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儿喝点醋,能软化血管。”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吃醋好啊。”
“中华料理的精髓都在这醋里,多吃醋降血脂通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就是一个钙化的问题,喝醋让血液呈酸性,可溶化血管内的钙与脂肪。”
诸如此类的说法听过不少,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坚持喝醋“软化血管”,半年后结果如何?
50岁的王叔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以前身体一直都还不错,但半年一次体检,却查出血管有明显硬化的问题。
王叔深知血管硬化的危害,因而拿到结果时也非常紧张,但他并没有和家人商量,也没有和医生沟通,而是自己回到家里。
王叔想起以前听人说过喝醋能软化血管,于是决定试一试,开始每天饭后喝一小杯醋,他坚信自己只要坚持,血管硬化一定能得到改善。
然而半年后复查,王叔却发现自己血管硬化情况并未改善,甚至因为长期喝醋还出现较为严重的胃溃疡问题。
医生在了解王叔的情况后表示:喝醋并没有软化血管的作用,并且人体胃部结构复杂,长期喝醋很容易 *** 胃黏膜,也会 *** 胃酸分泌,导致胃酸直接接触胃壁,最终引起胃溃疡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会流传着“喝醋软化血管”的说法呢?
不少人认为导致血管硬化的物质是钙,同时认为醋中的酸性物质醋酸能够溶解钙,因而引出了“喝醋软化血管”这个缺乏科学依据的偏方。
来自淮安市中医院心血管科的副主任医师鲁锋表示,喝醋根本起不到软化血管的作用。
首先,醋中的醋酸根本无法进入血管,并且人体自身有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醋进入体内后,其实很快就会被中和,并不会大量出现在人体血液中。
其次,血管硬化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血管中出现了钙盐,而是由高血脂引起的,所以喝醋对于软化血管根本没有作用。
经过医生一番详细解释,王叔也十分后悔,如果在发现疾病时及时和医生沟通,不盲目相信偏方,也不至于耽误病情,甚至还导致健康状况恶化。
医生劝告王叔以及大众,想要治好疾病,首先要和医生沟通病情,其次要科学了解疾病,如果一味的听信偏方,往往只会带来更坏的结果。
二、为何会发生“血管硬化”?这才是真相!
鲁锋医师表示,“血管变硬”即医学上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已经成为了非常常见的疾病,并且也是导致心梗和脑卒中等疾病的一个首要原因,那动脉粥样硬化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
首先,高血压、高血压、吸烟、血脂紊乱等危险因素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此时血液中的脂质物与单核细胞会通过受损处进入血管的内皮,其中单核细胞会分化成具有强氧化能力的巨噬细胞,进而氧化脂质物的脂蛋白,巨噬细胞表面的清道夫受体也因此被激活,开始吞噬脂质物。
然后,清道夫吞噬行为不受内胆固醇干扰,这就导致脂质物会在巨噬细胞内积蓄,巨噬细胞也因此慢慢变成富含胆固醇的泡沫细胞,而这些泡沫细胞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脂纹,导致血管内皮变形或隆起,这就产生了动脉硬化斑块。
不难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其实存在三个关键点:
- 血管内皮受损;
- 巨噬细胞与脂质物在动脉内皮受损处聚集;
- 被氧化的脂质物激活细胞清道夫受体,而后清道夫开始吞噬胆固醇并转为泡沫细胞。
所以说,想要清除或者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要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三个关键点出发。
三、真正能通血管的是这3件事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心梗、脑梗等疾病的危险致病因素,而民间所谓的能够通血管的“偏方”,很多时候不仅没有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其实,真正通血管还得看这三件事。
1、让堵塞物消失
血液凝固堵塞在血管壁而形成动脉硬化斑块,想要让凝固的堵塞物消失,那么就要科学“融化”。
溶栓: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溶栓药物,使血栓能够更快溶解。
抗凝: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而阻止血栓形成。
取出血栓:扎针进血管,并将细小针管通过血管延伸至堵塞部位,直接取出栓子。
2、把狭窄的血管撑开
通常和取栓同时进行,即在取出血栓后,再在原先堵塞处放置能像伞那样撑开的支架或球囊,目的是撑开狭窄血管,让血流恢复。
3、另外接一根血管
也就是搭桥手术,即手术时选择身体一处不那么重要的血管,来代替堵塞血管的功能,目的是重新建立血管通道。
四、注意4点,远离血管硬化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血管和自来水管一样,长时间使用以后,内壁难免会生锈或结垢,不及时处理很可能就会堵塞血管,甚至进一步诱发严重的心血管问题。那么平时应该如何保护血管健康,远离血管硬化呢?
