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气质里,不仅藏着
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
还有你吃过的肉
氮素,我想和大家说
吃鱼不肥哒~
最近新开一家木桶喷泉鱼
小编已经提前去为大家试吃啦
用300°C的石头煮鱼肉
火锅竟然会冒"喷泉"
用石头炒鸡蛋
见惯了铁锅铜锅
吃腻了砂锅石锅
木桶煮鱼,石头煎蛋
对于吃货来说还是蛮新奇哒~
这么酷的美食
冲鸭!
木桶鱼真是少有的小清新范儿
没有油腻重口的红油
吃的就是个鲜鱼肉的原汁原味
为了这口儿汤鲜肉美
做法上可真是没少下功夫
将看似毫无关联的鹅卵石、鱼片组合在一起
仅需5秒
立马开启一道香气撩人的神仙美味
每一口都好吃到炸裂哇!
鲜活鱼现点鲜杀
各种活鱼在里面游泳嬉戏
看上哪条现选现杀
新鲜全都看得见
力推清江鱼
因为我们吃过之后一致认为
嫩嫩嫩,刺还很少!
香杉木纯手工打造竹钉拼接的木桶
在木桶内部设计9个小孔
当汤底烧开的时候就会出现九龙戏珠的场景
大木桶里面也是有内涵的
铺了一层300度的石头
来,鱼片要下锅了!
▼
切好的鱼片倒在石头上
鱼片和滚热的石头瞬间就发出滋滋的声响
高热让鱼肉表面蛋白迅速凝固
鱼肉的鲜滋味就全都锁在里面啦
// 木桶酸菜鱼 //
▼
清江鱼我们选的是酸菜口味
木桶鱼的特别之处在于,全程不用明火,依靠鹅卵石的热力将鱼肉烫至半熟。
汤一倒入木桶中,300多度鹅卵石的温度使汤直接烧开,这时候搅拌一下,立即可以开吃了~
开吃 开吃!
▼
香味扑鼻!已经忍不住啦,建议吃之前喝一碗汤,酸菜不会过酸,汤味温和开胃,
店里有多种调料,你看小编就像吃火锅一样,为自己调制了料碟,加点麻酱加点醋。这鱼腩遇上这蘸料,一口下去鲜美滑嫩还biu出一点鱼油。
哇~偷偷告诉你们,去吃鱼,先吃鱼腩!!
如果你不喜欢蘸料,鱼肉和汤捞在一个碗里吃,鱼肉嫩而弹牙,最后泡碗白饭,才算圆满噢~
// 木桶香辣鱼 //
▼
香辣鱼是店里人气也很高的一款,吃起来有点川蜀火锅的风味~干辣椒看起来红艳,但其实只是提供香气,并不是很辣哟,不能吃辣的吃货也不要怕~
香辣鱼锅我们选的是黑鱼也叫斑鱼
肉紧更美味
雪白的鱼片经过些许辣汁的浸染,散发的浓郁香味实在太勾魂!鱼肉紧实爽口,刺也不多,大口嗦鱼肉也无负担!
老板真的很实诚,锅里的鱼肉份量够,又白又滑,每一片都很鲜,一不小心就会夹断,非常考验用筷子的功力~
一锅两吃,让人按捺不住!
▼
建议先吃完鱼肉
再加热涮菜哟~
细心的宝宝会发现,木桶里有9个孔,开火加热,汤汁会不停地从九孔中冒出,一场美味又营养的「喷泉」表演现在开始!
涮菜开始
▼
每次出去涮火锅,手工牛肉丸,肯定是必点的一道涮品啦~这么长的牛肉丸等你来涮~
店主特别定制的手工牛肉丸,松脆爽口,浓郁的牛香味中还带着一丝咸柠檬的清香,推荐!
不要说吃鱼吃不饱啦,这里也是有肉肉哒~大片纹路清晰的肥牛,一口一大块,超满足滴~
好有更ging的在后面哟
▼
// 鸡蛋碰石头//
▼
这是店主自创的吃法,300度滚烫的石头放在铁板上,倒入调好的蛋液,滋滋滋,搅拌一下,均匀受热煎熟后就可以开吃了哟~
这样的蛋吃起来很嫩~虽然是普通的食材,但也是自然淳朴的美味~
// 五彩缤纷饮 //
▼
你没看错,这不是在夜场,这就是在鱼你相伴九孔木桶鱼店~整个过程十分有趣!喝杯饮品都有种腾云驾雾之感~
吃完鱼锅之后,来点冰凉爽口 *** 的汽水,也是极爽的~
// 来看看店内环境 //
▼
简约大气的就餐环境,很适合年轻人约会,聚餐哟~
来呀,快上车
赶紧mark下地址吧
店名—鱼你相伴九孔木桶喷泉火锅
人均:48元
营业时间:11:30—22:00
地址:一医院往新华路方向100米广厦花苑小区门口旁边(以前捷佳咖啡)
*** :13407705593
广 · 告
怎样养好石斑鱼:
石斑鱼在鱼类分类上属于鲈形目,鮨科,石斑鱼属,因身上长有特殊的条纹和斑纹而得名。它是一种岛礁性底层鱼类,我国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石斑鱼是名贵海产之一。一般体长7~15厘米,体呈棕色,体侧有6条褐色横带,带间排列整齐,带的宽度大于两带之间的距离。背鳍1个;尾鳍圆扇形,有众多不规则的黑斑白背鳍、臀鳍浅黄色。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当地售价较高,在国内外市场上久负盛名, 供不应求,远销港澳、东南亚和日本等。沿海常见的品种有宝石石斑鱼、六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青石斑鱼、纵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等。
一、生活习性
石斑鱼属沿海暖水性中下层鱼类,主要栖息在岩礁地带、海底洞穴以及有空隙珊瑚礁。一般不结成大群,性凶猛,是肉食性鱼类,有互相残食现象。尤其在稚幼鱼阶段,个体小的常被个体大的吞食。食物以虾、蟹等甲壳类为主,鱼类和软体动物次之。石斑鱼是雌雄同体,随着个体的成长,可发生性转变,一般先雌后雄,在性腺未成熟之前,不易区别出雌雄。每年从3月起开始产卵,有多次产卵的特性。据研究观察,青石斑鱼摄食周期一年有两个高峰,之一个高峰出现在春季的五月份,第二个高峰出现在秋季的八月份以后。
二、生长分析
据试验显示,青石斑鱼在水温22-30℃之间时,鱼活跃,摄食量大,生长快;当水温下降到22℃以下19℃以上时次之;水温下降到19℃以下时,摄食量明显减少,生长速度减慢,活动情况随着水温的下降而减弱;在室内水池越冬时还观察到,水温降到10℃以下再不捕食死饵,但对活的甲壳类仍能选食;当水温下降到7.5℃以下时,停止摄食,鱼处于静止不动状态;水温低于5.5℃时,出现死亡。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11‰-41‰之间都能生存,最适在30‰左右。
三、生长期
