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安徽茶不好,那么中国就没有好的茶了。
要便宜有便宜,要高端有高端,要名有名,要产量有产量,要特色有特色!
真的让我作为一名安徽人而自豪~
安徽地理位置没得挑,南部皖南山区,地理位置优越,一品黄山天高云淡。西部大别山区,丛山峻岭出好茶。而安徽茶主要产区,均来自以黄山为代表的皖南山区和以六安为代表的大别山区。
在不同时期评定的中国十大名茶中,安徽茶始终保持2-3款在场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将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1959年中国“十大名茶”评比会将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1>
1999年《解放日报》将江苏碧螺春、西湖龙井、安徽毛峰、六安瓜片、恩施玉露、福建铁观音、福建银针、云南普洱茶、福建云茶、江西庐山云雾茶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2001年美联社和《纽约日报》将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蒙顶甘露、信阳毛尖、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庐山云雾、安徽瓜片、安溪铁观音、苏州茉莉花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2002年《香港文汇报》将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黄山毛峰、湖南君山银针、信阳毛尖、祁门红茶、安徽瓜片、都匀毛尖、武夷岩茶、福建铁观音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先说便宜的。
一、黄山毛峰
200一斤的黄山毛峰,口味甘甜爽口,叶形整齐匀整。
黄山的气候,地理位置,我觉得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
黄山产区大,而且人工便宜,全部自家采摘,而且深山茶环境都很好,真正原生态。
一般大牌的茶会用茶田基地来提升产量和稳定性,而我们茶商一般直收深山茶农的自家鲜叶统一 *** 。
黄山毛峰,当之无愧的属于平民茶,口粮茶。
就算是高端的黄山毛峰,不过也就500-800左右一斤。全芽甘甜,性价比无敌。
再说高端的安徽茶
二、太平猴魁
2002年5月,荣获中国(芜湖)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并以500克7万元价格拍卖成功。
2004年,在国际茶博会上获得“绿茶茶王”称号,并以50克陆万壹仟元的价格拍卖成功。
2005年,在中国黄山(上海)茶交会获特等金奖,在拍卖会上100克太平猴魁茶创下15.9万元竞拍天价,轰动茶界。
传说一
“太平猴魁”产于中国黄山北麓太平县的猴坑、猴岗和彦村。当地传说,古时一位山民采茶,忽然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看看四周,什么也没有,再细细寻觅,原来在突兀峻岭的石缝间,长着几丛嫩绿的野茶。可无藤可攀,无路可循,只得怏怏离去。但他始终忘不了那嫩叶和清香。后来,他训练了几只猴子,每到采茶季节,他就给猴子套上布套,让它代人去攀岩采摘。人们品尝了这种茶叶后称其为“茶中之魁”,因为这种茶叶是猴子采来的,后人便干脆给取名为“猴魁”。
传说二
安徽省太平县猴坑地方生产一种猴魁茶。传说古时候,在黄山居住着一对白毛猴,生下一只小毛猴,有一天,小毛猴独自外出玩耍,来到太平县,遇上大雾,迷失了方向,没有再回到黄山。老毛猴立即出门寻找,几天后,由于寻子心切,劳累过度,老猴病死在太平县的一个山坑里。山坑里住着一个老汉,以采野茶与药材为生,他心地善良,当发现这只病死的老猴时,就将他埋在山岗上,并移来几颗野茶和山花栽在老猴墓旁,正要离开时,忽听有说话声:“老伯,你为我做了好事,我一定感谢您。”但不见人影,这事老汉也没放在心上。第二年春天,老汉又来到山岗采野茶,发现整个山岗都长满了绿油油的茶树。老汉正在纳闷时,忽听有人对他说:“这些茶树是我送给您的,您好好栽培,今后就不愁吃穿了。”这时老汉才醒悟过来,这些茶树是神猴所赐。从此,老汉有了一块很好的茶山,再也不需翻山越岭去采野茶了。为了纪念神猴,老汉就把这片山岗叫作猴岗,把自己住的山坑叫作猴坑,把从猴岗采制的茶叶叫做猴茶。由于猴茶品质超群,堪称魁首,后来就将此茶取名为太平猴魁了。
