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家:江家赞、张怡婧,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春季生机盎然,却有不少人深陷“低活力”的状态,感觉身体疲乏、昏昏沉沉、 郁闷烦躁、视物模糊、畏寒怕冷……需要饮食、作息、运动等联合调理,不妨试试“吃花”养生。
李蔚海/摄
木棉花:解除困重
木棉花味甘、淡,性凉,归脾、大肠经,具有健脾祛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除困重:取干木棉花10克、 茯苓 30克、鸭肉500克(焯水滤干)、葱15克、姜10克入汤锅,大火烧开转文火炖两小时,出锅后加盐调味。这道木棉茯苓老鸭汤能够健脾祛湿,适合调理胃口差、大便溏泄、四肢沉重等症。
祛湿热:取干木棉花15克、金银花10克、白菊花10克加水煮沸,代茶饮用。这道木棉三花饮有助清热祛湿,调治腹痛、腹泻急迫不爽、 *** 灼热、烦躁口渴、小便短赤等不适。老年体弱、孕期、虚寒体质者不宜食用。
霸王花:消除火气
霸王花味甘,性凉,归肺经,具有利水祛湿、清心润肺、清热解暑、化痰止咳的功效。
排黄痰:将霸王花2朵、猪小排200克(焯水)、甜玉米1根、胡萝卜1根、荸荠3颗、生姜3片入锅,加清水、料酒大火煮沸撇去浮沫,转小火煲两小时,调味食用,有助清热化痰止咳,适合口干咽痒、咳嗽、咳黄黏痰者。
润嗓子:取干霸王花3朵、罗汉果2个、无花果5粒、瘦肉500克(焯水)入锅,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45分钟,调味食用,可以清热润肺,适合长期吸烟、咳嗽痰多、口咽干者。脾虚泄泻、受寒感冒、痰多白稀者不宜食用。
玫瑰花:愉悦心情
玫瑰花味微苦、甘,性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活血、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的功效。
解忧郁:取玫瑰花15克、红枣5颗、冰糖或蜂蜜用沸水冲泡15分钟,代茶饮用。这道玫瑰茶能够行气、活血、解郁,调理闷闷不乐、胁肋胀痛、面颊黄斑等情况。便秘、阴虚火旺、胃寒容易腹泻、孕期不宜食用。
止疼痛:取玫瑰花、月季花、益母草、当归各15克入锅,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加鸡蛋 2个、红糖50克,煮至蛋熟即可喝汤吃蛋。这道玫瑰鸡蛋羹有助活血调经止痛,适合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腹痛等情况。
菊花:明亮双眸
菊花味辛、甘、苦,微寒,归肝、肺经,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的功效。
明双眸:将鲜猪肝300克(切片)入锅稍煸炒,加枸杞子15克、菊花水(鲜菊花60克水煎取汁)煮熟,调味食用,可以滋补肝肾、清热明目,适合视物模糊、两目干涩、烦躁失眠等人群。
降肝火:将菊花15克、生山楂15克加水煎煮,或开水冲泡,代茶饮用。这道菊花山楂降脂茶能起到清肝降压、活血降脂等作用,肥胖、血压偏高、血脂偏高的人群,日常可酌情选用调理。
姜花:防御春寒
姜花味辛,性温,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
御风寒:将姜花15克、生姜3片加水煮沸,即可饮用。这道姜花水能够散寒解表、温脾暖肺,受风寒邪气侵袭之后感冒,或腹部寒冷疼痛,可选用调理。
消腹胀:取姜花10克洗净,用水冲泡,代茶饮用。这道姜花茶有助温暖中焦,适合脾胃阳气不足,平时容易脘腹饱胀的人群。血虚者、孕期不宜食用。
