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肉是老少皆宜的肉类之一,也是比较健康的食物,属于高蛋白低脂肪,对于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帮助。鱼肉大致可以分为淡水鱼和海鱼,两者相比较,淡水鱼是老百姓吃得较多的一种。
在无数的淡水鱼之中,黑鱼应该是比较经济实惠、比较好吃的一种。黑鱼是乌鳢
黑鱼还有一个美誉叫做“孝鱼”,传说雌性的黑鱼孵化鱼仔时,眼睛会失明一段时间,无法进行觅食,而黑鱼宝宝懂得感恩,有些会主动游进妈妈嘴里,让妈妈吃掉。在民间,每逢父母生日,儿女就会送上黑鱼,以表养育之恩。
黑鱼的做法比较多,红烧、煎炸皆可,但是更好吃,最广泛的做法,就是做成酸汤鱼了,嫩滑的鱼肉,配上酸菜、酸汤,真的开胃解馋。不过今天咱们不做酸汤鱼,而是做一道适合夏季的“凉拌鱼肉”,去饭店都吃不到的。
【凉拌黑鱼片】
主要食材:黑鱼片、大蒜、香菜、小米椒
之一步、黑鱼可以让老板帮忙直接切片,也可以用网上的免浆黑鱼片,鱼肉洗净后,加盐、胡椒粉、适量淀粉抓拌均匀腌制10分钟。
第二步、’锅里水开放点葱姜,然后一片片下入鱼肉,大火煮个10几秒就可以了,鱼片特别容易熟,所以时间不要长,要不然肉质会老。煮好后捞出备用。
第三步、碗中放蒜末、小米椒、白芝麻、辣椒面、孜然粉,用热油泼一下,激发出香味,接着放生抽、香醋、白糖、鸡精、蚝油搅拌均匀。用这个料汁拌牛肉、鸡肉也是很好吃的。
第四步、鱼肉里面淋上调好的料汁,然后放上香菜,然后用筷子轻轻地搅拌均匀即可,别用手疯狂地抓哦,因为鱼肉很嫩,很容易散开。
简单又好吃的凉拌黑鱼就做好了,香辣爽口,鲜嫩美味,配上一罐冰镇啤酒,真的超赞哦!如果你没吃过这种做法,记得一定要试试哦。
俗话说:养儿防老,但是这种鱼,对于幼崽又爱又恨用最简单的 食材做出最美的佳肴,为家人做一顿爱的美食,我是妈咪早早,每天都会您带来一道家常美食。如果喜欢我的话就点个赞,转发关注下哦!
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全球已知的品种有36000多种,新品种鱼类还在不断的被发现,平均每年以约150种的速度增加,十多年已增加超过1500种。
大部分鱼类要么在淡水中生活,要么在海水中生活,极少数洄游鱼类在淡水和海洋两种环境中来回迁徙。
鱼类对于我们来说很熟悉,是一种常见的美食,而黑鱼物美价廉很受人们的喜爱。
自古以来关于黑鱼的传说有很多,传说黑鱼是“孝鱼”,那么为什么说黑鱼是孝鱼呢?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黑鱼的的问题,了解黑鱼为什么被称之为“孝鱼”,首先要了解他的生活方式,其次了解大黑鱼对于小黑鱼的教养方式。
之一、黑鱼的生活方式,它有几个名字、它的分布范围、它的身体特征、它的觅食方式、它的适合生长水温、它的产卵季节等。
第二、黑鱼对于小黑鱼的教养方式,黑鱼教养小黑鱼方式很有一套,小时候很宠爱,但是小黑鱼稍微大一点,就基本放任不管,小黑鱼能独自捕食的时候,大黑鱼就会赶走它们。
黑鱼虽说很普遍,但是你并不一定了解它,了解它的生活方式,才能知道大黑鱼对于小黑鱼的良苦用心。因为它的游速没有鱤鱼快,它的敏捷度没有鲈鱼好,但是黑鱼却是分布却是最广泛的肉食性鱼类,它的成功不是偶然。
一、了解黑鱼
了解一个人要先了解他的生活习惯;了解他的口味;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从而真正理解它,了解黑鱼也是如此:
黑鱼的别名:黑鱼是乌鳢的俗称,属鲈形目。又名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火头鱼、黑鳢头等地方不一样名字不一样,光头老家黑鱼也叫火头鱼。
黑鱼的分布:黑鱼在我国地理分布非常广泛,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均有分布,分布十分广泛。
黑鱼的颜色:黑鱼一般偏黑色比较多,水质不同偶尔有其他颜色,腹部有花纹状白色或者米黄色花纹。
黑的鳞片:黑鱼的全身上下布满了大小不同的鱼鳞,局部地方会出现不同的斑纹。
黑鱼全身都有鳞片覆盖
黑鱼的嘴巴:黑鱼的嘴巴很大,嘴角稍微翘起,头部侧扁,整体像圆筒状,有细小密集的牙齿,能够咬住猎物后防止猎物逃脱。
黑鱼呼吸方式:黑鱼的呼吸器官除了鳃以外,还有一个辅助呼吸的器官(鳃上器),黑鱼可将头部伸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黑鱼的体型:黑鱼呈现圆筒状的,整体比较圆润。它的鱼鳃裂大连接嘴巴。
黑鱼的鱼刺:黑鱼鱼刺比较少,只有中间一根脊骨,脊骨旁边有排刺,以及连接背鳍和鱼鳍的少许鱼刺,没有杂乱的鱼刺,这些鱼刺都可以剔除,黑鱼很适合有孩子的家庭食用。
黑鱼身上的鱼刺可以剔除,很适合小孩子吃
黑鱼喜欢的环境:黑鱼比较喜欢在浅水区活动,因为它需要来回浮出水面呼吸,在过深的水域浮出水面不太方便。并不是说深水区没有黑鱼,只是相对来说比较少。
有水草的浅水区黑鱼比较多,因为水草茂密处、或者荷叶的下面、或者能够躲藏的地方,这些地方便于黑鱼潜伏。
黑鱼的泳速:黑鱼体型笨拙,游泳能力不是很好,泳速较慢,但是十分凶猛,爆发力非常强。
黑鱼的游泳速度相对于其他肉食性鱼类来说很慢
黑鱼的食谱:黑鱼食谱非常广泛,只要能够吞下的活物都是它的猎物。各种鱼类、蛙类等,有些大黑鱼甚至能够吞食小型水鸟。