太平猴魁,要故事有故事,要颜值有颜值,要口味也有口味。
正宗的太平猴魁,兰花香,越高端的香味越浓。
而一般售价,也就在200-1200左右一斤。(散茶交易价,品牌茶价格略高)
三、六安瓜片
瓜片不属于芽茶,全是大叶。
但依旧不会影响到它的名气和口味。
1856年,慈禧生同治皇帝后,方有资格每月享受十四两六安瓜片茶的待遇。老一辈革命家对六安瓜片多有情钟,一代伟人周恩来与叶挺将军曾有一段与六安瓜片的不解情缘。
1971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博士首次访华,六安瓜片被作为国品礼茶馈赠,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被传为佳话。“六安瓜片”不愧为六安人民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瓜片虽然没有芽,但是口味甘甜滋润,爽口,浓郁。而且整体的价格都不是很高。
主要产区可以直接认定为大别山茶,至于大别山的气候,不多说。茶能不好?
继续说说特色的安徽茶
四、滁州绿茶
滁州不属于安徽主要产茶区,滁州只有在北部和东部,有少量的塔山和低海拔山。
其中半塔,是滁州的产茶地区之一,当年在这里发生了著名的半塔保卫战。
滁州茶有口粮的小兰花(150/斤),嫩芽(300/斤),以及云雾茶(400/斤起)也有春雪等绿茶
主要口味以浓郁耐泡为特色,突出性价比。
茶本身没有什么故事。
小兰花
小兰花
云雾
云雾
五、其他的安徽名茶
另外安徽还有:霍山黄芽、桐城小花、舒城小兰花、休宁松萝、舒城兰花、敬亭绿雪、老竹大方、九华毛峰、涌溪火青、屯溪绿茶、岳西翠兰、泾县特尖等名茶。
其实其中名称很多,但是有一些口味是比较相近的。例如泾县茶和屯溪茶,广义上也可以说为黄山毛峰。
以上安徽茶如有未提及欢迎评论补充。
六、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主要的概况点就是当年福建武夷山的商人来安徽,发现祁门(黄山)那边茶很多,于是利用正山小种的 *** *** ,将祁门茶做成红茶,最后一举成功。发展为今天的四大红茶。
祁门红茶产量高,品质稳定,价格实惠。
目前也延伸了很多,比如桂花祁门红之类的。
所以一直都是靠谱的口粮红茶标配。
利益相关:实体经营30多年的茶商,也是从安徽黄山深山中找茶起步的。
作为一名安徽人,说到安徽茶肯定无比的自豪。
欢迎大家买安徽茶,喝安徽茶,交流安徽茶。
8类名优绿茶的对比:原料、工艺、感官品质、代表品牌及评价中国名优绿茶很多,例如西湖龙井、洞庭(山)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信阳毛尖、太平猴魁、竹叶青、庐山云雾、安吉白茶、恩施玉露、安化松针、老竹大方、余杭径山茶、涌溪火青、绿宝石等等。
今天我们就选择其中的8款进行鲜叶采摘标准、 *** 工艺、外形、香气、滋味等方面进行一个横向对比。
为了尽可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我们统一参考各类茶叶中国标一级茶的标准。
参考标准:
GH/T 1115-2015 西湖龙井茶
GB/T 18957-2008 地理标志产品 洞庭(山)碧螺春茶
GB/T 19460-2008 地理标志产品 黄山毛峰茶
GB/T 22737-2008 地理标志产品 信阳毛尖茶
GB/T 21003-2007 地理标志产品 庐山云雾茶
GB/T 19698-2008 地理标志产品 太平猴魁茶
NY/T 781-2004 六安瓜片茶
GB/T 20354-2006 地理标志产品 安吉白茶
鲜叶采摘标准(一级)
单芽
一芽一叶
一芽二叶
一芽三叶
西湖龙井
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以一芽一叶为主,一芽二叶在10%以下,芽稍长于叶,芽叶完整、匀净,芽叶长度不超过3cm。
碧螺春
一芽一叶展开大于80%,一芽二叶初展小于20%。芽叶长度在2.5-3.2cm.