在浙闽沿海是5月~11月,两广和香港、台湾省沿海是4月~11月,海南是3月~12月。石斑鱼从体长10厘米生长到商品鱼体重500克~750克需要 16个月~24个月,可采用两种养殖周期安排生产。一种是从之一年3月~5月份投放体长10厘米的鱼种,养到入冬,体重达150克~200克,在网箱内越冬,一直养到第二年冬前上市。另一种是3月份~5月份投放体重200克的大规格鱼种,到入冬前可养到500克~700克上市,或者养到第二年冬前体重 1.5公斤左右上市。赤点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的生长速度比青石斑鱼和点带石斑鱼慢,所以青石斑鱼和点带石斑鱼的上市规格要大些。
石斑鱼养殖技术:
石斑鱼是沿海常见的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常栖息的地方为沿海岛屿附近水质清澈、底质多岸礁、水深10~20米的 石缝间。近年来,随着“科技兴渔”战略的实施和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相应地对水产品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石斑鱼目前是广大 群众所喜爱的鱼类品种之一,我国南方沿海各省把石斑鱼视为席上珍品,加之近几年来鱼价一直保持在较高的价格,出口市场的不断扩大,大大地 *** 了石斑鱼养殖 业的发展。
之一节 石斑鱼的生物学特性
石斑鱼体椭圆形,侧扁,头大,吻短而钝圆,口大,有发达的铺上骨,体披细小栉鳞,背鳍强大,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成鱼体长通常在20-100厘米。
石斑鱼喜栖息在沿岸岛屿附近的岩礁、砂砾、珊瑚礁底质的海区,一般不成群。生性凶猛,喜吞食鱼类和虾类。捕捞期为4-11月,以端午至中秋这段期间为旺季。栖息水层随水温变化而升降。春夏季分布于水深10-30米处,盛夏季节也会在水深2-3米处出现;秋冬季当水温下降时,则游向40-80米较深水域。适温范围为15-34℃,最适水温为22-28℃。适盐范围广,可在盐度10‰以上海域生存。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以突袭方式捕食底栖甲壳类、各种小型鱼类和头足类。
石斑鱼为雄雌同体,具有性转换特征,低龄鱼多为雌性,高龄鱼多为雄性,繁殖季节在3-10月份,繁殖盛期为4-9月份。首次性成熟时全系雌性,次年一部份再转换成雄性,因此,雄性明显多于雌性。一周龄性可成熟,怀卵量随鱼体大小而异,如青石斑鱼怀卵量约50-80万粒,分多次产卵,产浮性卵,圆形,具油球。孵化后,幼鱼就在沿岸索饵生长。石斑鱼生长迅速,如鲑点石斑鱼,一年可长到500-600克,二龄鱼体重可达1000-1500克,三龄鱼体重达2000-3000克;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一龄鱼体重达400-500克,二龄鱼体重800-1000克,三龄鱼体重达2000-3000克。
石 斑鱼肉质肥美鲜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赞誉,活鱼运销港澳市场,被奉为上等佳肴,供不应求。其价格昂贵,经济价值高。据有关资料显示,石斑鱼肉中的蛋白 质含量高于一般鱼类,特别是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除含人体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外,还含有无机盐、铁、钙、磷以及维生素等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
第二节 石斑鱼育苗 ***
我国养殖石斑鱼的苗种以前主要从自然海区钓捕,浙江沿海至海南沿海有赤点石斑鱼、点带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等苗种分布。随着石斑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自然苗种已供不应求。所以,近些年石斑鱼的人工繁殖已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现以点带石斑鱼(俗称青斑)为例介绍一下人工育苗技术:
一、亲鱼选择与培育
亲鱼可用人工养殖的成鱼或自然海区捕捞的成鱼。雌鱼选择体重5公斤~8公斤、腹部膨大而柔软者;雄鱼选择体重8公斤以上、轻压腹部能流出 *** 者。雌雄亲鱼按3∶1~8∶1的比例搭配。点带石斑鱼是雌性先熟的雌雄同体鱼体,其6龄才转化为雄鱼,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自然海区的生殖群体中存在雌多雄少的性比失调现象,而且养殖条件下培育高龄大个体雄性亲鱼的时间长且???? 费用也高,所以,亲鱼选择中的难题是性腺成熟的雄鱼不易获得。为了解决人工繁殖中的雄性亲鱼不足,可用外源性激素17-α不仅可以抑制卵黄生成,而且还可影响卵原细胞增殖和分化。对2龄~4龄鱼投喂50天药饵,每次剂量约5毫克/千克体重(累积量241.3毫克/千克体重),可使性转变的雄性亲鱼流精率达93.5%,授精率达81.1%,胚胎发育正常。为解决雄性激素药饵投喂法因摄饵量不均造成的“性转变”效果不稳定和每天投饲费工、费时等问题,也可采用将17-α植入鱼体的雄性激素埋植法来诱导石斑鱼提早“性转变”。17-α可一次性埋植到3龄~7龄成熟的点带石斑鱼雌鱼内,40天~50天后雌鱼就转变为雄鱼鱼体,使石斑鱼“性转变”过程提早3年~5年。用它们的 *** 得到的受精卵的受精率达73%、孵化率97%,仔鱼发育正常,能达到人工繁殖的目的。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雌性高龄鱼的“性转变”时间比低龄鱼短,且较易获得释精的变性雄鱼。因此,在人工繁殖中应尽量选择较高龄的、个体较大的雌鱼作变性处理,效果较好。
