的子女,能否在回家陪伴父母过节的时候,耐心地把智能手机的使用 *** 教给自己的父母?从尊老敬老助老的角度来看,这也一定是老年人所期盼、所需要的。

重阳节是一个尊老敬老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好好反思在这些问题上,我们还有哪些不足的机会。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围绕尊老敬老爱老,给人们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如何让整个社会在运转过程中对老年人越来越友好,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这是从 *** 到社会都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苑广阔)

九月初九,重阳节不止是敬老,这4个传统习俗也要知晓

#烟火乡村话丰年##2021中国国际农机展#

导读:九月初九重阳节,不止是敬老,这4个传统习俗要知晓,早看早知道

还有两天就又到一个传统节日了,这个节日,大家还要回家陪陪老人们一起过,那就是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九九重阳敬老节。在重阳节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崇尚敬老爱老活动,让老人们在这个老人节里过得开开心心。

在九月初九重阳节来临的时候,开展敬老爱老活动是少不了的。因为在九月初九的时候,秋收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人们有点空闲时间,而重阳节的演变就是从秋收祭天祭祖开始的,说明人们不忘先祖的对秋收的恩泽,让农民们有个丰收的秋季。

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来历

根据阴阳学之说,数字从0~9都是有阴阳之分的。按照偶数是阴,奇数是阳的分法,那么数字0、2、4、6、8这五个偶数是阴,那么1、3、5、7、9这五个奇数是阳。并且数字8是极阴,数字9就是极阳了,并且9也是数字中更大的,当九月初九,简称“九九”,就是两个极大阳数重叠,也就是说“重阳”了,所以,才有了“九九重阳节”的说法。

而“九九重阳节”赋予老人节,是希望老人们长长久久,健康长寿,这也是我国优良传统尊老敬老的表现,所以说九九重阳节是敬老爱老的节日。

但是,九九重阳节不至于敬老,这4个传统习俗也要知晓,今天我就来分享给大家。

之一个习俗、登高

九月初九重阳节最深入人心的习俗就是登高望远。登高的目的是人们古往今来的对山岳的崇拜,因此就出现了五大名岳,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这些山岳无不是人们希望攀爬的登高之处,当然,这要与老年人的具体身体健康来定,登高只是一个象征,还要量力而行。并且人们之所以要登高还源于九月初九的时候“清气上扬,浊气下沉”,所以人们要登高呼吸清气。

第二个习俗、祭祖

九九重阳节还是一个集中祭祖的节日,与除夕、清明、中元节俗称祭祖四大节。所以,在九月初九当天,回到老家,陪伴老人过节,还要不忘先祖,还要祭祀祖先,感恩先祖的恩泽现在美好的生活。

第三个习俗、赏菊花

菊花是我国四大名花之一,而在每年的九月份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菊花临寒而开,有种桀骜不顺的个性。而黄菊花就是表示长寿敬老的。在九月初九重阳节来临的时候,人们就习惯走到野外欣赏各种颜色的菊花。而这个时候山野中有很多野生菊花盛开了,而人们在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的时候就喜欢登高赏菊采菊。采来的菊花可以泡茶,还可以 *** 成重阳糕。

第四个习俗、喝菊花酒

菊花素有吉祥如意的意思,菊花可以用来泡茶,更可以用来 *** 菊花酒,这种菊花酒也叫“吉祥酒”,这种酒有菊花的清香味,并且是人们祈福祛灾的必喝的酒。

后天就是到九月初九重阳节了,你准备好怎么过了吗?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重阳节应该怎么过才有意义?

今天(10月17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每逢此时,很多人都会吟诵王维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到底是什么?古人的重阳节都怎么过?重阳节被奉为“敬老节”又从何时开始的?一图话重阳→

在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呼吁重视重阳节,不单单是要传承这一文化符号,更是希望提醒人们,无论再忙碌,也别忘了抽出时间,回家多看望父母、长辈,多走进老人的生活,切身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多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尽孝心。

今天是重阳节,也是我国第六个法定老人节,不在爸妈身边的,给爸妈打个 *** ,聊聊家常,叙叙亲情吧!