黄山毛峰
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要求嫩度、匀度、净度基本一致。
信阳毛尖
70%以上一芽一叶,其余一芽二叶初展。
庐山云雾
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一叶占70%以上。
太平猴魁
一芽三、四叶,拣高山阴山茶园采,拣生长健壮的茶棵采,拣粗壮挺直的新梢采,拣符合标准的茶梢采。留鱼叶并采用提手采。
六安瓜片
茶树新梢生长到一芽三叶初展到一芽三叶时,直接从茶树上采取大小和嫩度一致的单片鲜叶。
安吉白茶
一芽二叶初展至一芽二叶,叶白脉绿,完整成朵。
鲜叶嫩度对比结果:龙井茶≥碧螺春≥信阳毛尖、庐山云雾≥黄山毛峰。
由于太平猴魁和六安瓜片鲜叶要求特殊,所以不在对比之列。
*** 工艺
西湖龙井
手工加工工艺流程:鲜叶验收与摊放——手工青锅——摊凉回潮——青锅叶分筛——手工辉锅——干茶分筛——挺长头——复筛后归堆——收灰与收藏。
碧螺春
手工加工工艺流程:鲜叶拣剔——杀青——热揉成形——搓团取毫——干燥。
黄山毛峰
鲜叶的采摘与摊放——杀青——揉捻——烘焙。
信阳毛尖
手工加工工艺流程:鲜叶分级——摊放——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毛茶整理——再复烘。
庐山云雾
手工加工工艺流程:杀青——抖散——揉捻——初干——理条——搓揉——拣剔——提毫——烘干。
太平猴魁
手工加工工艺流程:拣尖——摊放——杀青(理条)——烘焙(做形)【分三次,头烘、二烘、三烘(足火)】——成品。
六安瓜片
手工加工工艺流程:鲜叶验收——生锅——熟锅——毛火——拉小火——拉老火——成品茶。
安吉白茶
凤形加工工艺流程:摊青——杀青——理条——搓条初烘——摊凉——烘干——整理。
龙形加工工艺流程:摊青——杀青——摊凉——干燥。
工艺复杂程度对比结果:六安瓜片≥太平猴魁≥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庐山云雾≥碧螺春≥黄山毛峰≥安吉白茶。
外形
西湖龙井
外形扁平光润、挺直,干茶色泽嫩绿尚鲜润,匀整、洁净。
碧螺春
条索尚纤细、卷曲呈螺、白毫披覆,干茶色泽银绿隐翠,匀整、匀净。
黄山毛峰
芽叶肥壮,匀整隐毫,条微卷、色泽绿润。
信阳毛尖
条索圆尚直、尚紧细,干茶绿润有白毫,较匀整。
庐山云雾
条索紧细有锋苗,色泽尚绿润,匀整、匀净。
太平猴魁
扁平重实,两芽抱一叶,匀整,毫隐不显,苍绿较匀润,部分主脉暗红。
六安瓜片
瓜子形、匀整、色绿、上爽、无飘叶。
安吉白茶
龙形:扁平、尚光滑、尚挺直,嫩绿油润,尚匀整,略有梗、朴、 *** 。
凤形:条索有芽,较匀整,色嫩绿润,略有梗、朴、片。
香气
西湖龙井:清高尚持久
碧螺春:嫩爽清香
黄山毛峰:清香
信阳毛尖:栗香或清香
庐山云雾:清香
太平猴魁:清高
六安瓜片:清香
安吉白茶:清香
滋味
西湖龙井:鲜醇爽口
碧螺春:鲜醇
黄山毛峰:鲜醇
信阳毛尖:醇厚
庐山云雾:醇厚
太平猴魁:鲜爽回甘
六安瓜片:鲜醇
安吉白茶:醇厚
各自代表茶企旗舰店一级产品、详情及其评价。
西湖龙井
品牌:西湖牌
产品详情:
顾客评价:
碧螺春
品牌:碧螺牌
产品详情:
顾客评价:
黄山毛峰
品牌:谢裕大
产品详情:
顾客评价:
信阳毛尖
品牌:豫信
产品评价:
庐山云雾
品牌:庐山云雾茶
产品详情:
顾客评价:
太平猴魁
品牌:猴坑茶业
顾客评价:
六安瓜片
品牌:徽六
产品详情:
顾客评价:
安吉白茶
品牌:极白
产品详情:
顾客评价:
上面的茶都是我国的名优茶,有着各自显著的特点。常说文无之一,这8类茶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深处的排名。
