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在农村叫什么,茵陈在农村俗名是艾草么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47 0
农村常见植物"茵陈″,虽是野草,但能帮助很多家庭解决大问题

农村常见植物——茵陈:虽是野草,但能帮助很多家庭解决大问题

一、引言

农村,是生活在大自然怀抱中的人们的家园。这个环境中,不仅有高山、流水、田野,还有许多野草野花,它们或许在我们眼中平凡无奇,但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本文将着重介绍一种农村常见的野草——茵陈,虽然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冠以“野草”的名号,但它却拥有着令人惊叹的功效,能够帮助很多家庭解决大问题。

二、茵陈的生长环境

茵陈(学名:Plantago asiatica),又名车前草,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农村地区。它喜欢生长在沟边、路旁、田埂以及草地中,生命力顽强,常年可见。茵陈的生长环境使它成为了农村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茵陈的药用价值

茵陈虽然被冠以“野草”的名号,但它拥有丰富的药用价值。下面将详细介绍茵陈在中药学中的应用和其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1. 解热镇痛:茵陈被广泛用于中药方剂中,其叶子具有清热解毒、镇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发热等症状。特别是在农村,茵陈常常成为家庭药箱中的重要成分,用以缓解家庭成员的疾病症状。

2. 利尿消肿:茵陈还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对于水肿、尿路感染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这一特性在农村地区的饮水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尤为重要,能够帮助人们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不适症状。

3. 改善消化:茵陈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对于促进消化、缓解便秘问题有良好的效果。在农村,由于饮食结构的特点,便秘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茵陈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这一情况。

4. 抗氧化作用:研究表明,茵陈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轻体内的氧化应激,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5. 对抗过敏:茵陈还被发现具有抗过敏的潜力,能够减轻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症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四、茵陈在家庭中的应用

茵陈虽然是野草,但在农村家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茵陈在家庭中的一些常见用途:

1. 家庭急救:茵陈常备于农村家庭的药箱中,用于急救发热、感冒、咳嗽等常见疾病。将茵陈叶煮水喝或制成茵陈糖浆,能够迅速缓解不适症状。

2. 食疗调理:茵陈叶还可以制成茵陈茶,用于调理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许多农村家庭会定期食用茵陈,以维护胃肠健康。

3. 草药养生:一些农村居民将茵陈视为一种天然的草药,常常用来养生保健。他们相信茵陈的长期食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4. 家禽喂养:茵陈不仅对人类有益,对家禽也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一些农村家庭将茵陈叶喂给鸡、鸭等家禽,以增强它们的健康。

五、茵陈的可持续利用

尽管茵陈在农村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丰富的药用价值,但我们也需要考虑如何可持续地利用这一资源,以保护生态环境并维护茵陈的种群。

1. 采摘技巧:采摘茵陈时

,应该注意不要过度破坏植株,只采摘部分叶子,留下足够的生长能力。这有助于保护茵陈的生态平衡。

2. 禁止乱倒垃圾: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如乱倒垃圾或者过度破坏茵陈生长环境,可能会对茵陈的生存造成威胁。农村居民应该自觉遵守环保法规,保护茵陈的生态环境。

3. 种植茵陈:在农村地区,可以考虑有选择地进行茵陈的种植,以确保其资源充足。这也有助于提高农村家庭的自给自足能力。

六、结语

茵陈,这个平凡的野草,拥有着不平凡的药用价值和生活意义。在农村,它是家庭药箱中的宝贝,是食疗调理的良伴,更是生活的一部分。然而,我们也应该珍惜和可持续地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以保护自然环境,让茵陈继续为农村家庭解决大问题,为人们的健康和幸福贡献力量。让我们在农村的大地上,继续发现和珍爱这些被赋予生命的小草,它们不仅滋养了土壤,更滋养了我们的生活。

农村随处可见的茵陈,有3大妙用,别当柴烧了,太可惜了

导读:农村随处可见的茵陈,有3大厉害妙用,别当柴烧了,那样太可惜了

在农村,特别是在偏远山区的农村,现在很多的人家还是在烧柴火,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比较节俭,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去山上捡一些柴火,或者是砍一些柴火回来,晒干了以后用来烧火煮饭煮菜,烧水,当做日常的一种需求。