1、低盐低脂饮食
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并升高血压,损害血管壁,从而增加血管硬化风险,所以日常低盐饮食很有必要,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最新建议是每日盐摄入量不要超过5g。
而像动物内脏、动物油等高脂饮食会生高血脂,不仅引起肥胖,还会损伤血管并提高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2、控制三高
有研究发现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会使患病风险提高7倍,因此“三高”患者日常务必规律服药,稳定指标。
3、戒烟
无论主动亦或被动吸烟都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液高凝,也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提升血管硬化风险。
4、定期体检
不管有无存在血管硬化问题,都建议定期参加体检,了解身体健康状况,以便早发现与早治疗。
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逐渐变好了,心血管疾病却越来越高发。
在过往我们会认为保养血管是老年人的事,但当代年轻人由于饮食作息习惯不健康,血管硬化、脑梗心梗等疾病也逐步年轻化。
所以日常正确养护血管是很有必要的,大家不妨从养成良好习惯做起,一起维护血管健康,远离血管硬化。
参考资料:
<1>《七旬大爷每天喝醋软化血管,半年后复查时惊呆了!》.极目新闻.2022-08-28
<2>《血管堵了怎么办?靠谱的3个疏通 *** 都在这了》.丁香医生.2017-03-26
<3>《关于血管硬化,你需要知道这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7-08-2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婆婆每次做菜要放一瓶醋,认为能疏通血管,我酸的牙都要掉了【粉丝来信】我是一名销售,平时很忙,一直都是婆婆带着孩子。上周末的时候我终于有了假去看孩子,吃了一顿婆婆做的菜,我就和婆婆吵起来了,她每道菜都放了很多醋,酸得牙齿都要掉的那种程度。我觉得对孩子不好,她却觉得醋可以“疏通血管”,所以每餐都会放很多醋。我想问醋真的可以疏通血管吗?
【医生回答】醋作为一种常见的调味品,被认为具有许多健康益处。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观点是,醋可以疏通血管,对心脑血管健康有积极影响。这个观点是否真实,还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科学验证。
一、醋的成分和健康益处
1.醋的成分
醋是通过发酵过程产生的酸性液体,主要成分是水和乙酸。乙酸是醋的主要有机酸成分,赋予醋独特的酸味和特性。醋中还含有微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2.醋的健康益处
促进消化:醋中的乙酸可以促进胃液的分泌,增加胃酸的浓度,从而提高消化能力和食欲。适量的醋摄入可能对于胃胀、消化不良和胃食管逆流等问题有所帮助。
控制血糖:一些研究表明,醋可以改善血糖控制,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益处。乙酸可以延缓食物在消化道中的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降低血脂:一些研究显示,醋摄入可能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这可能与醋对脂肪代谢的影响有关。
抗氧化作用:醋中的乙酸和其他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类化合物。
二、血管健康与心脑血管疾病
血管健康的重要性
血管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保持血管的健康对于整体健康至关重要。健康的血管具有以下特点:良好的弹性、顺畅的血流、适度的血压和良好的内皮功能。维持血管健康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大脑供血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等。这些疾病是全球主要的致残和死亡原因之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往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于血管的损伤和功能障碍,导致血液供应不足或阻塞,最终引发心脏病发作、中风等严重后果。保护血管健康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三、科学研究与实证结果
动物实验研究
在研究醋对血管健康的作用时,一些动物实验提供了一些初步的证据。这些实验通常在小鼠或大鼠模型中进行,通过给予动物醋或醋中的活性成分,观察其对血管功能的影响。
一些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醋可能对血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例如,有研究发现,给予高胆固醇饮食的动物醋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改善血管功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另外一些研究显示,醋可以降低血压,并通过抑制血管收缩和增加血管舒张来改善血管功能。
但是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直接适用于人类。动物模型与人类的生物学差异较大,因此结果仅供参考。人体实验研究更为重要和可靠。
人体实验研究
人体实验研究是评估醋对血管健康影响的更直接和可靠的 *** 。一些研究尝试通过给予参与者醋或醋制品,观察其对血管参数的影响,如血压、血流动力学和血脂等指标。
