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和柿子一起吃了怎么处理,螃蟹和柿子一起吃了怎么办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57 0
螃蟹和柿子一起吃,真会长石头吗?营养师:食物相克,都是骗人的

在这个季节,流传最广的食物相克谣言可能就是螃蟹和柿子不能一起吃了。甚至今年在网上还流行了一个视频段子:要想一个人独食美味的螃蟹,就想办法提前让身边的人先吃几个柿子,这样好吃的螃蟹就都是自己的了。

但是这些食物相克论其实都是骗人的,虽然说自古在我国中医上就有着各种“食物相克”,但是其实它的意思是某几种食物一起吃了后药效会相抵,所以并不是说某些食物不能一起吃。

而民间或者网上相传的食物相克论实在是太过夸张了。比如有人说,螃蟹和柿子吃会中毒,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可是大家可以去网上查查,很多权威的实验都证明过,对于正常人来说,二者一起吃并没有发生什么不适的状况。

那为什么生活中确实也有不少人混着吃就出事了呢?实际上,是本身这两种食物就都有问题。比如说螃蟹,很容易携带各种病菌,一旦加热不彻底,就很容易造成腹泻。

而螃蟹这种生物蛋白质含量很高,胆固醇也不低,吃它对肠胃本来就是一种很强的 *** 。

至于柿子的问题,其实比螃蟹更严重。因为柿子富含一种叫做“鞣酸”的物质,此类物质能和蛋白质发现反应,导致胃部不适。

不过对于一般人来说,如果我们每次只吃1-2个中等大小的、不酸不涩的成熟柿子,根本就不会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所以其实为什么大家混在一起吃会“出事”,是因为本身这两种食物没吃好对人体都会有伤害。当两种伤害叠加在一起的时候,身体自然会出现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爆炸营养课堂对于食物相克论的看法是:

1、食物相克论全都不可信,对于正常人来说,只要两种食物都没毒,就都可以吃,根本不用忌讳什么。

就算食物之间存在营养素相抵的情况也没有问题,当你这一餐吃的食物让你身体没有吸收到所需的营养,基本上都可以靠下一顿的另一种食物补回来,因此最重要的还是保持饮食的多样、营养的平衡。

2、对于肠胃很差或者患有某种疾病的人来说确实需要避免一些不合理的食物搭配。比如说贫血的女性朋友,更好不要搭配吃一些影响人体铁元素吸收的食物,比如说茶。

针对自己的实际身体状况作出饮食选择,才是最科学的做法。

各位朋友,你还知道哪些骗人的食物相克说法吗?不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经验。

螃蟹和柿子不能一起吃?两大教授力证:舌尖禁忌没那么多

螃蟹和柿子不能一起吃,可能是流传最广的食物相克谣言了。微博博主无穷小亮做了一个柿子配螃蟹的实验,他吃了4个柿子,5、6只螃蟹,并没有发现任何不适状况。

这个实验选用的是软软的熟透了的柿子,涩柿子就算不和螃蟹一起吃,也会引起胃部不适。并且,熟柿子配螃蟹在这个博主看来还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

两大教授力证食物相克并不可信

中华民族有着长久的食疗历史,自古以来中医上的食物相克之说被以讹传讹,变成了四不像。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张湖德说,食物相克的意思不是两种食物不能一起吃,而是在中医学上,某些食物一起吃了之后会药效相抵,所以才会有某些食物不能混在一起吃的说法。但现在民间流传的食物相克都太过耸人听闻,什么黄瓜和娃哈哈一起吃了会致命,水果和海鲜一起吃会肚子痛,豆腐和蜂蜜一起吃会耳聋,等等。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营养科唐大寒教授说,在现代营养学的概念里,并无“食物相克”一说。比如湖南盛传的蜂蜜和葱一起吃了致命的说法就是谬论。唐教授亲身试验,发现并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他觉得,类似于这种可能中毒、死人的相克食物,一定是因为食物本身有某些问题,如果蜂蜜是有毒的花粉酿制而成,那么不论配什么食物都可能中毒。

辩证对待食物相克

1.食物相克并没有那么严重,一般身体健康,体质正常的人,只要没毒,各种食物都可以吃,不用特别忌讳什么和什么不能一起吃。

2.某些食物混吃可能产生营养元素相抵的情况,但人一天三餐,不可能天天吃一样的东西,就算这顿吃了两种相克食物,没有吸收到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但完全可以从下一餐的另一种食物中找补回来,饮食上不需要过分忌惮,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营养平衡。

3.体质虚弱或者是缺乏营养的人,确实是有需要避免一些不合理的食物搭配。比如说贫血的人,就不要经常吃一些影响人体铁元素吸收的食物,比如说茶。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健康做出负责任的姿态,而不是一味的盲从。

各种食物相克的传言都是不可信的,饮食上最重要的就是平衡。如果一味的只吃一种食物,或许造成的危害还比一起吃两种相克食物来的大呢!