在农村最多的就是野生的植物,这些野生的植物都是可以当做柴火来烧的,特别是在三四十年以前的农村,那个时候农村烧柴火的人就特别特别的多,家家都要烧,记得那个时候农村山上的植物都被砍光了,都被砍来当做柴火烧了。

在这些柴火当中,有一种生长在路边,荒地,河边,沟边的植物,它的茎杆长得非常的直立,它的植株高度大概是在六七十厘米高,因此常砍它回来当做柴烧,这种植物它叫做茵陈蒿。

那个时候很多的人们对这种植物都不是很了解,只是把它当作柴火来烧,其实你知道吗?这种植物它的价值却非常的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有3个厉害的妙用,只是很多人对他不懂不了解。

所以本期给朋友们来分享一下这种农村常见的植物茵陈蒿它的3个厉害的妙用,下次你见到以后就要留意了,就不要把它当做柴火来烧了,那样的话就太可惜了。

茵陈蒿是什么样的一种植物?

茵陈蒿是菊科蒿属多年生的一种半灌状草本植物,他的茎杆直立,全株有浓郁的香气,生长在农村的荒地,路边和河边。是农村一种常见的植物。

茵陈蒿在我国分布非常的广泛,主要在山西,陕西,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等地都有野生生长的,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茵陈蒿的3大妙用

茵陈蒿的第1个作用可以当做野菜吃

春天是野菜最多的时候,在农村的山上到处都有各种不同的野菜,我们常吃的有鱼腥草,小根蒜,蒲公英,还有这种茵陈蒿它也是可以当作野菜来吃的,只是吃的时候有时间限制,在他嫩绿的时候是可以吃的,也就是在3月份左右,一旦过了这个时间,它就长高了,就变老了,就不能吃了,因此在民间也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茵陈当柴烧的一个说法。

想吃这种茵陈蒿野菜的朋友们,记得抓紧时间在农历3月份左右才能来吃,错过了这个时间他就不能吃了,变老了。

茵陈蒿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的微量元素以及20多种氨基酸,我们常吃这种野菜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好的一个保健作用。

茵陈蒿的第2个价值,药用价值

你知道吗?茵陈它是一种常用的药材,在药店都有售卖的。

它药效更好的时候,就是农历3月份左右,根据《本草经》记载,茵陈蒿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

茵陈蒿的第3个作用,可以驱蚊

这个作用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啊,懂这种这样的人,年龄都不小了。

在夏天,农村因为环境的原因蚊子特别的多啊,尤其是在以前的农村,条件非常不好,蚊子就特别的多。

聪明的农民朋友们会在5~6月份左右割取这种茵陈蒿的植株回来,然后用稻草旋转来把它包好,放在家的每一个角落里面阴干。

在蚊子多的时候,用一个东西垫着,或者是用一个大大大的铁锅,把茵陈蒿的长条点着放在铁锅里面,它就会生出很多的烟子,有一股浓郁的香气,然后蚊子就闻不惯这种香味,它就会跑开,达到驱蚊的作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过这种 *** 的?朋友们在你的家乡有没有这种野生的茵陈蒿,你有没有吃过这种野菜,还知道它的一个作用与价值,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茵陈俗话说三月茵陈四月蒿,这种野菜不仅好吃,还是味好药

在《神农本草经》有记载茵陈:“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

每年二月底到三月底我都会刨一些茵陈回来,在我们这里有句话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三月茵陈是更好的,鲜鲜嫩嫩的正好吃。

三月茵陈

农村有许多这个时候发出来的嫩芽草可以作菜。但一定要选择茵陈,因为过了这个时候就没有这个菜,就算有也不怎么好吃了。

把茵陈取回来,洗干净,能吃的吃了,吃不完的剩下晾干,用来泡茶,一把茵陈三个枣。时不时的拿出来泡点当茶饮。

茵陈有许多种吃法,最常吃的是蒸面饭,把茵陈洗净切碎,撒上白面上锅蒸,20分钟就蒸熟了,用葱花鸡蛋炒一下。美美的好吃极了。

如果到了四月茵陈就不能吃了,就长成蒿了,所以一定要在三月才是茵陈,四月就称蒿了。如果还要吃,可以用晒干的茵陈,开水泡开,可以当菜凉拌,也可以拌面做拌面饭。

还有你如果不认识,就得仔细辨别。记住这是白蒿,还有一种叫绿蒿,和他很像,但他是绿色的。农村的老年人都能认识,年轻人就得好好辨别了。

农村有许多野菜,各有各的时间,在一定的时间里吃季节里的野菜,有时比种的还可口,许多可以药食同源,选择适合自己的准备一些,作为辅助治疗疾病也是可以的,也许可以事半功倍。农村有百草,认识才是宝。

#日行一善福报不断,每日一善理得心安,持续行善厄运消散,快乐行善,春满人间#?#每天微习惯打卡养成记#?

