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我们常吃的一种食物,大家对鸡蛋的需求也比较大,但是进入8月以来,鸡蛋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从农业农村部检测的数据了解到,这一周以来,鸡蛋价格仍然没有下跌的意向,截至13日下午2点,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鸡蛋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0.74元,环比上涨18.93%。鸡蛋价格近来一天天的上涨,那这其中都是什么原因导致鸡蛋价格一直上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分析的原因,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鸡蛋涨价的原因都有哪些吧。
1、受高温影响
鸡蛋怕热也怕冷,所以鸡蛋在夏季和冬季的产量较低,原因是气温太高会影响蛋鸡的生产。在8月,不少地区的蛋价涨价还是很明显的,这其中就有受到高温不天气的影响。
2、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河南省在7月遭受暴雨,河南省是我们国家中部的一个产蛋大省,洪涝灾害使一些养鸡场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除了河南省以外,还有安徽、河北、四川等地都遭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所以就造成了短时间多个省份的鸡蛋产量迅速降低,所以才造成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斤鸡蛋就涨一块钱左右。
3、受中秋节影响
下个月就是中秋节了,我们国家在中秋节 这天都有吃月饼的习俗,所以八月正是月饼厂家 *** 月饼的时候,鸡蛋、鸭蛋都是 *** 月饼常用的原材料,所以这段时间对鸡蛋的需求就比较大,每年在中秋节前后鸡蛋价格都会有所上涨。
4、受饲养成本影响
鸡饲料的价格上涨,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所以 *** 鸡饲料的原料价格也有上涨, *** 鸡饲料的原料就有大豆和玉米,而我们国家对这两种农作物目前是不能自给的,特别是大豆,所以我国的玉米和大豆都是从别的国家进口而来,当玉米和大豆出现价格上涨的时候,那么可想而知鸡饲料价格也就会上涨,养殖户的饲养成本就变高了,因此鸡蛋的价格也会受到影响。
5、受价格影响
今年下半年,鸡蛋价格一直都是处于半赔钱状态,这也让很多的养殖户干不下去,一边是养殖成本上涨,一边是养殖户过多而造成相互的压价,进而形成恶性循环,这样就会造成鸡蛋卖不出,养殖户只能被迫降价,赚不到钱,所以慢慢的也有很多养殖户就坚持不住不再养殖。今年的1—5月份鸡蛋的价格还是比较便宜的,对于买家来说,当然是希望鸡蛋越便宜越好,但是对养殖户来说肯定是希望鸡蛋价格上涨。
6、受鸡蛋存储期短和运输影响
鸡蛋不适合长期存储和长途运输,咱们平时在菜场买的鸡蛋几乎都是新鲜的鸡蛋,大家都知道鸡蛋比较脆,所以在运输的时候难免会磕到碰到,其次鸡蛋冷不得热不得,如果放在冷库就容易冻坏,常温放着要是温度太高也会导致鸡蛋变坏,所以鸡蛋是不好存储的,鸡蛋的保质期基本上就是两个月的时间,所以进口的话还是不太现实,基本上都是每天都有人去养殖场收鲜鸡蛋。
7、受近来疫情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最近我国的一些地区受到德尔塔病毒的影响,国家对疫情的管控十分严格,中高风险地区的运输都会受到疫情的影响,因此鸡蛋跨区域的供应也会受到影响,不仅仅是对鸡蛋,对所有的蔬菜、肉类都是有影响的,这些都是导致鸡蛋价格上涨的原因。
8、产蛋鸡少
据国泰君安期货农业首席分析师周小球的分析,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现在产蛋鸡的存栏量变低,这个很好理解,就是产蛋鸡变少了,所以鸡蛋也没有那么充裕,从而导致近来鸡蛋价格上涨。
以上就是今天小编就近来鸡蛋价格上涨分析出来的原因,8月以来,鸡蛋的价格上涨速度确实比较快,但是从上面的原因来看,鸡蛋涨价也是有道理的,大家也不要害怕,鸡蛋价格上涨是受季节性、临时性原因的影响,从而导致短期鸡蛋的供应量下降,每年这段时间鸡蛋价格都会上涨的,按照往年的经验来看,随着入秋后,鸡蛋价格会慢慢下降恢复到正常的水平,那大家觉得除了这些原因以外,还有哪些是导致鸡蛋价格上涨的原因呢?要是大家还觉得有其他原因的话,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
每斤上涨1元!鸡蛋价格持续上涨,餐饮商家用预制炒蛋制菜起争议#财经新势力#鸡蛋的价格越来越贵了。
相信这是不少消费者和餐饮商家近期的感受。红餐网观察到,进入8月以来,鸡蛋价格一路飙升,高于去年同期。据农业农村部监测,8月21日—27日,鸡蛋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11.41元,环比涨1.5%,同比高5.4%。
这种情况到昨日也没有好转。据生意社最新数据, 8月30日,鸡蛋基准价为10.83元/公斤,与本月初(9.45元/公斤)相比,上涨了14.60%。
△鸡蛋价格趋势变化图丨图源:生意社
餐饮经营,对食材价格的变化最为敏感。 肉禽蛋作为餐饮业常用的食材,鸡蛋价格从7月初连续一个多月呈现上涨趋势,势必会影响下游门店的经营。
于是,利于餐厅存储的预制鸡蛋液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前段时间,一则关于“鸡蛋预制菜”话题讨论占据各大社交媒体热搜榜,更是引发全网对“鸡蛋预制菜”话题的热议。
事因“天视消费者”在网上发布的视频中,在面对记者“为何店里鸡蛋炒得那么嫩”的提问时,餐馆老板毫不避讳的直言:“嫩鸡蛋并非现炒,而是为了图省事从网上购入的成品。”
面对餐厅老板如此耿直的回答,不少网友直呼:“不是吧?这么简单的菜都不肯给我现炒吗?”
