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蒸肉是经典的国菜,根据烹饪 *** ,可以偏辣,也可以偏甜,还可以辅以南瓜、红薯等配菜,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香味浓郁。今天,就来教大家做这么一道李锦记家族蚝油粉蒸肉,一出炉全家都抢着吃~
配料:
五花肉 葱姜 蒸肉粉 料酒 豆瓣酱 黄豆酱 甜面酱 十三香 胡椒粉 鸡精 花椒粉 白糖 李锦记家族蚝油 食用油(可以根据需求加红薯,土豆 南瓜等)
*** *** :
1、在锅中加入米、小茴香、八角、桂皮、香叶、炒香,打碎备用,也可以直接买成品米粉
2、肉洗净切成厚片,加入打好的米粉、豆瓣酱、十三香、黄豆酱、甜面、李锦记家族蚝油,拌匀后腌制2小时。
3、将腌制好的肉码放整齐,放入碗内,入蒸60分钟。
4、将上锅蒸好的蒸碗扣入盘中即可,出锅色泽红润、米香浓郁。
以前的粉蒸肉大多数是饭店的大菜,逢年过节或者婚丧嫁娶的时候,通常都会有这道菜,但是现在粉蒸肉已经逐渐的平民化了,是比较大众化一些的美食。对于很多陕西人而言,还有了平价的笼笼肉夹馍,把做好的粉蒸肉分到小笼里面,用来夹荷叶饼, *** 的十分美味的夹馍,方便携带,口味也十分好!
百吃不厌的美味——粉蒸肉◇陈永明
在农村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十天半月难吃上一顿肉。家乡“水硬”,时间稍微一长不吃肉,心里"痨挖",肠胃不适,人也乏力。美美吃一顿肉,人就有了精神。男人们大都喜欢吃肥肉,粉蒸肉(也叫米粉肉)虽说是肥肉,可经过与米粉的搭配,精当的烹饪,成了老少皆宜男女都喜爱的美食。红白喜事、寿诞满月、盖房乔迀的宴席中,与杀了过年猪的春节菜肴里都少不了这道美味。
记得我小时候,生产队有一位陶姓老汉,家住中街,女儿出嫁后,家里只有他与老伴两人。陶老汉在旧社会是一个文化人,一手小楷毛笔字写得非常溧亮,还会剪纸。不知是何原因,解放后戴了一顶“历史反革命”帽子,在生产队劳动。旧社会他还教过书,生产队长在他手上还念过书。可他已年过半百,年轻时未曾得到锻炼,力气又小,只能与妇女一起干些手上的农活。队长有时称他为陶先生,更多的时候直呼其名。说来也怪,家中人少,老伴常年有病。家里喂养了一头猪,快两年了,还未长到够宰杀的标准(杀后白条猪肉够一百二十斤,才达标准)。别人家养一年,他家的猪要养两年还不一定能杀。那年腊月的一天干活歇气时,都在说过年时,团年饭要做哪几样菜,最后几人都说想吃粉蒸肉。陶老汉一直在听别人说,我见他喉咙动了几下。队长喊叫开工时,他双眼望着前方的天空自言自语,语气坚定地说:“过年前必须把猪杀了,做几碗粉蒸肉吃一哈!”我不知道陶老汉最后过年时吃没吃粉蒸肉,但他对粉蒸肉的渴望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汉中上中师。县上到汉中去办事的人,大都住在北团结街的“汉水停车厂”。一次家里托出差到汉中的邻居董大哥给我带来了衣服让我去取,我取了物品。临走时,董大哥说:“别走了,下午就在这吃饭,汉水停车场的粉蒸肉特别香。”听见有粉蒸肉,我都没推辞留了下来。那顿晚餐,一碗米饭、一小碗粉蒸肉,留下的印象比后来吃大餐要深刻百倍。
我父亲是位做粉蒸肉的高手,村里其他几位厨倌,以及后来的县城几家酒店的主厨,都做不出那种粉蒸肉的特有香味来。记得曾有一位西乡县客人,在我家吃了父亲做的粉蒸肉,说:“陈大哥,你这粉蒸肉是咋做的?吃了扒在舌头上香!”后来父亲年岁大了,逢年过节他不上灶了。我在他的指导下学会了做粉蒸肉,而且做得味道也不错,吃过我做的粉蒸肉的客人都说香。人都喜欢别人给自己“戴高帽子(俚语,夸奖之意)”,凡请客人到家聚餐,都少不了粉蒸肉和客人的赞美。
