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是一类真菌,
因其烹饪后味道鲜美,
营养价值高,
而成为舌尖上的美食,
深受大家喜爱。
川渝多山区丘陵
每当6-8月进入夏季,雨水增多,
野生蘑菇便进入生长旺季,
也是误食毒蘑菇而食物中毒的高发期。
为了提高大家的识别能力,
我们汇总了最新的
川渝地区常见毒蘑菇
请大家认清它们!记住它们!远离它们!
很多人说,我们家每年都要去采野生蘑菇吃,从来没遭过,我们家有辨识蘑菇的能力。错!就像“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这句老话一样,每年因误食毒蘑菇中毒,甚至死亡的人,基本都是这些每年都去采毒蘑菇从来没遭过的人。
你以为的毒蘑菇
颜色鲜艳,奇形怪状
像这样……
这样...
甚至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
它也可能其貌不扬
甚至有的长得跟可食用菌类十分相似
具有很强的“欺骗性”“迷惑性”
像这样……
灰花纹鹅膏
这样...
亚稀褶红菇
甚至是这样的....
热带紫褐裸伞
所以,不能简单地仅根据颜色与形状判定蘑菇是否有毒!比如牛肝菌属、红菇属、鸡油菌属中很多颜色鲜艳的蘑菇是美味的食用菌,而外观为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却是剧毒蘑菇。现在你还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不得遭吗?
误食毒蘑菇有什么症状?
比较轻的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的还有精神症状,严重的还要发生肝脏、肾脏损害,最严重的那就是一命呜呼了!
如果发生误食?
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并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同时以最快的方式送往最近的医院。患者及其家属可以携带吃剩的毒蘑菇,以辅助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预防毒蘑菇中毒更好的办法?
不自行采食野生蘑菇,不吃来历不明或猎奇而得的蘑菇,想吃蘑菇就去正规市场或餐馆。
来源:四川疾控
来源: 重庆日报
梅州市疾控中心再次提醒:别吃,有毒!许多读者大概都听过一首流传甚广的 *** 歌曲——“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躺板板埋山山,全村都来吃饭饭,吃饭饭有杆杆,全村一起躺板板,来年长满红伞伞。”这里的“红伞伞白杆杆”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毒蘑菇。
每年雨季,很多爱尝鲜的市民采摘野蘑菇回家烹制,结果因误食毒蘑菇而中毒,让人痛惜。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科科长钟桂红今日(9日)在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提醒市民,一些野生的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部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因此千万不要凭个人经验鉴别蘑菇是否有毒,更不要私自采摘食用,一旦误食,应尽早到医院处理。
钟桂红介绍,我国已知蘑菇种类有4000多种,有食用价值的936种,有药用价值的有437种,毒蘑菇435种,华南地区已报道约200种毒菌。
“梅州市近几年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毒蘑菇有大青褶伞、亚希褶红菇、致命鹅膏、小蝉线虫草、混杂有毒蘑菇的红菇等。”钟桂红说,梅州最常见的是大青褶伞,出现在山坡、草地,甚至菜地都有。
毒蘑菇中毒类型有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光过敏性皮炎型等。“梅州最常见的是胃肠炎型,也出现过横纹肌溶解型、急性肝损害型等。”
引发胃肠炎型中毒的毒蘑菇主要有大青褶伞,也叫铅绿褶菇、铅环柄菇,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发热等,但也有类似白毒伞的毒性,对肝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进食大量时也会致命。
急性肝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属剧毒,非常凶险、死亡率非常高,其中急性肝损害型的白毒伞是我省中毒死亡最常见的毒蘑菇,而亚希褶红菇,2021年在广东省首次报道,发生在梅州平远,那起事件的死亡率100%。
钟桂红提醒,如果误食毒蘑菇,需要马上抢救治疗。去医院前,更好自己催吐,之一时间把毒素排出去。需要注意的是,昏迷患者不可以进行催吐。