为了解决人工繁殖中性成熟的雄鱼比较难得的问题,还可应用超低温冷冻法保存 *** ,在液氮罐中冷冻保存5个 月后的 *** 仍具有相当于鲜精的活力,不影响人工繁殖的效果。人工繁殖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亲鱼性腺的成熟度,所以在诱导产卵前,加强亲鱼的培育,促其性 腺发育至关重要。在室内水泥池中蓄养或暂养石斑鱼亲鱼,通过人工强化培育,每日换水和吸污,亲鱼不用激素催产就能自然产卵受精,可获得优质的受精卵。
二、催产
选择好的雌性亲鱼,用细塑胶管或挖卵器自产卵孔插入约3厘米~5厘米深吸出卵粒,置于载波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成熟程度,卵粒若易分离、卵浅黄色、饱满均匀、卵径0.3毫米~0.5毫米、加透明固定液后核已偏向动物极,则成熟度较好。雄性亲鱼轻轻压腹部有少许 *** 流出者成熟良好。石斑鱼 *** 量少,检查雄鱼成熟度时切勿挤压太重。催产剂有鲤鱼脑垂体、绒毛膜 ***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LRHA+PG的混合物等4种。雌鱼用PG10毫克/千克体重~12毫克/千克体重或LRHA 60微克/千克。以上剂量一般分两次胸腔或背肌注射,之一次注射量占总量的2/3,两次间的间隔时间在水温25℃~26℃度时为24小时左右。雄性亲鱼注射剂量是雌鱼的一半,均在雌鱼第二次注射的同时进行。注射用水为0.6%氯化钠溶液,将催产剂溶解或制成悬浊液,注射液量为每尾亲鱼一次注射1毫升~2毫升为度。
三、人工授精和自然产卵受精
点带石斑鱼人工授精宜采用干法授精法。亲鱼注射第二针催产剂后10小时~13小时即可产卵,由上而下轻压雌鱼腹部,将成熟鱼卵挤入消毒过的白瓷碗中,反复5次~6次后即可将亲鱼轻轻放回亲鱼蓄养池中。随即再用同样 *** 将雄鱼 *** 挤入白瓷碗的卵堆上。石斑鱼 *** 很少,连挤5次~6次总计也不过1毫升~2毫升,但已足够用了。待最后一次挤精完成后,即用消毒海水浸湿过的洁净羽毛将碗中卵和 *** 搅拌均匀,约1分钟~2分钟后加入少量消毒海水,继续搅拌5分 钟后倾倒在消毒过的小脸盆中,加消毒的海水轻轻搅匀,静置片刻。所有受精卵都漂浮在水的中上层,死卵或未受精卵沉淀于底部。用消毒过的海水洗净受精卵,除 去多余的 *** ,以避免多精受精,然后将受精卵移入孵化器中孵化。人工授精时,应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杀死 *** 。由于石斑鱼属分批产卵鱼类,有连续多次产卵的 生殖特点。
如 果为亲鱼创造在产卵池中自然产卵受精的环境条件,就可以避免因人工授精时经常出现的卵子过熟或不够成熟的弊端,也可以减少因捕捞和挤卵、挤 *** 造成的对亲 鱼的伤害。所以,也可采用强化培育石斑鱼亲鱼的 *** ,促进亲鱼分泌激素,不用注射催产剂而能自然产卵受精,从而获得了优质受精卵,提高了仔鱼成活率,降低 了畸形率。自然产卵方式优于人工催产授精。产卵时适宜水温25℃~27℃,海水盐度32~35‰,pH7.8~8.5,产卵池面积50平方米,水深约1.5米,池上方用遮光幕遮光,水流量40升/分钟~50升/分钟。
四、孵化
石斑鱼产浮性卵,孵化应在环道孵化器或孵化缸中进行。孵化时鱼卵密度为50粒卵/升海水~100粒卵/升海水,水流速度以能使鱼卵或仔鱼漂浮为度。孵化用水必须清新,需经过沙滤和紫外光杀菌。水温保持在25℃左右,盐度30~33‰,并保持稳定。孵化过程中需适度充气,充气量太大或太小都不好,使海水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孵化中尽量清除死卵,以防水质变坏。点带石斑鱼和青石斑鱼卵在以上条件下,自产卵受精后经过24小时可以孵出鱼苗。
第三节 石斑鱼成鱼养殖技术
一、养殖方式
石斑鱼成鱼养殖的方式主要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两种,以网箱养殖较为普遍。网箱养殖石斑鱼是一种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放养密度高,便于管理,生产效益较高,所以发展很快。在介绍成鱼养殖技术时,以网箱养殖为主,池塘养殖和室内水泥池养殖可参考网箱养殖。
二、养殖场地选择
养殖海区的环境应具备如下条件:避风条件好,波浪不大,不受台风袭击;沙质底、砾质底、礁石质底为好,低潮时水深应在4米以上;潮流畅通,流速适中,网箱内流速保持在0.20米/秒~0.75米/秒为好;冬季更低水温不低于15℃,22℃~28℃水温天数不少于200天;水质清新,适宜盐度25~32‰,pH=7~9,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不受工农业废水、城镇污水的污染,暴雨季节无大量淡水流入,盐度不低于16‰,透明度在1.5米以上;交通条件好,活鱼运输、饲料供应方便。
三、养殖季节
石斑鱼的生长期,在浙闽沿海是5月~11月,两广和香港、台湾省沿海是4月~11月,海南是3月~12月。石斑鱼从体长10厘米生长到商品鱼体重500克~750克需要10个月~12个月,可采用两种养殖周期安排生产。一种是从之一年3月~5月份投放体长10厘米的鱼种,养到入冬,体重达500克~600克,在网箱内越冬,一直养到第二年冬前上市。另一种是3月份~5月份投放体重200克的大规格鱼种,到入冬前可养到500克~700克上市,或者养到第二年冬前体重1.5公斤左右上市。赤点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的生长速度比青石斑鱼和点带石斑鱼慢,所以青石斑鱼和点带石斑鱼的上市规格要大些。
