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拼音,三国的荀彧怎么读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9 0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荀彧拼音和三国的荀彧怎么读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荀彧拼音以及三国的荀彧怎么读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荀攸的拼音怎么读
  2. 荀彧,荀攸怎么读
  3. 荀彧怎么读
  4. 曹操的谋士荀彧怎么念
  5. “荀彧”这两个字怎么读
  6. 荀彧的拼音怎么打啊
  7. 荀彧怎么念拼音读音

一、荀攸的拼音怎么读

1、荀攸(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东汉末年谋士。

2、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

3、在官渡之战中,计斩颜良,又计斩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又力劝曹操采纳许攸之计奔袭乌巢,又力劝曹洪接纳张郃、高览,皆立下大功。

4、建安八年(203年),刘表强盛。荀攸力排众议,主张趁袁绍诸子不和而先攻河北,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吴途中去世。谥曰敬侯。

5、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他生前设奇策共十二计,只有钟繇知道。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另著有《魏官仪》,今已佚。

二、荀彧,荀攸怎么读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荀彧年少时有才名。

荀攸,三国时曹魏著名的军事家。荀彧的侄子,荀攸祖父荀昙,官至广陵太守,荀攸被曹操征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以功封陵树亭侯。建安十二年,转为中军师,魏国初建,又被封为尚书令,244年,追谥为敬侯。

1、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归乡,又率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为其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服毒自尽),年五十。获谥敬侯,后追赠太尉。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获其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上,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

政治上,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2、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

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

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吴途中去世。

荀彧拼音,三国的荀彧怎么读-第1张图片-

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他生前设奇策共十二计,只有钟繇知道。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另著有《魏官仪》,今已佚。

三、荀彧怎么读

1、荀彧,拼音为xún yù,音同“寻玉”

2、荀:读作xún,为一种姓氏。荀是古代汉族传说中的一种香草。春秋时期前的古国家国号名称,周朝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二等侯爵,国家灭亡后,国主后人遗留国名转变为姓,秦朝后演变为姓氏。

3、彧:读作yù。基本字意指有文采;趣味高雅的,谈吐文雅的,有教养;还有茂盛的意思;古时用于人名。

4、拓展知识:三国时期著名谋臣荀彧简介

5、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6、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归乡,又率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为其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服毒自尽),年五十。获谥敬侯,后追赠太尉。

7、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获其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上,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上,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四、曹操的谋士荀彧怎么念

1、荀,读音[ xún ],声母x,韵母un,声调2

2、彧,读音[ yù ],声母y,韵母u,声调4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荀攸为曹操谋主,荀彧与荀攸分主内外,都是地位显贵。荀彧将所赐之物皆散给族人和朋友,家无余财。曹操还将安阳公主许荀彧长子荀恽为妻。

曹操征孙权,让荀彧到谯县劳军,荀彧到达以后,曹操乘机把他留在军中。封荀彧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

五、“荀彧”这两个字怎么读

1、荀彧(注音:ㄒㄩㄣˊㄩˋ,拼音:xún yù,)

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孙卿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其叔父荀爽领袖士人,97日做到三公高位。荀彧“少有才名”,南阳名士何颙曾经赞其为“王佐之才”。189年,举为孝廉,守宫令,再迁亢父令(音“刚甫”),弃官不就。董卓乱政,荀彧认为颍川为四战之地若兵祸兴起首当其冲,劝乡人转走它地以避祸乱,众人留恋故土,不愿搬走。荀彧独自将宗族大小迁往冀州投靠韩馥,后来颍川果然受到兵祸之苦。

3、东汉末年关东联军讨伐董卓,但貌合神离,互相侵夺。荀彧到达冀州时,渤海太守袁绍已袭取韩馥之位。袁绍奉荀彧为上宾。荀彧认为袁绍不能成大事,于191年投奔东郡太守曹操,曹操大喜过望盛赞其为:“吾之子房(张良)也。”遂任为奋武司马,时年廿九。一年后再为镇东司马。

六、荀彧的拼音怎么打啊

1、荀彧(注音:ㄒㄩㄣˊㄩˋ,拼音:xún yù,)

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孙卿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其叔父荀爽领袖士人,97日做到三公高位。荀彧“少有才名”,南阳名士何颙曾经赞其为“王佐之才”。189年,举为孝廉,守宫令,再迁亢父令(音“刚甫”),弃官不就。董卓乱政,荀彧认为颍川为四战之地若兵祸兴起首当其冲,劝乡人转走它地以避祸乱,众人留恋故土,不愿搬走。荀彧独自将宗族大小迁往冀州投靠韩馥,后来颍川果然受到兵祸之苦。

3、东汉末年关东联军讨伐董卓,但貌合神离,互相侵夺。荀彧到达冀州时,渤海太守袁绍已袭取韩馥之位。袁绍奉荀彧为上宾。荀彧认为袁绍不能成大事,于191年投奔东郡太守曹操,曹操大喜过望盛赞其为:“吾之子房(张良)也。”遂任为奋武司马,时年廿九。一年后再为镇东司马。

七、荀彧怎么念拼音读音

1、荀彧(xún yù)(公元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多智谋,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举孝廉,拜县令。汉末天下大乱,弃官归乡里,率宗族先投袁绍,后归曹操,任司马,被喻为张良。曹操为兖州牧后,兴平元年(194)征徐州陶谦,荀彧以州司马留守。陈留太守张邈等反叛,各郡县响应者众。荀彧率军坚守,与程昱一起,为曹操保存了反攻基地。建安元年(196),曹操谋迎汉献帝都许,部众犹豫,荀彧极力促成。升侍中,守尚书令,深得曹操信任,军国大事皆与之筹划。能知人举贤,屡荐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贤士人,又策划东擒吕布,西抚韩遂、马腾。建安五年,官渡之战,曹操军粮将尽,欲退兵还许。荀彧劝其坚持待机,用奇兵制胜。曹操从其议,大败袁绍。建安八年,曹操据荀彧前后功绩,上表封万岁亭侯。后曹操欲自封魏公,加九锡,作为篡汉之阶,荀彧婉转劝阻,为操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被迫饮药而死),年五十。东汉末年曹操的首席谋士、军事战略家。

2、主要成就:为曹操规划军事战略方针。

3、主要作品:《迎驾都许议》《报曹公书》。

荀彧拼音和三国的荀彧怎么读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荀彧 拼音 三国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