本文首发自:2023-03-28健康时报第1972期《春季养生吃些花》
来源: 健康时报
桔子皮是个宝,加块姜炒一炒,很多人还不知道有啥用,省下不少钱桔子皮是个宝,加块姜炒一炒,很多人还不知道有啥用,省下不少钱
三伏天,天气炎热,要多喝一些水,补充流失的水分,可以选择自制一些养生茶,不仅好喝,还有很好的保健价值。夏天,人们容易咳嗽、痰多,而且体内的湿气重,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款非常不错的养生茶,自己做非常简单,还省钱。
这道养生茶是用桔子皮和生姜 *** 的,桔子皮有润肺止咳的作用,而生姜可以散寒祛湿,温中补益,对身体都特别好。
【桔皮姜枣茶】
准备桔子、生姜、红枣。
1、买一些桔子,不管什么桔子都行。把桔子肉吃了,桔子皮放入碗中,加入一些食盐,用手搓洗一下,桔子皮表面有一些果蜡,我们并不知道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所以要洗掉,用盐可以洗掉果蜡。
2、也可以先把桔子洗干净,再把桔子皮剥下来,这样洗起来比较方便。
3、桔子皮洗干净后,沥干水分,用刀切成细丝。生姜洗干净,把表面的泥土洗掉,去掉姜皮,姜皮是寒性的,如果体质偏寒或脾胃虚寒,就不能吃姜皮。
4、把生姜切成细丝。红枣用清水洗干净,从中间切开,去掉枣核,枣肉切碎。炒锅干干净净的,不防水也不放油,先放入桔子皮,开小火,用铲子不停地翻炒,把桔子皮的水分炒干,当桔子皮炒出香味,加入姜丝。
5、继续用小火炒一会儿,把姜丝的水分也炒干,两样都变得颜色微黄,就说明没有水分了。
6、放入切碎的红枣肉,继续用小火翻炒,把3种食材的水分都炒干,当它们都变得干黄时就可以关火了。炒这个要有耐心,要用最小的火炒,不能心急,以免炒糊了,就会有苦味。
7、找一个干净的玻璃瓶,洗干净后晾干,把炒好的桔皮姜枣茶装进去,密封起来,放在阴凉通风处保存。喝的时候,用干净的勺子舀一勺放在碗中,倒入开水冲泡10分钟,当茶汤变得金黄后就可以饮用了。
8、如果想要甜一点,可以加入适量蜂蜜,口味清甜,喝起来特别舒服,可以润肺止咳、温中散寒,延缓衰老的作用。桔子皮、生姜、红枣都是很有营养的食材,建议大家多喝。
三伏天,经常饮用桔皮姜枣茶,可以滋补养生,提高抵抗力,大家快试试吧。
【技巧总结】
1、做桔皮姜枣茶,可以用新鲜桔子皮,也可以用陈皮,效果更好。桔子皮看似很干净,在生长过程中可能打过农药,还会上果蜡,并不是很干净,所以不能直接炒,必须进行仔细清洗,这样吃得更放心。
2、姜的选择很重要,不要用嫩姜,要用老姜。老姜的营养价值更高,含有很多有益活性成分,比如姜辣素、姜油酮等,比嫩姜好得多。
3、记得全程用小火炒,把水分充分炒干,不然容易坏掉。不能心急用大火,不到3分钟就会炒糊。
觉得我的文章不错,请给我点赞、评论、转发、收藏、关注,下次见。
药食同源:生姜五一放假,与亲友们一行人来到秦岭深处某一峪口。正午30度高温,烈日高照,河道边的石头晒得滚烫,两侧却是绿树成荫,伴着潺潺溪水和温柔的春风,度过一个惬意的下午。
回来后,总觉得脑袋里受了风似的,隐隐不舒服。回想了一下,没有发现明显的原因。 *** 风池风府、敲打风市穴,大约十分钟左右,那种感觉消失了。
晚上洗完澡,突然想起来看看洗发液的成分。
最近新买了一瓶某品牌的龙血树健发氨基酸洗发水。这两周一直在用,仔细一看里面的成分之一就是生姜.....唉,真是防不胜防。才把含有生姜的洗发水弃之不用,又踩雷了。
生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近几年地位猛增,哪里都能看到生姜制品和生姜的推介软文。
也是现代人炒作起来的假冒传承之一。
民间早就流传着许多关于姜的谚语,也是真的多。