四、养殖密度
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的放养密度在水温25℃的条件下,以60尾/立方米~70尾/立方米为好。生产实践中,在3米×3米×3米的网箱内饲养成鱼500尾左右。结果表明,放养密度为15尾/立方米和30尾/立方米时石斑鱼的生长较快,当放养密度提高到60尾/立方米时生长速度与前者相近,没有明显的差异。然而,当放养密度增大到120尾/立方米,尾增重量减小,饲料系数大大增加,存活率明显下降。证明60尾/立方米的成鱼放养密度是比较适宜的。浙江象山港海区网箱养殖赤点石斑鱼,尾重100克~150克的放养密度以90尾/平方米~70尾平方米为宜。
五、饲料与投饵技术
石斑鱼属肉食性鱼类,投喂用的主要饲料是鲜度较高的小杂鱼。一般根据石斑鱼的大小,用切鱼机将小杂鱼切成适宜的大小后喂养。因饲料鱼的种类不同,投喂系数波动在5~10。 以蓝圆鱼参作饲料的投喂系数较低,而眼睛鱼的投喂系数较高。随着石斑鱼网箱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料鱼的供应日趋紧张,推广人工配合饲料喂养石斑鱼势在必 行。实践表明,石斑鱼对饲料的软硬程度、颜色和口味等适口性要求较高,喜食软颗粒、色浅且明亮的饲料,颗粒过硬则有吐食现象,其对软颗粒饲料的适应性明显 优于硬颗粒饲料。从投喂小杂鱼到改喂人工配合饲料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投喂配合饲料前要进行摄食驯化。在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中粗蛋白的适宜含量为40%~50%;青斑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51%~55%,脂肪适宜含量为9.87%左右。如果在饲料中适当提高脂肪含量,能够使更多的蛋白质用于鱼体的生长,而不作为能量物质被消耗,可以起到节约蛋白质、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以鱼粉为主要蛋白原配制成的湿性团状饲料喂养鲑石斑鱼小鱼和鱼苗,当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0%~50%和54%时生长更好。以鱼粉及酪蛋白为蛋白原制成干性配合饲料喂养鲑石斑鱼,蛋白质更佳含量为50%。石斑鱼肌肉氨基酸组成的种间变异不大,10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模式为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色氨酸=9.8∶9.1∶7.7∶5.2∶5.0∶4.9∶4.8∶3.1∶2.6∶1.0。此氨基酸组成模式可为石斑鱼配合饲料配置提供参考。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对丙氨酸 *** 的电生理阈值分别为10摩尔/升~9.9摩尔/升和10摩尔/升~9.6摩尔/升,明显低于其他鱼类。这可能与它们生活于底层岩礁间、视觉机能退化而嗅觉机能相对发达有关。它为石斑鱼的嗅觉诱食剂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前景。石斑鱼对饲料颗粒大小有特殊的要求。投喂成鱼时,颗粒饲料的粒径不宜小于6毫米或口径的一半大小,颗粒太小食欲不高。
投饲技术对石斑鱼养殖的效果影响较大。在水温25℃的环境条件下,石斑鱼的消化速度约为20小时~24小时。所以,在南海海域5月~10月对石斑鱼每天投喂一~二次,一般在上午9时~11时下午5~6时进行。11月~12月、3月~4月每两天投喂一次,冬季海水温度降至20℃以下3天~4天投喂一次。每次的投喂量约占体重的3%~6%, 水温适宜时投饲量大些,水温较低或过高时投饲量减小。在生产中,一般视石斑鱼的摄食状态来决定投饲量,以食欲减弱时为度。每次投喂时,应分批缓缓遍洒,等 抢食完前批饲料后再洒下一批,直至喂饱不抢食为止,决不可将饲料一次倾倒入网箱,以免造成饲料浪费和污染环境,石斑鱼决不吃沉底的食物。投饲还应讲究定 质、定量、定时原则。池塘养殖中还应注意搭设饲料台,进行定点投饲,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便于清理残料,保持水质的良好。
六、科学管理
选 择合理的网箱和鱼排密度,防止缺氧事故的发生。定期清除网箱上附着的污损生物,以保持网箱内外水流畅通。可以采用污损生物预防剂、机械清理和化学处理、搭 配饲养污损生物的天敌等 *** 清除之。定期筛分,保持同一网箱内石斑鱼鱼体规格的一致。因为鱼类具有大鱼压倒小鱼生长的作用和饥饿时自相残食现象,所以应定 期筛分,使网箱内石斑鱼大小均匀。混养少量鲷科鱼类和杂食性鱼类。这样,一是可清除底部残食和网箱上污损生物;二是因鲷科鱼类抢食性强,可激发石斑鱼食 欲;三是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饲料资源,提高养殖效益。加固铁锚和缆绳,定期检查网箱的破损情况,确保安全生产。特别是台风到来之前,更应加强防御,做好 安全工作。定期监测水质,保护养殖环境。按国家颁布的之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来监测养殖用水,利于石斑鱼正常生长和肉质鲜美,预防因水质恶化而造成的事故。
第四节 石斑鱼病害的防治
一、寄生性疾病
1.白斑病(又叫瓣体虫病) 体表出现形状不规则的白斑,严重时白斑扩大连片,头部、皮肤、鳍和腮表面粘液明显增多,游动迟缓,呼吸困难,死亡后胸鳍向前后僵直,几乎紧贴在腮盖上。致病体是石斑鱼瓣体虫,寄生于赤点石斑鱼的腮、体表和鳍上。用2×10-6浓度的 *** 铜海水溶液浸洗2小时,次日重复一次,疗效显著。或用淡水洗澡20分钟或更长时间,也可杀灭石斑鱼瓣体虫,治疗白斑病。