在医院的话,一般处理有催吐、洗胃、导泻、灌肠、输液和利尿等,根据不同中毒类型也会有一些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有可能,更好保留或重新采集涉事蘑菇,送到专业机构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疗,挽救生命。”钟桂红说。
【策划】张盛良 唐林珍
【统筹】马吉池 梁时禹
【南方+记者】张柳青 梁时禹
【制图】马吉池
【通讯员】梅卫宣
【作者】 张柳青;梁时禹;马吉池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大山深处的神奇:揭秘野生菌红菇的神秘面纱》自从人类步入文明时代,对于大自然的探索从未停歇。而大自然的神秘魅力,更是吸引着无数探险家们深入深山老林,去探寻那些尚未被发现的神奇生物。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大山深处的一种神秘生物——野生菌红菇。
一、大山深处的神奇生物
野生菌红菇,学名Red Agaricus,是一种生长在深山老林中的珍稀野生菌类。它们通常在雨季来临时出现,颜色鲜艳,味道鲜美。然而,这种看似普通的野生菌,却蕴含着许多神奇的生物特性。
二、红菇的神奇生物特性
1. 丰富的营养价值
红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研究表明,红菇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经常食用红菇,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益处。
2. 独特的药用价值
红菇中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多酚等,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研究发现,红菇具有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改善心血管健康等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食用红菇是一种有益的选择。
3. 天然的抗氧化剂
红菇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如多酚类物质等。这些抗氧化剂可以有效抵御紫外线、自由基等有害物质的侵害,保护皮肤,延缓衰老。常食红菇,有助于保持皮肤光泽,减少皱纹的出现。
4. 强大的抗炎作用
红菇中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多酚等,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这意味着,红菇不仅对人体有益,还可以帮助我们抵抗一些常见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
三、结语
大山深处的野生菌红菇,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强大的生物活性,成为我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季节,大自然的恩赐中有着一个美味却潜藏着致命风险的生物——蘑菇。如今正值野生蘑菇盛产之际,森林的角落、田野的边缘,无数绚丽吸引人的小蘑菇纷纷绽放。然而,这些看似迷人的蘑菇背后隐藏着一个隐匿的恶魔——毒蘑菇,它们的外表与食用蘑菇无异,但一不小心误食,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生命危险。
特别是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常常不懂得分辨可食蘑菇和毒蘑菇之间的微妙差别,因此他们无意中可能将这种有毒的诱惑送进自己的嘴巴里。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如何迅速识别毒蘑菇,以及一旦孩子误食该如何准确应对的技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野生蘑菇盛产
近年来,野生蘑菇盛产的现象受到了广泛关注。人们对野生蘑菇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感兴趣,但与此同时,毒蘑菇的增多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蘑菇是一种益菌,也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食用植物。它们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人们对野生蘑菇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森林砍伐、环境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野生蘑菇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扰乱。这给野生蘑菇种群的正常生长和繁殖造成了困难,导致了毒蘑菇数量的增加。
