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糖和红糖的区别,黄糖和红糖的区别图片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62 0
这种“糖”长肉速度很快,但很多人每天都在吃

我搞减肥好多年了,我发现有一种“糖”长肉速度很快,很多人天天吃,但却毫无察觉。

啥糖?答:果糖。

果糖,是一种单糖,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它以游离状态大量存在于水果的浆汁和蜂蜜中,属于糖类(指碳水化合物)的一种。

果糖是一种很“特殊”的糖。对比葡萄糖,果糖的主要代谢“场所”在肝脏,而且果糖这玩意还不咋升血糖。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中的科普:葡萄糖的升糖指数(GI)是100;蔗糖升糖指数是65;而果糖的升糖指数是23。也就是说,果糖的升糖速率比葡萄糖低4.3倍,比蔗糖低2.8倍。

果糖的“特殊”不仅仅是“低升糖”,它还非常的甜。现在业内普遍认为,果糖是甜度更高的天然糖,果糖的甜度一般被认定是蔗糖(也就是白砂糖,红糖,冰糖,方糖等)的1.73倍。

这么低的升糖速率,这么高的甜度,对“糖友”来说,那简直是太友好了。所以在上个世纪,果糖曾一度被认为是很健康的糖。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对果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科学界逐渐认清了果糖的“真面目”,才明白果糖的危害,可一点也不小。

2002年11月,M国《临床营养》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称:摄入高果糖会提高患高血脂、肥胖症、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

2005年12月,M国《自然临床肾病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研究称:果糖导致的高尿酸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可能是代谢综合征流行的病因<2>。

2009年5月,M国《临床研究期刊》发表了一篇研究称:在超重或肥胖的人群中,饮用果糖甜味饮料比饮用葡萄糖甜味饮料,更容易增加内脏脂肪和脂质,并降低胰岛素敏感性<3>。

那为啥“低升糖”、高甜度的果糖,容易对人体健康和长胖,产生不容忽视的危害呢?自初中时就没学好“生化”的杜师傅,专门去研究了《生物化学——基础理论与临床》这样难啃的书,还查了不少的资料,我大概搞懂是咋回事了。

主要原因有两点:

之一,果糖的代谢“场所”单一。

教科书上说,你吃进去的80%以上的果糖,只能在肝脏内代谢。代谢场所太单一,不但容易给肝脏造成代谢压力,也容易在肝脏内堆积。而葡萄糖的代谢不一样,身体内有很多“场所”都可以代谢葡萄糖,比如肝脏、血液、大脑和肌肉等。大约只有15%至30%的葡萄糖需要肝脏来代谢。

而且葡萄糖这玩意,身体用不完,还可以把多余的一些,转化成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被之为“肝糖原”和“肌糖原”。但身体是无法直接储存果糖的。

第二,果糖的代谢没有“限速酶”。

这是果糖对胖友极其不友好的底层逻辑之一。“限速酶”是怎么回事呢?简单说,就是葡萄糖的代谢速度,会根据你身体对它的需求量,进行调节。如果你身体对葡萄糖需求量饱和了,葡萄糖的代谢速度就会在一些“限速酶”的作用下,慢下来。这样就降低了合成脂肪的概率。

但果糖不行,无论你身体缺不缺“糖”,果糖都会保持高速的代谢。几乎没有“酶”能管得了它的代谢速度。假设你身体现在对葡萄糖的需求量饱和了,果糖也不会因此降低它的代谢速度,就在这一直高速的代谢,你不缺“糖”了,它甚至可以帮你从源头合成脂肪。

所以,长期高果糖饮食的人,会胖得很快,而且大概率会造成,肝脏内脂肪堆积(脂肪肝)和内脏脂肪堆积(大肚腩)。

我说了这么多“果糖”对胖友的危害,有人可能会说,我平时也不咋吃水果呀?其实,认为果糖就是水果中的“糖”,是对果糖更大的误解。果糖含量更高的常见食物有三种,水果还要往后排。

1、蔗糖:比如:白砂糖、赤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粗糖(黄糖)、方糖等。因为蔗糖是由一分子的果糖和一分子的葡萄糖组成。所以蔗糖中的果糖含量一般是50%。

2、高果糖浆:比如果葡糖浆,玉米糖浆和麦芽糖浆等。果糖含量在42%至55%,大概也有一半是果糖。

3、蜂蜜:果糖含量更高能达到4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你吃了100克的蜂蜜,假设这100克蜂蜜中的碳水含量是80克,那它的果糖含量大概就有32克。

上面这三位“老大哥”,虽然含量略有不同,但对我国同胞摄入“高果糖”的贡献来说,几乎可以相提并论。

蔗糖这玩意无处不在,零食,甜食,油炸食品,汉堡包,外卖,辣酱,花生酱,丸子等等。假设每100克酸奶添加了10克“白砂糖”,那就等于说它添加了5克的果糖,你吃不吃?