螃蟹和柿子不能同时吃?食物相克理论是否站得住脚

科幻网9月23日讯(秦莹莹) 寒露过后,黄澄澄的柿子陆续上市了。柿子美味可口,营养丰富,柿子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果糖、葡萄糖、蔗糖、甘露醇、果胶等)、维生素C、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钾等矿物质,还含有胰蛋白酶、淀粉酶、单宁酸、瓜氨酸等营养物质,可以为人们补充多种营养。

金秋季节也是吃螃蟹的好季节,“九雌十雄、九月团脐,十月尖”,都表明了吃蟹的更佳时间。在农历九月母蟹卵满,蟹黄鲜香油脂细腻,十月公蟹性腺发育更好,这时黄肥膏白,蟹膏的口感丰腴滑润。

然而,你有没有同时吃过这两种食物?螃蟹和柿子能一起吃吗?

近些年来,人们都尤其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注重健康养生。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所以食品安全很重要。

层出不穷的各类食品安全谣言,不仅给相关行业造成经济损失,其危害还在于干扰了食品安全的正常监管工作,打击了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埋下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表示,人们经常听到食物相克的问题,螃蟹和柿子不能一起吃,黄瓜和西红柿不能同吃等等都没有科学依据。

传言中螃蟹与柿子均为寒性,同食后经反应会造成疼痛、腹泻。实际上柿子中含有鞣酸,螃蟹富含蛋白质,两种物质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但在人体环境内是否产生反应并不确切。这种影响不会造成腹泻、中毒或其他明显不适。其他鱼虾、肉类、鸡蛋等富含蛋白质食物类似螃蟹,都很容易腐败变质、细菌繁殖并导致腹泻或过敏症状,但这与柿子无关。

科普作家云无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本来无毒的两种东西碰到一起,需要发生复杂的变化才可能变出毒性来。而人体不是一个合适的化学反应器,吃进肚子的食物成分之间发生的反应都很简单。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成有毒物质的化学反应,还没有被人类发现。

柿子和螃蟹同吃会腹泻?“食物相克”的说法靠谱吗?

鸡蛋和豆浆不能同吃,菠菜和豆腐不能同吃,螃蟹和柿子不能同食,柠檬和虾肉不能同食……不少传言称,两种“相克”的食物搭配着吃,轻则影响营养吸收,重则中毒、死亡,这些说法是真的吗?其实“食物相克”的说法并不靠谱,我们先看看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饮食误区。

鸡蛋和豆浆

传言

鸡蛋豆浆不能一起吃,容易引起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和腹泻等胃肠症状。

真相

大豆中含有一些胰蛋白酶抑制物,其活性就是抑制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从而降低对蛋白质的吸收。我们说豆浆一定要煮熟了再吃,煮熟的作用之一就是破坏蛋白酶抑制物的活性,不过,这跟鸡蛋一点关系都没有。

菠菜和豆腐

传言

菠菜豆腐不能一起吃,容易得结石。

真相

菠菜和豆腐是可以一起吃的。不过大家担心的可能是,菠菜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而豆腐中的钙质比较多,因此,二者同食之后有可能会形成草酸钙从而在胃内沉积,引发不适症状。所以,建议在吃菠菜的时候,先用热水焯一下,这样能比较有效地去除草酸。菠菜和豆腐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还具有一定的美容养颜、润肠通便的功效,所以二者可以一起吃。

柿子与螃蟹

传言

柿子螃蟹不能一起吃,容易引起腹痛、腹泻。

真相

螃蟹和柿子可同吃,但要“适可而止”。专家指出,确实有某些所谓相克的食物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反应,如螃蟹富含蛋白质,柿子中含单宁酸,两种物质之间相互产生影响,让胃肠中的消化酶活性下降。

柠檬和虾肉

传言

柠檬和虾肉不能一起吃,虾含有大量五价砷,维生素C会将其转化成剧毒的三价砷,即砒霜。

真相

海产品中多为稳定的有机砷,其微量的无机砷会很快被代谢掉,一般不会跟维生素C反应。另外,我国鱼类砷含量标准是0.1毫克/公斤,而砒霜摄入100至200毫克才有致命危险。也就是说,合格的海产品即便吃10公斤,再加上足够多的维生素C,也不会中毒。

四种情况可致“食物相克”

生活中,如果吃了一些所谓的“相克食物”,有的人身体确实会有不适症状,这是为什么呢?专家表示,有一些所谓的“食物相克”,主要是以下情况导致:

细菌感染

如霍乱弧菌经常污染鱼虾蟹等水产品,如果吃了不洁的水产品,又吃了另一种食物,导致疾病,这就可能变成一组所谓的“相克食物”。

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的人缺少由小肠细胞分泌的乳糖酶,无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表现为饮奶后出现腹部紧张、肠鸣、腹痛、排气、腹泻和全身软弱无力等症状。

