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海鲜爱好者,除了吃海鲜,也喜欢逛海鲜市场或超市的海鲜区,就算不买,看看也开心。
我相信很多人在挑选海鲜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困惑,就是各种不同保存方式的海鲜如何选择。
比如海虾就有好多种,船冻阿根廷红虾、熟冻波士顿龙虾、急冻黑虎虾、生冻青虾仁等等。
虾的品种不同还好理解,连冷冻都有这么多种,到底哪种好?
这些千奇百怪的“冷冻”到底有些什么名堂呢?
【冷冻海鲜的意义】
对于中国人来说,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吃活的”是之一选择。
但在物流不那么发达的年代,内陆居民能吃到冷冻海鲜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小时候不管谁家里烧带鱼,整个楼道的人都会羡慕不已呢。
尽管现在物流大发展,连地球对面的波士顿龙虾都能鲜活的运过来,但空运活物的物流成本和损耗导致其价格相对比较高。
另外,许多海产来自遥远的大洋,也不可能活的运过来,比如北极虾、南极鳕鱼等。
还有不少海产属于季节性捕捞,想要全年供应恐怕也只有冷库储存一条路。
总之,冷冻海鲜对于丰富中国人的餐桌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船冻和岸冻】
按照海鲜冷冻的地点可以分为船冻和岸冻。
船冻多数是在大型远洋捕捞船上完成,很多进口海鲜都是船冻的。
这些船其实就是海上的简易加工厂,海鲜在捕获之后先简单的分拣,把经济价值低的扔掉,然后把值钱的海鲜送入冷库冷冻。
和船冻相对应的就是岸冻,多见于近海捕捞。
在渔船上先用碎冰块保持海鲜低温,等靠岸后再送到加工厂冷冻。
由于海鲜离水后容易死掉,而且堆放在船舱里相互挤压,因此岸冻的保鲜效果不如船冻。
【生冻和熟冻】
按照海鲜冷冻时的生熟状态可以分为生冻和熟冻。
生冻一般是将活蹦乱跳的海鲜直接冷冻,或者经过简单清洗、去内脏等处理后冷冻,常见于鱼类,比如金枪鱼、三文鱼、鲽鱼等。
熟冻是将海鲜经简单处理后,漂烫或煮熟后再冷冻,多见于虾、蟹、贝类。
熟冻是半成品,后期烹饪加工更简单,而且由于水分相对少,冷冻过程中口感容易保持。
我曾经参与过熟冻波士顿龙虾的盲测,其口感不亚于煮熟的鲜活龙虾。
【普通冻和低温急冻】
其实对冷冻海鲜品质影响更大的是冷冻温度,按照冷冻的温度可以分为普通冷冻和低温急冻。
普通冷冻一般指-18℃,而低温急冻则从-35~-60℃不等。
低温急冻成本高,但它不仅保鲜效果好,还能更大限度的保持海鲜的口感和质地,因此常见于高附加值海鲜,比如金枪鱼。
当海鲜降温到-1~-5℃时,细胞间和细胞内的水分会形成细小的冰晶,这个温度区间也被称为“冰晶形成带”。
如果海鲜停留在这个温度区间,冰晶就会继续生长。
大的冰晶不仅会夺取细胞中的水分,还会因为体积膨胀,对细胞结构产生不可逆的破坏,导致后期解冻时汁液流失,肉质失去弹性。
低温急冻其实就是让海鲜尽快降温到“冰晶形成带”以下,减少和延缓冰晶的生长。
此外,现代冷冻工艺还引入了液氮、超声波、静电场等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冷冻效果。
总结:在海产行业,冷冻是最常见的保存技术,也是更好的保鲜技术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冷冻海鲜的品质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鲜活和冰鲜的海鲜依然是首选,但冷冻海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哦。
下次去超市,来点冷冻海鲜尝尝吧!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这5种淡水鱼值得多吃!高DHA、EPA,好买又便宜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
海水鱼是指生活在盐度较高(盐度1.020~1.023%之间)海洋中的鱼类。我国东南部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产品资源丰富。下面小编带你了解,如何正确选购、保藏及合理消费海水鱼。
正确选购新鲜海水鱼
海水鱼的捕获方式多样,提供市场的渔获物一般为冰鲜、冷冻产品。
选购冰鲜海水鱼时需注意其新鲜度,相关特征是鱼体完整(鱼头未掉落、 *** 未破肚)、肌肉有弹性或伴少许僵直、眼球饱满透明、鳃丝鲜红、气味正常;或者购买冻结的海水鱼,除鱼体冻结外,其质量要求与鲜活鱼体基本一致,其中以生食为主的金枪鱼肉、三文鱼肉等其质量控制严格,建议从正规渠道选购。
正确选购新鲜海水鱼
海水鱼的保鲜十分重要,为确保其食用品质,降温(冷却、冻结)、适度包装是保鲜的有效手段。
冰鲜海水鱼需控制好冷却温度,因其保质期短,尤其在高温、高湿的夏秋季节应尽快销售、消费;为避免冻结海水鱼长久冻藏中干耗与氧化影响其品质,建议可将冻品表面湿润后再冻(穿冰衣),并用食品袋包装存放于冰箱冻结室。
生食的金枪鱼肉、三文鱼肉等品质要求高,一般需超低温冻结保藏条件,家用冰箱无法实现,尤其是购买的解冻分割的生鱼片应立即消费,不建议长期保存。
合理消费海水鱼
新鲜海水鱼一般经去头、去鳃、剖肚、去内脏,洗净后可选择多种烹饪 *** 尽快食用,活杀的海水鱼以鱼表涂抹少许食盐、料酒,与葱丝姜片一起清蒸为更佳;鲜度欠佳的海水鱼可考虑油炸、红烧等烹饪 *** ;冻鱼需解冻,然后按照鲜活鱼 *** 方式进行。
生食鱼片必须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只有鱼肉鲜度极佳方可以冷食方式消费。消费者不宜在家中自行加工处理、食用生鱼片,应在正规料理店少量、适当消费。
经营生食鱼片的餐饮从业人员应高度强化食品安全意识,诚信经营,严格选材、规范操作、生熟分开和个人、餐具、用水的卫生控制,禁止将未及时销售的生鱼片留用择期销售;鲜度达不到生食条件的鱼片不能 *** 生鱼片,可考虑熟制后销售,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这些鱼补脑又便宜!一篇文章教你怎么挑(孕妈、哺乳妈妈也适用)戳??关注,你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鱼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同时含有DHA能促进宝宝大脑和视力发育,看来俗话说“吃鱼能让宝宝更聪明”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此外,鱼类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于宝宝健康成长。
但说到吃鱼,很多妈妈会担心汞污染的问题,纠结到底该买什么鱼?干脆咱们今天就把吃鱼的问题一次说清楚吧!