取大米淘洗干净,入锅小火炒,加花椒、大香、草果等大料少许。与大米慢炒至金黄色,铲起出锅晾凉,用小手磨磨成细粉(不可太细)备用。选三指厚肥膘猪肉一块,冷水下锅。先肉皮向上,烧开撇尽浮沫。肉皮向下,煮至用筷子能扎穿肉皮,捞出略微晾一晾。趁热将肉切成两寸多长的薄片,放盐、糖、苦豆粉、胡椒粉、花椒粉、醪糟汁、糖汁(用白砂糖炒炙)若干,用手拌匀。加适量米粉再拌匀,肉片上均匀裹上米粉,十片装入一蒸碗。拌肉的器皿内再加适量米粉,加入上述适量调料,加煮了肉的汤一两勺,把米粉拌匀,装入蒸碗内肉片上方。再半勺清水搭潮,上蒸锅。水开后再蒸一小时,出锅翻扣在平盘中,香气四溢,就是不爱吃肥肉的女士也忍不住要吃一片。实在不敢吃肥肉者,挑起一些米粉来,品尝粉蒸肉的美味。做粉蒸肉程序和调料就这些,由于所用量的大小和比例不同,每次做出的味就有了差别。放多大的量,全凭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来拿捏了。
佛坪县地处中国自然地理之南北分界线的秦岭南麓,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东北部,东接安康市宁陕县、石泉县,北临西安市周至县和宝鸡市太白县,西南连洋县,距汉中150公里、西安200公里。古有傥骆、子午道,今有108国道和西汉高速公路穿越县境。总面积1279平方公里。佛坪是"大熊猫的故乡"和"中国山茱萸之乡"。
关于作者
陈永明 陕西佛坪人,有多篇散文随笔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著有散文集《秦岭深处》《秦岭有情》两部。
作者:陈永明
“无肉不欢”的陕西人,你们了解过吗?近年来,陕西旅游和陕西美食可以说是红遍了大江南北,从大雁塔到羊肉泡馍,从兵马俑到biangbiang面,再从钟鼓楼到经典的三秦套餐,提到旅游,陕西,一定是你绕不过去的地方。
可是,火是火了,其中,其实也难免有许多误解,有的人戏称西安为“馍都”,有的人以为陕西人只吃面,虽然说的有道理,可是毕竟有点片面,其实说起吃肉,陕西也一点不输其他省份,我们有陕北的炖羊肉,还有关中的臊子肉,粉蒸肉,再还有陕南的腊肉、熏肉......各种肉类应有尽有,今天,小编就带你们来看看陕西人的“无肉不欢”。
关中
臊子肉、粉蒸肉、关中蒸碗
臊子肉
臊(sào)子面是中国西北地区特色汉族面食、著名西府小吃,以宝鸡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在臊子面中,臊子肉的味道可以说是一碗臊子面的灵魂。在《水浒传》第三回:“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这里的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
臊子面的成功与否,与臊子的味道有很大关系。西府人在每年春节前夕都会做一锅臊子,分别装在盆里或者罐子里,一部分用来接待亲戚客人,一部分作为全家半年的调味肉吃,正月几乎天天会吃臊子面。
岐山臊子肉在整个炒制的过程中是不放油的,所以,一般不能选择太瘦的肉,更好选用黑猪的后臀肉,炒好的肉臊子最少放半年都是不会变味坏掉的,所以当地人一般做一次臊子肉都是炒好几斤肉,过春节或者大点的节日一次都要炒十几斤肉。
在岐山小吃中臊子肉不仅仅可以用来吃臊子肉面放,而且平常取出来些热一热,夹在馒头或烧饼中吃一样是上上的美味。所以,如果你去宝鸡或岐山的话,在品尝擀面皮和臊子面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试试臊子肉夹馍,味道很香哦!
