壅怎么读拼音(裾怎么读拼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14 0

其实壅怎么读拼音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裾怎么读拼音,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壅怎么读拼音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雍拼音怎么读
  2. 口壅若川什么意思口壅若川怎么读
  3. “橐龠”怎么读,怎么解释
  4. 雍怎么读
  5. “邕”怎么读
  6. 亠雍怎么读
  7. 塞住的塞怎么读

一、雍拼音怎么读

1、雍(拼音:yōng)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雍的本义不详,一说为地名,一说为水名,一说为鸟名,殷商卜辞多用作人名或地名。后用此字指和谐。又音近通壅、饔、甕等字。

2、雍的甲骨文写,字形像飞鸟(隹)以爪抓起一个方连环形的东西。有的甲骨文加水旁,形旁水是水流之象,表示雍的本义与流水有关。有人说:这鸟是古代神话故事里“精卫填海”的精卫鸟,这个炎帝女的化身正抓住西山的石块去填塞东海。

3、另一说认为,上古把鹡鸰鸟叫作“雍渠”,鹃群飞鸣时,其音“雍雍而和”,故有《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描写和谐的雁叫声为“雍雍鸣雁”。也有人认为“雍”是形声字。殷商甲骨文从隹,宫省去“宀”为声,本义当与鸟有关。

4、从水,表示与古代一条水名有关,“隹”和“吕(宫)”共同构成声旁。也有人认为,甲骨文“雍”鸟形下部为一环形或方形,又作连环形。它所描绘的应该是鸟足为一环形所束缚,无法逃脱,本义是阻塞。

5、古文:邕《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竝於容切,音廱。《玉篇》:和也。《书·尧典》:黎民於变时雍。又《尔雅·释天》:太岁在戊曰著雍。又水名。《水经》:四方有水曰雍。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渔阳郡雍奴县。

6、又《前汉·中山靖王传》:雍门子壹微吟。注:张晏曰:齐之贤者,居雍门,因以为号。苏林曰:六国时人,名周。又《广韵》:姓也。祭仲壻雍纠,见《左传·桓十五年》。

二、口壅若川什么意思口壅若川怎么读

1、口壅若川什么意思?口壅若川怎么读?

2、拼音:kǒu yōng ruò chuān,简拼:kyrc

3、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4、成语例句:夫心险如山,口壅若川,怨怒之情不一,欢谑之言无方。★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

5、注音:ㄎㄡˇㄩㄥㄖㄨㄛˋㄔㄨㄢ

6、成语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三、“橐龠”怎么读,怎么解释

橐龠读音为:tuó yuè,指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此喻肺主气,司呼吸,调节气机的功能。

一、橐拼音:tuó,注音:ㄊㄨㄛˊ,部首:木部,部外笔画:12画,总笔画:16画

五笔:GKHS,仓颉:JBMRD,郑码:AJGF,四角:50904,结构:上中下,电码:2891

笔顺:一丨フ一丨丶フ一ノ丨フ一一丨ノ丶

3、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具炉橐,橐以牛皮”。

二、龠拼音:yuè,注音:ㄩㄝˋ,部首:龠部,部外笔画:0画,总笔画:17画,五笔:WGKA

仓颉:OMRB,郑码:ODJL,四角:80227,结构:上中下,电码:7900,区位:5763

笔顺:ノ丶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丨丨

2、古代容量单位,等于半合(gě)。

藏钱的袋子,旧时多系于腰,故名。

四、雍怎么读

1、雍(拼音:yōng)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雍的本义不详,一说为地名,一说为水名,一说为鸟名,殷商卜辞多用作人名或地名。后用此字指和谐。又音近通“壅”“饔”“甕”等字。

2、以国名为氏。西周初周朝刚建立时,周文王的第十二个儿子,也就是周武王的兄弟,被封于雍地,就是现今河南省沁阳市一带。这位王子又封为伯爵,所以人称雍伯,雍伯是雍国的创始人。其后人以国名为氏,称雍氏,世代相传,形成了今天的雍姓。

3、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金世宗完颜·乌禄,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金世宗完颜·乌禄,公元1123~1189年,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孙子,汉名完颜雍。完颜雍出生于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庙号世宗仁孝皇帝。

4、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我国东北一带姓雍者多源于此。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觉尔察氏,满语为Giorca Hala,以地为氏。世居长白山、佛阿拉、觉尔察等地。另外在清太祖祖父的兄长德世库后裔子孙终,犯被革退、系紫带子者,皆沿用祖名觉尔察为氏的。所冠汉姓为雍氏、赵氏、肇氏、孙氏、常氏、陈氏等