毒蘑菇是指那些有毒的、可以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中毒甚至危害生命的蘑菇。它们通常外观与食用蘑菇非常相似,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几乎无法通过肉眼辨别。这就增加了人们误食毒蘑菇的风险。对于新手来说,很难分辨采摘的蘑菇是否是毒蘑菇。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的案例时有发生。
随着环境的变化,毒蘑菇呈现出增多的趋势。现代农业的发展导致了大量农药的使用,这些农药很容易渗入野外环境,影响蘑菇的生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蘑菇种群的变异,一些原本无毒的蘑菇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变成了毒蘑菇。人为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不法团伙为了追求利润,故意将毒蘑菇混入市场。
应对毒蘑菇增多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公众的警惕性和认知水平。大家应该加强对野生蘑菇的了解,尽量不要随意采摘蘑菇,尤其是对于不了解的蘑菇种类,切勿贸然食用。
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和管理,制定更加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加大对毒蘑菇的检测力度,确保市场上销售的蘑菇符合安全标准。加强对毒蘑菇的研究和防范措施,通过技术手段改良蘑菇的种植方式,减少毒蘑菇的生长。
野生蘑菇盛产中毒蘑菇增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公众教育、加强监管和管理以及研究防范措施等多方面的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人们能够安全地享用野生蘑菇的美味,同时也保护环境的生态平衡。
孩子误食毒蘑菇的处理 ***
孩子发现新鲜有趣的东西时,往往会忍不住探索并尝试。然而,有时候他们可能会误食到一些有毒的植物,如毒蘑菇。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了解孩子误食毒蘑菇的处理 *** ,以便能够尽快地采取措施保护他们的健康。
如果孩子被怀疑误食了毒蘑菇,家长需要保持冷静并尽快采取行动。害怕和恐慌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迅速联系当地的急救中心或家庭医生,并向他们提供详细的情况说明。医生能够给出有效的建议并安排孩子接受专业处理。
在等待医生的到来期间,家长可以尝试采取一些临时措施来减轻孩子的症状。让孩子大量饮水,这有助于稀释毒素,尽量减少对孩子身体的伤害。不要让孩子吃或喝任何东西,以免加重毒素的吸收。如果孩子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家长应该保持孩子安静和舒适,避免进食更多的食物,同时尽量不要让孩子从嘴巴中吐出任何东西,以免导致窒息。
在医生到达后,他们会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孩子的健康状况和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孩子可能需要接受洗胃或吸毒的处理,以尽快清除体内的毒素。洗胃是通过将清洁溶液引入胃内,然后将其抽出,以去除胃中的毒物。吸毒是通过使用特殊的吸管从胃中抽出毒素。这些 *** 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操作正确安全。
尽管孩子已经接受了治疗,但医生可能还会建议在家继续观察孩子的状况。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反应和症状,如呕吐、腹泻、腹痛、头痛、昏迷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一旦医生给出药物治疗或其他特殊注意事项,家长应严格遵守,并确保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或执行措施。
为了防止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家长需要采取措施保证孩子的安全。教育孩子关于危险植物和食物的知识,让他们能够识别和避免食用有毒的物质。家长应该保持环境的清洁和规范,确保孩子无法接触到有毒植物。避免随意采摘野生蘑菇,以免误食有毒的品种。
孩子误食毒蘑菇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家长立即采取行动。及时就医是保护孩子健康的关键。家长需要冷静应对,并迅速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帮助。为了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家长应该加强教育和保持环境的安全性。只有通过正确的处理和预防措施,我们才能保护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野生蘑菇盛产的风险
