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又叫白蒿,属菊科植物。嫩苗可作菜蔬、作菜,老了可以药用。
民间存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近代研究证明,以秋季采收的带果穗的茵陈蒿,所含约有效成分最多,疗效比绵(嫩)茵陈更好。
茵陈,性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可清热、利湿、退黄,一直被中医临床视为医治黄疸的要药。
今天介绍的食用 *** ,主要还是嫩苗,在家里当菜吃,在吃的同时,对身体也是有帮助的。
凉拌茵陈
材料:茵陈蒿嫩茎叶250g,白糖、麻油各适量。
做法:将茵陈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透,捞出洗净,挤干水,切碎放盘中,加入精盐、味精、白糖、麻油,食时拌匀即成。
功效:此菜碧绿清香,甘甜爽口,具有利湿退黄、祛风明目的功效。适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疥疮,两目昏花,夜盲等病症。
茵陈窝头
材料:鲜茵陈100g,米面适量。
做法:将茵陈洗净,捣烂取汁,加清水适量调和米面,做成窝头,蒸熟食,或做成馒头亦可。此法对急性黄疸性肝炎有一定作用。
茵陈蒿荷叶粥
材料:茵陈蒿25g,新鲜荷叶1张,粳米100g,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茵陈蒿、荷叶洗净煎汤,取汁去渣,加入洗净的粳米同煮,待粥将熟时,放入白糖稍煮即成。
功效:此粥色淡绿,质浓,清香甘甜,具有健补脾胃、利胆退黄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恢复期,对疾病的痊愈有一定的作用。
绵茵陈煲鲫鱼
材料:绵茵陈30克,蜜枣2个,鲫鱼1条,生姜3片,这是2~3人的量。
做法:鲫鱼放至锅里,加少量油略煎至两面金黄色;将全部材料放入汤煲内加水,武火煲10~15分钟后改文火煲1小时左右,调入适量食盐调味,饮汤吃鱼肉。
功效:此汤具有祛湿、养肝健脾的作用,适合湿气重人群。常表现为头昏沉重、全身困乏、四肢酸软、食欲减退,还常用于黄疸、水肿、尿少、尿频等症。易疲劳,肝火旺盛的年轻人也可多食用。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END——
⊙版权声明:文章选自 ***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翃笙
⊙运营编号:YNZY0007
农村这常见的7种野草,没想到药用价值如此高在农村野外,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野草,不论在山上、在田里、还是在路边,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几种我们农村很常见的野草,看看你还认识哪几种?
1、艾草
艾草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植物,生命力极其旺盛,一到春夏就可以在任何一片土地上见到它。尤其是端午时节,更是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插艾草,它不仅有着节日的气息,还可以食用,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2、独脚金
独脚金也叫黄花草,长得很奇特,一般有6-12厘米长,跟牙签差不多大小,表皮比较粗糙,覆盖了一层硬毛。一般会开黄色或者紫色的小花,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中药。
3、阴行草
阴行草整个草的外形看起来挺像茵陈蒿,因此有的地方也称它为“土茵陈”,在7、8月份左右开花,其花为黄色,有点像芝麻所开的花一般,因此有的地方也称它为“芝麻蒿”,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4、牛筋草
牛筋草在农村可以说是非常的常见,它的生命力是真的顽强,在干旱的山上、山坡下、山沟里等地方都可以生长和繁殖,而且它的根系也发达,有时候我想将牛筋草从土壤里 *** ,结果都拔不出来,只能用上一些铲子,将牛筋草铲除。不过牛筋草可是一种优良的饲料,全草均可用来喂猪喂牛,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的。