臊子肉除了可以放进面、馍里,还可以放到豆花里,这就是关中最地道的小吃——臊子豆花,臊子的肉汁包裹在豆花上,吃进嘴里口感绵密、入喉顺滑,让人欲罢不能。
关中蒸碗
蒸碗之于关中人家除了丰盛美食的本身含义之外,还承载着一年辛勤终有回报的自豪,它预示着团聚、思念和浓浓的乡情,众多情愫化作几个象征着团圆的蒸碗都幻化在这小酥肉、粉蒸肉、梅菜扣肉、黄焖仔鸡、四喜丸子里了。
扣肉要切至三寸长短,三分薄厚,红,白,皮三段分明,三是吉利的数字,讲究的很。
天圆地方,猪肉丸子一定得是外皮紧色焦黄,内松软肉酥香。
酱汁是独家秘诀,各家有各家的招,但绝对是普普通通寻常遍地的料,朴素农人最真实的映照。
蒸碗最不可复制的,就是要用大蒸笼,一层一层,不同品种的蒸碗放在一起蒸,让各种食材、香料在笼子里互相浸透,甚至,每一层放什么蒸碗,都影响着蒸碗最终呈现的品质。
吃蒸碗时,有时候还要配上一碗温润的稠酒,喝的酣畅淋漓,悲欢思念絮絮道来,酒酣耳热后,不如意都化作过眼云烟,扑鼻的肉香恍惚而来,只盼着日后的好,这种美妙满足,只有亲口尝尝才能体会。
粉蒸肉
卖粉蒸肉的店家,大多鸡未叫就出摊,一个大锅里粉蒸肉盛得满满当当,松软酥香的白馍则围着肉摆了一圈,肉的下面蒸着晶莹透亮的米饭。
粉蒸肉选上等大肉,多为猪前腿,将肉切块,厚薄均匀。主要调料为食盐、生抽、老抽、花椒、桂皮、小香,并姜片和葱段。肉和调料搅拌,直到融合一起,然后等待一段时间,让大肉将调料充分吸收。再选优质大米,多为香米,将米煮开,捞入蒸笼,将大肉敷在大米上,大火蒸使肉烂,小火蒸使其入味。
吃粉蒸肉,还要配油制红干椒、窄菜丝,辣椒使肉更有股鲜香,窄菜丝则平添一种酸爽的感觉。粉蒸肉本就糯而清香,软、嫩、甜、香、咸,更多了油制红干椒的香辣,窄菜丝的酸爽,可谓滋味俱全。
陕北
没有一只羊能活着走出陕北
舌尖上的中国有一句话:各方水土造就了羊肉风味上的差异,而北方的烹饪最为简单,这种对羊肉之鲜恰到好处的,呈现也暗含了他们对食材的自信。
陕北黄土高原沟壑之间成长的山羊,喜食一种俗称“百里香”的地椒香草,这种草随处可见,去除膻气更是绝佳,因而陕北羊肉鲜美少脂,香而不膻,肥而不腻,是其他地域和种类的羊肉所无法比拟的。
早上喝碗杂碎,中午来碗羊肉面,晚上吃炖羊肉,夜宵再来几个羊蹄,一日三餐可以不重样的吃羊肉。更不要说还有醋泼羊头、羊棒骨、腥汤饭、头脑汤、羊肉烩菜等各式各样的羊肉家常饭做补充。
久居外地的陕北人,常常想念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除了牵挂美味之外,或许羊肉也寄托着他们深深的乡土情结。
对于陕北人而言,没有什么是一锅炖羊肉过不去的,羊在陕北,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陕南
这股烟火气,是每一个陕南人最美味的记忆。
在陕南,最令人食指大动的滋味,一定就是腊肉了!陕南秦巴多山地,山民多散居,一家人杀一口猪,三五天内不赶紧吃完就要腐坏了,唯有做成腊肉,才能挂在房檐下,现吃现取,从容享用。
陕南人世世代代吃腊肉,时间久了,腊肉的香就浸入他们的骨髓了,这里叫“好亲莫过母舅,好吃莫过腊肉”,每年入冬不少人家就开始准备腊肉了,腊味特有的香味提醒人们:“入冬了,快过年了!”。
腊肉的做法是:人们把分割成条块的猪五花肉抹上佐料,放在大盆里腌几天,再取出来挂在柴火堆上熏烧。
大山里有的是松柏枝、杉木枝等柴火,全家老少围着火坑烤火,腊肉挂在火炕上方的横木上,炊烟缭绕,烟熏火燎。
熏烤的火候 决定了腊肉的品质,熏烤时间长,腊肉烘得干,肉质紧实,肥肉肥而不腻,瘦肉紧实不塞牙,用时间换美食的态度,只有真正的农家人才能做到。