尽管有一些人体实验显示醋可以对某些血管参数产生积极影响,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例如,有研究表明,饮用含醋的饮料可以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功能。其他一些研究并未观察到这样的效果。
苹果醋Apple cider vinegar
其中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同的人对醋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这取决于个体的生理状态、醋的摄入量和频率等因素。此外,研究中使用的醋的类型和浓度也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四、醋疏通血管的局限性和注意事项
醋的用量和浓度
在使用醋作为疏通血管的 *** 时,用量和浓度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尽管醋中的乙酸可能对血管健康产生某种影响,但过量或过浓的醋摄入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胃灼热或口腔黏膜 *** 等不适症状。适度和合理地使用醋是十分重要的。
个体差异和反应
每个人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态不同,对醋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有些人可能对醋更敏感,而另一些人可能对其作用不敏感。个体差异可能与遗传因素、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不能将醋作为通用的血管疏通 *** ,并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
其他影响因素
除了醋本身的影响,还有其他多种因素可能会影响血管健康。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食、运动和压力管理等对血管健康有着重要作用。醋作为单一因素的作用可能相对有限,综合性的健康管理才能更好地维护血管健康。对于已经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醋的作用可能并不足以替代现有的治疗和药物管理。
经常喝醋,能软化血管?我们平时说的“血管变硬”,通常指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也就是说,血管硬化、狭窄,往往是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
人们认为“喝醋能软化血管”,通常是把这种硬化理解为钙化,就像血管变成骨头一样硬,而醋是酸的,泡泡就可以让其恢复柔软。
事实并非如此。血管斑块并非像骨头一样钙化,是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管壁上的斑块,它脆弱、易脱落破裂。而一旦破裂,就会引起血小板凝集(促凝),血管因此更堵。
而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还有各种有机酸、氨基酸等,当醋进入人体后,会参与人体正常代谢,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可能直接作用于血管。
另外,如果直接大量地喝醋,醋的酸度太大,会损伤胃黏膜,甚至还会灼伤食道。在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需服药治疗,喝醋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在此劝诫大家,切勿盲听盲信,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处理。
(养生每日推送)
醋,你吃对了吗?醋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如何正确地食用醋却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将介绍醋的种类和作用,分析食用醋的误区,并通过案例分析来探讨如何正确地食用醋。
首先,醋是一种由酒类发酵而成的酸性液体,具有独特的香气和酸味。根据 *** *** 和原材料的不同,醋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苹果醋、米醋、红醋等。其中,苹果醋是最常见的类型,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其次,醋具有多种作用。首先,醋可以增加食物的口感和香气,使菜肴更加美味。其次,醋具有杀菌作用,可以有效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此外,醋还可以促进消化,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营养物质。
然而,在食用醋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有些人喜欢将醋直接饮用,认为这样能够起到保健作用。实际上,直接饮用醋会 *** 胃黏膜,导致胃酸过多,引发胃痛、恶心等症状。其次,有些人认为醋可以治疗结石,但实际上,结石的形成与饮食、代谢等多种因素有关,单纯依靠食用醋来治疗结石效果有限。
食醋误区
eg:张先生一直患有胃病,听说喝醋可以养胃,于是每天喝上一小杯醋。然而,不到一个月,他的胃病反而加重了。经过医生检查,发现张先生的胃黏膜已经受损,原因是过度饮用醋导致的。
醋是中国各大菜系中传统的调味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乙酸、多种有机酸、氨基酸、矿物质等。适量食用能够促进消化、消除疲劳、增进食欲。但过量食用会对口腔、胃肠等产生 *** 和损伤,还会导致体内酸碱失衡。因此,在食用醋时,应根据个人口味和身体状况适量摄入。
如何正确地食用醋