1
选鱼两大原则
关于给宝宝选鱼,我总结为两大原则:
1、低汞
2、高DHA
这两大原则同样适用于孕期和哺乳期的妈妈哦。
1
选择低汞鱼,保证安全性
无论给宝宝吃什么,首先要保证安全性,选鱼也是一样。
近年来工业废弃物的排放,造成汞的严重污染,这些排放到水中的汞会转化成甲基汞,严重影响孩子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当年日本发生的“水俣病”,就是甲基汞造成的。
甲基汞不仅存在于海洋中,河流、湖泊等淡水区域同样存在污染。因此,担心海鱼汞污染而选择淡水鱼的妈妈,不要再自我欺骗了,淡水鱼同样有汞污染的危险。
鱼类生活在汞污染的环境中,很自然就成了甲基汞的富集地。而且甲基汞在生物体内很难清除,随着进食增加,鱼体内甲基汞的量会越来越多。
根据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海洋食物链效应,越体积庞大,处于食物链顶层的鱼类,含有甲基汞的量就会越多。
(图片源自 *** .org)
既然汞污染对宝宝健康有这么大危害,那就不给孩子吃鱼了呗?
考虑到鱼中含有的DHA和其他营养物质对身体的益处超过了少量甲基汞对身体的危害影响,所以依然建议适量给宝宝摄入鱼类,但前提是选含汞量低的鱼。
关于低汞鱼类的选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专门为孕期、哺乳期和儿童制定了鱼类食用建议,主要包括三种鱼:
之一种:更佳选择的鱼(建议每周吃2-3份)
如凤尾鱼、三文鱼、鲳鱼、鲶鱼、鳕鱼、淡水和海水鲈鱼、沙丁鱼、鲱鱼、罗非鱼、淡水鳟鱼、灌装淡金枪鱼等。
此外,扇贝、牡蛎、虾、鱿鱼等海鲜,含汞量也较低。
第二种:不错选择的鱼类(建议每周吃1份)
如大西洋青鱼、鲷鱼、白金枪鱼(长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银鳕鱼、马鲛鱼。
第三种:要避免的鱼类
如鲨鱼、旗鱼、大鲭鱼、方头鱼、大眼金枪鱼、长寿鱼和马林鱼。
注意!
金枪鱼有不同类型,建议选择淡金枪鱼,白(长鳍)金枪鱼含汞量要高一些,如果要吃,一周只能吃1份。
那么如何鉴别是淡金枪鱼还是白金枪鱼呢?
- 看包装上的标注
如果买的进口食品,外包装上一般都有标注,如果标“light tuna”就是淡金枪鱼,放心给宝宝吃;如果标“white tuna”,则代表白金枪鱼,建议少吃。
- 看鱼肉的颜色、性状、口感
如果是国产金枪鱼罐头,可能没有标注,就要我们打开包装,根据鱼肉的颜色、性状和口感来判断了。
淡金枪鱼颜色较深,在浅棕和粉色之间,质地柔软,吃上去口感更好,感觉像鸡腿肉。一般肉块碎小,水浸或油浸都有可能。
白金枪鱼颜色较浅,在白粉之间,质地较硬,口感稍差些,吃上去和鸡胸肉类似。另外,肉块也更大。如下图:
2
这些鱼富含DHA
很多妈妈认为补充DHA只能选择海鱼,实际上,随着养殖鱼饲料的配比设计改进,一些淡水鱼也含有较多的DHA,甚至比某些海鱼含量更高。
而且无论是淡水鱼还是海鱼,都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每周摄入适量的鱼类,均有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下面是不同鱼类中的DHA含量,供大家选择参考:
(数据源自2009年《 中国食物成分表 第2版》)
从表中可知,DHA含量较高的海鱼有:
凤尾鱼、红娘鱼、小黄花鱼、鲷鱼、带鱼、鲈鱼、沙丁鱼等。
DHA含量较高的淡水鱼有:
鲮鱼和罗非鱼。
另外,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三文鱼、鳕鱼、淡金枪鱼罐头,同样含有较高的DHA,尤其三文鱼。
虽然不同海洋域中的三文鱼DHA含量区别较大,但更低也在660mg/100gDHA以上,有些甚至达到1000mg以上。
再加上三文鱼本身个头大,商店往往将其切块销售,还没有鱼刺,宝宝食用起来方便又安全。属于首推的鱼类!
