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蛋白质”排行榜,鸡蛋只排倒数之一,鱼肉排第3,建议了解。哈喽,大家好,我是大厨江一舟,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时刻了,你准备好了吗?
到了暮春时节,正是传染性病毒的高发期。这个时候对于有基础病和抵抗力差的儿童来说,更要记得多补充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就拿开春时期的甲流病毒说起,更先侵入的就是三岁到十岁的少年儿童。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比较差。
张文宏院士曾经说过,免疫力才是自身更好的防御。要想增强抵抗力,关键一点就是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蛋白质了。蛋白质是身体内部重要的组成部分,大概占据人体的20%。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就是蛋白质。到底哪些食物当中蛋白质含量最多呢?
经研究表明,优质蛋白质排行榜,鸡蛋只排倒数之一,鱼肉第三,建议了解。话不多说,接下来就和大家直接分享干货啦。
第4名:鸡蛋
鸡蛋的蛋白质含量在13.1克每100克左右,和其他食物相比,鸡蛋的蛋白质含量并不是很高。但是鸡蛋能够补充身体当中一天所需要的能量。尤其是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小孩子来说,更要记得多吃鸡蛋哦。
推荐菜谱:糖醋鸡蛋
1.首先准备新鲜的母鸡蛋,四个打入碗中。炒锅烧热放入食用油,油热后把准备好的鸡蛋放入锅内。用大火煎至表面金黄然后给他盛出备用。
2.准备糖醋汁:5勺清水,4勺番茄酱,三勺白糖,两勺生抽,一勺白醋。用筷子搅拌均匀。炒锅烧热放入食用油,油热后把准备好的糖醋汁放入锅内。用大火炒至冒泡。
3.然后再把炒好的鸡蛋放入锅内,用大火翻炒均匀。让鸡蛋均匀的裹上面糊,就可以出锅吃啦。
第三名:鱼肉
鱼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每100克的鱼肉里面大概含有18克的蛋白质。而且多吃鱼肉,不容易长胖,对于春季正在减肥的朋友来说,建议大家多吃鱼肉哦。
推荐菜谱:鲫鱼豆腐汤
1.首先准备新鲜的鲫鱼三条,去掉鱼鳞和内脏。然后在表面改上一字花刀。在上面加入葱姜料酒用手抓拌均匀腌制五分钟。
2.新鲜的北豆腐一块切成厚厚的薄片,最后再切成小块。大葱一根切成葱花。炒锅烧热放入食用油。
3.油热后把准备好的鲫鱼放入锅内,用大火煎至表面金黄。然后在里面加入葱姜去腥。往里面加入三勺开水。盖上盖子大火烧开。
4.水烧开后在里面加入胡椒粉,精盐调味,然后再放入准备好的北豆腐。盖盖慢炖25分钟。然后在上面撒上少许的葱花就可以出锅喝了。
第2名:虾肉
蛋白质含量最多排名第二的就是虾肉啦,虾肉的蛋白质含量,每100克当中含有19克,而且多吃虾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钙元素。春季正是加入大量繁殖的季节,最近你吃虾肉了吗?
推荐菜谱:韭菜炒河虾
1.首先准备新鲜的韭菜一小把,去掉叶子然后放在清水中洗净。控干水分后给它切成三厘米左右的长段。河虾200克放在清水中洗净。
2.淀粉两勺,面粉一勺在里面加入葱姜放入一勺精盐,13香。然后在里面加入一个母鸡蛋。把准备好的河虾加进来。均匀的裹上面糊。
3.炒锅烧热,放入食用油,油热后把准备好的河虾放入锅内。用大火炸至表面,金黄酥脆。然后盛出备用。
4.炒锅烧热留少许的底油,然后再把准备好的葱花放入锅内炒香。用大火炒出香味后然后放入准备好的韭菜。快速翻炒至断生。然后再放入准备好的河虾。快速翻炒均匀在上面撒上少许的烧烤料就可以出锅吃啦。
之一名:黄豆
最出乎意料的是,蛋白质排名之一位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黄豆啦。黄豆也叫大豆,100克里面含有35克的蛋白质。它里面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含有丰富的雌性激素,以及卵磷脂、硒元素等营养物质。黄豆既可以打豆浆也可以炒着吃哦。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本篇文章的具体分享啦。你还知道哪些食物当中含有的蛋白质比较多吗?欢迎评论区分享给我们。喜欢本文章记得收藏加转发。咱们下期见。
热量高的食物有哪些热量高的食物很多,具体如下:
1.油炸类
油炸食品
油炸类的食物包括炸油饼、炸油条、炸薯条等,在炸这些食物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脂肪,所以它们属于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2.烧烤类
烧烤食物
烧烤类的食物包括烤鸡肉,还有烤羊肉串、烤鱼等,在烹调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油,也会形成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3.坚果类
坚果食品
坚果类的食物一般包括花生、瓜子,还有榛子、核桃等,还有大量的油脂,属于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4.糖类
糖类
包括白糖、红糖、冰糖、水果糖等热量都是比较高的。
5.糕点
糕点食物
糕点 *** 的基本成分是白面粉、黄油或者起酥油、泡打粉、奶油或鸡蛋,热量比较高。
长时间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会引起身体肥胖,而且会引起体内脂肪堆积,不利于身体健康,平常生活中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比如菠菜、芹菜、小米粥等。
真的想问: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有一种超级食材,家家厨房都有,很便宜,一年四季都能买,营养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就是鸡蛋。
但关于鸡蛋的争议着实不少。有人说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每天只能吃一个;还有人说鸡蛋吃多了会得胆结石等等。
那么,鸡蛋到底该不该吃?一天最多吃几个最健康?今天邀请营养师来详细说说。
鸡蛋吃多了会高胆固醇、高血脂?