比如“早吃三片姜,赛过人参汤”、“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可是还有一些流传的警示语,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呐。
“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
“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生姜
姜科植物的新鲜根茎。
【性味】辛,微温。入肺、脾、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
《本草纲目》:“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
-----自古以来,生姜药食同源,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
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邪……凡中风、中暑、中气、中毒、中恶、干霍乱、一切卒暴之病,用姜汁与童尿服,立可解散。盖姜能开痰下气,童尿降火也。”
-----生姜地位颇高。
《日用本草》:“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入肺开胃,去腹中寒气,解臭秽。解菌蕈诸物毒。”
《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药性类明》:“生姜主伤寒头痛,鼻塞,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生姜去湿,只是温中益脾胃,脾胃之气温和健运,则湿气自去矣。其消痰者,取其味辛辣,有开豁冲散之功也。”
----淋雨受寒之后,来一碗生姜全葱水,暖暖的一碗汤下肚,驱寒祛湿祛风,这是家家户户都传承的验方。只是一定记得,中病即止,有效后就不要喝了。再喝几次浓米汤补益正气,才是正解。
事实上,历代医家对生姜大为推崇的同时,一样警惕着它的弊处。并没有推荐人人可吃,时时可吃。
《本草纲目》:“食姜久,积热患目。凡病痔人多食兼酒,立发甚速。痈疮人多食则生恶肉。”
《神农本草经疏》:“久服损阴伤目,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腹痛,法并忌之。”
《本草新编》:“生姜性散,能散风邪....生姜四时皆可服,但不宜多服散气,岂特发汗哉。然而多服则正气受伤。”
-----这里明确说明了,不能久服多服。
生姜吃多了:一是导致身体内热重、发热毒,二是可导致发汗,伤正气;
还有更严重的:
【弘景】曰:久服少志少智,伤心气。
【思邈】曰:八九月多食姜,至春多患眼,损寿减筋力,孕妇食之,令儿盈指。
----已经多处说了,生姜吃多了伤眼睛,患眼疾。孕妇不能吃大量生姜,少量的姜做调料可以。
不知道现代那些砖家的传承来自于哪里?有人宣传“日日食姜”“每天早上三片姜”,有人宣传“产妇用艾叶加生姜烧水洗头泡脚”....实在找不到出处,臆想的效果,害人不浅,很多人因此百病缠身而不得解。
到了清代,经过实践总结,将生姜的温性改成了热性。
《随息居饮食谱》
辛、热。
散风寒、温中、去痰湿、止呕、定痛、消胀、杀虫。
治阴冷诸疴、杀鸟兽、鳞介、秽恶之毒。
可酱渍、可糖腌。
实践了那么多年,生姜吃多的坏处就更多了.....禁忌也相应增加
多食、久食、耗液伤营。
病非风寒外感、寒湿内蓄、
而内热阴虚、目疾、喉患、血证、疮疡、呕泻有火、暑热时疟、热哮火喘、胎产、痧胀、及时病后、痧痘后、均忌之。
------现代人麻辣鲜香不忌口,煎炸烧烤,一片火气。很多人体内有火,胸中燥热,又有几人适合经常吃姜?