说到鳕鱼,这里讲一个比较乌龙的事件,我们平时吃到的鳕鱼可能并不是真正的鳕鱼。
先看下鳕鱼家族的家系图:
(图片源自果壳网)
发现了没?其家族旁系可真不少。
简单来说,真正的鳕鱼来自大西洋和太平洋,以及格陵兰。所以大家买鳕鱼时,可以看看产地,如果不是上述三者之一,可能就不是真的鳕鱼了。
另一种常见的鳕鱼,叫银鳕鱼,其实并非真正的鳕鱼,而是裸盖鱼,其优点是:这种鱼肉质更细嫩。
鳕鱼之所以出名,也是这种假鳕鱼的功劳。所以也无需纠结它是不是真鳕鱼,但要注意,这种裸盖鱼汞含量较高,如果给宝宝吃,一周一次就可以了。
还有些常仿冒鳕鱼的鱼,叫”油鱼”,学名是异鳞蛇鲭和棘鳞蛇鲭。
这两种鱼都含有较高的油脂,而且含有一种叫蜡酯的物质,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如果一次摄入过多,可能会引起腹泻、腹痛、恶心和呕吐。
当然,这种症状只是一过性的,并不会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说到真假鳕鱼的鉴别 *** ,我真心觉得既然鳕鱼有这么多假冒伪劣产品,其营养价值又不是特别高
讲了这么多的真假鳕鱼,其实我想说,与其鉴别真假,倒不如直接买别的鱼。
因为即使真鳕鱼,DHA含量也远没有三文鱼高,而银鳕鱼虽然DHA含量高,但汞含量也高,一周只建议吃一次。
还有人喜欢给宝宝吃野鱼,比如商贩自称在哪个河里抓的鱼,纯天然。
由于无法确定河水的污染情况,不建议给宝宝选择这样的鱼类,还是在大型超市等正规渠道购买比较放心。
根据汞含量和DHA含量总体来看,推荐的鱼类如下:
- 首要推荐:三文鱼、凤尾鱼、红娘鱼、海鲈鱼、灌装淡金枪鱼、小黄花鱼;
- 一般推荐:罗非鱼、沙丁鱼、大黄花鱼、真鳕鱼(大西洋鳕鱼);
- 一周只建议吃一次的鱼:银鳕鱼、鲷鱼、带鱼、灌装白金枪鱼。
此外,一些虾、贝壳类的海产品也不错。
2
宝宝多大可以吃鱼?
当宝宝4-6个月开始加辅食后,就可以开始吃鱼了。
有人担心鱼容易引起过敏,不敢给宝宝吃。但根据目前的研究,延迟添加鱼类,并不会减少过敏的风险。
对于中重度湿疹,或曾有食物过敏反应,及有家族过敏史的宝宝,则建议在添加了不易过敏的食材(谷类、禽畜肉类、蔬菜水果等)后,再尝试鱼类。
在添加过程中,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过敏反应出现。如身上是否有荨麻疹,嘴巴、眼睛在周围有无皮疹红肿等现象。
有些宝宝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以及大便中带血等消化道的症状。如果一旦确认对鱼类过敏,则应严格避免这种鱼的摄入。
3
吃鱼并非多多益善
考虑到汞污染的问题,鱼并不是吃的越多越好。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没有对2岁以下的宝宝给出鱼的建议,2岁以上的宝宝则建议每周1-2次,每次的量根据年龄不同有所差异:
2-3岁每次1盎司(28g)4-7岁每次2盎司(56g)8-10岁每次3盎司(84g)
对于准妈妈来说,每周吃“更佳选择的鱼类”为2-3次,每次4盎司(112g)。如何判断量呢?可以看下图:
成人一次可以吃手掌大小、厚度的一块,也就是4盎司;
4-7岁的孩子则是掌心大小的一块,也就是2盎司;
其他年龄的宝宝则酌情增减。
另外,建议给宝宝吃不同类型的鱼,而不是只吃一种,这样安全性也会更高。
有老人说吃鱼头聪明,鱼眼睛能明目,是真的吗?
这是中医所谓”以形补形“的说法,但实际上并不靠谱。
由于鱼类内脏组织容易富集甲基汞,常吃这些部位更容易导致汞摄入超标。
因此在做鱼的时候,建议去除鱼皮、鱼头和内脏等组织,并彻底加工熟透后再给宝宝吃,降低汞的摄入,也避免感染寄生虫。
小结
1、给宝宝选鱼,首选低汞、高DHA的品种,准妈妈也是一样。
2、首要推荐的鱼有:三文鱼、凤尾鱼、红娘鱼、海鲈鱼、小黄花鱼和灌装淡金枪鱼。
3、鳕鱼真假难辨,真鳕鱼DHA含量低,银鳕鱼DHA含量虽高,汞含量也高,一周只建议吃1次。
4、宝宝4-6月龄开始加辅食后,即可尝试鱼类。
5、吃鱼并非多多益善。准妈妈一周2-3次,宝宝一周1-2次,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鱼,摄入量和次数也不同哦!
|参考资料:
1.uptodate.Fish consumption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supplementation in pregnancy.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fish-consumption-and-docosahexaenoic-acid-dha-supplementation-in-pregnancy?search=fish&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4~150&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4,2017/06/06.
2.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Eating Fish: What Pregnant Women and Parents Should Know.https://www.fda.gov/Food/ResourcesForYou/Consumers/ucm393070.htm,2017/11/29.
3.Sarkist..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ght" tuna and "white" tuna?
http://starkist.com/healthy-living/ask-the-dietitian/what-is-the-difference-between-light-tuna-and-white-tuna,2018.
分享出去,宝宝吃对鱼,更聪明!