先说结论:正常健康人不用过于担心鸡蛋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
首先,日常饮食中影响血脂水平的两个主要危害因素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鸡蛋中的脂肪含量的确不低,但饱和脂肪的含量并不高,且还有对调节血脂水平有利的卵磷脂。
其次,至于鸡蛋中较高的胆固醇含量,其实不用过于担心。这是因为人体内胆固醇 70% 左右都来自自身合成,食物摄入的胆固醇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正常人体对于胆固醇水平有着相对智能的调节机制,一旦摄入胆固醇增加,则体内合成的胆固醇会适当减少。
也就是说,即便鸡蛋的胆固醇含量高,只要人体血脂代谢能力正常,吃下去的这点胆固醇,并不会影响血脂。
此外,一项大型研究表明,每天吃 1 颗鸡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每天摄入 3 个以内的鸡蛋,有利于降低健康年轻人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对血脂健康有益。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讲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鸡蛋还是要 *** 吃吧?如果已经有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还能吃鸡蛋吗?
1. 正常成年人,建议每天吃 1 个鸡蛋(包括蛋黄)
首先,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正常成年人每周应摄入 280~350 克蛋类,以一个鸡蛋 50~60 克计算,大约是每周吃 6~7 个鸡蛋,也就是每天 1 个蛋。
其次,再从大家担心的胆固醇的角度,来看看权威机构推荐摄入量。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共同修订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指出,成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不高于 300 毫克。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大概在 200 毫克左右,考虑到每日饮食中其他食物也会提供一定量胆固醇,每天 吃 1 个鸡蛋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适宜的。
2. 孕期、哺乳期、青春期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士,建议一天最多吃 3 个鸡蛋
对于孕期、哺乳期妇女,以及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来说,他们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往往比普通人更大,将鸡蛋作为补充优质蛋白的来源是很好的方式。
如果日常饮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比例不大,只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采取蒸、煮等少油无油方式,每天吃 2~3 个鸡蛋问题不大。
当然,如果日常饮食中已经有足够的奶、肉、鱼、大豆等食物,则不建议再额外增加鸡蛋的摄入量,依然保持每天 1 个鸡蛋就可以。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3. 高血脂人群,要注意控制脂肪总摄入量,其中鸡蛋建议一天不超过 1 个,一周不超过 5 个
对于高血脂人群来说,他们的脂类代谢已经出现了问题,对于食物来源的胆固醇和体内自我合成胆固醇的调节能力比不上正常人,因此对于胆固醇的摄入要格外敏感一些。
根据卫健委今年发布的《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高胆固醇血症者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该控制在 200 毫克以内。也就是说,吃 1 个鸡蛋就可能会面临胆固醇摄入超标的风险。
如果这类人群日常饮食中其他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肝、心)、红肉(猪牛羊)、虾等不算太多,也没有摄入太多油脂(尤其是动物油脂和高油的加工食品),那么建议每天吃不超过 1 个鸡蛋。如果摄入了比较多的高胆固醇食物,那就要相应控制鸡蛋的摄入,比如吃半个,或者只吃 2/3 的蛋黄。
4. 肥胖人群,要注意控制总膳食摄入量,包括鸡蛋
对于有肥胖问题的人群来说,需要控制饮食热量和脂肪的摄入量。尽管鸡蛋的脂肪组成中饱和脂肪不算太多,但依然不建议吃太多。一项大型人群研究表明,若每周吃鸡蛋大于 6 个,肥胖人群的全因死亡率会有显著增加。
不过,对这个研究结果建议大家也要科学看待。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饮食结构有关。一些处于减重期的朋友,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用蒸、煮鸡蛋提供优质蛋白、矿物质,大量新鲜蔬果、杂粮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的方式,作为减重饮食搭配,也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血脂水平有关。如果肥胖的同时血脂水平高,那也要按照前述建议,每天摄入 1 个以内的鸡蛋。可以选择其他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如低脂脱脂奶、大豆类、低脂瘦肉等。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的是,除了关注吃鸡蛋的量,记得同时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等方式加工鸡蛋,避免煎炸蛋),以及饮食整体搭配是否合理。
来源:科普中国
真的想问: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有一种超级食材,家家厨房都有,很便宜,一年四季都能买,营养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就是鸡蛋。
但关于鸡蛋的争议着实不少。有人说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每天只能吃一个;还有人说鸡蛋吃多了会得胆结石等等。
那么,鸡蛋到底该不该吃?一天最多吃几个最健康?今天邀请营养师来详细说说。
鸡蛋吃多了会高胆固醇、高血脂?