首先,我们可以在做菜的时候加入适量的醋,增加菜肴的口感和香气。其次,我们可以将醋与其他食材搭配使用,如蜂蜜、柠檬等,这样可以调节醋的酸度,使醋更加适口。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优质的醋,如有机醋、米醋等,这些醋的营养价值更高,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总之,醋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保健功能的调味品。正确地食用醋可以增加食物的美味程度,促进消化吸收,预防疾病。然而,要避免食用醋的误区,如过度饮用、不当搭配等。在食用醋时,应根据个人口味和身体状况适量摄入,选择优质的醋品,从而充分发挥出醋的保健作用。
三伏天用醋,生津、补阳、身体壮来源:【大河健康报】
日常烹饪中,醋是不能缺少的一味调料。
老陈醋、香醋、米醋、白醋、果醋……形形 *** 的醋应用在各色菜肴上,往往会激发出不同的风味。
但醋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它甚至还是一味药。
醋用好,身体好
食醋的历史久远,早在2000多年前人类就将食醋用于治疗疾病。湖南长沙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醋”的记述。
东汉末年,名医华佗也曾用蒜泥加醋治愈一例严重的蛔虫感染病症。《本草纲目》更是记载其能“散诸热、治胃气、理经脉、消食”。
即使后来作为调料使用,醋与其他调料相比也丝毫不逊色。
要知道,食醋在酿制的过程中,粮食中的B族维生素和钙、铁、锌等矿物质,以及杂粮中的多酚类抗氧化物质都能跑到醋里。
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这些营养成分使得食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抗菌作用 。
三伏常吃醋泡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是吃姜的季节。
但进入三伏后,具有发散功效的姜枣茶就不宜饮用了,它会使人体出汗更多,“气随津泄”反而于养生不利。
不过,此时食用“醋泡姜”是不错的选择。
因为中伏时近立秋,秋性敛降,食醋的味道酸涩,有收敛之效,可顺应秋性,又可中和生姜的发散之性,且能温和地温阳、健脾、散寒湿。
而且,醋的酸性收敛,还能补充津液,所以醋泡姜能生津补阳,不用担心吃后上火的问题。
国医大师路志正也曾多次介绍,自己的养生秘笈之一就是每天早上吃3片醋泡姜,已经坚持了几十年。
做法:仔姜(嫩姜)洗干净后切片,用盐腌制一晚;放入密封罐,倒入米醋,放入白糖,密封腌制4~5天。每天早晨吃2~3片即可。
醋的错误用法
(一)喝醋减肥
目前,没有直接的实验证据证明饮用食醋有助于减肥。
而且,直接喝醋或食物中含有大量食醋,会对口腔黏膜、食道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炎症和溃疡,也会改变胃液的pH值,对胃黏膜造成损伤,从而引起胃痛、恶心、呕吐,甚至引发急性胃炎。
再者,市面上很多水果醋或其他醋饮料里往往添加大量糖,如果出于减肥目的长期喝醋,只会额外增加热量,让肥胖机会大增,适得其反。
(二)软化鱼刺
鱼刺卡喉时,很多人会选择用醋来“溶解”鱼刺。
这种做法“大错特错”!
虽然说鱼骨头放在醋里可能会变软,但当鱼刺卡喉时,喝下去的醋仅能在喉咙处短暂停留,不但不能软化鱼刺,过量的醋还会 *** 伤口,加重疼痛甚至导致溃疡。
吃这些药时,别碰醋
醋是酸性物质,与一些药物同服,很易发生反应,甚至使药物失去药效。
★ 碱性药物
小苏打、胃舒平、达喜等药物的主要成分是碱性物质,在用药前后吃醋,很可能发生酸碱中和作用,使药物失去疗效。
★ 磺胺类药
这类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在尿中药物浓度较高,如果在酸性条件下可在尿路中析出结晶,严重者可能会引起血尿、尿痛等。
★ 部分抗生素,如庆大霉素
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在酸性环境中容易降解或不易溶解,从而使药效降低。
来源 云南中医
本文来自【大河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给生姜找个“好搭档”,好处翻倍!作为一种常见食材,同时也是养生界的“网红”,姜一直活跃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烧鱼、炖肉时放点姜片,去除腥膻;拌馅儿时加点姜末,提鲜开胃;着凉感冒时泡杯姜茶,暖身散寒;还有人用它来止痛、“暖宫”……
在民间更是流传着“家中备姜,小病不慌”的说法,这种说法有依据吗?
家中备姜,小病不慌?
1
增进食欲
生姜中的姜辣素能 *** 舌头的味觉神经和胃黏膜上的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促使胃肠道充血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从而起到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2
利于健胃
生姜所含的姜烯,可 *** 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内源性胃蛋白酶原,从而保护胃黏膜免受损伤。
3
养肝利胆
生姜中所含姜酚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相对减少胆汁中粘蛋白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结石的作用;还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保护肝脏。
4
利于抗菌
生姜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霉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青霉等均有一定的抑 *** 用。
从上述可知,生姜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确实有着不少好处,小编给大家推荐几个生姜的“黄金搭档”,为健康添把力!
