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愤的拼音和速成拼音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愤的拼音以及速成拼音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愤懑怎么读
词语解释:“愤懑”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气愤;抑郁不平,亦作“愤满”、“愤闷”。
1、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
2、《后汉书·蔡邕传》:“臣不胜愤满,谨条宜所施行七事表左。”
3、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诗:“道消结愤懑,运开申悲凉。”
4、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愤闷胸须豁,交加臂莫攘。”
5、宋·欧阳修《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君﹞日益读书,大涵肆於六经,而时发其愤闷於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
(1)友谊的主要效用之一就在使人心中的愤懑抑郁之气得以宣泄弛放,这些不平凡之气是各种的情感都可以引起的。
(2)老人充血的眼睛里只有愤懑与悲哀,浑浊的泪水像小溪似的流淌着。
(3)友谊的主要效用之一就在于使人心中的愤懑抑郁得以宣泄、弛放。
(4)所以,他既愤懑于胸,又感到任重道远。
(5)我拿抹布,愤懑的为埃德加擦脸和嘴,觉得他多管闲事是罪有应得。
(6)你的报复之意、愤懑之情、挫折之感、嫉妒之心,都会烟消云散。
二、愤愤不平的愤拼音
愤是一个汉字,意为愤怒、生气、不满。在汉语中,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感到非常生气、激动或不满。
下面从字义、词性和用法三个方面来解释这个词。
1、字义:愤字的基本含义是愤怒、生气。当人们遇到不公平、不满意或者令人气愤的事情时,会产生这种情绪。这种情绪可能源于个人经历、社会现象或别的原因。
2、词性:愤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人的情绪状态。在句子中,它可以充当谓语、定语等成分,表示一个人的心情状态。
3、用法:愤愤不平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感到非常生气、激动或不满。以下是一些使用例句:
小明对不公平的待遇感到愤愤不平。
看到社会上的不公现象,小明总是愤愤不平。
小明看着那些欺负弱小的人,心中充满了愤愤不平。
小明对公司的决策感到愤愤不平,因为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人们对于那个不公正的判决结果感到愤愤不平。
愤愤不平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但过度的愤怒可能导致消极影响,如影响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等。因此,在遇到问题时,应尽量保持冷静,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诉求。
1、影响心血管健康:经常生气的人容易危害心血管,导致血管收缩或冠状动脉痉挛,血液黏稠度增加,进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甚至心脏骤停、引发猝死。
2、引起胃肠道问题:当人情绪不好时,可能会导致消化道黏膜组织缺血缺氧,长期会影响消化功能。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胃痛、胃胀等问题。
三、愤怒的拼音
愤怒的拼音为fèn nù,愤的声母为f,韵母为en,声调为四声;怒的声母为n,韵母为u,声调为四声。
愤怒,不仅仅指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而如今也存在于对社会现象以及他人遭遇甚至与自己无关事项的极度反感;后者多发于社会性动物群体之中。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
译文:不忍小的缘故而愤怒用的人。
解释:气愤;抑郁不平。亦作“愤满”、“愤闷”。抑郁烦闷。拼音: fèn mèn。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
译文:这是我永远不能抒发胸中的愤懑来理解左右。
例句:温传昭《晴转多云,有雷雨》:“笑和尚心头甜蜜蜜的,往天积在心里的愤懑全部烟消云散了。”
读音为xǐ yuè,意思是非常愉快、高兴。
出处:战国时期吴起《吴子·图国》:“成汤讨桀而夏民喜悦;周武伐纣而殷人不非。”
译文:商汤讨伐夏桀夏民很高兴;周武王讨伐殷纣殷人却不是这样的。
四、愤的拼音怎么写
1、根据 *** 关于制定民族形式的汉语拼音文字方案的指示,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从1952年3月开始了以制定汉字笔画式拼音方案为主的研究工作。1954年10月,周恩来提议设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并指示:拼音方案可以采用拉丁化,但是要能标出四声。
2、在试制民族形式的汉语拼音方案前后,1950年到1955年,全国各地和海外华侨共633人寄来了655个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从中选择了264种,编印成《各地人士寄来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汇编》两册,作为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重要参考资料。
3、汉语拼音文字方案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汉字笔画式、拉丁字母式、斯拉夫字母式、几种字母的混合形式、速记式、图案式、数字形式。
4、1956年9月26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在中国 ***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关于中国文字改革问题》的发言。发言指出,汉语拼音方案,采用罗马字母,这是确定了的。因为拉丁字母是现代大多数的民族语言中所公用的字母,并且是为中国知识界所已经熟悉的一种字母。
5、拼音方案,在目前主要的用途,是为了给汉字注音和用作教学普通话的工具。1957年11月1日,国务院全国会议第六十次会议通过《关于公布〈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决议》。汉语拼音方案草案。
6、经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提出后,两年来,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各地方协商委员会组织了广泛的讨论,并且由国务院组织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加以审核修订,最后又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加以审议。
7、现在由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准备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讨论和批准,并且决定登报公布,让全国人民事先知道。应用汉语拼音方案为汉字注音来帮助识字和统一读音,对于改进学校语文教学,推广普通话,扫除文盲,都将起推进作用。
8、对于少数民族制定文字和学习汉语方面,也有重大意义。因此,这个方案草案在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和批准之后,可以在师范、中小学校,成人补习学校,扫盲教育和出版等方面逐步推行,并在实践过程中继续求得完善化。
9、具体办法,将由教育部、文化部及其他有关单位会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分别拟定,报告国务院批准施行。
五、书愤原文带拼音正版
1、zǎo suì nà zhī shì shì jiān,zhōng yuán běi wàng qì rú shān。
2、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3、lóu chuán yè xuě guā zhōu dù,tiě mǎ qiū fēng dà sàn guān。
4、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5、sāi shàng zhǎng chéng kōng zì xǔ,jìng zhōng shuāi bìn yǐ xiān bān。
6、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7、chū shī yī biǎo zhēn míng shì,qiān zǎi shuí kān bó zhòng jiān。
8、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9、年轻时我就立志北伐,哪里知道世事如此艰难,即使现在,北望中原,我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依然坚定如山。
10、记得当年在瓜洲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11、自己当年曾以万里长城来自比,可到如今垂垂老矣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12、不由想起了诸葛丞相,他的《出师表》真可谓千古流传,有谁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13、陆游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14、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勤于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来的就有9300多首。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六、愤的拼音组词
愤的组词:愤怒愤懑发愤怨愤义愤泄愤郁愤愤激羞愤公愤愤然。
部首忄部、部外笔画9画、总笔画12画
五笔NFAM、仓颉PJTO、郑码UEEL、四角94082
结构左右、电码2001、区位2363、统一码6124
释义:因不满而忿怒或怨恨:气愤。愤悱(郁闷)。愤慨。愤怒。愤然。悲愤。激愤。愤恚。公愤。义愤填膺。愤世嫉俗。
亦作'气不忿'。不服气。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愤的拼音和速成拼音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