先说结论:正常健康人不用过于担心鸡蛋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
首先,日常饮食中影响血脂水平的两个主要危害因素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鸡蛋中的脂肪含量的确不低,但饱和脂肪的含量并不高,且还有对调节血脂水平有利的卵磷脂。
其次,至于鸡蛋中较高的胆固醇含量,其实不用过于担心。这是因为人体内胆固醇 70% 左右都来自自身合成,食物摄入的胆固醇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正常人体对于胆固醇水平有着相对智能的调节机制,一旦摄入胆固醇增加,则体内合成的胆固醇会适当减少。
也就是说,即便鸡蛋的胆固醇含量高,只要人体血脂代谢能力正常,吃下去的这点胆固醇,并不会影响血脂。
此外,一项大型研究表明,每天吃 1 颗鸡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每天摄入 3 个以内的鸡蛋,有利于降低健康年轻人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对血脂健康有益。
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讲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鸡蛋还是要 *** 吃吧?如果已经有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还能吃鸡蛋吗?
1. 正常成年人,建议每天吃 1 个鸡蛋(包括蛋黄)
首先,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正常成年人每周应摄入 280~350 克蛋类,以一个鸡蛋 50~60 克计算,大约是每周吃 6~7 个鸡蛋,也就是每天 1 个蛋。
其次,再从大家担心的胆固醇的角度,来看看权威机构推荐摄入量。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共同修订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指出,成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不高于 300 毫克。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大概在 200 毫克左右,考虑到每日饮食中其他食物也会提供一定量胆固醇,每天 吃 1 个鸡蛋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适宜的。
2. 孕期、哺乳期、青春期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士,建议一天最多吃 3 个鸡蛋
对于孕期、哺乳期妇女,以及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来说,他们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往往比普通人更大,将鸡蛋作为补充优质蛋白的来源是很好的方式。
如果日常饮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比例不大,只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采取蒸、煮等少油无油方式,每天吃 2~3 个鸡蛋问题不大。
当然,如果日常饮食中已经有足够的奶、肉、鱼、大豆等食物,则不建议再额外增加鸡蛋的摄入量,依然保持每天 1 个鸡蛋就可以。
3. 高血脂人群,要注意控制脂肪总摄入量,其中鸡蛋建议一天不超过 1 个,一周不超过 5 个
对于高血脂人群来说,他们的脂类代谢已经出现了问题,对于食物来源的胆固醇和体内自我合成胆固醇的调节能力比不上正常人,因此对于胆固醇的摄入要格外敏感一些。
根据卫健委今年发布的《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高胆固醇血症者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该控制在 200 毫克以内。也就是说,吃 1 个鸡蛋就可能会面临胆固醇摄入超标的风险。
如果这类人群日常饮食中其他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肝、心)、红肉(猪牛羊)、虾等不算太多,也没有摄入太多油脂(尤其是动物油脂和高油的加工食品),那么建议每天吃不超过 1 个鸡蛋。如果摄入了比较多的高胆固醇食物,那就要相应控制鸡蛋的摄入,比如吃半个,或者只吃 2/3 的蛋黄。
4. 肥胖人群,要注意控制总膳食摄入量,包括鸡蛋
对于有肥胖问题的人群来说,需要控制饮食热量和脂肪的摄入量。尽管鸡蛋的脂肪组成中饱和脂肪不算太多,但依然不建议吃太多。一项大型人群研究表明,若每周吃鸡蛋大于 6 个,肥胖人群的全因死亡率会有显著增加。
不过,对这个研究结果建议大家也要科学看待。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饮食结构有关。一些处于减重期的朋友,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用蒸、煮鸡蛋提供优质蛋白、矿物质,大量新鲜蔬果、杂粮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的方式,作为减重饮食搭配,也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血脂水平有关。如果肥胖的同时血脂水平高,那也要按照前述建议,每天摄入 1 个以内的鸡蛋。可以选择其他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如低脂脱脂奶、大豆类、低脂瘦肉等。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的是,除了关注吃鸡蛋的量,记得同时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等方式加工鸡蛋,避免煎炸蛋),以及饮食整体搭配是否合理。
大量激素蛋流入市场?提醒:6种鸡蛋,尽量少吃或不吃鸡蛋,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成分,是便宜又营养的食物。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几乎每天都能吃到鸡蛋。
但是,近日却有一条疯传的科普短视频指出:市场上流入大量含激素的鸡蛋,吃多了这种鸡蛋会损伤器官组织功能,甚至诱发癌症肿瘤……
这科普说的内容是真的吗?
真的有“激素蛋”?吃多了会致癌?
我们先来说说激素。食物中如果含有大量额外添加的化学激素成分,人类长期食用确实可能会增加器官组织损伤、癌症的发生风险。
而鸡蛋也确实含激素,但一般鸡蛋所含的激素都是自带的内源性激素,如黄体酮。摄入这些激素是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消极影响的。
这时候,有的人可能会说,那打激素的母鸡产的蛋呢?这些激素不是内源性激素了吧?