通过上面的整理,只是希望能让大家清楚他们之间的差异以及对日后选茶有所助益。
创作、整理不易,看完记得点赞哦,谢谢。
之一次发现,原来茶叶的外形竟然有33种这么多!扁平形雀舌形六大茶类,数千茶种,大致分为三十三种外形,我的茶龄没几年,喝过的茶种不多,不过也能随意说出好几种茶叶的外形。很多茶种外形相同,但名气有大有小,这使得外形的特殊反倒成了这种茶的主要特征,例如提起扁平形状的茶,之一时间想起的就是西湖龙井。
*** 工艺决定了茶叶的外形,炒制手法、揉捻工序和加工方式是茶叶定形的重要因素。无揉捻烘青和炒制而成的茶种,外形又挺又直。而经过揉捻的茶种,因揉捻力度和方式的不同,外形弯曲成卷,或者变为球形。当然,成茶后切碎成碎茶,或者压制成不同形状,这也是不同又特殊的茶叶外形。
1、扁平形:
提起扁平形,之一时间想起的都是龙井茶,不止西湖龙井,还有大佛龙井、乌牛早等其它龙井品种,除此之外,也有茶农将黄山毛峰、安吉白茶等其它茶种做成扁平形。不过最出名的自然是位列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扁平形茶,均是炒青绿茶,经过压制翻炒,使得外形扁平而挺直。
2、雀舌形:
这种形状的茶种,所用原料的嫩度要比扁平形茶要求高,也就是更嫩一些。大多为一芽一叶才可制,成茶后,茶叶的外形小巧,叶底可以看到芽叶分离,像麻雀的嘴,像金坛雀舌、余杭雀舌,四川的蒙顶黄芽等。
3、眉形:
眉形茶的嫩度要求也很高,像红茶金骏眉、正山小种,绿茶的一些烘青、晒青茶种等。眉形的本意是说茶叶的外形纤细弯曲度高,像蛾子的眉毛,也就是蚕蛾触须。
4、浓眉形:
浓眉形形容茶叶又粗又壮,紧结弯曲,像大汉的浓眉毛,很多武夷岩茶茶种便是这种形状。
5、勾曲形:
勾曲形的揉捻程度更重,所以外形更为弯曲,像钩子,除此之外,外形纤细紧结。例如九曲红梅、手工毛峰等。
6、曲卷形:
曲卷形茶在加工时用的是回旋型揉捻机,揉捻程度适中,不轻不重,以烘干或半烘干为干燥方式,成茶后外形紧结,曲卷成度高。山东日照的雪青茶、江苏无锡的毫茶、湖南的高桥银峰等。
7、蜻蜓头:
说起蜻蜓头,大家也想到了,只有铁观音才是这种茶形。乌龙茶铁观音的名气可谓是人尽皆知了,没啥介绍的必要。铁观音外形紧结,顶部成不规则的圆块,像蜻蜓头。 *** 铁观音所用的茶鲜叶都非常成熟,叶片粗大,做成蜻蜓头茶形体积更小,也更美观。
8、螺形:
螺形自然就是在说绿茶碧螺春了,除了碧螺春,贵州的绿茶都匀毛尖也是螺形。既然是绿茶,螺形茶所用的原料也非常嫩,经过重揉捻,所以外形才会像螺一样卷曲,而且非常纤细紧结。
9、珠形:
圆润紧结,像珍珠一样,珠形茶是最圆的茶形,美观性很好,这类圆形紧结的茶有更好的耐泡性,以茉莉龙珠为例。
10、颗粒状:
虽是颗粒状,但并不是圆形,这些颗粒互不规整,都带有棱角,只是紧结缩成颗粒而已。例如浙江的绿茶临海蟠毫、安徽的绿茶涌溪火青等。
11、细沙形:
细沙形茶指的是袋泡茶中的碎茶,主要代表是红碎茶。也就是将茶叶切碎后制成更细的颗粒状茶形,这种茶耐泡度低,多用来出口作为袋泡茶原料。
12、粉末状:
粉末状是茶叶经过二次加工打磨而成的茶粉,有抹茶粉、速溶茶等。
13、朵形:
朵形茶指的是茶叶保持了鲜叶采摘时的自然形态, *** 工艺中没有揉捻的工序,茶鲜叶采摘杀青后直接烘干。没有经过揉捻的黄山毛峰便是标准的朵形茶。
14、兰花形:
这种茶形在杀青后会经过轻度的揉捻,干茶芽叶顶端向下弯,叶面向内略微卷曲,芽头和叶片连在一起,像兰花的花朵一样。像有兰花形的安吉白茶。
15、玉兰花形:
玉兰花形的代表便是太平猴魁,干茶时挺直扁平,两叶夹一芽,叶片前端很尖,像玉兰花朵。