过敏现象

包括海鲜过敏、花生过敏、鸡蛋过敏等。理论上讲,只要是含有蛋白质的食物,都有可能造成过敏,引发不适。

肠易激综合征

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等表现出的临床综合征,其总会反复发作。患者以中青年居多,男女比例约为1比2,这种疾病病因尚不明确,情绪因素、饮食、药物或激素均可促发或加重这种高张力的胃肠道运动。

提醒

都说“病从口入”,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身体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要想拥有健康的身体,还得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编辑:符樱】

又是秋来到 柿子螃蟹能一起吃吗?真相看这里

又是秋来到,柿子螃蟹能一起吃吗?真相看这里。

又是秋来到,柿子螃蟹能一起吃吗?真相看这里。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都市快报》记者 任军龙) 最近柿子陆续上市,许多人都说柿子和螃蟹、红薯等相克,一起吃了会得结石,真的是这样吗?

红红的柿子,香甜可口,但是每年到了柿子成熟的季节,记者都要做一件事,那就是为柿子辟谣。不论是网上,还是在生活中,大家都在这样说……

西安市民:“喝酒不能吃柿子。”

西安市民:“柿子不能和红薯一起吃。”

西安市民:“柿子不能和螃蟹一起吃 ,吃了可能结石。”

小小的柿子,真的那样可怕吗?口说无凭,我们实验见真知。

随后,记者来到陕西省健康管理协会。在这里,记者和专家一起将剥离出来的蟹肉和柿子混合到一起,看能发生什么?

陕西省健康管理协会副主任周萍:“实验结果显示,柿子里面的鞣酸和蟹肉里面的蛋白质会出现凝结 。”

看来蟹肉和柿子混子一起是真的会起反应,但要是把这两种食物一起吃进胃里,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陕西省健康管理协会副主任周萍:“倒入盐酸模拟胃液,很快就流动了。通过我们今天的实验可以看到,柿子开始是流动性的,加入了蟹肉,确实形成一种凝剂。那么在我们模拟胃环境,加入胃酸以后,又出现了可流动性。所以柿子和螃蟹同吃 ,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但是我们建议,胃肠功能不好,胃酸分泌不足,像老人和小孩,建议大家不要吃或者少吃。”

在营养专家的字典里,没有食物相克这个词,只要人身体健康,吃的食物干净卫生,在适量的情况下,任何食物都可以混着吃。网上流传的那些柿子和牛奶,海鲜等吃了会中毒,或者得结石的说法都是假的!

为什么需要科普来解释柿子可以和螃蟹一起吃

丁香园系列账号被夹后,某些平台默许并鼓励的叫好声中有一类观点是"丁香是资深中医黑",如打着科普旗号宣扬“柿子可以和螃蟹一起吃”,“可以不坐月子”等,就是为了黑中医。

这种说法的荒谬之处在于,除了引用“食物相克”,没有人能举出证据解释为什么“柿子不能和螃蟹同食”,也没有人论证了“坐月子”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换言之,当别人(比如丁香)通过列举科学证据说明这些“传统”看法有问题时,这些所谓“反中医黑”的人,只是通过扣帽子来疾呼“祖宗之法不可变”。

另一些人倒未必真那么相信“柿子螃蟹不可同食”之类的“传统”,但觉得此类事情做科普未免小题大做,因此对“炒作这些,XX就是为了黑中医”的说法也颇以为然。那此类科普真的就是炒作吗?解释柿子与螃蟹一起吃有意义吗?

我个人认为这类科普反倒是很有意义的,原因至少有三。

其一,凡事不过一个“理”字,生活习惯,甚至琐事,也值得去问个为什么。我们说人乃万物之灵长,与其它动物有区别(虽然最近我经常觉得人和人的区别,远大于人和狗的差异)。很大一个区别是我们身为人,有思考的能力,有求知的欲望。

听到某个说法,有人想知道是否有道理,是一种正常的反应,而这就足以构成让我们去探索、去求证、去科普的理由。当然,你可以觉得这些问题没什么意思,不想知道,不想了解,没有问题,这是你的自由。但不要就此以为别人同样不想知道,不想了解,更不应阻断别人去探索、去求证的机会。

其二,这些看似和“传统”抬杠的科普,不仅是诉说科学知识,也在启发人们独立思考。比如柿子和螃蟹同食的问题,丁香以及其它的辟谣文章,一方面追寻了“不可同食”的出处,相当于告诉读者不要人云亦云,要找到其起源。