图片源于 *** 侵删

?

?

春日挖野菜——白 蒿

阳春三月,天气渐渐变暖,正是挖白蒿吃白蒿的季节,俗话说“三月茵陈四月蒿,过了四月当柴烧”。前几天去菜市场看见有卖白蒿的,问问价格,三十元一斤,让人咂舌,本来说贵就贵点,买上一斤尝尝鲜,可在一旁的朋友说明天就是周末,何不借着挖白蒿,带着孩子出去踏踏青,想想也是一件乐事。

第二天,吃过早饭,都没来得急收拾,朋友就打 *** 催着让下楼赶快走,孩子们高兴极了,一个人拿一个塑料袋和一把小铲子,看着孩子们,我不禁想起童年时的我,小时候由于家里不富裕,虽不是靠吃野菜为生,但是每每到了挖野菜的季节,妈妈都会带着我们姊妹几个提着竹篮拿着小铲子在田间寻寻觅觅地挖着野菜,因为白蒿是年初的野菜且能治病,所以每当这个时候每家的田头地尾都能看见很多人弯着腰用力地甩动着胳膊蹭来蹭去。

说起这个挖白蒿,生在农村的我最有发言权了,一般沟边荒坡地带白蒿比较多,可因为今年降雪降雨量少,天干地旱,白蒿很小,很难挖,并且挖回去也不易摘,我看见很多人不是所获无几就是空手而归,为了不让朋友还孩子们失望,我带着他们继续向深沟前行,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沟底的一处洼地里找到了目标,孩子们在我的指引下也认识了白蒿,就听到他们大声的叫我:“妈妈,快这里也有很多白蒿”,听到他们的召唤,我和朋友跑过去一看,对视着笑了起来,现在的孩子就是聪明,对植物的分辨能力果然很强,我不禁为朋友建议今天带孩子们挖白蒿的这个决定点赞。

白蒿学名茵陈,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乡间俗称“三月茵陈四月蒿,过了四月当柴烧”,三月的白蒿入药正好,传统医籍上说,茵陈具有清热利湿的药用功能,中医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身热尿赤,风痒疮疥等病症,茵陈对防治肝病具有确切的疗效。现代研究进一步揭示出,茵陈具有利胆、护肝、利尿、降压、降脂、灭毒、抑菌等多项功能。

在陕西,白蒿还被当做一种可食的蔬菜,把白蒿洗净剁碎拌小许面粉,撒上盐和调料,将面粉与白蒿搓匀,上笼用大火蒸上十分钟,再换小火蒸十分钟起锅,美味的白蒿蒸菜就做好了,盛在碗里,倒上早就准备好的油泼辣子蒜汁,闻着就让人流口水,味道就更不用说了,那叫一个爽,孩子们吃着自己的劳动果实,个个脸上乐开了花,原来挖野菜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自食其力的快乐。

白蒿还可以泡茶降火、泡脚祛湿,还是一种维生素极高的天然保健品。

茵陈在农村叫什么,茵陈在农村俗名是艾草么-第1张图片-

我喜欢挖白蒿,它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喜悦,同时也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能源检计量中心 窦昕薇)

这种野菜,一年只吃一次,再不吃就老了,若家乡有,别忘了摘来吃

这种野菜,一年只吃一次,再不吃就老了,若家乡有,别忘了摘来吃!

在农村,最不缺的就是野花野草了,有些野草看似普通,却是可口美味的野菜,阳春三月,正是野菜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大家都吃野菜了吗?