高果糖浆滥用于加工食品,我前段时间去超市买肉丸、面包,我发现都添加了高果糖浆,甚至有些豆浆粉都添加“麦芽糖浆”,现在就滥用到这种程度了。

蜂蜜在“养生圈”倍受推崇,比如蜂蜜柚子茶,蜂蜜柠檬茶,蜂蜜通便茶是很多女性的更爱,这是养生,还是在“养肉”呀。

分析了这么多,你现在明白我为啥说,现在很多人每天都在吃“果糖”了吧?更可怕的是,很多人每天都在吃,但却对它毫无察觉。

话说回来,跟这三位“老大哥”相比,水果那是妥妥的“弟弟”。

当然,水果这个“小弟”很多时候也“打”人。根据M国农业部的数据:每100克樱桃,果糖含量约12克;每100克火龙果,果糖含量约10.5克;每100克葡萄,果糖含量约9克。有人说,这个含量也不高。问题是,喜欢水果的人,吃100克是很难合上“嘴”的,吃一斤打底的话,那吃进去的果糖就很高了。

水果中也有性格比较“温和”的小弟,比如每100克柠檬,果糖含量只有约1.1克;每100克草莓含量约2.9克;每100克木瓜含量约3克。

所以,果糖,不能简单理解为就是水果中的“糖”。它无处不在,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识别出它们,长出“大肚腩”倒也不奇怪。

这长文篇知识点比较多,杜师傅来总结一下:

1、果糖是一种“低升糖”、高甜度的糖。

2、长期摄入高果糖,会造成肥胖、脂肪肝、高血脂、大肚腩、高尿酸和胰岛素抵抗,甚至会引起或加重2型糖尿病。

3、果糖的危害,主要因为代谢“场所”单一,缺少“限速酶”。

4、含果糖更高的食品,分别是蔗糖、高果糖浆和蜂蜜。水果排第4,因为有些水果含量高,有些水果含量低。

5、果糖无处不在,很多人每天都在吃,但却对它毫无察觉。

最后,为了避免误导了一些瘦子。我再补充一句:我所说的这些“危害”,是指一个已经胖起来的人,还保持着“高果糖”饮食。如果说是一个瘦子,每天吃很少的果糖(25克以内),对健康的负面影响会很小,甚至会没啥负面影响。

全文完,原创不易,如果你觉得有帮助,记得给杜师傅点个“赞”。

黄糖和红糖的区别,黄糖和红糖的区别图片-第1张图片-

我是杜轩建,一个“靠点谱”的减重营养师。


参考资料:

<1> Elliott SS,Keim NL,Stern *** ,et al. Fructose,weight gain,and th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02,76,911-922.

<2> Nakagawa T,Tuttle KR,Short RA,el al.Hypothesis: fructose-induced hyperuricemia as a causal mechani *** for the epidemic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Nat Clin Pract Nephrol,2005,1(2):80-6.

<3> Stanhope KL, Schwarz JM, Keim NL, et al.Consuming fructose-sweetened, not glucose sweetened, beverages increases visceral adiposity and lipids and decreases insulin sensitivity in overweight/obese humans.J Clin Invest. 2009;119(5):1322–1334. doi:10.1172/JCI37385.

哪些糖适合糖尿病病友吃,你会选择吗

糖是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调味品,但是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好像是悬在头顶的一个利剑,又爱又恨。糖对糖尿病人真的那么可怕吗?我们对糖又有多少了解,生活中那么多糖,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用?

糖可分为很多种类:有天然的糖、精炼的糖、人工糖精和代糖(有营养)。每种糖都有各自的用途、甜味、气味、热量和营养价值。下面我们来一 一了解一下我们生活中常常碰到的糖,来帮助你选择,而不要谈“糖”色变。

葡萄糖

葡萄糖是6碳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它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天然葡萄糖水溶液旋光向右,故属于“右旋糖”。 葡萄糖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中间产物,是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葡萄糖几乎存在于所有能吃的植物当中,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它的甜度大约是蔗糖的三分之二。葡萄糖是所有种类的糖被人体分解后的存在的形式,它最终为人体提供能量。葡萄糖能够从水果、蜂蜜和玉米中提取。当葡萄糖由水解玉米淀粉经过商业流程生产出来,那么它就是非健康的了。

果糖

果糖中也含6个碳原子,是一种单糖,和葡萄糖是同分异构体,也就是说分子量相同而结构不一样。它主要存在于水果的浆汁和蜂蜜中,果糖还能与葡萄糖结合生成蔗糖。它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天然的果糖是富含营养的甜味剂,它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营养素,它不像蔗糖(白糖)那样只含有热量。果糖与传统的天然糖之间更大的区别就是升糖指数低,即GI值低,在人体的血糖升高指数仅为23,而蔗糖则高达65。也就是说,食用果糖后人体血糖的升高程度要远远低于其他传统的天然糖。

果糖之所以升糖指数低,主要是由于果糖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要比葡萄糖和蔗糖等传统糖都要慢,并且果糖的代谢并不依赖胰岛素,而是直接进入人体肠道内被人体所消化利用,因此,果糖不会使你的血糖产生钟摆效应。

蜂蜜

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花蜜或分泌物,在其体内经多种转化作用,反复酝酿,产生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同时把花蜜中的多糖转变成人体可直接吸收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平均来说,蜂蜜含有将近20%的水分,大约40%的果糖,30%的葡萄糖和10%的蔗糖,剩下的部分是其他糖与微量的天然存在的酸、脂肪、矿物质和酶等物质。天然的未经高温消毒的蜂蜜被看作是替代精制糖的佳品,品质更好的蜂蜜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过滤和提炼的。即便如此,但也要注意,食用也要适量。

麦芽糖

麦芽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麦芽糖属双糖类。麦芽糖是淀粉、糖原、糊精等大分子多糖类物质,经过淀粉酶作用后的水解产物,再经麦芽糖酶催化,变成两个D-葡萄糖分子。它常常是由某些谷物与天然的酶“用麦芽处理”而制得。最受人们青睐的两种麦芽糖是大麦芽和糙米糖浆。麦芽糖的甜度大约只有蔗糖的三分之一。

乳糖

乳糖是在牛奶中天然存在的糖。乳糖是一种双糖,由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以糖苷键相连。甜度是蔗糖的15%。

乳糖在自然界中仅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一分子乳糖消化可得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半乳糖能促进脑苷脂类和黏多糖类的生成,因而对幼儿智力发育非常重要。工业中从乳清中提取,用于制造婴儿食品、糖果、人造牛奶等。

