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担多音字组词和拼音,以及担多音字组词两个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担的多音字
一、担有三个读音,拼音分别是dān、dàn和dǎn。
2、承当,负责:担负。担任。担当。担待(a、原谅;b、担当责任)。担重任。担风险。
1、挑东西的用具,多用竹、木做成:扁担。
3、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担等于一百斤。
4、量词,用于成担的东西:一担水。
三、担字的笔顺是横,竖钩,提,竖,横折,横,横,横。
相关组词有担当、承担、担任、担忧、担待、担保、重担、扁担、担子、担心、石担、担架、担负、分担等。
接受并负起责任: *** 毛遂自荐,担当起了帮助残疾同学的重任。
担负;担当:做干部的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总是埋怨群众。
沉重的担子,比喻繁重的责任:张老师刚参加工作,就挑起了大队辅导员这副重担。
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担子不论轻还是重,他都勇敢地挑起来。我们的肩上都扛着任重道远的担子。
负责任:工程质量出问题,主管领导要担干系。对于质量问题相关人员还是需要勇于担干系。
二、切、泊、挑的多音字组词和拼音
1、用刀从上往下用力:~菜。~除。~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琢磨”)。
2、)。~肤(切身)。~己。亲~。
3、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 *** ,用两个字,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成一个音。亦称“反切”。
4、停船靠岸:~船。~位(航运上指港区能停靠船泊的位置)。停~。
5、湖:湖~。水~。血~(一大滩血)
6、扁担等两头挂着东西,用肩担着:~土。~夫(旧时以给人挑货物行李为业的人)。
7、量词,用于成挑儿的东西:一~儿白菜。
8、选,拣:~选。~拣。~剔。~肥拣瘦。
9、用竿子棍棒等的一头举起或支起:~起帘子。
10、用条状物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弄出来:~打。
11、拨弄,引动:~拨。~动。~头。
三、了的多音字组词和拼音
1、罢了[bà le]用在陈述句的末尾,有“仅此而已”的意思,常跟“不过、无非、只是”等词前后呼应:这不算什么,我不过尽了我的职责罢了。
[bà liǎo]表示容忍,有勉强放过暂不深究的意思;算了:他不愿参加也就罢了。
2、得了[dé le]表示禁止或同意;算了;行了:得了,别再说了。得了,就这么办吧!
[dé liǎo]表示情况很严重(用于反问或否定式):这还得了吗?。不得了啦,出了事故啦!另见dé·le。
3、知了[zhī liǎo]蚱蝉的通称,因叫的声音像“知了”而得名。
4、便了[biàn liǎo]用在句末,表示决定、允诺或让步的语气,跟“就是了”相同(多见于早期白话):如有差池,由我担待便了。
四、担的多音字组词
担是一个多音字,拼音是dān、dàn和dǎn,组词有:
接受并负起责任:~重任。再艰巨的工作,他也勇于~。
发愁;忧虑:儿行千里母~。不必~,他不会遇到危险的。
担当某种职务或工作:~小组长。~运输工作。
承当某种名分:他只是担个名儿,并没做什么工作。
医院或军队中抬送病人、伤员的用具,用竹、木、金属等做架子,中间绷着帆布或绳子:一副~。
沉重的担子,比喻繁重的责任:千斤~。勇挑~。~在肩。
家里穷得连一担的粮食也没有。形容没什么储备。
体育锻炼用的器械,在竹杠或木杠两端安着石轮。
〈方〉一种加葱、姜、榨菜、麻酱、辣油等调料的面条。因在成都、重庆等地挑担叫卖这种面食而得名。
负责任:这一点请放心,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不会让大家担心的。
五、重的多音字组词和拼音
重是多音字,组词和拼音请参考以下内容:
1.重量;分量:轻重。分斤拨两。
3.重视:器重。举国上下重视人才。
5.重新:重做。重修。从新开始。
重量:这件物品的重量是五公斤。
重要:这个会议很重要,必须参加。
重视:领导非常重视员工福利问题。
