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撼拼音的一些知识点,和撼的读音和组词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撼的拼音
1、【辨析】撼、憾二字皆为形声字。“撼”义为摇,即以手晃物,故形符从“手”。唐诗中有“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句。隶书“撼”字声符为“咸”,“咸”有全、都义,因凡摇动皆全体受到波及。现流行的“撼”字是后起的俗字。
2、“憾”字从“心”,《玉篇》的释义是:“憾,恨也。”此处的“恨”字不是仇恨、冤恨,而是心中有所缺失,即遗憾的意思。白居易《长恨歌》的最后两句便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可见,“撼”是外动于物,“憾”是内感于心,词义有明显的区别。
二、摇撼拼音
摇撼,读音yáo hàn,汉语词语,意思是摇动;震动,震撼。出处是张淏《云谷杂记》卷三:宰相入省,必先以秤称印匣而后开。蔡元长秉政,一日称匣颇轻,疑之,摇撼无声。
晃悠,读音是huàng you。汉语词语,意思是晃荡。出处是峻青《海啸》第四章:“小船一晃悠,小于只觉得那大海和天空翻了个身儿。”
固定,读音gù dìng,汉语词语,使处在特定位置,不能移动。不变动或不移动的(跟“流动”相对),出处是 *** 《本报内部消息》:“人力过分固定,就要出毛病了”。
1、她像一阵旋风,一阵龙卷风,呼啸着进了屋,摇撼着她身边的每样东西,然后将她的手指甲 *** 他右臂的臂弯里,撕裂皮肤。
2、他继续漫谈着自己和过去的生活,外面风刮起来了,象一只巨掌在摇撼着那单幢住所。
3、各种各样的人以电波为介质,通过这个我们暴露在身体之外的心脏,寻找到我们链接上我们,轻易地摇撼着我们原本平静的世界。
4、她如暴风雨般震动我们脚下的大地,摇撼我们头上的天空。
5、风雨摇撼,名利纠缠。但是,不管时光如何飞转,世事如何变迁,请带着我的祝福上路,在忙碌的生活中永享快乐健康!
6、这次爆炸摇撼了基地远处尽头的建筑,大约有一公里半之远,巴拉维刚刚通过的山脉中回响着爆炸的声浪。
7、他摇撼我,直摇得我的牙齿卡嗒卡嗒地响,又把我猛推到约瑟夫身边,约瑟夫镇定地念他的祈祷词,然后站起来,发誓说他要马上动身到田庄去。
8、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里,那时船在海中,因风不顺,被浪摇撼。
9、那时因他发怒,地就摇撼战抖。天的根基也震动摇撼。
10、比如说,之一点,船被大浪摇撼,这没有出现在马可中。
三、震撼和振撼有什么区别
自然科学上的发现震撼了欧洲人的普遍心理。
炮兵部分演习的时候寂静的农村被大炮的隆隆声所震撼。
例句:这次事故死亡的人数震撼人心。
(动)物体以某一空间位置为中心不断往复运动。如钟摆等的运动。也叫振荡。
魏巍《朝鲜人》:“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股精神和力量,振动着他的全身,他背着我昂昂地向回路走。”
巴金《随想录·中国人》:“我们的衣服上还有北京的尘土,我们的声音里颤动着祖国人民的感情。”
四、到底是振撼还是震撼
自然科学上的发现震撼了欧洲人的普遍心理。
炮兵部分演习的时候寂静的农村被大炮的隆隆声所震撼。
例句:这次事故死亡的人数震撼人心。
(动)物体以某一空间位置为中心不断往复运动。如钟摆等的运动。也叫振荡。
魏巍《朝鲜人》:“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股精神和力量,振动着他的全身,他背着我昂昂地向回路走。”
巴金《随想录·中国人》:“我们的衣服上还有北京的尘土,我们的声音里颤动着祖国人民的感情。”
五、振撼和震撼有什么区别
自然科学上的发现震撼了欧洲人的普遍心理。
炮兵部分演习的时候寂静的农村被大炮的隆隆声所震撼。
例句:这次事故死亡的人数震撼人心。
(动)物体以某一空间位置为中心不断往复运动。如钟摆等的运动。也叫振荡。
魏巍《朝鲜人》:“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股精神和力量,振动着他的全身,他背着我昂昂地向回路走。”
巴金《随想录·中国人》:“我们的衣服上还有北京的尘土,我们的声音里颤动着祖国人民的感情。”
六、撼的拼音怎么读
1、从清末至近代时期,出现了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的“切音字运动”。 *** 战争后,一些学者将落后的原因归结到汉字上,进而要求废除汉字,改用切音字即字母文字。钱玄同、鲁迅都有类似的言论。
2、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是指用《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的字母和拼法拼成一个现代汉语的标准语音即普通话的语音音节。
3、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
4、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5、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作汉语拼音。
6、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7、我国在古代是使用汉字为载体,采用直音、反切等 *** 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即使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8、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 *** ,用起来都不方便。
七、摇撼是什么意思
1、意思:摇动(树木、建筑物等)。
2、出处:《海的梦》前篇一:“她说着把一只手紧紧握着栏杆,用力摇撼。”
3、摇撼的近义词:震动、摇动、晃动、晃悠
4、颤动;使颤动:火车震动了一下,开走了。春雷震动着山谷。
5、引证解释:浩然《艳阳天》第三章:“萧长春听到这个意外的消息,真有点被震动了。”
6、引证解释:鲁迅《野草·求乞者》:“微风起来,露在墙头的高树的枝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
7、摇晃;摆动:小树被风吹得直晃动。
8、引证解释:骆宾基《寂寞》一:“偶尔我的耳朵激起一阵剧烈的嗡鸣,身子前后晃动。”
9、引证解释:峻青《海啸》第四章:“小船一晃悠,小于只觉得那大海和天空翻了个身儿。”参见“晃荡”。
OK,关于撼拼音和撼的读音和组词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