的确,目前存在个别商家为了提高母鸡的产蛋量,会用含激素成分的饲料喂养鸡,这就导致化学激素沉积到鸡蛋,出现对身体健康不利的外源性“激素蛋”。
但是这种商家提高蛋产量的手段是不合法的。一般来说,如果人们从正规途径购买的鸡蛋都不会存在这个问题的,大家也不用过于忧虑。
留心这6种鸡蛋,吃了直接威胁健康
然而,比起“激素蛋”,日常生活中更应该留心的是以下6种鸡蛋,它们更可能出现在我们身边,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1.鸡崽蛋
一些人又叫它毛鸡蛋,是已经受精的鸡蛋在孵化路上受到不当的环境因素影响,导致胚胎停止发育的鸡蛋。
部分人会认为这种鸡蛋的营养价值比普通鸡蛋高,但其实它被沙门氏菌等感染的风险更高,人吃了更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2.油炸蛋
炸鸡蛋,可是网红螺蛳粉的绝佳搭档,味道真的很不错。但是经过超高温度油炸的鸡蛋,营养成分所剩无几,油脂热量含量还高,长期进食可能会加重器官组织的代谢负担,甚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发生风险。
3.存在异味的鸡蛋
如果鸡蛋散发着异常的气味,如腐臭味,鸡蛋的蛋黄还是灰绿色或暗黄色的,那一定不要吃,因为这类鸡蛋明显是变质了,进食可直接损害健康。
4.鸡蛋壳有明显污染的鸡蛋
要知道蛋壳是松散结构的,不能完全阻挡外来的污染物质进入鸡蛋内部,因此发现一些鸡蛋蛋壳存在明显污染物质的,更好还是不要进食,以防细菌病菌有可乘之机。
5.溏心蛋
蛋黄没有完全煮熟的溏心蛋,可能存在致病菌没被完全杀死的风险,人长期进食这种鸡蛋,会增加食物中毒的概率。
此外,如果鸡蛋里面还存在寄生虫虫卵,还有机会造成寄生虫感染的问题。
6.打出来蛋黄是散的鸡蛋
一是运输过程的强烈震荡使蛋黄膜裂开;二是存放时间过久,鸡蛋被病菌侵入变质。前者是可以正常食用,后者则不能再进食了。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真的想问: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有一种超级食材,家家厨房都有,很便宜,一年四季都能买,营养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就是鸡蛋。
但关于鸡蛋的争议着实不少。有人说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每天只能吃一个;还有人说鸡蛋吃多了会得胆结石等等。
那么,鸡蛋到底该不该吃?一天最多吃几个最健康?今天邀请营养师来详细说说。
鸡蛋吃多了会高胆固醇、高血脂?
先说结论:正常健康人不用过于担心鸡蛋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
首先,日常饮食中影响血脂水平的两个主要危害因素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鸡蛋中的脂肪含量的确不低,但饱和脂肪的含量并不高,且还有对调节血脂水平有利的卵磷脂。
其次,至于鸡蛋中较高的胆固醇含量,其实不用过于担心。这是因为人体内胆固醇 70% 左右都来自自身合成,食物摄入的胆固醇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正常人体对于胆固醇水平有着相对智能的调节机制,一旦摄入胆固醇增加,则体内合成的胆固醇会适当减少。
也就是说,即便鸡蛋的胆固醇含量高,只要人体血脂代谢能力正常,吃下去的这点胆固醇,并不会影响血脂。
此外,一项大型研究表明,每天吃 1 颗鸡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每天摄入 3 个以内的鸡蛋,有利于降低健康年轻人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对血脂健康有益。
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讲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鸡蛋还是要 *** 吃吧?如果已经有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还能吃鸡蛋吗?
