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的品种,黄酒的品种有哪些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5 0
绍兴黄酒的分类

如果以含糖量高低区分,黄酒可以分为元红酒、加饭酒、善酿酒、香雪酒四大类型。


元红酒又称为状元红,因过去在坛壁外涂刷朱红色而得名,是绍兴黄酒的大宗产品,属于干型黄酒,含糖量15.0g/l以下。

加饭酒也就是花雕酒,是绍兴黄酒中的更佳品种。顾名思义,加饭酒就是在原料配比中,减少水量,属于半干型黄酒的典型代表,含糖量大约在15.1-40.0g/l。

善酿酒是以存储1年至3年的元红酒代替水酿成的双套酒,酒体呈深黄色,香气馥郁,质地浓,口味甜美。善酿酒属于品质优良的母子酒,是半甜型黄酒的典型代表,含糖量在40.1-100.0g/l。

香雪酒是采用45%的陈年槽烧代水用淋饭法酿制而成,也是一种双套酒,酒体呈白色,像白雪一样,是甜型黄酒的典型代表,含糖量在100g/l以上。

品酒笔记‖更适合吃大闸蟹的黄酒:丹阳封缸酒

丹阳封缸酒:

甜型;总糖>100g/L;酒精度14.5%vol

现在北方人吃大闸蟹也都知道搭配黄酒,但在北方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搭配以绍兴花雕酒,难以买到其他类型的黄酒。我的印象中,在江苏吃大闸蟹,喝的多半不是绍兴黄酒,而是江苏本地产的酒——比如无锡老酒、沙洲优黄,等等。

2022年又进入吃大闸蟹的季节,江苏丹阳一位酒友徐弘毅先生给我寄了两瓶丹阳优质的封缸酒,是金丹阳酒业生产的。这款酒我在书上看过,以前没喝过,于是把徐先生寄来的丹阳封缸酒和我自己手头存的绍兴花雕酒15年共同拿来吃大闸蟹,作以对比。

先介绍一下丹阳封缸酒的简要情况。从酒盒上可以看到这款酒的简介:以丹阳地产粒大、均匀、洁白、性粘、味香的优质糯米为原料,配以特制酒药,经封缸低温发酵,再经陶坛贮存而成,酒色泽棕红、明亮,醇香浓郁,口味鲜甜醇厚。它是传统型黄酒,甜型,原料糯米,糖度大于100克每升,酒精度不低,为14.5%vol。

丹阳,古称曲阿,自古以来酿好酒。丹阳封缸酒的工艺是有自己特点的,主要工艺环节是:将米蒸熟后入坛发酵,发酵时用两种酒曲,一种是所谓的“酒药”——可能是根霉 *** 的小曲;另一种是麦曲——由小麦制成,在发酵72小时之后放入麦曲继续发酵,放入麦曲后再发酵20多天才能完全发酵成熟。发酵的时候要控制糖度,保持糖度在100克每升以上。当然可能更多是靠感官在控制,此时酒精度大概在5、6度左右。之后开始压榨、澄清、煎酒,煎酒之后的酒放到缸内澄清10天以上,然后按发酵醪量计算,配入50度以上的小曲白酒。其成品酒的酒精度高达14.5%vol,很大一部分含量应该是后来加的白酒。加了白酒使酒精度提高到14.5%vol之后,酒里微生物基本上停止活动,不再继续发酵,不会再去消耗里面的糖,有利于甜度比较稳定地保持下来,但酒的保质期按照现在最新国家卫生标准的规定,可以不再标注,相当于无限期保质。

品酒笔记‖更适合吃大闸蟹的黄酒:丹阳封缸酒

添加18202991745邀请加入李寻品酒群

这款酒的颜色为深褐色,比绍兴花雕酒要深。酒盒上声明没有加焦糖色,我相信它是自然演变的。因为这款酒的工艺有点像绍兴的香雪酒,而香雪酒我亲自观察过,比较新的香雪酒颜色淡,但在瓶中放一段时间之后颜色也就变深了,像丹阳封缸酒的颜色那样。故而我推测丹阳封缸酒的颜色是自然发酵形成的。

酒的香气有明显的酱油那种香气,也有米酒的香气。口感偏甜,但这种甜是一种清甜,这种清甜是加入小曲白酒、酒精度得到提高之后同原酒里的糖分综合而形成的。这种甜感觉很好,它和纯粹糖的甜是不一样的。我甚至在想,如果用这种酒作为一种调料用于 *** 夏天的冰饮,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能实现那种“和纯粹糖的甜感觉不一样”的效果。

就配大闸蟹来讲,经过反复比较,我觉得丹阳封缸酒比绍兴花雕要合适得多。之所以说“合适”,最主要一个原因还是因为它的甜。优质大闸蟹的蟹肉本身就有鲜甜的口感,而绍兴花雕酒是半干型的,偏苦,吃大闸蟹喝绍兴花雕酒,苦和甜的反差比较明显,有些不太协调。而丹阳封缸酒甜得恰到好处,比蟹肉甜度大,但又不是达到齁甜的程度,可以顺势延续大闸蟹鲜甜的滋味,且激发大闸蟹蟹黄的香气,相得益彰。以绍兴花雕酒来佐大闸蟹的话,总感觉中间有些不顺,有停顿的感觉,因为吃了蟹肉再喝花雕酒,酒中的苦迅速中断了鲜甜感,再吃的时候好半天才能把蟹肉的鲜甜感找回来。丹阳封缸酒就没有这个感觉,非常顺畅,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它的甜度像缓缓的水波或者湖面上轻微的涟漪一样,协调,微微起伏,既有节奏又有连续性,感觉是吃大闸蟹的上好配酒。

