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熬时间长了有害吗(中药熬不好有什么副作用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 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中药熬时间长了有害吗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中药熬时间长了有害吗以及中药熬不好有什么副作用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煮好的中药,放置时间长了药效会降低吗
  2. 中药熬干了会有毒吗 熬中药熬干了怎么办
  3. 中药熬多长时间比较合适

一、煮好的中药,放置时间长了药效会降低吗

一般来说,当我们需要调理身体时或者身体出现一些疾病时,有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中医治疗,选择中医治疗对于我们的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这主要体现在中药对于我们人体的损害比较小,而且服用中药也不会产生抗药性。而西医治疗虽然比较快速有效,但是西药一般会让人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如果下次再有这种病的话,喝这种药见效的时间也会比较慢。那么在喝中药这个问题上,一般中药都是需要经过煎煮的,服用步骤比较麻烦。那么随之而来也有一个问题,煮好的中药,放置时间长了药效会降低吗?

1、煮好的中药更好是立即服用,这样中药的药效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病好的也会比较快。但是如果有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服药时,煮好的药放置时间久了药效肯定是会降低的。在中药煮好后,更好是在一天之内把它服用完。也有的人在中药煮好后总是喜欢把中药分成几次吃,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好的。一方面,医生开的中药的药效是一定的,这是要求一次性用完的,如果分开服用就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中药放置时间久了容易与空气接触,空气中的粉尘颗粒就会进入到中药中,使中药变质,严重的影响药效。

2、如果中药煮好后一次性服用不完的话,更好等中药放凉后及时密封好放置到冰箱中,使其减少对空气的接触,防止被污染,甚至产生霉变,变质等。

3、此外,中药是否需要放置还是要分中药的种类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就医诊疗时多和医生进行沟通,弄清楚服药的时间及 *** ,更大程度地保证其发挥药效。

总之,煮好的中药更好是趁热喝,良药苦口利于病,放置时间长了肯定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效的。

二、中药熬干了会有毒吗 熬中药熬干了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中药熬干了可能会产生有毒物质。很多中药熬干了熬糊了之后,成分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容易产生有害物质。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会有毒,熬到最后就是罐子底部在烧了,会带一些有毒物质。

1、中药在熬得过程中如果熬干了,一定不要再加水,必须倒掉,因为熬干的中药毒性相当大。这一点很重要,熬中药时一定记好时间,应该有人专门在旁边看着。

2、中药很苦,喝完后可以吃块冰糖。但熬制中药过程中不要加糖,那样很影响药效。更好憋着一口气喝完,这样感觉就不那么苦了。

3、熬中药的时候水没了熬干的话,建议不要喝,因为把水烧干了以后,砂锅的温度会上高,里的成分会发生变化,不但药效减退,而且还能产生毒性物质,是对身体有很大损害的。建议去重新抓药重新熬,为了健康不要存侥幸心理。

4、中药熬干了,其挥发物质必将丧失干净,服用不但达不到治疗目的,而且剩余的汤液有焦糊味,服用后易引起恶心,呕吐,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5、中药熬干了,一般不宜再加水继续熬煮,即便药物还未有烧焦,加水煎煮后照样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中药熬干了更好不要喝了,直接倒掉。

中药熬干了,其挥发物质必将丧失干净,服用不但达不到治疗目的,而且剩余的汤液有焦糊味,服用后易引起恶心,呕吐,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中药熬时间长了有害吗(中药熬不好有什么副作用吗)-第1张图片-

调理滋补类药物多系植物的根茎,果实,动物的甲角壳类,如党参,黄芪,白术,熟地黄,龟板,鳖甲,鹿角等厚重之品,其特性坚硬厚实,滋腻性强,药物内含有大量营养物质,煎药的目的就是要煎取这些有效成分,故时间要长,否则就达不到这个目的,煎药的时间为:头煎从沸后算起1小时,二煎沸后30分钟左右,以消灭白芯为度。

这类药物多系全草,花,叶,如麻黄,细辛,薄荷,菊花等轻薄之品,其性散发,味辛香,含挥发油较多,煎药的目的就是取其辛香散发之性,故时间要短,长煎则性味散失,效果反而不好,煎煮时间为:头煎沸后十到十五分钟,二煎沸后五到十分钟即可。