1. 正常成年人,建议每天吃 1 个鸡蛋(包括蛋黄)
首先,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正常成年人每周应摄入 280~350 克蛋类,以一个鸡蛋 50~60 克计算,大约是每周吃 6~7 个鸡蛋,也就是每天 1 个蛋。
其次,再从大家担心的胆固醇的角度,来看看权威机构推荐摄入量。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共同修订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指出,成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不高于 300 毫克。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大概在 200 毫克左右,考虑到每日饮食中其他食物也会提供一定量胆固醇,每天 吃 1 个鸡蛋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适宜的。
2. 孕期、哺乳期、青春期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士,建议一天最多吃 3 个鸡蛋
对于孕期、哺乳期妇女,以及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来说,他们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往往比普通人更大,将鸡蛋作为补充优质蛋白的来源是很好的方式。
如果日常饮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比例不大,只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采取蒸、煮等少油无油方式,每天吃 2~3 个鸡蛋问题不大。
当然,如果日常饮食中已经有足够的奶、肉、鱼、大豆等食物,则不建议再额外增加鸡蛋的摄入量,依然保持每天 1 个鸡蛋就可以。
3. 高血脂人群,要注意控制脂肪总摄入量,其中鸡蛋建议一天不超过 1 个,一周不超过 5 个
对于高血脂人群来说,他们的脂类代谢已经出现了问题,对于食物来源的胆固醇和体内自我合成胆固醇的调节能力比不上正常人,因此对于胆固醇的摄入要格外敏感一些。
根据卫健委今年发布的《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高胆固醇血症者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该控制在 200 毫克以内。也就是说,吃 1 个鸡蛋就可能会面临胆固醇摄入超标的风险。
如果这类人群日常饮食中其他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肝、心)、红肉(猪牛羊)、虾等不算太多,也没有摄入太多油脂(尤其是动物油脂和高油的加工食品),那么建议每天吃不超过 1 个鸡蛋。如果摄入了比较多的高胆固醇食物,那就要相应控制鸡蛋的摄入,比如吃半个,或者只吃 2/3 的蛋黄。
4. 肥胖人群,要注意控制总膳食摄入量,包括鸡蛋
对于有肥胖问题的人群来说,需要控制饮食热量和脂肪的摄入量。尽管鸡蛋的脂肪组成中饱和脂肪不算太多,但依然不建议吃太多。一项大型人群研究表明,若每周吃鸡蛋大于 6 个,肥胖人群的全因死亡率会有显著增加。
不过,对这个研究结果建议大家也要科学看待。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饮食结构有关。一些处于减重期的朋友,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用蒸、煮鸡蛋提供优质蛋白、矿物质,大量新鲜蔬果、杂粮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的方式,作为减重饮食搭配,也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血脂水平有关。如果肥胖的同时血脂水平高,那也要按照前述建议,每天摄入 1 个以内的鸡蛋。可以选择其他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如低脂脱脂奶、大豆类、低脂瘦肉等。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的是,除了关注吃鸡蛋的量,记得同时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等方式加工鸡蛋,避免煎炸蛋),以及饮食整体搭配是否合理。
来源 科普中国 | 作者 王璐
实习编辑 赵司尧
流程编辑 马晓双
如果你每天吃鸡蛋,这种情况会发生在你的身体上,答案会让你惊讶作为我们美食的一部分,鸡蛋是我们家庭不能错过的基本篮子食物。它可以在各种菜肴中使用,如油炸鸡蛋或煎饼卷鸡蛋、水煮鸡蛋、鸡蛋羹等。
鸡蛋是一种为你的身体提供许多营养的产品,如蛋白质、脂质(胆固醇)和一些重要的维生素。今天我们将讨论如果我们每天吃鸡蛋,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什么,以及这种食物对我们身体的有益特性。
我们来谈谈鸡蛋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鸡蛋是最有营养和多功能的食物之一。它们是蛋白质的极好来源,含有各种必需的营养物质,为身体提供许多好处。
鸡蛋对你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鸡蛋是饮食中高质量蛋白质的更佳来源之一。鸡蛋蛋白含有所有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合人体。这使得它们非常适合组织结构和修复,也适合肌肉生长。
此外,它们富含重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对大脑和神经功能至关重要的维生素B12和对骨骼健康和钙吸收至关重要的维生素D。
含有抗氧化剂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眼睛健康有益。它们可能有助于降低患年龄相关眼病的风险,如黄斑变性。
鸡蛋的热量相对较低,但非常饱腹,如果作为均衡饮食的一部分食用,可以帮助控制食欲,并有助于减肥。
每天吃鸡蛋不好吗?
任何多余的东西都是不好的,在每天食用鸡蛋之前,更好检查你的胆固醇水平,并遵循营养师的建议和医生的建议。
重要的是,过去对鸡蛋胆固醇的担忧近年来有所下降。虽然鸡蛋是 膳食胆固醇,对血液胆固醇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事实上,鸡蛋的营养益处通常大于与胆固醇相关的潜在风险。
鸡蛋的营养贡献是什么?
一个大鸡蛋(约50克):
卡路里:约70千卡。
蛋白质:约6克。
脂肪:约5克,其中只有1.6克是饱和脂肪。
胆固醇:约185毫克。
维生素:B12、D、A、核黄素、叶酸和其他B族维生素。
矿物质:磷、硒和少量铁和锌。
胆碱:约147毫克。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约252微克。
鸡蛋可以以多种方式享用,如煮熟、油炸、炒、煎蛋卷,或作为各种烹饪食谱的配料。它提供了大量的必需营养物质,可以成为均衡饮食的一部分。
分享科学,分享知识。
鸡蛋营养那么高,一天能吃几个呢?谷方益元健康管理师为你解答鸡蛋的黄金摄入量:谷医堂谷方益元健康管理师教您如何科学食用!