卖大闸蟹的一个专卖店“蟹太太”还专门配有一款蟹醋,蟹醋里面加了白砂糖和甜味剂,也比较甜。在跟大闸蟹搭菜的时候,蟹醋也非常匹配,这款蟹醋也产自于丹阳,是镇江丹和醋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看来不仅“一方水土一方酒”,而且“一方美酒配一方美食”,它们都是成体系的。

中国黄酒的品种很多,仅就我所知的应该有个30多种,分布居南北方不同地区。由于原料环境的不同,又发展出来不同的工艺,所以各地区黄酒的风格其实也是千姿百态,各成异彩的。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黄酒,和当地的一些特色美食有着水 *** 融的协调关系,这是一个迷人的、值得探索的领域。

从酒杯上可以看出来,颜色深的是丹阳封缸酒,颜色浅的是绍兴花雕酒


丹阳封缸酒的酒盒说明文字特写


蟹太太蟹醋(上图及下图)

中国黄酒有哪些分布?

我国黄酒品种、产业地域分布广泛,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可以分为南方黄酒和北方黄酒两大派系。

我国黄酒主要产区分布在:华东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华北地区的山西省,西北地区的陕西省,华中地区的河南省、湖北省,以及华南地区的广东省。每个产区都有其独特的生态特征,包括水系、土壤、气候、生物等,它们之间相互作用,进而成就了每个产区独一无二的黄酒品种。

(来源:黄酒酿造 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黄酒的类型那么到底哪种好喝?一篇短文让你深入了解黄酒

哪种类型的黄酒好喝?黄酒在江浙沪地区非常流行,而且历史也是最古老的一种酒类之一!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黄酒类型:

一 黄酒的种类

黄酒的种类繁多,现代则按黄酒中所含的糖份来分。

1 琳琅满目的黄酒品种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黄酒家族的成员不断扩大,品种琳琅满目。酒的名称更 是丰富多彩。最为常见的是按酒的产地来命名。如绍兴酒、金华酒、丹阳酒、九江 封缸酒、山东兰陵酒等。这种分法在古代较为普遍。还有一种是按某种类型酒的代 表作为分类的依据,如“加饭酒”,往往是半干型黄酒;“花雕酒”表示半干酒; “封缸酒”(绍兴地区又称为“香雪酒”),表示甜型或浓甜型黄酒;“善酿酒” 表示半甜酒。还有的按酒的外观(如颜色,浊度等),如清酒,浊酒,白酒,黄酒, 红酒(红曲酿造的酒);再就是按酒的原料,如糯米酒,黑米酒、玉米黄酒、粟米 酒、青稞酒等;古代还有煮酒和非煮酒的区别,甚至还有根据销售对象来分的,如 “路庄”(具体的如“京装”,清代销往北京的酒)。还有一些酒名,则是根据酒 的习惯称呼,如江西的“水酒”、陕西的“稠酒”、江南一带的“老白酒”等。除 了液态的酒外,还有半固态的“酒娘”。这些称呼都带有一定的地方色彩,要想准 确知道黄酒的类型,还得依据现代黄酒的分类 *** 。

2 最新国家标准中黄酒的分类法

在最新的国家标准中,黄酒的定义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麦等为 原料,经过蒸料,拌以麦曲、米曲或酒药,进行糖化和发酵酿制而成的各类黄酒。   按黄酒的含糖量将黄酒分为以下6类:

干黄酒:“干”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糖份都发酵变成了酒精,故酒中的 糖份含量更低,最新的国家标准中,其含糖量小于 1.00 g/100 ml (以葡萄糖计) 。这种酒属稀醪发酵,总加水量为原料米的三倍左右。发酵温度控制得较低,开 耙搅拌的时间间隔较短。酵母生长较为旺盛,故发酵彻底,残糖很低。在绍兴地区, 干黄酒的代表是“元红酒”。

半干黄酒:“半干”表示酒中的糖份还未全部发酵成酒精,还保留了一些 糖份。在生产上,这种酒的加水量较低,相当于在配料时增加了饭量,故又称为 “加饭酒”。酒的含糖量在1.00~3.00%之间。在发酵过程中,要求较高。酒质厚浓, 风味优良。可以长久贮藏。是黄酒中的上品。我国大多数出口酒,均属此种类型。

半甜黄酒:这种酒含糖份3.00~10.00%之间。这种酒采用的工艺独特,是用成品 黄酒代水,加入到发酵醪中,使糖化发酵的开始之际,发酵醪中的酒精浓度就达到 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速度,由于酵母菌数量较少,对发 酵醪中的产生的糖份不能转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份较高。这种酒,酒香浓郁, 酒度适中,味甘甜醇厚。是黄酒中的珍品。但这种酒不宜久存。贮藏时间越长,色 泽越深。

甜黄酒:这种酒,一般是采用淋饭操作法,拌入酒药,搭窝先酿成甜酒娘, 当糖化至一定程度时,加入40-50%浓度的米白酒或糟烧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发 酵作用,酒中的糖份含量达到10.00-20.00 g/100ml之间。由于加入了米白酒, 酒度也较高。甜型黄酒可常年生产。

浓甜黄酒,糖份大于或等于20 g/100 ml。

加香黄酒:这是以黄酒为酒基,经浸泡(或复蒸)芳香动、植物或加入芳香动、 植物的浸出液而制成的黄酒。

3 淋饮酒、摊饭酒和喂饭酒

这是按酿造 *** 对黄酒分类时的称呼。按这种 *** 分类,可将黄酒分成三类:

淋饭酒:淋饭酒是指蒸熟的米饭用冷水淋凉,然后,拌入酒药粉末,搭窝, 糖化,最后加水发酵成酒。口味较淡薄。这样酿成的淋饭酒,有的工厂是用来作为 酒母的。即所谓的“淋饭酒母”。

摊饭酒:是指将蒸熟的米饭摊在竹篦上,使米饭在空气中冷却,然后再加入 麦曲、酒母(淋饭酒母)、浸米浆水等,混合后直接进行发酵。

喂饭酒:按这种 *** 酿酒时,米饭不是一次性加入,而是分批加入。

4 麦曲黄酒、小曲黄酒、红曲黄酒、乌衣红曲黄酒

黄酒还可按酿酒用曲的种类来分。如小曲黄酒,生麦曲黄酒,熟麦曲黄酒, 纯种曲黄酒,红曲黄酒,黄衣红曲黄酒,乌衣红曲黄酒。

你真的了解中国“黄酒”吗?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起源于中国且唯有中国拥有,与啤酒和葡萄酒并称为“世界 3 大古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人体不能合成的 8 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因而被评为“液体蛋糕”。但很多人也对黄酒有误解,认为黄酒就是“便宜酒”、“料酒”,上不了台面,真的是这样吗?

黄酒的发展历史简述



黄酒起源于春秋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当时官场纵酒佯狂,酿酒和饮酒之风盛起,黄酒才开始得到真正的发展。到了唐朝,各地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黄酒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宋朝把酒作为财政的重要收入,在 *** 的鼓励和提倡下,黄酒产业开始飞快发展。元朝时,黄酒的种类开始不断增加,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到了清朝,大规模的黄酒酿酒厂开始出现,黄酒开始了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自从清末明初开始,黄酒的名声远播中外,多次获得国际大奖。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 *** 十分重视酿酒工业,1956 年周总理批准《绍兴酒工艺总结与提高》项目,列入国家十二年科学规划,将古老的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并拨巨款,发展黄酒酿酒业,极大地提高了黄酒的质量和产量,不但满足了国内需求,而且成为重要的出口产品。

黄酒的酿造工艺


黄酒的酿造一般需要经过浸米、蒸饭、晾饭、落缸发酵、开耙、坛发酵、煎酒和包装这 8 个步骤。



(1)浸米:将米浸泡在水中,促进淀粉的水解,从而保证糖化发酵的正常进行。同时通过细菌和酸化菌的自然作用使米浆水达到一定的酸度,使酵母繁殖发酵旺盛。浸米一般在每年的低温环境下进行,这样小米不容易变质,且没有蚊虫干扰,可以避免黄酒沾染蚊虫变质。

(2)蒸饭:将浸米蒸煮,使淀粉受热吸水糊化,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和易受淀粉酶的作用。一般蒸煮至饭粒疏松不糊,外硬内软,内无白心,透而不烂,没有团块,成熟均匀一致即可。

(3)晾饭:即为冷却过程,迅速把蒸熟后米饭的温度降低到适合微生物发酵繁殖的温度。

(4)落缸发酵:在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将糖分转化为酒精,同时产生很多复杂风味物质的过程。



(5)开耙:即把木耙伸入罐内进行搅拌,因为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 CO2,容易抑制酵母菌作用,导致发酵中止,因此要及时开耙,能有效调节发酵温度,同时能适当供氧,增加发酵活力。一般发酵温度达到 33℃ 就要进行开耙冷却。

(6)坛发酵:这时主发酵过程已结束,发酵转为后发酵阶段,在室温 13-18℃ 下静置 20 天左右。

(7)煎酒:就是灭菌的意思。主要目的有:利于黄酒的生物稳定性;促使酒中蛋白质及其他胶体等热凝物凝固而使色泽清亮,从而提高黄酒的非生物稳定性;使醛类等不良成分挥发;促进黄酒的老熟,消除生旧酒的杂味以改善酒质。

(8)包装:将煎酒后的黄酒趁热装入瓶中或罐中,后面即可上市销售。

其中不同黄酒酿造工艺有所区别,如淋饭酒、摊饭酒和喂饭酒,但整体上黄酒的酿造工艺就是上述的 8 点,万变不离其宗。

黄酒的营养价值


(1)含有丰富氨基酸:黄酒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 8 种氨基酸,其含量比同量啤酒和葡萄酒多一倍以上。

(2)易于消化:黄酒含有许多易被人体消化的营养物质,如:糊精.麦芽糖、葡萄糖、脂类.甘油、高级醇、维生素及有机酸等。

(3)促进食欲:锌是能量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成分,缺锌时,食欲、味觉都会减退。而黄酒中锌含量高,因此有促进食欲的功效。

(4)舒筋活血:黄酒气味苦、甘、辛,冬天温饮黄酒,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有效抵御寒冷 *** ,预防感冒,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可补血养颜。

(5)美容抗衰老:黄酒中的维生素B和E含量丰富,自由基含量高,长期饮用有利于美容、抗衰老。

(6)防治心血管疾病:黄酒内含多种微量元素,如镁、硒等含量较大,能有效预防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对心血管疾病能起到预防作用。

黄酒只产于绍兴?



黄酒是中国的传统国粹,分布较广,品种繁多,主要以绍兴黄酒最为有名,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更高。但在我国其他地方也有黄酒,如著名的山东即墨老酒、江西吉安固江冬酒、九江封缸酒、江苏无锡惠泉酒、张家港的沙洲优黄、吴江的吴宫老酒、金坛和丹阳的封缸酒、白蒲黄酒(水明楼)、上海老酒、鹤壁豫鹤双黄、福建闽安老酒、河南双黄酒、张家口北宗黄酒、广东客家娘酒和广东珍珠红酒等。

黄酒只是“料酒”?