2.白点病(又叫小瓜虫病) 病鱼体表出现直径0.5毫米~1毫米的白色斑点,粘液增多,鳞片脱落,厌食,体色变黑。小瓜虫在腮部寄生破坏腮小片,致鱼呼吸困难,直至死亡。在水温30℃左右,白点病传染很快,几天内整个网箱或鱼池的石斑鱼都会被感染。致病体是 *** 隐核虫。用淡水浸浴30分钟~60分钟,或用100×10-6浓度的甲醛海水药浴30分钟~1小时,3~5天一次。有条件的更好能搬移到别的地方,避免重复感染。
3.回旋病(又叫粘孢子虫病) 病鱼在海面呈不正常的回旋游泳,下不了深水层。致病体是脑粘体虫。预防 *** 是鱼种放养时用0.34×10-6浓度的高锰酸钾药浴10分钟,保持水质清新。
4.指环虫病 病鱼体表失去光泽,食欲不振,游泳迟缓。有的鳍条溃烂,体表和腮部粘液增多,局部鳞片脱落,一侧或两侧眼球突出、发炎、坏死或脱落,游泳失去平衡,打转转。致病体是指环虫。用淡水浸洗5~10分钟,每天一次,连续2~3天,疗效较好。
5.吸虫病 吸虫大量增生时,可引起病鱼游动缓慢,腮上粘液增多,腮部有的部位淤血,有的部位贫血呈淡红色,严重时会因呼吸困难而致死。致病体是石斑双鳞盘吸虫、分性双吸虫、石斑鱼异性双吸虫等。治疗 *** 可参考指环虫病。
6.隐鞭虫病 病症与吸虫病相似,病原体是隐鞭虫,可用淡水或0.15×10-6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20分钟杀灭。
7.鲺 病 鲺寄生在鱼体表和腮部,用吸盘吸取鱼体养分,造成腮组织的完整性受破坏,导致呼吸功能受损,最终使患病鱼体死亡。鲺繁殖和传染很快,特别是在海水温度 较高的季节。目前还没有既不污染环境又行之有效的治疗 *** ,因此养殖生产中应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淀粉卵加藻、锥体虫、角孢子虫、车轮虫等寄生虫对石斑鱼危害也较大。此外,线虫病是石斑鱼较常见的寄生虫病,感染率很高。特别是在网箱养殖条件下,饲料鱼的线虫对石斑鱼的感染甚为严重。有时体腔内出现数十条,因病症不明显而未引起重视。
二、细菌性疾病
1.烂尾病 尾部体表充血发炎,皮肤溃烂,鳞片脱落。鱼病灶边缘充血发红,中央浮肿溃烂,严重时肌肉和骨骼外露,鱼体失去平衡,数十天死亡。多发生在4~10月份,死亡率很高。主要的病原体为弧菌。预防可用0.34×10-6浓度的高锰酸钾药浴20分钟,还可用抗生素缓解病情。严重时可背肌注射消炎抗菌类的注射液等。
2.溃烂病 病鱼主要症状是行动迟钝,游出水面,各鳍及基部溃疡,甚至遍体鳞伤。溃疡面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溃烂面会加深,最终死亡,死亡率很高。致病菌是创伤弧菌。发病季节为4~11月份。用FU(一种药物)浸洗3分钟~5分钟,内服抗生素,可控制病情。利用创伤弧菌强毒菌株植被的福尔马林灭活疫苗、热灭活疫苗和创伤弧菌中提取的粗制脂多糖,通过肌肉注射接种青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都能获得良好的免疫保护。
3.细菌性白斑病 病鱼体两侧最初出现指印状红斑,少数情况下可在头部和尾部发生,病灶部位稍有隆起。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转为白斑,此时鳞片稍有竖起,较易脱落。鳞片脱落后白斑更为清晰。病鱼食欲丧失,死亡率高达90%以上,流行在冬季。预防措施是避免鱼体损伤。用中草药类和消炎药物可缓解病情,但效果不明显。
三、其他病害
1.营养性障碍综合症:病鱼鳔内充气,腹部鼓胀,失去平衡,在水面或网箱底部打转,所以俗称“膨胀病”“打转病”。组织切片可见肝脂肪变性、坏死、空泡化、细胞核溶解。病鱼鳃和内脏器官出现局部或全身炎症,在水面浮游数天后死亡,死亡率较高。流行季节5~10月份,用药物“清胀宁”防治,效果较好。
2.增生性肾脏病 病鱼有不同程度腹胀、倒浮或侧卧,鳍和体表溃烂,一侧或两侧眼球突出、瞎或瘸,体表发黑或发白,即为石斑鱼养殖中严重流行的“胀膘症”。血白细胞平均占48.09%,单核细胞占2.82%,明显高于正常值。病原体是一种原生动物粘体虫,发病率较高,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制的药物“鱼宝散”投喂,效果显著。
石斑鱼苗土池培育前的准备
1、池塘的选择。进行石斑鱼种苗生产以面积1-3亩,沙泥质底,保水性好,不渗漏,池底平坦可干晒的池塘更好。但也可在10亩左右,基本可排干的池塘中进行。选择的池塘要求位于取水方便,盐度稳定,污染少的海区。另外,交通、电力、生活要便利,周边治安好。
2、清塘。目的是杀死对石斑鱼仔鱼有害的动物和争食对象,如野杂鱼、虾、蟹等,清塘一定要彻底。
清塘前一般要排干水,使塘底暴晒一段时间,然后注入海水20-30厘米,以晶体敌百虫、漂白粉和茶籽饼作为清塘药物,使用的敌百虫浓度为3ppm,漂白粉为40ppm,茶籽饼为25公斤/亩。如不能排干则选用带水清塘,但要将水位降到更低,以节省清塘药物。
清塘时间:使用敌百虫在投放早期仔鱼的前15天进行,洒药时间安排在晴天的上午9点到下午3点之间进行,准确计算水体,洒药后保持7天;漂白粉清塘可以随时进行,加水调成糊状全塘均匀泼洒。
3、肥水。目的是培养基础饵料生物,为早期仔鱼提供足够、适宜的生物饵料。时间安排在产卵的当天或是敌百虫清塘后一个星期或漂白粉清塘后第二天进行。用60-80目的滤水网袋扎住进水管口,进水60-80厘米,施肥培养水色。
肥料采用化肥,用量为尿素5公斤/亩,过磷酸钙1公斤/亩,溶解后全塘均匀泼洒;四天后根据水色决定是否追肥,追肥使用复合肥,用量视透明度大小而定。
检查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特别是要检查适合仔鱼开口的饵料生物的数量,若较少,可接种轮虫入塘1-2个/升。
