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岂有此理的拼音的一些知识点,和取材的拼音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岂有此理的意思解释
1、岂有此理的意思解释是哪有这样的道理?表示对荒谬言行的反感和气愤。
2、岂有此理,汉语成语,拼音是qǐ yǒu cǐ lǐ,意思是哪有这个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出自《南齐书·虞悰传》:郁林(王)废,悰窃叹日:王、徐遂缚袴废一辈子,天下岂有此理邪?
3、成语用法作谓语、分句,含贬义;指没有这个道理。示例《朱子语类》卷十六:如人腹痛,毕竟是腹中有些冷积,须用药驱除去这冷积,则其痛自止;不先除去冷积而但欲痛之自止,岂有此理?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五回:岂有此理!修仙的人,敢有这般坏心的事!
4、岂有此理其实在汉语词典中,岂有此理这个成语并没有给出确切的解释。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句贬义词。那么,到底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它呢?首先,不能与气势汹汹混为一谈,否则会导致人际关系破裂。
5、岂有此理是一个富有哲理性和感 *** 彩的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表达对于不合理、荒谬的事情的反对和谴责。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对荒谬言行的谴责,更可以表达对于一些不合理、不公正的事情的反对和 *** 。
6、岂有此理的故事来源于《史记·魏公子列传》。魏国有个叫魏无知的人,他因为父母死亡,家境贫困,就去拜访国君想要求个官职补贴家用。国君问他有什么本事,他却答道:无知!
7、国君大怒并责骂了他。魏无知无奈之下说了句岂有此理!并离开了。后来,岂有此理这句话成为流传至今的成语,表示感到事情不合情理、荒谬。
二、岂的拼音和部首
岂的拼音有:qǐ和kǎi两种读音,部首是山。
1、[qǐ]:助词,表示反诘(a.哪里,如何,怎么,如“岂敢”,“岂堪”,“岂可”,“岂有此理”;b.难道,如“岂非”,“岂不”,“岂有意乎”)。
1、岂日天荒与子同趣岂日地芜与子同盟。
2、岂不闻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3、家国天下,岂可轻抛,岂能置之度外。
4、伯岂能偏离公平能者岂能偏离公义。
5、情感岂能依附于事功,友谊岂能从属于谋生,朋友岂能局限于同僚、岂都是得恩赐医病的吗?岂都是说方言的吗?岂都是翻方言的吗?
6、这世界,贫富分化的,岂上是财财富,岂上是相,岂止是智力,还有爱情。
8、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9、压力再大,岂能让我低沉;压力再猛,岂能令我无措;压力再凶,岂能使我心碎。
10、那耕地为要撒种的,岂是常常耕地呢?岂是常常开垦耙地呢?
三、“岂”的读音是什么
2.岂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解释和说明
(1)<副词>难道;哪里。表示反诘。《鸿门宴》:“日夜望将军至,~敢反乎?”
(2)<副词>大概;或许。《荆轲刺秦王》:“将军~有意乎?”
哪有这个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
难道只是;何止。《孟子·公孙丑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后汉书·杜乔传论》:“夫称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践行,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宋叶适《纪年备遗序》:“相与论旧事,追念怆然。然则文昭岂徒以博习自是而已哉!”明李东阳《送王公济归武昌歌》:“岂徒文思比唐勃,应遣颂声如汉褒。”陈毅《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诗:“集体欢乐如海,岂徒车水马龙!”
四、岂有此理
1、岂有此理拼音是qǐyǒu cǐlǐ,意思是哪有这个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
2、【近义词】莫名其妙、不可思议。
3、【反义词】合情合理、天经地义。
4、出处:《南齐书·虞悰传》:“郁林(王)废,悰窃叹日:‘王、徐遂缚袴废一辈子,天下岂有此理邪?’”
5、一、这样处理问题真是岂有此理!
6、二、为了他们的一点儿私心,我们大家都受累,真是岂有此理!
7、三、告诉你,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你刚才的话太岂有此理。
8、四、你身为国家干部,竟然不敢揭发小偷,真是岂有此理。
9、五、他先动手打人,还强词夺理,真是岂有此理。
10、六、大家好心好意问你,你倒说别人多管闲事,真是岂有此理!
