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调和油好不好,食用调和油好还是食用油好呢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39 0
炒菜别用!这款食用植物调和油抽检不合格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2年6月24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关于1987批次食品安全抽检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17号)。据通告,铜梁区富意冷冻食品经营部销售的、标称重庆市优芝源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闻相识”食用植物调和油,溶剂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依法启动查处工作,同时已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

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

(声明:以下信息仅指本次抽检标称的生产企业相关产品的生产日期/批号和所检项目)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央视曝光食用调和油造假 底线是“吃不死人”

说起食用调和油大家并不陌生,它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用油调制成。近年来,调和油以其特有的营养搭配理念,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记者通过长达半年多的深入调查发现,一些名目繁多的所谓食用调和油实际上和消费者的印象并不一样。那么这调和油里究竟“调”了什么呢?

浙南农副产品市场是浙江温州规模较大的批发市场之一,这里销售的调和油包装精美,种类繁多。

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农副产品市场销售人员:橄榄调和油很好卖。

记者:比其他的调和油好卖?

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农副产品市场 销售人员 :对。

食用调和油包装精美背后暗藏玄机

记者注意到,这些橄榄调和油虽然来自不同厂家,但是大多产品的包装上,标称的“特级初榨橄榄”和“橄榄原香”等字号都很大,而作为产品属性的“食用调和油”的字号却很小,并且颜色较浅,如果不仔细分辨,还以为这就是纯正的橄榄油。

按照国家规定,食品标签应真实、准确,不得利用字号大小或色差误导消费者。

另外,食用调和油的营养价值取决于所调配食用油的种类和添加量。

国家规定:应标示配料或成分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

但在浙南农副产品市场,大量的所谓橄榄调和油在配料表中只标注了配料名称,却没有标明具体添加量或者含量。还有一些标称山茶调和油、核桃调和油等其他所谓的高端调和油都存在类似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商户们讳莫如深,只是说这些配料含量不明的调和油几乎都是来自同一个产地。

记者:这是哪啊?福建产的?

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农副产品市场销售人员:现在调和油都是福建做的。

厂家偷工减料虚假标示玩猫腻

故意突出橄榄油、山茶油等高端油种,但是却不标明具体含量,这种在产品包装上玩猫腻的食用调和油,里面到底暗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福建省西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是福州规模较大的食用油加工企业之一。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厂主要加工食用调和油,产品不仅卖到浙江温州,全国各地都有销售。

福建省西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罗定发 我们现在供云南、海南、北京、天津、安徽、广东、浙江、江西、四川、湖北,我们全国各地都做起来了。

记者:一年能做多少?

负责人:按照我们目前的情况,一年差不多卖一个多亿吧。

这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温州市场上那些未标示配料具体含量的调和油都是以前的老包装产品。由于最近对调和油包装的监管越来越严,倒逼着他们生产企业更换新包装,规范产品标识。在样品展示区,记者看到了新包装的福工坊牌初榨橄榄调和油,配料表中做了详细标示:玉米油含量95%,橄榄油含量5%。记者参照当时的国际标准油价核算了一下,橄榄油每吨售价4万多元,每桶油标称添加5%,成本在10元左右;玉米油每吨售价约7000元,每桶油标称添加95%,成本在30元左右,不算包装和加工费用,整桶调和油仅原料成本就已经达到了40元,但这家企业出厂价只卖到了32元左右。

公司负责人承认,他们不会做亏本买卖,而是在配料上动了一些手脚,添加了大量价格低廉的大豆油。

福建省西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罗定发:我们这里面有一部分大豆油。

记者:大豆油能占到多大的比重? 我们多大的比重,按照现在来讲,大豆油差不多占到50%。

记者:一半一半? 对,有50%。

配料大同小异产品以次充好

在福建吉农食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款净含量5L装的橄榄调和油,配料表里标称含有6%橄榄油,94%菜籽油,出厂价34元。记者提出了成本的疑问,负责人不得不承认,包装上所突出的橄榄油实际上添加不了那么多。

记者:拿这个配方来做,94%菜籽(油),橄榄(油)实际上能给加到多少?

福建吉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龙: 实际3%以上是肯定有的。

记者:3%?