近日,一条名为#鸡蛋一天最多让吃几个#的词条冲上热搜。鸡蛋大家都知道,这可谓是国民级别的营养品。以前,物资没有那么丰富的时候,鸡蛋就是一个家庭里重要的营养品。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就会疑惑,鸡蛋既然是营养品,那它具体有哪些营养物质呢?现在,谷医堂谷方益元健康管理师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鸡蛋是一种完全蛋白质的食物,因为它们含有人体所需的基本氨基酸。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肌肉建设、修复受损组织以及维持免疫系统的健康。鸡蛋中的蛋白质也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意味着人体更容易吸收和利用其中的营养成分。
此外,鸡蛋富含维生素B2、B12、D和E,以及矿物质如锌、铁和硒。维生素B2(核黄素)在能量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还有助于维持皮肤和眼睛的健康。维生素B12(腺苷酸)对红细胞形成和神经系统功能至关重要。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的健康和钙吸收。维生素E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有助于防止细胞氧化损伤。锌、铁和硒是身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在免疫系统、血红蛋白合成和抗氧化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看到这里很多人就会说,既然鸡蛋营养那么丰富,一天吃十个可不可以?面对这个问题,谷医堂谷方益元健康管理师给出了这样的解答: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建议中国居民中普通人群一天蛋类摄入量为40-50克,即1个鸡蛋的重量;国外健康网站《Mercola》建议,每人每天最多可以吃3颗蛋,而且包含蛋黄及蛋白。所以,大多数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1-3个鸡蛋也是合理的。具体还应根据年龄、个人对蛋白质的需求、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来调整。对于素食者或者不吃肉类的人来说,鸡蛋可能是他们获取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的重要来源。
谷医堂谷方益元健康管理师特别提醒:由于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胆固醇及其他微量元素,摄入过量的话可能有高血脂的风险,故孕妇、高血脂、胆囊炎患者等特殊人群应特别注意。
(1)孕妇:孕妇虽应保证充足的营养,但不可盲目过量摄入蛋类,建议每天1-2个水煮蛋即可,同时应注意肉、鱼、蔬菜类营养均衡。
(2)高血脂患者:这类人群建议每天鸡蛋摄入量不超过50克,即更好不超过1个,以免引起血脂明显升高,严重的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建议每天不要超过一个蛋黄。
(3)胆囊炎患者: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禁食,慢性胆囊炎患者也应择期切除胆囊,在此期间应禁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鸡蛋中有较高胆固醇,故不建议食用。
每天吃1个鸡蛋,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小时候妈妈说的“加强一下营养”,就是指面条里多卧一个鸡蛋。如今,物质条件比小时候发达多了,但鸡蛋依然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不仅因为它营养丰富,还因为它做法多样、无敌百搭。无论是单独蒸煮煎炒炖,还是搭配其他蔬菜一起炒,鸡蛋都能成就美味,且毫不违和。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不过,这些年关于鸡蛋的是是非非也不少。比如,有说法认为鸡蛋吃多了会血脂高,有说法认为鸡蛋和不少食物相克,还有说法认为每天吃鸡蛋应该 *** ,超过一个鸡蛋就会“出问题”。这些说法究竟是真是假?每天一个鸡蛋,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回答这些问题前,我们先来聊聊鸡蛋里的营养。
鸡蛋
凝聚各类营养的优等食物
鸡蛋的营养价值一直受到推崇,毕竟一个鸡蛋就可以发育成一只小鸡。也就是说,鸡蛋可以满足小鸡胚胎发育的一切营养需求。因此,说鸡蛋集齐了生命发育所需的基本营养素,并不夸张。
首先,鸡蛋中富含优质蛋白。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3%左右,可比牛奶的蛋白质含量(3%)高多了,和虾肉的蛋白质含量(约16%)相近。然而,对比价格,鸡蛋可比大虾便宜太多了。不仅含量高,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比例也相当接近人体蛋白质氨基酸的构成模式。这意味着,鸡蛋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利用率相当高。全蛋的蛋白质吸收利用率甚至优于牛奶和瘦肉。也难怪,鸡蛋蛋白能被作为营养学上评定其他食物蛋白质质量的参考标准——谁的蛋白质接近鸡蛋蛋白,谁就优秀。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其次,鸡蛋中还富含一系列维生素。如对视觉细胞很重要、能预防夜盲症和黄斑变性的维生素A和叶黄素;促进钙吸收利用、但其他日常食物中又很少见的维生素D;再比如,有助于凝血的维生素K等。尤其是维生素A的含量为255mg/100g,吃一个鸡蛋就可以满足人体每天所需维生素A的15%左右。
同时,鸡蛋中的钙含量也不算低,为56mg/100g,比牛肉的钙含量(4.5~5mg/100g)高十倍左右。只是,鸡蛋中的铁由于吸收利用率较低,因此即便鸡蛋的铁含量不算太低,依然不能算是补铁的优选食物。
值得一提的还有鸡蛋中的卵磷脂,这种物质对大脑神经系统发育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调节体内脂肪代谢、有利于心脑血管的健康。长期缺乏卵磷脂,可能会影响记忆功能和认知功能。
一天一个鸡蛋