在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北方的,会认为黄酒就是做菜的酒,只是“料酒”而已。其实黄酒并不仅仅可以作为“料酒”,还可以像其它酒类如白酒、啤酒和葡萄酒一样纯饮或配餐。尤其是在江浙沪等地区,黄酒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酒桌上时常看到的一种酒精饮料。

也有人会误解:黄酒就是便宜货,上不了台面。其实,并非如此!黄酒因为酿造工艺悠久,大规模生产后成本降低,再加上中国的粮食便宜,市场需求量大,所以售价相对亲民。但也有一些非常高品质的黄酒,陈年数十年,售价可达上万元。因此,黄酒并不仅仅是“料酒”,更不一定是便宜货。

女儿红、花雕都是什么黄酒?



经常我们会听到女儿红、状元红和花雕等名称,那这些是品牌名称呢?还是黄酒种类呢?其实,黄酒根据种类,一般可分为元红酒、加饭酒、善酿酒和香雪酒 4 大类。

(1)元红酒:酒精度更低,甜度更低,含糖量在 15g/L 以下,属干型。现在多半用来调配其他黄酒。

(2)加饭酒:经常也称之为“花雕”,是黄酒的代表性品种,含糖量一般为 15-40g/L,属半干型,酒精度高于元红。女儿红、状元红都是属于花雕的一种,花雕是陈年黄酒,在酒坛上绘有五彩雕塑装饰而得名。在江浙沪等地,人们会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埋上几坛黄酒(加饭酒或花雕),在女儿长大出嫁的时候喝,称为女儿红;在儿子金榜题名时喝,称为状元红。如今,女儿红已经被注册成一个商标,是一个品牌的名称了。

(3)善酿酒:含糖量一般为 40-100g/L,属半甜型,酒精度较高。通常在发酵过程中用 1-3 年的元红取代水,来酿造黄酒。

(4)香雪酒:含糖量为 100g/L 以上,属甜型,酒精度更高,指的是在发酵过程中用烈酒取代水酿造而成的黄酒。

黄酒只能“温”着喝?


在很多人印象中,黄酒就应该加点姜丝、话梅或枸杞煮温了喝。其实黄酒的喝法不只有“温饮”这一种方式。



(1)温饮:是黄酒最传统的饮法,温饮的显著特点是酒香浓郁,酒味柔和。在黄酒烫热的过程中,黄酒中含有的极微量对人体健康无益的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脂类芳香物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蒸腾。但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挥发完,反而淡而无味。更佳饮用温度为 38℃ 左右。

(2)冰镇:往黄酒中加冰或冰镇后饮用,这种喝法在年轻人中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在我国香港及日本等地。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认为温饮的喝法,是老一辈的喝法,已经过时了,年轻人追求时尚,有时也会在酒中兑些雪碧、可乐和果汁一起饮用。

(3)纯饮:有些高品质的黄酒,不适合温饮,因为加热过程会损失浓郁的香气和风味物质,更适合纯饮。这样细腻优雅的香气、纯净的结构才能被完美地捕捉到。

所有黄酒都配大闸蟹?


在中国,黄酒和大闸蟹是公认的绝配,黄酒的酒精能去除蟹的腥味,富含的氨基酸和酯类能起到提鲜作用,同时蟹是大寒之物,而黄酒属温性可与之互补。那是不是所有黄酒都可以用来配大闸蟹,其实,非也非也!只有半干型的加饭酒更适合搭配大闸蟹,因为糖度过高会掩盖蟹的鲜美,酒精度过低,也不适合去除蟹的腥味。



干型的元红酒,宜配蔬菜类、海蜇皮等冷盘;半甜型的善酿酒,宜配鸡鸭类;甜型的香雪酒,宜配甜菜类。

黄酒的分类小知识

黄酒大体可分为四种,即:冬酒、冬浸酒、四双酒、单酒。

冬酒:一入冬令季节,即酿造酒娘糟,装入酒坛密封,勿泄酒 气,至翌年四月,酒娘糟仍不会变质。需制冬酒时,每斤酒娘糟注入 醴泉水约半斤,浸一二天,把酒液压榨出来,装入酒坛密封。然后把酒坛放在谷壳或木屑(俗称“锯屑”)堆中,点燃煨沸,随即排去部分 酒坛周围的热灰,使坛中之酒在微热中逐渐降温。此酒色泽澄黄, 呷入口中,略有黏稠感,芬香醇和,甘甜隽永,久贮不变质,有滋补 健身之效,是老人及产妇的上等饮料。

冬浸酒:与冬酒一样,一入冬令季节,即酿造酒娘糟。到冬至那 天,把酒娘糟舀入小口径的大水缸中,每500克酒娘糟加入经煮沸而后冷却的醴泉水0.5~1千克,然后盖紧缸口,勿令泄气。浸至春节时,启开缸盖,但见酒糟下沉,即可饮用。此酒色泽淡青,酒气浓郁, 芳香可口,含乙醇35%左右,多用于春节时招待宾客。这是嗜酒者 最喜欢喝的酒,多饮则易醉,且醉而难醒。冬浸酒可说是客家黄酒的代表。

四双酒:一年四季均可酿造。每百斤酒娘糟加醴泉水一倍半至二倍半浸之,暑天浸3~4天,冬季则多浸几天。然后把酒娘糟投入 酒篓压出酒液,装入酒坛密封。此酒香甜适口,含乙醇25%左右。