END
钦州人餐桌上的“家常味”,每一口都是乡愁~
千家烟火万家味
日日奋斗
只为
阖家团圆尝美味
最不能少家乡味
钦州人的餐桌还有许许多多美食
有哪些地道钦州人家美食
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东星斑的营养价值
东星斑具有滋补肝肾、延年益寿的食疗功效,肉质皎洁,雷同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常在菜牌里见到的青斑、东星斑、宝石斑、老鼠斑、红瓜子斑,甚至龙趸等,都是石斑的成员,只是由于外形、颜色、条纹、出产水域有所差异而取名。虽然,各自的肉质、味道、捕捉的难易,抉择了它们在价值上的差别。
豆酱煎煮东星斑的做法
主料:东星斑肉300克、芹菜38克、青蒜38克
配料:盐、红椒、普宁豆酱、鱼露、姜丝、生粉、鸡蛋白、鸡蛋清
1、芹菜、青蒜洗净切度;红椒开边切丝。
2、星斑肉起骨切片加入1/4茶匙盐、1/2茶匙生粉、鸡蛋白少许拌匀。
3、烧红锅落油250毫升约100度热,把东星斑肉泡油七成熟捞起,油倒起。
4、芹菜、青蒜落锅爆炒再加入姜丝、普宁豆酱1汤匙、鸡清汤200毫升、盐、鱼露调味,再加入已泡油的斑肉慢火煮至全熟,再加入红椒丝便可上碟。
高丽参蒸东星斑 的做法
材料:东星斑1条、高丽参丝4钱(以干货计)、高丽参顿1茶匙、葱丝、芫茜各少许、生抽适量。
制法:
1、高丽参蒸约1时后再切丝,高丽参汁留用。
2、鱼蒸熟后,洒上葱丝芫茜淋上熟油。
3、高丽参汁加适量生抽和高丽参顿作鱼汁,淋上即成。
功用:补气,健脾胃,疗虚损。高丽参顿的浓缩精华适合体质欠佳者饮用。这味非一般海鲜菜式,配合高丽参温甘的味道,令你胃口大开!
浪花天香鱼的做法
〖主料〗红东星斑鱼 河虾仁
〖辅料〗青豆 柠檬片 姜丝 葱丝 青椒丝 红椒丝
〖调料〗食用油 盐 味精 黄酒 淀粉 上汤 虾油卤 生抽 白糖
〖做法〗
1、鱼剖好洗净,正面剞波浪花刀,反面剞小牡丹花刀,然后用调料腌渍一下。把虾仁洗净,上浆待用。将青豆等辅料分别用水焯熟。
2、起油锅,烧至三成热时,放入鱼头。保持三成热的油温,将鱼头慢慢浸熟后捞出,鱼身也按同样的 *** 慢慢浸熟。
3、另起一口油锅,放入虾仁,划熟后装盘。将浸熟的鱼也放入盘中。锅中留少许油,放入上汤、盐、味精、白糖、黄酒、虾油卤、生抽等调料,勾薄芡,淋入明油。最后把芡汁浇在鱼身上,姜丝、葱丝、青红椒丝等辅料围放两边,青豆放中间。
〖特色〗虾球形似浪花,鱼美味可口。
东星斑是一种产自中国东部的东沙群岛、外形有似星星的鱼。
东星斑营养价值
东星斑具有滋补肝肾、延年益寿的食疗功效,肉质皎洁,雷同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常在菜牌里见到的青斑、东星斑、宝石斑、老鼠斑、红瓜子斑,甚至龙趸等,都是石斑的成员,只是由于外形、颜色、条纹、出产水域有所差异而取名。虽然,各自的肉质、味道、捕捉的难易,抉择了它们在价值上的差别。
沈船长野生海鲜--------深海野生东星斑
如何挑选东星斑
东星斑的色泽有蓝色、红色、褐色及黄色等,体形比一般斑鱼瘦长,头部细小。蓝色的眼睛中有乌黑的瞳仁。东星斑因为头部细小,肉较多,而且颜色雪白。
要是你 你会对东星斑做什么呢
清蒸
打火锅也是不错滴 嘿嘿嘿
沈船长野生海鲜
sczyshx
海鲜品种非常之多,其中鱼类就几千多种,下面这些比较好吃又名贵的鱼类分享大家认识认识
东星斑鱼:
又叫七星斑,因身上布满白色的幼细花点,像天上的星星,所以被称为“星斑”,至于“东”字,是因为它产自中国东部的东沙群岛,通体淡红,粤菜中多为清蒸或浓汤浸,这样可以更大程度的保持鱼的鲜味
西星斑鱼:
西星斑也叫蓝点石斑,全身布满蓝色黑边圆点,其外皮较厚,肉质结实,1条大概有3斤左右,
泰星斑鱼:
泰星斑即来自泰国的星斑。体型细长,肉色雪白,
皇帝星斑鱼:
皇帝星斑又名豹星斑,全身布满细小的斑点,身上有明显的深色带,最长可达70 cm。其身价昂贵,市场上不常见,是港人最喜欢食用的名贵鱼类之一,用作刺身尤其鲜美。
吊桥石斑鱼:
吊桥石斑这是石斑鱼中的高大上品种之一,价格十分昂贵,肉质细腻滑实,能让人吃过之后毕生难忘。
杉斑鱼:
杉斑又称小齿石斑,全身褐色,无任何条纹及横带,粤港澳地区宴席中常被用到。
无论是外观模样,还是色泽花纹,其与老虎斑都十分相似。不过杉斑的眼睛长在头部两侧,而老虎斑的双眼长在头顶。
老鼠斑:
老鼠斑又叫驼背鲈,因头长嘴尖,形状酷似老鼠而得名。这是一种高级食用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非常鲜美,目前市场上价格颇高,且难得一见,有“斑中之皇”的美誉。
燕尾星斑鱼:
燕尾星斑外形与东星斑极为相似,常被误认,但从尾部可分辨出来,因其是星斑中尾部最为突出的,形如燕子尾,所以被称作燕尾星斑
蓝瓜子斑鱼:
蓝瓜子斑,蓝瓜子斑在市面上很少见,此鱼原产于东南亚,鱼皮较厚,油润弹滑,肉质比较细嫩。由于个头较大,一条大约有7斤左右,一般会选择一鱼三吃:头、腩清蒸,鱼肉油泡,鱼骨煮汤。
金钱斑鱼:
因身上有六角形斑点而得名,它的花纹如银币大小,因而被叫作金钱斑。价格昂贵,花纹细腻,鱼性凶猛,肉质雪白细嫩,口味鲜美,鱼中上品
老虎斑:
老虎斑也叫褐点石斑,鱼皮较厚,富含胶质,鱼肉丰满,肉质爽滑,口感优于青斑,现在市场上比较常见。
苏眉鱼:
苏眉这是世界上更大的珊瑚鱼,更大的年龄超过50岁,长达2.5米,重达191公斤,苏眉鱼分两种,一种是深海苏眉鱼,一种是养殖的淡水苏眉鱼,但大多数市场上卖的都是人工养殖的多。
褐石斑:
褐石斑是一种具有经济效益的食用鱼,可人工养殖,野生品种主要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韩国、日本、中国、香港及台湾等沿岸
青斑鱼:
青斑为名贵食用鱼类,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等亚热带、热带地区,粤港澳宴席中常被用到。
?