福建吉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龙:我们一般在3%和4%之间。

福建添顺粮油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橄榄调和油和山茶调和油,一桶5L装的产品,出厂价格卖到30多元。公司负责人坦言,卖这个价位的产品,无论是昂贵的橄榄油还是山茶油,实际添加量肯定不会太大。

记者:橄榄油大概占到多少?

福建添顺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明俤 :橄榄油加到2%就可以了。

记者:2%左右?

福建添顺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明俤 :基本上这几种油总量比差不多占到3% 这个的话我跟你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本身橄榄油这么贵,不可能要占到很多是不是。

记者:我看标的都是6%。

福建添顺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俤:标是这样标,他们可以检测出我们这里面有这个成分。

原来,不论是记者之前在温州市场上看到的配料含量不明的所谓高端调和油,还是福建西海、吉农、添顺等生产企业重新推出的标示了配料含量的食用调和油,其实都是同一种油。这种油出厂价基本一致,配料表大同小异,对外打着所谓高端调和油的旗号,实际上在生产者眼里,不过都是大量采用普通植物油勾兑出来的低端油。

福建省西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罗定发:说白了吧,现在我们这些低端油啊,它万变不离其宗。

记者:啥意思呢?

福建省西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罗定发:万变不离其宗这个意思就是,我们里面的总配方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无非就是写了山茶油,我们一定要放一点山茶油进去,一个是对得起良心,还有一个要经得起检查,说白了就是这个意思。最起码工商检查不会查出问题,吃不死人,不是地沟油,这是最基本的啊。

调和绝不是“搀和” 配方不应是“秘方”

“油掺油,神仙愁”,这是流传在调和 *** 业内的顺口溜。一直以来,配方不公开、配比不透明,成为消费者选购调和油的一大困扰,消费者知情权难以保障。食用调和油新的国家标准有望在今年落地,其中新标准更大的特点就是要求调和油必须标注油品成分配比。公布配方和配比,是调和油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它不但有利于行业自身规范发展,更重要的是维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将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

央视曝光!食用调和油造假内幕,底线竟是“吃不死人”!

说起食用调和油大家并不陌生,它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用油调制成。近年来,调和油以其特有的营养搭配理念,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今年4月初,央视记者通过长达半年多的深入调查发现,一些名目繁多的所谓食用调和油实际上和消费者的印象并不一样。

那么这调和油里究竟“调”了什么呢?↓↓↓

食用调和油包装精美

背后暗藏玄机

以橄榄油调和油为例,这些橄榄调和油虽然来自不同厂家,但是大多产品的包装上,标称的“特级初榨橄榄”和“橄榄原香”等字号都很大,而作为产品属性的“食用调和油”的字号却很小,并且颜色较浅,如果不仔细分辨,还以为这就是纯正的橄榄油。

而且大量的所谓橄榄调和油在配料表中只标注了配料名称,却没有标明具体添加量或者含量。

还有一些标称山茶调和油、核桃调和油等其他所谓的高端调和油都存在类似问题。

厂家偷工减料

虚假标识玩猫腻

故意突出橄榄油、山茶油等高端油种,但是却不标明具体含量,这种在产品包装上玩猫腻的食用调和油,里面到底暗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福建省西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是福州规模较大的食用油加工企业之一。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厂主要加工食用调和油,全国各地都有销售。一年差不多能卖一个多亿!

记者看到了新包装的福工坊牌初榨橄榄调和油,配料表中做了详细标注:玉米油含量95%,橄榄油含量5%。

记者参照当时的国际标准油价核算了一下,橄榄油每吨售价4万多元,每桶油标称添加5%,成本在10元左右。

玉米油每吨售价约7000元,每桶油标称添加95%,成本在30元左右,不算包装和加工费用,整桶调和油仅原料成本就已经达到了40元,但这家企业出厂价只卖到了32元左右。

公司负责人承认,他们不会做亏本买卖,而是在配料上动了一些手脚,添加了大量价格低廉的大豆油。按照现在来讲,大豆油差不多占到50%。

配料大同小异

产品以次充好

随后,记者对周边其他一些调和油加工厂进行了调查,发现这种偷工减料的现象并非个例。

调查发现,一款净含量5L装的橄榄调和油,配料表里标称含有6%橄榄油,94%菜籽油。实际只有3%左右。

原来,不论是记者之前看到的配料含量不明的所谓高端调和油,还是标注了配料含量的食用调和油,其实都是同一种油。

这种油出厂价基本一致,配料表大同小异,对外打着所谓高端调和油的旗号,实际上在生产者眼里,不过都是大量采用普通植物油勾兑出来的低端油。

福建省西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罗定发:说白了吧,现在我们这些低端油啊,它万变不离其宗。

记者:啥意思呢?