单酒:“单”是“薄”的意思。以四双酒的酒糟复加醴泉水少许, 浸2~3天,投入酒篓压出酒液。此酒含乙醇低,且价格低廉,极受妇孺欢迎。前面说的以酒代茶,在盛夏时普遍饮用者,大多是这种酒。 此即所谓水酒。

黄酒综合测评报告:鉴湖、塔牌排名垫底,这2款让人意外

约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如今,黄酒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


然而,黄酒品种琳琅满目,“封缸酒”“善酿酒”“加饭酒”“花雕酒”等等让人应接不暇,挑选也难以下手。


2021年6月,《消费者报道》向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了8款较受欢迎的半干型黄酒,进行全面的对比测试。


测试产品



测试指标


品质:非糖固形物、氨基酸态氮、主观(口感及香气)


安全:甲醛、氨基甲酸乙酯、镉、黄曲霉毒素B1


测试结果


1、会稽山纯正绍兴酒、塔牌绍兴酒(陈三年)非糖固形物含量较高,品质较为突出;乘黄氨基酸态氮含量最少,鲜味“最淡”。


2、主观评价方面,女儿红绍兴酒味道有点冲且口感较酸、塔牌绍兴酒(陈三年)酒香一般且口感有点辣,这2款黄酒主观评分均较逊,只有5.8和5.9。


3、8款黄酒检出了风险物质氨基甲酸乙酯,其中,古越龙山绍兴花雕酒(三年陈酿)含量最少,为25.2μg/L。乌毡帽清爽型黄酒较高,达到286mg/L。(绿色食品黄酒 *** 为≤400μg/L)


4、8款黄酒均也检出了不同程度的甲醛,其中,乌毡帽清爽型黄酒为最少,为0.63mg/L;会稽山纯正绍兴酒和孔乙己雕黄酒甲醛含量较高,均达到1.3mg/L。(若参考啤酒甲醛 *** ≤2mg/L)


5、8款黄酒均未检出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B1,说明厂家对于容易霉变的酿造原料的把关比较严格。


6、综合评价发现,乌毡帽清爽型黄酒及乘黄加饭酒(三年陈酿)等2款黄酒CCR得分较高,分别为8.5分和8.3分;鉴湖加饭酒(半干型黄酒)和塔牌绍兴酒(陈三年)等2款黄酒综合排名靠后,CCR得分均为7.4。



会稽山、塔牌非糖固形物较多


非糖固形物就是专门用来指代黄酒中的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它是衡量黄酒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同一类型的黄酒中,非糖固形物含量越高,黄酒的品质越好、酒的口味更佳,但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


《GB/T 13662-2018 黄酒》国家标准规定,传统型和清爽型半干黄酒的非糖固形物更低 *** 分别为13g/L和8.5g/L。


《GB/T 17946-2008 地理标志产品 绍兴黄酒》则规定半干黄酒非糖固形物更低 *** 为22g/L。


测试结果显示,鉴湖加饭酒(半干型黄酒)、古越龙山绍兴花雕酒(三年陈酿)、女儿红绍兴酒、塔牌绍兴酒(陈三年)、会稽山纯正绍兴酒等5款绍兴黄酒的非糖固形物分别为36.9g/L、37.1g/L、37.3g/L、40.6g/L、42.5g/L,比标准更低 *** (22g/L)分别高67.7%、68.6%、69.5%、84.5%、93.2%,其中,会稽山纯正绍兴酒表现较为突出。



乌毡帽清爽型黄酒、乘黄加饭酒(三年陈酿)等2款清爽型黄酒非糖固形物分别为12.3g/L、14.2g/L,比标准更低 *** (8.5g/L)分别高出44.7%、67.1%。


传统型的孔乙己雕黄酒非糖固形物为35.6g/L,比标准更低 *** (13g/L)高出173.8%,表现同样较好。


整体上看,塔牌绍兴酒(陈三年)、会稽山纯正绍兴酒和孔乙己雕黄酒的品质不错,乌毡帽清爽型黄酒在该指标的含量上处于较逊的位置。


一般而言,酒曲中的小麦会给黄酒带来较多的蛋白质类物质,增加非糖固形物的含量;此外,糯米在发酵过程中比大米更容易残留较多的糊精,这也会提高非糖固形物的含量。


乘黄鲜味“最淡”


酒液中的肽、氨基酸和高级醇等对黄酒所具有的香气和醇厚口感起着一定作用,这一“作用”可以用氨基酸态氮的高低来反映。一般而言,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黄酒的口感越醇厚鲜美。


《GB/T 13662-2018 黄酒》国家标准规定,传统型和清爽型半干黄酒的氨基酸态氮更低 *** 均为0.16g/L。


《GB/T 17946-2008 地理标志产品 绍兴黄酒》则规定半干黄酒氨基酸态氮更低 *** 为0.6g/L。


测试结果显示,古越龙山绍兴花雕酒(三年陈酿)、鉴湖加饭酒(半干型黄酒)、塔牌绍兴酒(陈三年)、会稽山纯正绍兴酒、女儿红绍兴酒等5款绍兴黄酒氨基酸态氮分为0.66g/L、0.69g/L、0.7g/L、0.73g/L、0.85g/L,比标准更低 *** (0.6g/L)分别高出10.0%、15.0%、16.7%、21.7%、41.7%,其中,女儿红鲜味“最浓”。