时间过得可真是快,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到今年的高考,高三的学子们在忙碌而紧张的学习中,等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家儿子也要参加高考了,感觉孩子一晃就长大了。今天下午去学校给孩子开家长会,老师除了讲期中考试的一些问题,当然也说了时间的紧迫性,另外也一再强调,孩子学习很累,饮食营养要跟上,孩子有个好身体,才能更好的去学习。
我家的一日三餐,我自己认为虽然没有啥太高档的食材,但我是用心用爱去做,合理搭配,总的来说孩子营养还是能够满足的。高中的孩子用脑太多,各种鱼类要经常吃,我儿子很多鱼都不喜欢吃,究其原因主要是鱼刺多吃鱼太麻烦,而并不是鱼不好吃,于是我会经常给孩子买鱼刺儿比较少的鱼,比如金枪鱼、三文鱼、龙利鱼、鲳鱼、黄花鱼等等,让孩子多吃点鱼,对促进大脑发育和增强记忆力是很有好处的。
前几天老公带回来两条鱼,长得很漂亮, *** 的颜色,鱼身上两面都有三条金色的线,感觉和观赏鱼似的,以前没吃过,还真是之一次见这鱼。老公说他也不知道是啥鱼,我网上查了查,这鱼叫做金线鱼,也叫黄线鱼、红三鱼、红衫、吊鲤鱼等等,名字还挺多,这鱼卖的价格可不便宜,半斤重的都要几十元一斤,这种一斤重的要上百元一斤。今天晚饭就吃它了,煎一煎,再用啤酒烧一下,味道不错,鱼肉细嫩鱼刺儿很少,非常适合小朋友吃。
【啤酒烧金线鱼】
原材料:金线鱼1条(500克),啤酒1罐
调料:盐,生抽,老抽,白糖,柠檬,葱姜蒜,干红辣椒,植物油,淀粉,花椒
*** 过程:
1、金线鱼去鳞去腮去内脏,里面的黑膜也要撕去,清洗干净用厨房纸巾擦干水分,加入少许料酒、姜片和几片柠檬腌制一会去腥味。
2、再次用纸巾擦干鱼身上的水分,表面涂抹一层干淀粉,锅内加植物油烧热,放入金线鱼煎至两面发焦。
3、将鱼盛出,锅内再加油,下入葱姜蒜末、花椒粒爆出香味。
4、加入一小罐的啤酒、生抽、老抽各1汤匙、盐和白糖各1小勺搅拌均匀,加几个干红辣椒,柠檬片也放进去。
5、把鱼放入锅中,大火烧开转小火煮20分钟左右。
6、最后开大火将汤汁收至粘稠,出锅后撒葱花和香菜,我刚好没有就用了茴香。
小贴士:
1、无论什么鱼,鱼鳃和鱼肚子里面的黑膜要撕去,要不然会很腥。
2、腌制的时候我家刚好有鲜柠檬,柠檬可以很好的去除腥味。
3、煎鱼要想不破皮,鱼身上的水擦干,涂抹点干淀粉,锅要够热,这样煎出来的鱼就不容易破皮了。
图文均为眉儿美食原创,严禁不良自媒体盗用,盗用必究。
鱼是我们每天都要吃的食物之一,
我们都知道吃鱼好,
国家膳食指南也提出:
鱼是最健康的肉类食物之一。
不过鱼类品种千千万万,
吃哪种鱼更健康呢?
鱼类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且脂肪含量低,还含有大量的钙、铁、磷等矿物质和维生素A/D、烟酸等。同时鱼类肉质细嫩,其所含的营养价值极易被人体吸收。
鱼,有淡水鱼和海水鱼之分。
- 淡水鱼:常见的有鲫鱼、鲤鱼和草鱼等;
- 海水鱼:常见的有大黄花鱼、金枪鱼、三文鱼等。
01、海水鱼
鱼,特别是海水鱼,是DHA / EPA 最典型的食物来源。
DHA / EPA 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在大脑皮层和视网膜中的含量很高, 又被称为脑黄金。有研究表明,这类脂肪酸能够辅助降低血压、降低血胆固醇及血脂,对心血管健康有帮助,还有抗炎的功效。
人体对DHA / EPA 的合成能力并不强,需要通过食物来摄取,海水鱼就是很好的食物选择。
海水鱼推荐:
鲅鱼、三文鱼、海鲈鱼、金鲳、鳕鱼、小黄鱼、凤尾鱼、鲱鱼、沙丁鱼、龙利鱼、鳟鱼等。
“
不过,吃海水鱼获得 DHA / EPA 的同时,
也可能摄入甲基汞。
”
汞是一种重金属,在海水等水域中,细菌和浮游生物会将汞转化为甲基汞,甲基汞对人体有毒性,会损害人的大脑、肾脏、心血管系统等。
因此一些含汞量高的海水鱼,要少吃为妙。
含汞量高的海水鱼:
金枪鱼、鲨鱼、剑鱼、旗鱼、方头鱼、吞拿鱼、鲭鱼、马鲛鱼等。
海水鱼的吃法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周吃鱼 2~3 次,且至少有 1 次是海水鱼。
由于DHA / EPA 不耐热,因此更好的食用方式是生鱼片或清蒸、煮汤,而煎炸和烧烤等高温加工方式最不推荐。
02、淡水鱼
并不是只有海水鱼才能补充 DHA / EPA,淡水鱼也可以。
同时,淡水鱼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丰富,口味好、易于消化吸收等优点。
淡水鱼推荐:
太阳鱼、鲥鱼、鮰鱼、刀鱼 、银鱼 、鲤鱼、鲫鱼、黑鱼等。
虽然说,
淡水鱼的污染物积累一般比海鱼少,
但是容易受到化学、环境污染的影响~
不推荐的淡水鱼:
鲶鱼
鲶鱼的养殖环境大多不太理想,多生长在含有有毒化学物质和抗生素的污染水域。如果选择鲶鱼的话,更好选择在规范的鱼场养殖的鲶鱼。
还有一些鱼,本身没问题
但是它们的胆有毒
处理时一定要注意
常见的胆毒鱼类
鲫鱼、青鱼、鲢鱼、鳙鱼、翘嘴鲌、鲤鱼、草鱼等。
淡水鱼的吃法
更好食用应季的鱼,不同季节的鱼,其体内脂肪含量有很大变化,DHA和EPA(二十碳五烯酸)的含量也随季节有所变化。
更好的食用 *** :还是清蒸~
除了以上不推荐的鱼类,
还有一些鱼要多加注意!