陕南人很讲究食材与腊肉搭配,变着花样令其碰撞出更鲜美的滋味来,当地的木耳、香菇、干笋、干四季豆,干洋芋片、豆豉、豆腐干、粉条…只要和腊肉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了。
总之,陕南的腊肉就像陕南的人,家常、随和、和谁都处得来,遇到任何食材都能焕发出不可思议的神采,你吸收了我的滋味,我沾染了你的气性,达到了你侬我侬的甜蜜状态。
怎么样?看了这么多美食
你该了解陕西人的“无肉不欢”了吧
还有那些你喜欢的“又又”
快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来源: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陕西周至凌晨3点出摊的粉蒸肉,每天流水过万,狂甩西安同行8条街关中流行着这样一句口头禅,金周至银户县,周至是产粮大户,有一马平川的河流,小麦大米产量极高,周至盛产水稻,水稻成熟之后金灿灿的一片,因此有金周至的说法。富足的周至自然不缺美食,这里的牛羊肉泡馍,肉夹馍,坨坨面都非常有名,有不少西安人开车来周至解馋。
在众多的美食中,周至有一家凌晨3点出摊的粉蒸肉,很有名,已经干了30多年了,虽然干的年岁很长,可仍然是一个破烂小摊,每天凌晨三点钟刚刚出摊,就有很多人来吃,早上五六点钟,人就更多了,摊子上坐满了人,还有不少人站在旁边等,还有人干脆打包带走的。
他们家的粉蒸肉有两种吃法,一种是夹在馍里做成粉蒸肉夹馍,另外一种就是配着米饭吃。粉蒸肉,很实惠,粉少肉多,有纯瘦粉蒸肉和肥瘦相间的两种,他们家的馍是发酵过的,口感非常喧软。
馍烙熟之后把馍放在粉蒸肉旁边,用粉蒸肉的热气一直烘热着馍,客人点单后,把馍切开,把粉蒸肉夹进去,灵魂就是自制的油辣子,浇上一勺,有人一口气吃两三个,8块钱一个的粉蒸肉夹馍,也让人觉得价格很实在。
他家从凌晨3点一直经营到九点多钟,粉蒸肉夹馍就能卖出去三四百个,另外还有配米饭吃的,有人一口气吃上两三碗饭,每天的流水过万。
有人说他家的粉蒸肉狂甩西安同行8条街,肉上面只有一层薄薄粉,起到锁住水分的作用,老板说,吃就要吃的时候,吃过他家的粉蒸肉后,西安的粉蒸肉黯然失色。
粉蒸肉的做法并不复杂,但是却依然有人做得好吃,有人做不好吃,他们家的烹制 *** 是祖传的,已经传承到了三代,每天都有新鲜的肉,火候以及粉的调制都是很有讲究的。美食就是有这样的魅力,哪怕是同样的人,用同样的配方和同样的流程操作下来,味道也是有所差别的,难怪很多人喜欢去吃老味道,多年的经验积累,味道自然出众。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三秦大地的每一寸土壤都饱负历史的厚重内涵,以文明见证者的姿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纵跨三个气候带,自然形成了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勤劳质朴的陕西人享受着自然的馈赠,用智慧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陕西美食。
陕西地形是个细腰大高个,从南到北地域跨度大,分为陕北、关中、陕南,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等因素,陕西10个地市风俗各有不同,我们编辑介绍陕西美食的时候确实也发现了这点,只能着重选取一些代表性的菜肴来介绍。
