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有哪些项目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区别
一般而言,利润表项目的变化,无论是收益的取得,还是支出的发生,都与资产负债表项目直接相关。但是,有时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变化却并不涉及损益表项目。因此,某些从利润表角度判断为永久性差异的项目,如果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判断,也可能是暂时性差异。
2.暂时性差异包含的范围比时间性差异更广泛
时间性差异都存在与其相对应的暂时性差异,即暂时性差异包括所有时间性差异。但有的因为个别时间性差异的纳税调整 *** 比较特殊,所以这些时间性差异不存在与其相对应的暂时性差异。除个别特殊情形外,一项时间性差异都存在一项(或几项)对应的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包括时间性差异和其他暂时性差异。因为存在其他暂时性差异,所以按暂时性差异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与会计利润不一定配比。
时间性差异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两者的内在联系是: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税法与会计确认某项收入或支出的时间不同,则必然产生一项时间性差异,同时也会使一项(或几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差额,即产生一项暂时性差异。从理论上说,暂时性差异(或时间性差异)由于收入项目和支出项目计入应税收益和计入会计收益在时间上的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发生在某一时期,但在下一期或若干时期内可以转回,经过若干时期的转回调整,差异便可以消失。
二、时间性差异的几种类型
1、按照会计制度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需待以后期间确认为应税所得。如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长期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企业,应在期末按照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以及投资比例确认投资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如果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大于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利润要补交所得税,这部分投资收益补交的所得税需待被投资企业实际分配利润或于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利润时才计入应税所得,从而产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这里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是指未来应增加应税所得的时间性差异。
2、(二)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
3、按照会计制度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需待以后期间从应税所得中扣减。如产品保修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可于产品销售的当期计提;但按照税法规定于实际发生时从应税所得中扣减,从而产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这里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是指未来可以从应税所得中扣除的时间性差异。
4、按照会计制度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需计入当期应税所得。如某些收益按照税法规定在逾期一定时期后仍然未支付的,应确认为收益,计入应税所得;但按照会计制度确定的原则,可以视具体情况于以后期间确认收益,从而产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5、(四)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
6、按照会计制度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为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从当期应税所得中扣减。如固定资产折旧,按照税法规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 *** ;出于财务会计目的采用直线法,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从应税所得中扣减的折旧金额会大于计入当期损益的折旧金额,从而产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
三、时间性差异有哪些!
1、所谓时间性差异——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由于有些收入和支出项目计入纳税所得的时间与计入税前会计利润的时间不一致所产生的差异。
2、如企业的某项固定资产,税法规定其使用年限为10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每年提取10%的折旧。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的 *** 规定其折旧年限为5年,按直线折旧法计算每年应提取20%的折旧。这样,从一个会计年度看,由于会计核算和税收计算所采用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年折旧率不同,从而使得按会计原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和按税法规定计算的纳税所得产生差异,并由此导致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和当期应交所得税计算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某一时期产生以后,可以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转回。
3、按其对会计利润及应税利润的影响,可分为两种情况:一为未来会产生应课税金额,另一为未来会产生可扣除金额。会计利润大于应税利润的时间性差异时,在以后年度会产生应课税金额。
四、属于时间性差异的是什么
1、问题:下列事项中,属于时间性差异的是()。
2、 A.企业实际发放工资与计税工资标准之间的差异
3、 B.会计制度与税法关于利息指出列支标准不同形成的差异
4、 C.会计制度与税法关于业务招待费列支的标准不同形成的差异
5、 D.当期计提产品保修费与其从应税所得中扣除的时间不同形成的差异
6、校解析答案:时间性差异是指企业的税前会计利润和纳税所得虽然计算的口径一致,但由于二者的确认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五、什么叫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和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时间性差异: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和损失是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发生在某一期间,在以后一期或者若干期内转回。永久性差异,举个例子,你本月收入20000,这个月招待费花了1000,按会计法呢,这1000块都可以做费用,你的利润就是19000;但是根据税法,招待费只能抵扣500,那你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9500,这500就是永久性差异,以后没有办法再抵费用了时间性差异,折旧比较明显,好象一台机器100万,会计上规定5年提折旧,一年提20万,但税法规定10年提折旧,一年提10万,那这20与10的差额就是时间性差异,但是折旧总额不会变,前5年呢,你每年的应纳税所得要比会计利润多10万,后5年你的应纳税所得就比会计利润少10完,只是时间不同。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指的是应纳所得税的应税所得和税前会计利润之间的差异。一、时间性差异:是由于两者计算时间不同而导致的差异,这个差异只在一段时间内存在,最终将不存在。举个例子:开办费摊销在会计处理上是“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计入当月损益”,而税法规定其必须分五年摊销。五年中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的金额不同,但五年后两者是一致的。二、永久性差异:是由于两者计算口径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具体又包括项目差异和标准差异两种。 1、项目差异:会计处理是符合会计制度的,但税法不允许扣减应税所得。如: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会计处理为计入“营业外支出”,这种处理就减少了利润。而计算应税所得时,这样的捐赠就要全额计交所得税。会计利润也就不等于应税所得了。 2、标准差异:会计处理是符合会计制度的,但税法对其中的一部分不允许扣减应税所得。如:工资,会计处理为全部计入成本费用,但税法只允许计税工资(即每人每月800元,具体各地各行业有不同)计入成本费用,超过部分要计交所得税。这样会计利润也就不等于应税所得了。
六、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区别
1、概念不同:时间性差异是指因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表内某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2、定义的角度不同:时间性差异是从损益表的角度进行定义的,而暂时性差异是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进行定义的。
七、时间性差异是什么意思呢
1、时间性差异是指企业的税前会计利润和纳税所得虽然计算的口径一致,但由于二者的确认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某一时期产生以后,虽应按税法规定在当期调整,使之符合计税所得计算的要求,但可以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转回,最终使得整个纳税期间税前会计利润和纳税所得相互一致。
2、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的USCPA相关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关于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有哪些项目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