▌本文综合自:央视新闻

如果您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线索一定要告诉我们哦!

九月九日登高处|重阳节的这些习俗你知道几个?

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又名九九重阳节,“九九”谐音“久久”,寓意长寿,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称“老人节”“祭祖节”“重九节”“登高节”等。

重阳节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天地崇拜和祖灵崇拜,其中有关九月初九的习俗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在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中这样记载:

“(汉高祖)每逢九月初九,宫中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由此可见,九九重阳节的很多习俗的产生时间相当久远。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对古代文化继承的基础,又发展出了新的节日习俗。

笔者经过查证相关资料,整理出如下五类习俗:

一、庄重严肃的祭俗

●祭拜祖先

重阳节又名祭祖节,祭俗一直作为重阳节最为重要的习俗之一,也是重阳节众多习俗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习俗,重阳节祭祖主要盛行于岭南地区。

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主要活动为拜“太公山”,此时祭祖不似三月清明节的“行人欲断魂”,而是相对比较轻松愉悦。这是因为重阳节时,庄稼丰收,此时的祭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感恩祖先庇佑。

●祭祀天地

重阳节祭天主要祭拜的对象有祭天、祀海神和祭火神(送火神)等,主要涉及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粮食丰收,感谢天地赐予;二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三是祈求长寿健康等等。

因祭祀往往都会伴有宴席,而重阳节又正值丰收时节,故而宴会一般都会相当盛大。

二、寓意深刻的食俗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名“花糕”“菊糕”“五色糕”等。 *** 方式较为随意,没有固定的方式。《西京杂记》中所记载的“使蓬饵”就是一种用蓬蒿 *** 而成的饼食。因“糕”“高”谐音,重阳登高吃糕,有“步步高”的寓意。

吃重阳糕还有驱邪去灾的寓意,有的地方则在 *** 九层糕,在糕上插一面小纸旗,代指插茱萸,寓意驱邪去灾。

●饮菊花酒

菊花本来是一种天然的花卉,是一味常用中药,具有平肝明目,疏风清热的功效。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菊花因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的形象得到了文人墨客的钟爱。同时因其自身功效,古人朴素地认为饮菊花酒具有驱邪避灾的作用。

在九月初九前后,已近深秋,此时的天气凉爽,菊花盛开,遍地金黄。亲友三五成群,相邀共赏菊花,同饮菊花酒,令人身心愉悦。尤其是读书人,钟爱于饮酒赏菊,吟诗唱和,别有一番雅趣。

三、登高赏菊的雅俗

●登高望远

古代先民对对于高山大川都有一种崇拜,就如西汉戴圣在《礼记·祭法》中的记载:

“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意思说的是高山森林大川河谷,只要能够生成云气,能形成风雨,看到模样奇怪的物体,都把他们称作 神。体现出了先民的对自然的畏惧。于是登高祈福便应运而生。

道教也认为九月九日是更佳的升天成仙的好日子,不仅此日清气上升,除此之外,古人还认为次日九九重阳节,盛极必衰,阳极生阴,于是人们在此日登高,意图能向那些得道成仙的人一样,升入天宫,期盼获得寿与天齐的长寿。

登高可谓是重阳节的之一大事,最早的时候,古人登高的目的是为了躲避灾难。随着时代发展,登高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娱乐活动。同时活动的内容也逐渐扩充,增加了如放纸鸢、射箭、吃重阳糕、辞青等活动类目。

登高“辞青”来源于,古人将阳春三月的清明与暮秋九月的重阳相对,三月是寒冬过后万物复苏的时节,人们外出踏青,是一年中最早适合走出室外,感受春风拂面的时间;九月“辞青”,则是万物枯黄,成为了寒冬之前最适合外出的时间,看起来更像是准备为即将到来的寒冬隐居做出的一种仪式感。