给生姜找个“好搭档”,好处翻倍
1
生姜+大枣,帮助健脾排湿
夏季天气炎热,血液较多地留在体表,体内阳气空虚。再加上喜食冷饮、爱吹空调等因素,阳气更易受损,脾胃容易受伤。
这时喝杯姜枣茶,既能补充体内阳气,温中健脾胃,又能助阳气发散,散寒排湿,非常符合夏季养生的规律,从初夏喝到三伏都没问题。
2
生姜+醋,开胃活血
醋泡姜是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路老的养生法宝之一,他每天早上都会吃1~3片,坚持了有二三十年,原来消化不好、胃胀等问题在常吃醋泡姜后都有了缓解。
此外,生姜和醋都有活血的好处,两者搭配有助于保护血管,对心脏也非常有好处。
做法:生姜洗净晾干,切片,撒少许盐腌制12小时。将腌好的姜片放入干净密封的容器中,倒入足够量的醋没过姜片。最后用保鲜膜和瓶盖密封,放置4天以上即可食用。
3
生姜+蒲公英+乌梅,帮助消食化湿
对于痰湿体质,日常有容易疲劳、早起眼睛肿、舌苔粘腻、大便不成形等现象的人,若想要减肥,可以试试这款“姜蒲茶”:生姜,温散痰湿;蒲公英根,清热解毒、化湿消肿、利尿、护肝;乌梅,缓解生姜的热性,调和口感。
4
生姜+花椒、葱白,缓解关节疼痛
很多人关节受凉后,就容易出现不适症状,而生姜、葱白、花椒都有温阳、散寒、活血、通络的好处,可以用它们热敷,辅助缓解关节疼痛。
5
生姜皮+陈皮,辅助降尿酸
这是经典的“二皮饮”配组,适合尿酸高、有痛风的人作为日常代茶饮。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生姜皮行气消肿。这两味搭配在一起,有利于尿酸的排泄。每天一杯,有助于预防痛风发作。
不过,虽然生姜好处多,但没必要刻意多吃,尤其是对于不同身体状况的人群,生姜也有不同的食用 *** 。
正如中医认为,“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区分不同情况来决定是否要去皮:
生姜去不去皮
差别大
1
这三种情况建议去皮
①部分脾胃虚寒的人群,建议吃姜要去皮,因为生姜皮性凉,食用了可能会引起脾胃不适;
②日常好食寒凉食品,如苦瓜、芹菜以及海鲜等,在食用生姜时更好去皮,好中和食物中的凉性成分;
③风寒感冒的患者,吃姜也建议去皮,因为凉性的生姜皮会影响生姜本身的温性,使得驱寒解表的功效大大降低。
2
这三种情况,则不建议去皮
①一般做菜用姜,都要是带皮吃的,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保持生姜药性的平衡,而且可以避免上火;
②身体水肿时,吃生姜不去皮,因为姜皮有利水作用;
③如果有便秘、口臭等,更好单独用生姜皮。
小贴士:不管生姜去不去皮,有几类人都不适合多吃,像阴虚火旺体质的人群,胃溃疡、肝炎、胆囊炎患者以及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人,都应严格控制生姜的摄入量。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健康新需求推动食醋产业新发展在紫林食醋发酵科学与工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做研发。 记者 柴婷 摄
醋,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有了醋,滋味便有了。历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我国形成了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永春老醋、阆中保宁醋四大名醋。《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提升,醋的健康功效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这种传统上单一的调味品正“变身”成为众多营养保健品,健康新需求正推动食醋产业实现新发展。
醋的健康功效不断被发现
今年7月,在太原举行的2023年味动中国——国际食醋产业链博览会、2023年中国食醋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国际食醋技术交流研讨会上,中国四大名醋悉数亮相,来自国内外的企业家、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食醋行业发展焦点、热点问题、研究成果和未来趋势等。
在交流分享中,醋的健康功效成为一个关键词。
“山西人酒桌上都会放一瓶醋,这是有道理的。”食醋发酵科学与工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科技大学教授郑宇说,我们通过动物试验和细胞试验证明,山西老陈醋确实能够有效地缓解酒精性肝损伤,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达到解酒的作用。
郑宇所带领的课题组长期关注食醋的营养健康功效,针对食醋特别是山西老陈醋的多酚、黄酮等几个特征性指标的健康功效和机理进行分析。他认为,食醋里面的营养物质组成非常丰富,这些化合物是食醋营养健康功效的物质基础。
不仅是中国,从国际来看,醋的健康功效也越来越受到认可和重视。
“日本老龄化形势严峻,从2008年开始,酱油的销量明显萎缩,但食醋却呈现相反的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人对于醋当中的健康机能非常关注。它不仅仅是日常的调味品,也是作为健康的食材被大家使用。”丘比(中国)有限公司健康事业部总监佐藤健治说。
“家有二两醋,不用去药铺”,中国人对醋的保健效果的认可由来已久。在我国古代,以醋作为中药引的方子非常多。如百年药企“广誉远”的核心产品龟龄集里非常重要的一味辅料便是醋膏。那是将陈醋经过多年日晒夜露而成,20公斤的陈醋仅能晒成1公斤的醋膏。
食醋所含健康物质的产生,与其精选的原料和传统酿造技艺有关。以山西老陈醋为例,颗粒饱满的高粱,在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手中,要经历“蒸、酵、熏、淋、陈”5步、82道工序,少则一年,多则10年甚至更久,方能酿成。