野生蘑菇是一种自然界中的珍品,它们丰富多样的形状和色彩吸引了许多人。然而,我们在野外寻找蘑菇时必须要了解,蘑菇中有些种类是致命的毒物。误食这些致命蘑菇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
野生蘑菇种类繁多,其中大部分是无害的,但也有一些种类是有毒的,像是鹅膏菇、黄毒鹅膏、红毒鹅膏和毒鹅膏等。这些致命蘑菇看起来很美味,但它们却含有毒素,能造成严重的中毒反应。
误食致命蘑菇的危险是因为它们的外观和无毒蘑菇相似,很难凭肉眼判断。即使是有经验的蘑菇采集者也可能会犯错误。因此,对于野生蘑菇的采摘和食用,必须要谨慎和慎重。何为误食致命蘑菇呢?当我们吃下这些致命蘑菇时,他们中的毒素会迅速被人体吸收,导致消化系统中毒。
症状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如果未能及时采取措施,致命蘑菇的毒素将继续对身体的器官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引发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不幸的是,毒蘑菇的中毒症状通常在出现之前是不显著的,这增加了误食致命蘑菇的严重性和危险性。
为了避免误食致命蘑菇,有几个核心原则需要记住。长期的蘑菇种类识别训练非常重要。如果你是个蘑菇爱好者,建议参加专门的蘑菇采集课程或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采摘。在野外采集蘑菇时,更好携带一本详细的蘑菇识别图谱,确保你对采集的蘑菇有准确的了解,并且能够分辨可食的蘑菇与致命蘑菇。
切勿盲目相信传言或自以为是。仅依靠亲戚朋友的意见是不够的,一些蘑菇虽然被广泛食用,但并非任何人都能消化它们。当你无法确定蘑菇是否可食时,更好放弃,不要冒险尝试。
若不慎误食致命蘑菇,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告诉医生你所吃下的是什么,并尽量保留残留物以供检测。同时,及时服用解毒药物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要试图用其他 *** 解毒,因为毒物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们应该谨慎对待野生蘑菇的食用。误食致命蘑菇的风险是实实在在的,不容忽视。通过正确定识蘑菇并遵循基本的采摘原则和食用原则,我们可以更大限度地减少误食致命蘑菇的危险,保护我们的生命和健康。让我们以安全和负责的态度,享受美味可口的蘑菇。
校稿:燕子
贴秋膘可以吃它!高蛋白、低脂肪,一口一个味道好菌菇高蛋白、低脂肪,一直都备受养生人士们的推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还曾提出过“一荤一素一菇”的饮食结构,可见菌菇在日常餐桌上的重要性。
那么今天,小二就给大家推荐一种外表白白胖胖、口感软糯滑嫩、满满都是营养的菌菇——口蘑吧~
口蘑
隐藏的“养生高手”
很多人可能以为口蘑的“口”,是暗喻它个头正好一口一个;但实际上,“口”字指的是河北张家口市。
口蘑原本是长在内蒙古草原上的一种野生蘑菇,因为以前这些物资都需要通过张家口市加工周转,再销往内地,所以就有了“口蘑”这个称呼。
在菌菇大家族里,口蘑不仅外表白胖可爱十分出众,营养价值也算是名列前茅。比如:
【蛋白质】菌菇被称为“零脂肪素肉”蛋白质含量大多较高,口蘑在其中更是一枝独秀,蛋白质含量高达38.7g/100g。要知道猪肉的蛋白质含量为10%~20%,牛肉平均也就在20%左右,用口蘑替代一部分肉类,有助于控制脂肪摄入、预防肥胖。
【钾】口蘑的钾含量为3106mg/100g,是香蕉的12倍之多,可作为食物补钾的良好来源。
【膳食纤维】口蘑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为17.2g/100g,约是韭菜、芹菜的10余倍,在蔬菜中也算是相当出色的了。
【烟酸】在常见食材中,口蘑的烟酸含量也是排名前列的,可达到44.3mg/100g。烟酸可起到激活胰岛素、辅助稳定血糖的作用,因此对于需要控糖的人群来说,口蘑是种不错的食材选择。
注意:烟酸不怕热、不怕光、不怕碱,但它怕水。所以处理烟酸丰富的食材时,迅速清洗即可捞出,不宜久泡。
此外,口蘑中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锌、必需氨基酸等营养素。相比其他菌菇,口蘑的味道往往更鲜美,肉质肥厚,香气也很是浓郁。那好吃的口蘑,又该怎么挑呢?
牢记5点
挑出一颗好口蘑
1.看大小
口蘑不宜买个头太大的,口感通常都比较老。选购时建议挑选直径不超过4厘米的,口感一般会比较鲜嫩。
2.看颜色
口蘑本身颜色是白中略带一点灰的,而且因为运输途中难免有磕碰,所以会有部分地方变色的情况。如果摊位里所有的口蘑都一样通体洁白,那很可能是涂抹了保鲜剂或其它药物。
3.揉表面
用手指轻轻揉搓口蘑表面,约过一两分钟,其表面会因氧化而变成浅褐色。如果揉搓很久也没有任何变色,那也要小心,可能存在涂抹药物的情况。
