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浓雾拼音,大雾弥漫拼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浓雾的拼音
浓雾,是一种天气现象。在春秋及梅雨季时,在锋面到达前的高压回流影响下,就常会有大范围而且持续久的浓雾出现。浓雾会阻遮能见度,如果能见度不到200公尺,对陆上或海上的交通就会造成影响,气象局便在浓雾出现的地区或海域发布“浓雾特报”。
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的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雾能影响能见度,对交通影响很大。根据国际上的定义,雾中的能见度要小于1公里。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蒸气凝结生成雾。根据凝结的成因不同,雾有数种不同类型。
一般来说,秋冬早晨雾特别多,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更大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而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多。1立方米的空气,气温在4℃时,最多能容纳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气温是20℃时,1立方米的空气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
如果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当足够多的水分了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凝结成水滴,这主要是气温降低造成的。
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这就是雾。它和云都是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的,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靠近地面的云。
二、什么的浓雾填词语
1、朦胧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éng lóng,指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或者人所表达的感情思想不太清晰,多含蓄,这一含义多用于文学艺术作品中。
2、白茫茫,拼音bái máng máng,形容一望无边的白,茫茫:广阔深远,模糊不清,茂盛。
4、笼罩是汉语词语,拼音是lǒng zhào,意思像笼似地罩在上面;指广泛覆盖的样子;比喻某种气势。
5、氤氲(yīnyūn)是汉语词语,也作“烟煴”“絪缊”,指湿热飘荡的云气,烟云弥漫的样子。也有“充满”的意思。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三、浓的拼音
浓的繁体是浓,部首氵,笔画数9,部外笔画数6,语法结构为左右,字级一级,造字法会意兼形声,五笔码ipey,五行水。
1、形液体或气体中含某种成分多。例词:浓云、浓烟、浓度。
2、形颜色重。例词:浓妆艳抹、浓艳。
1、形形声。从水,农声。本义:露多。
2、形同本义。浓,露多也。零露浓浓。
3、形又如:浓浓(露多的样子)。
4、形稠密;厚;多。浓雾半作。那和尚生得浓眉大眼。
5、形又如:浓抹(厚施脂粉);浓福(厚福);浓烟;浓雾;浓繁(郁郁葱葱);浓圈密点(在文字旁加上许多圆圈或点,常以表示值得注意或精采之处)。
6、形特指液体或气体中所含某种成分多。与“淡”、“薄”相对。宵寒药气浓。
7、形又如:浓咖啡;浓洌(浓郁清洌);浓腴(指味厚和肥美的食物);浓醇(醇厚浓烈);浓醪(浓烈的浊酒);浓酾(指兴味浓厚);浓酽(汁液稠,味道厚)。
8、形艳丽。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四、雾拼音组词
雾拼音组词如下:拼音是[wù]。组词:大雾、起雾、雾雨朦朦等等。
1、气温下降时,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点,飘浮在地面上。像雾的东西:喷~器。
2、详细释义:〈名〉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由于接触较冷的地表,因而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使能见度不足一公里,就叫做“雾”,与云的区别只是雾较贴近地面;有时区别于霭的是不太透明。