①个头太大的鱼
同一品种的鱼,个头太大的鱼,一般生长周期更长,更容易富集环境污染物。
②野生鱼
由于环境污染的不确定性,野生鱼可能更容易富集一些有毒物质。
③加工鱼
包括腌制的鱼、烤鱼、鱼罐头等,这类鱼不仅含盐量很高,油脂的含量也不少,特别是腌制鱼已经被国家癌症研究机构列为是致癌食物之一。
④畸形鱼
一般污染严重的鱼,会出现体形改变、头大尾小、脊椎弯曲或各种畸形,还有皮肤发黄、尾部发青(异于正常鱼体色)、鱼鳃粗糙、暗红色等特征。
鱼的品种现在会挑了,
但是不会挑新鲜的鱼,
也是补充不了营养的哦~
①海水鱼
- 质量好的鱼眼睛光亮透明、眼球突起;
- 鳃盖紧闭,鳃片呈粉红色或红色;
- 无粘液和污物、无异味、鱼鳞光亮整洁;
- 鱼体挺而直,鱼肚充实、不膨胀;
- 肉质坚实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
②淡水鱼
选活蹦乱跳的就好
最后一个贴心提醒,
大家只要注意避免食用高汞含量或受污染的鱼类,
其他各种鱼都是可以随便吃哒~
凡是美味,都不可以错过哦~
记得点赞(^U^)ノ~YO
【本文为健康之路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常有人误以为只有海水鱼才含有 DHA 和 EPA。实际上,这两种有益于大脑和身体的重要脂肪酸,淡水鱼同样是优质来源。
什么是 DHA、EPA,它们有何效用?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是 Omega-3 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两种重要成分,能够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大脑发育的作用。
预防心血管病,促进大脑发育
DHA 和 EPA 在体内生物膜中起关键作用,同时也是某些激素的前体。这两种脂肪酸对成年人有多种好处,如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聚,还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此外,婴儿视力和大脑发育时期,DHA也是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人体不能合成,转化效率低
虽然 DHA 和 EPA 有诸多益处,然而人类并不能自主合成它们。有人说亚麻酸等物质在体内可以转化为 EPA 和 DHA,但其转化效率却相当有限。因此,更佳的补充方式依然是直接摄入,也就是说要获取 DHA 和 EPA,鱼类和水产品无疑是更佳的途径。
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
许多研究显示,摄入足够的 EPA 和 DHA 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风、炎症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一项涵盖了 170231 名受试者的研究表明,每周摄入 20g 鱼类与富含 EPA 和 DHA 的食物可以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约 6%。
另一项涵盖 38 万名受试者的研究也指出,EPA 和 DHA 对心脏节律的稳定性有积极作用,每周摄入 300g 鱼肉,脑卒中风险降低约 6%。考虑到该营养物质在许多的膳食补充剂中无法得到充足的补充,因而 6% 仍然是非常优质的。
EPA 和 DHA 的更佳摄入量
根据国际食品与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 250 mg的 EPA 和 DHA。
而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适当增加摄入,建议摄入 300 mgEPA + DHA,其中 DHA 建议不少于 200 mg。
淡水鱼同样含有 DHA 和 EPA
其实鱼类和人类一样,都是无法自行合成 DHA 和 EPA 两种脂肪酸的,都需要从食物链中来获取。无论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它们都含有 DHA 和 EPA。
数据来源<1-9> 来源:顾中一
哪怕是养殖的鱼类,也会通过摄食含有EPA 和 DHA 的饲料,比如使用海藻粉、深海鱼边角料做的烘干粉来富集这些脂肪酸。虽然海水鱼通常含有更多的 EPA 和 DHA,但一些淡水鱼同样富含这些成分,特别是高脂肪的品种。
补充 DHA 和 EPA,哪些鱼值得多吃?
基于综合性的考虑,下面是几种常见的鱼品种,同样富含DHA和EPA,同时又能避免摄入高汞鱼类:
定位
鱼类
注释
含量之王
三文鱼
(海水鱼)
含有丰富的 Omega-3 脂肪酸,尤其是 DHA 和 EPA。每天摄入20g 三文鱼肉可以满足对这两种脂肪酸的需求。
高效优选
鲈鱼
(淡水鱼)
淡水鱼中的高脂肪鱼类,富含较多的 DHA 和 EPA。
高效平替
带鱼、金枪鱼
金枪鱼也可以选择罐头,平时在沙拉和快餐中也经常出现,例如金枪鱼土豆泥,金枪鱼蔬菜卷。
三文鱼中 DHA 和 EPA 含量是更高的,每天食用 20g 就能满足人体需求,但是价格较高;鲈鱼,是淡水鱼中最合适的高脂肪鱼品种;带鱼和金枪鱼,则是海水鱼中的平价之选。
鱼肉虽好,不可“贪杯”
当谈论高脂肪的鱼类时,不可否认它们往往富含 EPA 和 DHA,这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被公认为“健康之友”。与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红肉相比,选择摄入高脂肪的鱼类对健康更有益。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然而,需要牢记的是,过度摄入任何类型的脂肪酸都可能引发健康问题。我国的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摄入 40~75g 的鱼肉,只要您的肉类摄入量在正常标准内,适量食用高脂肪的鱼类应当是安全的选择。
除了 EPA 和 DHA,适量食用鱼肉还可以补充蛋白质、维生素 B(尤其是B12)、维生素 D。
两条原则,回避高汞鱼
在消费鱼类时,人们常为环境污染担忧,尤其是鱼类可能富含重金属,如汞。为了规避这些问题,有两个关键原则:
1.首选草食鱼,次选肉食鱼
2. 选择小型鱼胜过大型鱼
同时,可参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建议。
“更佳选食”区域鱼类可每周食用 2~3 份,“良好选食”区域可每周食用 1 份,而“避免选食”区域的鱼类应尽量避免食用。
图片来源:营养师顾中一
应避免的鱼类包括鲨鱼、大眼金枪鱼、马鲛鱼、马林鱼、剑鱼、长寿鱼和方头鱼。
这些准则有助于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减少汞摄入风险。
烹饪鱼,应当避免煎炸
? 油炸/煎鱼
虽然油炸鱼美味,但它却是不被推荐的烹饪方式。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研究显示,油炸会造成鱼的 Omega-3 脂肪酸,包括 EPA 和 DHA 的严重流失<10>。高温下,鱼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会氧化,产生有害物质,甚至可能生成反式脂肪酸。
除此之外,高热量也让油炸鱼的益处几乎微乎其微。
? 咸鱼别吃
