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留针时间多久合适 针灸能扎多长时间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4 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针灸留针时间多久合适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针灸留针时间多久合适以及针灸能扎多长时间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针灸留针久了有危害吗
  2. 针灸阳池的 *** 针刺 阳池留针多久
  3. 膝盖针灸留针多长时间为好
  4. 针灸留针时间有什么要求
  5. 针灸穴位是留针好,还是不留针好
  6. 隐白针灸怎么下针 针灸隐白留针多久
  7. 针灸后应注意什么能洗澡么

一、针灸留针久了有危害吗

1、按照黄帝内经,灵枢经讲气血每在人体行一周需要二十八分四十八秒,但是好的医生完全可以根据气行的部位随时下针,随时取针(但是能够做到这种水平的医生现在基本没有),所以,现在一般掌握在30分到45分钟(当然是要根据病情,如面瘫则时间要翻倍)。

2、时间上,如果时间过短,气血还未到达针刺之处即取针,则根本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如果针刺时间过长,或连续治疗时间过长,如果不在治疗时根据天气实际情况对病人实施补气(这要看医生的水平),那就会造成伤气。这时病人会出现气短,无力等诸多症状。

二、针灸阳池的 *** 针刺 阳池留针多久

1针灸阳池的 ***

取穴法:肘关节半屈,旋前姿势,第3,4指夹缝的延长线上,距腕背侧横纹下0.4寸。在腕背横纹内1/4与外3/4交界处,总指伸肌腱尺侧缘。

取穴法:肘关节半屈,旋前姿势,第3,4指夹缝的延长线上,距腕背侧横纹下0.4寸。在腕背横纹内1/4与外3/4交界处,总指伸肌腱尺侧缘。

进针方向:从手背面向掌侧面随刺与腕背面成90°。

进针深度:直刺,进针0.5-1.5寸,或向左,右手刺0.5-1寸。留针20分钟;温和灸10-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直刺,在局部会有酸胀感,可扩散至中指;向左右手刺,局部酸胀,可扩散至整个腕关节。

1.皮肤:由尺神经手背支及前臂后皮神经双重分布,到达穴区的神经纤维由第7,第8颈神经组成。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和贵要静脉通过。

3.在指伸肌腱和小指伸肌腱之间通过:前者排列在桡侧,后者位于尺侧。两块肌肉均有桡神经的分支-骨间后神经支配。到该两肌的神经纤维由第6,第7,第8颈神经组成。

阳池属手少阳三焦经,此穴上自关冲,至腕陷中,有是调理上,中,下三焦气机的重要腧穴。此穴可清热通络,通调三焦,益阴增液,舒筋止痛之功,常用于治疗耳聋,目红肿痛,喉痹,手腕部损伤,腕关节炎,疟疾,消渴,流行性感冒,风湿病,糖尿病等。

1.配翳风,风池,耳门,角孙,合谷,侠溪,针刺泻法,疏散少阳风热,治疗少阳风火之偏头痛,耳聋,咽喉肿痛,口干等。

2.配风门,天柱,大椎,针刺泻法,清热散寒,调和气血,治疗邪在少阳之寒热头痛。

3.配大椎,后溪,液门,曲池,外关,针刺平补平泻法,和解少阳,治疗疟疾寒热往来。

4.配脾俞,肾俞,三阴交,照海,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补肾,治疗脾肾亏虚之消渴。

5.配外关,阳溪,腕骨,四渎,合谷,尺泽,曲池,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治疗经脉痹阻之肩臂痛,手臂拘挛,腕痛,腕下垂等。

三、膝盖针灸留针多长时间为好

针灸留针与不留针是不一样的效果,留与不留都可以起到针灸的效果。针灸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在 *** 穴位之后,可以使机体产生应急反应。个别穴位需要久留针,来促进精气的疏通,一般留针是半小时。慢性疾病可以久留针,甚至一小时,来候经气。每个人的思路想法不同,使用的针灸,技能可能有所不同,但是都可以起到效果,这和个人体质与病变有关。

四、针灸留针时间有什么要求

1、寒证与热证:寒证宜用补法,多做停留针;热证宜用泻法,没留针,若留针时间宜短约为5—10分钟。

2、虚证与实证研究:虚证宜用补法,多做停留针;实证研究宜用泻按或刺血法,没留针,若留针时间要短约为5-10分钟。

3、痛证:分亚急性与慢性疾病证,亚急性宜用重 *** 性,留针时间较短;漫性痛证一般用轻 *** 性,多做停留针效果非常的好,如三叉神经痛、血管性头痛、肩周病、胸痹心痛等。