其中,熏醅是最重要的工序之一,也是山西老陈醋传统酿造技艺的精髓之一。据山西老陈醋集团品宣发言人霍毅介绍,高温熏醅使醋醅的颜色从黄棕色逐步熏制成深棕褐色,其中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不仅能灭菌、抑菌,更能生成大量山西老陈醋特征性指标川芎嗪、总黄酮等,从而增加了山西老陈醋的营养保健功效及药用价值。
科技助力发掘健康价值
近年来,一些醋企开拓思路,加大科研投入,陆续推出醋保健品和药食同源产品,更大程度激发醋的健康功效。
在食醋发酵科学与工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正针对食醋酿造机理解析、食醋智能酿造关键科学技术和食醋营养健康与标准体系等进行研究。
“我们正努力挖掘老陈醋的营养价值,从基础护肝到抗氧化,让醋从单纯的调味品向营养健康食品以及保健食品的方向演化。”郑宇向记者介绍了最新研发并上市的党参黄芪醋、苦荞杜仲叶醋、枣花蜜青稞醋等药食同源功能醋。他举例说,普通的山西老陈醋总黄酮含量约为60mg/ml,而苦荞杜仲叶醋的总黄酮含量可以达到200mg/ml,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功效。
“通过对食醋健康功效机制的解析、挖掘,指导新型产品开发,不拘于形式,不仅是液态,完全可以做到饮料、糖果、胶囊等很多种形式。”郑宇说。
作为山西老陈醋的发源地,清徐县食醋年产量近80万吨,醋产业链实现产值65亿元,辐射带动近10万劳动力就业。在产业提档升级的背景下,包括山西紫林、水塔、东湖等在内的醋企纷纷布局醋健康产品。
在紫林醋业,记者不仅看到了多款药食同源的功能醋,还见识到了苹果醋沐浴露、老陈醋洗发露、醋皂、米醋紧致丝滑面膜等以醋为基材的美容护肤产品;在东湖醋园,老醋花生、醋泡黄豆、保健醋口服液等健康食品广受欢迎。
清徐县支持多家骨干企业及中下游关联配套企业与中国农大、江南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聘请专家团队和引进高技术人才,加大研发新产品、开发新业态。除了食醋发酵科学与工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投入使用外,该县还与北京中轻检测中心共同筹建食醋检测、认证、创新、培训、运营等五大中心,为醋产品认证、等级评定、升级换代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食醋酿造技艺的智能化对于其健康功效的发挥也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调味品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陈坚认为,要发挥食醋的营养精准性和产品稳定性,需要解决制备问题,酿醋过程要更加智能。
走进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酿造车间,没有传统醋厂里呛鼻的酸气,30台不锈钢机器一字排开24小时工作,几名工人不时查看数据。这是该公司最新研发的“老陈醋智能化酿造一体机”,可以将五大工艺中的“酵、熏、淋”一起完成。
“将老师傅的经验、技术数据化,实现自动感应和调控,产量总体提升了10.2%,产品质量更加稳定。”紫林醋业副总经理闫裕峰说。
健康新需求拓宽醋产业市场
中国调味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白燕表示,近年来,食醋产业在发展中有平稳增长,但仍面临产业相对分散、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在未来的突破中还需要寻找新的路径。
“醋不仅仅是调味品,可以定位于生物医药领域的大健康产业,其潜力巨大,市场广阔。”霍毅说。
“食醋产业自主发展空间巨大,要想实现‘重构边界’,需从美味与健康两方面发力,并通过创新满足市场需求,乃至创造新的需求。”陈坚认为,食醋产业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立足当下,就是要对醋中的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系统构建菌种库资源。有了菌种库资源,就可以对今后的目标进行强化。面向未来,就是要做好“醋+”和“醋×”,发展功能营养品。
“我们要创造新需求,比如随着时代的发展,高强度、长时间的脑力劳动在增加,长时间固定姿势的办公方式、电子屏幕等对视力产生影响,寿命显著延长后的老年生活质量,这些变化必然催生出新的需求。我们功能营养品也将会针对这些新的需求来发展。”陈坚说。
在四川保宁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璐瑶看来,当下减盐、淡盐、低糖、有机、绿色等产品概念深入人心,应着力于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创造市场需求,在产品的细分领域上不断创新。随着市场消费趋势的变化,消费者对高品质调味品的追求也推动着产品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
“我们将积极通过产业细分、行业细分、经营模式创新等方式寻求发展和突破,产品向健康化、功能化、便捷化、复合化的方向发展。拓宽食醋产品向医疗、美容、养生等领域多元化发展,打破常规化的营销方式,扩大消费边界。”陈璐瑶说。
记者 王菲菲 柴婷 太原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醋能消毒?爱吃醋的人比不吃的更健康?醋的秘密全在这儿~暖粉们近日来有没有听到过一则传闻“熏醋可以消毒”。
还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说是白醋烧水可以熏制屋子,起到一个消杀的作用,更有人说吃醋可以消灭身体内的病毒,吃醋的人比不吃醋的人更健康。
对于这些话,到底有没有依据呢?且听暖暖细细分辨。
什么是醋
想知道醋是否有那么“神通广大”,咱还是先了解一下醋是怎么做出来的。
醋是多种含有淀粉、糖的食材(例如高粱、糯米、玉米等),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转化成乙醇,再在醋酸菌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
熏醋可以灭菌吗?