天医宗栾加芹:古人云:用药如用兵。生姜开皮毛,少量可以散出内邪,过量或者经常开皮毛则会导致体内正气失去屏障大量外泄。正气外泄太多,会导致人体疲乏、无力、身体沉重,外加各种邪气入侵。
所以,生姜,不是能够经常食用,更不能够,作为保健的食品。
一般说来,仅仅在胃口不是很好的时候,或者,呕吐这样的时候,才适合用生姜。在胃口好的时候,不要用生姜。
----找到这几天受风的原因了。生姜的功效太厉害了,不用吃它,仅仅是用了含生姜成分的洗发水后,无害的微风也能使人感觉受风不适,原来是皮毛开着,自然就顺毛孔进入体内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是冬季或者夏天在空调房内,寒气就进入了;大热天,暑气进入;秋季,燥气进入;雨季,湿气进入.....人就像个筛子一样,存不住正气,挡不住邪气,如何能不难受?
功效很强的生姜,除了作为葱姜水紧急处理受风寒湿导致的不适,仅仅作为调味品而已,建议不要经常食用了。
至于含有生姜的洗发水、泡脚粉及各种衍生产品和食物,用之前,要权衡一下利与弊,免得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干姜这样吃,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但三类人不建议吃说到姜,
几乎每家都有。
它是一味药食两用之品,
中药干姜来源于生姜,
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多,
那么干姜有哪些功效呢?
什么时候食用比较好呢?
快来一起看看吧↓↓↓
干姜有哪些功效?
干姜性质辛热,属于有温补作用的中药,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等功效;可以帮身体驱散寒气,不少人感冒以后会出现咳嗽痰多的症状,就可以用干姜来缓解。
温中散寒的“中”,指中焦,就是脾胃,散寒指把中焦脾胃的寒气散掉;如果有身体怕冷、食欲不佳、胃部发凉、身体易于疲倦、常打不起精神等症状,就可以用干姜来缓解。
回阳通脉的“回”,是指收回来的意思,如果出现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精神状态差等状况,可以用干姜把阳气收回来。
如何使用干姜养生?
推荐干姜大枣茶。这个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保健作用却不小。
大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干姜配合大枣能缓解感冒受寒、胃口不佳、手脚冰凉等。干姜大枣代茶饮可以帮助补充阳气,恢复体力。正常体质的人饮用后,可帮助发汗,促进身体代谢功能。
【干姜大枣茶】
材料:
干姜3克(稍大的切片3片左右)
大枣3枚(大枣建议切成片,以利于有效成分释放)
做法:
干姜、大枣放杯子里,用热水冲泡10-15分钟后饮用。
注意:
干姜辛热燥烈,有三种情况不适合食用干姜大枣茶。
1.阴虚内热时:阴虚内热有手足心烦热、两颧发红、口干舌燥、眼睛干涩等症状;
2.有出血倾向的人;
3.孕妇也不建议饮用,以免造成便秘、咽干口燥等反应。
干姜可以缓解咳嗽痰多吗?
干姜可以缓解寒饮喘咳、温肺化饮,可以有效缓解属于寒饮的咳喘。
由于肺中有寒邪存在,可能出现身体怕冷、吐稀白痰或清稀的痰液等症状。中医讲稠者为痰,稀者为饮,干姜的温热作用,可以清除肺中的寒邪,并代谢掉清稀的痰液,把痰饮化掉,肺寒的症状就消失了。
如何挑选优质干姜?
看切面:切面是黄白色,有明显的筋脉小点,质量差的颜色不鲜明,比较陈旧、干枯;
闻气味:优质的干姜有特别浓烈的香气,质量差的气味就比较淡;
尝味道:优质的干姜尝起来有明显的辛辣味,质量差的辛辣味不足,甚至可能还有其他异味。
?“吃姜不去皮,吃错害自己”?常吃生姜致癌?姜怎么吃才对“生姜是害人姜,吃了会致癌!”
“吃姜不去皮,吃错害自己!”
……
夏天到了,又到了适合吃姜的季节,不过网上有很多说法,说吃姜会致癌,甚至姜皮也有害,这是真的吗?
一、生姜是“害人姜”,吃了会致癌?