另一方面则从科学角度去推理,柿子与螃蟹里到底有没有让人吃了不舒服,以及是否有相互作用的物质。这一角度引出了柿子里含有单宁(有的文章提到的鞣酸或单宁酸是单宁这一大类化合物中的一种),后者会与蛋白质结合。如果真的大量摄入单宁,确实有引起胃不适的可能。柿子有单宁,螃蟹高蛋白,似乎可以作为理论依据。

真正的科学思维会促使我们再多问一些问题。比如柿子里的单宁有那么多吗?其实不会那么多。单宁是吃有的柿子感觉“涩”的原因。市场上的柿子大部分都已“脱涩”(有的品种熟了自然脱涩,有的需要放置更长时间脱涩),实际单宁含量很低——高了你也吃不下去。有些涩柿即便脱涩后皮里单宁含量还是很高,因此皮没法吃(甜柿的皮是可以吃的)。你能想象去啃那些涩得不行的柿子皮吗?显然不会有人这么做啊。

另外再想一想,蛋白必须来自食物吗?真摄入大量单宁,即便别的什么都不吃,一样会和胃中的人体自身的蛋白酶等结合,让人不舒服,螃蟹可不能背这锅。所以虽然柿子是含有单宁的代表,但那更多是作为植物特征的小知识点,生活里极少有人能被柿子里的单宁搞得身体不适,自然也没有不能和螃蟹同食的问题。

知道这些,我们还能举一反三。含有单宁的东西有很多,比如我们喝的茶就有,也是茶水干涩那部分口感的来源。还有葡萄酒,品酒的老饕讲究单宁与酸度的平衡,红酒酿造的时候有单宁含量更高的葡萄皮,所以单宁含量也比白葡萄酒高。威士忌的风味大部分来自橡木桶陈年,橡木桶里也有单宁,不同的橡木桶单宁含量(以及其它风味物质)不一样,做出来的威士忌风味也不同。如果柿子有单宁,不能和螃蟹一起吃,那这些岂不是都不能和螃蟹一起吃了?

表面上我们在研究“柿子螃蟹同食”这件鸡毛蒜皮的事情,但这里面有一个反复思考论证的过程。而这一思考论证的思路也适用于很多其它情况,比让人知道“柿子和螃蟹一起吃没事”更为重要。这样的思维论证,也能帮助我们去解决“月子”、“生理期冷饮”等迷思。

好的科普不是只科普知识,更是科普思维。所以当有人说科普这等琐事是小题大做,不妨想想,培养科学思维岂是小事?

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食物相克、必须坐月子,女性生理期不能吃冷饮等,表面似乎是生活琐事,背后却是对个人自由的限制。而在毫无依据的情况下对他人生活自由做出各种限制,是一种原则性的错误。

一些人对这些打着“传统”旗号的说法,觉得照做也不费力,乐意归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可种种不费力,加在一起,未必就还是不费力。比如柿子螃蟹背后的食物相克论,相克的可不只是柿子螃蟹,去网上一搜,食物相克方面的著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虽说可能没什么人在吃螃蟹时惦记着柿子,但那么多食物相克,对广大吃货们的困扰不可小觑,而这些困扰绝大部分没有科学根据也没有必要

更何况在有些情况下光是做到其中一些也是挺费力,甚至是有害的。比如女性生理期冷饮,此类“规矩”可不分季节寒暑。今年不少地方遇到历史性的高温天气,想象一下在这种环境下,强调不能吃冷饮,是否存在危害呢?

还要注意,科普辟谣说柿子螃蟹同食、生理期吃冷饮没问题时,可没有强迫谁必须柿子螃蟹一起、生理期必须吃冷饮、一定要废除月子,只是让人从“必须如何如何”的“传统”中解脱出来。

至于什么“中医黑”的帽子,倒不如想想中医的精髓到底是什么。我们听到的中医典故,有多少是盲从“传统”?神农尝百草这样的中医起源传说,反映的难道不是积极求证探索?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也是认为古代医书谬误太多。生活在21世纪的当代人,如果对所谓一切打着传统旗号的东西偏信不疑,岂非舍本逐末?

差不多100多年前,鲁迅先生记录了为其父亲看病过程中各种荒谬的中医药方,例如原配的蟋蟀。是否只要为那对原配的蟋蟀加上“传统”二字,鲁迅当年的质疑也是“中医黑”,也应被禁言?

我们说时代在不断进步,背后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在不断进步。因此,无论是医疗,还是日常饮食生活,我们理应根据当下最完善的科学证据来推荐,同时尽量保留人们的自主选择权。而这就是论证柿子螃蟹可以同食的意义。倒是那些打着维护“传统”、维护“中医”的旗号,对科普“柿子螃蟹同食”暴跳如雷的人,维护的到底是什么传统呢?怎么看着都像是维护吃人的礼教。

柿子和螃蟹真不能一起吃,有人因此进了ICU!