黑鱼的捕食方式:黑鱼泳速较差,主要靠潜伏捕食,潜伏在水草处,以及障碍物处,猎物一旦靠近,黑鱼瞬间冲出,张开大嘴咬住猎物。
黑鱼适合的水温:黑鱼在0~41℃的水温下都可以生存,16~30℃最适合,温度低于6℃时,游动缓慢,觅食能力下降。水温接近0℃时,黑鱼会进入淤泥内、茂密的水草内、石头缝内等越冬。
黑鱼的产卵季节:南北方差异不一样,黑鱼的产卵季节不一样,南方在5-7月,北方在6-7月。
黑鱼在以前的话比较稀有,但是现在来说很平常的鱼类。从这里不难看出黑鱼的聪明之处,虽说笨拙但是它比较有力气,有耐力,靠潜伏一样能吃好,并且吃得饱。在说它们养幼崽的方式,也和这个生活习 *** 息相关。
现在市场上黑鱼一般为养殖黑鱼
二、黑鱼养育后代的方式
黑鱼捕鱼后代的方式相对于其他鱼类来说差别很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黑鱼是“孝”鱼的故事。
黑鱼妈妈每次生鱼宝宝的时候,都会失明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鱼妈妈不能觅食,
如果没有东西吃会饿死的,所以鱼宝宝自己争相游进鱼妈妈的嘴里,直到鱼妈妈复明的时候,她的孩子已经所剩无几了,所以后来人们叫黑鱼为“孝鱼”
其实这是无稽之谈,黑鱼眼睛也不会失明,没有科学道理,黑鱼宝宝进入大黑鱼嘴内是躲避危险的方式,因为有些危险躲避不掉,只能采用这种方式躲避。
光头小时碰到过这种情况,农田边有一个小水塘,里面有两条黑鱼带一群小黑鱼,池塘内的水所剩无几,光头和几个小朋友从家里拿出来洗脸盆,把水舀出来抓黑鱼。抓到大黑鱼后没有发现小黑鱼,回到家把大黑鱼放在水缸里面,大黑鱼竟然吐出了小黑鱼,原来它感受到危险后,把小黑鱼含在嘴里,也是保护小黑鱼的一种方式。
黑鱼浮出水面
黑鱼筑巢:黑鱼不像其他鱼类产卵后就不管了,它们会自己筑巢,给小黑鱼一个安全的环境。
黑鱼很喜欢水草多的地方筑巢,黑鱼夫妻用牙齿把水草咬断,形成一个圆形亮水区(一般在浅水有泥底的水域)。
黑鱼越大巢穴越大,黑鱼越小巢穴越小,并没有固定大小。
黑鱼的产卵:黑鱼产卵前,雌雄黑鱼共同衔取水草或植物碎片构筑鱼巢。
巢的大小视其个体大小而定,巢略呈环状,卵产于巢中,卵为黄色。
雄鱼潜伏于鱼巢中,或巢的附近守护鱼卵,在鱼卵的孵化期,黑鱼的攻击性非常强。
黑鱼守护:只要有青蛙或者小鱼靠近,都会受到黑鱼的攻击。
很多钓鱼人,在这个期间回去钓黑鱼,因为这时候的黑鱼容易上钩。
因为它们不会距离巢穴很远,也不会因为危险离开巢穴,一旦有动静,黑鱼就会发起攻击。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允许外来力量伤害到它的鱼卵。
以前光头也这么钓黑鱼,后来不钓了,毕竟黑鱼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守护自己的后代!
黑鱼在浅水区护崽
黑鱼放牧:小黑鱼孵化3-5天后已经可以离巢穴游动,这时候巢穴就废弃了。
小黑鱼成群游动觅食,觅食浮游生物,大黑鱼一直跟随守护,防止其他鱼类对小黑鱼造成伤害。
只要有鱼类靠近小黑鱼,大黑鱼都会去驱逐它们,防止小鱼受到伤害。
这时候大黑鱼却是很少吃东西,无时无刻都在照顾小黑鱼。
15天左右后小黑鱼已经可以捕食小鱼小虾,大黑鱼对于它们的照顾就没那么上心。
也有可能是锻炼它们野外生存的能力,小黑鱼25天左右大黑鱼对它们基本放任不管。
黑鱼能够自己捕食后,大黑鱼对于小黑鱼放任不管,甚至驱逐
黑鱼的驱逐:黑鱼的领地意识非常强,一般来说在非繁殖季节,附近水域只有一条黑鱼。
即使它们自己的孩子也不行,在小黑鱼能够独立捕食的时候,大黑鱼甚至会驱赶小黑鱼。
让它们去其他地方活动,一般水域附近只有一条黑鱼活动。
说到这里大家作何感想?光头觉得:黑鱼小时候对于小黑鱼的爱很浓烈,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守护小黑鱼,但是黑鱼有点自理能力后,对于小黑鱼的守护明显变小,等到小黑鱼有自理能力后就会驱逐它,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有所启示呢?
大个体黑鱼
综合:黑鱼虽说相对于其他肉食性鱼类来说比较笨重,但是它有它自己的生存方式,相对于其他鱼类来说,黑鱼的分布更广,更能适应环境,不被环境所淘汰。
黑鱼越是了解它越感觉他的不同之处,它的生存方式是:无限放大自己的长处,采用潜伏的方式捕猎。不会拿自己游速慢的短处捕猎,这是它的聪明之处。
另外一个是它教育幼崽的方式,小时候对于幼崽很呵护,这是大爱。幼崽长大以后,越来越疏远,小黑鱼有能力捕食的时候,它们会自动远离,或者驱逐小黑鱼。不让小黑鱼挤占自己的生存空间,这就成了恨。
让小黑鱼有自理能力,能够自己养活自己,能够寻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能够找到自己的领地,怪不得黑鱼相对于其他肉食性鱼类分布更广。
民间传说:小黑鱼会心甘情愿被大黑鱼吞食,也就是所谓的“孝鱼”,其实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一些不可抗拒的危险下,大黑鱼会把小黑鱼含在嘴里,从而保护小黑鱼,而不是吞食小黑鱼,真相令人感动,我们误解了它。
这是光头对于黑鱼的生存方式以及哺育小黑鱼的理解。不对之处各位兄弟多多指出,光头一一改正,希望对钓友有所启发,大家觉得有用的话可以收藏,点赞,转发了解更多关注头条号《光头鱼司令》谢谢大家。
?
