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成书时间(素书和道德经哪个更早)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5 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道德经成书时间的一些知识点,和素书和道德经哪个更早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道德经和易经哪个年代更早
  2. 老子 写的 道德经 距今多少年了
  3. 道德经什么时候著作
  4. 《道德经》属于什么文体,成书于何年
  5. <<道德经>>成书于何时
  6. 老子写的道德经距今多少年了
  7. 《道德经》和《易经》哪个年代更早

一、道德经和易经哪个年代更早

1、《周易》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提法.狭义的《周易》指的是《周易古经》,广义的《周易》则包括《周易古经》和《周易大传》

2、据史书记载《易经》有《连山易》、《归藏易》、《周易》.由于《连山易》、《归藏易》已经失传.具体内容无法查考,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因此人们常说的《易经》实际上指的就是《周易》.《易经》内容包括六十四卦、卦名、卦辞、三百八十四爻、爻题、爻辞等.古时传说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周公旦作爻辞,说法不一.

3、《易经》成书于商末周初,但是后来分孔说与非孔说.长期以来,围绕着《周易》究竟是孔说还是非孔说这一问题争论时间最长且十分激烈.一派认定,一部《周易》非孔子他人莫属;另一派则断言:《周易》与孔子毫不相干。

4、道德经是老子李耳著于春秋时期。《周易》早。

二、老子 写的 道德经 距今多少年了

1、《道德经》是一部个人著作,乃由东周守藏史老子创作,大体上成书于公元前516年相传老子骑青牛云游天下,以传讲道家学说经国济世,向西域开化。时任函谷关令的尹喜已知老子学识渊博,心藏大智,便叮嘱下属为有形貌脱俗之人,不得听任其过关。自己还派人洒扫道路,焚点香火,恭候圣人到来。老子行至函谷关,尹喜闻讯,迎至家中,行弟子大礼,再三叩拜,敬请老子留下,但老子不肯,之后尹喜便托病辞官,随老子一起西行,经关中、越秦岭、沿渭水受尽千辛万苦,行至他的故乡秦州伯阳。

2、老子和尹喜二人在伯阳龙山上筑庵讲道,一住便是好多年。老子日夜著书立德,修行练功,经常把自己的著述和所思所想讲给尹喜。老子为了使其学说得以广泛传播,将所著《道德经》授于尹喜,独自西行,不知去向。

道德经成书时间(素书和道德经哪个更早)-第1张图片-

三、道德经什么时候著作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又称《老子》,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现在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上篇为“德篇”,下篇为“道篇”。《道德经》成书于战国前期,关于《道德经》一书的作者,学术界争论较大。韩非认为是老聃,司马迁指出也可能是太史儋,但后来很少有人从后说。学术界一般认为老子就是老聃。现存《老子》的版本,以帛书甲、乙本为最早。此外,还有许多版本流传。据统计,石刻14种,以唐太宗时虞世南校写的石刻《老子》为最古,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次之。唐写本《老子》残卷,散见于各地保存的敦煌经卷中,为数颇多。木刻以宋刊《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为早,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有影印本。明《正统道藏》搜集《道德经》本文及汉、魏、唐、宋、金、元、明注本,总计有41种之多。历代解老、释老者不下千百家,其中最著名的有:战国末的韩非《解老》、《喻老》;汉代河上公《老子章句》;魏晋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何晏《老子道德论》;唐代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宋代道士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王安石《老子注》(已佚);明代焦竑《老子翼》;清代毕沅《老子道德经考异》;近现代有朱谦之《老子校释》、高亨《老子正诂》、任继愈《老子今译》等。《老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以它为主,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和儒家对立的道家学派。在国际上被译成多种文字。

四、《道德经》属于什么文体,成书于何年

1、《道德经》文学体裁:散文。创作年代:春秋时期。

2、《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

3、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五、<<道德经>>成书于何时

道德经主要有三个版本:王弼本、河上公本和帛书本。其中王弼本是通行本,影响最深,流传最广。更晚些出土的,还有个楚简本,年代在帛书本之前,纯属断篇残简,不能算作一个完整的版本。

王弼是三国时代魏国人;河上公是汉文帝时代的人;帛书本不避刘邦、刘恒讳,文字古老,判定成书年代在当在高祖刘邦之前。也就是说,三个版本的时间排序,应该是:帛书本、河上公本、王弼本。

有人以为,道德经的版本越古老,就越有价值,所以非常推崇帛书本,乃至更早的楚简本。其实未必正确,这有两个原因:

1、不论是帛书本,还是更早的楚简本,都是文字不全的本子,不能反映道德经的全貌;

2、影响中华文化几千年文明史的,一直都是王弼的通行本。即使这个通行本有错,大家也就将错就错了,没必要纠正过来。举例来说,道德经有“大器晚成”的说法,有人根据楚简本,说本来应该是“大器免成”,更加契合老子的思想。个人认为,纠缠这些细枝末节,真的没有必要。王弼本能成为通行本,自有其原因所在:王弼本更大的好处,就是去掉了很多无意义的虚词,使之变得文字简洁,朗朗上口,更易于传播和读诵。王弼是个天才的哲学家,是道德经得以广泛传播的大功臣。

六、老子写的道德经距今多少年了

老子著《道德经》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了。《道德经》在佛教未传入中国之时就独立存在着,此书存在在春秋时期(前571年至471年之间),而佛教传入中国是在汉代,距今约1900多年。从佛教“中国之一古刹”白马寺,可以找到例证。这部道家学派的更高经典虽仅有五千余字,其中蕴含的精深哲理,却贯穿于我国各历史阶段的不同领域。可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纷纷作注。有以治世解者,有以养生解者,有以兵家解者,有以玄理解者……各家都引其哲理为我所用。历史上更有专事研修道德的一支队伍,逐渐的演变为道教团体,这更使《道德经》蒙上了一层迷彩。故至今哲学界对其众评纷芸:唯心乎?唯物乎?有神乎?无神乎?各有见地。然而,其中蕴含的精深博大之哲理,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并与现代量子物理学发生了内在之联系。《道德经》似乎突破了民族界限,引起了全球性的广泛关注。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越来越显示出其广泛的适用性来,也越来越使人感到它的深奥价值了。

七、《道德经》和《易经》哪个年代更早

易经早,易经成书于春秋之前,《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并且易经被称为万经之源,道德经中的很多话都出自易经。

关于本次道德经成书时间和素书和道德经哪个更早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标签: 道德经 素书 成书 哪个 时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