咸鱼中的亚硝胺物,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其与癌症发生风险增加有关,特别是胃癌和食管癌。中式咸鱼(腌制品)、霉变食物都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 1 类致癌物。
? 烤鱼
相对而言,研究证实烤鱼可以更好地保留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EPA和DHA。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然而,要注意,这里的烤鱼并非指传统的重庆烤鱼,而是指无需添加油的低温烘烤方式。
? 清蒸
清蒸被认为是最健康的鱼类烹饪 *** 。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清蒸过程中使用的油极少,能更好地保留鱼的鲜味成分,同时EPA和DHA等营养也能得以保存,不像水煮法会造成水溶性营养素的流失。
即便是清蒸,研究显示蒸烹超过 30 分钟会导致 EPA 和 DHA 含量下降。<11>
重点总结
1 | DHA 和 EPA 的功效 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聚,还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对婴儿的大脑和视力发育,也尤为重要。 |
2 | 海水鱼与淡水鱼都有 EPA 和 DHA 三文鱼在海水鱼中最为优质,拥有突出的 EPA 和 DHA 含量,而带鱼、金枪鱼也跟随其后。在淡水鱼类中,鲈鱼是 EPA 和 DHA 的佼佼者,同时河鳗、鳙鱼、鲶鱼、鲢鱼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选择。 |
3 | 推荐清蒸或无油低温烘烤 为了有效减少营养流失,更好的烹饪方式是清蒸或无需添加油的低温烘烤。相比之下,油炸会使有益脂肪大量流失。 |
参考文献
<1>罗永康.7种淡水鱼肌肉和内脏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2> 韩迎雪,林婉玲,杨少玲,李来好,黄卉,杨贤庆,王锦旭,吴燕燕,翟红蕾,郝淑贤.15种淡水鱼肌肉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3> 祖丽亚,罗俊雄,樊铁.海水鱼与淡水鱼脂肪中EPA、DHA含量的比较
<4> 刘沙,邓放明.淡水水产品EPA与DHA含量及富集 *** 研究进展
<5>黄芮,陈少威,陈子慧,彭接文,王萍,霍伟伦,黄伟雄,杨杏芬.广东省沿海常见海水鱼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与甲基汞共摄入对神经发育的风险-获益评估
<6>丁海燕,孙晓杰,盛晓风,赵艳芳,尚德荣,翟毓秀.几种主要养殖淡水、海水经济鱼类肌肉营养组成及对比分析
<7>张冬梅,俞鲁礼,王跃辉.鲢鱼脂肪酸中EPA、DHA的营养新评价
<8> 美国农业部食物成分数据库
<9>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六版
<10>刘琼霞,林秀文,吉薇,谢婕,梁岳,冯丽娜.家庭烹饪方式对鱼类营养价值的影响
<11>杨惠成,蓝梦哲,林柔玲,吴晓彤,袁浪,仲晗实,韦晓群.烹饪时间对鱼肉中脂肪酸的影响
随着冬季渐深,天气愈发寒冷,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感觉到自己有些轻度抑郁,似乎我们能看到晨光的次数越来越少,每天早晨也越来越不愿起床上班。于是我们开始抱怨天气阴沉、气候寒冷。俄罗斯“Lady 4 lady”新闻网报道称,寒冬时节,人们很容易变得既懒惰又消极。这是因为天冷太过抑郁?还是我们的生活太过单调?其实两者都不完全是。我们的机体会有这种表现,其实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而人类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恰恰是太阳。
报道称,如果你觉得自己现在极度缺少温暖和阳光,但却完全不愿意出门,那么是时候给自己补充维生素D了。正常人每天需要摄入600 IU的维生素D。幸运的是,不仅只有阳光能够向机体提供所需要的维他命,许多食物也能够代替阳光,为人体补充足够分量的维生素D。
1、三文鱼。一道精致的三文鱼不仅美味可口,而且有更多的优点,根据其烹饪 *** 、大小的不同,其维生素D的富含量在360 IU到 685 IU不等。也就是说,只需一顿饭,你就能轻松获取每日所需的维生素D量。三文鱼的做法不仅简单方便,最重要的是精致美味。
2、金枪鱼。与三文鱼相比,金枪鱼所富含的维生素D就要低一些。一片金枪鱼富含235 IU的维生素D。但是,金枪鱼的体内积聚着金属汞,所以我们建议每周最多吃一次。
3、鲭鱼。这是补充能量的一个好的选择,它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一条鲭鱼大约富含360 IU的维生素D(大约为人体每日所需摄入的一半维生素D含量)。
4、牡蛎是一道诱人的美食,且蛋白质含量更高。基本上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除此之外,牡蛎所富含的维生素D高达320IU。也就是说,要想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我们需要在一天内吃两顿牡蛎。
5、沙丁鱼是补充维生素D更经济实惠的选择。也许和牡蛎、鲑鱼比起来,沙丁鱼的菜肴看起来并不那么起眼,但你只需以非常实惠的价格就能补充270 IU的维生素D。如果你愿意花时间去寻找有趣的沙丁鱼食谱,那么你将会烹饪出经济实惠、美味可口的佳肴。
6、鸡蛋虽然没有富含丰富的维生素D,但它却是一种让人很有食欲、充满饱腹感的食物。例如,与重量相同的沙丁鱼相比,鸡蛋只含30 IU 的维生素D。而且每人每天只能吃3个鸡蛋(即90 IU 的维生素D),但是单靠鸡蛋是无法满足我们日常所需的维生素D量。
7、蘑菇所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量就更少了。100克蘑菇仅富含5 IU的维生素D。但是如果向其他食物中加入蘑菇,可以肯定的是,至少能稍微增加你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了。
中国能养三文鱼,为什么却养不了金枪鱼?中国是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水产大国,全球每10条养殖的鱼类就有6条来自中国。近年来,中国养殖的商品鱼突破了2700万吨的产量,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淡水养殖贡献的,海水鱼的产量只有区区160万吨,占总量的6%。
不得不承认,在高端海产品方面,中国几乎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品牌——如果非要说的话,三文鱼(大西洋鲑)算是一种。
三文鱼/大西洋鲑
从2018年开始,中国正式进军三文鱼的养殖行业,由于技术不成熟,用来养鱼的深海网箱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经常出现网衣破洞、鱼群逃逸的现象。另外,网箱的日常维护及清理、饵料的投喂以及对三文鱼生长情况的监测等项目也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放眼全球,养殖三文鱼最成功的国家无疑就是挪威,养殖经验和技术实力都堪称行业标杆。挪威的三文鱼养殖最早可以追溯到1968年,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由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挪威人刚开始养三文鱼的时候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挪威一开始养殖的品种主要是虹鳟,三文鱼在1976年前后成功反超并成为了主要的品种
