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惊失色拼音,大惊失色是成语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16 0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大惊失色拼音,以及大惊失色是成语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大惊失色什么意思大惊失色怎么读
  2. 大惊失色解释和意思
  3. 大惊失色是什么意思
  4. 大吃一惊的拼音
  5. 大惊失色的意思
  6. 大惊失色的失什么意思
  7. 什么叫大惊失色

一、大惊失色什么意思大惊失色怎么读

1、大惊失色什么意思?大惊失色怎么读?

2、拼音:dà jīng shī sè,简拼:djss

3、成语解释: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4、成语出处:《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5、成语例句:金方伯听见不是王慕维,又自称举人,不觉大惊失色。

6、大惊失色的近义词:胆战心惊战:通“颤”,发抖。形容害怕之极三藏见说又胆战心惊,不敢举步。《西游记

7、心惊肉跳因担心灾祸临头而惊恐不安的样子贾政在外,心惊肉跳,拈须搓手的等候旨意。《红楼梦》

8、面如土色脸色如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恐惧。亦形容病态。《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归到壁前看季布,面如土色

9、大惊失色的反义词:不动声色不说话,也不表露感情的变化,形容沉着、镇静

10、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回事似的。形容态度镇静或漠不关心若无其事的捧了一杯茶来。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

11、从容不迫行止舒缓得度,无急迫之态

12、成语语法:连动式;作谓语、补语;表示下意识的表情

13、日语翻译:びっくりして颜色(かおいろ)を変える

14、读音注意:色,不能读作“shǎi”。

二、大惊失色解释和意思

1、拼音:dà jīng shī sè,解释: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例子:金方伯听见不是王慕维,又自称举人,不觉大惊失色。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回。

2、正音:“色”,不能读作“shǎi”。辨析:大惊失色和“心惊胆战”;都形容惊慌害怕到了极点。但大惊失色侧重于因害怕而引起的脸色改变;是受了惊吓后在外貌上所显示出来的特征;“心惊胆战”是从发抖的形体动作上表现内心害怕到极点。

1、当他看到自己的试卷成绩时,他不禁大惊失色。

2、听到那个消息时,她大惊失色,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3、他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大惊失色,一时之间,整个房间陷入了沉默。

4、她的手提包不翼而飞了,她大惊失色,急忙四处寻找。

5、他的父亲突然去世了,他大惊失色,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6、当她得知自己的股票账户余额为零时,她不禁大惊失色。

7、他的手机突然消失了,他大惊失色,开始四处寻找。

8、她在镜子前发现自己的头发一夜之间全白了,她大惊失色。

9、听到发生车祸的消息,他不禁大惊失色,心跳加速。

10、她的宠物猫突然不见了,她大惊失色,急忙出门寻找。

11、他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只恶狗,他不禁大惊失色,加快了脚步。

12、她的银行卡被盗刷了,她大惊失色,立即报了警。

13、他在学校里突然晕倒了,老师大惊失色,立即把他送去了医院。

14、听到飞机失事的消息,他不禁大惊失色,难以置信。

15、她的孩子突然生病了,她大惊失色,急忙把孩子送去了医院。

三、大惊失色是什么意思

大惊失色,形容非常惊恐,脸色都变了。

大惊失色(拼音:dà jīng shī sè)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群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译文:众大臣都惊愕得变了脸色,没人敢开口说话,只是唯唯诺诺罢了。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大惊失色”。

大惊失色(失色:变了脸色)指大为震惊,以至于脸色都变了。形容非常惊恐。连动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补语。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情,人们要做的之一件事,就是将情绪稳定下来,只有这样,才能镇定地想出解决的 *** ,解决困扰自己的难题。