乌毡帽清爽型黄酒、乘黄加饭酒(三年陈酿)等2款清爽型黄酒氨基酸态氮分别为0.54g/L和0.28g/L,比标准更低 *** (0.16g/L)分别高出237.5%和75.0%,因此,乌毡帽的鲜味相对而言也比较突出。


传统型的孔乙己雕黄酒氨基酸态氮为0.61g/L,比标准更低 *** (0.16g/L)高出281.2%,鲜味较浓。


从整体上看,女儿红绍兴酒氨基酸态氮绝对含量占据优势,孔乙己雕黄酒相对含量则更胜一筹,它们的口感在理论上应该比其他黄酒更鲜爽、浓郁。


女儿红及塔牌主观评分较逊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本刊采用主观实验的方式对黄酒进行香气和口感的评价,具体操作为邀请一批具有正常嗅觉和味觉的志愿者进行主观盲评。


主观盲评结果显示,乌毡帽清爽型黄酒得分较高,达到7.3分。多数志愿者表示,该款黄酒香气比较足,而且入口之后有唇齿留香的感觉。



紧随其后的是乘黄加饭酒(三年陈酿)和孔乙己雕黄酒,它们的得分均为6.8分。有志愿者评价,乘黄加饭酒(三年陈酿)有点酱油味但口感软和不 *** ,孔乙己雕黄酒闻起来酒香不太明显但入口鲜爽。


鉴湖加饭酒(半干型黄酒)、古越龙山绍兴花雕酒(三年陈酿)及会稽山纯正绍兴酒则位于“第三梯队”,得分分别6.1、6.1和6.2。


而评分较逊的则是女儿红绍兴酒和塔牌绍兴酒(陈三年),得分分别为5.8和5.9。有志愿者吐槽,女儿红绍兴酒味道有点冲且口感酸后带点苦,塔牌绍兴酒(陈三年)酒香一般且口感有点辣。


让人意外的是,女儿红绍兴酒氨基酸态氮含量为8款测评产品中更高的一款,但并没有在主观实验中体现出这一优势。


8款黄酒普遍含风险物氨基甲酸乙酯


200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氨基甲酸乙酯(EC)评估,将其由第2B类(或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改为第2A类(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


据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发布的《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预防控制技术指南》,EC是发酵食品(酱油、醋、酒等)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代谢污染物,比如黄酒中的EC的就是源于原料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尿素。


2017年颁布实施的《NY/T 897-2017 绿色食品 黄酒》增加了EC这一指标,要求黄酒中的EC不能超过400μg/L。


测试结果显示,8款黄酒均检出了不同程度风险物质EC,含量在25.2μg/L~286μg/L之间,其中,古越龙山绍兴花雕酒(三年陈酿)为25.2μg/L,乌毡帽清爽型黄酒为286μg/L。



从含量来看,8款黄酒的EC含量均在400μg/L以下,其食用安全性都符合绿色食品的标准。


不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FAO/WHO)下属的联合国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认为,经食物和酒精饮品摄入的氨基甲酸乙酯的总量,可能对健康构成潜在风险。专家委员会建议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一些酒精饮品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


此外,研究表明,酒类中产EC的数量取决于光线和高温两大要素。因此,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把酒贮存在较暗和较低温(如在摄氏20度或以下)的地方,可大大减低酒内产生EC的分量。


会稽山甲醛含量较高


作为稳定剂的甲醛,曾被用于啤酒的生产,它的优点是降低啤酒的色度,较大地缩短出酒时间。


2011年原国家卫计委发布GB 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将甲醛移出了食品加工助剂的名单。


这与甲醛的毒性脱不了关系。它不仅能在人体中累积,还可以与蛋白质结合,长期摄入可能引起鼻咽癌、鼻腔癌、鼻窦癌和白血病等。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旗下的国际癌症机构就已经将甲醛列为第1类致癌物,即对人体有明确致癌作用的物质。


不过,除了添加以外,许多发酵食品本身也会产生一定量的甲醛,同样是对消费者健康的潜在威胁,比如酒类。


黄酒的品种,黄酒的品种有哪些-第1张图片-

目前,《发酵酒及其配制酒 GB2758-2012》规定,啤酒中的甲醛必须≤2.0mg/L,但是,对于黄酒等酒类并未出台关于甲醛 *** 的标准。


测试结果显示,8款黄酒均检出了一定量的甲醛,含量在0.63mg/L~1.3mg/L之间,其中,会稽山纯正绍兴酒和孔乙己雕黄酒均为1.3mg/L,乌毡帽清爽型黄酒为0.63mg/L。



从含量来看,8款黄酒的甲醛含量都在2.0mg/L以下,似乎“符合”相关要求。不过,黄酒与啤酒并不一样,黄酒里的甲醛对健康的影响究竟如何?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建议甲醛的每日可接受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2mg,即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成年人,每日摄入的甲醛不应超过12mg。


以甲醛含量更高的会稽山纯正绍兴酒(1.3mg/L)为例,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成年人每日需要喝9.2L的黄酒才会超标。


因此,黄酒中甲醛的含量水平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还是在较小的范围内。当然,消费者也可以选择甲醛含量尽可能低的产品。


【特别声明】:本报道中试验结果、提及品牌仅对测试样品负责,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号产品的质量状况。

襄阳黄酒

涂启智

黄酒属中国特产,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湖北老黄酒是黄酒中的典型代表,襄阳黄酒在湖北老黄酒中独领 *** 。襄阳黄酒色似乳汁,香气好,味微酸甜,略带酒味。