4.看菌盖
好的口蘑表面较为光滑,菌盖比较圆厚。一般菌盖能将菌柄紧紧包住的口蘑,会更为新鲜。
5.闻气味
优质口蘑闻起来清香无异味,如果闻到了发酸、发臭的气味,那就不能购买了。
入菜这样做
味道尤其鲜
口蘑味道鲜美,清炒、红焖、煲汤、烧烤……做法十分多样。想问具体怎么做?下面这3种高手、大厨在《回家吃饭》里的烹饪 ***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缤纷口蘑虾酿
这道菜虾肉Q弹嫩滑,与口蘑搭配味道更是分外鲜甜。再加上洋葱碎、胡萝卜、蛋清,口感丰富有层次,清淡却又不寡淡。
银杏五彩牛肉粒
口蘑与牛肉搭档,蛋白质含量更丰富,而彩椒、芹菜、青豆这些配菜也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素,让这道菜的营养价值更为全面。
而且,经过上浆、焯水、再炒制的牛肉,十分嫩滑好嚼,对于牙口不好、又需要补充营养的老年人来说,这道菜再合适不过了。
银杏五彩牛肉粒
口蘑配上橄榄菜,既提香,又提鲜,口感清新不油腻,用来下饭、下酒都是一绝。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红菇是蘑菇界的“伪装高手”,成功骗过很多人,千元一公斤别错过堪称蘑菇界的“伪装高手”,因颜色让不少人远离,却卖千元一公斤
在入夏以后,雨水多了,气温也上升了,这个季节山里面的各种蘑菇也长出来了。
记得在小时候,到了夏季的时候就喜欢和小伙伴们挎着篮子去山里采摘蘑菇,当时在油茶树、棕树下面总是有采不完的蘑菇。
在当时,它们也都是农村娃解馋、改善生活的食物来源。这些纯天然生长的蘑菇,做汤吃味道极其的鲜美。用蘑菇汤拌饭,一口气能吃好几碗米饭。
而采过蘑菇的人都知道,一般只采摘自己认识的蘑菇,对于不熟悉、不认识的,尤其是长得鲜艳的蘑菇更是千万不能采摘。
在这两年还出现了一首著名的歌曲“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像颜色鲜艳的蘑菇绝大多数都是有毒的,这一点农村长大的人是最清楚的。
但凡是也有例外,在农村就有一种颜色鲜艳的红蘑菇,它堪称是蘑菇界的伪装高手,成功骗过了很多人,让他们以为这货是有毒的蘑菇,可是识货的都知道,它的味道极其鲜美,并且营养价值很高,在市场上更是能卖到上千元一公斤。
蘑菇界的“伪装高手”——红菇
这种红蘑菇的名字也很随意,在民间就是叫它红蘑菇,一般简称为红菇。因为这种蘑菇的菌盖表面有着很鲜艳的红色,有些是紫红色的。而它的菌褶是乳白色的,同时菌柄是近似圆柱形的,也是白色的。
估计介绍到这里,有些网友就会想起 *** 红歌——“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了。没错,它的这些特性都是符合了这首歌所描述的毒蘑菇。
也是因为红蘑菇的这些特性,成功骗过了许多人,一些不认识它的人就都会把它当成是毒蘑菇,别说是采摘来吃了,就是见到了也会远离它,生怕碰到它了也会中毒。所以说红蘑菇是蘑菇界的“伪装高手”,这一点都不算夸张。
但是红蘑菇是没有毒的,它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并且它还有着“菇中之王”的美称哦。那红蘑菇和一些毒蘑菇如何区分呢?
红蘑菇是一种较为大型的菌根真菌,它具有菌盖肥厚、菌柄粗的特点。而像有毒的红蘑菇,它们往往菌盖大却比较薄,而菌柄也是很细长的,这也是它和有毒蘑菇的主要区别。
名副其实的“菇中之王”
红蘑凭借着它与众不同的外表,成功骗过了很多人。只有真正认识它,了解它的人才知道,这货一点都不简单,它可是我国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在古代的时候就被称之为“菇中之王”了。
首先,红菇的分布范围有限。
红菇和其他的蘑菇不同,它的分布范围是很有限的,主要集中在温暖、湿润的地区,像我国的云南、湖北、四川、福建和贵州等省份才有,大部分北方地区都是没有它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红蘑菇对生长的环境要求也是很苛刻的,所以在市场上它是比较罕见的。
其次,红蘑菇的营养价值很高。众所周知在古代民间都是很注重以形补形的,而红蘑菇有着鲜红的颜色,在民间就认为它是滋补的佳品,而事实上它也确实营养丰富,是药食两用的稀罕货。
吃过的朋友都知道,红蘑菇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尤其是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其中含有大量维生素B、维生素D、维生素E、必需氨基酸、多糖以及铜、锌、铁、锰等多种微量元素。
在以前农村的一些妇女生孩子了,也没有什么滋补的东西吃。就会去山里采挖红蘑菇回来给产妇吃,不光是有补血的作用,还有多种矿物质和营养成分,这样孩子吃了她的奶一样很滋补。
最后,产量很少。如今在市面上,红蘑菇一般都要卖到五六百元一斤,这还是收购的价格,如果是零售价就更高了,往往都要上千元一公斤,并且还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有些人说,这就是炒作,一种野生的蘑菇能卖到这么贵吗?其实这也不完全是炒作,因为红蘑菇的市场需求量大,名气也很大,但是产量却很低。