从饮食来看,陕北人擅长用羊肉、小米杂粮加工年饭,关中自古就是富饶之地,关中人更擅长做面食、做大菜,陕南人的年夜饭则会用到腊肉、野味一些食材,从春节娱乐来看,陕北人喜欢闹秧歌,关中则有各种形式的社火,陕南据说有一种说唱的社火小调,今天市井小编跟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三秦大地陕西春节期间的大菜都有什么吧。
关中八大碗
八大碗是陕西关中地区在过去逢年过节才做的传统美食小吃,八大碗在老陕的生活中,是少不了的美食,生诞寿辰、婚丧嫁娶、孩子满月、逢年过节等日子都少不了它。一般来说包括:黄焖鸡、小酥肉、粉蒸肉、枣方肉、 带把肘子、风鸡、咸肉、八宝饭。除了陕中,陕南也有八大碗,主要以腊肉为主。
关中烩菜
在诸多的关中美味中,最值得一提的应该是家家户户都能做出来且味道又各异的“关中大烩菜”,这道菜虽然没有其它菜品那样声名显赫,但是,却非常的地道,最能代表关中民俗。它打破了炝制菜的局限性,把时尚和食鲜的原料进行了多样化处理,清雅而爽口,且味鲜。
陕南烧鸡公
烧土公鸡的名菜,也是当地新春佳节的一大美食。此菜品关键在选材上,土公鸡是陕南农家放养的鸡种,一般是农家人自己养来过年吃的,因此市面上极少有售。土公鸡要放养一年左右的最为合适,每只7到8斤大小,肉质不老不嫩,其鸡肉的鲜味更为突出。 *** 时放20余种药材香料熬制的卤汤卤扣4个小时,才得出了浓香回味、肉筋而不硬的“烧土公鸡”菜品,名气虽然没有重庆、成都的大,但是味道是只好不差的。
葫芦鸡
葫芦鸡是西安传统名菜,也被称为长安之一味,用整鸡做成,所以又叫囫囵鸡,外焦里嫩酥脆又美味,寓意吉祥如意。
*** 蒸盆子
*** 蒸盆子,也有人叫蒸鸡,这可是安康的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哦,做法十分讲究,逢年过节必备的压轴菜哦!
陕北拼三鲜
拼三鲜是陕北美食里的一道大菜,据说乾隆皇帝私访榆林时,曾吃过此菜,赞不绝口。老榆林传统拼三鲜浓缩了陕北菜系的精华,有荤有素,色香味形俱全。
西安腊牛羊肉
西安流传着一句话:外地人过年排队买火车票,西安人排队买腊牛羊肉。西安腊牛羊肉腊牛羊肉的质量标准是色泽红润,气味香荃,肉质酥烂,鲜咸不柴,这个标准实际已经包括色、香、味、形、质五要素。做法多样,可煮熟直接吃,可凉调,可炒制。
才识长安好,匆匆辞古都。灞河清浅处,柳下晚风书,陕西美食如同肉夹馍、臊子面、羊肉泡馍等驰名中外的陕西小吃,虽然八大菜系中没陕西菜的名字,但其实秦菜是中国最古老的菜系之一,陕西人在年夜饭上吃的这顿丰盛的菜肴,承载是一份历史的厚重。
粉蒸肉
准备食材:五花肉1斤,蒸肉粉一袋,生抽5g,老抽5g,蚝油5g,柠檬半个,糖2g,白酒10g,洋葱半块,葱姜蒜适量。
操作流程:
1.准备食材,五花肉用温水洗干净,沥干水份
2.用刀切成大小均匀的片,大约有0.4厘米。肉片放上生抽,老抽,白酒,柠檬汁,蚝油,糖,鸡粉,葱姜用手抓拌均匀,放入冰箱,冷藏一晚上味道更佳。
3.准备辣味蒸肉米粉,把腌渍入味的肉片放进蒸肉粉中,正反面均匀的裹上米粉。
4.把肉片码放整齐放在碗内,锅内放水烧开支个蒸架,把碗放上去,开中小火蒸1个半小时左右。最后撒上葱花做下点缀,美美的粉蒸肉完成。