4、寒厥与热厥:均应多做停留针。寒厥乃气血衰弱,四肢不温,手脚冷,下利不消化食材。热厥乃热盛引发气血郁闭所造成的手脚逆冷证。多做停留针以疏其血气,调其热寒。

五、针灸穴位是留针好,还是不留针好

您说的针灸是针刺+艾灸。其实您想问的是针刺,对吧?小儿针刺不留针, *** 情况和穴位,不留针或留针半小时到两小时不等。比如3寸长针养老透间使治疗眼部疾患,扎了就取不留针。有些病症较重的,则需要留针较长时间。一般以子午流注的气血流注时间为期。

六、隐白针灸怎么下针 针灸隐白留针多久

1隐白针灸怎么下针

进针方向:从足背向足底直刺与足背面成90°。

进针方向:从足背向足底直刺与足背面成90°。

针刺深度:正坐垂足或仰卧,沿拇趾爪甲根及爪甲内侧缘所作直线交点处,斜刺,向上,进针0.1-0.2寸,或点刺出血,留针15分钟;温和灸5-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微痛放射到附近。

1.皮肤:由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分支趾背神经分布。足背内侧皮神经属绯浅神经在足背的分支之一,到该穴皮肤的神经来自第1骶神经。

2.皮下组织: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形成众多的小隔,脂肪组织位于小隔内,并分布有上述皮神经丰富的末梢分支及趾背动,静脉。由于上述解剖特点,所以针刺此穴时,疼痛感明显。

3.甲根:位于甲廓的深面。针如遇硬性阻力,即刺到甲根。

隐白为足太阴脾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处,为井木穴,水为木之母,本穴又为子穴。具有扶脾益胃,温阳救逆,调和气血,启闭开窍,急救苏厥,清心定志,镇静安神,升举下陷,收敛止血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惊风,失眠,梦魇,腹胀,气喘,热病鼻衄,胸中烦热,呕吐,不欲饮食,尿血,便血,崩漏症。

1.本穴健脾益气摄血,为治疗出血证要穴。配中脘,脾俞,足三里,针刺补法,治疗脾胃虚弱之吐血;配血海,关元,气海,足三里,脾俞,针刺补法,治疗气不摄血之月经先期量多;配气海,三阴交,关元,脾俞,足三里,针刺补法,治疗气虚崩漏;配关元,足三里,脾俞,太白,回阳,针刺补法,治疗脾气虚弱之便血。

2.本穴清热凉血止血。配上星,委中,大杼,尺泽,隐白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肺热鼻衄不止,量多色红;配二间,中脘,厉兑,内庭,隐白,厉兑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胃热吐血。

3.配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天枢,针刺补法,健脾益气,和胃降逆,治疗脾胃虚弱之腹胀,泄泻,呕吐等。

针灸留针时间多久合适 针灸能扎多长时间-第1张图片-

4.配大敦,水沟,隐白,大敦三棱针点刺出血,水沟针刺泻法,醒脑开窍,治疗中风昏迷。

5.配劳宫,水沟,上脘,大钟,隐白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清心化痰,开窍醒神,治疗痰火扰心之惊风,癫狂。

6.配中脘,丰隆,厉兑,隐白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针刺平补平泻法,清心化痰,开窍醒神,治疗痰火扰心之惊风,癫狂。

7.配太白,阴陵泉,太溪,针刺泻法,或用艾灸,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治疗风寒湿邪痹阻经脉之股膝内,足跗疼痛,足大趾不用。

七、针灸后应注意什么能洗澡么

如果刚做完针灸,不建议马上洗澡,因为虽然针灸针眼儿比较小,但也需愈合的过程,建议六个小时以后,如果想洗澡,建议淋浴更好。

1、针灸后不要吹凉风,忌食辛辣 *** 食物还有牛羊肉,要用凉水洗治疗处,用温水洗后干毛巾擦干。

2、针灸后之一天不能碰凉水,避免寒湿邪气入侵。针灸后应当避风,特别是空调,乍热乍凉对针灸后敏感的身体经络伤害是很大的。

3、整个针灸治疗的过程中要禁欲,否则针灸疗效会大打折扣。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7.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针灸留针时间多久合适和针灸能扎多长时间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针灸 时间 多长 多久 合适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