△图片来源:截图自天视都市新浪微博
网上对鸡蛋预制菜的讨论纷纷,长江日报发布了《8元鸡蛋液能做出7碗鸡蛋羹,不少餐厅在用?专家提醒》一文,更是引发众多主流媒体对预制鸡蛋液的讨论。
鸡蛋也能预制,这下让许多网友绷不住了:“我付的钱是吃新鲜食材的,不是来吃预制菜的!”“我不做饭点外卖就是因为懒,没想到商家更懒”“全是科技与狠活,我们还能吃到新鲜的菜吗?”……
网上真的有售卖鸡蛋液预制菜吗?又会不会有餐饮商家购买呢?
带着这些疑问,红餐网在电商平台上输入“嫩炒蛋”关键词后,就有各式各样的菜品涌现出来。如“中餐嫩炒蛋”“浓缩鸡蛋液”“鸡蛋羹”“荷包蛋”等等。
△图片来源:截图自 ***
据不完全统计,售卖鸡蛋液的网店有数十家,在电商平台上多家网店提供的产品图上,都能清晰可见“餐饮商用,量大优先”“专注酒店餐饮特色食材批发”“快餐专用”等字眼,并表示该产品主打便捷、水嫩。
同时,红餐网在这些 *** 评论区中发现,不少餐饮商家用“卖相很好”“回购很多次”“性价比高”等词语对这类鸡蛋预制菜作出评价。结合“天视消费者”发布的视频不难得知:鸡蛋预制菜已经被当前部分餐饮商家列入菜品行列。
餐厅炒一个鸡蛋并不是什么难事,那么为何餐饮商家还要使用鸡蛋预制菜呢?其实,这里面很多“账”要算,也和目前餐饮行业面临的问题息息相关。
一方面,新鲜的炒鸡蛋需要经过“磕碎、打散、翻炒”等步骤,鸡蛋预制菜属于成品或者半成品,通过简单加热翻炒即可,这很符合餐厅对出餐效率的要求。 在电商平台的评价区,亦有餐饮买家作出“很方便,上菜效率提高了许多”等评论。另一方面,当前鸡蛋价格飙升的情况下,食材成本上升,餐厅需要做成本控制。
实际上,餐厅采纳预制鸡蛋液,还跟食材存储有关。据红餐网了解,目前市面上大多数预制鸡蛋液的存储 *** 为“-18摄氏度以下冷冻”保存,保质期从9到12个月不等。然而普通的生鲜鸡蛋一般保质期只有7到30天左右。
除此以外,还有不少做餐饮老板表示,餐厅采用预制菜,更多是为了菜品品控更加稳定。“厨师毕竟是人工调味,没有这种网上现成买的口味精准,还有不少顾客夸赞我们鸡蛋炒的好吃,但其实他不知道那是预制菜。”
综合来看,预制鸡蛋液能解决目前餐厅出餐速度、上涨成本、菜品品控等,自然受到众多餐饮商家青睐。
“连鸡蛋都是预制菜,预制菜可能真的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普及。”在“嫩鸡蛋”视频中,一位网友如是说。
据赛迪顾问消费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预制菜企业竞争力百强研究》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共有预制菜企业7.6万家,较2021年新3470家。由于蛋类产品的高需求量,许多公司都拥有自产的蛋类预制菜。
尽管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但“鸡蛋预制菜”和所有预制菜一样,都面临着C端抵触情绪高、食品安全、入围门槛过低等问题。
△图片来源:截图自 ***
在“嫩鸡蛋预制菜”事件曝光后,不少网友在电商平台上寻找到购买该产品的餐饮商家,对其表示出不满:“真懒,鸡蛋都懒得炒还开什么店”“一起举报吧,把店一起封了”“无良餐饮商家早日倒闭”等等。
*** 上,消费者认为鸡蛋预制菜不健康,抵触情绪颇高。不过,消费者的担心并非无道理。
此前,有媒体报道网售的“鸡蛋预制菜”有着近20款添加剂。据检测,某预制鸡蛋液品牌中,单是钠含量就达到1300多毫克。而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之下,成年人每日的钠服用量不应该超过2000毫克,因此,常吃这种鸡蛋羹很有可能会伤身又伤肾。
“没有营养”也鸡蛋预制菜被消费者所广为诟病的问题。红餐网观察发现,在 *** 平台上对于鸡蛋预制品,有不少买家作出“包装袋破损”“没有鸡蛋香味”“和真鸡蛋口感有区别”等评价。