食用调和油好不好,食用调和油好还是食用油好呢-第1张图片-

福建省西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罗定发:万变不离其宗这个意思就是,我们里面的总配方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无非就是写了山茶油,我们一定要放一点山茶油进去,一个是对得起良心,还有一个要经得起检查,说白了就是这个意思。最起码工商检查不会查出问题,吃不死人,不是地沟油,这是最基本的啊。

市场上的食用油分哪几种?

①材料上:调和油与纯植物油

调和油,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

但是,目前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

纯植物油,是指从单一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提取的油脂,种类很多,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一般食用植物油按照质量和纯度共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共4个等级,消费者在选取过程中更好选用一级食用植物油。

② *** 工艺上:压榨和浸出

中国营养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晓飞教授表示,

“浸出”是一种食用油加工的生产工艺。通俗来说,就是利用一种名为“溶剂油”的添加剂从原料中提取食用油。但尽管达到了国家标准,油中始终含有反式脂肪酸。

从营养角度来说,对于残留量的要求会更高于国家标准,越少越好,更好能不残留。因此建议更好能食用以“压榨”的工艺 *** 加工的食用油。

因为相比于浸出法,压榨的生产方式比较传统也比较天然,无需添加剂,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所以,想挑选好油,

买带“压榨”字样的纯植物油更好。

来源:健康时报(ID:jk *** 2013)

责任编辑:刘丽丽

支持我们请点赞或使用评论功能↓↓↓

(来源:中国经济网)

如何正确选择食用调和油?挑选时要注意这5点

近年来,调和油以其特有的营养搭配理念,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那么,到底什么是调和油呢?吃调和油真的更健康吗?我们应该如何挑选优质的调和油呢?

据新华网报道,调和油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品油按照营养和风味的需要,按一定比例科学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这样的油不仅脂肪酸组成的平衡性好于单一食用油,还含有单一油品所不及的多样营养成分。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在接受人民网健康频道采访时也表示,食用油是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但食用油只提供了人体所需约50%的脂肪酸。通常,食用油中含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即必需脂肪酸),这三种脂肪酸对人体各有益处,缺一不可。饱和脂肪酸为人体提供能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正如食物要合理搭配吃才健康一样,食用油同样也应多样化并合理搭配。所以,要想科学健康地吃油,调和油就是一个很好的实现 *** 。

基于调和油的健康营养,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类型的调和油,那么面对琳琅满目的调和油,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据中国消费网报道,消费者挑选食用调和油时要注意3点:

1.看标签。食用油的等级从一级到四级,级别越高,油品质量越好;

2.看配料表。配料表中所列各种原料按照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某种成分排名越靠前,表明食品中含此成分越多;

3.看工艺。首选物理压榨的,因为物理压榨无化学残留,目前来说相对安全性较高;

4.看品牌。建议到正规渠道购买,择优大众认可的、市场销售量较大的品牌食用调和油,挑选出产日期较新的。

此外,据中国经济网报道,挑选调和油时还要看各种脂肪酸的配比。食用调和油营养价值高低,主要看各种脂肪酸的比例是否接近人体需求。质量好的油,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1∶1。正规厂家一般会在食用油的外包装上标示这三种脂肪酸的含量和比例,消费者在购买时可留意。(朱末)


本文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进行科学性把关。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食用调和油“更高机密”被揭开,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食用调和油配方比例长期以来被视作行业“更高机密”。但以中储粮、中粮等为代表的国企陆续公开调和油配方配比……