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小时候,母亲每天坚持给我吃1~2个鸡蛋,她常告诉我:一天一个蛋,医生不见面。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坚持一天吃一个鸡蛋,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
调节血脂,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
由于鸡蛋中的卵磷脂具有帮助调节脂肪吸收、代谢的作用,每天吃一个鸡蛋,其实比吃含有较多饱和脂肪的红肉类,对心血管健康更有益。而在《心脏》(Heart)杂志中发布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也的确显示,每天吃不超过一个鸡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
那些担心吃鸡蛋会增加胆固醇摄入的朋友,请记住人体大多数胆固醇是由肝脏合成的。而食物中胆固醇对血脂的“坏作用”,主要源于那些含饱和脂肪酸较高的食物。鸡蛋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不高,虽然蛋黄中含有胆固醇,但同时也含有各类维生素、矿物质和卵磷脂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相比五花肉、雪花牛肉等,鸡蛋绝对是可以安心吃的优质食物。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鸡蛋,可不是油炸、油煎的鸡蛋,而是水煮蛋、卧鸡蛋、蒸蛋等。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每周摄入5个左右鸡蛋,能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背后的原理,可能也和鸡蛋中丰富的蛋白质有关。由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速度慢,进食后就不会引起血糖的大幅度上升,胰岛素也无须加速分泌,当然也就不会引起或加剧胰岛细胞和胰岛素受体的损伤。总体来说,对于控制血糖的平稳来说,颇有裨益。
扛饿、增加饱腹感,帮助控制体重
鸡蛋中含有丰富且利用率极高的优质蛋白。由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速度远低于碳水化合物,同时又可以大大增加进食后的饱腹感,这种饱腹感反过来还会抑制食欲。因此,吃高蛋白食物可以大大减少进食后不久就出现饥饿感的情况。
建议大家将水煮蛋、卧鸡蛋、蒸鸡蛋等作为早餐的一部分,不仅扛饿,还能大大降低开工后一会就想吃高热量零食的风险。有研究发现,早餐吃够35克蛋白质的青少年,比起早餐吃不够蛋白质的时候,平均每天要少摄入400多千卡能量。
再加上,人体消化蛋白质所消耗的能量,本就比消化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所消耗的热量多。您瞧,这一出一进的,鸡蛋着实帮我们减少了不少热量摄入。对于想要吃饱,又想控制体重的打工人来说,实在是相当优秀的食物。
眼睛明亮、头脑清楚,更高级的好看
鸡蛋中维生素A的含量挺高,可以作为日常食物中很好的维生素A来源。而且,相比维生素A含量极高的动物肝脏,鸡蛋的优势在于,不像肝脏那样容易导致摄入过量。再加上鸡蛋中的脂肪也能促进维生素A的吸收和利用,总体来说,会对呵护视力有较好的帮助。
卵磷脂是鸡蛋中特别值得称道的一种营养素,能够给大脑神经细胞提供营养。每天吃一个鸡蛋,对于预防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也有一定益处。每天吃一个鸡蛋,眼明心亮就离我们不远啦。
吃法不同
鸡蛋的营养价值差异有多大?
鸡蛋虽好,但不同吃法对鸡蛋的营养价值影响却挺大。下面我们就盘点一下该避坑的那些吃法:
煎鸡蛋、油炸蛋
煎鸡蛋和油炸蛋的脂肪含量过高,很容易将一个本来优秀的食物变得让人望而生畏,对血脂、体重的控制都有不利影响。另外,煎炸过程中,由于温度过高,可能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等致癌物。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溏心蛋、温泉蛋
一些朋友喜欢吃没有完全煮熟的溏心蛋、温泉蛋,认为其口感嫩滑,用来拌饭十分美味。但这种吃法面临着很大的食品安全风险。
一方面,没有完全熟透的鸡蛋中很可能含有沙门氏菌等致病菌,一旦不慎被感染,将会发生严重的食物中毒反应。其次,熟鸡蛋比生鸡蛋的蛋白质利用率高出许多。
和蔬菜水果类食物不同,鸡蛋在加热做熟后,不仅没什么营养损失,蛋白质还会变得更方便人体消化吸收,利用率大幅提高。通常,煮鸡蛋的时间别太长(7~8分钟为宜),或者搭配一些粥汤、奶类、豆浆一起食用,即可避免鸡蛋煮太老带来的干噎口感。
毛鸡蛋
在我国一些地区,毛鸡蛋是特别流行的“大补”美食。毛鸡蛋是授精后已经部分发育成小鸡的鸡蛋。
毛鸡蛋更大的隐患是卫生问题——毛鸡蛋往往是养鸡场里因受致病菌感染,而无法发育成熟破壳的淘汰鸡蛋。因此,食用它常常会有感染致病菌的风险。另外,由于小鸡的发育,毛鸡蛋中的优质蛋白等营养物质已经被消耗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营养压根比不上一个正常的鸡蛋。因此,真心不建议大家尝试毛鸡蛋。
看来,一天一个蛋,还真是适合普通老百姓加强营养、提升健康的优秀吃法!推荐蒸煮炖蛋,不必用油,适当添加调味料和蔬菜、肉类,如茶叶蛋、蔬菜菌菇蒸蛋、虾仁什锦蒸蛋等,一样可以美味营养兼得。
参考文献
<1>Qin C, Lv J, Guo Y, et al. Associations of egg consump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 cohort study of 0.5 million Chinese *** s.Heart 2018;104:1756-1763.
<2>Mott, M.M.; Zhou, X.; Bradlee, M.L.; Singer, M.R.; Yiannakou, I.; Moore, L.L. Egg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s of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in 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 Adults. Nutrients 2023, 15, 507.
