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间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学知识-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间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1 0

大家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间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间是多少
  2.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内容
  3.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起止时间
  4.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的
  5. 国民经济调整时间

一、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间是多少

1、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间是1935年-1937年。1935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南京国民 *** 开展了一个旨在全面发展经济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总目的,从理论上讲,是发展经济以"改善民生",从而实现三民主义。在当时开展此运动的具体目的是为了"自救救国"。开展此运动的目标是为了"尽人力,辟地利,均供求,畅流通,以谋国民经济之健全发展"。

2、府致力于资本需要量大、 *** 慢、盈利少、风险大的重工业及国防工业,大量投资于西北、西南等内地落后省份,这对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不合理产业结构和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的极不平衡的产业布局都起了积极作用。

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内容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内容共有八条:(一)提倡征工。即动员老百姓做义务劳动。凡筑路治河,修整堤坝,培植森林,开辟疆地,均以征工制度行之。(二)振兴农业。包括增加农产,活泼农村金融,流畅农产运销,推行农村合作,以达粮食自给并力求增加工业原料等内容。(三)鼓励垦牧。一切公私荒地要尽量开垦,对地广人稀之处,要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屯垦,经营蓄牧,并实行屯田制,以实现地尽其利。(四)调节消费。在积极方面,以更大之努力,尽量节约消费,调剂供求。(五)振兴工业。对农产品加工,提倡就农村或其附近发展,对一般工业应由 *** 实行保护和奖励的政策,对于那些地方上无力举办的大工业,应由 *** 、企业家一致进行。(六)开发矿产。 *** 应采取积极的保护及奖励政策,调查各地矿产,改进采掘 *** ,禁止地方 *** 与任何特殊势力把持矿产,与民争利。并欢迎外国投资。(七)流畅货运。一方面尽量发展全国各处的道路交通,改进水陆货运的办法。同时又在各地设立主要农作物的公共仓库和运输机关,以便屯积和转运。(八)调节金融。鼓励储蓄、活泼资金之融通,设置完备之农村借贷制度,并要全国人民绝对赞助国家关于货币汇兑之政策。

三、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起止时间

1、从1935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南京国民 *** 开展了一个旨在全面发展经济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间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第1张图片-

2、1936年1月1日,蒋介石在中央电台元旦演说辞中,阐述了新生活运动的意义之后,又强调了“大家务必从今天开始特别努力来做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并说明了两种运动的相互关系。6月3日,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总章颁布。

3、这场经济建设运动的作用已不仅是发展了国民经济,增加了国民收入,而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场战前的经济动员运动。

4、这场经济建设运动,是一场由 *** 号召并组织的、动员各界人士参加的群众性的经济建设运动。因此,它是一场较为全面、较为彻底的经济建设运动。对中国近代化有着深远影响。这一切符合中华民族利益和人民愿望。

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的

1、开始1936年1月1日,结束1937年12月31日。1935年4月1日,在贵阳督剿红军的蒋介石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首次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并作了简要解释。接着,宋子文和汪精卫分别于4月3日、7日发表公开谈话,表示应当促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成功。南京 *** 立法委员会委员史维焕等发起组织国民经济建设协会。各地名流学者纷纷发表文章、四处讲演,响应此运动。.南京中国社会问题研究会召集国民经济建设座谈会,遍邀各地名流、专家座谈国民经济建设有关事宜,并将这次会议的结果,在该会季刊《中国社会》第二卷之一期上集中发表。

2、1,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蒋介石于1935年4月1日发起的全国性经济建设运动,蒋介石关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一系列论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对战时经济建设的思考与基本政策,由此也可窥见他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全盘筹划与理想。学界此前对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研究,主要是从南京国民 *** 的角度着眼,评述这一运动的开展过程、主要内容与实际效果。本文则力图以运动的发起者蒋介石为论述基点,探讨他在运动开展过程中的诸多论述及相关思考,从而使我们对蒋介石经济建设思想与政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进而深化对蒋介石推动战时经济转型独特作用的理解。

3、2,这场经济建设运动,是一场由 *** 号召并组织的、动员各界人士参加的群众性的经济建设运动。因此,它是一场较为全面、较为彻底的经济建设运动。对中国近代化有着深远影响。这一切符合中华民族利益和人民愿望。

五、国民经济调整时间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是指1961年-1965年。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52年底,中国进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准备阶段。具体措施有如下:

一、平衡财政:1950年 3月,颁布《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要求统一全国财政收支,使国家收入中主要部分集中到中央,用于国家的主要开支,以保证财政收支平衡。

统一全国物资调度,使国家掌握的重要物资,由分散转为集中,以调节各地供求,回笼货币、平抑物价;统一全国现金管理,使分散在国营企业和军政机关的现金,由国家银行统一管理,减少市场通货,增加国家能使用的现金。

二、恢复交通运输业:在1949年和1950年初,首先把重点放在铁路的修复上。在全体铁路员工的努力下,1949年一年内就修复了8300多公里铁路和2715座桥梁,到1950年,修复的铁路达14000多公里,原有铁路基本畅通,公路、水运和航空也得到了恢复。

三、恢复农业生产:1950年 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8月,全国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消灭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1952年底,农业生产互助组达到800多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4000多个,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与此同时,人民 *** 还从贷款、价格、投资等方面帮助农民恢复生产,规定了一些农产品的更低收购价格和合理比价,领导农民开展群众性技术改造活动等。

兴修水利,除完成了大量堤防整修、河道疏浚外,还进行了治理淮河、荆江分洪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并且广泛发动群众兴修水利,防治灾害,三年间扩大灌溉面积约8000多万亩,初步改变了中华民国时期河堤失修、水灾频繁的状况。

四、恢复工业生产: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国营工业的生产。 *** 依靠工人阶级迅速修复机器设备,使之尽快复工。

接着在工矿企业内部进行了民主改革,改造旧的经营管理机构,废除压迫工人的管理制度和封建把头制度,清洗潜伏的反革命分子,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管理制度。在民主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动群众进行生产改革,创造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作 *** ,并开展增产节约和劳动竞赛运动。

五、调整私营工商业:1952年上半年物价稳定以后,由于虚假购买力突然消失,私营工商业遇到商品滞销的困难。

*** 及时合理调整工商业,根据公私兼顾的原则,在经营范围、原料供应、销售市场、财政金融政策等方面,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必要的照顾,并且采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方式,使私营工商业摆脱销路呆滞、生产萎缩的困境。

随后又大力开展城乡物资交流运动,积极扩大农副产品的购销,为城市工商业开辟广阔的市场,使私营工商业迅速恢复发展起来。但是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本性引导许多私营企业走上非法牟取暴利的邪路。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1951年底到1952年,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消极作用,使它们循着只能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方向发展。到1952年,私营工业企业的户数比1949年增加了21.4%,产值增加了54.2%;私营商业的户数增加了7%,零售额增加了18.6%。

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就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改善了人民生活,巩固了人民政权,并为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经济建设 国民经济 国民 时期 恢复

上一篇十月初一烧纸时间,正月初一能不能取钱

下一篇当前分类已是最新一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