秋风起,柿子红,蟹腿肥。每到这个季节,大家争论不休的这个话题就又出现了—柿子和螃蟹到底能不能一起吃,一起吃真的等于吃砒霜吗?

这两天,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的消化科里接连送来两个病人,一个消化道出血,一个胃绞痛不止。医生给他们做了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发现,两人的胃都长出了“石头”,一问才知道,两人都是典型的吃货,最近柿子和螃蟹大量上市,一不小心吃多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吃完螃蟹吃柿子

两个人的胃里都长出“石头”

60多岁的陆阿姨消化道出血,出血还止不住,她一度住进了省中医院下沙院区的ICU。“哎,一下子没管住嘴,差点命都没了。”做完“取石”手术后,她躺在病床上懊悔地跟护士说。



▲医生正在进行取石手术


一周前,亲戚送来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陆阿姨一下子吃了两三只。饭后没多久,她又吃了几个刚买来的柿子。两三天后的早晨,陆阿姨出现了“黑便”的症状。本身就有肝硬化病史的陆阿姨没太在意,打算过几天再去医院做个检查。可当天下午,她就在晕倒在了家门口,幸亏家里人及时发现把她送到医院。

“我怎么也想不到,竟然是因为吃了柿子和螃蟹造成的。医生说我胃里长了石头。”陆阿姨说。

同样想不通的还有36岁的张先生,他也是吃了螃蟹再吃柿子,胃痛了好几天,连水都不敢多喝。

通过手术,省中医院下沙院区的张烁教授从两人的胃中取出了两颗拳头大小的“石头”。

螃蟹只是“帮凶”

“主谋”除了柿子还有这些……

难道吃了螃蟹和柿子,胃里就真的会长出这些“石头”?

其实并不是这样。

张烁教授解释说,从陆阿姨和张先生胃中取出的结石,其实是胃结石,又称“胃柿石”。

这是柿子中一种叫做“鞣酸”(又称“单宁酸”)的物质,在胃酸的作用下,与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形成的一种不溶性结合物。当这些不溶性的结合物在胃中沉积后,就形成了结石。小一点的结石可以通过人体代谢排出体外,而大一点的则会压迫胃肠道,引起胃溃疡、胃出血或肠梗阻。

螃蟹中恰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食用完螃蟹以后,再吃柿子,蛋白质遇上了鞣酸得胃柿石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张烁教授说,最近,因胃柿石引起胃部不适的病人逐渐增多,最多一天接诊5至6例。“除了自身的消化功能不佳外,管不住嘴也是个原因。”

很多人都知道柿子里含有鞣酸,不敢多吃。事实上,除了柿子,冬枣、山楂、石榴、橘子、猕猴桃等秋季水果中也含有鞣酸,空腹食用或与虾、蟹、鸡蛋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同食也会大大增加得胃柿石的风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吃柿子还真得挑软的

吃多了不妨来杯可乐

面对红彤彤的柿子,又甜又脆的冬枣,忍不住怎么办?鞣酸含量较高的水果又该怎么吃?

医生们给出了建议。

柿子也好,冬枣、山楂也好,一定要挑成熟的。成熟的鞣酸类水果,不仅口感更好,鞣酸含量相对较少。“软柿子可比硬柿子安全得多,口味也更好。”张烁教授说,但这类含鞣酸的水果,老人、贫血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建议不要多吃,更不要与高蛋白质含量的食物同食。

至于柿子和螃蟹到底能不能一起吃,医生们不建议。“鞣酸在消化道中的反应是因人而异的,为解一时馋而遭罪的做法,我们不推荐。”

另外,若在吃鞣酸含量较高水果时突然感觉肠胃不适,有上腹部沉坠感、轻微胃胀感时,不妨来杯可乐。“可乐中的碳酸,能够分解部分较小的胃柿石。对于轻微的胃柿石患者,我们也会建议采用喝可乐的方式来治疗。”张烁教授说。

不过当胃胀感、上腹部沉坠感持续且出现了恶心呕吐,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编辑: 刘明明

柿子和螃蟹到底能不能一起吃?有人吃完还真的住进了ICU

秋风起,柿子红,蟹腿肥。每到这个季节,大家争论不休的这个话题就又出现了—柿子和螃蟹到底能不能一起吃,一起吃真的等于吃砒霜吗?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吕帅 摄

这两天,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的消化科里接连送来两个病人,一个消化道出血,一个胃绞痛不止。医生给他们做了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发现,两人的胃都长出了“石头”,一问才知道,两人都是典型的吃货,最近柿子和螃蟹大量上市,一不小心吃多了。

1】吃完螃蟹吃柿子,两个人的胃里都长出“石头”

60多岁的陆阿姨消化道出血,出血还止不住,她一度住进了省中医院下沙院区的ICU。“哎,一下子没管住嘴,差点命都没了。”做完“取石”手术后,她躺在病床上懊悔地跟护士说。