吃姜会导致肝癌?这个传言的出现是源于美国FDA的一份研究:黄樟素可引起肝癌。该研究通过小鼠实验,发现黄樟素经过代谢,会转化成乙酸盐或 *** 盐,最终可诱导小鼠肝癌。
黄樟素主要存在于黄樟油中,一般用于 *** 食用天然香精,另外在生姜、月桂、豆蔻中也存有少量黄樟素。
如此看来,生姜含有可致癌的黄樟素。经常吃姜,真的会增加患癌风险吗?
对此, *** 第八一医院肿瘤内科华海清主任医师表示,适量吃姜和癌症并没有太大关系,生姜所含的黄樟素很少,适量吃姜并不会导致癌症发生。但若是吃坏姜就是另外一回事,坏姜所含有的黄樟素是生姜的好几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曾对151份生姜所含黄樟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只有23份生姜样品检出黄樟素,检出率为15.2%,更低检出量为0.45μg/kg,更高检出量为1.3μg/kg,存在的微量黄樟素远低于欧盟标准(不超25mg/kg)。可见,适量食用生姜,并不会构成健康威胁。
二、吃姜得削皮,不然也是害自己?
在民间,关于吃姜是否吃皮一直多有争议。今天小艾就从中西医角度,跟大家一起分析分析。
从中医来看,生姜,性温味辛,散寒,有暖胃、祛风、散寒、解毒等功效,而生姜皮则味辛、性凉,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中医素有“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的说法,生姜和生姜皮各自有各自的功效,因此要不要去皮,需要因人而异。
从西医来看,生姜皮中富含姜烯酚等有效成分,皮下富含精油,若是以保健、调味为主,带皮生姜食用,这样人体吸收的营养也更全面。
当然,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是否吃姜皮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无论吃不吃皮,无需太纠结,日常中吃姜,只是作为一种佐料,吃进去的量都是有限的。
三、老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为啥夏天要吃姜?
吃姜驱寒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是夏天这么闷热,为什么还提议夏天吃姜呢?
1、帮助驱散寒气
中医有“冬病夏治”说法,在夏季多吃姜,可以帮助驱除体内积累的寒气。而且夏季人们喜欢吹空调,吃冷饮,这些行为也会导致寒气入体,不及时清除,就会积蓄在体内,影响健康。
2、帮助提神
高温天气,人容易感觉到疲惫,昏昏沉沉,若不注意防晒,很容易中暑。而生姜有“通神明”功效,可以让晕厥的人快速清醒,以及缓解暑热带来的心悸、头晕。
3、增加食欲
夏季天气炎热,容易出现胸闷,食欲不振等情况,而生姜含有的姜辣素能够 *** 胃液,促进肠道蠕动,起到改善食欲及促进消化的作用。
4、帮助散热排汗
生姜的姜辣素可帮助扩张各部位血管,提高身体的散热效率,促进排汗降温。但同时也要注意补水,防止夏季脱水生病。
四、吃姜也要有讲究,记住2不吃
我国使用生姜历史悠久,《论语》就有记载孔子“不撤姜食”。虽然吃姜上千年,但很多人却对食姜的禁忌一知半解。生姜虽然好处多,但这两种姜记住更好少吃——
1、烂姜不吃
已经腐烂的生姜不能吃,切开后,颜色变褐的生姜也不要吃。已经腐烂的生姜会产生黄樟素,尤其有肝炎病史的人更不要吃腐烂的生姜。
2、晚上不吃
“晚吃姜,赛砒霜”虽然这种说法过于夸张,但姜有发散之性,晚上吃姜,容易导致人心神不得收敛,对入睡不利,因此还是建议吃姜选择在白天食用。
需要提醒的是,姜含有姜辣素,多吃也会引起肠胃不适,因此建议每天吃姜的量为10克左右,切成薄片约为5、6片。
购买生姜时,大家不要认为老姜就是好,对于新手,很难辨认生姜是否腐烂。生姜还是选择新鲜品,色泽幼黄、含水量多,皮薄而有光泽,就可以放心购入。#健康真知计划#
参考资料:
<1>乐乐博士.吃姜会得肝癌是真的吗?