五、岂怎么读
1、岂字是一个常用的汉字,它有多种含义和用法。首先,“岂”字可以表示反问、疑问的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等词语。例如:“岂不美哉”、“岂不可笑”。其次,“岂”字还可以表示否定、不同意的意思,相当于“不可”、“不要”等词语。
2、例如:“岂不可恨”、“岂不可惜”。此外,“岂”字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比如“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岂有此理”等词语中都包含了“岂”字,表示强调、反问的语气。另外,“岂”字还有一些常见的搭配词组,比如“岂不快哉”、“岂不妙哉”、“岂不美哉”等。
3、这些词组多用于形容事物的美好、令人愉悦的状态。“岂”字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汉字,它的含义和用法非常丰富多样,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和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报纸、杂志等媒体,以及参加各种活动和社交场合。
1、岂不:表示反问、疑问的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等词语。岂曰无衣:出自《诗经·小雅·车辖》,表示即使没有华丽的衣服,也要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生活。岂有此理:表示强烈的否定、不同意的意思,相当于“不可能”、“不应该”等词语。
2、岂不快哉:表示非常愉悦、高兴的心情。岂非:表示反问、疑问的语气,相当于“难道不是”、“难道不对”等词语。岂敢:表示谦虚、不敢当的意思,相当于“哪里敢”、“怎么敢”等词语。岂止:表示不止、不仅仅的意思,相当于“何止”、“不仅如此”等词语。
3、岂不可笑:表示非常滑稽、好笑的意思。岂可轻言放弃:表示不能轻易放弃,要坚持到底。岂容置疑:表示毫无疑问、不容置疑的意思。岂有他哉:表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的意思。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出自《诗经·小雅·车辖》,表示即使没有华丽的衣服。
六、岂有此理的解释
岂有此理的解释如下:“岂有此理,汉语成语,拼音是qǐ yǒu cǐ lǐ,意思是哪有这个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
1、你身为国家干部,竟然不敢揭发小偷,真是岂有此理。
2、他先动手打人,还强词夺理,真是岂有此理。
3、告诉你,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你刚才的话太岂有此理。
5、真是岂有此理!我告诉你多少次了不要干那事!
6、我看见两只老鼠在房子中间相斗,这真是岂有此理.
7、这是明明吃瘪了‘空头’了,岂有此理呀。
8、岂有此理,他竟干出了如此蠢事!
9、过去的“三反”,肃反,思想改造,岂有此理!太岁头上动土!
10、岂有此理!他不说一声就突然离开了。
11、为了他们的一点私心,我们大家都受累,那真是太岂有此理了!
12、斯佳丽:岂有此理!你连替他擦靴的资格也没有。
13、他抱怨什么?真是岂有此理,他的工资比我们大多数人的都多。
14、丹尼尔:嘿,嘿,孩子们说是岂有此理事情。
15、封毫无价值的东西花大钱是岂有此理的事。
16、“我们的主人今晚真是岂有此理。”公爵夫人红着脸说道。
17、岂有此理!那有叫名便下马的?若这等,我们百员官将只消叫的百十声,便都拿尽。
18、岂有此理!弟当此落魄之时,有人垂青,方趋承之不暇,何敢借故推诿?
19、哼,简直岂有此理!那张老爷如此蛮横,难道就不惧怕王法无情吗?
20、岂有此理,我教化弟子,不计其数,哪有你这般,还没进门就撒诈捣虚的。
21、简直岂有此理,谁都知道女圣寿元激增,比男圣苗还要难得,杨奉九,你狼子野心,小心被自己的话给噎死。
22、殷冠福听后,怫然作色,说:岂有此理,马寡妇她也敢来骗钱。
七、岂怎么读 拼音
1、岂:qǐㄑ一ˇ。从专省、己声。上象生形下象其根物初生之题是专之范式。胎儿方孕是己之范式。从专省、己两范式叠加。事有发端而推测其意图是岂之范式。本义:助词,表示反诘(哪里,如何,怎么,如“岂敢”,“岂堪”,“岂可”,“岂有此理”;难道,如“岂非”,“岂不”,“岂有意乎”)。
2、岂:kǎiㄎㄞˇ。《说文解字》:“岂,还师振旅乐也。一曰欲也,登也。从豆。”。从专省、从豆。古食肉之盛器是豆之范式。从专省、豆两范式叠加。军胜还师振旅乐饮酒吃肉是岂之范式。本义:古同“凯”,胜利的。回师时献功之乐。衍义:古同“恺”,快乐。岂、岂互为异体字以前通用,现统一规范简化为“岂”。
3、岂(qǐ),繁体字:今北京市,吉林省的洮南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伊春市、双鸭山市、呼兰县康金井镇阳美大队,河北省的秦皇岛市卢龙县燕河营镇,山西省的晋中市左权县、榆次市东阳镇岂家庄,辽宁省的丹东市、沈阳市等地,均有岂氏族人分布。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