不少人网传说熏醋可以灭菌,这个说法有没有依据呢?
要知道食醋中,含有3.5%以上的乙酸,而一酸有着“防腐剂”的功能,可以抑制多种微生物、细菌的繁衍滋长。
这么一听,醋确实有消菌的作用,但效果并不好!咱们家用的食醋中,醋酸的浓度不高,用熏醋的 *** 来灭菌,并不靠谱。
这个做法只能让熏制的醋越来越浓,煮沸蒸发的水蒸汽中乙酸含量特别低,而且扩散到空地中,浓度就更低了,根本就达不到灭菌的作用。
不光如此,熏醋对于咱们身体还不好,扩散到空气中的醋酸虽然没能起到灭菌的作用,可对咱眼睛、呼吸道的 *** 伤害是实打实的,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小孩、哮喘病人,更要注意!!
吃醋的人更健康?
食醋中含有醋酸、钙、钾、氨基酸、琥珀酸、葡萄酸、苹果酸、乳酸、B族维生素等营养素,虽然看上去营养确实挺丰富。
但咱每天吃醋也不过就是稍微倒点儿调个味,真正吃进肚中的量并不多,所以至今为止没有得到吃醋更健康的实验数据。
也有不少地方,对醋是真的喜爱,甚至把醋视作“保健品”,直接喝或是在食物中加入了大量的醋。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身体,还会损伤身体!
食醋中毕竟含有醋酸,一下子喝太多容易对口腔的黏膜、食道产生影响,引起炎症和溃疡,而且还可能会改变胃液的ph值,从而对胃黏膜也会造成损伤,引发一系列问题。
普通食醋到底还是样调味品,其中含有钠,若是一下子喝了太多醋,也会导致钠摄入过量,对血压的控制非常不友好。
醋的好处
说了这么多,难道醋是被否定了?也不是,醋当然还有它的好处。
1、稳定维生素
维生素c和b1、b2在酸性的条件下比较稳定,所以咱们做菜、煮饭时稍微放点儿醋,可以让食物中的维生素得以保留。
就像暖暖平时煮青菜的时候会稍微放点儿醋,保留营养的同时也吃不出味道,煮饭的时候也会加几滴白醋进去,保留营养,米饭焖出来也更香了!
2、破坏龙葵素
咱都知道,土豆发青、发芽不能吃,有毒,这毒就是其中的龙葵素。
但有些土豆看着有点儿发青,可它发青不明显也没发芽,扔掉又可惜,这种土豆我就会放点儿醋来煮。
放醋后加热,可以破坏发青土豆中的龙葵素,注意的是醋别放太多,否则味道就很奇怪了。
现在暖粉们知道了,熏醋并不能消灭病菌,还会 *** 我们的眼睛和呼吸道,好好的食醋,咱还是拿来吃吧~
来源:暖暖的味道官微
推荐夏季预防中暑的食谱 凉拌菜夏天吃凉拌菜,能起到降温解热的功效。夏季哪些蔬菜适合 *** 凉拌菜,又能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呢?给大家推荐几款适合做凉拌菜的食材吧。可生食的蔬菜多半有甘甜的滋味及脆嫩口感,因加热会破坏养分及口感,通常只需洗净即可直接调味拌匀食用,如大白菜、圆白菜、小黄瓜等。
凉拌莴笋
莴笋味甘、苦,性凉,入大肠、胃经,有清胃泄热、通利二便的功效,非常适宜上火导致大便干结者食用。莴笋1根,去皮切片,开水锅中焯2分钟,捞出过凉水,沥干装盘,加入调料调味即可,每日吃1次,连续7日。
生菜沙拉
现在的食物也是丰富多彩,随着食物的搭配,很多配料也是层出不穷,例如:芥末、沙拉、生抽等等,所以吃生菜沙拉增辣减酸味。
夏天很多人爱吃生菜沙拉,这时可以稍微调整一下沙拉酱的口味,多加一点辣,少吃一点酸味,否则不利发汗。以油醋汁为例,就要少加一点醋,而泰式酸辣汤,酸味也要少一点。 (via 通州区卫生健康委)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今日大寒,这4样一定记得吃!滋补五脏、驱寒暖胃,全身都受益“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今天就是大寒节气了,这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时节,预示着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到了,即使没有寒风刺骨,也会让你感到天寒地冻。
今年的大寒略显不同,正巧在除夕的前一天,在这样的天气里,我们更要养好身体,来年才不容易生病。
大寒节气也是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所以我们的饮食、起居也该顺应调整了。
大寒之后,四处不能寒
由于天气寒冷干燥,燥邪、寒邪容易侵袭人体,从而诱发心脑血管、呼吸道、关节等疾病。因此,大寒养生仍要顺应冬“藏”的原则,特别是这4个部位,一定不能受寒。
1
头不能寒
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之会”,是阳气容易散发的部位,如果头部受到风寒的侵袭,容易导致阳气折损。
头部保暖不佳,血管出现收缩,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中风。所以在冬季最冷的时节,不论男女老少,出门更好戴上一顶帽子,保护好头部。