一周前,亲戚送来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陆阿姨一下子吃了两三只。饭后没多久,她又吃了几个刚买来的柿子。两三天后的早晨,陆阿姨出现了“黑便”的症状。本身就有肝硬化病史的陆阿姨没太在意,打算过几天再去医院做个检查。可当天下午,她就在晕倒在了家门口,幸亏家里人及时发现把她送到医院。

“我怎么也想不到,竟然是因为吃了柿子和螃蟹造成的。医生说我胃里长了石头。”陆阿姨说。

同样想不通的还有36岁的张先生,他也是吃了螃蟹再吃柿子,胃痛了好几天,连水都不敢多喝。

通过手术,省中医院下沙院区的张烁教授从两人的胃中取出了两颗拳头大小的“石头”。

2】螃蟹只是“帮凶”,“主谋”除了柿子还有这些……

难道吃了螃蟹和柿子,胃里就真的会长出这些“石头”?

其实并不是这样。

张烁教授解释说,从陆阿姨和张先生胃中取出的结石,其实是胃结石,又称“胃柿石”。

这是柿子中一种叫做“鞣酸”(又称“单宁酸”)的物质,在胃酸的作用下,与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形成的一种不溶性结合物。当这些不溶性的结合物在胃中沉积后,就形成了结石。小一点的结石可以通过人体代谢排出体外,而大一点的则会压迫胃肠道,引起胃溃疡、胃出血或肠梗阻。

螃蟹中恰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食用完螃蟹以后,再吃柿子,蛋白质遇上了鞣酸得胃柿石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张烁教授说,最近,因胃柿石引起胃部不适的病人逐渐增多,最多一天接诊5至6例。“除了自身的消化功能不佳外,管不住嘴也是个原因。”

很多人都知道柿子里含有鞣酸,不敢多吃。事实上,除了柿子,冬枣、山楂、石榴、橘子、猕猴桃等秋季水果中也含有鞣酸,空腹食用或与虾、蟹、鸡蛋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同食也会大大增加得胃柿石的风险。

3】吃柿子还真得挑软的,吃多了不妨来杯可乐

面对红彤彤的柿子,又甜又脆的冬枣,忍不住怎么办?些鞣酸含量较高的水果又该怎么吃?

医生们给出了建议。

柿子也好,冬枣、山楂也好,一定要挑成熟的。成熟的鞣酸类水果,不仅口感更好,鞣酸含量相对较少。“软柿子可比硬柿子安全得多,口味也更好。”张烁教授说,但这类含鞣酸的水果,老人、贫血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建议不要多吃,更不要与高蛋白质含量的食物同食。

至于柿子和螃蟹到底能不能一起吃,医生们不建议。“鞣酸在消化道中的反应是因人而异的,为解一时馋而遭罪的做法,我们不推荐。”

另外,若在吃鞣酸含量较高水果时突然感觉肠胃不适,有上腹部沉坠感、轻微胃胀感时,不妨来杯可乐。“可乐中的碳酸,能够分解部分较小的胃柿石。对于轻微的胃柿石患者,我们也会建议采用喝可乐的方式来治疗。”张烁教授说。

不过当胃胀感、上腹部沉坠感持续且出现了恶心呕吐,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延伸阅读:

令人垂涎欲滴的螃蟹 其营养价值如何?

螃蟹在聚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这种佳肴鲜嫩美味让很多朋友垂涎欲滴,但关于其“食物相克”以及“体寒者不宜食用”的诸多传闻让很多朋友望而却步。那么,螃蟹的营养价值如何?与之相克的传闻是否真的科学呢?食用螃蟹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螃蟹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的成分,这些成分包含了丰富的蛋白质和胆固醇,维生素A、B、E以及大量的微量元素硒等,对人体有着诸多益处。螃蟹中所含的蛋白以及维生素对人体的皮肤有益处,特别是对于人体伤口的愈合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促进作用。不仅如此,螃蟹还有着提升免疫的作用,蛋白质以及硒元素可以为人体的免疫细胞吞噬入侵人体的“异物”以及分泌抗体提供原料,从而提升了人体的免疫能力。所以,螃蟹的确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的味蕾,也对于人体健康有着诸多裨益。

虽然很多朋友都垂涎于螃蟹的美味,但是由于 *** 上关于食物相克的传言而不敢食用,其实那些说法完全是缺乏事实根据的。首先,关于螃蟹不能搭配啤酒或者柿子的传言并不科学,尽管啤酒和柿子中确实含有可能与螃蟹产生有毒物质的砷元素,然而科学研究表明,正常食用这些食物产生的砷含量远远低于中毒的标准,且在不影响人体健康的正常范围内。其次,虽然食用螃蟹后,部分朋友会出现腹泻的症状,但这并不是由于食物相克原因所造成的,其原因常常是由于螃蟹已经腐败或者烹饪过程中没有被彻底清洁。