登高望远的这个重阳习俗,还与天气变化相关,九月暮秋,天气呈现浊气下沉,清气上升,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为重阳节人们争相趋之的重要民俗事项。

●赏菊

菊花自古以来,便是重阳节的节日图腾,在中国古时的习俗中,菊花是作为长寿的象征,又名“延寿客”,于是人们争相在重阳节时佩戴菊花,以祈求长寿安康。

随着时间的流逝,节日活动和习俗的不断发展,菊花的文化内涵不断增加和扩充,菊花作为四君子之一,除了是长寿的象征之外,还是廉洁、高雅的象征,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高尚品德。


赏菊的习俗在宋代时发展到高峰期,南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这样写道:

“年例,禁中与贵家皆此日赏菊,士庶之家,亦市一二株玩赏。其菊有七八十种,且香而耐久,择其尤者言之……”

宋朝时,菊花的品种总数就已经不下于七十种。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如此写道:

“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

可见宋朝菊文化的发达。直至今日,原宋朝都城开封现在便以菊花作为市花,并称开封为菊城,并于1983年开始举办菊花会,每年一次,名闻海内外。由此可见菊文化的形象与兴盛。

四、清新雅致的佩俗

●插茱萸

中国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时,都要臂上佩戴插着茱萸的布袋,俗称“茱萸囊”。

茱萸雅号“辟邪翁”,又名“越椒”“艾子”“吴茱萸”,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有有杀虫消毒、驱寒祛风的功效。因此人们在过重阳节时,都喜欢采集和佩戴这种植物。


五、富有生趣的杂俗

●访友

重阳节聚会可谓是一个特色,自唐朝重阳节确定为节日之后,发展愈加迅速,“择地追赏为乐”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其中访友聚会或可算其习俗之一。就如唐人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与朋友相聚宴饮,赏菊饮酒,吟诗唱和的雅趣。

●骑射

骑射的习俗主要流行于南北朝时期,因为南北朝时期社会混乱,战乱频繁,各个统治集团之间经常爆发抢粮食的战斗,因此出现了以习武为内容的重阳习俗。

●放纸鸢

纸鸢也就是风筝,起源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放纸鸢在全国各地都有这个习俗。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放纸鸢就是放不幸,纸鸢飞得越高,不幸和倒霉就离得越远;另一种说的是放幸福安康,纸鸢飞得越高,幸福越浓厚,所以要保护好纸鸢线,以免遭人破坏。

六、新时代发展新俗

●敬老爱老

我国敬老爱老之风由来已久,有着优良的传统。重阳节是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九九与“久久”谐音,故而人们认为它有长寿之意,因此敬老成了重阳节的活动之一。

新时代有新发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 *** 颁布《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并将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敬老节。从此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起来,重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节日。

这是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的发展,也是新时代对传统节日的继承与发扬。


七、结语

节日的存在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继承发扬传统节日文化,有助于加强国家和社会的凝聚力。


你还知道其他的重阳节习俗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补充!


文/朱子瑞;图/ *** (致谢,侵删)

九九重阳节为何登高?其实是为避祸,看看这个传说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风俗。现在演绎为登高望远、健身强体只活动。其实,重阳登高最初是为了避祸,起源与汉代汝南人桓景有关。

关于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的故事有两个版本。

一个版本是《续齐谐记》中的记载: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那天,你家将有大灾,其破解办法是叫家人各做一个彩色的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缠在臂上,登高山,饮菊酒。九月初九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鸡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登高避祸而安然无恙。于是九九登高避祸,插茱萸辟邪便流传下来。

还有一个民间版本,也是说的桓景驱邪的故事。

相传,东汉时期,汝河边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小伙子,名叫桓景。他家里有父母和妻子,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过得十分快乐。

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汝河里忽然出了一个瘟魔,岸边很多村庄流行起了瘟疫,死了不少人。看到乡亲们不断死去,桓景非常着急,就决定求仙学艺,为民除害。

桓景访遍了天下名山,才寻访到在东南方的山中有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

费长房和蔼地对他说:“我看你一心想为民除害,就收下你这个徒弟吧。”他交给桓景一把青龙剑,又教他降魔的武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把剑术练得炉火纯青。