陕西小哥做特色粉蒸肉,从爷爷辈开始干了30多年,真正的传统手艺{"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g10000c3u5a4rc77uef1frft00","duration":229.275,"width":960,"height":540,"file_size":31439196,"thumb":{"web_uri":"tos-cn-p-0000/88ace7f4a9574a1fa225f8c42aecc019","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normal":{"duration":229.275,"file_size":20206478,"w":640,"h":36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0e3cb0b12033368b73f046adc13fbb8a","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西安名小吃粉蒸肉,传统宵夜食品,吃肉、吃蒜、吃茶,美滴很写在前面
我们先来听听一位地道的西安 *** 坊的人怎么说:
“这个就是传统的,西安回坊的宵夜食品。以前售卖时候,把灯点着了才卖这个东西(天黑时候),咱这叫西安回坊的宵夜,特色就在 这个点上。这个粉蒸肉的油分比较大,为啥要喝茶呢?一个好处是解油腻,一个是便于消化。一口茶、一口肉、一口蒜,吃着就有一种独特的味道。”
西安粉蒸肉
虽然听说粉蒸肉的名字已经很久了,但尝它的味道还是之一次。未吃之前,还是很期待它的味道的。其实不仅仅是作为宵夜,任何时候,我觉得都有西安人在吃粉蒸肉。我们来到回坊这一家要粉蒸肉的时候,一个西安老陕还问:“有肥滴木有?”
“有!”“要一大份!带走!”
一大份是二十三元,我觉得对于一盘这样的肉可不算贵。当地人觉得粉蒸肉的精华就是里面的肥油,吃粉蒸肉,没有肥的,不香。一个月亮馍夹上粉蒸肉,淋上一勺辣子,咬一口,啥都有了。
粉蒸肉是怎么 *** 的,我们专门问了这家粉蒸肉的老板。牛肉切成麻将大块儿,然后淋入秘制的调味料汁调味,拌匀。当然了,专门售卖,都是论百斤百斤地称肉,一天一百斤的牛肉,不够卖。所以 *** 粉蒸肉,都是用大盆子,来搅拌调味。中间加入几块冻得硬邦邦的肥油,然后再倒入适量面粉(或米粉),再搅拌,抖匀。使每一块肉都裹上面粉,然后就可以上笼屉蒸了。
铺上笼屉时候,也有个讲究,就是要把肥油铺在中间,然后凹出一个孔。这样蒸熟后,粉蒸肉的口感会更加润滑,味道也会更香。一切都准备就绪后,大火蒸两个小时,粉蒸肉就做好了。
店里的师傅说这是宵夜食物,然而在中午,吃粉蒸肉的也比较多。在店里坐下来,要了一大份,等着吃。一份肉、两杯茶、一筐蒜,这是标配。不知道西安每天蒜的消耗量是多少,我觉得不会少了。无论吃啥,都要配点儿大蒜,而且是生大蒜。
茶、蒜、肉,每一样拿出来都是一个单独的味道,但是把这三样配在一起吃,我觉得也只有陕西人独一份儿了吧。尝一口,怪不得他们都说粉蒸肉其实面比肉都好吃。果不其然,经过蒸制,面已经把牛肉和调料的味道都吸进来了。但面不会腻,因为含有淀粉还会有微微的甜味,所以,面 的味道真的很棒。有的顾客来还会专门交代:“多给点面吧,喜欢吃面。”
粉蒸肉还可以夹在荷叶馍 里吃,淋上西安这边的辣子,吃起来也是一绝,我个人觉得,比腊汁肉夹馍还好吃。
写在最后
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吃粉蒸肉,蒜的作用对增香效果来说,是要大于一半的作用的。吃口肉和面,再咬一口蒜,吃起来嘴巴会有麻麻的感觉,让人越吃越想吃。再喝上一口茶,有干的有稀的,有肉有面,这样的美味,还想啥呢?满足!