像普通的蘑菇,一天运气好能采摘十来斤也不是问题。可是野生的红蘑菇数量很少了,能不能采到就全靠运气了。并且就算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农民,一年采摘红蘑菇的数量也很难超过20斤。就是因为它的量太少了。
这是因为红蘑菇是非常娇贵的,它的采收期也不长,长出来的红蘑菇如果不及时采收了,它很快就会腐烂掉了。而且目前红蘑菇还没有实现人工种植,市面上售卖的就全靠大自然的馈赠。
有些网友可能会说,怎么在我的家乡这边的红蘑菇没有这么贵,有些才卖一两百元一斤,而且老板还解释说是人工种植的。这个大家就需要注意了,目前红蘑菇基本没有人工种植的,一些老板所宣称的人工种植的红蘑菇,价格更便宜,其实都是假冒的,比较常见的就是用一种叫“白沿菇”的蘑菇来冒充。
白沿菇和红蘑菇很相似,并且已经实现了人工种植。可是它的菌盖是白色的,仅仅是在菌盖的边缘是红色的,所以会对其进行加工以后来冒充,从而能卖高价。
需要提醒大家,红蘑菇的种类也有好多种,而能吃的也就是少数几种,绝大多数的红蘑菇是有毒的不能食用。
所以大家去山里采摘的时候,如果是自己不认识的话千万不要采摘来吃。而且对于经常购买蘑菇来吃的朋友,在路边购买蘑菇了,尤其是红蘑菇,也要懂得辨认,如果自己不确定的红蘑菇,也尽量不要购买来吃,免得上当受骗。
野生蘑菇莫乱吃 小心中毒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在我国,每年6至10月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期,也是因误食毒蘑菇而中毒事件的高发时期。
“野生蘑菇又名野生菌,按照能否食用,可分为食用菌和有毒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杜贤进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介绍,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真菌。目前,我国已报道的毒蘑菇种类达40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对人有致死危险的蘑菇有40多种。
杜贤进表示,不同的毒蘑菇,因所含毒素不同,会有不同的中毒表现。有些中毒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有些表现为流口水、大汗、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有些表现为溶血、急性肾脏损害;还有些刚开始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之后出现假象好转,若诊疗不及时,最后会出现肝、脑、心、肾等多器官损害并伴有烦躁不安、嗜睡等精神状态,甚至死亡。
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采摘、不销售、不食用野生蘑菇。如不慎误食毒蘑菇中毒,该如何自救?杜贤进表示,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按压中毒者舌根引起呕吐,反复多次催吐,让中毒者尽量把胃内食物吐出来,减少毒素的吸收。
立即就医。凡是在吃过野生蘑菇10分钟后至72小时内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者,都应立即就医。更好携带剩余野生蘑菇样品,以备鉴定野生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一时鲜美,一朝致命!食用野生蘑菇有风险,请您千万要当心每年的5月至10月是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一个中等大小的毒蘑菇足以让一个成年人致死。
新晃县、湘潭县、祁东县、洪江市、邵东市等6个县市为湖南省野生蘑菇中毒高风险地区。
其中,以下几种蘑菇是引起湖南省中毒致死事件的祸首:
灰花纹鹅膏
灰花纹鹅膏菌菌盖为灰色,中心部位颜色深,边缘颜色较浅,菌柄上长有灰色鳞片,外观上与美味的“鸡丝菌”相似,老百姓常易误食。
裂皮鹅膏
裂皮鹅膏菌和灰花纹鹅膏菌的特点为“戴帽穿鞋穿裙”,即生长有“菌盖菌拖菌褶”,而裂皮鹅膏菌通体为白色,部分老百姓认为颜色普通的白菌子无毒,因而误食。
裂皮鹅膏菌和灰花纹鹅膏菌为肝脏损害型,误食后潜伏期在6-15小时左右,并存在明显的假愈期。
即在出现最初的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后自行缓解,表面上看似好转,实际上肝脏等内脏正受到严重损伤,再次发作时,往往抢救无效死亡。
肉褐鳞环柄菇
肉褐鳞环柄菇主要特征:蘑菇菌盖中央凸起,白色、粉肉色至粉褐色,菌肉薄菌柄长,近圆柱形,与菌盖同色,无明显菌环,只具有一个像菌环似的膜质区。
肉褐鳞环柄菇含有鹅膏毒素,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型中毒。
中毒后可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和脏器损害期。
中毒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肝衰竭、多脏器衰竭甚至死亡!