对于鸡蛋预制菜是否涉及到食品安全问题,实际上,国家针对浓缩鸡蛋液是有制定专门的生产标准的。但专家也指出:“尽管无需谈添加剂色变,但出于营养和健康角度考虑,建议大家少食浓缩鸡蛋液。”
(作者:红餐网麦泳宜;编辑:李唐)
8月份鸡蛋价格上涨厉害,其原因有六个,消费者心里才有数#十九届农交会#进入8月份以来,市场上的鸡蛋价格快速上涨,由四元多涨到五元多,现在有些地方已经涨到6.25元/斤,很多消费者感到疑惑,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其实,引起鸡蛋价格上涨,不单单是一个方面的因素,而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推动近期各地鸡蛋快速上涨。
①,主要是夏季高温的引起鸡的产蛋量。大家知道一年之中夏冬两季,一热一冷,气温一高一低,对母鸡产蛋量有非常大的影响,降低了鸡蛋的产量,导致鸡蛋上市量不足,引起鸡蛋供求关系失衡,供小于求,是鸡蛋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②,市场对鸡蛋的需求量突然增大。需求量突然增大的因素有两个。a,每年到离中秋节近两个月的时候,各地食品企业,开始大量采购鸡蛋加工月饼。因此每年到这个时候,各地鸡蛋相对比较紧张。b,夏季气温炎热,消费者习惯性地在夏季喝蛋汤。这一习惯性,使市场上的鸡蛋需求量,突然一下子增大。并且,这两种对鸡蛋的需求量又巧妙地重叠在一起,促使市场上对鸡蛋的需求量突然间快速增大,使市场鸡蛋供求关系发生了改变,导致供给小于需求,鸡蛋价格上涨。
③,鸡蛋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对各地鸡蛋价格有很大的影响。其一是鸡蛋的储存保鲜期短。生产和市场上一般情况下,鸡蛋不会库存,都随产随出售,商家随进随销售,消费者是随买随食用。鸡蛋更大的保鲜期只有45~60天。其二是鸡蛋产量特殊性,壳薄易破,不适宜于长途运输,一般情况下,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这两个鸡蛋的特殊性,导致鸡蛋市场供给出现季节性的变化,也是近期鸡蛋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
④,7月底由于河南省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同时安徽省、山东省、河北省和山西省,近期的湖北省和四川省等等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对养鸡业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性损失,导致母鸡数量的减少,使鸡蛋市场供给不足,造成鸡蛋价格上涨。
⑤,近期因受全国许多地区发生了零星性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对鸡蛋的上市和交通运输,造成非常大的不便,使各地鸡蛋市场供求难于平衡,造成无法进行市场调节,也是鸡蛋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⑥,由于各地因疫情、洪涝灾害,饲料运输困难。另外,市场粮食价格的上涨影响,如玉米和豆粕的价格居高不下,导致饲料市场价格偏高,养鸡户成本上涨,鸡蛋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总而言之,以上六个原因,是8月份鸡蛋市场供给下降不足,需求量增大,鸡蛋供给小于需求,价格将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随着入秋以后气温的下降,疫情的好转,洪涝灾害的恢复,鸡蛋需求量的下降,鸡蛋价格将会随之下降。
