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时间紧张的成语和形容时间太紧张不够用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形容时间紧迫的成语有哪些
1、千钧一发,一发千钧,刻不容缓,迫不及待,十万火急,火烧眉毛,迫在眉睫
2、燃眉之急燃:烧。火烧眉毛那样紧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危急存亡危急:危险而紧急。
3、楚越之急春秋时楚越两国先后遭吴入侵,后因以“楚越之急”泛指面临外敌入侵,国事危急。
4、当务之急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5、倒悬之急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6、急病让夷〖解释〗犹今言将困难留给自己,将方便让给别人。
7、急不可待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8、急不可耐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9、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10、急不择路急得来不及选择道路地乱跑,形容非常紧迫
11、急不择言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形容说话十分急迫或紧张
12、急赤白脸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13、急如风火〖解释〗急得像疾风烈火一样。形容十分急迫。
14、急如星火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二、紧张的成语有哪些
1、表示紧张的:忐忑不安、惶恐不安、心慌意乱、心乱如麻、心如撞鹿
2、表示害怕的:不寒而栗、提心吊胆、心惊肉跳、心慌意乱、心有余悸、战战兢兢
3、如临大敌如临深渊如履薄氷战战兢兢提心吊胆
4、形容心情很紧张害怕用什么样的成语
5、惶恐不安:惊慌害怕,十分不安。
6、惊心动魄:主要用于形容心里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也形容极度紧张、惊惧。
7、胆战心惊:形容内心非常的害怕,非常的恐惧。出自元·无名氏《碧桃花
8、大惊失色:受到惊吓后脸色都变了,那可真不是一般的恐惧啊
9、面如土色:形容惊恐到了极点,脸色都和土的差不多了
10、战战兢兢:形容极其恐惧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11、毛骨悚然:吓的毛发都竖立起来了。形容极端恐惧。
12、风声鹤唳:形容极端惊恐疑惧,自相惊扰。
13、心有余悸:危难虽已过去,但心里感到害怕。
14、畏缩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向前。
15、提心吊胆:心像提着,胆像吊著,安定不下来。形容担心、害怕,安不下心来。
16、担惊受怕: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17、惊弓之鸟:受过箭伤一听到弓箭声就害怕的鸟。比喻经历过灾祸,遇事就害怕的人。
18、形容人又害怕又紧张的成语有哪些
19、【解释】: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20、【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21、【示例】:直到后来,听到了那些~的传说,见到了举室仓皇的不安状态。
22、【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战争等
23、诚惶诚恐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24、出处: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25、踧踖不安恭敬而不安。意谓恭敬而不自然的样子。
26、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宝玉因贾政在坐,早已踧踖不安。”
27、瞪目结舌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28、出处:清·黄轩祖《游梁琐记·顾嘉蘅》:“群知为广文子,异而询之,瞪目结舌不能对。”
29、瞪眼咋舌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同“瞪目结舌”。
30、出处:康濯《腊梅花·徐水平原的白天黑夜》:“但她们干那新鲜事儿的气魄很快就镇住了大家,叫大家不能不瞪眼咋舌。”
31、低眉垂眼低着头,垂着眼。形容害羞的样子。
32、出处:清·陶贞怀《天雨花》第四回:“桂香袖手床沿坐,低眉垂眼做新人。”
33、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与他,又要减你的价钱,准算过,便有几两赢余,要他找绝,他又东扭西捏,朝三暮四,没有得爽利与你。”
34、动魄惊心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35、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36、规言矩步比喻言行谨慎,合乎法度。
37、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曩以汝为古君子,故任汝放诞,未敢侮汝。汝近乃作负心事,知从前规言矩步,皆貌是心非,今不复畏汝矣。”
38、寒毛卓竖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39、出处:《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见者寒毛卓竖,舍利佛独自安然。”
40、汗不敢出吓得连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
41、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42、汗流满面形容极度紧张或非常劳累。
43、出处:鲁迅《彷徨·伤逝》:“况且她又这样地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
44、急不择言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形容说话十分急迫或紧张。
45、出处: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急不择言’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
46、急处从宽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
47、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沙僧听说,厉声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48、急张拘诸形容局促不安、紧张慌乱的样子。
49、出处:《元曲选·李逵负荆》:“他这般急张拘诸的立。”
50、剑拔弩张张:弓上弦。剑***了,弓张开了。原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后多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51、出处: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52、箭拔弩张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53、出处: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六章:“大部分的时候是含精养锐的,必要时才一用力,正不必面红耳赤,箭拔弩张的。”
54、矫揉造作矫:使弯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55、出处:《周易·说卦》:“坎,为矫揉,为引轮。”
56、金鼓齐鸣金鼓:指金钲和战鼓。金钲战鼓一齐响起。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
三、表示时间紧迫的成语10个
十万火急、间不容发、千钧一发、一触即发、火烧眉毛、迫在眉睫、急如星火、危急存亡、危在旦夕、朝不保夕
[拼音]: [ shí wàn huǒ jí ]
[释义]: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出处]:曹禺1978年发表《王昭君》第二幕:“启奏陛下!鸡鹿寨十万火急,羽书传到长安,请圣裁。”意思是禀告皇上,鸡鹿寨的敌情已经紧急到了极点,情报已经传递到了长安,请皇上决断。
[拼音]:[ jiān bù róng fà ]
[释义]:相隔得非常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其出不出,间不容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也比喻文字精练、严谨,没有一点破绽。
[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系绝于无,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意思是系物的线在高处断绝,不能再接好;重物掉进深渊,难以再把它取出来。能不能从灾祸中逃出来就在一念之间,十分危急。
[拼音]:[ qiān jūn yī fà ]
[释义]:也说一发千钧。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丝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出处]:宋·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丙子轮对札子》第十一卷:“肆我祖宗得请于上帝,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千钧一发矣。”意思是当初祖宗们得到天命,不能被蒙古 *** 得到,必须连年清除,不然就危急万分了。
[释义]:原指箭在弦上,张弓待发。比喻事态发展到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会立即爆发。
[出处]:宋·张咏《乖崖集》:“鯸鮧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意思是偶然间有东西稍一触动,就立即四处爆发,引发大怒。
[拼音]:[ huǒ shāo méi mao ]
[释义]:比喻非常急迫:~眼下急。这是~的事儿,别这么慢条斯理的。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意思是什么才是一句急切的话呢,大师回答到:“火烧眉毛”
[拼音]: [ pò zài méi jié ]
[释义]: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意思是即使远在八方之外的,近在眼前的内,来找我的,我一定会知道。
[拼音]: [ jí rú xīng huǒ ]
[释义]:像流星的光一样极快地闪过。比喻情势紧迫。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州词临门,急于星火。”意思是州县的长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
[拼音]: [ wēi jí cún wáng ]
[释义]:危急:危险而紧急。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意思是现在天下分裂成三国,益州疲惫,这真正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拼音]: [ wēi zài dàn xī ]
[出处]:《三国志·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意思是如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包围,我们没有支援,危险就在眼前。
[拼音]: [ zhāo bù bǎo xī ]
[释义]: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情况危急。也说朝不虑夕。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意思是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祖母的日子朝不保夕了。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