大吉大利,今晚吃鱼,水煮黑鱼片的做法,简单好做又好吃,真香大吉大利,今晚吃鱼,对,就是吃鱼,本来想吃鸡的,但是想着就怡宝我们两,一顿也吃不完,所以,就准备了一条鱼。
其实吃鱼也是怡宝告诉我的,去菜场之后,我问怡宝想吃什么?她告诉我吃什么都行,于是,我就犯难了,正当我想带着她扭头就走的时候,她好像发觉了什么似的,说想吃鱼。其实我感觉她的危机意识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我正准备带她去吃馒头稀饭呢,她的这一句话,让她的五脏庙今晚又准备开荤了。
去到鱼摊上,正当我为买什么鱼而发愁的时候,一抬头,发现她直勾勾地盯着黑鱼看,啥也不用说了,我知道她想吃什么了,18块钱买了条黑鱼,让老板给我宰了弄干净,今晚就来个水煮黑鱼片吧。
说起着黑鱼,我记得之一次吃它是在5年前,那时候,怡宝她外婆身怀六甲,然后发现怀错位置了,然后不得已去医院给弄出来,由于当时天真的想法,以为丈母娘就是妈,得全心全意的去照顾。
当年给丈母娘吃的黑鱼片
她想吃东西,告诉我想吃我做的鱼,让我去菜场十几块钱买一条弄给她吃。当我询问好医生可以吃的时候,我想,要吃就吃点好的,毕竟年纪大了,还搞了个这种事情,好不容易养大的两个儿子又被抓了进去,她身边唯一的亲人就是我和她女儿了,都说女婿也算半个儿,我也确实把她当亲娘看,于是就想着给她弄点好的补补。
因为平时吃的都是草鱼鲤鱼,然后我就上网搜了一下,看哪种鱼的营养要好一点,这时候,就找到了黑鱼,一看,我觉得就这条鱼了,因为黑鱼的这一则故事吸引了我。
说黑鱼又叫小鱼,原因是黑鱼妈妈刚刚生完黑鱼宝宝的时候,会有几天的时间是双目失明的,这时候,小黑鱼宝宝为了感谢妈妈,就主动的游到妈妈的嘴巴里面,给鱼妈妈充当食物。当时我那个感动啊,觉得这种鱼给丈母娘吃,再合适不过了,但是问题是我不会做,于是,我又跑到离医院大约三四公里左右的那条有名的小吃街。
最后终于被我找到了,为此,老板做好的一条鱼,愣是宰了我188块钱啊,对于在农村没啥稳定收入的我来说,还真是天价,当时又刚上孩子刚出生,全部的所有开支就靠我在工地上打零工来维持着,但是当时想着人家女儿都给我了,还给我生了个大胖闺女,这份恩情大过天啊。
当丈母娘吃到鱼之后,直呼好吃,说要是再有点辣椒,就更好了,我说:等您出院了,女婿给您弄,到时候,您想吃什么的都行。她抬头看着我,流下了虚伪的泪水。
后来,为了兑现这一承诺,我找视频,看菜谱,终于学会了黑鱼的做法,她也在出院当天吃到了我给她做的黑鱼片,还狠狠地夸了我一顿,记得当时正值她儿子出来了,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着我炒的菜,这时候的丈母娘是更好的妈妈,告诉她儿子,要多跟妹夫学学,她的这个女婿啥都会做。可是好景不长,随着她女儿的离去,她终于告诉她的领导说我被车撞死了,要辞职回家为我奔丧。
水煮黑鱼片的做法
今天做这黑鱼,这一幕幕不禁浮现在眼前,感觉年轻的时候就是天真,最容易相信人了,忘了我爸对我说的那句话:人在人情在,人走人情死。感觉还真是这么回事。
故事讲完了,接下来小江教您怎么去做
准备材料
黑鱼1条,干辣椒1把,青花椒1把,大蒜1个,大葱1根,豆芽1块钱的就够了,姜1个。
*** *** :
步骤1:黑鱼洗干净,把鱼肉用刀片下来。由于黑鱼的粘液很重,所以,我是先用流水冲洗四遍左右,然后再加上六十度左右的热水给它搓个热水澡,这样粘液会比较容易洗掉。然后用菜刀把鱼肉和鱼骨头剔下来。
步骤2:鱼头剁两瓣,鱼排剁小块,鱼肉斜刀片成鱼片。首先,我们得把剔好的鱼肉用纸巾给它把水分洗掉擦干,以免片鱼肉的时候打滑,然后45度角下刀把鱼切成薄片。其实有没有45度角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但是您记住了,斜刀拉长片,绝对没问题。片好的鱼肉要用水给它浸泡起来,这样能让鱼肉变得更 *** ,而且煮的时候不容易煮烂,筷子夹起来也很Q弹。
步骤3:起锅烧油,加入火锅底料,再加入大蒜和生姜,以及大葱,炒香之后加入水,水开之后,先放入豆芽,让豆芽烫个两三分钟左右立即捞出。然后放入盐和味精调味,下入鱼头和鱼排,煮它个5分钟左右,捞出放在豆芽上面,接着下入鱼片,煮个3分钟左右。鱼片煮熟之后,将汤汁和鱼片一起倒在装有鱼头和豆芽的碗里面。
步骤4:辣椒切成大段,和青花椒一起放在鱼肉上面,大蒜拍碎之后剁成蒜蓉,均匀地洒在鱼肉上面,然后起锅烧油,油温一定要烧到最热,9成油温的时候,将油往鱼肉上面一泼,呲溜一下,一股麻辣鲜香的味道瞬间扑鼻而来,口水瞬间冲破了嘴唇流了出来,鞋子都打湿了。
来个小总结
总结一下这道菜,美味鲜香,非常的下饭。黑鱼的肉质比其他鱼要结实很多,吃起来嫩爽又不失Q弹,非常的有意境。再加上青花椒和干辣椒以及蒜蓉这三种非常浓香的调味品凑在一起,在热油泼下来的那一瞬间,迅速地散发出它们迷人的香味,让人瞬间食欲大增,筷子插到底部,捞起一颗豆芽菜塞进嘴里,脆爽清香的豆芽带着浓郁的豆香味以及淡淡的鱼肉香味,感觉非常的完美。总之一个字:爽!