鸡蛋价格突破6元,涨价原因主要有4个,啥时候能降价?【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 *** ,侵权删除。】
近期的鸡蛋价格就像坐上了火箭,一天一个价。前几天,很多人还认为5元/斤的价格已经贵得离谱,这一转眼间,鸡蛋的价格又突破6元大关。在一些农贸市场,个体商户售卖鸡蛋的价格普遍在6元至6.5元之间。
20号上午,在西安莲湖区的一个菜市场,常年做鸡蛋销售生意的王大伯告诉我们最近鸡蛋涨价太快了,一天一个价,卖完库存的这些就没货了,明天也不知道能不能给送货,自己也不敢多要,怕降价了砸到了自己手里。
根据卓创资讯提供的数据,1月份开始鸡蛋价格呈现走高态势,截止到1月15日,主产区鸡蛋主流到户收购均价涨至5.00元/斤,较月初累计上涨1.02元/斤,累计涨幅25.63%。1-10日鸡蛋价格窄幅调整,调整空间在3.96-4.14元/斤;11日开始鸡蛋涨势增强,鸡蛋以每日0.20-0.30元/斤的速度上涨。
1、鸡蛋价格上涨受多重因素影响
谈起鸡蛋价格迅速上涨的原因,养殖户张大娘认为这与饲料成本增加有很大关系。 玉米和豆粕是鸡饲料的主要原料。但最近的玉米和豆粕的价格一直很高,养鸡场收购的玉米价格在一块四到一块五一斤,一袋140斤的豆粕需要三百多块钱,比去年涨了不少。“如果鸡蛋还是卖3、4块多钱,我们就要赔死了”。
但除了饲料价格上涨,还有几个重要原因。一是养鸡规模的减小。去年蛋价低迷,不少养殖户亏本,这段时间退出或缩小养殖规模,鸡蛋产量减少;二是受疫情的影响。河北及东北地区是我国的鸡蛋主产区,近期河北、黑龙江、吉林等地接连出现疫情,河北部分地区进行了封锁,供应不足促使价格上涨;三是消费需求增加。疫情叠加春节的到来,局部地区的居民囤货意愿增强,加上国家号召就地过年,这就促使鸡蛋需求量进一步上升。
2、短期鸡蛋价格会持续高位,稳中适度偏强为主
由于鸡蛋价格的快速上涨,日销量比涨价前出现下滑,但结合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并不高,淘汰的蛋鸡也未出现延迟淘汰的现象,春节前鸡蛋产量或继续呈现减少的态势,供需之间的紧张局面依旧存在,加上粮食价格的一再上涨,短期内鸡蛋价格会持续高位,稳中适度偏强为主。但随着疫情的好转,中高风险区运输的逐渐恢复,春节前后需求端备货结束后,蛋价或出现高位回落。
我们也建议各地 *** 加大粮、油、肉、蛋、菜等重要商品的价格日监测力度,及时对价格异常波动情况进行预警预报,同时统筹协调做好农副产品的储备工作,适时投放,以平抑市场价格。
鸡蛋价格大涨,为何不“蛋”定?接下来怎么走?近期鸡蛋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期货方面,鸡蛋主力合约7月中旬以来震荡拉升,至今已涨超5%;现货涨幅更大些,部分地区涨幅超40%。
鸡蛋价格上涨 部分地区较7月初涨超40%
在山东青岛市北区的一家超市鸡蛋销售区域,消费者感到近期蛋价有明显上涨。
山东青岛某超市食品部主管 郑阳:七月初开始,鸡蛋价格呈持续上涨趋势。最近,一天每斤涨2角。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期作为鸡蛋替代品的猪肉价格涨势较高,带动消费者转向购买鸡蛋用于家庭食用。目前,虽然鸡蛋价格上涨,销量情况较为平稳,还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山东鸡蛋均价5.17元/斤,河北鸡蛋均价5.02元/斤,较7月初上涨超35%;东北鸡蛋均价5.23元/斤,北京鸡蛋均价5.46元/斤,较7月初上涨超40%。
天热产蛋量降低 企业中秋备货增加 鸡蛋供应偏紧
蛋价持续上涨,主要原因在于鸡蛋整体供不应求。今年入夏以来气温普遍偏高,也使得鸡群的产蛋量受到影响,面对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消费旺季,鸡蛋的供应情况能否跟得上呢?