好了,今天先暂时分享一半的内容,大家喜欢的话可以在评论里留言,我再更新另外一半的内容,毕竟码字不易找图更不易。
食客:人生百态思如茶——聊聊这些国家非遗名茶(绿茶篇)“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焖煮茶”
在我国历史上,绿茶是出现最早的茶类,也是目前国内产量更大,饮用范围最广的一种茶,属于以高温杀青而未经氧化、发酵的茶种,又称“不发酵茶”。
绿茶的 *** 流程主要包括「采摘→杀青→揉捻→干燥」等步骤。
这样制成的茶叶,能够较好地保留鲜叶内的天然成分,茶多酚、 *** 保留了85%以上,叶绿素保留了50%左右,维生素、氨基酸等损失较少,从而保留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
我国的绿茶产区广阔,不同地区不同工艺的绿茶具有各自的品质特征,为了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将部分制茶工艺收录在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
今天小小值就跟大家聊聊六安瓜片、太平猴魁、黄山毛峰这三种非遗文化名茶。
1、六(lù)安瓜片
“六安瓜片”茶诞生于“六安茶”之中,是清朝名茶中之精华,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因其茶形如葵花籽,所以名为六安瓜片。
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牙无梗的茶叶,仅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 *** 过程中已经木质化,剔除后可使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
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只要叶片不要芽,每片叶子都要单独进行采摘,且一根枝条上最多只能采摘五六片。
根据采制季节,大致分为三个品种:
1、提片:谷雨前提采的称为”提片“,品质更优。
图源:清茶荟
2、瓜片:后采制的的大宗产品称为”瓜片“
图源:清茶荟
3、梅片:进入梅雨季节后,茶叶稍微粗老,品质一般,这段时间采制的称为“梅片”。
图源:清茶荟
根据产区分,又分为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齐头山所产茶被称为“齐山名片”,是瓜片中的极品。
- 内山瓜片产地:金寨县的齐山村(黄石冲)响洪甸、鲜花岭、龚店;裕安区以独山;双峰、龙门冲、石婆店镇三岔村、沙家湾村,霍山县的诸佛庵一带。
- 外山瓜片产地:六安市裕安区的石板冲、石婆店街道半径5公里范围、狮子岗、骆家庵一带。
区分内山瓜片及外山瓜片:
内山瓜片厚实,叶色深绿,汤色碧绿清澈、透亮;茶叶可冲泡三次,透着淡淡的兰香。
外山瓜片厚大一些,叶色浅黄,汤色杏黄,香味较淡,冲泡一次后味道略淡。
2、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茶创制于清代光绪二十六年(1900),当时太平茶在长江一带极为流行,有茶商请茶农将尖茶中枝头整齐的芽叶单独拣出,高价销售,获得重利。
家住猴岗的茶农王魁成受到启发,从采鲜叶开始就精挑细制,在高山茶园内专门选摘壮挺的一芽二叶,精心 *** 成茶。由此太平县猴坑、猴岗一带所产的茶叶品质为尖茶之魁,而茶叶 *** 技艺首创者又名“魁成”,因而以“太平猴魁”命名。