5、狗尾草
狗尾草是长相像狗尾巴的一种野草,很容易认错为虎尾草,在路边随处可见,很多人小时候用它毛茸茸的绒毛挠痒痒,或者编织成一顶帽子,或编成一个小兔子,玩的是不亦乐乎。狗尾草的秆、叶可以作为饲料,而且也有很强的药用价值。
6、栌兰
栌兰在农村也很常见,生命力很强,不挑环境,在石头缝里也能生长,在我国南方极为常见。它的根部长得很像人参,包括形状和色泽,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就叫做土人参。栌兰还可以开花的,花朵虽然非常小,但是颜色很漂亮,还会结很漂亮的红珠子。栌兰的嫩茎叶还可以当作蔬菜食用,还可以作为参茶喝。
7、灯笼草
这种野草叫做灯笼草,它的枝叶之间还会长出一个个呈现塔状的小果实,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小灯笼一般。灯笼草比较常见,往往喜欢生长在山谷、路边、灌丛中。以前可是小孩子们的天然玩具,其实它的药用价值是比较高。
这种草有“毒奶浆”,在房前屋后遇到它,请记得挖,如今是珍贵货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乡间的田野和村庄,生长着许多野生植物,它们曾是平凡的存在,默默地绽放在农村的角落,却在时光的长河中逐渐获得了新的身份。这些植物,如半枝莲、虎尾草、百花蛇舌草、鼠曲草、蛤蟆草、积雪草、茵陈草、猫爪草等,如今已经被人们赋予了珍贵的价值,它们的一枝一叶都蕴含着医药之道。这些植物,经过精心的处理,化身为药草,成为了守护健康的宝物。然而,随着人们的关注,也应当加倍呵护,不让其在脚步声中消失殆尽。
而另一方面,那些野花也在安静的野外绽放着,虽然它们生长茂盛,但同样有着园艺的价值。它们有时与药草一样,拥有药用的价值,这些野花,同样值得我们的珍视。其中,紫花地丁便是一例,它作为一种集药用和观赏于一身的植物,自然引起了花友们的喜爱。将其带回家,种在花园中,也许会成为一份美丽的惊喜。
值得一提的是,在广袤的乡野中,还有一种草,被称为“毒奶浆”。这种草,实际上是地锦草的俗称,正如它的名字,它并不简单。地锦草,这个更为正式的名字,是一种特别的存在。它生长在广泛的地域,生命力顽强,常常丛生,一片片连绵不绝,有着众多的俗称,如血见愁、卧蛋草、奶浆草、铺地锦、铺地红、雀儿卧蛋,还有“酱瓣草”之称。这种植物早在古籍中就有记载,不同的文献称呼各异,但“地锦草”这个名称,恐怕是最为贴切的,因为其他俗称实在是太多,令人难以记清。
地锦草,与独脚金、金线莲、黄芪、紫花地丁等一样,都属于小巧的野草,其茎干上没有绒毛,但折断后会流出白色乳汁,因此也有“乳汁草”之称。叶片细小,通常只有约1厘米长,宽度不足1厘米,呈椭圆形。地锦草是一年生植物,花期在7月和8月之间,虽小却不乏美丽。
然而,地锦草并非仅仅是一种普通的野草。早在《本草拾遗》等古籍中,就有关于它的记载,如“地锦草主心气,女子阴疝血结”,“凉血散血,解毒止痢之药也”。这些记载使地锦草逐渐被赋予药用的身份,但在使用时必须小心谨慎,因为它亦有毒性。因此,若要使用地锦草,更好经过专业处理,将其制成中药材,以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
对于种植地锦草而言,最适宜的环境是阴凉湿润的地方,如农村的井边或庭院。地锦草具有较强的湿润耐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在夏秋交替之际,采收地锦草,然后晾干,就能够妥善保存。
综上所述,地锦草这种曾经默默存在于乡野的植物,如今获得了新的价值,成为了药草的代表之一。然而,我们在珍视它的同时,也需谨慎对待,毕竟它所蕴含的药用价值需要经过科学合理的使用。这个乡间的“毒奶浆”,正是地锦草的别称,诚然有着自身的神奇之处。是否能够在田间地头,见到这片宁静中的美丽,或是将其培育在自家花园中,都需要我们的耐心与细心,以不负这份自然的馈赠。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之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吃茵陈能养肝?推荐4种健康吃法来养肝茵陈是我们农村常见的一种野草,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茵陈能够归脾经、胃经和胆经,具有清热、利湿以及退黄的功效,尤其是养肝方面,功效是你所意想不到的。
吃茵陈能养肝?推荐4种健康吃法,帮你来养肝!