在西安的日子,两样东西着实令人印象深刻。一个是西安的大蒜,一个是西安的辣子。西安固有很多美味,本身就很好吃,但如果没有这两样东西,我觉得会失色不少。
大家好,我是川菜麦师傅!希望能为你带来一些烹饪方面的帮助!
陕西粉蒸肉
粉蒸肉的做法有很多,我以前在广东上班的时候,同一个店铺都能有两三种做法!
这里仅介绍我自己的做法(纯川味),供大家参考!
1:1斤五花肉烧净皮毛,洗净后切成10cm长、3mm厚的片。
2:锅烧热,菜油15克,下蒜末5克、豆瓣酱20克,煸出豆瓣红油!炒好后全部倒进肉片中。
3:加姜末3克、白糖1克、老抽5克、蚝油5克、鸡精5克、高汤(清水也行)100克,蒸肉米粉60克,拌匀。
假如拌制出来的颜色较淡,可加适量的辣椒红油进去提色!
4:依次摆入碗中,上笼蒸2小时。
5:垫底的材料一般有土豆、红薯、南瓜之类的,蒸熟后放在蒸肉碗中,翻入盘中。
6:撒上葱花,出菜!
实拍图,摄于2015年
更多内容,请点关注!谢谢大家!
西安大皮院
不算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也很少会有导游带团来
但这里是去回坊必经之路
还藏着有只有老陕人才知道的
地道西安美食
打开地图你会发现
大皮院就是一条小巷子
西起 *** 街最北端,东至北广济街
来回不过三四百米
路两边的老字号却是一家接着一家
今天就跟妞一起,再走一次大皮院
*文中所有图片均为年前拍摄
- 1 -
老马家粉蒸肉馄饨
地址:大皮院48号
人均:12元左右
粉蒸肉算是正宗的坊上小吃之一。远远的就能看见蒸汽飘起来,粉蒸肉都放在竹笼里蒸,据说这样做出来的蒸肉麻香油润,香气扑鼻。
吃粉蒸肉一定要半肥半瘦,夹饼的时候再来一勺肥油,夹入蒸肉,就着生蒜,肉的麻油和蒜的辛辣互相混合,好吃的上头!不过这家的面有点多,建议空口吃。他家还有真空包装,送人也不错。
- 2 -
老回坊麻辣烫
地址:大皮院56号
人均:55元左右
老回坊麻辣烫算是这条街的招牌之一了,妞上大学的时候就常来打卡,每次一入夜这里就非常热闹,尤其到了夏天的晚上,一大锅荤素签子,再来一人一碗芝麻酱,别提多爽了!