有一天,费长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今年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吧。“他送了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又嘱咐了几句,先让乡亲们登高避灾,然后再去斩妖除魔。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了家乡。

九月九日那天,桓景带着全村老小登上附近的一座山。他把茱萸叶分给大家,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来,让每人喝一口。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爬上了河岸,趾高气扬地走进村里。他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就四处张望,最后发现村民们都躲在山上,便狂叫着向山上冲去。刚到山脚下,突然一阵浓郁的茱萸叶香和菊花酒气迎面扑来,瘟魔顿时头晕眼花,哼哼呀呀地在原地打转。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背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从此,汝河两岸再也不闹瘟疫了,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

如今,秋高气爽,重阳登高成为一种健身望远活动,虽与之初“登高”寓意相去甚远,但目的大致相同:预防疾病,健身强体,趋利避害,吉祥安康。

齐鲁晚报记者 翟恒水 搜集整理

重阳节的意义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都会有一个特别的节日值得我们去纪念,这个节日就是重阳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似乎并没有中秋节,元宵节以及清明节等出名,但是重阳节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来历,那么重阳节的意义到底有哪些内容呢?

1、祝老人长寿

重阳节的具体节日就是每年的九月初九,两个9在一起代表着对老人活得久,并且长寿的祝愿,在这一天,主要是对中华民族的一些老人进行祝福,一般嫁出去的女儿,在这一天都是需要回家里看看自己的老父亲和老母亲,最重要的还是在这个九月初九日期,希望老人可以健康长寿。

2、思念远方的亲人

从小我们都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千古流传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正是在重阳节发生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生活在9月9日这特殊的节日对于自己亲人的思念,重阳节除了对老人的长寿祝福之外,最重要的意义还是在于对于亲人的一些思念,伴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急剧增多,各种尊老爱老并且优老的观念,也值得我们去深刻学习。

3、祝福亲人全家平安

重阳节的主要意思就是双阳相合,在古代九是一个阳气十分旺盛的数字,两个九在一起邪气是很旺盛的,因此在这一天大家的习俗就是插茱萸,赏菊花,还可以喝一些菊花茶,但千万要注意,不能赠送自己的亲人菊花,菊花大多数都是用来悼念死去的亲人,如果送给亲人的话意义不太好,重阳节意义就是祝福亲人永远平安。

4、推动全民身体锻炼

重阳节一个很重要的习俗就是插茱萸,另外一个就是登高,这两项活动也是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中提出来了,插茱萸是一项体力活,不仅可以在重阳节当天传统观念上起到辟邪的作用,还可以锻炼大家的身体,古代传说邪气一般都是会向地上流动,所以在9月9日,为了避免遇到邪气,更好爬山登高,这样在尊重重阳节传统的同时,自己的身体也得到了锻炼。

重阳节目前可以直接被认为是敬老节,除了尊重传统需要躲避灾祸,驱邪之外,很大的意义就是加深大家对于老人的一些爱护观念,老龄化速度加强,而现在的年轻人,又不愿意回老家住,对于老人来讲剩下的日子想看几眼自己的亲人仿佛成了一种奢侈,因此重阳节鼓励大家常回家看看,别让亲人的思念停滞在某个时刻,才知道后悔。

对于重阳节这种敬老性质的节日,我们更好给自己家的长辈送哪些礼物好呢?

1、 *** 椅

老人年纪大了,身子骨不太行了,也不喜欢走来走去,但是身体仍需要做一些常规的运动以及 *** ,一把 *** 椅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 *** 头部,颈椎,背部,腰部,腿部,还是老人休息的更佳地方。

2、白酒

年纪大了之后的老人没有什么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品品白酒,因此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买茅台,没条件的话也要尽量挑一些老人家没有喝过的酒,这样两个人在酒桌上才可以扯开话题。

以上就是关于重阳节意义的所有内容了。

标签: 重阳节 意义 课程 活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