纯枫糖浆

纯枫糖浆是取自枫树的汁、未经精炼过的糖浆。它不像枫糖或是枫糖浆那样包含很高比例的蔗糖。它是高度集中的天然甜味剂,有着美妙的香味和柔和的口感。纯枫糖浆富含锌、钙、镁、锰和一些维生素B族。而超市中售卖的枫叶香味的糖浆通常是玉米糖浆(精制糖),这些玉米糖浆中只有大约20%的枫叶糖浆,并添加了人工色素和香精。

麦芽糖浆

麦芽糖浆是以优质淀粉为原料,经过液化、糖化、脱色过滤、精致浓缩而成的,以麦芽糖为主要成分产品。麦芽糖是经糖苷键连接两个葡萄糖单位而成的双糖,又称为麦芽二糖。大麦芽糖浆是一种醇厚色泽较深的甜味剂,由浸泡过的和发芽的大麦 *** 而成。由于它被人体消化得很慢,因此相比于其他甜味剂,它更加温和地升高血糖水平。

龙舌兰糖浆

龙舌兰糖浆,是从墨西哥仙人掌(cactus)的果实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甜味剂。果实中的汁在自然状态下含有90%的果糖,并不像高果糖玉米糖浆那样是取自玉米的精制果糖。龙舌兰富含维生素B、C、D、E,钙、铁 磷、镁、钾,锌、硒和铬。

甜菊

甜菊在南美洲也被称为“芳香的草料”。在南美洲,它被用作甜味剂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甜菊的叶子含有蛋白质、纤维、碳水化合物、铁、磷、钙、钾、钠、镁、锌、芦丁(一种类黄酮)、维生素A和维生素C。

精制糖

精制糖也是提取自植物的糖,但是经过了加工处理.把它们的营养全都丢弃了。如:

  1. 蔗糖,一种普遍用于家用或商业食品的糖。

  2. 轻质糖蜜是将甘蔗之一次提取之后剩下的糖浆。

  3. 枫糖是经脱水处理的枫糖糖浆,它比蔗糖要甜。

  4. 红糖(黄糖和红糖)是含有糖蜜的精制甜菜糖或蔗糖,呈结晶状。超市里销售的大多数红糖是含有糖蜜的普通精制糖,含有96%的蔗糖。

  5. 高果糖玉米糖浆是所有高度加工食品中最常见的糖,比如软饮料和垃圾食品等。高果糖玉米糖浆的血糖指数为89,而水果中天然果糖的血糖指数是23。

上述的这些糖都是我们生活中会接触到的,作为糖尿病患者我们尽量选择那些纯天然、没有经过过度加工、升糖指数低的糖,它不但对血糖影响小,同时还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尽量减少使用过度加工、工业化的精制糖。

白糖、冰糖、红糖、黑糖……功效差异这么大

糖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白砂糖、黄糖、红糖、冰糖……糖的种类不同则口感不同。

虽然它们都是由甘蔗提炼而成,但因 *** 工艺不同,导致其所含成分各异,这也就使得这些糖拥有了不同的功效。

冰糖

冰糖是白砂糖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是由蔗糖加上蛋白质原料配方,经再溶、洁净处理后重结晶而制得的大颗粒结晶糖,呈透明或半透明状。

由于其结晶如冰状,故名冰糖,也叫“冰粮”。

我国在汉时已有生产,冰糖带有清爽不腻的甜味,可用作各种滋补食品的调味辅料。

中医认为,冰糖性平、味甘,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中气不足、饥不欲食、口燥咽干等病症。

白砂糖

白砂糖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其内服具有补中缓急、生津润燥等功效,适用于口干舌燥、久咳不愈等症。

《本草纲目》记载:“润心肺燥热,治嗽消痰,解酒和中,助脾气,缓肝气。”

白砂糖外用还具有凉润的营养作用,如口舌生疮或溃烂时,白糖外敷有利于创面愈合。

红糖

红糖没有经过高度精练,几乎含有蔗汁中的全部成分,营养价值相对较高。

红糖味甘、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健脾暖胃、缓中止痛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寒之胃痛、腹痛患者。

与白糖相比,红糖性温的同时还能活血化瘀,这也是推荐经期宫寒腹痛妇女喝红糖水而不是白糖水的原因。

黄糖

黄糖严格意义上,是红糖的一种。

红糖在熬制过程中火候较小,色泽较淡时,会呈淡黄色或青色,制成的便是黄糖。

黄糖的功效作用和食用禁忌与红糖相类似,其温性应较红糖弱。

黑糖

黑糖的 *** 工艺较红糖复杂, *** 温度也比红糖高,颜色较深,有独特的焦香味。

黑糖的功效与红糖类似,但温通力度更强,所以除了具有红糖的功效,其还可温经通络。

现在市场上流行黑糖姜母茶,就是用老姜与黑糖搭配,以增强其温通的功效,适合寒症疼痛者服用。

麦芽糖

麦芽糖较为特别,它又叫饴糖,一般由玉米、大麦、小麦、粟(小米)或玉蜀黍(玉米)等粮食经发酵糖化而制成,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中药。

饴糖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生津润燥和润肺止咳等功效。

脾胃虚寒的人适合吃饴糖。

单味饴糖内服亦有补脾益气的功效,可冲服,每次15~20克,饭前服用。

不过,食用饴糖也有禁忌,一般来说,湿热内郁、腹胀呕吐、痰热咳嗽和小儿疳积等人群不适合食用。

#总结

黑糖、红糖和黄糖均有温养脾胃的功效,温中力度依次递减。

白砂糖和冰糖可以平补脾胃,而冰糖还有助补胃阴的功效,更适合阴虚者食用。

麦芽糖温中补虚,但质地黏稠,积食之人不宜。

糖虽甜,但不能贪嘴哦~

糖尿病人,遵从饮食2禁忌,血糖控得相当稳,但是你做得到吗?