怡宝非常的喜欢,我饭还没端上来之前,她已经抓起筷子大快朵颐了,看着小家伙开心地吃着,我会心地笑了,其实她不在,我们还过得非常的幸福,我还是像以前一样忙碌,但是,却比以前多了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叫做家的感觉。
我是小江,来自贵州农村的吃货打工仔。想要吃什么,留言告诉我,我给您准备菜谱。
凶猛异常的黑鱼,为何会被称为“孝鱼”?有科学依据吗?导读:凶猛异常的黑鱼,为何会被称为“孝鱼”?有科学依据吗?
你们当地吃黑鱼吗?在我的家乡这边,过去就很少有人吃黑鱼,如果在野外捕捞到黑鱼了,一般都是把它放生了。
小时候不懂,当时家乡的黑鱼也确实多,在一些河流、水库里面就常垂钓和捕捞到。但是大人却告诉我们这种鱼不能吃。小孩子不懂,遇到问题也喜欢刨根问底,大人就会告诉我们说:
黑鱼是一种“孝鱼”,它们常常对地出现,如果一条被抓了,另外一条就失去了伴侣,同时它们的宝宝就会因为没有父母的保护,而被其他的鱼类捕食掉。
而对黑鱼有所了解的都知道,黑鱼是一种比较凶猛的鱼类,并且它是一种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一般都是捕食其他的鱼类为生,为何这样凶猛的鱼类会被称为“孝鱼”?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黑鱼是一种怎样的鱼类?
黑鱼只是民间的一种俗称,在南方很多地方也叫它乌鱼、蛇头鱼、财鱼、乌棒等,而它的学名叫乌鳢。这是在水产市场较为常见的一种淡水鱼,在南方很多地方就常用它来做水煮鱼吃,可以说黑鱼是做酸菜鱼更佳的鱼类了。
黑鱼其实长得有点吓人,并且还是非常凶猛的,从它“蛇鱼”的俗称就看得出来。这种鱼全身无鳞,而头部特别像蛇,在民间甚至有人说黑鱼是蛇进化出来的,当然了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但是蛇鱼很凶猛,生存能力强这个是事实,它可以说是仅次于鱤鱼的一种肉食性鱼类了。鱤鱼在水中也被称之为“水老虎”,专门捕食各种鱼类。而黑鱼行动敏捷,嘴巴里都是锋利的牙齿,也喜欢捕食各种鱼类。
如果是鱼塘里面有几条黑鱼,时间长了它们会把里面比它小的鱼类全部捕食掉。也因为这个原因,渔民最怕的就是鱼塘里面混入黑鱼了,那样养的鱼只会越来越少。
不过在民间,好多地方都是不吃黑鱼的,尤其是在以前,如果在河边见到黑鱼了,还会特意放它们一条生路。至于原因,就是前面所说的在民间把黑鱼称之为“孝鱼”。
民间关于黑鱼“以身报母”传说
说起黑鱼,在农村的一些老人应该都知道黑鱼“以身报母”的传说。也因为这个传说,它就有了“孝鱼”的美称,并且在有些地方还有父母60岁以后大寿了,都要特意购买一条黑鱼送给父母。
这样不仅能表达孝心,同时还因为黑鱼刺少肉鲜美,营养价值很高。比较黑鱼自古就是“鱼中珍品”,它是非常滋补的一种淡水鱼,送老人吃特别合适。
而关于黑鱼会被称之为孝鱼,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在产卵、生意以后爸妈有护巢的习性。黑鱼一般都是成对出现的,尤其是在繁殖的季节。当鱼妈妈产卵了以后,鱼爸爸还会紧紧跟随,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鱼宝宝不被吃掉。
当孵化出来以后,黑鱼爸爸和妈妈也不会对自己的宝宝不管不顾,依然还会在身边保护它们。而在民间的说法是黑鱼妈妈在生下孩子以后,会有短暂的失明,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就看不到了。这样黑鱼就不能捕食了,然后就会被饿得很瘦,如果时间长了还不能捕食,就会被活活饿死。
而黑鱼宝宝知道了妈妈的这个缺点,就会在稍微长大了一点后,自动游到妈妈的嘴巴里,这样就被妈妈吃掉,以此来充饥,从而度过这段危险期。于是在民间就把这个称之为“以身报母”,于是就有了“孝鱼”一说。
黑鱼“以身报母”有科学依据吗?
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也就是说黑鱼以身报母是没有依据的。
首先,黑鱼在生下鱼宝宝以后,并不会出现失明的情况。黑鱼是一种凶猛的鱼类,它们的产卵量高,可是成功孵化率却不高。往往一次产卵数万粒,而能成功孵化出来的也就是二三十条而已。
产的卵一般要4-5天才会孵化出来,在这个期间黑鱼都要不离不弃的守护,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鱼卵不被其他的鱼类吃掉。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黑鱼孵化期间不能像平时一样大量的捕食,所以个头会偏瘦。
其次,黑鱼到父母的嘴巴里,实际是一种本能保护。黑鱼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就有了护巢、护子的习性。当它们的宝宝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会主动游到父母的身边。
而鱼爸爸和妈妈还会主动张开嘴巴,它们就会游进去,之后等到危险解除了就会张开嘴巴,然后把小鱼释放出来,所以这其实是黑鱼妈妈一种本能保护孩子的行为。
古人虽然发现了黑鱼有护巢、护子的习性,但只是看到黑鱼宝宝会游进父母的嘴巴,却没有看到它还会游出来,所以就把它认为是“以身报母”,这是一种很孝顺的行为,于是给它冠上了“孝鱼”的称号。
当然了,有些黑鱼妈妈也可能会吃掉自己的宝宝。毕竟黑鱼是一种生性凶猛的鱼类,它们的食量还很大,如果在食物短缺的时候,甚至它们还会攻击同类。
再说常见的淡水鱼-乌鳢,乌鱼、黑鱼,生鱼深知养殖从业不易,共谋水产行业繁荣。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精品!