食用油新国标或明年实施

在12月26日中粮福临门食用调和油新品发布会上,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证实,新制定的食用油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已经通过,预计明年将正式实施。“新标准更大的特点就是今后要求调和油必须标注油品成分配比,但含量在2%以下的可以不标”。

据王瑞元介绍,食用调和油领域,以次充好、混淆概念的不在少数。“打着橄榄调和油旗号,实际上成本很高的橄榄油在产品中占比只有0.8%;还有打着花生调和油旗号,其实花生含量不到2%。造成这种乱象的根本原因就是10多年前酝酿制定的国标《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一直难产”。

中国是食用油消耗大国,我国油脂市场上不仅有玉米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人们喜爱的大宗食用油,为满足消费者营养和风味的需要,食用油市场上还有数以百万吨销量的食用调和油。而食用调和油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品油按照营养和风味的需要,按一定比例科学调配制成的食用油,不仅脂肪酸组成的平衡性好于单一食用油,还含有单一油品所不及的多样营养成分。

但由于调和油的相关国家标准迟迟未能出台,目前食用调和油领域存在一些企业不公开调和油的产品配比,甚至用低价食用油作主要成分,却用高价油品来为调和油命名。

这种乱象或将在明年得到改善,在此次福临门的发布会上,参与食用油国家标准制定的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常务副会长、江南大学教授王兴国也证实,新国标已在2016年10月厦门举行的编委会会议上通过了,新国标GB2716将原来的4个标准合并在一起,所有食用油标准都是以这个为标准,其中对调和油就明确规定,必须标注各种成分占比。“新国标要求强制标注油脂配方比例,对脂肪酸比例标注则不做规定”。

对于即将出台的新规,据网易财经了解,目前食用 *** 业多家企业已经开始进行相应标识调整。如此次福临门此次即将推出的新品其外包装上明确标注各种油品的占比含量:玉米油37%、菜籽油35%、稻米油13%、花生油10%,亚麻籽油5%。而包括汇福、长寿花、古船、鲁花在内的多个品牌也在其配料表中表示所添加的不同食用油的占比。

揭乱象:掺什么掺多少企业说了算

看得清楚、吃得明白是消费者的基本诉求,然而个别食用油企业利用国标空白“暗箱操作”,以廉价油冒充名贵油欺骗消费者,令食用油市场乱象丛生。

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多数食用调和油是以廉价的大豆油或菜籽油为主,一些油品加上少量花生油、坚果油等就摇身一变成为“贵族油”;有些调和油尽管在名称上突出其配方中最昂贵的油品,也会标注产品配料,但油料的具体含量和配比却并未公布。

乱象背后是利益驱动。业内人士透露,100元的大豆油,除去生产、包装和销售成本,只能赚3元钱,而100元的以大豆为基础油的调和油,利润可达6元。因此,粮油企业往往对调和油“趋之若鹜”。

然而,近年来,“什么油贵标什么、什么油便宜含量就多”的行业潜规则却屡屡碰壁。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报道的食用调和油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的诉讼案例不下十例。部分企业受到地方食药监、工商部门处罚,其中不乏知名品牌。

曝秘方:吃得健康首先要吃得明白

我国是食用油消耗大国,食用调和油在市场中占相当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不合理的油品摄入可能危害百姓健康。例如,亚麻酸摄入不足、比例失衡,会影响婴儿智力发育,导致肥胖、免疫力低下、亚健康等问题。

据中粮油脂副总经理、中粮福临门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庆荣介绍,此次中粮推出的营养家调和油产品,做到了原料、微量元素“双公开”。其中,玉米油、菜籽油、稻米油、花生油、亚麻籽油,以及亚油酸、亚麻酸、角鲨烯等微量元素的配比和含量一一清楚标示。

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王瑞元认为,公布配方配比将有效助推调和 *** 业更加公开、透明,加快调和 *** 业重新洗牌,并有效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促国标:破除利益藩篱 解决技术难题

事实上,导致目前食用油市场乱象的原因之一,便是食用调和油的国家标准缺失。

2004年,我国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八个食用油产品国家标准(“新国标”)就已正式施行,标准明确要求产品等级、生产工艺、原料产地等须在包装上标示。这其中,在终端销售市场比例日趋扩大的调和油国家标准却仍“缺席”。