糖尿病饮食禁忌1:忌糖

糖尿病患者必须忌糖,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糖忌却没有那么容易,也是一门学问,对不对?学过基本生物学的都知道,糖这有看得见的白砂糖,黄糖,红糖,还有看不见的糖,例如各类细粮主食,水果,蔬菜中,所以,忌糖,不仅要忌看得见的糖,还要忌看不见的糖。一起来看下细分吧?

一、看得见的糖

看得见的糖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含有甜味的各类糖类,或者各类糕点,零食:

1、首先是各种糖类。举例说明:常见的白糖、红糖、冰糖、麦芽糖,等,这些糖类使我们非常常见的看得见的糖。

2、含糖分高的的糕点,零食,饮料,举例说明:奶油蛋糕,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果酱,甜甜圈,冰淇淋,可乐,雪碧,各类甜味饮料。

3、特别指出:忌食蜂蜜,蜂蜜80%以上都是糖分,而且其中40%左右的都是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的葡萄糖,也就是说和蜂蜜就差不多等同于喝糖了,所以,蜂蜜一定是要少喝,甚至不喝的。

建议:糖尿病的你,想要好好的,就要尽量与糖保持距离。其一可以吃一些无糖零食,现在很多平台都可以买得到。其二,多吃一些豆制品,他们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降血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好处多多。

二、看不见的糖

1、米,面等细粮,以及富含淀粉的藕,土豆,地瓜等。这些食物富含淀粉,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这些就是看不见的糖,所以血糖高的人不适合吃太多细粮。

建议:以每天不超过一拳头饭团为准,可以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此外,可以少量多餐。

2、高糖水果,常见的比如车厘子,榴莲,葡萄,龙眼,甘蔗。这些水果里面含有大量的容易被人体吸收的果糖和葡萄糖及蔗糖。这些糖都属于简单糖,吃下去的是水果,吸收的就是糖分了,糖友们一定要少吃!

建议:可以吃一些低糖水果,低糖标准是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少于10克,比如香蕉,猕猴桃,柠檬,木瓜,柚子,番石榴等,都是低糖或无糖水果。

糖尿病饮食禁忌2:饮酒和咖啡

说实话,酒和咖啡对于上班一族来说,真的是无法避免,比如,经常要参加应酬,大家都知道我会喝酒,自然每次都跑不了,不喝不是,喝了又不适。此外咖啡更是几乎每天必备,下午上班犯困基本上都是靠咖啡续命,能不喝吗?

咖啡会导致人体血糖上升,就算不加糖,也是一样的,而且他会影响你的其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效果。

饮酒对于糖尿病的人来说,就更加要不得,总结了一下,大家看有没有道理?

喝+吃:喝酒一般都要吃东西吧,吃就是摄入各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吃这些东西就要消化,消化过程胃部需要大量血液,喝酒加速血液流通,血糖快速升高。

喝+不吃:喝酒不吃东西(这很少存在,除了战斗民族)又会影响肝脏的排毒,分解功能,导致肝糖分解异常,造成血糖低。

总而言之:喝酒和咖啡对于糖友就是百害而无一利,如果是你,小命重要还是口腹之欲重要?你还喝吗?

结束语:

糖尿病患者,饮食这2个禁忌一定要注意,可能你都知道,但是你不一定做得到。少吃糖,不喝咖啡,忌酒。当然,对于糖友来说,光这些还不够,这些只是饮食中的重要一环,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比如适量运动,适量用药,都是必不可少的,控制糖尿病最关键的是什么?

坚持,持之以恒,治病非一朝一夕之功,坚持去做,约束好自己,才是王道!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同样是糖,红糖冰糖比白糖到底“好”在哪里?看完不淡定了

中国人在做菜时会用上糖,糖可以提鲜,使菜的味道更好。不过糖的种类很多,比如有白糖,红糖,冰糖,若用错了还会起反作用。那大家知道这些糖的区别在哪里吗?

对白砂糖的认识人们都觉得它吃多了会“上火”,而红糖是女性“补血”“暖身”的好东西,冰糖吃了能润喉还能下火。那真的是红糖和冰糖比白糖好吗?其实这些糖叫法不一样,但主要的成分都是蔗糖,都来源于甘蔗或甜菜。它们的区别在于提取的工艺不一样。

红糖的提取 *** 最简单。把甘蔗榨汁、过滤和熬煮后就能变成红糖了。它的颜色变红是因为在熬煮的过程中氧化了,因此红糖有种很特殊的“焦糖”味。市场上卖的黑糖、黄糖的提炼 *** 和红糖差不多,只是熬煮的时间不一样,温度也不一样,这就使它们的颜色有这些差别。

红糖、黑糖都保留了甘蔗或甜菜里比较多的营养物质,但是绝大部分成分还是蔗糖,约占比为95%。而白糖是在红糖的基础上经过了纯化、漂白等工艺而炼出的糖。如果把白糖重新结晶又可得到粒状的结晶体如白砂糖与冰状的结晶-冰糖。我们日常吃的那种非常细腻的白糖其实是绵白糖。它们的蔗糖占比大概要在99.9%以上。

至于人们认为的红糖价值高,其实只是它比白糖多了一点点的钾、铁、镁、钙等物质,但这差别是非常的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被人们推崇的补血作用更是不靠谱。成年女士一天需要补充的铁剂为20mg,而一勺红糖只能给你0.2mg的铁,如果真想用红糖补铁,那你一天至少要喝100勺的红糖,但吸收的热量却非常的高。而让你更难受的是红糖里的铁是非血红素铁,人体对它的吸收率只有1%到3%,这就意味着你可能把自己都补成一个大胖子了,但血却没补上。