乌鳢
1,头似蟒蛇,身披迷彩
乌鳢属鳢科鳢属,原产于中国、俄罗斯和朝鲜半岛。成年乌鳢体长一般在40~80厘米之间,身体呈圆筒形雄性大于雌性,不过有些大型乌鳢的体长长达80厘米以上,目前为止发现更大的乌鳢有接近1.5米之长,重达7公斤左右;体色多为黑灰色、棕黄色,背部和头顶颜色较深,腹部为淡白色,身体两侧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两侧各有两行黑色斑纹;背鳍很长,几乎与尾鳍相连,尾鳍呈圆扇形;头尖而扁,口宽大,和蟒蛇有几分相似,因此唤作蛇头鱼。全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并且有大量人工养殖。雄性大于雌性。
乌鳢
我国长江以南水系还分布着一种与乌鳢同属不同种的斑鳢(Channa maculata),俗称豺鱼。两者外形相似,所以经常混淆。主要区别有:乌鳢体形更修长,体色较暗,斑块大且轮廓清晰;而斑鳢体形较短,斑块小而杂乱。但更大的区别在头部,乌鳢的头顶有七星状斑块,而斑鳢的头顶为汉字“一八八”形条纹,并且尾鳍有两道弧形斑纹。
2,水中霸王,打不死的小强
乌鳢栖息于湖泊、河流及沟渠中以及常潜伏在水草茂盛处,喜好生存于底部为泥土、有水生植物与水流缓慢平静的湖泊、河川、池塘、水库以及运河等水域。乌鳢是肉食性动物,并且食量非常大,食物种类有蜻蜓幼虫、蟑螂、甲虫、小龙虾(螯虾)、蛙类、鲂、鲤鱼以及其他淡水鱼等等。可吃 *** 型一半的鱼。 尤其喜欢在水面捕食。
乌鳢对水质、水温和水溶氧量的适应力极强。它们不仅可以在0~35℃水温下存活,而且与大多数鱼类不同的是,乌鳢的鳃具有小囊(腮上器),起着类似肺的作用。乌鳢能游到水面直接呼吸空气,在水下时吸收小囊空气中的氧。这种空气囊使乌鳢能够在氧含量很低的水体中存活,而体表覆盖着一层粘液,只要保持湿润,自带“氧气瓶”的乌鳢甚至能离开水在空气中存活长达4天。
乌鳢凭借超强的生命力成为了北美著名的入侵物种。图片:USGS
乌鳢曾在美国的纽约、休士顿、奥兰多、圣路易等城市有大量贩卖,但因有部分乌鳢逃跑,在野外大量繁衍,成为入侵物种,对当地生态造成破坏,2007年7月29日,美国当局禁止了乌鳢的进口。
3,古称孝鱼,实则护仔
乌鳢又俗称孝鱼,因为坊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黑鱼产卵后便会失明,无法自己觅食,幼鱼则会成群结队争相游进雌鱼嘴里,以身饲母,所以把黑鱼又称为孝鱼”。事实恰恰相反,其实这是鳢科鱼特有的护幼行为。
每当繁殖季节,乌鳢和斑鳢将产卵地点选择在水草丛中的浅滩或岸边。亲鱼共同衔取水草和植物碎片构筑环状鱼巢。产卵后,一对亲鱼或仅雄鱼潜伏于鱼巢附近守护鱼卵,不让其它生物靠近。刚孵出的仔鱼,卵黄囊仍有残留,通常浮于水面,亲鱼则守护在仔鱼下方。随着卵黄囊消退,仔鱼争相游向亲鱼寻求庇护,所以“以身饲母”只是一种错觉,而且乌鳢没有口孵的习性。
乌鳢的护幼行为会十分猛烈,在野外遇见可别轻易招惹它们。孵出的仔鱼会在亲鱼的庇护下生长,直至长到4~5厘米,体色由黄绿转成墨绿,各鳍出现鳍条,有较强游泳能力后,才开始分散、独立生活。
(备注:本文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 *** 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敬请关注本号@渔人刘文俊,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鱼类##品种##土著鱼##原生鱼##淡水鱼#
黑鱼伪孝效应黑鱼伪孝效应
? 王星存
?