与市面上其他茶类有所不同,太平猴魁整体相对较长,叶片大,两叶抱芽,扁平挺直,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入杯冲泡时,芽叶成朵,味道幽香扑鼻,回味无穷,有“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
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太平猴魁的干茶片上带有格子状的纹理,这是太平猴魁纯手工捏尖 *** 的象征。
现如今猴魁工艺主要分为捏尖(手工)和布尖(机制)两种。
手工捏尖所 *** 的猴魁,整形时会将猴魁平铺在网格上,然后压制,格子状的纹理便由此印在茶片上,看起来色泽苍绿均匀,条索很直,苍劲有力。
而布尖机器 *** 的猴魁过于注重对外形的塑造,采用铁质滚轮重度碾压,破坏了叶组织强行粘合茎叶,茶片看起来极直、且薄如蝉翼,呈嫩绿色,无铁砂网格印。
不懂行的朋友往往觉得布尖 *** 的猴魁更加好看规整,从而被漂亮的外表蒙蔽,误认为布尖茶品质更好。事实上,捏尖太平猴魁品质远远高于布尖太平猴魁。比起布尖茶,捏尖太平猴魁的香气更浓,猴韵明显,也更加耐冲泡。
猴魁在品质和等级方面也有一定的讲究。
按照品质区分:猴魁为上品,魁尖次之,再次为贡尖、天尖、地尖、人尖、和尖、元尖、弯尖等传统尖茶。
按照国标GB/T19698-2008,可将太平猴魁分为五个等级:
日常我们能买到的大多为特级和一级,极品产出较少且价格过于昂贵,加上电商平台假货居多,建议各位值友购买时擦亮眼睛。
在冲泡方面,太平猴魁冲泡时,更好选择玻璃杯,根部朝下入杯,用90℃的开水冲泡,即可观赏茶叶在水中的舒展变化。
3、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山)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徐霞客游记》中曾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毛峰产自风景奇绝的黄山景区,产地主要集中在黄山桃花峰的云谷寺、松古庵、吊桥庵、慈光阁及周边地区。清朝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产的黄山毛峰,茶芽选自充头源茶园,所以充头源也被看作黄山毛峰的发源地。
黄山毛峰以所采芽叶为分级依据,国家标准GT/T19460-2008将茶叶分为六个等级:
特级黄山毛峰采摘于清明和谷雨前,选用芽头壮实,绒毛多的鲜叶,经过杀青、炒制、烘焙而成,形似雀舌,翠绿中带有金黄色,汤色清沏,滋味鲜醇。
上好的黄山毛峰都由纯手工加工制成,对各道工序都要求精细,根据毛峰的制茶工艺,又分为理条和揉捻两种。
理条:采摘时间较早,以芽叶为主,嫩度较高,外形是直直的,泡开茶形美观,口感上鲜醇爽口,回甘非常好,有兰花清香。
揉捻:采摘在雨后,以叶茎为主,因为加了揉捻的工序,破坏了芽叶外形,所以泡出来不好看,但是更容易入味,口感醇厚,耐泡,有板栗香。
《绿茶之黄山毛峰(谢裕大)》
在冲泡方面,黄山毛峰的嫩度较高,冲泡时应该用温度相对低一点的水冲泡才能使茶水绿翠明亮,一般冲泡3-4次为佳。
作为产茶大省,安徽茶叶种类有多少?你知道哪些,看完心里有数了安徽是著名的产茶大省,自古以来就盛产茶叶,在建国后曾经一度占据了全国茶叶生产的前三名。在中国十大名茶中,安徽茶就占据了四席,分别是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和祁门红茶,三绿一红显示出了安徽茶的种类丰富,品种众多。很多人在了解安徽茶的时候,往往只知道这几种比较知名的茶叶。但事实上安徽茶远不止于此,还有更多不知名的二三线茶叶,同样品质出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安徽那些不怎么知名的茶叶到底有哪些?