2
肺不能寒
中医认为,“肺恶寒”,肺为娇脏。肺寒会使肺宣发肃降的功能失调,出现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引发咳嗽病证。在临床实践中,肺受寒而引起咳嗽的情况尤为常见。
症状较轻的,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进行滋补调理。
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提到的神仙粥就不错,它的具体做法是: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煮开后倒入一点醋,可治疗伤风感冒。
喝完温热的粥后,上床盖上被子捂一会儿,微微出汗即可。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2天,即可散风寒。
3
腰不能寒
腰腹位于人体中段,是人体阴阳转换的枢纽,分布着许多重要的穴位,如果没有护好腰腹,容易导致肾脏和督脉受寒。平时可以 *** 腹部,双手搓腰暖肾阳。
*** 腹部:两手对搓发热后,顺时针绕脐 *** 20~30下,早晚各一次。
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每次做50~100遍,早晚各做一次。
4
脚不能寒
俗话说,寒从足下生,百病凉上起。脚部保暖十分的重要,常做足浴可以防脚寒。足浴跟热水洗脚不一样。足浴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更好45℃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
②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
③ *** ,泡足后擦干用手 *** 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
最后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点做完之后,更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保证足浴效果。
大寒进补——吃三冬
除了做好日常的保暖工作以外,通过饮食暖身驱寒也很重要。
在经过一个冬天的进补以后,大寒时节更适合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所以民间素有大寒吃“三冬”(冬瓜、冬枣、冬甘蔗)的传统。不过要注意的是,“三冬”性凉,一次不要吃太多,可以做菜、煲汤的时候加入。
1
冬瓜:降三高
冬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帮助降低血糖和血脂,预防粥动脉硬化。其次,冬瓜钾含量高、钠含量低,所以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食疗食材。
冬瓜香菇海带汤
食材:虾米40克,冬瓜400克,海带200克,鲜香菇20克,黄芪少许。
做法:将海带、冬瓜和香菇洗净切块,虾米和黄芪分别洗净;然后把海带、香菇、虾米和黄芪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下葱段、姜片一起煮;约30分钟以后再加入冬瓜同煮至熟,加入酱油、黄酒、盐调味即可食用。
2
冬枣:升免疫
中医认为冬枣味甘、性平,可益心、润肺、和脾、健胃、养血安神。
冬枣营养丰富,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注意:冬枣糖分含量高,高血糖患者要少吃哦。
3
冬甘蔗:补血果
冬甘蔗能补血润燥,不但提神,还能清热、下气、补肺益胃。甘蔗富含铁元素,是名副其实的“补血果”,其味道清甜,入菜还能增味提鲜~
大寒喝“三茶”,暖全身
姜枣茶——温暖全身
姜枣茶自古就是民间温胃祛寒的良方,饮后能促使血管扩张,暖身驱寒,全身有温热感。
姜枣茶的配方主要有红枣3粒、生姜2片和红糖15g,都是中医养生佳品,都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马蹄茶——生津润燥
材料:绿茶5克,马蹄(荸荠)150克。
做法:马蹄去皮放入淡盐水中浸泡10分钟;浸泡好的马蹄榨汁备用;将泡好的绿茶放入马蹄汁中,调匀饮用。
功效:每日一次,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开胃消食、通便利尿的功能。
转自:健康名师说
来源: 扬子名医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