? 黑鱼妈妈在每年的5~7月份之间,都会交配产卵,产卵之后的黑鱼妈妈,在这期间会失明一段时间,所以黑鱼就无法捕到食物,小黑鱼宝宝们就主动地送到妈妈嘴里给它吃,而黑鱼妈妈就会一直围绕着小黑鱼转圈的地游着,为了祭奠被它吃掉的黑鱼宝宝。从此,小黑鱼舍身为母的做法,在民间广为流传。
? 所以,人们都说黑鱼是孝鱼。
? 抛开科学不谈,(科学认为,黑鱼妈妈不是吃小鱼,而是含在口里保护的)谈一谈孝顺的问题。被吃的小黑鱼是孝顺的,那活下来的呢,并没有孝顺。因为孝顺的都被吃了,而不孝顺的却落了个孝顺的美名。
? 这就是黑鱼伪孝效应。
? 每个家庭也是如此,往往真正孝顺的,却不受父母待见;而那些不孝顺的,却颇受父母疼爱。会闹的孩子有奶吃啊!更令人气愤的是,往往不孝顺的人却标榜自己孝顺,明明是回家揩油,却要向全世界宣传“回家看老娘”。
? 真正孝顺的,不会嗮,不做秀,他只会做。
?愿天下人反思,因为每一个人都可能面临这个问题。
?2022.3.28
黑鱼,是种常见的鱼类,我们经常能吃到黑鱼汤、清蒸黑鱼等。
关于黑鱼还有个俗称,叫孝鱼。这个名字来源于黑鱼妈妈每次生鱼宝宝时,都会暂时性失明一段日子。这几天里,鱼妈不能觅食,所以很多鱼宝宝不知道是很懂事还是很无辜就自愿(或者是被自愿)的游进妈妈的嘴里。当几天过去,鱼妈妈是复明了,孩子也吃的差不多没几个了。
这鱼妈妈也不是吃素的,得找找孩子去哪儿了,所以就围着产卵的附近一圈圈的溜达,有人说那是在祭奠,可是你就不能提前准备点吃的放在你家再下卵吗?反正鱼类的世界人类不懂。不过今年的黑鱼市场我还是懂点的。
经过了近两年的市场行情低迷后,今年的黑鱼来了个大逆转。今年黑鱼市场经历了几年不挣钱后,产生了“鱼慌”。不论是饲料喂养为主的广东,还是北方冰鲜鱼,还是鸡鸭肝养出的黑鱼,一斤鱼的纯利润至少能有两元以上的空间,尤其以北方以鸡鸭内脏为饵料的养殖户,利润更大。如果是老塘口养的鱼利润更多。一亩鱼塘挣三五万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如果你今年黑鱼上亏了本,那你绝对可以去买彩票了。
但是看到了鸡鸭内脏做饵料养殖的多了,并且还不是一般的多,给明年的养殖行情带来了一丝隐忧。目前来看,市面上对大鱼的需求旺盛而中小鱼数量过多而销售有难度,尤其是国庆后显现的越来越明显。
往年2斤以上的黑鱼能占七八成,今年只能占到过半。因为市场一直在要鱼,但是只缺大鱼。而塘口起鱼大多是中小鱼,导致了一个可以预见的恶性循环。估计从现在到年前这段时间,大鱼的价格还要上涨而中小鱼的价格还会下跌。
而且冬季来临,多数的淡水鱼开始增量上市,这对于黑鱼会有影响。尤其是现在的现状是一趟拉大鱼的车到了市场就马上被抢光,中小鱼不受待见。一些专营黑鱼的老板也开始增补一些淡水鱼盈利。
今年喂鸡肝鸭肝的养殖户,即便现在的价格卖,利润还是很高,现在的问题是大鱼比例偏低,收购商抓鱼的时候要求会苛刻一些,如果不能抓紧卖鱼、落袋为安,估计的再好的利润,也是看得见摸不着,只有卖了鱼、变了现,才是实实在在的。
都说鱼肉是个好东西,它既富含着优质蛋白质,脂肪含量还很低。
再加上本身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与维生素D、硒等人体容易缺乏的营养素。
因此,鱼肉深受很多健康人士的选择。
鱼肉虽好,但鱼有些部位还真不能吃----鱼胆!
鱼胆中毒,死亡率可仅次于河豚鱼的致命杀手
由于没有特效药,鱼胆中毒死亡率曾高达20%左右,近几年医院救治鱼胆中毒水平大幅度提高,尤其是透析技术的应用,死亡率大大下降。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鱼胆都有毒,目前所发现鱼胆有毒,全部都来自“鲤形目鲤科”,像乌鱼、鲶鱼的胆基本无毒,而吃任何鲤科鱼类的胆,都是危险有害。
那只不是只有鲤鱼才不能吃鱼胆呢?
非也!鲤鱼科并非仅仅只有鲤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还有 鲫鱼、武昌鱼(团头鲂)、翘嘴鲌等,这些鱼胆都是有毒。
之所以可怕,这些鱼都是我们所常吃,目前已知最毒的鱼胆鱼类,莫过于就是鲫鱼,其次就是团头鲂、青鱼、鲢鱼、鳙鱼等。
目前鱼胆中毒,有80%患者都是因草鱼而引起,这草鱼不仅个头大,胆汁多,最重要还特别容易买得到。
鱼胆中毒,只需几克胆汁就能将一个成人放倒
在病理学上,对于成人而言,一般只需几克胆汁就能引发人体中毒,一般4-5斤左右的大鱼,只需一个鱼胆就能引发中毒,不同鱼胆,其毒性也是有所不同。
一旦鱼胆中毒后,患者就会出现类似食物中毒的症状,例如呕吐、肚子痛、还有拉肚子,但这些患者出现这些症状,还已经自己只是吃错肚子,并不当回事。
但若鱼胆中毒后,没有及时处理,那么毒素一旦进入到肝肾系统,就会损害其系统,造成急性肝坏死、肾衰竭以及 脑水肿、心肌损伤等症状,最终死亡。
即便有些患者被及时抢救,但也伴随着神经受损而引发的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等不可逆转性的后果。
另外,鱼胆中的胆汁不小心溅到眼睛里,可会引发结膜炎、视力减退等,甚至严重还会引发失明。
也许,你会问:鱼胆不是用来明目吗?咋还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平常杀鱼若不干净,在食用鱼的时候会因胆汁“苦”,出于本能反应而吐掉。但问题是,这些鱼胆中毒的患者,往往并不因为误食了鱼胆而引发,而是深受这些毫无科学依据的“鱼胆明目”而引发。
在传统中医上,鱼胆被记载着具有“清热”、“解毒”、 “明目”等功效,但这种鱼胆并不是直接生吞,它有规定严格的剂量,也有严格使用方式。
然而就有不少人听信了一些药物偏方等,于是就深信“吞鱼胆能治病”。“鱼胆无毒”被误传为常识,老百姓也缺乏了警觉性,自然吞鱼胆中毒甚至致死的事件也屡屡发生。
有毒的鱼胆吃了有毒,而没毒的鱼胆吃了没用。
所以各位朋友们,治病还需找专业医生更安全一些,
若仅仅依靠吃了什么就能治好,那还要医生有何用呢?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黑鱼“吞食”自己的孩子,并非饥饿而是保护,我们误会太深了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全球已知的品种有36000多种,新品种鱼类还在不断的被发现,平均每年以约150种的速度增加,十多年已增加超过1500种。
