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麻黄煎煮时间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麻黄能煮一个小时吗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麻黄汤怎么熬制
1、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6克)甘草(3克)。
2、用法: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3、一般无需清洗药材,只需要用清水泡30分钟即可。在熬中药过程中,要注意用水量不宜过多,超过药材表面2-3cm即可;也要先用武火再用文火熬煮,时间根据不同药材控制在20-40分钟之间;熬药后,也要趁热及时过滤药渣,否则会影响到药效。
4、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说的就是中药的苦涩。而一般中药都需要自行煎煮,中药的熬法也是至关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药效。
5、每次煎熬中药后,都要彻底洗净药罐,否则会形成药垢,进而影响下次煎煮好药物的药效。特别是对于煎煮过毒性较强药材的药罐,更好及时更换。煎煮中药一定要煎透,这样才能保证药物有效成分完全释放出来,所以要保证药汁浓郁,煎药时间足够。
二、麻黄怎么煮才能不引起心跳
控制煎煮时间,选用合适的器具,控制火候,煎煮 *** ,适量使用。
1、控制煎煮时间:麻黄应尽量煎煮得久一些,但是不要长时间煎煮,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选用合适的器具:煎煮麻黄时,应选择适合的器具,如砂锅、瓦罐等,不要使用铜器。
3、控制火候:煎煮时,应根据火候大小进行调整,使用文火慢煎可以使药物有效成分慢慢释放出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4、煎煮 *** :麻黄应该先浸泡一段时间再煎煮,这样可以更充分地释放出有效成分。
5、适量使用:在煎煮麻黄时,应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适量使用麻黄,不要过量。
三、中药的煎煮 ***
1、中药煎煮 *** 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疗效的好坏。汤药是中药最为常用的一种剂型,因此,煎煮汤药对用水和火候都有一定的要求。
2、 1煎煮容器的选用注意:砂锅、砂罐为煎煮中药的首选容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诱钢锅次之。铁、铜、铅等金属容器忌用。
3、 2药材冲洗注意:中药材大多有灰尘和杂物,因此,在煎煮前应该用水快速冲洗,以除去灰尘和杂物。对于处方中的花、叶、果及肉类的药材,需要淘洗。
4、 3煎煮前浸泡注意:药材清洗后,可将其浸泡20~30分钟,以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同时可以缩短煎煮的时间,对于种子、果实为主的药材,浸泡的时间可以长些。夏天气温高时,浸泡药材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5、 4煎煮用水量注意:煎煮药材时所需水量,一般以没过药材表面2~3厘米为宜。何首乌、白芍药等质地坚硬的药材,可以多加些水,蒲公英、藿香等质地疏松的药材,加水量淹没药材即可。
6、 5煎煮的先后次序注意:一般的中药材可以同时入煎,但有些药材需要特殊处理。在处方中,磁石、牡蛎等矿物药,贝壳类药等标有「先煎」的药物,则应先放入锅中,煎煮约30分钟再与其他药物同煎;标有「后下」的药物,要在其他药物快煎煮好时投入,煮沸后几分钟即可;对于标有「包煎」的药材,应用纱布包裹后再煎煮。
7、 6煎煮火力与时间注意:一般来说,药物没有沸腾前用大火煎煮,沸腾后改用小火,使其保持微沸。对于麻黄、桂枝等发汗药及藿香、佩兰等芳香性药物,一般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10分钟即可。骨角、龙骨、贝壳类药物及人参、白术等补益药,一般宜选用文火久煎。
8、 7服用 *** 注意:对于有人参、三七等贵重药材的药方,应该将其单独煎煮,再一同服,以免造成浪费;含胶质类的药材可以另加清水熬煮,再兑入其他药汁服:处方中标有「冲服」的药材,可用煎好的药液或开水直接冲服。
9、 8服用技巧注意:为避免浪费,建议1剂中药煎煮2?3次,将各次药液混合后再分次服用。如果有恶心、呕吐时,可以少量、频繁服用,这样能减少对胃的***,防止药入即吐。
10、 9服用时间注意:中药汤剂一般应温服。如果是治疗寒证时,宜热服;治疗热证时,宜凉服。
11、十注意忌口:服中药时更好忌食生冷、油腻、辛辣、腥膻等有***性的食物。
四、麻黄汤为什么要汤泡后再煎煮
麻黄汤中含有麻黄的方剂需要汤泡后再煎煮。煎煮一个时辰以上,减小其毒性,细辛的话,有又小毒,所以在附子之后煎煮,麻黄的话,因为你是回阳活血用的,可以稍微煎。麻黄汤药味虽少,但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正如柯琴指出:“此乃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
五、煎中药要煎多少时间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之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
治疗感冒类药物,之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
滋补类药物,之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6.服药的 *** :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两次服用。儿童可分2-3次服用。治疗感冒,发热,肠炎,腹泻的药,也可采用频服的 *** ,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再改为每日服2-3次,小儿以少量多次为好。
7.特殊药的煎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在处方中开出带注脚的药物。
六、麻黄汤要煎煮多久时间
麻黄汤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方剂,需要煎煮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药效。具体煎煮时间的长短,视情况而定。一般来说,麻黄汤的煎煮时间会根据以下几个因素进行调整:
1.草药的质量:如果药材的质量较好,煎煮时间可适当缩短;如果药材质量较一般,需要加长煎煮时间,以提高提取效果。
2.草药的用量:草药用量越大,需要煎煮的时间就越长。
3.煎煮 *** :如果采用传统的文火慢煎 *** ,煎煮时间可能需要2到3个小时左右;如果使用现代高压锅煎煮,煎煮时间可以缩短到30分钟左右。
总体而言,麻黄汤的煎煮时间不应该过长,否则可能会导致药效损失。一般建议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以确保草药的有效成分被充分提取。
七、一般熬中药要熬多久时间
1、煎前浸泡:首次煎煮(一煎)一般药物浸泡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的主的药物可浸泡一小时;再次煎煮(二煎)时,不用再浸泡。一煎加水量超过药物2-5厘米,二煎加水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2、煎煮次数:一般煎煮两次。一次久煎不能代替两次分煎。
3、煎煮火候:一般未沸前用大火(武火),沸后用小火(文火)保持微沸状态。对于解表、芳香类药物等,宜用大火急煎,以免药性挥发,药效降低;对于滋补药,多宜小火久煎,使药物有效成分尽出。
4、煎煮时间:一般药物,一煎应沸后再小火煎20-25分钟,二煎沸后再小火煎15-20分钟;解表、芳香类药一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一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煎药并非越久越好。
5、特殊煎服:药包中注有“先煎”的小包药,先煎30分钟,再加入群药;注有“后下”的小包药,在群药煎好前5---10分钟投入再煎;注有“包煎”的小包药,用纱布包扎好投入药群中一起煎;注有“烊化”
6、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液与“烊化”药物煎煮溶解后服用;注有“冲服”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汤冲服。
7、放水,之一次在300--400ml,第二次200ml左右。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