1、凉拌茵陈
需要300克茵陈的嫩茎叶,适量的麻油和白糖,把茵陈去除杂质清洗干净,放在开水里焯5分钟捞出来,沥干水分切碎,直接放在盘子里面,加入白糖麻油,盐味精调拌均匀就可以了,味道爽口,具有祛风明目以及利湿退黄的功效,特别适合于湿热黄疸、视力减退,夜盲症,皮肤瘙痒以及小便不利。
2、茵陈窝头
需要150克新鲜的茵陈,适量的米面,把茵陈彻底的清洗干净,捣烂过滤渣取汁,加入适量清水,调和米面,做成窝头,直接放在锅里面蒸熟就可以了,特别适合于急性黄疸性肝炎。
3、茵陈煲鲫鱼
需要一条鲫鱼,40克茵陈,两个蜜枣,三片生姜,把鲫鱼处理干净,锅里面加入适量油煎至两面金黄,把以上所有的材料全部洗干净,放在锅里面,大火煮开之后再用小火煲一个小时之后加入调味即可,此 *** 具有养肝健脾祛湿的功效,特别适合于身体湿气比较重的人群,主要表现四肢酸软、全身无力,没有食欲,同时也可以辅助治疗尿频水肿,黄疸以及尿少,另外肝火旺盛以及容易疲劳的人群来说也可以多吃。
4、茵陈荷叶粥
需要30克茵陈,一张新鲜的荷叶,150克粳米和适量的白糖,把茵陈洗干净放在锅里面煎汤,过滤去渣取出汁,然后把淘洗干净的粳米放在锅里面煮成粥,最后放入白糖搅拌均匀,此 *** 具有利胆退黄和健补脾胃的功效,特别适合于慢性肝炎患者恢复期间,能够帮助病情的恢复。
温馨提示
可以通过以上的 *** 来吃茵陈,但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千万不能盲目的选择。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千万不能有太大的心理负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适当的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远离辛辣 *** 性的食物,春天是养肝的更佳时间段,尽量少吃一些酸性的食物,全面的摄入营养,避免挑食和偏食,学会释放自己的压力,生气不能超过三分钟。
1种草有“毒奶浆”,在房前屋后遇到它,请记得挖,而今是珍贵货农村的田野角落,滋生着各色野生植物,它们在人们的眼中,早已不再是普通的草木,而是被赋予了珍贵的价值。半枝莲、虎尾草、百花蛇舌草、鼠曲草、蛤蟆草、积雪草、茵陈草、猫爪草……经过精心加工,这些野草药草,已然成为了人们的宝贵财富,一方面是药材,一方面是文化。然而,这些生命的存在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为人类的脚步和开发,往往会不经意间践踏和摧毁它们。
不仅仅是药草,还有一些野花也同样闪耀着园艺的光芒,它们在荒野中肆意绽放,却能在人类的园林中续写精彩的篇章。紫花地丁作为一个生长在田园和自然中的花卉,不仅仅是观赏,更是药用的佳品,可谓是草木兼备,备受喜爱。将其带回家中种植,也许是一份美好的选择。
然而,今天要与您分享的是另一种引人瞩目的植物,或者说是一种草本植物。在乡村,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毒奶浆”,或许听起来有些奇特,但请记住,如果您在农舍旁边的泥土中发现这种植物,请小心地将它挖起,而不是随意践踏。与之前那些草药一样,这种“毒奶浆”在现今已经变成了一种宝贵的资源,拥有着独特的用途和意义,现在,让我们一同来了解这个神秘的“毒奶浆”。
地锦草,又称奶浆草,这个名字或许并不陌生,但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在民间俗称众多,但无论如何称呼,都无法掩盖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其分布广泛,生命力顽强,随处可见其繁茂的身影。叶片娇小,纤细的茎折断后,白色的乳汁悄然流淌,仿佛是自然界的奶汁。这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七八月间开出微小而娇艳的花朵,谦卑地绽放,但却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
地锦草的价值,早已不再是只是农村中的一道风景线。古籍中早有记载,它被赋予了医药价值,成为了一味珍贵的草药。《别录》、《本草汇言》中皆有它的身影,被赞誉为“主心气”、“凉血散血”,甚至是解毒止痢之药。然而,这样的宝贵资源并不可随意使用,因为它也蕴含着毒性,若是不得法地使用,反而会带来危险。