大部分鱼类要么在淡水中生活,要么在海水中生活,极少数洄游鱼类在淡水和海洋两种环境中来回迁徙。
鱼类对于我们来说很熟悉,是一种常见的美食,而黑鱼物美价廉很受人们的喜爱。
自古以来关于黑鱼的传说有很多,传说黑鱼是“孝鱼”,那么为什么说黑鱼是孝鱼呢?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黑鱼的的问题,了解黑鱼为什么被称之为“孝鱼”,首先要了解他的生活方式,其次了解大黑鱼对于小黑鱼的教养方式。
之一、黑鱼的生活方式,它有几个名字、它的分布范围、它的身体特征、它的觅食方式、它的适合生长水温、它的产卵季节等。
第二、黑鱼对于小黑鱼的教养方式,黑鱼教养小黑鱼方式很有一套,小时候很宠爱,但是小黑鱼稍微大一点,就基本放任不管,小黑鱼能独自捕食的时候,大黑鱼就会赶走它们。
黑鱼虽说很普遍,但是你并不一定了解它,了解它的生活方式,才能知道大黑鱼对于小黑鱼的良苦用心。因为它的游速没有鱤鱼快,它的敏捷度没有鲈鱼好,但是黑鱼却是分布却是最广泛的肉食性鱼类,它的成功不是偶然。
一、了解黑鱼
了解一个人要先了解他的生活习惯;了解他的口味;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从而真正理解它,了解黑鱼也是如此:
黑鱼的别名:黑鱼是乌鳢的俗称,属鲈形目。又名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火头鱼、黑鳢头等地方不一样名字不一样,光头老家黑鱼也叫火头鱼。
黑鱼的分布:黑鱼在我国地理分布非常广泛,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均有分布,分布十分广泛。
黑鱼的颜色:黑鱼一般偏黑色比较多,水质不同偶尔有其他颜色,腹部有花纹状白色或者米黄色花纹。
黑的鳞片:黑鱼的全身上下布满了大小不同的鱼鳞,局部地方会出现不同的斑纹。
黑鱼全身都有鳞片覆盖
黑鱼的嘴巴:黑鱼的嘴巴很大,嘴角稍微翘起,头部侧扁,整体像圆筒状,有细小密集的牙齿,能够咬住猎物后防止猎物逃脱。
黑鱼呼吸方式:黑鱼的呼吸器官除了鳃以外,还有一个辅助呼吸的器官(鳃上器),黑鱼可将头部伸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黑鱼的体型:黑鱼呈现圆筒状的,整体比较圆润。它的鱼鳃裂大连接嘴巴。
黑鱼的鱼刺:黑鱼鱼刺比较少,只有中间一根脊骨,脊骨旁边有排刺,以及连接背鳍和鱼鳍的少许鱼刺,没有杂乱的鱼刺,这些鱼刺都可以剔除,黑鱼很适合有孩子的家庭食用。
黑鱼身上的鱼刺可以剔除,很适合小孩子吃
黑鱼喜欢的环境:黑鱼比较喜欢在浅水区活动,因为它需要来回浮出水面呼吸,在过深的水域浮出水面不太方便。并不是说深水区没有黑鱼,只是相对来说比较少。
有水草的浅水区黑鱼比较多,因为水草茂密处、或者荷叶的下面、或者能够躲藏的地方,这些地方便于黑鱼潜伏。
黑鱼的泳速:黑鱼体型笨拙,游泳能力不是很好,泳速较慢,但是十分凶猛,爆发力非常强。
黑鱼的游泳速度相对于其他肉食性鱼类来说很慢
黑鱼的食谱:黑鱼食谱非常广泛,只要能够吞下的活物都是它的猎物。各种鱼类、蛙类等,有些大黑鱼甚至能够吞食小型水鸟。
黑鱼的捕食方式:黑鱼泳速较差,主要靠潜伏捕食,潜伏在水草处,以及障碍物处,猎物一旦靠近,黑鱼瞬间冲出,张开大嘴咬住猎物。
黑鱼适合的水温:黑鱼在0~41℃的水温下都可以生存,16~30℃最适合,温度低于6℃时,游动缓慢,觅食能力下降。水温接近0℃时,黑鱼会进入淤泥内、茂密的水草内、石头缝内等越冬。
黑鱼的产卵季节:南北方差异不一样,黑鱼的产卵季节不一样,南方在5-7月,北方在6-7月。
黑鱼在以前的话比较稀有,但是现在来说很平常的鱼类。从这里不难看出黑鱼的聪明之处,虽说笨拙但是它比较有力气,有耐力,靠潜伏一样能吃好,并且吃得饱。在说它们养幼崽的方式,也和这个生活习 *** 息相关。
现在市场上黑鱼一般为养殖黑鱼
二、黑鱼养育后代的方式
黑鱼捕鱼后代的方式相对于其他鱼类来说差别很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黑鱼是“孝”鱼的故事。
黑鱼妈妈每次生鱼宝宝的时候,都会失明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鱼妈妈不能觅食,
如果没有东西吃会饿死的,所以鱼宝宝自己争相游进鱼妈妈的嘴里,直到鱼妈妈复明的时候,她的孩子已经所剩无几了,所以后来人们叫黑鱼为“孝鱼”
其实这是无稽之谈,黑鱼眼睛也不会失明,没有科学道理,黑鱼宝宝进入大黑鱼嘴内是躲避危险的方式,因为有些危险躲避不掉,只能采用这种方式躲避。
光头小时碰到过这种情况,农田边有一个小水塘,里面有两条黑鱼带一群小黑鱼,池塘内的水所剩无几,光头和几个小朋友从家里拿出来洗脸盆,把水舀出来抓黑鱼。抓到大黑鱼后没有发现小黑鱼,回到家把大黑鱼放在水缸里面,大黑鱼竟然吐出了小黑鱼,原来它感受到危险后,把小黑鱼含在嘴里,也是保护小黑鱼的一种方式。
黑鱼浮出水面
黑鱼筑巢:黑鱼不像其他鱼类产卵后就不管了,它们会自己筑巢,给小黑鱼一个安全的环境。
黑鱼很喜欢水草多的地方筑巢,黑鱼夫妻用牙齿把水草咬断,形成一个圆形亮水区(一般在浅水有泥底的水域)。
黑鱼越大巢穴越大,黑鱼越小巢穴越小,并没有固定大小。
黑鱼的产卵:黑鱼产卵前,雌雄黑鱼共同衔取水草或植物碎片构筑鱼巢。
巢的大小视其个体大小而定,巢略呈环状,卵产于巢中,卵为黄色。
雄鱼潜伏于鱼巢中,或巢的附近守护鱼卵,在鱼卵的孵化期,黑鱼的攻击性非常强。
黑鱼守护:只要有青蛙或者小鱼靠近,都会受到黑鱼的攻击。
很多钓鱼人,在这个期间回去钓黑鱼,因为这时候的黑鱼容易上钩。
因为它们不会距离巢穴很远,也不会因为危险离开巢穴,一旦有动静,黑鱼就会发起攻击。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允许外来力量伤害到它的鱼卵。
以前光头也这么钓黑鱼,后来不钓了,毕竟黑鱼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守护自己的后代!