吻斑石斑:
吻斑石斑鱼主要产于印度洋至太平洋暖水海域,更大体长可达35厘米。其头部及体侧呈淡色,全身布满了六角形暗斑,斑点间隔很小,因而形成白线条。它的体背有5个黑斑,各鳍也均具暗色斑点及白色线条
油斑鱼:
油斑也称云纹石斑、电纹石斑,是石斑鱼中的佼佼者,鱼肉品质较好,油脂含量丰富,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鱼类之一。
火点鱼:
火点这是一种深海鱼,市面上比较少见,和捕捞鱼、饲养鱼不同,深海鱼均要在100-150海里之外的无污染海域垂钓,所以数量极少,身价也较高。
细点石斑鱼:
细点石斑鱼又名高体石斑、蓝鳍石斑鱼,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在我国台湾、澎湖海域亦有产出。其头部及体侧呈淡灰蓝色,全身包括各鳍密布着小黑斑及一些呈锯齿状、不现则状的较大黑点,特征显著
红芝麻斑鱼:
红芝麻斑又叫赤点石斑,属于濒危珍稀鱼类,鲜活的售价不菲,是一种超高级食用鱼类。它肉质鲜美,不管是做成海鲜火锅、生鱼片还是清蒸均是上品,也是高级餐厅经常采购的鱼类
红加吉鱼:
红加吉又称真鲷,被日本人视为珍品,味道甘鲜,肉质富有弹性,是非常好的一种刺身食材。
三斑石斑鱼:
又名红皮鲙,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韩国、日本、台湾及中国大陆。其体型较长,呈椭圆形,侧扁而粗壮,头部及体侧呈淡褐色,散布着红色或红褐色的小斑点,背鳍具一较眼大的暗色斑,背鳍软条部中间部位另具一小暗色斑,另一小暗色斑於尾柄处,因此三斑而得名。
大黄鱼:
大黄鱼东海野生海鱼中的高富帅,不是每个人都吃得起,3斤以上的售价可达万元甚至以上,是越大越值钱越贵
池鱼:
池鱼一种高级食用鱼,是日本料理中的上等刺身食材,活鱼在中国市场上几乎没有,更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得起。
木棉鱼:
又称红目鲢、大眼鲷,通体红色,有巨大的眼睛,在众多鱼中特别抢眼。鱼肉本身带有咸味,用来下饭、下粥最适合,价钱时高时低。
黄脚鲻鱼
:黄脚鲻主要产地在香港,香港离岛鱼排也有养殖的黄脚鲻,价格较便宜,但味淡肉不够嫩,野生海鱼比之优胜许多。此外黄脚鲻最吸引的是其鱼头,含高蛋白及丰富胶钙质,鱼头可占鱼重量三分之一,有芳香之味。
三刀鱼:
三刀鱼在香港号称鱼王,是上价鱼,香港人亦称其为斩三刀,三刀鱼只生活于水质清美的地方,常于岩礁活动,捕捉极其困难,故非常罕见,
苏鼠斑鱼:
苏鼠斑又叫珊瑚石斑,通常分布在印尼、菲律宾、南中国海、台湾、所罗门、马里安那群岛及澳洲,以台湾南部产量较多。用来煮汤,味道极佳。
龙脷鱼:
主要产地在珠江淡水交界、中国浙江、广西,因填海污染,近年产量极少。
鹦嘴鱼:
又叫鹦鹉鱼或叫长棘斑、花点石斑,因身上布满褐色斑点而得名。口感比较鲜香嫩滑,滋味鲜美,适宜清蒸。
红瓜子斑鱼:
红瓜子斑是一种高档食用海水鱼,身体橙红色至黄褐色,有褐红色或深棕色小点布满全身,鱼肉雪白,肉厚且爽滑,鱼皮柔韧,鱼味浓郁,是石斑鱼中的精品。
麻斑鱼:
麻斑又叫芝麻斑、密点石斑,身体深棕色,长满像芝麻粒般的圆点,肉质雪 *** 滑,味道十分鲜美,也因此身价颇高。
绿衣鱼:
绿衣与青衣、牙衣、蓝衣、五彩斑同属一个种类,主要产地在南中国海,其肉质嫩滑,以清蒸更佳。
龙趸鱼:
龙趸学名巨石斑鱼,也叫龙胆石斑,为大型名贵食用鱼类,被称为“斑王”。其肉质丰富,鱼皮胶质极厚,全身可用,能做多种佳肴。
七带石斑鱼:
又名七带斑,因其能在7-8℃的低温环境下生存而又被称作冷水石斑,其主要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韩国、日本、中国及台湾等沿岸。
宝石石斑鱼:
俗称流氓格仔、糯米格仔、白尾鲙,因全身不满宝石状的斑点而得名。宝石石斑主要产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海域,国内则主要分布南海、南海诸岛、广东沿海、台湾,尤于澎湖及南部海域最多
石头鱼:
石头鱼外形奇特,貌似石头,皮很坚硬,鱼鳍有毒,但肉质却十分厚实、细腻鲜美,清蒸及做汤特别能吃出它的鲜味。
金枪鱼:
又叫鲔鱼,香港称吞拿鱼,澳门以葡萄牙语旧译为亚冬鱼,大部分皆属于金枪鱼属。金枪鱼的肉色为红色,这是因为金枪鱼的肌肉中含有了大量的肌红蛋白所致
东星斑具有滋补肝肾、延年益寿的食疗功效,常在菜牌里见到的青斑、东星斑、宝石斑、老鼠斑、红瓜子斑,甚至龙趸等,都是石斑的成员,只是由于外形、颜色、条纹、出产水域有所差异而取名。虽然,各自的肉质、味道、捕捉的难易,抉择了它们在价值上的差别
东星斑在我的食材字典里一直属于“味觉担当”的一员猛将,不爱吃鱼的人,劝你试一试这一味,我要让你对鱼类产生 ***
浪花天香鱼的做法
主料:东星斑鱼、河虾仁
辅料:青豆、柠檬片、姜丝、葱丝、青椒丝、红椒丝
调料:食用油 盐 味精、黄酒、淀粉、上汤、虾油卤、生抽、白糖
做法:
1.鱼剖好洗干净后,正面割波浪花刀,反面割小牡丹花刀,然后用调料腌一下
2.虾仁洗干净后待用
3.将青豆青豆、柠檬片、姜丝、葱丝、青椒丝、红椒丝分别用水灼熟