《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早在2005年就开始了制定工作,并形成过征求意见稿及送审稿。最近一次与调和油有关的政策举措是2013年底国家卫计委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征求意见稿),提出调和油产品的标签应当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

中粮营养健康院专家王满意表示,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久久不能出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有效准确的检测 *** ,此外,一些企业的既得利益难以协调也是重要原因。

来源:新华网、网易财经

如何正确选择食用调和油?挑选时要注意这5点

近年来,调和油以其特有的营养搭配理念,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那么,到底什么是调和油呢?吃调和油真的更健康吗?我们应该如何挑选优质的调和油呢?

据新华网报道,调和油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品油按照营养和风味的需要,按一定比例科学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这样的油不仅脂肪酸组成的平衡性好于单一食用油,还含有单一油品所不及的多样营养成分。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在接受人民网健康频道采访时也表示,食用油是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但食用油只提供了人体所需约50%的脂肪酸。通常,食用油中含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即必需脂肪酸),这三种脂肪酸对人体各有益处,缺一不可。饱和脂肪酸为人体提供能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正如食物要合理搭配吃才健康一样,食用油同样也应多样化并合理搭配。所以,要想科学健康地吃油,调和油就是一个很好的实现 *** 。

基于调和油的健康营养,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类型的调和油,那么面对琳琅满目的调和油,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据中国消费网报道,消费者挑选食用调和油时要注意3点:

1.看标签。食用油的等级从一级到四级,级别越高,油品质量越好;

2.看配料表。配料表中所列各种原料按照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某种成分排名越靠前,表明食品中含此成分越多;

3.看工艺。首选物理压榨的,因为物理压榨无化学残留,目前来说相对安全性较高;

4.看品牌。建议到正规渠道购买,择优大众认可的、市场销售量较大的品牌食用调和油,挑选出产日期较新的。

此外,据中国经济网报道,挑选调和油时还要看各种脂肪酸的配比。食用调和油营养价值高低,主要看各种脂肪酸的比例是否接近人体需求。质量好的油,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1∶1。正规厂家一般会在食用油的外包装上标示这三种脂肪酸的含量和比例,消费者在购买时可留意。(朱末)

本文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进行科学性把关。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注意!这3类食用油,更好别吃

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看看油的排名就知道它有多重要。在超市的食用油专区,能够看到琳琅满目的植物油,其中就包含了不少调和油的品类。听说调和油更大的特点就是营养全面,买一瓶相当于同时吃好几种油,长期吃有利于人体健康。这是真的吗?

来源: 江西发布

“调和油”和“单植物油”哪个好?区别很大,为了健康建议看看

买食用油到底该怎么买,相信年轻人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很多上了年纪有生活阅历的人,都非常在意这个问题,毕竟是我们每天都吃的。

就像是我的一个朋友就问过我,为啥我炸的辣椒油那么香,我做的炒面,拌面味道那么香,而他在家用同样的料却做不出我面馆里的味道。

然后我跟他说,当然味道不同了,用的油都不一样,你说味道能一样么?

做饭好不好吃,食用油的选择很关键的,别小看了这植物油,就像是深色油和浅色油味道不同,调和油和单植物油味道更不同。

那么买油时,调和油和单植物油到底哪个好?告诉你区别很大,为了健康建议看看。

调和油到底是什么油?

单植物油,相信很多人都明白啥意思,就是指的用单一原料炼制的植物油,像是大豆油用的油原料就是黄豆,花生油的油原料就是花生,香油的油原料就是芝麻。

那么调和油是个什么玩意呢?

调和油实际指的就是用精炼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子油等为主要原料,选择两种以上的精炼过的油酯,然后在经过脱酸,脱色,脱臭等工艺后,调和而成的油,所以才叫做调和油。

所以像是很多人都认为,调和油就是简单地将几种不同的植物油,勾兑在一起而成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调和油和单植物油的区别

区别一:味道不同

调和油因为是用多种不同的单植物油按照一定比例,然后再次经过各种工艺调配而成的,所以调和油的香味流失严重,油香味不足,就像是我们在家炒菜没有滋味的话,那么就要看看你买的是不是调和油了。

单植物油因为是用的单一油原料,所以香味浓郁,像是大豆油会有明显的黄豆香味,炒出来的菜在经过调味后,油香味就能和调料以及食材完美的融合出新的风味,所以无论是吃起来,还是闻着都很香。

问题:那么在味道上淡植物油就比调和油好么?