3、如:大雾;浓雾;雾合(如云雾般的聚合)。雾析(雾气消散)。雾岑(云雾缭绕的山峰)。雾卷(雾气离散)。雾杳(雾气深广的样子)。雾会(如云雾般聚集在一起。形容其多)。雾驳(形容事物像雾色一样斑斓驳杂)像雾的许多小水滴。如:喷雾器〈形〉比喻轻细的。如:雾绡(像薄雾一般的轻纱)比喻浓密的。如:雾鬣(细密的鬣毛)昏晦,昏暗。如:雾塞(形容昏昧)比喻头发的堆卷盘旋,有如雾气的舒腾。
1、在大雾喧嚣了城市没一个角落的岁月里。
2、小城冬天的早晨是有雾的,迷茫茫的一片,整个城都笼罩在这雾中,浓重的大雾弥漫在天地之间,好象从天上降下了一个极厚而又极宽大的窗帘。
4、在大雾喧嚣了城市每一个角落的岁月里。
5、冬季的村庄笼罩着一层白茫茫的大雾。
9、江面上大雾弥漫,船只被迫停止了航行。
10、当时天有大雾,在迷离恍惚中我看见有一辆车开了过去。
11、北京今天大雾弥漫,飞机无法降落,只好暂时封闭机场。
12、眼看就要撞船,已经没有任何办法避开它了。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人们还没来得及一一看清,就要死在临头,葬身鱼腹了。
五、什么的浓雾
弥漫的浓雾、笼罩的浓雾、朦胧的浓雾、隐约的浓雾、混沌的浓雾。
释义:(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释义: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或者人所表达的感情思想不太清晰,多含蓄,这一含义多用于文学艺术作品中。
释义: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释义:中国古人想象中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也常用来形容思想模糊不清,不分明。
六、雾气拼音
1、雾: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
2、气: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是一种物理现象为固液共存态。
1、通常,雾的类型不同,形成的原因也明显不同。如辐射雾多形成在雨,阴转晴朗的夜间,主要成因是辐射冷却使低层湿度加大达到饱和;平流辐射雾多形成在晴转多云的前夕,主要成因有辐射冷却和平流增湿。
2、平流雾形成在温度高,湿度大的阴雨天气或转阴雨天气的前期,主要成因是暧湿平流湿度很大。与辐射雾和平流辐射雾形成相关更好的气象要素是风速,云量,湿度条件,特别是风速。
3、在大的天气条件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如果相邻站区湿度条件和云量条件也差不多,有雾,无雾的主要差别就在于风速的差异。风速太大常无辐射雾和平流辐射雾。风速与地形有关,在大量区域性浓雾的样本中,多数情况当天下午14时地面图上。
4、如果赣北或赣中都位于高压前部,底部,地面江南为弱北风的晴空区中,第二天早晨生成的辐射雾和平流辐射雾,都有鄱阳湖区和九江地区东部(庐山除外)因开阔,平坦风速稍大而雾少,湖区两侧雾多的特点。有时西侧多,有时东侧多。
5、多与少的原因具体要看每次站点云量等情况。晴朗少云而无雾的湖区风速多≥3m/s,两侧风速<3m/s。如果地面高压范围小,强度弱,风速≤2m/s,多数是1m/s,或已是高压后部转偏南风。
6、第二天早晨的雾生成在鄱阳湖区较多,湖区两侧少从图1可以看出,位于江南的低槽切变云带正缓慢南移,江西处脊前弱的偏北气流中。第二天,江西中,北部天气转晴,在早晨天晴的地方,鄱阳湖两侧和南部出现了34站浓雾,鄱阳湖区和九江东部无雾;不转晴的赣州无雾。
七、雾霭的拼音
释义:雾气,形容雾气腾腾的样子。
出处:杨沫《青春之歌》之一部第十七章:“拂晓,迷蒙的浓雾笼罩在北河沿葱郁的洋槐树上,故都的清晨还沉在朦胧的雾霭中。”
近义词:流岚、雾霾、云雾、雾气。
1、雾霭时常漂浮在两座山峰周围,山顶隐现云雾之中。
2、你们需要一种强光来穿透这种雾霭。
3、在那重重雾霭深处,又是谁在主演着一切,妄图只手遮天,颠倒乾坤。
4、雾霭逐渐升起于水面,茫茫一片。
5、雾霭弥漫的天空,仍旧不知不觉地、不疾不徐地向地面拉下来。
6、紫色的雾霭笼罩在谷堆上方,偶尔会使我们打个喷嚏。
7、雾霭蒙蒙的天气,依然掩饰不住茶园的翠绿。
8、天气好极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传奇般的蓝色雾霭之中。
浓雾拼音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大雾弥漫拼音、浓雾拼音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