一、绿茶
绿茶是我国生产规模更大,消费量更大的一种茶类,目前在全国各大产区均有绿茶生产。安徽茶叶种植区域横跨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所以自然也是以绿茶生产为主。前面所讲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和六安瓜片是全国知名的茶叶,受众范围比较广,消费者对其认知也比较深入,在这里我们就不给它们过多的介绍了,我们主要来说一说安徽其他的一些绿茶情况。
岳西翠兰
岳西翠兰是安徽省大别山腹地岳西县的特产名茶,创制于1985年前后。这款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停留在安庆地区,并没有能够很好的走出去,但是进入到2010年之后,岳西翠兰的知名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舒城小兰花
小兰花也是一种历史名茶,产自于六安市舒城县。大别山地区自古就出产茶叶,而小兰花更是其中的代表。
桐城小花
严格意义上来讲,桐城小花、岳西翠兰和舒城小兰花属于同根同源,都是在传统兰花茶的基础上加工 *** 而成。
天柱剑毫
天柱剑毫是潜山县天柱山一带出产的绿茶,品质非常优越,风格比较独特,外表俊俏。
白云春毫
庐江地区出产的白云春毫具有比较鲜明的特征,尤其是色泽绿润,汤色比较明亮,香气持久,滋味鲜醇。
九华佛茶
九华山产茶的历史同样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九华山地区佛教昌盛,属于周边的茶叶最早都是以寺庙种植为主,后来慢慢地拓展到民间。
石台香芽
石台香芽是池州石台县绿茶,因为当地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土壤也主要是以微酸性的红黄壤为主,所以有机质含量非常丰富,尤其是富含硒,所以石台当地的富硒茶非常的出名。
东至云尖
东至种茶的历史非常悠久,在东至云尖创制以前,当地的很多茶叶都是用来 *** 红茶。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首的祁门红茶最早就是在东至地区进行生产。
霄坑毛峰
霄坑毛峰生长周期比较长,采摘期相对较晚,所以茶叶的内质非常丰富,香气清幽逼人,口感滋味鲜爽醇厚,汤色清澈明亮。
金寨翠眉
金寨属于六安市,同样是历史悠久的产茶区域。当地所产的齐山瓜片是瓜片中的极品。用 *** 瓜片所保留下来的顶端嫩芽来 *** 翠眉,是金寨县的首创。
敬亭绿雪
宣城的敬亭山大家都非常熟悉,因为至少就听过李白的那首,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早在明朝的时候,敬亭玉雪就已经非常的出名,同样是安徽著名的绿茶。
老竹大方
老竹大方是创制于明朝时期的历史名茶,在歙县的老竹岭一带,据传是一个叫大方的和尚首创的,所以就被称之为老竹大方。
汀溪兰香
汀溪兰香同样是泾县出产的一款名茶,是在原本提魁的基础上采用了更新的工艺,精致而成。
休宁松萝
松萝茶一直被称之为徽茶始祖,大概的创制时间在明朝时期,生产地主要是在安徽省的休宁县。
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同样是一款历史悠久的名茶,至今至少有500年的历史。这款茶看起来跟现在的炒青有点类似,但是 *** 其实更加精良,香气高扬,而且可耐冲泡。