黑鱼在浅水区护崽
黑鱼放牧:小黑鱼孵化3-5天后已经可以离巢穴游动,这时候巢穴就废弃了。
小黑鱼成群游动觅食,觅食浮游生物,大黑鱼一直跟随守护,防止其他鱼类对小黑鱼造成伤害。
只要有鱼类靠近小黑鱼,大黑鱼都会去驱逐它们,防止小鱼受到伤害。
这时候大黑鱼却是很少吃东西,无时无刻都在照顾小黑鱼。
15天左右后小黑鱼已经可以捕食小鱼小虾,大黑鱼对于它们的照顾就没那么上心。
也有可能是锻炼它们野外生存的能力,小黑鱼25天左右大黑鱼对它们基本放任不管。
黑鱼能够自己捕食后,大黑鱼对于小黑鱼放任不管,甚至驱逐
黑鱼的驱逐:黑鱼的领地意识非常强,一般来说在非繁殖季节,附近水域只有一条黑鱼。
即使它们自己的孩子也不行,在小黑鱼能够独立捕食的时候,大黑鱼甚至会驱赶小黑鱼。
让它们去其他地方活动,一般水域附近只有一条黑鱼活动。
说到这里大家作何感想?光头觉得:黑鱼小时候对于小黑鱼的爱很浓烈,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守护小黑鱼,但是黑鱼有点自理能力后,对于小黑鱼的守护明显变小,等到小黑鱼有自理能力后就会驱逐它,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有所启示呢?
大个体黑鱼
综合:黑鱼虽说相对于其他肉食性鱼类来说比较笨重,但是它有它自己的生存方式,相对于其他鱼类来说,黑鱼的分布更广,更能适应环境,不被环境所淘汰。
黑鱼越是了解它越感觉他的不同之处,它的生存方式是:无限放大自己的长处,采用潜伏的方式捕猎。不会拿自己游速慢的短处捕猎,这是它的聪明之处。
另外一个是它教育幼崽的方式,小时候对于幼崽很呵护,这是大爱。幼崽长大以后,越来越疏远,小黑鱼有能力捕食的时候,它们会自动远离,或者驱逐小黑鱼。不让小黑鱼挤占自己的生存空间,这就成了恨。
让小黑鱼有自理能力,能够自己养活自己,能够寻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能够找到自己的领地,怪不得黑鱼相对于其他肉食性鱼类分布更广。
民间传说:小黑鱼会心甘情愿被大黑鱼吞食,也就是所谓的“孝鱼”,其实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一些不可抗拒的危险下,大黑鱼会把小黑鱼含在嘴里,从而保护小黑鱼,而不是吞食小黑鱼,真相令人感动,我们误解了它。
这是光头对于黑鱼的生存方式以及哺育小黑鱼的理解。不对之处各位兄弟多多指出,光头一一改正,希望对钓友有所启发,大家觉得有用的话可以收藏,点赞,转发了解更多关注头条号《光头鱼司令》谢谢大家。
?
黑鱼为什么在民间又被称为“孝鱼”?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崇拜心理,有不同的崇拜对象。有的是迷信的,但也不尽然。迷信或还是迷信,都怀有很神秘的色彩。
就比如说钓鱼人再熟悉不过的黑鱼,这种常见的淡水鱼学名叫乌鳢。但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孝鱼。而且一般人不准吃孝鱼,只有老年妇人才能配得上吃这种鱼。它为什么又叫孝鱼呢,它孝在哪里呢?这还得从黑鱼小的时候说起。
这是长辈们留下来的传说。黑鱼在孵化过程中,很少进食,特别是母鱼比较明显。母鱼产卵下崽后,身体逐渐瘦弱,视力不佳,像老年人的青光眼,看不见食物,老是张着大嘴喝水或喘气,一部分幼鱼心疼母亲,会主动游到母鱼的嘴里,牺牲自己,甘当供品,成为娘的食物,报答其养育之恩。其情可赞,感人至深,故称黑鱼为“孝鱼”。直到现在,在一些地方,给老人祝寿时会进献一条大黑鱼,以此表达晚辈对长辈的孝顺。
那么科学的解释呢?这其实是黑鱼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护子这一能力。但黑鱼并不会失明,鱼宝宝也不会反哺黑鱼妈妈。很多鱼遇到危险时,亲鱼会张开大口让幼鱼藏进去,黑鱼也是这习性。过去的人没有科学知识,直观地理解这个现象。看到小鱼扑进母口,以为小鱼以身饲母了,故有孝鱼之名。
其实如果他们有水下摄影机,很快就能发现,吞进口的小鱼不久就会出来。这类说法就像围城中方老爷子认为多食麻油可以顺产是一样的。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说,这都是生物繁衍成长的自然现象。但我们更愿意理解和接受的是“孝鱼”这一美丽传说。
很多钓鱼人也正是利用黑鱼爱子如命,对其卵与幼鱼十分爱护,用一切力量加以保护的特性对其进行垂钓,并把这种 *** 叫做钓“黄窝”。
一般是在初夏季节。抓住黑鱼护卵的特点,较易钓到。取一条活小泥鳅,钩尖由泥鳅脊部穿过,用钓竿将钩有节奏地朝“黄窝”轻点水面。泥鳅的活动必然激怒黑鱼,从而扑向前去吞食。雄鱼为保护鱼卵,咬住鱼饵,钓鱼人顺势将其拽出。此时雌鱼恋子不会逃走,稍息片刻再下钩,雌鱼又挺身而出,继续保护鱼卵或幼鱼,真可以说是前仆后继,壮烈之至。
说到此,我认为黑鱼爱子之情,令人动容,想到此,倒真觉得不该钓它。但是钓鱼从来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鱼类的痛苦之上的。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