在1972-1975年,越来越多的挪威人开始投入到了三文鱼的养殖浪潮中,原先养殖虹鳟的企业也纷纷转养三文鱼。到了80-90年代,挪威三文鱼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今,三文鱼以超过93%的比重牢牢占据着挪威海产品的之一把交椅,挪威也凭借一条三文鱼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
再看看国内。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也曾尝试过在大连、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区养殖三文鱼,但是由于水温过高、技术不成熟,这项史无前例的计划最终“胎死腹中”。
在2018年,我又重启了“国产三文鱼”的生产计划,养殖地点位于黄海海域的冷水团。这股冷水团距离海面有20~30米的距离,容量有5000亿立方米,温度常年维持在4~10℃之间,非常适合三文鱼的生长。
黄海冷水团的位置(图中红线标注区域)
专家估计,只要充分利用1%的冷水团,我国每年就可以生产出5亿尾三文鱼,总产量在200万吨左右。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产量(挪威每年也只能养出100多万吨的三文鱼),不仅完全可以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还可以大量出口到国外。
虽然中国目前的技术实力还无法充分开发冷水团,但这最起码为国产三文鱼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把产量慢慢提上去也只是时间的问题。有了三文鱼,中国总归算是在高端海产品领域找到了一点存在感。
在高端海产品领域,除了三文鱼,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金枪鱼。我国每年都会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金枪鱼,国内的远洋渔船虽然也能捕捞一部分金枪鱼,但是产量太低,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既然中国连三文鱼都能养成,那为什么不养金枪鱼呢?
网箱中的蓝鳍金枪鱼
养殖金枪鱼听起来像是个笑话,但事实上,这一技术难题早在2002年就被日本的科研团队攻克了。澳大利亚也已经在2010年开始尝试孵化金枪鱼的受精卵,但初孵仔鱼在人工养殖环境下只存活了40多天,要彻底掌握这一技术估计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然而在国内,目前还没有一个养殖企业涉足金枪鱼的养殖,就更不用说全人工繁育了。这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金枪鱼的养殖是一块“硬骨头”,至少需要长期不计成本的资金投入,即便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也不一定能保证100%获得成功。
中国不适合养殖金枪鱼,很多客观因素都严重制约着该产业的起步和发展,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中国近岸缺少金枪鱼的天然渔场(产卵场)。
蓝鳍金枪鱼的天然繁殖场,日本占尽地理优势
在我国东海的中东部,有一个蓝旗金枪鱼的繁殖场,产卵时间是每年的4~7月,但是规模相对较小,离岸距离比较遥远,目前基本上还未开发利用(中国拿到的蓝鳍金枪鱼配额并不多)。
另外,我国南海是太平洋的五大金枪鱼渔场之一,这里的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这两种金枪鱼肉质鲜美,经济价值也很高,是各国远洋渔船争相捕捞的对象。
东南亚渔民在搬运金枪鱼
在东南亚,有很多国家都觊觎南海渔场这块“蛋糕”(比如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各国渔船之间的商业竞争非常激烈。在2014年,中国渔船只捕捞了737吨的黄鳍金枪鱼和大眼金枪鱼,产量并不理想。
因此,无论是东海还是南海,即便有金枪鱼资源我国也无法充分利用,想要捕捉数量充足的亲鱼、开展人工繁育就更加困难了。
第二个制约因素就是苗种问题。
目前,全球金枪鱼的苗种高度依赖野生捕捞,产量非常有限。更令人担忧的是,大量捕捞幼龄的金枪鱼会导致后备资源不足,甚至会对整个种群资源造成致命危害。
蓝鳍金枪鱼幼鱼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捕捞的金枪鱼约有600万吨,总产值接近120亿美元。在长期的过度捕捞下,蓝旗金枪鱼的数量比50年代减少了98%,目前已经濒临灭绝。黄鳍金枪鱼的数量减少了70%以上,大眼金枪鱼也仅剩原始储量的20%。
因此,捕捞野生苗种并不是长久之计,反而会加剧金枪鱼的物种灭绝危机。马耳他、克罗地亚、西班牙、墨西哥以及澳大利亚等国所采用的养殖方式就是以捕捞野生苗种为基础的,这种养殖方式本质上还是对野生资源的压榨。
澳大利亚的金枪鱼养殖网箱
最后一个因素就是技术门槛和养殖成本太高。
在技术方面,我国在金枪鱼的养殖领域基本还是一片空白。在2010年,中科院黄海所和日本的金枪鱼养殖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在金枪鱼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总体而言,我国相关的科学研究才刚刚起步,依然有很多基础工作亟待解决。
另外,高昂的养殖成本也足以劝退一 *** 企业。金枪鱼产肉率并不高,平均每长1斤肉就要消耗掉15斤的鱿鱼、鲭鱼或者沙丁鱼。为了保证金枪鱼的肉质和口感,很多国家都不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只投喂新鲜的饵料鱼,因此养殖成本相当高。
用来投喂金枪鱼的饵料鱼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国目前还不适合养殖金枪鱼。即便不考虑成本,技术和经验也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总之,金枪鱼这块“烫手的山芋”我国一时半会儿还拿不下,至于下一步是否会有动作,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每周半斤三文鱼,心血管疾病远离你!美国心脏协会权威推荐这两天最火的话题之一,大概要属三文鱼了吧,全程围观的奇点糕真是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这事儿简直比指鹿为马还搞笑,非得把淡水鱼和深海鱼等量齐观的媒体是要闹哪样啊?幸好当年不怎么吃寿司日料,不然胆小的奇点糕真想去查查自己体内有多少寄生虫……(指鹿为马,不就是马鹿吗……)
不过因噎废食可不好。“吃鱼的孩子更聪明”已经得到了科学研究的证实<1>,而上周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的一篇科学建议,也给食用深海鱼站了台:每周吃两次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比如三文鱼、金枪鱼和沙丁鱼, 只要每周食用量达到225克,就能降低冠心病、中风和心源性猝死的风险<2>!