再说一下冰糖“下火”作用,上火是指脸上长痘,有口腔溃疡,便秘等症状。但冰糖主要成分是蔗糖,所以对这些症状它是根本就没有作用的。相反有科学证实糖对健康的伤害很大:会损害牙齿,让人肥胖,还有让人得痛风、肾结石、心脏病的概率增大。

所以说不管是红糖还是其他的糖都会让人吃了变胖和得病的,大家能不吃时就尽量不吃了。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再叙:黄玉、糖玉、黄沁料和黄口料各自的特点

黄玉:

和田黄玉是按照颜色分类而成的一大玉种。黄玉的黄为原生色,由和田玉内部本身存在的稳定三氧化二铁致色,以“黄如蒸粟”者为极品。上等黄玉宛如鸡油,珍稀罕见,自内而外均匀柔和,散发着端庄柔美、高贵华丽的韵味,价值极高。

糖玉:

糖玉指的也是一种玉色,因受铁元素等物质侵染而形成颜色。从颜色上分,我们一般分为黄糖和红糖两种。在山料、山流水料及戈壁料等都有发现糖玉,目前新疆和田、叶城、于阗、且末、若羌以及青海格尔木、俄罗斯等地均有出产。

黄沁料:

黄沁料是由于籽料长期浸在水中,水中的铁等矿物离子慢慢的渗透浸入肉质的微小裂隙中并沉淀下来,随后与空气发生氧化作用,最终形成了或深或浅的黄沁。黄沁料的颜色是次生的、由外向内的,通常留有白色的玉肉,色泽明艳典雅,过渡自然,手感油润细腻,是收藏潜力仅次于黄玉的料种。

黄口料:

黄口料属于和田玉山料,原石块度有大有小,产地以若羌和黑山为更佳。黄口料更大的特点是颜色发绿,硬度高,细密度、油脂感上不如前者。黄口料也有新坑、老坑之分,老坑黄口料多掺汤色,新坑黄口料白点多,升值空间不大。

万万没想到!红糖、冰糖、白糖的差别那么大

红糖、白糖、冰糖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糖类,一碗绿豆沙、莲子百合糖水加点糖,再滋味不过了,但我们吃了这么多年的糖,关于它们的区别你又知道吗?红糖、白糖、冰糖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红糖、白糖、冰糖的 *** 工艺不同

红糖是以甘蔗为原料,经提汁、澄清、煮炼,采用石灰法工艺制炼而成的粗糖,是没有经过高度精炼的蔗糖,整个加工过程中不加入除石灰外任何化学试剂及食品添加剂,完全保留甘蔗原有风味和营养物质。红糖的缺点是杂质多,由于颜色的不同,有黑糖、红糖、黄糖等,颜色越深,糖的纯度越低。

在红糖的基础之上,增加纯化、脱色的过程,再去除下杂质,就变成了白糖。但同时也丢弃了红糖中一些丰富的营养素,优质的白糖纯度很高,含有99.8%的蔗糖,几乎是没有什么杂质的。

冰糖是以白糖为原料,经再溶、结晶处理后重新结晶而制得的大颗粒结晶糖,冰糖有单晶体和多晶体两种,单晶冰糖呈规则的通明晶体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出品的新型冰糖;而多晶冰糖又称为老冰糖、土冰糖、块冰糖等,是用传统工艺生产而成的不规则晶体状冰糖。

由于生产过程有所差异,同样是100克的糖,红糖中所含有的糖分要低于白糖和冰糖,营养素含量也多于这两种糖类。那它们的功效有什么不一样吗?

红糖保留了较多甘蔗的营养成分,也更加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近年来,红糖受到越来越多女性欢迎,红糖的保健作用真有这么大吗?

痛经时许多女性会喝红糖水,认为能缓解痛经。事实是,红糖水对痛经并没有太大作用,科学上也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红糖可以治疗痛经。又常说喝红糖水可以补血,因为含有铁。不过红糖含铁量很少,吸收率还低,对于改善贫血意义不大。

白糖甜度高,糖分含量高,增甜效果快,而且缓和酸味的能力更强,是必不可少的调味料。但白糖是经过提炼的,里边的营养素已经很少了,它主要起到一个调味的作用。而且白糖还含有大量的糖分,吃多了会影响身体健康。

冰糖性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特别是肺燥咳嗽、干咳无痰的时候,适量食用冰糖,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的帮助。夏天用冰糖煮汤、泡茶有利于清火消热。

看到这里,大家关于红糖、白糖、冰糖的区别应该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选择这三者的时候,更好是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小提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和儿童应将其每天的游离糖摄入降低至其总能量摄入的10%(约50g)以下,如果可以,更好降低到5%(约25g)以下。还是不建议大家多吃糖噢!

赤砂糖与红糖确实有区别,但可能不是你想要的区别

红糖在中国民间有着极高的号召力。除了红糖,还有黄糖、黑糖、赤砂糖等等类似的称呼。在过去几年中,“红糖”与“赤砂糖”的争端一直不断。不仅在养生爱好者中间纠缠不清,最近甚至闹到了监管机构并上诉到了法院。有趣的是,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武汉和杭州做出了相反的判定,就更让这一争端扑朔迷离。在杭州,因为监管机构认定二者不同,所有混用二者的商家被“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及违法经营的食品,并处以罚款82290元”。

关于“赤砂糖vs红糖”这个问题,有三个要点:

之一、赤砂糖和红糖,在生产工艺上的确不同

在国标标准中,对于二者的定义是这样的:

这个描述可能大家看起来还是不明白。简单说,就是二者都是用甘蔗汁 *** 的。红糖是直接脱水干燥,而赤砂糖是提取了一部分糖制成白砂糖,剩下的再干燥成赤砂糖。

在一定意义上,赤砂糖可以看做是白砂糖生产的“副产品”。

因为加工工艺的不同,所以在微量成分和形态上,红糖和赤砂糖也就有了一定的不同。杭州市监局、市 *** 以及受理上诉的法院的裁定也是基于“赤砂糖与红糖分别执行不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所以认为“两者并非等效的名称,不能混同使用” 。

第二、在营养组成上,二者其实差异甚微

显而易见,红糖和赤砂糖的主要成分都是糖。对于红糖推崇者强调的“微量成分”,有文献检测比较过一些样品,结论是二者各有千秋。而这个检测问题在于,红糖的生产工艺标准化程度很低,微量成分的波动很大,而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赤砂糖,微量成分也会有很大差别。这种比较,很难具有代表性。

武汉食药局认为,二者并没有本质不同:

第三,不管是红糖还是赤砂糖,都没有传说中的“保健功效”

许多人相信红糖有“补血”之类的保健功能。而且这种功能,要“古法红糖”才具有。因为“古法红糖”是传统工艺生产的,保留了更多所有甘蔗汁中的成分,而赤砂糖经过机器加工和化学处理,所以“营养价值低”。

不管是“古法红糖”、“赤砂糖”还是白砂糖,主要成分都是糖。而红糖推崇者所期望的“保健功效”是来自于其中的杂质成分。按照这种理念,那么蔗糖含量低、杂质含量高的红糖才应该是“好红糖”。但是在行业标准中,却含糖量(也就是杂质更少)高的产品等级高。一级红糖的含糖量要求不低于90%,二级红糖的含糖量不低于85%;而赤砂糖则是一级的含糖量不低于92%,二级的含糖量不低于89%。

那么到底是杂质多了好还是少了好,大家有没有晕?

从标准要求的这些数字来看,似乎是红糖的杂质(也就是大家认为的“功效成分”)比赤砂糖高。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它们中除了蔗糖和那些微量营养元素,还有相当含量的水。因为红糖含水量往往比赤砂糖要高,所以那些臆想中的“功效杂质”到底是红糖多还是赤砂糖多,就难难说了。

实际上,有“保健功效”的微量成分是什么,红糖推崇者们往往也只是靠“莫须有”的信念来支撑。最常见的说法是“红糖富含铁”,所以能够“补血”。100克红糖中含有几毫克的铁——也就是说,为了这几毫克铁,你不得不摄入近400大卡的热量和100克糖(膳食指南中糖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50克以下)。相比之下,100克瘦猪肉也含有类似含量的铁,但只有140大卡热量,而且含有20克的优质蛋白质。如果是吃猪肝,在只需要10克就够了,热量才13大卡。

秋天的之一碗糖水,想好用哪种糖了吗?

糖,一个每次想到耳边都能响起“甜蜜蜜”的词。许是和其他植物相比,甜味植物的无毒可能性更低,许是因为来自母乳的香甜,给了婴孩最初的甜蜜记忆,当然也因为糖能 *** 大脑多巴胺神经元,给予我们精神上的美好感受,所以人们总是很难拒绝糖的诱惑。

今日唾手可得的糖,在几十年前还是凭票供应的奢侈品,图为食糖票 ? ***


01

食糖小史

蔗糖撑起了大片天


在人工制糖出现之前,水果和蜂蜜是人们获取甜味的主要来源。大约3000年前,中国人已懂得从谷物中提取糖分。《诗经》:“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说的是周的土地肥沃,生长的旱芹和苦菜像麦芽糖一样(甜)。

?摄图网

“饴”是用米芽或麦芽熬成的糖浆,谷物种子在发芽时一般会产生糖化酵素,从而把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这是中国最早的人工制糖,今天常见的糖人、糖画、冰糖葫芦用的就是麦芽糖。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对饴糖的 *** *** 进行了详细记录,其 *** 过程和现代饴糖 *** 过程基本相同。虽然麦芽糖出现的时间早,但随着制糖业的发展,后来者居上的蔗糖慢慢占据了糖界的头把交椅。

由麦芽糖 *** 的糖人 ?摄图网

最初的蔗糖是以糖浆的形式出现的,原料是甘蔗,有关蔗浆的最早记录出现在屈原《楚辞·招魂》中:“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这里的“柘浆”就是甘蔗汁。将甘蔗汁用火煎熬后,就得到了变稠的糖液,这种糖液被称作“糖饴”,《三国志》中就有孙亮派宦官取“甘蔗饧”(糖饴)食用的记载。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载轧蔗取浆图 ? ***

而固态糖则由甘蔗汁“煎而曝之”,冷却后得到,这种红褐色的原始糖块被称作“石蜜”,西汉时就已出现。由于制糖工艺的落后,石蜜不是结晶糖,所以不易保存,受潮后很快就会变质,加上北方的气候不适合种植甘蔗,所以当时的石蜜非常珍贵,一度被当作贡品,刘歆《西京杂记》就有“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的记载。

到了唐代,出现了不易潮解、耐储存,体积小、便于运输的散沙状结晶糖——沙糖,由于这种糖杂质较少、色泽较以前的糖浅一些,人们一度将它误认作了白糖。不过,沙糖的 *** 技艺其实是唐太宗贞观年间从印度传入的,这种制糖技艺更大的进步在于制糖的过程中加入了“灰”(草木灰或石灰),不仅中和了蔗汁中的游离酸,使糖能更好地结晶,也沉淀了蔗汁中的杂质,使蔗汁的粘度减小,色泽更加清亮。但由于这一时期的糖依然是稀有物品,所以对普通民众来说,糖主要被用来治病。