1、看到一匹脱缰受惊的马狂奔过来,路上的行人个个大惊失色,忙不迭地躲避。

2、几个小同学在悄悄地议论着什么,突然见校长走过来,都大惊失色地走开了。

3、一条小虫竟使你大惊失色,你也太胆小了,名人名言。

4、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大街小巷都挤满了欢乐的人群。

5、听说仓库昨晚被盗,保管员不由大惊失色。

6、当他从梦中惊醒,看见库房起火时,不由得大惊失色,急急忙忙去喊人救火。

7、深夜里听到枪炮声,老太太大惊失色。

四、大吃一惊的拼音

大,声母是d,韵母是a,音调是四声

吃,声母是ch,韵母是i,音调是一声

一,声母是y,韵母是i,音调是一声

惊,声母是j,韵母是ing,音调是一声

【解释】: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回身便走,来到后边,望后倒了。”

【示例】:儿童团长王小刚发现鬼子偷偷摸进村来,大吃一惊,急忙跑到游击队去报信。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形容非常吃惊

【解释】: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出自】: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回:“金方伯听见不是王慕维,又自称举人,不觉大惊失色。”

【示例】:他听说孩子被车撞伤了,顿时大惊失色,慌忙向医院跑去。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补语;表示下意识的表情

【解释】: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出自】: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申子平急上前,和颜悦色的把原委说了一遍。”

【示例】:她看见黄太太竟那样和颜悦色地对待师母,心里是老大不痛快的。

【语法】:联合式;作状语;含褒义,形容和善可亲

五、大惊失色的意思

大惊失色的意思是形容非常惊恐,脸色都变了。

2、注音:ㄉㄚˋㄐㄧㄥㄕㄧㄙㄜˋ。

3、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4、近义词:怛然失色、瞠目而视、胆战心惊、心惊胆战、面如土色、惊魂未定、大吃一惊。

5、反义词:若无其事、满不在乎、从容不迫、泰然自若、面不改色、不动声色、面不改容、面无惧色。

6、示例:《金瓶梅》第三三回:“这韩道国听了,大惊失色,口中只咂嘴,下边顿足,就要翅趫走。”

7、用法:连动式;作谓语、补语;表示下意识的表情。

1、强大的气势从流云身上散发开来,将稍微靠近一点的人压迫得脸色苍白,人群纷纷向后面退去,大惊失色。

2、那却是一个风驰电掣的日子,好战的专制政体的崩溃震动了所有的王国,各国君王都为之大惊失色,强权覆灭,黩武主义败退。

3、荒无人烟的丛林哪来的鼓声,就在这种断乎不可能的事情令他大惊失色之际,左侧的灌木丛中冒出一支长矛来,长矛冲 *** 的那一头击中了他。

4、只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位诸侯都大惊失色,以为关羽又被华雄斩了。

5、想使用五行法术遁走,却发现周围连一丝的元素能量都没有了,大惊失色的他,呆呆地看着那个老头,彻底地无语了。

六、大惊失色的失什么意思

1、因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大惊~。

2、【解释】: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3、【出处】:《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4、【示例】:金方伯听见不是王慕维,又自称举人,不觉~。★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回

5、【近义词】:胆战心惊、心惊肉跳、面如土色

大惊失色拼音,大惊失色是成语吗-第1张图片-

6、【反义词】:不动声色、若无其事、从容不迫

7、【语法】:作谓语、补语;表示下意识的表情

七、什么叫大惊失色

大惊失色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dà jīng shī sè,形容十分慌张,吓得脸色都变了。

出处:《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例句:金方伯听见不是王慕维,又自称举人,不觉~。(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回)

1.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四回《国贼行凶杀贵妃皇叔败走投袁绍》:“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2.《西游记》第五九回:“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罗刹大惊失色。”

3.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回:“金方伯听见不是王慕维,又自称举人,不觉大惊失色。”

4.马烽《吕梁英雄传》第39回:“康明理进门一看,不禁毛骨悚然、大惊失色。”

5.《香茗》.我一看到香茗,不觉大惊失色,为什么少年时的清香不见了?

连动式;作谓语、补语;表示下意识的表情。

be frightened and change color;

be so terrified that one's face turns pale;

I feel quite sure he would be horrified.

Then my jaw dropped in amazement.

关于大惊失色拼音和大惊失色是成语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大惊失色 成语 拼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