<3>Leidy HJ, Hoertel HA, Douglas *** , Higgins KA, Shafer RS. A high-protein breakfast prevents body fat gain, through reductions in daily intake and hunger, in "Breakfast skipping" adolescents. Obesity (Silver Spring). 2015 Sep;23(9):1761-4.
策划 ***
作者丨王璐 中国注册营养师
审核丨谷传玲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秘书长、注册营养师
真的想问: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有一种超级食材,家家厨房都有,很便宜,一年四季都能买,营养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就是鸡蛋。
但关于鸡蛋的争议着实不少。有人说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每天只能吃一个;还有人说鸡蛋吃多了会得胆结石等等。
那么,鸡蛋到底该不该吃?一天最多吃几个最健康?今天邀请营养师来详细说说。
鸡蛋吃多了会高胆固醇、高血脂?
先说结论:正常健康人不用过于担心鸡蛋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
首先,日常饮食中影响血脂水平的两个主要危害因素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鸡蛋中的脂肪含量的确不低,但饱和脂肪的含量并不高,且还有对调节血脂水平有利的卵磷脂。
其次,至于鸡蛋中较高的胆固醇含量,其实不用过于担心。这是因为人体内胆固醇 70% 左右都来自自身合成,食物摄入的胆固醇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正常人体对于胆固醇水平有着相对智能的调节机制,一旦摄入胆固醇增加,则体内合成的胆固醇会适当减少。
也就是说,即便鸡蛋的胆固醇含量高,只要人体血脂代谢能力正常,吃下去的这点胆固醇,并不会影响血脂。
此外,一项大型研究表明,每天吃 1 颗鸡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每天摄入 3 个以内的鸡蛋,有利于降低健康年轻人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对血脂健康有益。
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讲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鸡蛋还是要 *** 吃吧?如果已经有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还能吃鸡蛋吗?
1. 正常成年人,建议每天吃 1 个鸡蛋(包括蛋黄)
首先,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正常成年人每周应摄入 280~350 克蛋类,以一个鸡蛋 50~60 克计算,大约是每周吃 6~7 个鸡蛋,也就是每天 1 个蛋。
其次,再从大家担心的胆固醇的角度,来看看权威机构推荐摄入量。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共同修订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指出,成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不高于 300 毫克。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大概在 200 毫克左右,考虑到每日饮食中其他食物也会提供一定量胆固醇,每天 吃 1 个鸡蛋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适宜的。
2. 孕期、哺乳期、青春期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士,建议一天最多吃 3 个鸡蛋
对于孕期、哺乳期妇女,以及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来说,他们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往往比普通人更大,将鸡蛋作为补充优质蛋白的来源是很好的方式。
如果日常饮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比例不大,只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采取蒸、煮等少油无油方式,每天吃 2~3 个鸡蛋问题不大。
当然,如果日常饮食中已经有足够的奶、肉、鱼、大豆等食物,则不建议再额外增加鸡蛋的摄入量,依然保持每天 1 个鸡蛋就可以。
3. 高血脂人群,要注意控制脂肪总摄入量,其中鸡蛋建议一天不超过 1 个,一周不超过 5 个
对于高血脂人群来说,他们的脂类代谢已经出现了问题,对于食物来源的胆固醇和体内自我合成胆固醇的调节能力比不上正常人,因此对于胆固醇的摄入要格外敏感一些。
根据卫健委今年发布的《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高胆固醇血症者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该控制在 200 毫克以内。也就是说,吃 1 个鸡蛋就可能会面临胆固醇摄入超标的风险。
如果这类人群日常饮食中其他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肝、心)、红肉(猪牛羊)、虾等不算太多,也没有摄入太多油脂(尤其是动物油脂和高油的加工食品),那么建议每天吃不超过 1 个鸡蛋。如果摄入了比较多的高胆固醇食物,那就要相应控制鸡蛋的摄入,比如吃半个,或者只吃 2/3 的蛋黄。
4. 肥胖人群,要注意控制总膳食摄入量,包括鸡蛋
对于有肥胖问题的人群来说,需要控制饮食热量和脂肪的摄入量。尽管鸡蛋的脂肪组成中饱和脂肪不算太多,但依然不建议吃太多。一项大型人群研究表明,若每周吃鸡蛋大于 6 个,肥胖人群的全因死亡率会有显著增加。
不过,对这个研究结果建议大家也要科学看待。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饮食结构有关。一些处于减重期的朋友,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用蒸、煮鸡蛋提供优质蛋白、矿物质,大量新鲜蔬果、杂粮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的方式,作为减重饮食搭配,也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血脂水平有关。如果肥胖的同时血脂水平高,那也要按照前述建议,每天摄入 1 个以内的鸡蛋。可以选择其他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如低脂脱脂奶、大豆类、低脂瘦肉等。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的是,除了关注吃鸡蛋的量,记得同时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等方式加工鸡蛋,避免煎炸蛋),以及饮食整体搭配是否合理。
END
文字来源:科普中国
图片来源: ***
注: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