若想将地锦草驯化,将其带回家园,只需将其养护在湿润的环境中,像井边、庭院这样的地方,便能满足它的生长需要。它们适应力强,喜湿润,夏秋之际即可丰收,随后晾干保存。种植地锦草,需要细心呵护,但它也会在您的园林中,绽放出独特的花火。
总而言之,地锦草这种被戏称为“毒奶浆”的植物,实际上是一种草本宝藏。它的药用价值和园艺价值,使其在农村和园林中,都有着独特的地位。然而,宝贵的资源往往脆弱而珍贵,保护与传承,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或许,在我们的努力下,地锦草能在未来继续闪耀其独特的光芒,延续着这份珍贵的自然之恩。
山里一野草,人称“草中之王”,市场价10元一斤,真那么值钱吗?算算时间,现在还是数九的“四九天”,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意思是三九、四九算是冬季里最冷的时候,实际上在现在南方很多地区,四九天的温度已经达到了10来读了,对于寒冷的冬日来说,算是很暖和的天气了,而在这样的气温下,很多野生植物也是早早的就开始生长了。
说到这野生植物,很多比较熟悉的就是野菜了,而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野菜一般之后开春以后才会有,实际上并非如此,随着现在气温慢慢升高,很多野菜也会提前开始生长,如先春而生的荠菜、早春生的马兰头等等,在现在都已经开始生长。
下面笔者给大家介绍一种生长在山里的一野草,同样在现在已经开始生长了,在民间被人们称作“草中之王”,市场价10元一斤。
这种野草就是“茵陈蒿”,它是我国农村地区非常常见的一种野草,在我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如辽宁、河北、陕西(东部、南部)、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东部、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及四川等省,多见于农村的山坡、沙地及路边。
茵陈蒿是一种抗寒性极强的野生植物,因此一般在1月初的时候,就会开始返青,而这个时候别的植物都还是枯黄的,所以去山里的话,一眼就能看到茵陈蒿。茵陈蒿的样子看起来平淡无奇,和其他蒿草差不多,那么它为何会被人们称为“草中之王”呢?又有哪些价值呢?
首先是食用价值,茵陈蒿的幼苗可以作为野菜食用,俗话说“一月茵陈二月蒿,三月茵陈当柴烧”(注:因气温问题,南北地区时间可能不一样,北方一般用“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了当柴烧”),这里的意思就是茵陈蒿在1月的时候正是采食的好时节,所以每年在这个时候,很多老一辈的农民朋友,都会拿上小铲子和竹筐子,去山里头挖茵陈蒿来吃。
据现代研究发现,茵陈蒿的营养价值十分的丰富,富含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20余种氨基酸,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而茵陈蒿的吃法也多种多样,在笔者家乡这边,就喜欢把茵陈蒿伴着面一起蒸制成“蒿子粑粑”,别提多香了。
其次是药用价值,前面笔者说了,茵陈蒿在一月最适宜食用,实际上在2、3月也同样可以食用,只不过那个时候茵陈蒿比起一月的茵陈蒿老了许多,味道没那么好了,并且那个时候的茵陈蒿已经长得很高了,不再是野菜了,而是野草了,所以这个时候人们则称呼它为“白蒿”或“青蒿”,其价值也就从食用变成了药材。
茵陈蒿作为中药材,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被使用了,并且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均列为上品草药,再加之《神农本草经》中还记载:“茵陈,主风寒热湿邪,热解黄疸”故而在民间才会将它誉为“草中之王”,甚至还把它当成“护肝王”。
随着茵陈蒿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也从山里的野草摇身一变,成了市面上的野菜或草药,很多地方的市场价都卖到了8元一斤、10元一斤乃至15元一斤,那么它真的那么值钱吗?