春天能吃的野菜种类有很多,像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荠菜、清明菜、马兰头、香椿、刺儿菜、车前草、蒲公英等数不胜数,这些都春季的应季野菜,也是药食两用的佳蔬,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喜爱。

要说三月哪种野菜更好吃,当然少不了茵陈了,茵陈是三月最该吃的野菜,在农村有句谚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现在正是阳春三月,再不吃就老了。

茵陈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些地方又叫青蒿、臭蒿、因尘、婆婆蒿、野兰蒿等,喜欢生长在农村的山坡、河岸、沙地、路边等地,是农村常见的野草。

茵陈是三月更好吃的野菜,这时候的嫩苗是更好吃的,也是营养价值更高的,采其幼嫩茎叶或幼苗,可炒食、做馅、凉拌等,也可和面揉合做菜饼,那味道真的是美极了。

在过去,农民常采摘茵陈的幼苗拿去喂猪,猪也特别喜欢吃,长得又怏又肥。如今,茵陈摇身一变成为一道高档的养生菜,作为农家乐的招牌菜,茵陈既是美食,又可防病健身。

茵陈是药食两用的佳品,既是野菜,也是药,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主治肝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疥疮等病症。

茵陈含有多种利胆有效成分,能使胆汁分泌增加,对治疗各种类型的黄疸、急性传染病肝炎、肝硬化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另外,茵陈除了可以做野菜以外,还可晒干泡茶饮,经常喝一些,能清湿热利尿,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炎,久服还能减肥降血脂,而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茵陈吗?春天正是养肝护肝的季节,而茵陈是养肝食物,对各种类型的肝炎都有好处,所以,肝不好的人更应该多吃一些。

农村有一种野菜,每年三月吃味道最美,以后只能当柴烧

在农村,每年这个时节,有一种野菜就会特别受欢迎。它不仅可以食用,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由于其本身含有很多抗癌物质,因此被越来越多关注健康的人们所追崇,每年为了能吃到最新鲜的,很多城里人会开着车走很远的路到农村采挖。

它就是白蒿。关于白蒿,农村有一句俗语“二月茵陈三月蒿,四月五月当柴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想吃白蒿一定要在三月吃,因为这时候味道最美,如果过了三月就吃不能吃了,这以后的白蒿只能当柴烧了。

在众多野菜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白蒿。小时候,每年清明前后,一放学回到家我就会立刻放下书包,然后拿个篮子和小伙伴一起到野外去挖白蒿,回来后让妈妈给蒸着吃,那味道别提有多美了。

蒸白蒿对于每个农村人来说真的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只要在农村长大的,十之八九都吃过。蒸白蒿不仅做法简单,而且还能保存住白蒿里面的营养,熟了以后再配点辣椒面和大蒜,真是一绝!关于白蒿,你都知道哪些?

这菜浑身都是宝,可惜很多人当草,经常上火多吃点,蒸一蒸特香

导语:这菜浑身都是宝,可惜很多人当草,经常上火多吃点,蒸一蒸特香

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生活中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负。春暖花开的季节,正是感受大自然和品尝春菜的好时节,除了时令美食春韭,香椿,菠菜,蒜苔这些常吃的蔬菜之外,最不能错过的就是纯天然的野菜,现在正值鲜嫩的时候,随着气温的回升,这些野菜也开始开花变老,所以抓住吃野菜的尾巴,抓紧多囤些,从春天吃到冬天,随吃随取,特别省事。

这几天一直在挖野菜和摘野菜中循环度过,和老妈去农村地里挖野菜,可谓是丰收满满,还认识了很多新野菜,目标是把冰箱塞满野和菜,买菜钱能省不少呢。感叹大自然神奇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挖野菜的不易,难怪野菜卖得比较贵,赚的都是辛苦钱,如果没时间挖野菜,买着吃最省事,下面和大家分享一种野菜的做法,一起来看看你吃过吗?

挖荠菜的时候发现了小面蒿,刚长出嫩芽来,特别嫩,轻轻一掐就摘下来了,它是蒿菜的一种,也叫白蒿,农村地里多得很。老妈说小时候家里穷,去山上采白蒿卖,1毛钱一斤,卖给收白蒿的,因为它是中药材,有消炎的作用,经常上火多吃点,用面粉或者玉米面简单蒸一蒸就上桌,特别香,既有药用价值,营养也不输荠菜,浑身都是宝,可惜很多人当草。