宋代,随着制糖技艺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具有脱水结晶特点的糖霜,南宋王灼曾在《糖霜谱》中对糖霜的 *** *** 进行了总结,并很快在全国得到推广。宋元时期,糖业生产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普通民众的食糖消费量也有明显提升,据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当时市面上出现了品种繁多的糖食,糖出现的场景也更加丰富,浴佛、端午、重阳等活动中,糖都不可缺少。

澄结糖霜瓦器 ? ***

明朝,中国在制糖技术上发明了“黄泥水淋脱色法”,可以制出雪白细腻的白糖,高级白糖还远销欧洲,时人称为“西洋糖”,《红楼梦》中薛宝钗赠予林黛玉的“雪花洋糖”就是这种高级糖果。从战国到清朝,甘蔗提供了蔗糖的主要来源,但其实,蔗糖几乎普遍存在于植物界的叶、花、茎、种子及果实中,今日的中国制糖业甚至有“南甘蔗,北甜菜”的说法。


02

甘蔗和甜菜

制糖业的两大巨擘


中国是栽培甘蔗用以制糖最早的国家之一,周可涌在《甘蔗栽培学》中认为中国植甘的历史大约可追溯到公元前766-750年的战国时期,而中国最早关于蔗浆被利用的记载在屈原的《楚辞》中。作为喜温喜光的作物,甘蔗的糖分含量和气候状况有直接关系,所以北纬24°以南是甘蔗最适宜的种植区,广东、台湾、广西、云南等南方12个省、自治区是中国甘蔗的主产区。到了20世纪末,广西、云南两省的蔗糖产量已占全国的70%以上。

甘蔗林 ?摄图网

甘蔗有果蔗、糖蔗两种,用于制糖的是糖蔗,它皮呈青黄色,纤维偏粗,口感较差,但是含糖量高,广西、云南有大面积种植区。北回归线穿境而过的广西,光热充足、降水丰沛,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18大甘蔗之乡,而崇左更因人均蔗糖产量连续14年居全国之一,被誉为“中国糖都”。作为中国主要的甘蔗原材料基地,广西的甘蔗种植面积已占到中国糖料总面积的65%左右,甘蔗糖的总产量也占到了中国糖总产量的60%以上。

青黄皮甘蔗多为制糖的糖蔗 ?摄图网

同样具有优越气候条件的云南,是仅次于广西的产糖大省,盈江、耿马、勐海、弥勒、红河等12个县还被列为了首批国家甘蔗高产示范创建县。除了提供充足的制糖原料外,云南生产的糖产品也以极佳的品质受到了广泛好评。

来自弥勒的竹园红糖,其原料是生长于竹园镇的甘蔗,这些甘蔗沐浴着充足的阳光,呼吸着原始清新的空气,饮着山泉水长大,所以制出的红糖清甜细腻,是弥勒特产“三红”(红烟、红酒、红糖)之一。而来自昭通的小碗红糖“碗碗糖”,更因手工熬制的传统技艺,更大程度地保留了糖液中的营养成分,做出的糖味道纯正、香味浓郁,杂质也少,被誉为“东方巧克力”,其 *** 技艺也被列入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形如碗状的“碗碗糖” ? ***

不同于甘蔗,甜菜作为制糖原料使用开始得比较晚,19世纪时德国开办了世界上之一座甜菜制糖厂,而中国之一座甜菜制糖厂则建于1908年的黑龙江阿城。作为第二大糖料作物的甜菜,耐寒性强,喜欢松软土壤,目前在中国主要有东北、华北、西北三个产区,其中尤以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吉林等省种植面积更大、产量最多。

甜菜 ?摄图网

有甜菜“第二故乡”之称的新疆,热量资源充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灌溉条件好,非常适合甜菜种植。从20世纪70年代起,新疆的甜菜种植区域由玛纳斯、石河子、沙湾地区发展到了伊犁等北部地区和库尔勒等南部地区。近10年来,得益于国家政策对糖料收购价格的保障,新疆逐渐成为了中国第二大甜菜糖产区。

伊犁是新疆重要甜菜生产基地,年产糖量超25万吨。数据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摄图网

超越新疆成为中国更大甜菜糖产区的是内蒙古,这里耕地面积相对较大,机械化水平高,适合规模化种植,甜菜的种植效益很高。自1955年包头糖厂建成投产开始,内蒙古的甜菜制糖企业依靠科学的技术、规模化机械化的种植理念,形成了稳定的甜菜生产能力,为制糖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到2018/2019榨季,内蒙古的食糖产量达到了65万吨,占国内甜菜糖总产量的49.04%。

在各大糖产区以外,中国各地也不乏特产优质糖。拥有“大地温室”的四川米易县,给甘蔗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 *** 的米易红糖有块状、颗粒状、液体状等不同形态,吃起来还有蜂蜜味,初始颜色呈红褐色,随着放置时间变长颜色会逐渐加深,属于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入选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义乌红糖,质地松软、散似细沙、甘甜清香,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

中国糖地图 ?华夏风物


03

糖到底是个啥?