.创新时代,2016(10):20-21. <2>韩梅,侯雪,贺光云,邱世婷,王悦涵,邹平.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生姜中的黄樟素
.现代食品科技,2021,37(01):292-297. <3>《【胥大夫说中医】吃对生姜,养阳气不上火》.老年日报.2021-10-2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家备小姜,小病不慌人们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也许您会问,夏天本就炎热,再吃性温的生姜不是热上加热,其实不然。
家备小姜,小病不慌
人们只关注到夏天的炎热,却忽略了夏天多雨潮湿的气候特点,而且热邪常与湿邪勾结,意图损害人体健康。
另外,夏季天气炎热,凉拌菜、西瓜、冷饮、雪糕、冰镇啤酒等成为夏天饮食的主要角色,这些生冷寒凉的食物的确清凉爽口,但也会使脾胃受到寒湿、湿热的双重夹击,让脾胃受损,使人出现头昏恶心、胸闷呕吐、食欲减退等诸多不适,这时脾胃最需要的就是温中化湿,做好养护,而生姜正好具有这样的功效。
民谚有“家备小姜,小病不慌”之说。生姜能提神醒脑,调养多种身体不适,凡胃寒呕吐、口水多,脘腹冷痛,风寒感冒、咳嗽,脾胃虚寒引起的不想吃饭,以及湿滞脾胃所致的疲乏无力等,都可选用生姜进行调养。
“饭不香,吃生姜”,生姜有健脾养胃的功效,能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吃饭不香或饭量减少的时候,吃上几片生姜,或者在菜里放上一点鲜姜,能改善食欲。
生姜素有“呕家圣药”之称,常用于调治各种呕吐,尤其是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同时调养脾胃虚寒引起的口水多也有较好的效果。如果因受风着凉而感冒,不仅可采取上面介绍的 *** ,取生姜5片、红糖适量,制成生姜红糖茶热饮之,也可选取上述以生姜为主要药物组成的单方进行调治,当然还可服食以生姜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食疗方。
以生姜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食疗方有很多,不过就用于调养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来说,较常食用的有生姜粥、神仙粥、葱香豆腐等。
1. 生姜粥
用料有鲜生姜12克,大枣5枚,大米100克。将生姜洗净切碎,大枣洗净去核,之后与淘洗干净的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入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至大米熟烂粥成即可。用法为每日2次,分早晚餐温热服食。
2. 神仙粥
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着“神仙粥”治疗风寒感冒的歌诀:“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此神仙粥的用料为葱白7根,生姜7片,糯米50克,米醋50毫升。将糯米淘洗干净,加适量清水煮成稀粥,再加入葱白、生姜继续煮5~7分钟,然后加入米醋搅匀起锅即可。用法为趁热服食。神仙粥能解表散寒,和胃补中,确有神奇的功效,但切记趁热食用,患病的前3天每日食用,对由外感风寒引起的风寒感冒,头痛鼻塞,身热无汗等,可起到“粥到病除”的效果。
3. 葱香豆腐
用料有豆腐250克,淡豆豉20克,葱白3根,生姜丝、植物油、香油、食盐各适量。先将豆腐洗净、切成小块,葱白洗净切成细丝,之后炒锅上旺火,加入植物油,锅烧热后将豆腐块放入锅中煎5分钟左右,再放入淡豆豉,加入适量清水,炖5~7分钟,加入葱丝、生姜丝,继续煮沸片刻,用食盐、香油调味即可。用法为佐餐食用。葱香豆腐对外感风寒引起的鼻塞、流涕、咽干、咳嗽等症状有很好的调养作用,同时作为佐餐还能增进食欲。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是佐餐小菜,口味上也不宜过咸,还是应该以清淡、爽口为主。
来源:人卫健康
每日一膳 | 萝卜+鲜姜,想不到还有这种功效~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