五、“邕”怎么读

1、从川,从邑。水流(川)围绕城邑。本义:四方被水环绕的都邑。

2、古地名,即邕州【Yong prefecture】,在广西南部,约相当于今南宁市及邕宁、武鸣、隆安……等县地。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简称【Nanning】。

邕邕(和乐的样子);邕穆(和谐的样子);邕睦(和睦,和洽);邕熙(和睦兴盛);邕文(雍容大雅的文章)。

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yǔ)(今河南省开封市圉镇)人。[1]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著名才女蔡文姬之父。因官至左中郎将,后人称他为“蔡中郎”。生平喜藏书,多至万余卷。

宇文邕(543-578年),北周武帝,汉化鲜卑人,小字弥罗突,公元560-578年在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宇文泰第四子。曾用年号:保定(561-565);天和(566-572年三月);建德(572年三月-578年三月);宣政(578年)。谥号武帝;庙号高祖;陵墓孝陵。

唐邕,字道和,生年不详,卒于隋开皇初年。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南晋源镇)人。唐邕性识明敏,有泊世的才能,太昌元年(532年)被推荐作北魏孝武帝的丞相、柱国大将军高欢的幕僚,在兵曹掌文书帐簿。他善书记、默识强记,办事干练有方。

李邕(678-747年),即李北海,也称李括州,唐代书法家。字泰和,汉族,鄂州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其父李善,为《文选》(梁萧统编选)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

六、亠雍怎么读

1、雍(拼音:yōng)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雍的本义不详,一说为地名,一说为水名,一说为鸟名,殷商卜辞多用作人名或地名。后用此字指和谐。又音近通“壅”“饔”“甕”等字。

2、也有人认为“雍”是形声字。殷商甲骨文从隹,宫省去“宀”为声,本义当与鸟有关。从水,表示与古代一条水名有关,“隹”和“吕(宫)”共同构成声旁。

3、也有人认为,甲骨文“雍”鸟形下部为一环形或方形,又作连环形。它所描绘的应该是鸟足为一环形所束缚,无法逃脱,本义是阻塞。从水,可能表示水被壅塞而成的池沼。以“雍”为偏旁的字,一般都含有阻塞、环抱之意,如壅、拥等。

4、甲骨文中雝字构件水作,鸟形下部连环形或省。在西周金文里的“雍”,形体开始变异,连环形变为“吕”,或省作一个环形。水形则繁化。同时有的字增加形旁殳。春秋时与商周以来的主流结构保持了一致。战国时,“隹”和“吕”共同构成的声旁极尽变化,试看下列字样得见一斑:

5、又水名。《水经》:四方有水曰雍。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渔阳郡雍奴县。又《前汉·中山靖王传》:雍门子壹微吟。注:张晏曰:齐之贤者,居雍门,因以为号。苏林曰:六国时人,名周。又《广韵》:姓也。祭仲壻雍纠,见《左传·桓十五年》。

6、又《集韵》通作雝。班固《两都赋》:乃流辟雍。按《礼王制》作辟雝。又《集韵》委勇切,音壅。《周礼·秋官·司寇》:雍氏。注:谓堤防止水者也。《释文》:雍,於勇反。又《集韵》:祐也。扬雄《甘泉赋》:雍神休。注:晋灼曰:雍,祐也。师古曰:雍,聚也。雍读曰拥。

7、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竝於用切,音㙲。《广韵》:九州名。雍,拥也。东崤,西汉,南裔,北居庸,四山之所拥翳也。《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释文》:雍,於用切。按《尔雅·释地》作雝。

七、塞住的塞怎么读

一、塞住的塞的拼音是sāi,意思是堵,填,是一个动作的意思。

1、堵;填:塞住漏洞。箱子塞满了。

2、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瓶塞儿。软木塞儿。

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

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塞外。要塞。边塞。

三、组词有堵塞闭塞语塞要塞塞责边塞塞外塞北旋塞栓塞梗塞壅塞活塞哽塞等。

文言版《说文解字》:塞,隔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塞,筑在边区的隔障。字形采用“土”作边旁。

壅怎么读拼音(裾怎么读拼音)-第1张图片-

塞住容器口使内外隔绝的东西:瓶~。

由于激动、气愤或理亏等原因而一时说不出话:悲愤之下,一时~。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拼音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