实际上要分情况,很多人觉得茵陈蒿就是白蒿,这个理解是错的,茵陈蒿在幼苗阶段,也就是一月的时候时候才能称之为茵陈,这个时候可以作为野菜食用,还算比较值钱。
等到二、三月份,茵陈蒿长大了不少,其叶子背面呈白色,这个时候一般称为“白蒿”,这个阶段的茵陈蒿食用价值不行了,但是药用价值却是更好的阶段,这个时候的茵陈蒿最值钱。
在之后茵陈蒿就老了,这个时候一般被称为“青蒿”,集没食用价值也没药用价值了,这个时候的茵陈蒿就不值钱了。
所以茵陈蒿还是挺值钱的,但是要看月份,也要看地方,不是什么地方都用茵陈蒿的。如果有小伙伴准备买一些茵陈蒿来食用的话,更好还是多注意茵陈蒿的月份,千万不要买一把青蒿回家还不知道。
复制“茵陈蒿”到今日头条APP搜索框,立刻获取更多关于茵陈蒿的相关信息!
各位朋友,你们去山里挖过茵陈蒿吗?你觉得它好吃吗?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哦!
1种草有“毒奶浆”,在房前屋后遇到它,请记得挖,如今是珍贵货本文内容来自于 *** ,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在广袤的农村,隐藏着许多珍贵的自然宝藏,它们并不是黄金白银,而是那些在田野、山间生长的野生植物。半枝莲、虎尾草、百花蛇舌草、鼠曲草、蛤蟆草、积雪草、茵陈草、猫爪草等等,这些植物曾经默默无闻,如今却已成为珍贵的药草。它们是大自然的恩赐,我们有责任保护它们,不可轻举妄动。
而就在野外,还有一些野花,虽然它们自由自在地绽放,但同样拥有着无穷的园艺价值,甚至在药用领域也有着卓越的表现。这其中,有一种野花,生长在田野和山坡之间,具备药用和观赏价值,它就是紫花地丁。虽然我们可以将它移植到家中培育,但对于有些花友而言,让它在野外自由绽放才是最美的风景。
本文将介绍一种同样可以被挖掘回家种植的植物,尽管它被乡亲们称之为“毒奶浆”,但如今它也成了珍贵之物,具有特殊的用途。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神秘的植物世界,认识这位草本明星——地锦草。
地锦草,又被称为奶浆草,是一种广泛分布且生命力顽强的野草。它常常在乡间田野、山坡上广泛生长,所以也被赋予了众多的俗名,如血见愁、卧蛋草、奶浆草、铺地锦、铺地红、雀儿卧蛋、酱瓣草等。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称呼,但大多数人都称之为地锦草。这种植物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如《本草拾遗》记载它为地噤或地锦,而《纲目》则称其为草血竭、血见愁、猢狲头草、血风草、马蚁草等。地锦草之名广泛传承,各地呼之不同,却都在赞美其独特之处。
地锦草的形态特征独具一格。它与独脚金、金线莲、黄芪、紫花地丁等野草相似,都属于较为矮小的植物。其茎干光滑无毛,但折断后却会流出白色乳汁,因此人们常称其为“乳汁草”。叶片小巧,大致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不足1厘米。地锦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在每年的7月和8月盛开,尽管花朵微小,却别具风采。
如今,地锦草不再默默无闻,因为它已被重新发现并赋予了新的价值。早在《别录》中,就有关于地锦草的记载,认为它能“主心气,女子阴疝血结”。而《本草汇言》则称其“凉血散血,解毒止痢之药”。这些记载使地锦草成为了药草的一种,但需要专业处理才能变成珍贵的药材。值得注意的是,地锦草具有毒性,不可随意使用,否则可能带来严重危险。
若要种植地锦草,更好将其养在阴凉湿润的环境中,比如农村的井边或者庭院里。地锦草对湿度有较强的耐受能力,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在夏季和秋季,可以采收地锦草,并将其晾干以便保存。