鸡蛋经销商李帅,在山东及周边批发鸡蛋,销售给山东省的超市和食品厂等。他告诉记者,近期,鸡蛋走货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来自食品厂的需求明显加大,但多家养殖场都无法完全满足他的进货需求。现在,李帅打算进10000斤鸡蛋,只要到了6000斤左右。
某鸡蛋企业山东青岛分公司经理 李帅:有五六家食品厂需要进货做月饼,近一个月需求大约在七八十吨左右,总销量增长了约30%以上。
山东青岛的多家蛋鸡养殖场都反映,近期他们接到的鸡蛋订单量明显增加,出货速度加快,很多以前没合作过的客户都赶来采购鸡蛋。
山东青岛某科技集团总经理 曲晓青:之前采购商都会当天预订当天拉货,现在采购商们都会提前好几天预订,提前预订可能也会遇到没有货的情况。
由于夏季天气炎热,蛋鸡的采食量偏低,营养达不到需求,鸡群的产蛋率就会降低。目前,面对需求的增加,养殖场的鸡蛋供应比较紧张。
山东青岛某农牧业公司总经理 陈锡佐:采食量下降应该在3%到5%,产蛋量也相应下降了3%左右。内陆地区天热较早,产蛋率应该降低10%到15%。
业内人士表示,近期鸡蛋需求端进入开学前以及中秋前的备货小高峰,同时产蛋率下降带来了供给的减量,导致近期鸡蛋价格上涨。
中信期货研究所商品研究部高级研究员 李艺华:八九月份仍处在需求旺季。中秋过后,又进入节后淡季。
每斤鸡蛋从亏4角到挣8角 蛋鸡养殖场加大饲料储备
鸡蛋价格上涨,其他影响养殖场成本的因素又有什么新的变化?养殖场目前的盈利情况如何?
山东青岛即墨区的一家养殖场拥有60万蛋鸡存栏量,每日鸡蛋产量可以达到30多吨,今年以来鸡蛋价格的起伏让他们受影响较大。
山东青岛某生态科技公司养殖负责人 李绍山:三月到六月基本上是亏损的,那时价格每斤在4元左右,每吨蛋要亏损400元,最多亏损500元。
山东青岛平度的另一家养殖场,在四五月份每生产一斤鸡蛋就要亏损4角左右,现在每卖1斤鸡蛋可以赚8角的利润。负责人陈锡佐表示,近期尽管玉米、豆粕价格有了一定上涨,但是鸡蛋价格的涨幅远远弥补了饲料成本的上升。
据了解,在蛋鸡养殖总成本中,饲料的支出要占到90%左右,部分企业预计饲料价格将会继续上行。趁着当下鸡蛋销售赚钱,开始积极储备玉米、豆粕。
山东青岛某生态科技公司饲料采购负责人 刘磊:之前都是现用现买,没有多余的库存,现在玉米储备量达到1000吨,豆粕储备量达到500吨。
(央视财经)
打探|鸡蛋又涨价了?和清明节有关?官方:主要原因系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上涨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宁田甜
3月25日,郑州有市民反映,郑州集市上现在野菜热销,比如面条菜、白蒿等,市民纷纷买回家蒸着吃。而最普通的鲜鸡蛋也涨价了,前一段还三四元一斤,这段又涨到四五元一斤。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发现,情况确实如此。
继春节鸡蛋价位一直攀涨之后,节后疫情形势缓和,加上市场需求变小,为何鸡蛋再次上涨?
继春节档之后,鸡蛋再次涨价?
25日早上,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走访郑州的早集发现,很多小商小贩在售蔬菜中,很多野菜的身影,上好的面条菜每斤4元,便宜的每斤1元,白蒿每斤5元。
而鸡蛋价格,有的每斤4.5元,有的4.7元。
“一天一个价,连涨几天了。”有小商贩透露,鸡蛋涨价可能和清明节有关。
据了解,我省新鲜鸡蛋多来自河北,今年1月受河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影响,鸡蛋短期调运不畅,市场供应紧张,价格迅速上涨。2月,随着疫情防控趋稳、交通恢复,我省鸡蛋供应充足稳定,价格出现回落。2月份鸡蛋价格环比下降。监测数据显示:全省平均价格每500克为4.21元,比上月平均价格下降13.54%,比上年同期上涨18.00%。
析因:鸡蛋价格为何上涨?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上涨是主要原因
3月28日,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登录河南省发改委官网发现,从3月15日至19日,鸡蛋全省平均价格为4.02元/500克,比上上周上涨1.77%(3月19日),比上年同期上涨21.08%。
鸡蛋为何涨价?