之一步:把麦蒿摘洗干净,野菜都夹着杂草,一定要认真摘干净,经过这几天的挖野菜,总结出的经验就是,野菜虽好吃,摘洗太辛苦。

第二步:洗干净后少量多次地撒上面粉,边撒边搅拌,直至每棵白蒿均匀裹上一层薄薄的面粉,千万别加多了,不然出锅会变得特别黏,影响口感和野菜的鲜味。再加少量盐提味,食用油提香,加油会让面粉有不干不散的作用,做任何蒸菜都是如此,像蒸茼蒿,蒸槐花都是一样的。

第三步:调味品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即可,自然加得越少鲜味就越足,尤其野菜吃的就是一个鲜字,要更大程度地保留原汁原味,搅拌成这样就可以下锅蒸了。

第四步:蒸锅中垫上玉米叶子或者屉布,把白蒿均匀摊开,大火烧开后蒸5分钟就熟了,闻到清香味道基本就可以关火了,别蒸太久,要掌握好火候。

美味的蒸白蒿就出锅啦,打开锅盖的瞬间清香味扑鼻,满满的春天的味道,可以直接常吃也可以用它炒鸡蛋,就一个字香。白蒿炒鸡蛋可是特色菜,没吃过的朋友一定要尝尝,需要注意的是炒鸡蛋也是用面粉蒸熟后再下锅炒。除此之外,还可以做凉拌菜,包饺子,烙饼,炸丸子等等,做法丰富口感好。

蒸熟的白蒿入口香滑,蘸着蒜泥吃太过瘾了,比吃肉还香,绝对是春天不可辜负的美食之一。白蒿虽然非常的好吃,但是我们一定要控制食量,一次不能吃太多,以免导致消化不良。并且在烹制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食材熟透,否则很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那样会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危害,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关于白蒿的吃法就分享到这里了,您吃过这道菜吗?您还知道哪些白蒿特色新吃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更多的朋友受益吧。

三月的白蒿,才能叫茵陈,也就是白蒿芽


路旁,山坡,沟滩有它的身影,撂荒地更是尽情繁育生长。因其多年之生,伴有干枯的老杆老根,只有熟地里的白蒿才叶嫩根白,便于采摘。

白蒿根系发达,主根入地三尺有余,侧根和不定根繁多入土近尺,根系入土深度超过株高的四五倍,根幅大于冠幅两三倍。

白蒿有个特点,能生出不定根。过度干旱,不定根就会大量出现,甚至取代主根,它才在崖头格愣上,顽强地存活下来。

枝条也会长出不定根,脱离母株的枝条,也会成为新个体。

基生叶密集,常成莲座状;早春二、三月采摘的基生叶,嫩苗与幼叶入药,中药称“因陈”、“茵陈”或“绵茵陈”。正如华佗所言,“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白蒿的嫩茎入药,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本草拾遗》说,“虽蒿类,苗细,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茵陈,后加蒿字也。”

茵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久服轻身益气耐老,肤白长寿。

《诗经·豳风·东山》“春衵迟迟,采蘩祁祁”,说的是采白蒿,《诗经·豳风·东山》“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说的也是白蒿,那是把它当野菜的。

白蒿凉拌,清香浓郁,软绵可口;白蒿炒肉,酱红透绿,清脆爽口。

网图,侵删。

最美本草 | 不负春光——茵陈

二月里刮春风。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茵陈蒿。碧绿。

这是汪曾祺在《葡萄月令》里的开篇。抛砖引玉,说茵陈蒿是为了引出后文的葡萄。别说,和葡萄相比,茵陈还真是像块砖。它结实、野生,不用压枝、不用下窖、不用上架,更用不上波尔多液。葡萄就像“老戏骨”,生来是要唱大戏的,架子搭的足,先把舞台铺满才出场。而茵陈则像吃青春饭的,最多也就是个“青衣”,一身青褶子,刚把青年唱过就没戏了。

戏总是让人觉得老。茵陈其实也是老的。“此虽蒿类,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茵陈。”可茵陈又不老,它的根是旧的,心却年轻,逢春便发。

“三月茵陈四月蒿。”茵陈的青春只有一、二、三,数到四就没了。这要怪华佗。据说华佗老先生有次给一黄痨病人治病,苦无良药。过了一些天,他发现病人竟然好了。一问,人家说是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华佗一看是青蒿,便去采,给其他黄痨病人试服,但都没用。华佗又去问人家吃的是几月的蒿子,说是三月的。华佗恍然大悟,春三月阳气上升,百草发芽,可能就是三月的蒿子有用。为了摸清药性,他连试三年,终于弄清,并编歌诀供后人借鉴:“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自此以后,四月的茵陈长得再高,花骨朵打得再漂亮都成了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在乡下若一个男孩子过了三十还没成家立业就会被讥笑。看看你,长过头了,再长就是一把干柴,茵陈蒿子。