总而言之,地锦草虽然曾被称为“毒奶浆”,但如今却被重新认识并被赋予了珍贵的价值。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广泛的分布、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多样的俗名。但我们要谨记,采摘和使用地锦草需要谨慎,以免带来意外的危险。让我们一起共同珍惜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这份宝贵。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地锦草,欢迎与我们分享您对这个神秘植物的看法和经验。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 *** ,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 *** 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茵陈,你想不到的路边良药茵陈,历来是被医生和民间推崇的药食两用的好东西。
眼下,疫情将要过去,野地里,花园里、路边,都会见到这个药草的身影。
有句俗话说: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只能当柴烧。
阳春二月,正是采摘茵陈的好时候。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神奇的药草——茵陈。
茵陈:又名茵陈蒿,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春季幼苗高6~10厘米,采收,或者秋季采收。
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生用。《本草拾遗》:"虽蒿类,苗细,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茵陈,后加蒿字也。"《神农本草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
现代研究,茵陈有显著利胆作用,并有解热、保肝、抗肿瘤和降压等作用。
几十年前,中医药在农村用的比较多。
那个年代,跟师带徒的医生也很多,中药用的就会多。
中医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底蕴,便宜,深受老百姓认可。
我深深记得,小时候吃的中药很多,尤其是农村的偏方、验方。
新出生婴儿,有一些身上发黄,脸也黄。
几天后,身子越来越黄,甚至用手摸摸,手指头也会被染成黄色。
这就是黄疸,西医分类很多,治疗上,花钱也很多。
农村称为长“马牙”,用什么东西“槎槎牙”,就会好。
我对这种说法不赞成。
我见过有些口腔被槎感染的。
不讨论那么多,只谈谈那个时候的中药治疗 *** ,几毛钱都可以治好,婴儿也乐意接受。
效果也是刚刚的。
去药店买一把茵陈,放在蒜臼里面捣一下,容易放到奶瓶泡茶,也不要太碎,避免进入喉咙引起婴儿呛咳。
茵陈放到奶瓶,冲开水泡茶饮用。
也可以加入少许饴糖,增加口感,婴儿易于接受。
开水不要太多,目的是为了把药的成分泡出来。
饮用的时候,要注意温度,别烫着。
成人也可以用,剂量要加大,可以用茵陈蒿汤。
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拔来当柴烧。
说明茵陈的采收要及时,错过时候就没有药效。
茵陈 味苦性辛,微寒。
归经归脾、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用于湿热熏蒸而发生黄疸的病症,可单用一味,大剂量煎汤内服;亦可配合大黄、栀子等同用。
若小便不利显著者,又可与泽泻、猪苓等配伍。
茵陈退黄疸之效甚佳,故除用于湿热黄疸之外,对于因受寒湿或素体阳虚发生的阴黄病症,也可应用。但须配合温中祛寒之品如附子、干姜等药同用,以除阴寒而退黄疸的作用。
茵陈大枣汤的功效
1、提高肝功能 茵陈大枣汤最重要的功效就是提高人类的肝功能,因为茵陈和大枣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不但能促进肝细胞再生,还能消灭多种病毒更能促进肝脏部蛋白质的合成,能让人体肝脏处于健康正常的状态,人们的肝功能也会随之提高。
2、保护心血管 茵陈大枣汤能保护人类的心血管,平时把茵陈与大枣一起煮水喝能清热解毒也能提高脾胃功能,并清理人体内的湿热毒气。
湖北宜昌:乡村,中草药茵陈蒿疯长!绵软如绒不扎手!2018年4月27日,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高家堰村,山坡上野生的茵陈蒿疯狂生长。绵软如绒不扎手!