省发改委分析,主要原因是,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受饲料价格上涨影响上周鸡蛋价格继续上行。
针对这一分析,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确认,“玉米原来更高七八毛一斤,现在涨到1.5元每斤。”
监测:肉类价格稳中趋降,生猪价格继续小幅回落
监测结果显示,与上上周相比,本周我省主要食品价格基本稳定,未出现明显波动。分类别看,主要粮油市场价格保持稳定;本周气温波动较大,部分叶菜类蔬菜供应量略减,所监测的蔬菜品种市场价格互有涨跌、均价小幅提升;生猪和猪肉市场供需日趋平衡、价格延续小幅回落势头,牛、羊、鸡肉价格基本稳定,水产品价格小幅震荡;豆腐价格持平,纯牛奶价格小幅上涨。
上周粮食及制品价格平稳运行,与上上周比,除标准粉价格微涨0.51%外,其余5种产品价格均保持稳定。
主要蔬菜价格互有涨跌、均价小幅回升。11种蔬菜全省平均价格为2.35元/500克,比上周均价上涨2.86%,低于上年同期13.92%。与上上周比,11种蔬菜价格6涨5降,价格上涨的品种和涨幅分别为:大白菜0.84%、上海青10.70%、黄瓜1.01%、西红柿6.03%、白萝卜3.70%、茄子1.15%;价格下降的品种和降幅依次为:青椒0.30%、大蒜1.18%、芹菜1.29、胡萝卜0.92%、土豆6.08%。
肉类价格稳中趋降,生猪价格继续小幅回落。所监测的5种肉品3月26日全省平均价格分别为:精瘦肉24.68元/500克、五花肉22.85元/500克、牛肉39.26元/500克、羊肉42.34元/500克、鸡肉8.57元/500克。与上周比,5种肉品价格涨跌幅度不大,整体稳中趋降;与上年同期比,牛肉、羊肉价格分别上涨3.45%、8.82%,其余3个品种价格下降,降幅依次为:精瘦肉17.79%、五花肉17.92%、鸡肉1.49%。当日生猪全省平均价格为13.08元/500克,比上周小幅回落2.90%,比上年同期下降23.10%。
水产品价格小幅震荡。所监测的3种水产品3月26日全省平均价格分别为:带鱼11.12元/500克、草鱼9.29元/500克、鲤鱼8.32元/500克。与上周比,带鱼价格微降0.27%,草鱼和鲤鱼价格分别上涨0.65%和1.84%;与上年同期比,带鱼价格下降9.37%,草鱼和鲤鱼价格分别上涨26.74%和23.44%。
北京匿名专家谈鸡蛋价格疯涨的真实原因:冷库鸡蛋浮出水面最近一段时间来,鸡蛋行情一反常态,“噌噌噌”一路狂飙,让很多人疑惑,摸不着头脑。为此,爱禽社主编特别致电北京一位业内人士咨询,这位不愿公开姓名的老师主要从事鸡蛋期货分析和蛋鸡产业相关服务工作,并向我们谈了他的看法,实录如下:
冷库鸡蛋贮存租赁的价格,好像每吨一天五块钱,如果保存两个月,每斤已经增加一毛五的成本。那么市场价,如果是卖到四块五的话,冷酷鸡蛋可以往外跑抛了,抛售就算是四块钱一斤,比市场价还低五毛钱,还净赚两毛多钱一斤。甚至有时候比这个利润更高,冷酷鸡蛋抛售的话市场价格肯定受影响。
冷库鸡蛋搞的话,上百吨几百吨都可能去存,他对市场的冲击主要是看量,如果量大的话就对市场影响非常大的。上次,就是去年的时候就能看出来,有时市场价格忽然暴跌,其实不是期货导致的,就是冷库鸡蛋导致了这种市场的一个变化,当然冷库鸡蛋出来以后,蛋壳颜色不好,所以他在市场销售非常困难,主要是供食品厂的多一些。
因为食品厂备货常常是在中秋节前十五到二十天就结束,或者说告一段落,也就是说食品厂肯定要在中秋节前大量需要鸡蛋。十五天到二十天这个时间段很关键,就说现在是8月15号,到9月5号之间,这十二天时间他们要把冷库鸡蛋全部卖出去。甚至冷库鸡蛋为了避免风险,也会在十天左右把冷库蛋甩出去,甩的时候就会造成蛋价的突然下降,利润低就甩的更快。
你看去年的时候更低鸡蛋价格是一块七、一块八那样。然后,蛋价开始涨了之后,冷库鸡蛋直接甩三块钱一斤,这样人家利润也非常高的,一斤一块钱左右的利润,很厉害的。今年可能没那么高,但是冷藏鸡蛋利润应该还是不错的。
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认为鸡蛋不能冷库储存,说储存一个星期最多了。后来问他们专门做冷库鸡蛋的,说能存两个月,简直太恐怖了。具体执行的人这么说,但是具体操作的一些东西细节东西不是特别了解,只是从侧面去了解一些东西,可能他们也不愿意讲这些东西。
