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打一耙的拼音 倒打一耙歇后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8 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倒打一耙的拼音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倒打一耙的拼音以及倒打一耙歇后语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倒打一耙的拼音 倒打一耙歇后语-第1张图片-

本文目录

  1. 倒打一耙和倒行逆施的意思和拼音
  2. 倒打一耙还是倒打一耙
  3. 倒打一耙的读音
  4. 倒打一耙什么意思
  5. 倒的多音字组词和拼音
  6. 什么叫“倒打一耙”
  7. 倒打一耙是什么意思

一、倒打一耙和倒行逆施的意思和拼音

1、《西游记》故事:猪八戒以钉耙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绝技战胜对手。自己做错了,不仅拒绝别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对方。

2、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方才这一阵闹;敢是闹的有些孟浪。然虽如此;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3、倒行逆施 [dào xíng nì shī]

4、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5、《史记·伍子胥传》:“吾日暮涂(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6、一切违反人民意愿的~,都会遭到人民的唾弃。

7、倒打一耙和倒行逆施的拼音如下:

二、倒打一耙还是倒打一耙

1、倒打一耙,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ào dǎ yī pá,意思是比喻不仅拒绝对方的指责,反而指责对方。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2、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反咬一口。

3、倒,汉语一级字,读作dǎo、dào,最早见于篆文。本义指回到家中躺卧休息。后引申为因立不稳而坠落,垮台。又由本义引申为反置,反转,转换。

4、打,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读作dǎ或dá。形声字。《说文解字》:“击也。从手、丁声。”夏时万物壮实,像草木茎上有果实是丁之范式。又引申指“截,停,减,退”。又引申指“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又用作姓。

5、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道理、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各朝各代的文化和历史保存在成语之中,这使成语具有各朝各代鲜明的文化特点和时代特色。

6、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其来源广泛,或为传世经典、或为巨著名作、或为历史故事、或为人们口口相传的俗语,其字里有话,话外有音,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堪称中华文化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掌握了它,就掌握了汉语的精髓,中华文化的根本。

三、倒打一耙的读音

1、《西游记》故事:猪八戒以钉耙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绝技战胜对手。自己做错了,不仅拒绝别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对方。

2、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方才这一阵闹;敢是闹的有些孟浪。然虽如此;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四、倒打一耙什么意思

1、倒打一耙意思是比喻不仅拒绝对方的指责,反而指责对方。

2、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3、【近义词】:反咬一口、恩将仇报、混淆是非

4、反咬一口,汉语成语,拼音是fǎn yǎo yī kǒu,意思是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却反过来诬赖对方,比喻干了坏事的人反过来诬谄受害者或干坏事的首要分子嫁祸于胁从者,出自刘鹗《老残游记》。

5、恩将仇报,汉语成语,拼音是ēn jiāng chóu bào,意思是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回:“我若一口说出,他就把公主杀了,此却不是恩将仇报?

6、混淆是非,汉语成语,拼音是hùn xiáo shì fēi,意思是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出自《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7、【反义词】:以德报怨、是非分明

8、以德报怨(拼音:yǐ dé bào yuà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宪问》。“以德报怨”(德:恩惠。怨:仇恨)用恩惠回报仇恨,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偏正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五、倒的多音字组词和拼音

1.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

2.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1.位置上下前后翻转:~立。~挂。~影。~置。

2.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水。~茶。

3.反过来,相反地:~行逆施。反攻~算。~贴。

5.却:东西~不坏,就是旧了点。

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形容彻底地翻检、搜查。也说翻箱倒箧(qiè)。

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六、什么叫“倒打一耙”

1、【解释】:《西游记》故事:猪八戒以钉耙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绝技战胜对手。自己做错了,不仅拒绝别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对方。

2、【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3、【示例】:得啦,你不要~!我真是为你好。★杨沫《青春之歌》之一部第18章

4、【近义词】:反咬一口、恩将仇报、混淆是非

5、【反义词】:以德报怨、是非分明

6、【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反咬一口

7、【解释】: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却反过来诬赖对方。比喻干了干事的人反过来诬谄受害者或干坏事的首要分子嫁祸于胁从者。

8、【出处】:《锻炼》:“袁世凯卖国也要一手包办。替他做掮客的人会被他反咬一口,说是汉奸。”

9、【语法】:作谓语、宾语;同“倒打一耙”

10、【拼音】:è rén xiān gào zhuàng

11、【解释】:自己干了坏事,却抢先去诬告别人。

12、【出处】:鲁迅《两地书》:“经我强硬的答复,没法对付,便用最终的毒计,就是以退为进,先发制人,亦即所谓‘恶人先告状’也。”

13、【语法】:作宾语、定语;指先出手

七、倒打一耙是什么意思

倒打一耙,汉语成语,拼音是dào dǎ yī pá,意思是比喻不仅拒绝对方的指责,反而指责对方。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道理也不可以输气势,输了气势也不能输了口舌。而且不仅拒绝他的指责,反而指责他!”

反咬一口,汉语成语,拼音是fǎn yǎo yī kǒu,意思是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却反过来诬赖对方,比喻干了坏事的人反过来诬谄受害者或干坏事的首要分子嫁祸于胁从者。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拿奸拿双,拿不住双,反咬一口,就受不得了。”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抓奸要抓两个人,抓不到两个人,反过来咬了一口,我是接受不了的。”

1、这“倒打一耙”是猪八戒的看家本领。

2、明明是你不负责任发生了事故,怎能倒打一耙,说是别人造成的呢?

3、不同于前一种,这种骂人并不粗俗也不激烈,骂者往往不明说自己的意思,而借助与其他的关联或者暗示来表明自己在鄙视被骂者,这种骂人的方式不便于围观,也不会有损于自己的身份,如果被骂者反击的不够巧妙,反而会被倒打一耙,被说成是小心眼之类的。

4、搞阴谋诡计的人总爱倒打一耙。

5、那件事明明是他干的,他不但不认错,反而倒打一耙,把罪责推到别人身上。

6、说多了,人家还倒打一耙,说你怎么怎么了.

7、相反,它被反斥为这场灾难的始作俑者的倒打一耙。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倒打一耙 歇后语 拼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