条盖盔孢伞
条盖盔孢伞主要特征:蘑菇菌盖黄褐色,中央稍下陷且具小乳突,具有明显辐射状条沟。
菌柄顶部黄色,向下颜色逐渐变深,基部黑褐色。
中毒后有8-12小时的潜伏期,从误食到肝损害一般是1-4天,肝功能中度受损。
如肾功能损害,约25%的病例需进行血液透析,恢复需3周左右,没有肝肾后遗症。
亚稀褶红菇
亚稀褶红菇主要特征:蘑菇成熟后中部长下凹呈漏斗状,菌盖表面浅灰色至煤灰黑色,常向上反卷,边缘无条棱,菌肉白色,菌褶白色,伤变红色,菌褶厚,脆易碎。
菌柄粗短,浅灰色,内部松软。误食亚稀褶红菇后,发病时间最短为10分钟,其余均在1小时内出现症状,可引发横纹肌溶解症。
症状开始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现象,并有乏力感,24小时后,出现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性疼痛,肢体乏力,明显的腰背痛,肌肉酸痛。
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
血尿或血红蛋白尿,出现酱油色尿液。
严重者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最快可24小时内死亡。
误区一:肉眼辨认
多种毒蘑菇和食用蘑菇形态极其相似,菌类专家都难以通过肉眼辨认是否有毒,老百姓通过蘑菇外形、颜色、生长环境判断是否可食用的方式不靠谱。
误区二:“银针验毒”
民间有将蘑菇与银器、生姜、大蒜、生葱一起煮的方式来鉴定蘑菇是否有毒,认为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此种“银针验毒”可以验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为生物碱,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会发生颜色变化。
最安全的 *** :野生菌吃之前,建议先拍照。最安全的 *** 是不采、不买、不卖、不吃野生菌!
湖南旺旺医院感染管理课提醒大家:野生蘑菇虽鲜美,却不要以身犯险,毒蘑菇中毒无特效解毒药,食用后一旦出现异常应尽快就医,之一时间告知医生有野生蘑菇食用史,以便尽早催吐、洗胃和导泻,减少体内毒素,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野生蘑菇图片资料来源:湖南师大生科院陈作红教授
参考文献:1、中国含鹅膏毒肽蘑菇中毒临床诊断治疗专家共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年2月第29卷第2期。
2、中国蘑菇中毒诊治临床专家共识,临床急诊杂志2019年20卷8期。
3、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常见毒蘑菇中毒防治手册第三版。
(编辑Rainbow。)
15岁女孩误食这种鲜物,全身换血保命……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旺旺医院 感染管理课 聂艳丹 秘书室 王锐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每年6月份
是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高发期
6月22日,湖南湘潭
一位因误食 “毒蘑菇”
生命垂危的女孩
进行了2000毫升的血浆置换治疗
#15岁女孩误食毒蘑菇全身换血保命#
这一话题迅速登上热搜
20日晚,15岁女孩小陈在家食用了山上采的野生蘑菇后不久,便出现全身无力、腹痛腹泻等症状,随后,被家人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毒蘑菇中毒目前没有特效解毒药
据医生介绍,目前毒蘑菇中毒没有特效解毒药,要去除血液中的毒素,就必须迅速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小陈成功此次血浆置换量为2000毫升,相当于15个人献全血的血浆量。而这样的血浆置换需要2到3次。
医生表示,目前,小陈还未脱离生命危险,他们将根据病情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医生特别提醒,千万不要吃野外或非正规渠道购买的蘑菇,如不幸误食,出现不适后一定要及时就医。
近年部分中毒事件的蘑菇品种
请注意↓↓↓
综合:湘潭广播电视台、健康武汉
来源: 杭州交通918
看见立即远离!切勿采食野生蘑菇谨防中毒春雨绵绵,各种野生蘑菇破土而出,大量生长。据了解,华南地区存在的毒蘑菇约有110多种 ,以白毒伞、红菇、野生牛肝菌为主,而春季正是白毒伞的生长旺季。白毒伞,以岭南毒王之称闻名“蘑”界。仅50克的白毒伞菌体的毒素含量,就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据了解,白毒伞一般伴生于黎蒴树下,生长的时间为每年2月下旬至5月中旬,发生在“回南天”后。更大的特征就是“头上带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靴(菌托)”。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王舟表示,我国毒蘑菇种类繁多,单靠形态特征辨别是不够的。民间以“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腥臭的蘑菇有毒”等 *** 鉴别,是不可靠的。科学的鉴定 *** 是要对蘑菇的形态、生态、显微、DNA等特征才可以准确鉴定。所以市民千万不要去采集野生蘑菇,避免误食毒蘑菇引发食物中毒。
来源: 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