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遂称拼音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七手八脚拼音,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遂称拼音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遂称的读音是什么
1、遂称的读音是suìchēng,声母为s,ch;韵母为uì,ēng。意思是于是说。
2、衍义:称心如意;使得到满足。如:遂愿。
3、衍义:顺利地完成;成功。如:遂功。
4、衍义:田间排水的小沟。如:遂径。
5、衍义:就;于是。多用于书面语。如:遂称。
6、本义:同“秤”。衡量轻重的器具。
7、衍义:引申指“量轻重”。如:称量。
8、衍义:因有对应关系,引申指“名号、称号”。如:名称、简称、称谓。
9、衍义:引申指“适合、相当”。如:称心、称职、相称、匀称、对称。
二、谢道韫的拼音
1、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又名韬元,东晋女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她是安西将军谢奕之女,东晋政治家谢安的侄女,王凝之的妻子,王羲之的儿媳。
2、谢道韫少博学,聪颖有才智,以大雪天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得到谢安的赞赏,后世遂称女子文学才能为“咏絮才”。婚后,丈夫王凝之之弟王献之与宾客谈论,词理将屈,谢道韫在青绫屏障后参加议论,发挥王献之前议,宾客不能折屈。
3、其谈锋之健不让男子。后在孙恩起义中,其夫与子均被义军杀害,她率领侍女挥刃入敌群,手杀数人。后被俘,坚贞不屈,被孙恩释放,重归故里,一直寡居于会稽。
4、谢道韫出身陈郡谢氏,东晋女诗人,安西将军谢奕的长女,宰相谢安的侄女,谢氏家族的才女。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一次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中何句更佳?”谢道韫答道:“诗经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大赞其“雅人深致”。
5、谢安颇为谢道韫的婚事操心。魏晋时代,谢氏与王氏是两大望族,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在王羲之的儿子当中物色侄女婿。更先看中的是王徽之,但谢安听说此人不拘小节,遂改变了初衷,将谢道韫许配给王凝之。
三、绿林拼音
1、绿林-拼音:[lu lin]。成语:绿林好汉。
2、解释:西汉末年王匡、王凤领导农民在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一带)起义,称“绿林军”。后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或抢劫财物的武装团伙。
3、西汉末,天凤四年(17年),荆州一带发生饥荒,新市人王匡、王凤因为善理争执,在乡里有威信,被饥民推举为“渠帅”,后马武、王常、成丹也率部加入。他们啸聚绿林山(今湖北省京山市大洪山),人数达到8000多人。后遂称除暴安良、杀富济贫的英雄为绿林好汉。
4、绿林军势如破竹,以绿林山为根据地,相继攻下竟陵(今湖北天门)、云杜(今京山市北)、安陆等地,拥众5万。公元22年,由于瘟疫流行,为了保存实力,绿林军决定分兵进击,王常、成丹南下江陵,号称“下江兵"王匡、王凤、马武及其支党朱、张叩等北上南阳,号“新市兵”。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人陈牧廖湛,这时也聚众数千响应,与新市兵会合,称“平林兵”。
5、“平林兵”兵发南阳时,春陵侯刘仁的后人刘玄,就是后来称帝两年多的更始皇帝,因为父亲刘子张当初被蔡阳国亭长酒后辱骂,怒杀亭长。十年后,亭长之子复仇,杀了刘玄的弟弟刘,刘玄结宾客报仇,不想对方反而买通了宾客。刘玄走投无路,于是就投奔了绿林军平林部,陈牧封其为安集之职。
6、与此同时,刘玄的同族刘缅、刘秀兄弟,也在南阳起事,组成“毒陵兵”,.与新市兵、下江兵、平林兵一同作战,这四大派系就构成了绿林军的主力。
7、绿林起义队伍空前壮大,推翻王莽政权已指日可待
8、但由于绿林军派系众多,命令不一,导致多次失利。战争形势的发展,就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当时绿林军为便于号召,便打出恢复汉室的旗帜,因此就决定立一刘姓皇族为皇帝。刘玄平庸,容易驾驭,而刘缠才略兼具,威望极盛,按才能本应立他为帝,但派系之间,各为其利,为了能控制新皇,便立了刘玄为皇帝。
四、晚春田园杂兴十二绝拼音版
1、晚春田园杂兴十二绝全文及拼音如下:
2、【wǎn,chūn,tián,yuán,zá,xìng,shí,èr,jué】。
3、【xīn,shuāng,chè,xiǎo,bào,qiū,shēn,rǎn,jǐn,qīng,lín,zuò,xié,lín】。
4、新霜彻晓报秋深,染尽青林作缬林。
5、【wéi,yǒu,jú,yuán,fēng,jǐng,yì,bì,cóng,cóng,lǐ,wàn,huáng,jīn。】
6、惟有橘园风景异,碧丛丛里万黄金。
7、新霜告知人们深秋已经来临,秋天把青色的树林变成了红色。但是只有橘园里景色不一样,那挂在树上的黄色的橘子就好像那金灿灿的黄金。
8、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至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宋史》等误作“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9、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出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作为泛使出使金国,索求北宋诸帝陵寝之地,并争求改定受书之仪,不辱使命而还。乾道七年(1171年),自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调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
10、淳熙五年(1178年),升任参知政事,此后相继知明州、建康府,颇著政绩。晚年退居石湖,并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范成大逝世,年六十八。累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五、汉族拼音
1、释义:以华夏为主干的族称,为我国五大民族之一。汉时包括华夏系、东夷系、荆吴系、百越系及其他种族;汉代以后,又以居住中原的汉族为主,渐与邻近的种族融合。
2、因两汉国势强盛,遂称为「汉族」。也称为「华族」、「中华民族」。
3、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旧称 *** ,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4、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有部分人信奉佛教、道教以及基督教新教、天主教等。民间尊崇孔子和儒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
5、汉族历来以勤劳、富于创造精神著称。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是一种典型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汉族的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来发达,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汉族的手工业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
6、汉族还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除中国两岸三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北美洲和西欧也有较多分布。
六、绿林的拼音
词语解释:绿林,汉语词语,是一个地名,绿林位于湖北省京山市北部,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地点。绿林:指聚集山林反抗统治阶级的人们。旧时也指聚众行劫的群盗股匪。绿林好汉多受儒家影响忠义等思想为其精神原动力。后遂称除暴安良的英雄为绿林好汉。词义同“绿林好汉”,“绿林豪客”。
词语出处:《汉书·王莽传下》:“是时,南郡张箱、江夏羊牧、王匡等,起兵云杜绿林,号曰‘下江兵’。众皆万余人。”注:起兵地点江夏郡云杜县为今湖北省京山市。
1、两首英国的调子,用作绿林好汉们的饮酒之歌,一首爱尔兰曲调用作林中仙女的悲歌。
2、这些所谓的绿林好汉反抗帝国主义者的压迫制度,并在采矿营地奴役时代做出了顽强的抵抗。
3、事实上,整部有关绿林好汉的剧集中普遍充斥着一种同性情结。
4、科尔克是绿林印刷出版的绿林传记(全长传记专门为学生调查提供资料)之JKR传记的作者。
5、想不到你也是叱咤风云多年的绿林好汉啊!
6、谈起绿林起义和汉光武帝刘秀,覃大爷立马打开了话匣子。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