在食用螃蟹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购买螃蟹时,应当注意挑选比较新鲜的螃蟹,杜绝购买已经腐败的螃蟹。螃蟹的不新鲜可以导致人体出现腹泻的状况。其次,在烹饪过程中也应当注意螃蟹的清洁以及确保螃蟹被煮熟,不洁以及不熟的螃蟹中可能含有寄生虫,从而危及人类健康。最后,患有相关疾病的患者如脾胃失调以及胆固醇高的患者应尽量减少使用或者避免食用螃蟹,以免加重病情。

综上,对于螃蟹,我们应该科学地食用,这样才可以在均衡营养满足味蕾的同时,也不至于危害自己的健康。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钱江晚报 人民网 百科

【原创?求真】螃蟹和柿子同食,毒性赛过砒霜?(内附音频)

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是我们餐桌上的常见海鲜之一,那么吃螃蟹有什么讲究?哪些人不适合吃?怎样吃螃蟹才健康?本期求真邀请了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谢林为您解答这些问题。

谢林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螃蟹和柿子一起吃了怎么处理,螃蟹和柿子一起吃了怎么办-第1张图片-

吉林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

吉林省营养学会母婴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会老年膳食健康分会秘书长

News baby 小红人

网上有一种说法是:“螃蟹和柿子同食毒性赛过砒霜”,这种说法是科学的吗?

谢医生

如果是正常的螃蟹和西红柿的摄入量,是不会产生很多量的有毒物质的,在合格的水环境中人工饲养或捕捞的螃蟹,其体内所含的五价砷是非常有限的。西红柿或者蔬菜水果中含有的维生素C有可能将五价砷还原成三价砷,也就是砒霜里面的成分三氧化砷。但是我们正常的摄入量是不会产生有中毒剂量的砒霜,所以大家是不用担心的。正常食用量下的螃蟹,其中的砷元素是不会让我们中毒的。我们国家对于海产品中的砷是有标准 *** 的,每一公斤海产品砷含量不允许超过0.5毫克,也就是说吃一公斤螃蟹有0.5毫克,引起中毒的剂量至少是十毫克以上,也就是说大概需要吃20公斤的螃蟹,而且这只是理论上计算,真正的化学反应不可能是这样的。

News baby 小红人

还有一种说法是:“螃蟹中的蛋白质和西红柿中的鞣酸结合会沉淀,在胃里形成结石”也就是说螃蟹和柿子同食会导致胃结石,这种说法是科学的吗?

谢医生

鞣酸和蛋白质的反应确实存在,但是结石的产生是人体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喝水少或者是饮食结构不平衡引起的,不是单单说,西红柿和螃蟹在一起吃马上就产生结石。提醒大家不要空腹吃西红柿,吃完螃蟹过一段时间再吃西红柿,这样产生这种不溶于胃酸物质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而且,如果人体整个消化和排泄解毒这些各种器官功能协调的话,即使是有这样的反应,也会被人体排除。

News baby 小红人

螃蟹这种食物我们要怎么挑选,什么样的螃蟹是品质比较好的?

谢医生

其实我们这边市场上的螃蟹大部分都从南方运过来,咱们要吃螃蟹更好是吃新鲜的,活着的螃蟹。螃蟹冷冻后其中的蛋白质可能会分解变质,还有滋生细菌的可能。

News baby 小红人

怎样吃螃蟹是健康的呢?

谢医生

螃蟹这类的海产品,我们建议都是要加热后食用。在吃螃蟹的时候更好加一些醋一起食用。因为水产品一般容易滋生着“副溶血性弧菌”。这种菌,怕热也怕酸,醋的酸性可以把它杀死。所以说吃螃蟹的时候一定要煮熟,然后可以沾一些醋。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说老年人或小孩,本身消化能力比较弱的,这样的话一定不能吃生海鲜,一定要把螃蟹加热、熟透再吃,这样是比较安全的。螃蟹的营养价值很高,但是它的胆固醇含量也很高,所以患有痛风以及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一次不能吃过多。从中医上来讲,螃蟹属于寒性的食物,孕妇、乳母食用后容易使得妈妈腹泻,这样对孩子也是不利的。

求真小贴士:

本期求真提醒您,螃蟹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对我们人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可是什么螃蟹一定不能吃呢?答案是死螃蟹。螃蟹体内外沾有大量的细菌,活螃蟹可以通过体内的新陈代谢将细菌排出体外。螃蟹一旦死亡,体内的细菌就会大量繁殖,有的细菌还会产生毒素,人食用后容易引起食物中毒。螃蟹本身性寒,因此吃螃蟹时不可同时饮用冷饮,螃蟹与冷饮同食会加重胃寒导致腹泻。同时,螃蟹也不易于茶水同食,吃螃蟹的过程中和吃螃蟹后的一个小时,更好不要饮用茶水。除此之外,以下五类人是不适合吃螃蟹的。首先是患有伤风发热胃痛以及腹泻的病人,其次是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肝炎活动期的患者。因为蟹黄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含量,因此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也应该少吃或不吃。最后,过敏体质和脾胃虚寒的人也应该少量食用螃蟹。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温馨提示