襄阳黄酒主要包括三大品种:襄阳黄酒、丹河稠酒、地封黄酒。这三种黄酒做法、工艺、口感各不相同,各有千秋,又称襄阳黄酒“三绝”。

襄阳黄酒使用原料是糯米,又继承古老传统的 *** *** 。黄酒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和尼克酸含量,每百克中分别达到78.9克和2.6克。襄阳黄酒含有大量糖、氮浸出物,具有相当高的热量,酒精度极低,既不伤肝,又不伤胃,还有舒筋活血和增进食欲的功能,且营养价值高,很适合老年人饮用。日常生活中,它还可作为烹调菜肴的味料或解腥剂,以及医药上的辅料和药引子。

丹河稠酒以优质糯米为原料,采“南水北调”源头之丹河水,以独特工艺酿造而成,无勾兑,无辅料及添加剂。经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丹河稠酒富含低聚肽(0.9g/100ml)和18种氨基酸。

地封黄酒为枣阳(襄阳下辖县级市)鹿头镇历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自酿黄酒。其工艺复杂,酒液黄亮,色泽澄黄或呈琥珀色,清澈透明,因其发酵时将酒母窖藏于地下密封,故称为地封,也叫“见风倒”。地封黄酒是黄酒中的精品,味道米香浓厚,清甜可口。它适于各类人群饮用,而且饮法多样。冬天热饮,放在热水中烫热或加热后饮用,既能感受黄酒的醇香,又有很好的驱寒暖身效果。夏天冷饮,也可加入适量果汁、汽水等饮用,清凉爽口,酒香悠悠。地封黄酒属民间手工酿造,原生态自然天成,每年生产数量极少。

襄阳人喜欢吃牛肉面,也喜欢喝黄酒。在襄阳市区及下辖各县市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许多黄酒馆。襄阳黄酒馆与江南或者四川的茶馆相似,尤其受退休老年人的喜爱。几个熟人老友,一碗黄酒,一碟小菜,或是一碟花生米,边喝酒边聊天,就像喝茶一样。汉江及其分支河流两岸黄酒馆里,人们乘兴饮酒,岸边车马如龙川流不息,江河船只往来白鹭纷飞,真有清明上河图之神韵。

以前,小汽车尚未进入平常百姓家时,“上班族”或者早起的生意人每天早上都爱喝黄酒。襄阳人早上习惯到面馆来碗牛肉面,外加一碗黄酒或者豆浆,边吃边饮。一碗温热的黄酒入肚,寒气被驱散,浑身是劲儿。许多出门在外的襄阳人返乡之一件事,就是起个大早,赶往集镇,在街头找一家铺面整洁的面馆,要一碗牛肉面,再加上一碗黄酒,美滋滋地品尝正宗地道的家乡风味。黄酒与牛肉面,均是襄阳人的乡愁标签。

襄阳黄酒源远流长,久负盛名。李白在《襄阳歌》中写道:“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太白在《襄阳曲》里如是描写:“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头上白接篱,倒著还骑马。”令诗仙一日要饮三百杯、饮至酣畅时倒着骑马的酒,就是传承至今的襄阳黄酒。襄阳黄酒味道香醇平和,一般来说,不大会喝酒的啜饮一碗也没事,会喝酒的喝上三五碗只是微醺。

金庸笔下侠客都想去的一座城就是襄阳,因为那里黄酒引人向往。“玉缸发醅似桐乳”,襄阳黄酒叫人回味无穷。

襄阳人结婚,有“喝老黄酒”的习俗。新婚当晚,新郎全家以及要好的亲戚一起吃饭,桌上多半放有老黄酒。老黄酒既有酒味,又不易醉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家人与亲人向新人热情祝福并殷切寄语,场面特别温馨动人。

我在老家乡镇工作时,有一年冬天,和一位同事去一个高寒山区村走访。村支书带着我们走村串户,晚上在农户家就餐。那位农民大叔让妻子取出烟熏腊排骨和干豇豆,用高压锅在火炉上炖,不大一会儿,满屋飘荡排骨的清香。大叔又搬出一坛老黄酒,打开盖子时,酒香扑面而来。开饭不到十分钟,同事、村支书与大叔,每人都已饮下三碗黄酒。我喝酒差劲儿,虽极力推脱,终因盛情难却,勉强喝下一碗,就有了醉意和睡意。很快,我直奔大叔家的客房呼呼睡去。黄酒本来平稳,不会轻易醉人,只是我不胜酒力,加上白天走了不少山路,感觉累了。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传承数千年的黄酒,为啥如今没人喝?行家:这4个“事实”令人心寒

自古以来,酒在大家心目中地位已不可撼动。其分类也比较多,比如白酒、黄酒、果酒、药酒等。除了白酒,备受大家青睐的无疑就是黄酒了。

尤其是古代的宫廷用酒,黄酒也占据着一大部分。可随着酒文化的传承,直到近代,白酒却异军突起。

而传承数千年的黄酒,居然蜷缩于江浙等地,喝的人也越来越少,那这是为啥?不妨听一听这位酒圈资深行家的分析:这4个“事实”令人心寒。

一、酿酒原料严重匮乏

估计很多人有所不知,酿造黄酒特别耗费粮食,以前由于自然灾害和其它诸多原因,故而导致粮食便将急剧下降,国人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温饱。

为此,对于黄酒这种耗费粮食太多的酒种,大家只好放弃。故,与其说如今没人喝黄酒,倒不如说黄酒的酿造太少,或者严重缺货,导致大家不得不喜欢上其它类型的白酒。

二、白酒市场越来越稳健

随着蒸馏技术的出炉,酿造白酒简单多了,可以在短期内酿造出更多种类和数量的白酒。但凡喝酒或者聚餐亦或宴席,能买到的几乎都是白酒,也不知黄酒躲在哪里了?