看似单植物油在味道上要比调和油好,实际上并不完全正确,主要还是看怎么用,就像是我店里,一般在做炒面,各种拌面,辣椒油的时候,就会选择单植物油,因为味道比较香。但是在做凉拌菜或者香料油的时候,就会选择用调和油,这是因为调和油虽然香味比较轻,但是也没有豆腥味,菜籽味等异味,所以调和油更像是一张白纸,在熬制香料油的时候,能更好的吸收香料的味道,更好的将香料的香味体现出来。所以凉拌菜更好吃。

区别二:营养价值不同

食用油的营养主要就是看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而单一的植物油此类脂肪酸的含量高低不同,所以在营养价值上不够全面均衡,而调和油则不同,像是很多品牌都推出了黄金比例的调和油,说的就是按照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是按照1:1:1的比例调制的,而这个比例下的调和油具有营养更加均衡全面的优势,而且经过精准的调配,所以油中的不利于健康的成分也就很少,反观单植物油中,像是饱和脂肪酸通常过高,所以长期食用不利于健康。

区别三:执行标准不同

单植物油,像是大豆油,菜籽油等等,都是有国家标准的,而调和油一般都是执行的企业标准,所以调和油不是不好,而是不同厂家生产的调和油品质参差不齐,所以买调和油认准大品牌更有保证。

区别四:粘稠程度不同

同样是炸辣椒油,单植物油做出的红油粘稠,就像是吃拉面放点辣椒油,红油可以很好地挂在面条上,所以就会增加面条的香味,而调和油粘性较低,所以用调和油炸的辣椒油,不容易附着在食材上,这也是我炸辣椒油从不用调和油的一个重要原因。

买食用油,到底是选调和油,还是单植物油?

很多人认为单植物油好,还有些人认为调和油好,实际上让我说的话家用更好这两种油都买着吃,因为单一的植物油更适合炒菜,而调和油更适合做凉菜,当然也可以用于热菜,只不过是味道有些区别。

另外最不建议的就是长期食用单一的一种油,无论是单植物油,还是调和油,想要吃油吃的健康,吃的营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定期更换食用油的种类,像是大豆油吃一阵,菜籽油吃一段时间,调和油吃一段时间,总之各种不同的油换着吃,或者是一次多买几种不同的油,更换着做饭,这样吃的才最健康。

个人主页有一系列兰州拉面 *** 视频教程和拉面各种配方的分享,本人定时分享:

各种面食做法的讲解,各种卤菜 *** 的讲解,各种汤类 *** 的讲解

分享餐饮实战干货经验,讲解专业餐饮知识,关注我教你在家自学兰州拉面,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呦!

化学博士健康谈:调和油都是勾兑的?内行人都不吃?

如果你家里在吃调和油,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

前一段时间我相继科普了植物油以及猪油的相关知识和选择问题 (化学博士健康谈:食用油你选对了吗?点进来看看吧化学博士健康谈:猪油健康吗?猪油真的不如植物油吗?)。随后有人私信我看了一个视频,咨询我真实性。这个视频说道 “食用调和油就是执行标准为GB 2716的油,建议全换掉,因为都是人工调配勾兑出来的,内行人都不会吃。”

食用调和油

另外我在网上随便一搜,这种言论比比皆是,包括头条上的一些博主

其他博主的说法

首先来说一下,网上那些专家说调和油一律建议换掉,内行人都不吃的言论就是错误的人工调配的产品并不代表品质不好,恰好相反,这是科学的体现

这里先说一下什么是调和油,调和油是按照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精炼的油脂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

那显而易见,调和油的研发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用油更健康

江南大学的一篇硕士论文详细研究了食用调和油对肥胖大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之所以选择肥胖大鼠,当然是想以此为模板研究对于肥胖人类的影响。

江南大学硕士论文

实验数据表明,相较于单一的猪油,花生油和大豆油,调和油可以显著改善体脂率维持较低的血脂水平,也可显著抑制机体炎症发应

那为什么调和油比单一的油脂会更好呢?