茵陈蒿,又名:茵陈、茵陈蒿、绵茵陈、白茵陈、绒蒿。菊科、蒿属植物。茵陈蒿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早春采收幼苗,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幼苗多卷曲成团状,灰绿色,全体密被白毛,绵软如绒。茵陈蒿产于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浙江、陕西、河北、山东等省。
茵陈蒿【性味】苦、辛,微寒。【归经】脾、胃、肝、胆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用法用量】内服,水煎,10-20克。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茵陈蒿,价格低廉,网上药商批发售价约为14元一公斤。
三月中医推荐的茵陈,你只会蒸麦饭?这样做太好吃,给肉都不换提到茵陈,我还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呢!当年我怀孕,检查出母子溶血,吓得我提心吊胆,生怕孩子有什么闪失,后来医院给开的药,其实就是用茵陈熬制的中药,一直喝,非常有效地控制住了溶血指数,生下来孩子没一点黄疸。因此,每年到这个时节,都会想到它。
茵陈草又名:白蒿、蛇蒿草、龙蒿草。民间俗语有云:“三月茵陈四月蒿”,现在正是茵陈萌生的大好时节。我的老家在陕西农村,这个季节,漫山遍野都是茵陈嫩芽。乡亲们把它们采来泡水喝或者做成食品吃。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它在关键时候还给了我那么大的帮助。
《本草经疏》:茵陈,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湿热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湿热去,则诸症自退矣。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
中医认为,饮用之,保肝利胆,有直接阻碍肝胆系统肿瘤细胞增殖的功效。
茵陈不但有药用价值,它的食用价值也很高,属于医食同源的植物。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20余种氨基酸,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在春天,多食用茵陈蒿亦能起到很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茵陈的吃法也很多,可以泡水当茶喝,可以榨成汁喝,也可以蒸麦饭。蒸麦饭好多人都吃过,我也喜欢吃,但是因其品味过淡,孩子并不爱吃。今天我换了一种做法,没想到上桌后被孩子抢着把一盘子吃光了,旁边的那盘肉倒没有动多少。孩子说这样做比肉好吃呢!
看看下面的动图,一盘小小的野菜也可以做得这么诱人,是不是有口水哗哗的感觉呢?其实做起来也很简单,零厨艺也可以轻松做出来。
主食材:茵陈(能去农村就自己采,不行就在菜市场买,三月份新鲜上市,市场很多,也很便宜),鸡蛋。
配菜:胡萝卜、青椒 、葱。
之一步:先把茵陈处理干净,去掉一些干枯的叶子和根,然后洗干净,多洗几遍,因为野菜灰尘比较大。
第二步:把洗干净的茵陈切成小段,再加入一碗面粉搅拌,这里我用的全麦粉,吃起来更健康。面粉裹住叶子就可以了。
第三步:入锅上汽之后中小火蒸10-15分钟,蒸好之后盛出备用。
第四步:鸡蛋炒散。
第五步:锅中烧油,油热之后爆香葱,再下入胡萝卜丁、青椒丁翻炒至半熟。
第六步:下入鸡蛋和蒸好的茵陈,再加入盐、五香粉、一勺蚝油、一勺生抽,翻炒到入味。
这里有还有一个好吃的秘诀:就是加一勺老干妈或者家里的油泼辣椒进去,哪滋味,香极了。
一碗喷香的炒麦饭就做好了。有野草的清香,鸡蛋的鲜美,辣椒提味,真是太好吃了。如果孩子太小不吃辣椒,可以不放,炒菜的时候放一些蒜苗进去,也同样好吃。
食材普通,做法简单,但是吃出了不同的口感,好吃就是硬道理 。这个季节,你一定不要错过哦!做好了家人夸你的时候不要忘记拍个照片在评论区让我跟你同乐!
感谢大家阅读我的文章,码字不易,拍图不易,读完别忘记点赞鼓励一下哦。在下方评论区多留言,鼓励鼓励,让我为大家写出更多的好文吧!
~~本文为作者原创,盗文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