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坟字拼音和坟的同音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坟字的拼音怎么拼
1、(名)①坟墓。[近]坟墓。②坟地。
2、掘:挖。自己给自己挖掘坟墓。形容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3、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三坟"﹐三皇之书﹐也有认为系指天﹑地﹑人三礼﹐或天﹑地﹑人三气的﹐均见孔颖达疏引。近人章炳麟《检论·尚书故言》则...
4、三坟:传说中指伏羲、神农、黄帝的书。五典:传说中指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的书。泛指我国最古老的文献典籍。
5、古代典籍。《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新唐书·褚亮传》:“每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坟籍,榷略前载,无常礼之间。”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坟籍之始,...
二、坟的拼音
1、坟(拼音:fé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2、"坟"字是汉字中的一个常用字,它通常用来表示墓地或坟墓。
3、"坟"字的形状比较简单,它由两个部分构成。上部是"土",表示土地或地面;下部是"二",用来表示数量。因此,"坟"的基本含义就是土地中的两个部分,即坟墓。
4、"坟"字的字形和其含义之间存在一定的象形关系。它的上半部分"土"形似地面,下半部分"二"表示数量,因此整个字形可以看作是一块土地中挖出的两个坑,这与坟墓的实际形状相符合。
5、"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人尊敬祖先,坟墓是祭祀祖先的地方。坟墓通常被视为家族和后代的重要象征,人们会定期前往坟地祭拜祖先,以表达对前人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6、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坟墓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仪式。坟墓通常坚持"风水"理念,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方向,以确保祖先的安宁和后代的吉祥。建造坟墓时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规定和仪式。
7、中国人传统上每年都会在清明节等特定的日子前往坟墓祭拜祖先。这一仪式包括烧纸钱、献鲜花、点燃香烛以及奠酒等活动,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和思念。
8、除了宗教和文化方面,"坟"字也在许多中国民间传说和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些传说中的坟墓可能会成为鬼怪或神仙居住的地方。
9、"坟"字在汉语中还可用作其他词组,如"坟地"、"坟场"、"坟茔"等,都与墓地或坟墓有关。
10、总之,虽然"坟"字本身不足500字,但它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涵盖了墓地、祭祀、文化传承和民间传说等多个方面,反映了中国人对祖先和传统的深厚尊敬和情感。
三、坟字的拼音怎么
1、(名)①坟墓。[近]坟墓。②坟地。
2、掘:挖。自己给自己挖掘坟墓。形容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3、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三坟"﹐三皇之书﹐也有认为系指天﹑地﹑人三礼﹐或天﹑地﹑人三气的﹐均见孔颖达疏引。近人章炳麟《检论·尚书故言》则...
4、三坟:传说中指伏羲、神农、黄帝的书。五典:传说中指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的书。泛指我国最古老的文献典籍。
5、古代典籍。《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新唐书·褚亮传》:“每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坟籍,榷略前载,无常礼之间。”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坟籍之始,...
四、墓的拼音
1、墓(拼音:mù)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最早见于《说文》小篆,本义为坟墓,后引申为宏伟的陵墓、墓志、葬等义。
2、“墓”,形声字,从土,莫声。“莫”表否定,为没有;“土”为土地、土壤。“墓”字“莫”在“土”上,意为土上空无一物。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地平,不植树者称“墓”,后泛指坟墓。“莫”的甲骨文为日落林中之形,是“暮”的本字,表示黑暗。
3、“暮”“土”意为黑暗的土地,意指地下。此处借指人死后所葬之处,即坟墓。隶变后的主要变化是弯曲的线条变为平直的线条,断笔变成连笔。《说文》:“墓,丘也。”段玉裁注:“丘自其高言,墓自其平言,浑言之则曰丘墓也。”《周礼春官冢人》:“正墓位。”也指茔域、陵园。
4、墓,丘墓也。墓字今补。丘谓之虚,故曰丘墓,亦曰虚墓。《檀弓》曰:“虚墓之闲,未施哀於民而民哀”是也。周礼有冢人、有墓大夫。郑曰:冢、封土为丘壠,象冢而为之。
5、墓,冢茔之地,孝子所思慕之处。然则丘自其高言,墓自其平言,浑言之则曰丘墓也。墓之言规模也。《方言》:凡葬而无坟,谓之墓。所以墓谓之墲。注引《汉·刘向传》初陵之墲。今《汉书》作初陵之橅。从土,𦱤声。莫故切。五部。
五、填组词和拼音字
解释:1.把低洼的地方垫平;把空缺的地方塞满。2.补充。3.填写,按要求在表格、单据等的空白处写上(文字或数字)
【填安】:1.镇定,安定。填,通"镇"。
【填榜】:1.科举时代将考试录取者的姓名写在榜上,谓之填榜。
【填报】:填表上报:每周~工程进度。
【填补】:补足空缺或缺欠:~缺额。
【填仓】:旧俗正月二十五为填仓节,往粮囤里添点粮食,表示吉利,并且吃讲究的饭食。...
【填仓日】:1.指旧俗正月二十五日的填仓节。
【填池】:1.即奠彻。谓撤去遣奠。古丧礼,柩车出发当天的祭祀谓遣奠。《礼记.檀弓上...
【填充】:(1)填补(某个空间):~作用。(2)教学中测验的一种 *** ,把问题写成...
【填词】:按照词的格律作词,因为必须严格地按照格律选字用韵,所以叫做填词。
【填阏】:1.亦作"填淤"。2.淤泥。亦指沉积;淤塞。
【填发】:1.填写发给(票据_证件等)。
【填方】:土木工程施工时填的土石方。
【填房】:1旧时指女子嫁给死了妻子的人。
六、墓的拼音组词
墓的拼音是mù。其组词具体如下:
自掘坟墓、扫墓、墓碑、坟墓、墓地、盗墓、墓道、公墓、陵墓、墓穴、墓葬、墓志、墓室、茔墓、墓偈、墓隧、省墓、墓门、鲁迅墓、浇墓、墓地风水、墓志铭文学。墓是一个汉字,拼音是mù,意思是埋葬死人的穴和上面的坟头。
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ㄗˋ,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化字。
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
3、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在古代,汉字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仍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的官方书面规范文字。
东亚诸国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他语言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
七、坟茔的拼音
1、实物法用实物来记忆某些字母的音和形。例如,学习声母“f’和“t”时,“f"的形状像一根拐杖。拐杖拄地可表f,而雨伞的柄竖直举起可表“t,所以记住拐杖和伞,也就记住了声母f和t的形。
2、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3、20世纪初期中文主要的音译系统是由19世纪中叶时英国人威妥玛创建的威妥玛式拼音法,该系统是一应用于拼写中文普通话的罗马拼音系统。中国民族知识分子采用拉丁字母设计汉语的注音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和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
4、1936年埃德加·斯诺访问陕北时,发现徐特立正在苏区进行汉语拉丁化拼音方案的试验,并称这套方案基本能满足汉语拼音化的改革。此事被记入《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这套拼音方案也成为1949年建国后大陆文字改革的基石之一。
5、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音时要牢记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声母n及零声母与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都有拼合关系。声母f、g、k、h、zh、ch、r、z、c、s只同开口呼、合口呼相拼。声母j、x、q只同齐齿呼、撮口呼相拼。
6、拼音时还要注意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值。要读声母本音,不要念呼读音(教学中,在声母后面配上不同的元音,而发出的音叫呼读音);要把韵母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不要把韵头、韵腹、韵尾分解开再临时拼合;要看清调号,读准调值。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