科学食用螃蟹,关注饮食健康。

文章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编辑:晨竹、 一鑫

审核:怀楠、监制:王林、金可红

戳右下角小花支持分享给更多人

柿子和螃蟹能不能一起吃?杭州有人吃进ICU差点没命

秋风起,柿子红,蟹腿肥。每到这个季节,大家争论不休的这个话题就又出现了—柿子和螃蟹到底能不能一起吃,一起吃真的等于吃砒霜吗?

这两天,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的消化科里接连送来两个病人,一个消化道出血,一个胃绞痛不止。医生给他们做了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发现,两人的胃都长出了“石头”,一问才知道,两人都是典型的吃货,最近柿子和螃蟹大量上市,一不小心吃多了。

吃完螃蟹吃柿子

两个人的胃里都长出“石头”

60多岁的陆阿姨消化道出血,出血还止不住,她一度住进了省中医院下沙院区的ICU。“哎,一下子没管住嘴,差点命都没了。”做完“取石”手术后,她躺在病床上懊悔地跟护士说。

(医生正在进行取石手术)

一周前,亲戚送来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陆阿姨一下子吃了两三只。饭后没多久,她又吃了几个刚买来的柿子。两三天后的早晨,陆阿姨出现了“黑便”的症状。本身就有肝硬化病史的陆阿姨没太在意,打算过几天再去医院做个检查。可当天下午,她就在晕倒在了家门口,幸亏家里人及时发现把她送到医院。

“我怎么也想不到,竟然是因为吃了柿子和螃蟹造成的。医生说我胃里长了石头。”陆阿姨说。

同样想不通的还有36岁的张先生,他也是吃了螃蟹再吃柿子,胃痛了好几天,连水都不敢多喝。

通过手术,省中医院下沙院区的张烁教授从两人的胃中取出了两颗拳头大小的“石头”。

螃蟹只是“帮凶”

“主谋”除了柿子还有这些……

难道吃了螃蟹和柿子,胃里就真的会长出这些“石头”?

其实并不是这样。

张烁教授解释说,从陆阿姨和张先生胃中取出的结石,其实是胃结石,又称“胃柿石”。

这是柿子中一种叫做“鞣酸”(又称“单宁酸”)的物质,在胃酸的作用下,与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形成的一种不溶性结合物。当这些不溶性的结合物在胃中沉积后,就形成了结石。小一点的结石可以通过人体代谢排出体外,而大一点的则会压迫胃肠道,引起胃溃疡、胃出血或肠梗阻。

螃蟹中恰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食用完螃蟹以后,再吃柿子,蛋白质遇上了鞣酸得胃柿石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张烁教授说,最近,因胃柿石引起胃部不适的病人逐渐增多,最多一天接诊5至6例。“除了自身的消化功能不佳外,管不住嘴也是个原因。”

很多人都知道柿子里含有鞣酸,不敢多吃。事实上,除了柿子,冬枣、山楂、石榴、橘子、猕猴桃等秋季水果中也含有鞣酸,空腹食用或与虾、蟹、鸡蛋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同食也会大大增加得胃柿石的风险。

吃柿子还真得挑软的

吃多了不妨来杯可乐

面对红彤彤的柿子,又甜又脆的冬枣,忍不住怎么办?鞣酸含量较高的水果又该怎么吃?

医生们给出了建议。

柿子也好,冬枣、山楂也好,一定要挑成熟的。成熟的鞣酸类水果,不仅口感更好,鞣酸含量相对较少。“软柿子可比硬柿子安全得多,口味也更好。”张烁教授说,但这类含鞣酸的水果,老人、贫血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建议不要多吃,更不要与高蛋白质含量的食物同食。

至于柿子和螃蟹到底能不能一起吃,医生们不建议。“鞣酸在消化道中的反应是因人而异的,为解一时馋而遭罪的做法,我们不推荐。”

另外,若在吃鞣酸含量较高水果时突然感觉肠胃不适,有上腹部沉坠感、轻微胃胀感时,不妨来杯可乐。“可乐中的碳酸,能够分解部分较小的胃柿石。对于轻微的胃柿石患者,我们也会建议采用喝可乐的方式来治疗。”张烁教授说。

不过当胃胀感、上腹部沉坠感持续且出现了恶心呕吐,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标签: 柿子 螃蟹 一起 怎么办 处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