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剥拼音 卧剥莲蓬怎么读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1 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卧剥拼音的一些知识点,和卧剥莲蓬怎么读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剥的拼音是什么
  2. 剥莲蓬bo还是bao
  3. “剥”字的拼音是什么
  4. 请问卧剥莲蓬中的剥读什么音
  5. 溪头卧剥莲蓬中“剥”是读bāo还是bō
  6. 剥的拼音怎么打
  7. 清平乐·村居拼音版

一、剥的拼音是什么

【bō】剥削、剥落、剥离、剥夺、剥啄、活剥、擢筋剥肤、生吞活剥、剥隘、剥蚀、剥复相循

盘剥、剥体诗、剥示、剥削者、剥麻、割剥、悲剥、剥复、剥运

【bāo】、剥壳、贬剥、剥船、切剥、班剥、剥脱、剥除、剥皮、剥刺、斑剥、剥寒、剥露

剥怨、剥取、剥制、剥割、剥异、剥桡、剥庐、剥乱

1、削;剥离;剥脱,即去掉物体表面上的东西。

然不剥脱,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荀子·强国》。注:“剥脱,谓刮去其生涩。”

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又如:剥除(削去);剥割(割削);剥制(剥取或削除外皮,加工 *** );剥皮(剥去外皮)

是剥是菹。——《诗·小雅·信南山》

3、脱落。又如:剥落(剥损脱落;落地,没有选上);剥缺(剥落残缺);剥坏(剥落损坏)

汉隶岁久,风雨剥蚀,故其字无复锋芒。——陆游《老学庵笔记》

4、强制除去。又如:剥庐(剥夺他人荫庇之所;穷困的居所);剥放(斥退)

5、盘剥;掠夺。又如:剥害(盘剥伤害);剥褫(革除;褫夺)

故为吏牧民者竞相剥削。——《梁书·贺琛传》

患在于剥夺之不已。——元稹《钱货议状》

6、罢免,革除。如:剥坐(革职治罪);剥辱(谓革职之辱)

7、伤害。又如:剥丧(伤亡);剥戮(伤害杀戮);剥丧(伤亡;丧乱)

8、衰微;减少。如:剥极(时运不利或事物衰败到了极点)

9、【bāo】去掉物的外皮或壳(多用于口语)。又如:剥花生;剥碗豆;剥牛皮;剥葱皮

二、剥莲蓬bo还是bao

1、应读bo,一声因为两个读音意思完全一样,但bao一般用作口语、土语,不是书面特别是这种诗词用语的读音的。

2、《清平乐·村居》中,“溪头卧剥莲蓬”的“剥”在这里应该读“bō”。在现代汉语中,“bāo”和“bō”两个读音的意义完全相同。

3、“bāo”常用于口语化表达,如“剥花生”;“bō”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剥夺”。这种现象称为“文白异读”,意思是同一个字文言音和白话音不同。古诗词中一般取文读。

4、剥在现代汉语中,作为一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bao和bo,现代汉字的多音字来源比较丰富,其中有一个来源就是“文白异读”,所谓文白异读,就是“一种是读书识字所使用的语音,称为文读,又叫读书音、文言音、字音。

5、另一种是平时说话时所使用的语音,称为白读,又叫做说话音、白话音或话音。”剥就是一个文白异读的字,bao是说话时的语音,bo是读书音,字音。同样的字,薄,bo和bao;钥yao和yue,血,xue和xie等,不管读成什么音,字义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使用的场合有所变化。

6、比如,血,读作xue,一般出现在双音节词汇中,xie,一般独立出现,出现在口语中。

三、“剥”字的拼音是什么

1、结论:汉字"剥"的拼音有两读音,分别是[bāo]和[bō]。

2、"剥"这个字在汉语中是一个多义动词,其基本含义是去掉物体的外皮或壳,常用于日常口语表达,如剥花生、剥碗豆等。从字形上看,它由刀和"录"组成,"录"不仅表示声符,还象征着削切或剥离的动作。

3、在古代文献中,"剥"的含义更为广泛。它既可以表示削除或剥离,如《说文》中提到的"裂也",也可以指在烹饪中进行切割或烹饪,如《诗·小雅·楚茨》中的"或剥或亨"。此外,"剥"还有磨砺、切割绳索使之易于处理的含义,如《荀子·强国》中的描述。

4、在季节变化中,"剥"也用于农事活动,如冬季到来时,人们会剥去阴木的表皮进行处理。辛弃疾的词句"溪头卧剥莲蓬"则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画面。

5、总的来说,"剥"字在汉语中不仅仅是一个字音,它承载了丰富的动作和意象,体现了汉字的生动与灵活。

四、请问卧剥莲蓬中的剥读什么音

卧剥莲蓬中的剥读音为:bō出处: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白话释义: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锄豆溪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无赖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扩展资料写作背景: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从二十一岁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

五、溪头卧剥莲蓬中“剥”是读bāo还是bō

1、“溪头卧剥莲蓬”中“剥”读“bō"。

2、剥[bō]用于复合词:~夺。~削(xuē)。~落。~蚀。生吞活~。

3、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4、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5、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6、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7、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8、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9、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10、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六、剥的拼音怎么打

1、去掉外面的皮或壳:~花生。~皮。

2、义同“剥”(bāo),专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剥夺,生吞活剥。

3、剥皮剥削剥蚀剥夺剥啄剥离盘剥剥落剥剽剥辱剥坐劫剥凋剥剥刺更多

4、剥:(1)bāo(口语),去掉外面的皮或壳,如”剥花生“”剥皮“;(2)bō(书面语),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剥削“”剥夺“”剥落“”生吞活剥“。剥,制理。字义源于《周易》剥卦卦象。卦象上九位居五阴爻之上,有统制五阴之象,卦辞讲:“剥,不利有攸往。”剥的本义是以刀砍物而致物裂。从卦形看,上九之下的五阴有中间开裂之象,生活中最常见的用斧头劈木头一样,斧子劈上头一点,即可顺其丝纹裂至于下,由此可以总结出以点带面的管理思想

七、清平乐·村居拼音版

1、máo yán dī xiǎo, xī shàng qīng qīng cǎo。

2、zuì lǐ wú yīn xiāng mèi hǎo, bái fà shéi jiā wēngǎo?

卧剥拼音 卧剥莲蓬怎么读-第1张图片-

3、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4、dàér chú dòu xī dōng, zhōngér zhèng zhī jī lóng。

5、zuì xǐ xiǎoérwúlài, xī tóu wò bāo lián péng。

6、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通:无;谁的读音有两种,通用!)

7、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8、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9、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10、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11、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素描。

12、作者这首词是从农村的dàér chú dòu xī dōng, zhōngér zhèng zhī jī lóng。

13、zuì xǐ xiǎoérwúlà一个非劳动环境中看到一些非劳动成员的生活剪影,反映出春日农村有生机、有情趣的一面。上片之一、二两句是作者望中所见,镜头稍远。“茅檐低小”,邓《笺》引杜甫《绝句漫兴》:“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14、此正写南宋当时农村生活条件并不很好。如果不走近这低小的茅檐下,是看不到这户人家的活动,也听不到人们讲话的声音的。第二句点明茅屋距小溪不远,而溪上草已返青,实暗用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语意,说明春到农村,生机无限,又是农忙季节了。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卧剥拼音和卧剥莲蓬怎么读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莲蓬 拼音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