一般的药类,就是普通的治疗药,或以治疗为主,略作滋补作用,这类药物的特点具有多方面的性能,大约沸后熬三十分钟可以取头汁,二汁再煎20分钟就行了。

1、凡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作煎中药。一般将中药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cm为宜。质地坚硬、黏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略多;质地疏松或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2、更好用砂锅、砂罐,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

3、一剂药一般煎煮两次,即俗称“头煎”“二煎”。将“头煎”“二煎”药液合并混匀后分二次服用,成人每次150~200毫升,儿童每次50~100毫升。

4、熬制中药有文火和武火之分,所谓武火就是大火,在中药还没有烧开之前可以用大火,不会损失药性,烧开后再用大火就容易破坏药物成分,使有效药物挥发掉。

5、熬制中药首选砂锅,因为铁锅的铁离子容易和中药中的物质结合,使中药丧失有效成分,而砂锅受热满,几乎不含有金属离子,是理想的熬制中药的工具。

6、所谓文火就是小火,尽量使用细软的柴草,比如锯末,撒一把木质锯末,别的细软柴火也一个道理,盖住大火头,慢慢煨汤药。

7、中药的食用也有学问,把汤液倒进碗里,使其温度降低到合适不烫为止,喝中药一定不要把最后的药渣喝进肚子,其中可能含有杂质颗粒会形成尿路结石或者损害人体的其他部位,要舍得把最后的一点汤液舍弃。

三、中药熬多长时间比较合适

中药熬多长时间更好

1、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到2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到15分钟左右。

1、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到2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到15分钟左右。

2、用于治疗一般常见的慢性病,如:脾胃病、脏腑功能失调、高血压病、心血管类疾病的调理性药物。头煎从沸后中火煎煮20到3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5~20分钟左右。

3、用于治疗虚损性疾病的补益药,如:气虚、血虚、肾虚等各类虚损病症的药物。头煎从沸后小火(文火)煎煮30~40分钟左右,第二煎药沸后再煎20到30分钟。

一般是种和各种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

有些药方要求一味药或几味药后煎,也就是在其他药煎10分钟后再放入药罐。因为有些药材久煎无效,如钩藤等;有些药材带有芳香味,久煎降低药效,如金银花、连翘、薄荷等。

一般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宜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5到10分钟投入锅内。

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一些质地坚硬的药材,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到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例如贝壳类、矿物类、骨甲类等应先煎。

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煎药器具:在煎药时尽量使用砂锅、不锈钢、玻璃、搪瓷等为佳,忌用铁器、铝器、铜锅。因为前者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反应,以保证药物的疗效。而铁铜类成分性质较为活泼,易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影响疗效。

浸泡 *** :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药锅内,加干净的冷水浸泡药物,加水量以淹没过药面3-5cm,浸泡20-60分钟为宜(过久则药物易发霉变质),这样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

煎煮 *** :每剂药煮两次。之一煎先用大火将浸泡好的药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维持药物沸腾;第二煎加水适量少些(以淹没过药面),火候同之一煎。煎时更好加盖,一般情况下煎药时注意不宜频频打开锅盖,否则气味易走失,药效降低。

煎熬时间:药物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一般药物之一煎20-30分钟,第二煎15-25分钟;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之一煎40-60分钟,第二煎30分钟左右;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之一煎6-15分钟,第二煎5-10分钟。

滤取药液: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具体情况决定,成人量约200-300ml,儿童量约为成人的1/4-1/2,即50-150 ml。

服用时间: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上午服用之一煎所煎出的药液,下午服用第二煎所煎出的药液,这样可以使两煎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所起的作用均匀可靠。也可以将两煎药汁混合,分上午和下午两次服用,两次以相隔6小时左右为宜。当天煎的药当天更好服用完,不宜保存。滋补药宜饭前半小时服用;清热药及对胃肠有 *** 的药物宜饭后半小时服用;其它药剂请遵医嘱。

服用 *** :服用 *** 分热服、温服、冷服3种,一般而言,发汗解表药和温补药宜温服;祛寒药、治疗关节痛和溃疡病的药宜热服,清热解毒药宜冷服。

注意事项:中药包里经常看到用纸或纱布另包的中药,标有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等字样。一定要按要求去做,否则将影响药物的效果。煎煮过程中视情况可以加水量,但要不断搅拌,防止溢锅、糊锅。

中药熬时间长了有害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药熬不好有什么副作用吗、中药熬时间长了有害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标签: 中药 副作用 有害 不好 时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