如果冷库鸡蛋量大的话,我估计如果往外一抛,可能最近几天蛋价就会爆裂,再加上中秋备货的这个因素,鸡蛋价格断崖式下滑是有可能的,今天鸡蛋期货价格就下滑了。从我做期货的角度来看,我预计应该再过个十天左右,应该是二十四五号的时候,期货价格会正式下跌,那时候再做空,基本上没问题。
从目前上鸡的情况来看,青年鸡场的育出来的青年鸡都不够销售的。雏鸡的基本价格又在涨,说明一个问题:上鸡的非常多,所以下半年的蛋价不会太看好,但是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预计三块五左右价格徘徊的可能性比较大。一月份又是过年前的一个备货季节,所以一月份到时候现货价格应该在三块七八,但具体也不好说,因为跟疫情等很多因素有关。
冷库鸡蛋如果少的话,它销售完以后,肯定再往上涨,然后到9月5号左右就是中秋节备货前二十天还会涨一波。如果是冷库鸡蛋多的话就麻烦,但我估计冷库鸡蛋量不是很大,他们也不敢存太多,所以有可能中秋节前还会涨一波。
今天是周末,起来一个大早,因为天气太热,五点半太阳就出来了,白色的阳光,开始炙烤大地,我想去买点鸡蛋,上次答应家里小孩周末煮卤鸡蛋。
在我的印象中,鸡蛋是两元多一斤,因为上次买了好几斤,差不多吃完了。今天就去买,好家伙,今天鸡蛋价格到4元一斤了,土鸡蛋价格更是到7元多了,鸡蛋价格着实涨了不少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鸡蛋价格上涨哪有猪肉价格上涨厉害。鸡蛋撞猪肉,有去无回了吧。让我选,我还是愿意买鸡蛋,一斤鸡蛋4元,一斤有六七个,小的七八个吧,这样可以分多次吃,还是挺划算的,生活嘛,要做到精打细算,特别是在赚钱不容易的年景,节省会打算成为生活提升的必要手段。
不到一个月,鸡蛋价格从两元多,涨到现在四元,并且还有上涨的趋势,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如果鸡蛋鸡蛋价格上涨,养殖户应该高兴才是,怎么养殖户并高兴不起来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潜在的原因吧。
一、已经进入炎热的中伏最热的时期,蛋鸡进入下蛋淡季。养鸡的农民知道,鸡在炎热夏季产蛋率是会降低的,同样,养鸡场的蛋鸡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天气炎热,鸡进食量减少,减少了活动量,鸡多喝水了,鸡下蛋的频率就自然减少。鸡下蛋的最合适的温度在常温20多度更好的。
二、进入炎热三伏天,养鸡场减少了养殖密度,蛋鸡已经部分早期出栏减少密度。养殖户也是怕三伏天的炎热天气的,炎热天气对于养鸡场这样的环境,同样会出现高温,细菌滋生,鸡如果密度过大,温度升高,鸡都会出现中暑等发鸡瘟的风险。所以养殖户在三伏天来临前就着手减少养殖密度,这样鸡产蛋量减少了。
三、今年以来,鸡蛋和鸡肉价格便宜,养殖户成本提高,养殖户利润大打折扣,于是前期很多养殖户已经售卖了鸡。养殖户还是有“卖跌不卖涨”的心态,当鸡蛋价格下跌,鸡肉价格下跌,扛不住的养殖户就过早出手保本了,这样蛋鸡养殖规模缩小,市场鸡蛋产量减少。
四、从7月份开始,养殖业全面启动“禁抗令”,这样对于养殖业来说,高密度养殖风险高,只好降低养殖密度和养殖规模。抗生素是可以提高鸡的抵抗力和提高鸡身体素质,减少病害等,但是过多使用抗生素对于消费者不好,所以如今养殖业越来越规范,养殖更科学了。
五、猪肉价格上涨,导致鸡蛋消费量剧增,这样出现鸡蛋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一点我不想多说,买菜的人都知道,人们只好把目光转向价格相对便宜的鸡蛋身上。
总体来说,鸡蛋价格上涨,是鸡蛋需求量增大,市场供不应求造成的。后期鸡蛋价格还是有空间的。
鸡蛋价格持续上涨 央视记者实地调查追问原因鸡蛋是人们餐桌上的重要食材。最近这段时间,鸡蛋价格的持续上涨引发了不少关注。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鸡蛋的平均批发价格为每公斤9.76元,比7月初上涨16.7%,比3月份鸡蛋价格更低时期上涨44%。对此,记者在多地进行了实地调查。