这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提到了,单一油脂通常只能提供部分的营养物质,无法达到均衡,所以我之前强调要经常更换食用油,多种油搭配着吃

搭配着吃

而调和油本身的研究意义,就是作为功能性食品

但是调和油的缺点就是精炼的油脂通常没有那么

但是,千说万说,无论是调和油还是植物油,动物油脂都不要多吃,都要控制摄入量。

大家在挑选调和油的时候,可以关注以下信息:

之一是油脂的配比,不同品牌的不同系列,其配比的油脂种类是不同的。一定要看清配料中的主要油脂,避免花冤枉钱。比如宣传的橄榄油调和油,主料一定得是橄榄油。

配料很关键

第二是看原料是否为转基因,是否选择转基因,大家自行斟酌。

第三价格。其实看一个调和油的品质如何,抛开品牌溢价,参考价格选择调和油也是不错的 *** 。

总结一下,调和油并没有什么不好,相反,调和油的营养更为均衡,只是口味上不如非精炼的油脂。合理搭配膳食,保持好的心情,适量运动才是保持健康的好习惯。

我是化学博士小鱼,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与我互动是对我更大的鼓励和支持!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头条看见彼此##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解读食用油新国标 | 调和油究竟是什么、怎么选?

前几年,关于调和油的问题不断出现:市场不规范,以次充好、混淆概念的调和油相继出现,此外,一些调和油中各种油的原料和配比并不明确,……。什么叫调和油,调和油的标准一直没有解决,扰乱了市场,困扰着消费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8年6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GB 2716-2018)》,代替《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2005)》和《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GB7102.1-2003)》,并于2018年12月21日起正式实施。

1、明确了什么叫做“食用植物调和油”

国家标准中明确了食用植物调和油的定义,也就是指: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食用植物油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脂。之前市场上常见的花生调和油、橄榄调和油等等都将统一变更为“食用植物调和油”。自此,调和油的概念更加明确,调和油的配方也不再是个谜了。

2、要求食用植物调和油的标签标识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

国家标准中提出要求,食用植物调和油的标签标识应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并鼓励在食用植物调和油标签标识中注明产品中大于2%脂肪酸组成的名称和含量(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而且对格式和要求都有明确规定。

在符合GB7718及相关规定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在配料表中或配料表的临近部位使用不小于配料标示的字号,选择以下任意一种或其它类似表意相同的标示方式标注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

  • 方式1:大豆油(50g/100g)、玉米油(30g/100g)、菜籽油(20g/100g)
  • 方式2:大豆油(50%)、玉米油(30%)、菜籽油(20%)
  • 方式3: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添加比例为5:3:2

3、为啥要吃调和油?

烹调油是提供人们所需脂肪的重要来源,约占每天摄入总脂肪的一半左右。动物油脂中富含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而不同植物油中脂肪酸的构成不同,如橄榄油、茶油、菜籽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玉米油、葵花子油则富含亚油酸,亚麻籽油中富含α-亚麻酸。

饱和脂肪酸可以提供能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改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居民经常更换食用油的种类,食用多种植物油。

4、如何选择调和油?

调和油的关键在于“和”,购买调和油时,一定要注意看调和油的食品标签,看调和油中包含哪些种类的植物油,各类植物油的配比如何,从而挑选有助于脂肪酸合理搭配的调和油。消费者需多关注品牌的资质、专利认证这些指标。

5、健康不能太油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成年居民每天摄入25-30克油。而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烹调油和脂肪摄入过多,过多脂肪摄入是超重肥胖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应通过控油壶定量用油,选择合理的烹调 *** 如蒸、煮、焖、拌等,少吃油炸食品,从而控制好烹调油的摄入量。

—完—

*本文源自马博士健康团-马冠生博士、闫心语硕士生

*本文图片源自 ***

马冠生博士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

·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 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 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2017年科学传播奖获得者

· 2015年十大科学传播人

· 2013年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健康传播风尚人物

· 2012年科学传播年度人物

标签: 调和油 食用 食用油 好不好 还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