所以采茵陈要趁早。二月二,采茵陈。南宋洪舜俞说:“酣槽紫姜之掌,沐醯茵陈之丝。”李时珍云:“今淮扬人二月二日犹采野茵陈苗和粉作茵陈饼食之。”我也采过茵陈。风寒料峭的二月,天和地好像隔得很远,在野地里找小小的茵陈,可并未觉得冷。这时的茵陈刚出土,还是小小的一团,鲜嫩,似乎一掐都能掐出水来。需要的其实也就是这嫩汪汪的水。蒸糕、菜饼、蒸肉都被它染得绿绿的,嫩嫩的,透着稚气未脱的清香。

三月三,茵陈长大了一些,正好药用。一朵一朵,绿茵茵的,青春逼人。虽然还是清纯得很,不谙世事,可叶子的背面已经开始泛白,像蒙了一层薄薄的雾,有些朦胧之意。一朵一朵地采回来,晒干。晒干后的茵陈最特别,异常柔软,绵绵的,所以又称做“绵茵陈”。小时候晒茵陈,我最喜欢把茵陈握在手里,滑滑的,像春天里刚做完就忘记的一场梦。细想,可能喜欢的就是这“绵”,一种妥帖、温暖、春风般的质地。

茵陈的戏不多,可它有“撒手锏”,它是清利湿热、祛疸退黄的高手。人其实最脆弱,湿热一旦入侵,就会浑身无力,食欲不振,像霜打过的茄子,变黄发蔫,毫无生气。刚出生的婴儿会出现“新生儿黄疸”,全身皮肤黏膜变黄,严重时眼睛也变成黄色。大人就是“肝炎”,甲、乙、丙、丁、戊都会冷不丁地冒出来报到。

很喜欢茵陈。因为它疗效好,见效快。特别是退黄疸,立竿见影,用一天就一个样。茵陈的“青春逼人”之气一入场,那些湿气热气都会节节败退,直至退出原本不属于它们的领地。湿热是什么?在中医里没有细菌、病毒这样的名词,在这里它们统统称为邪。邪分六种,风、寒、暑、湿、燥、火。六邪都可致病,如感冒发热就是受了风寒或者风热。可能是一种邪致病,也可以是两种合在一起致病。湿邪和火邪纠结在一起就是湿热,湿和风在一起就是风湿,其余均可以此类推。六邪中,以湿最令人讨厌。它若在,该病就是缠绵的,经久不愈型。比如脚气病、肝炎、瘟病等。

有邪就有正,邪总是不能压正。上帝很会安排,一物降一物,绵绵的茵陈正好用以驱逐绵绵的湿气。春天,是肝病易发的季节。因四时之中,春属木,春三月,万物生长发育,肝也属木,喜条达,与木的特性也相类似。《黄帝内经》日:“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因此,四季中春季最宜养肝。

故春天,也是用茵陈最多的季节。有很多老肝炎患者都知道,春天要早早地就去挖许多茵陈来泡茶喝。春天,只要是病人说口苦,再看到病人舌上有一层黄黄腻腻的舌苔,就在药方里添上一把茵陈,准没错。

在老北京,曾经有一个习俗是开春必喝“茵陈酒”。“茵陈酒”碧绿、微苦、清香,可舒筋活络,清热燥湿。过去北京同仁堂一到开春就会派人到天坛朝阳处去挖茵陈,晾晒一二天,取回做酒母,而制“茵陈酒”必须用一年后的酒母。泡时加入白术、法半夏、冰糖等,先放入铜罐中一段时间,再密封瓦罐中六个月。据史料记载,“茵陈酒”作为“四宝酒”(佛手酒、金橘酒、玫瑰酒、茵陈酒)之一,曾入清宫为老佛爷慈禧太后四时健身活血用的御酒。

老舍在《四世同堂》里写,钱老人平时喜欢喝茵陈酒写诗。台湾作家唐鲁孙也曾写道:“北平同仁堂乐家药铺有一种酒叫绿茵陈,这种酒绿蚁沉碧,和法国的薄荷酒,一样翠绿的可爱……从前梅兰芳在北平的时候,常跟齐如老下酒馆,兰芳更爱吃素炒豌豆苗,齐如老必叫柜上到同仁堂打四两绿茵陈酒来。边吃边喝……现在在台湾甭说喝过绿茵陈的,就是这个名词,恐怕听说过的也不太多啦。您在北平喝过同仁堂的绿茵陈,现在一提起来,您会不会觉得香涌舌本,其味无穷呢!”

