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逮的拼音怎么读,带的拼音字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逮的拼音怎么拼
逮是多音字,读音是dài和dǎi。
(1)(口):捉,特指经过追赶或试图抓住。
如:逮蚊子;逮特务;猫逮老鼠。
(1)形声。从辵(chuò),隶(dài)声。本义:赶上;及;到。
又如:逮及(达到,到了某种程度);逮夜(到了晚上);逮至(及至;等到)。
(3)逮捕,抓人(人在捉拿称“逮”,人逃亡而追拿称“捕”)。
又如:逮系(拘捕囚禁);逮坐(逮捕问罪);逮狱(逮捕入狱)。
(2)今法律上称限制人犯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释义:到,及,捉拿。追上并抓住。
释义:比喻通过一定的途径而达到或得到。
1、听说有一伙人在四处打听你,还说逮住你不会轻饶你。
4、笨贼自投罗网,居然大白天跑到警察局偷东西,果然当场被逮住了。
5、他逮住机会,趁机报了长期被欺压的仇,用灶膛里拿出的黑炭在他脸上画了七只眼睛,加上本来的两只眼睛,恰好是九只眼睛,嘲讽他是个九头怪。
6、有伙人到处打听你,还说逮住你决不轻饶,他们一个叫财神,一个叫顺心,领头的叫幸福,你就别躲了认命吧。
7、那个贼一进入屋子就被逮住了。
8、藏獒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青藏高原上,有时候两三天没吃的,有时候好不容易逮住一只动物,还吃不饱。
9、当你遇到爱情的时候,尽管去逮住它。也不要害怕被爱情拒绝,哪一段青春不会经历伤痛,哪一段爱情不因此而深刻。
10、他一逮住机会,就口若悬河似地说起自己的看法。
二、力所不逮什么意思力所不逮怎么读
1、力所不逮什么意思?力所不逮怎么读?
2、拼音:lì suǒ bù dǎi,简拼:l *** d
3、成语解释:逮:到,及。指能力达不到。
4、成语出处:宋·连文凤《百正集?送苟厚夫学正之昌国序》:“非厚夫本志也,奈何力有所不逮,技术有所不及,故不暇择地之美恶近远焉。”
5、成语例句:李鸿章认为备战议和,只能顾到一面,两面为敌,
三、荓怎么读拼音
荓,汉语三级字,读作荓(píng),古书上说的一种草。亦称“铁扫帚”。繁体部首:艸,部首笔画:6,总笔画:14荓(乒pīng):使;使令,随从。《毛传》:“荓,使也。”《诗经·大雅·荡之什·桑柔》“如彼溯风,亦孔之僾.民有肃心,荓云不逮。”孔颖达疏:“荓云不逮者,是使之不得及门也。”荓蜂:牵引扶持。
荓píng平。(不作草名,音pīng)草名,亦名铁扫帚。《尔雅·释草》:“荓,马帚。”郭璞注:“荓,可以为帚。”《本草纲目·草部四》:“荓音瓶,马帚也;此即荔草,谓其可为马刷,故名。今河南北人呼为铁扫帚是也。”
《集韵》旁经切,音缾。草名。《尔雅·释草》荓,马帚。《疏》草似蓍,俗谓蓍荓,可为扫彗。又人名。《吕氏春秋》靑荓,赵人。又《韵会》滂丁切,音俜。《诗·大雅》荓云不逮。《传》荓,使也。《周颂》莫予荓蜂。《传》荓蜂,𢊏曳也。
荓是古书上说的一种草。亦称“铁扫帚”。
1、止咳作用;小鼠口服煎剂及从荓(夜关门)中分离出的咳宁醇0.5克生药、707(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5毫克或607(主要是酚性物质,也有少量黄酮类和酸性物质)10毫克,均有显著的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作用强度约与每鼠服可待因2毫克相当。
但用电 *** 麻醉猫喉上神经引咳法并不能证明咳宁醇及707有止咳作用,因之其止咳作用并非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小鼠口服β-谷甾醇500毫克/公斤,有显著的镇咳作用。
2、祛痰作用小鼠口服咳宁醇、707或60775毫克时均无明显祛痰作用(酚红法),但临床应用确有一定的消痰或祛痰作用。
3、平喘作用豚鼠腹腔注射707100~200毫克/公斤有明显的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法),咳宁醇200毫克/公斤时效果不明显。豚鼠离体气管试验表明707有抗组织胺作用;有明显的氨茶碱样舒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作用时间与氨茶碱相比则较缓慢而持久。
四、逮的拼音
逮是一个汉字,读音为dài,dǎi。在汉字中,“逮”的含义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它最初的含义是“捉拿”、“逮捕”,后来逐渐演变为“到”、“及”等含义。在古代,“逮”字常用于表示官府对犯罪嫌疑人的拘捕,如“逮系”、“逮狱”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逮”字的含义逐渐扩大,不仅用于拘捕罪犯,还可以表示追赶、捉拿等含义。
在古代,“逮”字常用于表示官府对犯罪嫌疑人的拘捕,如“逮系”、“逮狱”等。在现代汉语中,“逮”字也可以表示对犯罪嫌疑人的拘捕,如“逮捕令”、“逮捕犯罪嫌疑人”等。
除了表示拘捕罪犯,“逮”字还可以用于表示追赶、捉拿等含义,如“逮老鼠”、“逮蚊子”等。
在现代汉语中,“逮”字还可以表示“及”、“到”等含义,如“逮住机会”、“逮到好时机”等。
