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剡的拼音,以及剡县怎么读拼音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别储邕之剡中的邕怎么读
1、别储邕之剡中的邕拼音:[yōng]。
2、《别储邕之剡中》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天宝元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从问路开始写起,一问一指中,表现了诗人对剡中的向往之情,第二联继续叙述出发地和目的地,并交待从水路行走,为下联写两岸和水中景物做铺垫,第三联写水乡特色剡中景物,最后一联点明对目的地的向往,与首句相呼应。
二、剡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剡溪,水名,曹娥江上游的一段,在浙江。
笔顺名称:点、撇、撇、点、点、撇、撇、点、竖、竖钩
1.末端细小;尖锐:把铅笔削~了。~下巴颏儿。
2.声音高而细:~声~气。~嗓子。
3.(耳、目、鼻子)灵敏:眼~。耳朵~。他鼻子~得很,有一点异味都闻得出。
4.使嗓音高而细:她~着嗓子喊。
5.物体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头儿:笔~儿。针~儿。刀~儿。塔~。
6.出类拔萃的人或物品:~儿货。姐妹三个里头就数她是个~儿。
7.吝啬;抠门儿:这人可~了,一点儿亏也不吃。
8.尖刻:他嘴~,说话不留情面。
1.锐利(跟“钝”相对):尖~。敏~。~不可当。
三、剡县怎么读
剡县的读音为shàn xiàn。剡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就有人类在嵊州生息繁衍。春秋战国时期,剡地先后属越、秦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会稽郡,为郡属地。吴越时,因“剡”字有“二火一刀”为不祥,吴越王钱镠改剡县为赡县。宋徽宗时,方腊于东南起义,剡县有民众趁势响应,方腊起义被平定后,因“剡字两火一刀,有兵火象”而改称嵊县,属越州(今绍兴)。嵊县由此沿用近九百年,直至1995年,嵊县撤县设县级嵊州市,仍由绍兴市代管。
四、剡怎么读音是什么
1、剡的读音是yǎn和shàn。剡组词有:剡荐、剡锋、奏剡、剡耜、剡硾、剡楮、剡奏等。
2、《旧唐书·韦云起传》:“今朝廷之内多山东人,而自作门户,更相剡荐,附下罔上,共为朋党。”
3、晋·葛洪《抱朴子·用刑》:“若德教治狡暴,犹以黼黻御剡锋也。”
4、《水东日记》卷十引宋·崔与之《与统制吴彦书帖》:“二月初,奏剡已上,并专书庙荐,恳甚力,旦夕当有峻除。”
5、汉·张衡《东京赋》:“乘銮辂而驾苍龙,介驭间以剡耜。”
6、唐·薛能《送浙东王大夫》诗:“越台随厚俸,剡硾得尤名。”
7、宋·梅尧臣《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诗:“蜀牋蠹脆不禁久,剡楮薄慢还可咍。”
五、剡庐地震带拼音怎么拼
剡庐地震带读音是tán lú dì zhèn dài。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中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
郯庐断层带的南段(郯城以南)在三叠纪末期形成,当时是扬子板块与中朝板块之间的秦岭-大别碰撞带以东的一条走滑断层。在中生代燕山期,因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欧亚板块(广义)之下,而使郯庐断层带向北大幅度延伸,并转化为逆冲断层。以后,郯庐断层带虽然一度恢复为走滑断层,但在多数时间内仍以逆冲运动为主。
在新构造期,郯庐断层带为右行走滑-逆冲断层。历史上沿这一断层带发生了许多大地震,如1668年郯城大地震、1975年海城地震等。该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左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许多研究者带着不同任务和目的,局限于对断裂带的某些地段进行考察和勘探。结果在不同地段断裂带命名了一些地方性的名称,诸如在黑龙江吉林省境内称为依兰——伊通深断裂,在辽宁省称为开原——营口——潍坊深断裂(又称辽东滨海断裂),在苏皖境内名为安江山断裂(或称皖苏鲁断裂),
以及1959年命名的郯城——庐江深断裂(狭义)等名称繁多。实际上,普遍引用的郯庐断裂(广义),就是上述各地段断裂带串联起来的总称。郯庐断裂并不仅存于郯城与庐江之间,向南到湖北省长江北岸的武穴,向北北东方向经安徽省的宿松、潜山、庐江、嘉山,江苏省的泗洪、宿迁,山东省郯城、沂水、潍坊,进渤海。
然后过辽东半岛,穿过东北三省去了俄罗斯。在中国境内长达2400千米,宽几十至200千米,总体走向北东10-20度。现今的郯庐断裂水平滑移速率约为2.2毫米/年。
六、剡这个字怎么读
〈动〉形声。从刀,炎声。本义:削。
《正韵》以冉切,音琰。《说文》锐利也。从刀,炎声。《易·系辞》剡木为矢。《前汉·贾谊传》剡手以冲仇人之胷。《注》剡,利也。
◎〔~溪〕水名,在中国浙江省。
《韵会》时染切,音冉。县名,在会稽。
1.剡剡 yǎn yǎn:发光的样子。
2.剡牍 shàn dú:旧时公牍多用剡溪纸,故称公牍为“剡牍”。
3.剡溪 shàn xī:河川名。位於浙江省嵊县南,为曹娥江的上游。有二源,一出天台县,一出武义县,晋时王徽之尝雪夜访戴逵於此。
七、春秋时期的剡国怎么读
郯(shàn)国是春秋时期一个小国,在今山东郯城一带。由于历史资料匮乏,无法考证它具体的边界线,但从周边国家的范围和现在每个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资料来分析,大体的轮廓还是能够找出来的。疆域包括在沂河东岸从李庄到归昌杨集,东面包括临沭曹庄大兴,以及赣榆部分、东海大部分、新浦部分地区。但是,一种说法认为,郯国曾经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北抵琅琊,南至长江,东临黄海,西接徐州,但是后来沦落了。春秋时期,郯国的周边国家是鄟国和祝其国。
关于剡的拼音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