重新:公司决定重新装修办公楼。
1.重复:重演。重现。一而再,再而三。
2.重叠的;中间有间隔的:重门叠户。重山复水。
3.重叠的印痕:鞋底有泥巴印儿,也有水印儿,那是前前后后走了一阵子的“重”了。
4.重叠的;加倍的:重注。加重罚。
5.再一次:重游故地。再接再厉。又下了一阵毛毛细雨。“重”是后起字。
重叠: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重叠景象。
鞋印儿上的水印儿很明显是前一阵下的雨形成的重复“重”。
重游故地:今年他重游故地,看到一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六、“担”的多音字有哪些
1、担dān:担当、承担、担待、担忧、担保、担任、担心等。
2、担dàn:担子、重担、石担、挑担、撂担子等。
2、承当,负责:担负。担任。担当。担待(a、原谅;b、担当责任)。担重任。担风险。
1、挑东西的用具,多用竹、木做成:扁担。
3、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担等于一百斤。
4、量词,用于成担的东西:一担水。
文言版《说文解字》:儋,何也。从人,詹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担,担负。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詹”作声旁。
1、担当[dān dāng]:承担并负责任。
老舍《四世同堂》三六:“每一个有点知识的人都应当挺起胸来,担当这个重任。”
2、承担[chéng dān]:当,担负,敢于担当的责任与义务。
杜鹏程《年青的朋友》四:“一两年前,大约她还根本不会周密地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经受怎样的磨炼吧!”
周立波《暴风骤雨》之一部九:“她扳住洋炮,苦苦哀求,请他担待这一回。”
4、担子[dàn zi]: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特指货担。
《征尘》:“车夫们围着一架卖甜酒的担子,蹲着,抽着旱烟。”
5、担干系[dǎn gān xì]:负责任。
《水浒传》第八一回:“贤弟此去须担干系。”
七、啦拼音组词多音字
啦拼音lā、la、lǎ,组词如下:
1、lā:啦呱、啦啦、嘻里哈啦、稀里哗啦、哗啦、喀啦、咕啦、呼啦、嗤啦、嘶啦、啪啦。
2、la:喇嘛、哑喇、躘踵、喇虎、喇者、喇唬、喇嘛教。
3、lǎ:半啦、眨啦眼儿、丢啦死、打啦腰。
啦的读音不同,其含义和用法也不同。例如,啦呱的意思是指闲聊,而嘻里哈啦则形容说话流利。稀里哗啦则形容雨声或水流声很大,而喀啦则形容物体相碰时发出的声响。
喇嘛是佛教用语,指 *** 的佛教僧侣,也指在寺庙中担任教职的人。而哑喇是指佛教中的一种咒语,用于祈求平安和幸福。躘踵则是一种草鞋,因鞋底厚重而得名。喇虎则是一种传说中的猛兽,形象凶猛,性情残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不同的多音字,这些字的读音不同,含义和用法也不同。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应该使用哪个读音。
1、哗啦:雨下得很大,哗啦哗啦地落在窗外的雨棚上。
2、呼啦:一阵大风吹来,把门呼啦一声吹开了。
3、啪啦:他不小心把杯子啪啦一声摔碎了。
4、嗤啦:她穿着高跟鞋,走路时嗤啦嗤啦地响。
5、嘻里哈啦:他嘻里哈啦地说着英语,让人听起来很佩服。
6、哗啦: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稀里哗啦地让人听不到周围的动静。
7、喀啦:他把车门喀啦一声关上了。
8、咕啦:他咕啦一声把杯子里的水喝光了。
9、嘶啦:他嘶啦一声把报纸撕碎了。
10、咔啦:他咔啦一声打开了门。
11、嗒啦:远处传来嗒啦嗒啦的脚步声。
12、嘟啦:嘟啦嘟啦的鸣笛声在夜空中回荡。
13、吱啦:门吱啦一声开了,露出了一张熟悉的脸。
14、嘎啦:他嘎啦一声咬断了手中的铅笔。
15、嗡啦:大卡车嗡啦嗡啦地驶过街头。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担多音字组词和拼音和担多音字组词两个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