图源大众点评@taffysasaue
- 3 -
花奶奶酸梅汤
地址:大皮院中段小推车
人均:6元左右
从小推车售卖变成这条街上必打卡的味道,花奶奶酸梅汤完全靠吃货们口口相传,攒下了如今的口碑,来这里不来一杯拍个照都有点遗憾。
这家酸奶汤还是老 *** *** 。用乌梅山楂蜂蜜大枣等原料熬足火候,最后还会放桂花,喝到嘴里有些清甜,又有一些酸涩;可以加热喝,但会更酸一些,冻饮是更好的喝法。
图源大众点评@也有过心动
- 4 -
尓卜餐厅
地址:大皮院79号
人均:46元左右
这家餐厅也是老字号了,妞光是刷抖音都遇见了好多次,不过现在的味道跟过去有一点初入,虽然名气在外,但是口碑有所回落。店里必点的土豆烧牛肉份量少了,整体偏咸;另一个必点的老醋里脊倒是还不错,路过的小伙伴还是可以去打卡的。
图源大众点评@leadershine
- 5 -
彦彬元宵店
地址:大皮院103号(近北院门)
人均:13元左右
妞之前测评过他家的元宵,过去一到节日摊位旁立刻排起长队。元宵有花生、玫瑰核桃仁、多仁、黑芝麻、山楂葡萄干五种口味。
推荐玫瑰核桃味的,核桃的油香搭配玫瑰的清新,味道很足。但是有略硬的冰糖颗粒,口感不足。花生元宵里,红糖颗粒都成了浓稠的汁子,味道浓郁香甜。除了元宵,他们家还有柿子糊塌,受季节限定,一年也就卖这几个月,要趁热吃!
- 6 -
定家小酥肉
地址:大皮院西口223号
人均:28元左右
到大皮院一定要吃定家小酥肉,切好的肉裹上面糊炸了再蒸,虽然店里只卖这一种吃的,但一直人气都很高,不过近几年一直在涨价。
吃小酥肉虽然没什么讲究,但是一般都是配上油泼辣子一起吃,如果是饭点,再来一份米饭就够了,小酥肉是搪瓷小盆装的,一小盆够两个人吃,挺实在的。
- 7 -
石家包子
地址:大皮院217号
人均:12元左右
石家包子在坊上很有名,他家的包子都是一袋子一袋子排队购买,这家包子在妞上大学的时候,就特别喜欢,一周必须来吃一次!
石家包子的孜然肉包是大家公认的好吃,年初的时候乱弹妞做的包子测评它也拿到了五颗星的推荐!
- 8 -
一真楼
地址:大皮院18号(近北院门)
人均:35元左右
这是西安老字号的泡馍馆,名气和口碑都在,是外地人来西安必吃的一家,位置就在大皮院快到路口的地方。
西安吃货表示,吃的时候馍更好自己掰,肉片很大,粉丝粗细刚好,泡馍煮的劲道而且入味,拌上一点辣椒酱吃上一口糖蒜,越吃越香,而且料重味足,肉烂汤浓,妞很喜欢这家的味道。
- 9 -
穆萨砂锅
地址:大皮院中段路北99号
人均:28元左右
图源大众点评@西安味神11
这家砂锅可以说是网红必打卡店铺之一,门店大一些,店里不仅有砂锅还有涮豆皮牛肚、烤肉和凉菜等。最主要的是砂锅的汤底是牛骨汤,好喝。
砂锅的味道比另一家网红店马文家稍淡一些。妞很喜欢吃他家的丸子砂锅,所以点了个双份丸子砂锅,牛肉丸子很紧致,有胡椒味,和肉丸胡辣汤的肉丸味道有些相似。吃起来很香,一块子丸子一口汤简直嘹咋咧!
图源大众点评@想飞的小天使
- 10 -
陕拾叁
地址:大皮院中段22号
人均:33元左右
在大皮院难得的文艺范儿的甜品店,堪称陕西冰激凌中的哈根达斯,冰激凌的原料全部来自于陕西自产的作物。口味超级多,喜欢猎奇口味的可以尝尝油泼辣子儿、麻酱凉皮味儿。
图源大众点评@Holly哥
妞最喜欢他家的醪糟味冰淇淋,完全是小时候喝的酒酿醪糟味;还会根据季节出当季的时令水果口味,白鹿原樱桃味也非常不错,不出意外最近就要上线了,妞太期待了!店里还有秦酥和其他陕西糕点,包装盒味道都不会让人失望,买来做伴手礼特别合适。
大皮院这些或大或小的宝藏小店
喂饱多少在城中奔走的人
它不需要多特别、多精致…
即便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夹馍
也能吃出西安城独特的烟火气息
「今日话题」
#大皮院的美食你都吃过哪家?#
#你更爱的是哪家?#
评论区一起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