2、“逮”字在法律和社会治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逮”字是法律文书中的常用字之一,它代表着官府对犯罪嫌疑人的拘捕和审判。在现代社会中,“逮”字仍然在法律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逮捕令”、“逮捕程序”等。
在中国民间信仰和习俗中,“逮”字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一些地方,“逮”字被用于表示祈求神灵保佑、驱邪避凶等含义,如“逮蚊子”、“逮老鼠”等。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逮”字也常常被用作表达特定情感和意境的词语。例如,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逮住机会”、“逮到好时机”等表达方式可以生动地描绘人物内心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此外,“逮”字还常常被用于戏曲、歌曲等艺术形式中,丰富了语言和文化的表达。
“逮”字在社会生活中也广泛应用。例如,“逮饭”、“逮菜”等词语用于形容食物的丰盛和美味;而“逮时间”、“逮机会”等词语则用于形容对时间或机会的把握和利用。这些词语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关注和追求。
五、“逮”这个字怎么读
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动】∶捉,特指经过追赶或试图抓。〖catch; capture〗。如:逮蚊子;逮特务;猫逮老鼠,捉坏人,捉虫子等。
2.捉拿:~捕。~系。~开创造。
①〈古〉到;及:魏武侯谋事而当,群臣莫能~。(《荀子》)当:恰当。
②义同“逮”(dǎi),只用于“逮捕”。
【逮捕】〈法〉一种严厉的强制措施。由司法机关为防止人犯逃跑、串供、伪造证据、毁灭罪证和继续犯罪等,依法剥夺人犯的人身自由,将其押解到一定场所羁押,以便于侦查、起诉和审判。逮捕必须根据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实施。
1.形声。从辵(chuò)声。本义:赶上;及;到。
2.同本义 [overtake; catch *** . up; catch up with]
逮,唐逮及也。——《说文》。按,逮者,行相及也。古曰唐逮。
逮于袁娄而与之盟。——《公羊传·成公二年》
群后之逮在下。——《书·吕刑》
上不及尧、舜,下不逮周、孔,亦一时之懿士。——《世说新语·排调》
纵轻体以迅赴,景追形而不逮。——曹植《七启》
政逮于大夫四世矣。——《论语·季氏》
奚自量才智不逮恩兄,举兄同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又如:逮及(达到,到了某种程度);逮夜(到了晚上);逮至(及至;等到)。
4.逮捕,抓人(人在捉拿称“逮”,人逃亡而追拿称“捕”) [arrest]。
以罪过连逮。——《史记·始皇纪》
逮治党与。——《汉书·王莽传》。注:“捕也。”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明·高启《博鸡者事》
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被逮之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5.又如:逮系(拘捕囚禁);逮坐(逮捕问罪);逮狱(逮捕入狱)。
六、逮捕的拼音
逮捕拼音:dài bǔ。逮捕,汉语词语,释义:1、捕捉;捉拿。2.今法律上称限制人犯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逮捕出处《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汉书·萧望之传》:“望之大臣……不奉法自修,踞慢不逊攘,受所监臧二百五十以上,请逮捕系治。”
1.这伙劫持飞机的歹徒被警察逮捕了。
2.直到被逮捕,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也跟着犯了法。
3.拐骗妇女儿童的不法分子终于在火车站被警方逮捕。
七、逮的拼音是什么
四、笔画:横折、横、横、竖钩、点、提、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文言版《说文解字》:逮,唐逮,及也。从辵,隶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逮,唐逮,抓住。字形采用“辵”作边旁,采用“隶”作声旁。
胶辽官话的日常用语之一,表示吃饭的意思。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间内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的强制措施。
逮的拼音怎么读和带的拼音字母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