尤其是勾兑技术提高后,越来越多的勾兑酒业诞生了,诸如二锅头,由于口感不错,售价便宜,故而被很多酒友当作口粮酒来喝。故,勾兑酒的崛起,将黄酒挤兑地更加无处躲藏了。

三、黄酒的市场定位不清晰

截止目前,很多人都无法确认黄酒到底属于哪一类?它到底是不是保健酒?这种不清晰的市场定位让大家模棱两可。将它和白酒相比,喝起来也没有白酒的感觉,貌似像药酒。

拿它当保健酒来使用,可专家说,黄酒不具有养生或者保健作用。因此,在黄酒兴起之际,就要给它定位好,才能让其更加顺畅地发展。要是定位不够清晰,大家只会认为此酒做得“并不专业”。

四、缺乏大量的宣传和“主动出击”

如今,想要将一款酒做到人尽皆知或者提高售卖率,就要做到大量的宣传才行。这就是为啥有的酒企能一年耗费几十亿来做宣传打广告的原因。黄酒在此方面确实太匮乏了,压根就没有好好宣传。

另外,黄酒在市场上也从来没有主动出击过。不像其它白酒,今天搞这样的活动,明天搞那样的促销,其目的就是最终提高它们的知名度和售卖率。

和黄酒相比较,这款酒就好多了,虽然它也没有做过大量的宣传,但是其在酒质,口感以及售价上迎合了广大酒友的需求,故而才有了很不错地市面反馈,此酒便是茅台镇大曲坤沙酱酒——“国康1935”

此酒的优势在于它的选料很独到,红樱子高粱,这是酿造一款纯粮好酱酒必不可缺的物质,尤其茅台镇当地的红樱子高粱,其颗粒饱满,淀粉含量足,为酒质卓越平添几分。

水源引自于赤水河水,众所周知,赤水河水被大家称为“我国之一大酿酒河”。其富含很多微生物菌群,对酱酒的发酵和提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工艺为大曲坤沙技艺,这点历来不变。

经过端午制曲,重阳下沙,耗费整整365天方可成酒,其成酒需要私藏5-6年方可上市。值得一提的是,在此酒的盘钩环节,所采用的基酒为10年老酒。

不少爱酒人士反应说:喝国康1935,就像是在喝老酒。另外,那些资深人士的看法却出乎意料,说:国康1935的口感和飞天茅台非常相似。没错,起初,酒企老板学习的榜样就是飞天茅台。

整体来看,酒体饱满丰盈,要是轻轻摇晃会十分明显的油亮感,初闻酱香馥郁,再闻兼具粮食香和花果香。入口绵柔香醇,中段细腻回甘,收口厚实且余长,层次感十分分明。

或许有人要问:如此之美酒,其价位应该不低吧?非也,和名酒不同的地方就在这里。此酒着实是好喝不贵的酒,一瓶百元左右的价格,居然成了很多酒友的口粮酒。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有关黄酒“没落”的原因,你是怎么看的?不妨留言哦。

黄酒入门,黄酒是什么,黄酒的主要口味与分类?

黄酒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麦等为 原料,经过蒸料,拌以麦曲、米曲或酒药,进行糖化和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饮料的统称。

黄酒分为四种口味:

元红、加饭、善酿、香雪对应的就是干型、半干、半甜、甜型。

1、干型黄酒:

干型黄酒,“干”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糖分大多发酵变成了酒精,总糖含量低于或等于15g/L。该酒属稀醪发酵,总加水量为原料米的三倍左右,酵母发酵彻底,残糖很低。

主要特点:该酒口味醇和鲜爽、酒香浓郁,呈橙黄至深褐色、清亮透明,味爽微苦,口感通常比较单薄。

代表黄酒:元红酒、干型丽春酒、井冈山红米酒

热门品牌:塔牌、会稽山、井冈牌

2、半干型黄酒

半干型黄酒,“半干”表示酒中的糖分还未全部发酵成酒精,还保留了一些糖分,总糖含量在15g-40g/L。在生产上,这种酒的加水量较低,相当于在配料时增加了饭量。

主要特点:该酒口味醇厚柔和鲜爽,浓郁醇香,越陈越香且久藏不坏,我国大多数高档黄酒均属此种类型。

代表黄酒:加饭酒、上海老酒、花雕酒

热门品牌:石库门、沙洲优黄、和酒

3、半甜型黄酒

半甜型黄酒,采用的工艺独特,是用成品黄酒代水,加入发酵醪中,在一定程度上使发酵醪中产生的糖份不能转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分较高,总糖含量在40.1g-100g/L。

主要特点:该酒酒香浓郁,酒度适中,味甘甜醇厚,为黄酒中之珍品;不过不宜久存,贮藏时间愈长则色泽愈深。

代表黄酒:善酿酒、即墨老酒、蜜清醇酒

热门品牌:即墨老酒、古越龙山、乌毡帽

4、甜型黄酒

甜型黄酒,一般采用淋饭操作法,拌入酒药,搭窝先酿成甜酒酿,当糖化至一定程度时,加入40-50%浓度的米白酒或糟烧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发酵作用,总糖含量高于100g/L。

主要特点:该酒口味鲜甜醇厚、酒体协调、浓郁醇香,由于加入了米白酒,酒度也较高,可常年生产。

代表黄酒:香雪酒、沉缸酒、客家甜黄酒

热门品牌:塔牌、龙乡贡、旦阳

标签: 黄酒 品种 哪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