鸡蛋价格持续上涨
新发地市场是北京更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这里一直被看做是农产品价格的风向标。记者走访了多个售卖鸡蛋的摊位,询问了鲜鸡蛋的价格。
在山东省东营市的一个大型超市,市民聂女士正在生鲜摊位购买鲜鸡蛋。今天她花了12.95元购买了2斤多的鸡蛋,每斤鸡蛋合5.2元。
鸡蛋价格的上涨导致下游产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宋先生经营的一家蛋糕烘焙店,平均一个月的鸡蛋用量超过2500斤。眼下,鸡蛋价格的上涨让他有些吃不消了。
多重原因推高7月份鸡蛋价格
记者了解发现,多重原因推高7月份鸡蛋价格。山东省东营市一家大型蛋鸡场的老板张友才告诉记者,目前他家一共饲养了5万只蛋鸡。进入7月份以后,全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山东连续三周保持在30摄氏度以上,近期气温更是超过了35摄氏度。
虽然养殖车间的水帘、风机等设备马力全开,室内温度还是没能降到30摄氏度以下,有些蛋鸡出现了热应激反应。天气凉爽的时候,他家鸡场每天产蛋5500多斤,但是现在每天的产蛋量下降300多斤。
经营着家庭农场的王秀芹告诉记者,她家农场存栏2万只蛋鸡。最近这段时间,蛋鸡产能下降明显,她家鸡蛋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分析,除高温天气外,多重原因导致目前鸡蛋价格上涨。今年蛋鸡疫情比往年多发,鸡蛋产量减少。鸡蛋价格上涨,一部分养殖户持惜售的心理导致鸡蛋供应减少。此外,饲料价格上涨,鸡蛋生产成本有所增加。非洲猪瘟爆发以后,猪肉价格偏高,鸡蛋需求量比往年有所提高。另外,受猪肉价格带动鸡肉价格上涨的影响,一些养殖户开始淘汰低产能蛋鸡,增加肉鸡存栏。多重原因叠加导致7月份鸡蛋价格上涨明显。
供需偏紧致蛋价淡季不淡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进入3月份以后,全国鸡蛋出场价、批发价、零售价连续5周环比上涨。截至目前,全国鸡蛋出场价、批发价、零售价累计涨幅分别超过了6%、10%、5%。
春季是传统的鸡蛋消费淡季,鸡蛋价格此时为何会逆势上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宁表示,往年鸡蛋价格从4月份开始止跌回涨,今年鸡蛋价格从3月份就已经出现了涨势,较往年有所提前,主要原因在于鸡蛋市场供需格局偏紧。3月份,大中专院校开学,对鲜蛋的需求逐渐恢复,食品企业复工复产对鸡蛋的加工需求略有增加。消费者家庭鸡蛋采购量缓慢回升,终端销售环节走货好转,有效拉动了鸡蛋价格触底反弹。另外,豆粕、玉米等饲料价格持续上涨,也支撑了鸡蛋价格提前回涨。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鸡蛋出场价、批发价处于近十年同期更高位,零售价处于次高位,其中,1月份全国鸡蛋出场价、批发价、零售价均为近十年同期更高。主要原因在于鸡蛋的供给能力偏低。近期,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震荡下滑,近两个月才连续小幅回升,鸡蛋供给虽有恢复,但还处于相对低谷期,为鸡蛋价格相对高位提供了有力支撑。不过,虽然全国在产蛋鸡存栏处于相对低位,但仍高于近4年同期平均水平,能够保障鸡蛋的有效供给。
朱宁表示,按照往年规律,鸡蛋价格从二季度开始上涨,一直持续到三季度结束,预计今年鸡蛋价格也将延续往年波动规律,震荡上行至9月份。主要原因在于:全国在产蛋鸡存栏保持小幅增加,但增幅有限,而且进入夏季以后,蛋鸡产蛋率受高温天气影响小幅下降,鸡蛋市场供应稳中略增。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学校、餐饮行业对鸡蛋的需求持续恢复,鸡蛋消费将在三季度进入旺季。总体来看,受鸡蛋供需格局阶段性偏紧的影响,蛋价将震荡上行至三季度末,但若猪肉价格持续低位运行,蛋价涨幅将会被压缩。 (经济日报记者 黄俊毅)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