糖,从化学物质的角度说就是碳水化合物,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多糖等。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蜂蜜、牛奶里就有,能够被人体直接吸收。双糖需要分解成单糖再吸收,蔗糖、麦芽糖、乳糖都是双糖,人工制糖最常见的状态就是双糖。而土豆、山药中的淀粉,水果、蔬菜里的纤维属于多糖,是由超过10个的单糖组成的聚合糖高分子碳水化合物。

人们在超市里买的各种糖,白糖、黑糖、红糖、砂糖、冰糖这些,其实都是蔗糖,是双糖的一种。白糖,也叫白砂糖,经过了分蜜处理,也就是说在熬煮过程中对糖蜜和糖的结晶进行了分离,纯度很高,蔗糖含量在99%以上,非常甜。以白砂糖为原料,重结晶后可形成冰糖。

图为老冰糖,根据生产工艺、脱色工艺的不同,老冰糖会呈现出白色、淡黄色、淡灰色等不同的颜色。 ?摄图网

蔗糖在加工的过程中,其精炼程度不同,保留的营养成分不同,制出的糖的颜色也不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黄糖、红糖、黑糖其实都可以归为“红糖”。红糖没有经过分蜜处理,保留了很多营养成分,所以很多女生倾向于喝红糖补铁以达到补血的目的。不过,红糖中的铁是非血红素铁,吸收利用率很差,而红糖又是纯能量食物,多喝红糖不仅达不到补血的目的还有长胖的风险。

热水的温度促进了血管舒张,身体分泌的多巴胺给了人愉悦的感受。当然,感到舒服也可能是心理作用。 ?摄图网

至于咖啡、零食、甜品、菜肴等饮食中常见的焦糖,其实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是将糖煮到摄氏170 °C时焦化产生的物质,因为颜色呈深褐色,所以多被用来给食品着色。

中国是个产糖大国,悠久的制糖历史给了我们优质的糖品选择,也幻化出了众多甜蜜味道,不管是牛皮糖、芝麻糖、龙须糖等中式风味的老派糖果,还是冰糖葫芦、红糖糍粑、糖粿等极具地方特色的风味甜食,都在漫长的岁月中,给一代代中国人留下了难忘的甜蜜记忆,也会在未来的时光中继续带给人们温暖的味道。

参考文献:

<1>周正庆,《16世纪中叶以前我国蔗糖业生产概论》,《中国农史》,2003年11月28日。

<2>季羡林,《白糖问题》,《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

<3>彭世奖,《关于中国的甘蔗栽培和制糖史》,《自然科学史研究》,1985年第4卷第3期。

<4>薛庆鑫,《赤砂糖不是红糖 别被这样的“红糖”忽悠了》,科普中国,2021年2月24日。

<5>侯佳,《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新经济》,2014年2月10日。

<6>周艳丽等,《内蒙古甜菜制糖产业发展探析》,《中国糖料》,2020年4月10日。

<7>陈文江等,《新疆甜菜制糖产业发展现状》,《现代食品》,2021年9月15日。

文丨陈曼菲

百科编辑丨黄丹琪、史丹彤

图片编辑丨茶叶末儿

封图丨摄图网

本文由华夏风物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糖用好了也是药,红糖、白糖、冰糖……应该怎么用?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各种食用糖,很多人只把它们当做调味品。

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糖还是很好的药,不同的糖,药效也不同。

冰糖是由白砂糖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其甜味清爽而不腻,可用作各种滋补食品的调味辅料。

中医认为,冰糖性平,味甘,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中气不足、饥不欲食、口燥咽干等病症。

在乌梅冰糖饮中,酸味的乌梅开胃消食,甘味的冰糖可补益脾土,两者配合共奏开胃养阴之功。

白砂糖是最常用的甜味品,蔗糖含量一般在95%以上。

白砂糖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其内服具有补中缓急、生津润燥等功效,适用于口干舌燥、久咳不愈等证。

口舌生疮或溃烂时,白糖外敷有利于创面愈合。

红糖是指由甘蔗经榨汁后浓缩形成的带蜜糖,由于没有经过高度精练,几乎含有蔗汁中的全部成分,营养价值相对较高。

红糖味甘、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健脾暖胃、缓中止痛的功效,适合长期泡在空调房、偏嗜生冷的人用来健脾暖胃。

与白糖相比,红糖性温的同时还能活血化瘀,这也是推荐经期宫寒腹痛妇女喝红糖水而不是白糖水的原因。

黄糖严格意义上,是红糖的一种。

红糖在熬制过程中火候较小,色泽较淡时,会呈淡黄色或青色,制成的便是黄糖。

黄糖的功效作用和食用禁忌与红糖相类似,其温性应较红糖弱。

黑糖 *** 工艺较红糖复杂, *** 温度也比红糖高,颜色较深,有独特的焦香味。

黑糖的功效与红糖类似,但温通力度更强,所以除了具有红糖的功效,其还可温经通络。

现在市场上流行黑糖姜母茶,所谓的姜母就是老姜,味道辛辣,最善温中祛寒,搭配甘温的黑糖,适合寒证疼痛者服用。

与白砂糖、红糖、冰糖等从甘蔗中提炼的糖不同,饴糖是以高粱、米、大麦、粟、玉米等粮食为原料,经蒸煮、发酵、糖化制成的糖类食品。

饴糖主要成分是麦芽糖,因黏稠如粥,故名饴糖,又称饧、胶饴。

中医认为,饴糖有健脾温中、缓急止痛的作用。

早在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有大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等方剂中使用饴糖。

临床上,许多中老年患者滋补身体所用的膏方,即可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的饴糖,能起到“损者益之”“虚则补之”的作用。

此外,饴糖也入肺经。

清代名医叶天士在临证治疗慢性咳嗽时也常用到饴糖,一则取其润肺止咳,二则脾为肺之母,饴糖温脾,培土可以生金,健脾的同时对肺也有间接的帮助。在膏方中,饴糖与沙参、桑叶、麦冬等药联合使用,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黄帝内经》载:“甘走肉,多食甘则痰溢,皮肤粟(sù)起”,适当吃点甘味食物可以补益脾胃,但是如果过量就容易造成壅滞。

平时胃酸过多的人要少吃甜食;痰湿或者湿热较盛的人就不能过食肥甘厚腻之物,尤其是糖类;糖尿病病人或肥胖者也需慎用。

糖类容易受潮,故而应放置于阴凉干燥处。受潮后的糖容易滋生细菌,更好不要再食用。

标签: 红糖 区别 黄糖和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