茵陈酒我没喝过,可经唐先生这么一说,早已口舌生津,垂涎三尺。春天,多么美好的季节啊,茵陈最懂得,决不能辜负这绝美的时光。

现在一进中药房,还是喜欢有意无意地去抓一把茵陈,绵绵柔柔的,无骨一样,明明握在手心,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悄溜走,真像是我们的青春。

不是谁都可以做梅兰芳,可以爬得像葡萄一样高,风化成葡萄干后还是风韵犹存的“老戏骨”。可做做茵陈还是可以的。趁着这大好的春天,活出青春的朝气和蓬勃。

这种野草是茼蒿的“近亲”,3月份吃正合适,6月份只能用来烧火!

这种野草是茼蒿的“近亲”,3月份吃正鲜嫩,6月份用来烧火!

以前人们生活困难,没有食物吃时,经常挖些野草来充饥,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注意养生了,又把野草野菜搬上餐桌。今天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一种野草,它是茼蒿的近亲,叫做白蒿。初春的时候,它刚刚生长出来,我们把它炒着吃,味道特别鲜美,如果能经常吃些,据说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只是能食用它的时间太短了,只有三四月份,等到了五六月份,它就变柴变老,不能再吃了。茼蒿我们经常吃,但对白蒿,可能大家了解得不多,它也是蒿类植物,只是由于它的叶子上面长着些白毛毛,才叫它白蒿。这种白毛毛随着它的生长,会变得越来越白,远远看过去,就是白茫茫的一片。

马上就进入春天了,又到了食用白蒿最为适宜的季节,我们可以把它采回家,清洗干净之后,清炒一下,当然也可以和茼蒿一样涮火锅吃。不过,它可不止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野草,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保护肝脏,抵抗动脉硬化都有很好的效果。

但白蒿毕竟是一种野草,处理不好,食用时可能会口感欠佳,现在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些白蒿的做法。白蒿蒸着吃时,可以和面粉拌在一起,味道会很好。凉拌时,更好提前在锅中煮几分钟,再捞出晾凉,加各种调料。除此之外,有些人还用白蒿和肉一起炒,不管那种 *** ,一定要把它清洗干净。

现在还有很多人把它晒干之后,直接拿来泡水喝,说这样可以养护肝脏。不过泡水时,为了口感更好,还可以加入一些去核的红枣,一日三次,一次四五十毫升就可以,服用时不要贪多。毕竟这是一种药,喝多了反倒对身体不好,尤其是那些脾胃虚寒的人更要少喝。

除了能保护肝脏之外,白蒿还具有利胆退黄、降血脂、抑制真菌的作用,由于它的这些功效,原来只是被人们当作野草的它也身价倍增,城市里的人想要吃到它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农村这种东西不缺,荒地、河滩、草地、山坡上到处是它们的身影,一些农民知道城里人喜欢吃这个,每到春天就挖些来城里卖。

由于现在的人们了解了白蒿的价值,已经有一些地方的农民开始用大棚养殖它,繁殖白蒿时,选用分株移植的 *** ,一般情况下,当年栽种,当年就可以采收。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大部分土壤都能适应,但更好选用排水性好的砂质土,底肥一定要给足,杂草要清理干净,只有这样养植的白蒿才能高产、优质。

不要只知道茼蒿好吃,白蒿的价值更高,下个月白蒿就能吃了,现在你了解了白蒿之后,到乡下去采摘一些尝个鲜吧,也可以晒干,平时没事的时候,当茶泡着喝。大自然是慷慨的,生长在土地上的植物,都有它们存在的价值,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如同白蒿一样的野草,就都会慢慢进入我们的视线,走上我们的餐桌。

标签: 茵陈 农村 俗名 什么 艾草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