老板,来半斤三文鱼,细细的切做臊子……哦,只要大西洋鲑,不要龙羊峡的……
Omega-3脂肪酸对人体的好处多多,在心血管方面就有着改善血管状况、控制炎症、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等多重功效,而深海鱼类又是Omega-3脂肪酸的更佳来源之一,因此早在2002年,AHA就发布科学建议,推荐饮食中摄入深海鱼类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建议食用频率以每周吃两次为宜<3>。
全新出炉的2018年版建议,是由AHA专家委员会对2002版建议进一步完善而编写的,奇点糕给各位划划重点吧:
·每周吃1-2次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可以降低心源性猝死、冠心病和缺血性中风发作的风险,但预防心衰和降血压的效果还缺乏大规模的数据支持
·食用的深海鱼类超过了推荐的每周225克(8盎司),不会带来更多获益,但也不会有害
·食用鱼类时避免过度烹调,尤其是油炸可能完全抵消益处,甚至有害心血管,烤鱼是不错的选择
·剑鱼、马林鱼等大型肉食深海鱼体内含有较多的汞,如果摄入量有限,食用它们还是利大于弊,但由于汞会影响新生儿神经发育,不建议孕妇食用<4>
不仅吃什么鱼有讲究,吃的 *** 也有不少学问
这并不是一份颠覆过往认知的建议,但与2002版相比,提供了更多近年来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得出的翔实可靠的数据,举几个例子吧:
·每周吃1-2次深海鱼的人,心源性猝死风险比不吃鱼的人低50%<5-6>;
·用深海鱼取代日常饮食中占热量3%,来自其他肉类的蛋白质,就能使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下降31%<7>;
·炸鱼是最不健康的吃法,与烤制等吃法相比,每周吃一次吃炸鱼会使心衰风险上升48%<8>
珍爱小心脏,远离炸鱼……
专家们认为,吃深海鱼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自然是Omega-3脂肪酸带来的各种代谢改善,另外一点,则是多吃鱼就可以少吃加工红肉等不健康的食物,优化饮食整体结构。那么哪些鱼富含Omega-3脂肪酸呢?奇点糕整理了一下AHA科学建议中,提到的Omega-3含量较高的海产品:
虽然直接吃鱼好,但补充深海鱼油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奇点糕今年曾做过相关介绍:JAMA子刊:深海鱼油躺枪!8万人队列显示服用ω-3脂肪酸补剂对预防冠心病无效 | 临床大发现,AHA也在去年发表过科学建议,认为临床试验和队列研究提供的有益证据不足,暂时还不能推荐深海鱼油<9>。
最近奇点糕听说,Omega-3脂肪酸还对肠道微生物有益,可以预防肥胖和代谢疾病<10>,加上让心脏更健康的效果,这么多好处是不是让各位吃货们在流口水了呢?反正奇点糕现在的胃口应该能吃下一整条烤鱼了……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之名。嗯,真香。
参考资料:
1.Liu J, Cui Y, Li L, et al. The mediating role of sleep in the fish consumption–cognitive functioning relationship: a cohort study
2.Rimm E B, Appel L J, Chiuve S E, et al. Seafood Long-Chain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Science Advisory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3.Kris-Etherton P M, Harris W S, Appel L J. Fish consumption, fish oil, omega-3 fatty acid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4.https://newsroom.heart.org/news/keep-saying-yes-to-fish-twice-a-week-for-heart-health?preview=b18553f3e2c613aafe6bb18fca99644c
5.Siscovick D S, Raghunathan T E, King I, et al. Dietary intake and cell membrane levels of long-chain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the risk of primary cardiac arrest
6.Albert C M, Hennekens C H, O'donnell C J, et al. Fish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7.Song M, Fung T T, Hu F B, et al. Association of animal and plant protein intake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8.Belin R J, Greenland P, Martin L, et al. Fish Intake and the Risk of Incident Heart Failure: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9.Siscovick D S, Barringer T A, Fretts A M, et al.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Fish Oil) Supplementa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Clinic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Science Advisory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10.Bidu C., Escoula Q, Bellenger S, et al. The Transplantation of ω3 PUFA-Altered Gut Microbiota of Fat-1 Mice to Wild-Type Littermates Prevents Obesity and Associated Metabolic Disor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