4.起油锅,烧至四成热时,放入鱼头
5.保持四成热的油温,将鱼头慢慢浸熟后捞出
6.鱼身也按同样的 *** 慢慢煮熟
7.另起一口油锅,放入虾仁,灼熟后装盘
8.将煮熟的鱼也放入盘中
9.锅中留少许油,放入上汤、盐、味精、白糖、黄酒、虾油卤、生抽。放生粉,淋入明油
10.最后把芡汁浇在鱼身上,姜丝、葱丝、青红椒丝等辅料围放两边,青豆放中间
11.虾球形似浪花,鱼美味可口
昨日上午,由九江镇 *** 和南海频道共同举办的第七届“渔耕粤韵”文化节之“饭香刀·渔味九江”十大名鱼宴命名活动,在九江沙头的鱼塘区举行。现场可以看鱼、品鱼以及捉鱼等等,不少市民都说,过足了一次“鱼瘾”。
烹饪十大名鱼的大厨早就各就各位了,准备一展身手。有的将鱼裹上生粉和蛋浆,放下油锅一炸,有的则小火慢煎。简单几下手势,一碟碟“渔味”佳肴就出来了,真是令人垂涎欲滴。
想知道十大名鱼宴都是怎么做出来的?下面为你送上10集纪录片《九江十大名鱼宴》,生动展示“九江十大名厨”如何各出绝活,将“九江十大名鱼”烹制成全新的“九江十大名鱼宴”,为观众呈现九江版“舌尖上的中国”。
以下是《九江十大名鱼宴》全收录,敬请欣赏...
之一道《金甲白玉》
第二道《奇味嘉州红》
第三道《浪鳗小鲜肉》
第四道《古法捞鱼生》
第五道《生鱼开屏》
第六道《家常宝石斑》
第七道《特色葱油淋桂花》
第八道《法式橙汁钳鱼》
第九道《鳕里藏娇》
第十道《 百香果黄骨鱼》
除了现场烹制十大名鱼之外,在分会场,市民还可以观看情景舞蹈《心中的水乡》,亲身感受多个和水产养殖相关的表演展示。例如体验喂鱼、抛网捕鱼,以及观看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开侧数鱼花等。
■ ■■■■
现场还为“十大名鱼”的十间供应企业以及创意烹饪餐饮企业进行了颁奖。据了解,这次的“饭香刀·渔味九江”十大名鱼宴命名活动是九江第七届“渔耕粤韵”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饭香刀·渔味九江”十大名鱼宴命名活动让更多的市民感受到九江的渔耕文化。
当天的现场还发布了由九江镇宣传文体办和佛山新闻网联合 *** 的《“渔乐无穷”——九江镇渔耕美食特色旅游地图》。今后,游客手持这份地图,就能玩遍九江,尝遍包括十大名鱼宴内的九江特色美食。
点击可查看大图
九江深挖渔耕文化 文化品牌助推乡村振兴
九江“渔耕粤韵”文化节自2012年首办以来,已经逐渐成为九江的文化品牌。
深厚的渔耕文化也是九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底气所在。九江“渔耕粤韵”文化节就是其中的一个文化载体。文化节依托九江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挖掘本土美食元素,并与文旅产业相结合,对挖掘、推广九江特色乡村美食、旅游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助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图文来源: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图文整理:宣传和对外交流科
▍投稿邮箱:xck2839841@qinzhou.gov.cn
▍惠民卡咨询热线:0777-2807328
▍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公益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文旅君署名或删除, *** :0777-2839841。
(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
石斑鱼一般生活在溪流中,对水质要求极高,稍有污染就不能生存。石斑鱼以浮游生物为主,犹喜活食。如:蚯蚓、沙虫、蝇蛆等。石斑鱼较懒,一般藏在乱石下,不轻易露面,但有食物经过时,一口咬住,绝不松口。
从大山里流出来的溪水,清澈见底,水质极佳,非常适合石斑鱼生长。由于石斑鱼喜欢躲在石头下面,人们便有了捕捉它的办法。中午,天气闷热,有人扛一个八磅锤,用力敲打江里的石头,石斑鱼被打晕了,翻开石头把它拣起装进鱼篓里。一个中午能打一二斤左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相对匮乏,石斑鱼对改善生活起到了一定作用。
石斑鱼是一种长不大的鱼,2012年,我在一条小溪中钓到一条近六两的石斑鱼,是我近二十年垂钓生涯中钓到更大的一条。石斑鱼是纯野生鱼,力气相当大。一两石斑鱼,大约有三两以上的力气,垂钓时十分过瘾。
石斑鱼,肉质细腻,刺少味甜,难得的佳品,可遇不可求,上世纪很多,现在钓上一两条己是上天的恩惠。
钓石斑鱼,以0.4至0.6的子线更佳,饵料以蝇蛆为主,蚯蚓次之。以逗钓为主,2号袖钩,不用漂,加点铅坠,直接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