歙县屯绿
屯绿是安徽的经典历史名茶,过去主要是用来出口。屯绿有炒青和烘青两种做法,被誉为绿色的金子。
皖西白茶
皖西白茶是绿茶的一种,主要是从外地引进了优良的茶树品种,在经过本地化的改造之后,进行加工 *** 的一种白茶。皖西白茶跟安吉白茶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二、黄茶
安徽除了绿茶之外还盛产黄茶,而黄茶是一种微发酵茶,主要的 *** 工序跟绿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就是闷黄。经过焖黄工序以后,黄茶就会显现出黄汤黄叶的情况,滋味鲜爽甘醇。安徽的黄茶生产主要是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主要是产自于霍山县,是历史悠久的名茶。霍山黄芽外观挺直微展,香气清幽持久,味道鲜爽回甘,汤色黄绿透亮。霍山黄芽已经成为安徽黄茶的主要代表作。不过除此之外还有霍山黄大茶,早些年间与霍山搭界的岳西县,其实也盛产黄大茶。
三、黑茶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黑茶主要是在云南湖南四川等地区生产,其实在安徽也有黑茶的生产。安徽黑茶叫做安茶,这是安徽省祁门县的一种特产茶叶。从根本上来讲,安茶是介于红茶绿茶之间后期半发酵减压的传统工艺名茶,需要靠时间来自然陈化,所以也可以将其归纳为黑茶的一种。安茶最早可能创制于清朝雍正年间,在建国后曾经一段时间内完全消失于民间,在8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恢复生产。
以上就是安徽茶叶中并不是特别出名,但是仍然品质独特的一些茶叶。除此之外就是前面所讲的十大名茶中的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和祁门红茶。当然这些资料可能也有所欠缺,如果你有什么更多的名茶种类,欢迎在下面留言补充,感谢您的阅读。
如何区分黄山毛峰的不同品种?黄山毛峰是传统“十大名茶”之一,也是安徽省在全国名气更大的一款名茶。近年来,黄山毛峰品种越来越多,从“乌牛早”到“红旗1号”再到本地传统的群体种,让人眼花缭乱。
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究竟该买什么品种?
吃完美食,喜欢喝一杯绿茶给自己的肠胃清清肠的朋友,喜欢茶的朋友不可避免地都要自己去挑茶买茶。这不仅仅是一种乐趣,更能检验你是否真的懂茶。因为中国茶叶千百种,琳琅满目真真假假,如果不懂茶,很有可能上当受骗。
对于新手茶友而言,如何在买茶时,少踩几个坑,少花冤枉钱,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聊一聊,大家在购买黄山毛峰时,如何从商家天花乱坠的宣传中,准确找到自己需要的茶。
黄山毛峰等级区分:
黄山毛峰根据现行国标可以分为六个等级:特级一等、特级二等、特级三等和一、二、三级。
特级一等:外形条索芽头肥壮、匀齐毫显、鱼叶金黄;色泽嫩绿似玉;汤色嫩黄绿清澈明亮;香气香馥郁持久;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黄鲜活。
特级二等:外形条索芽头紧偎叶中、峰显隐毫;色泽嫩绿润;汤色嫩黄绿明亮;香气嫩鲜高长;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匀绿亮。
特级三等:外形条索芽叶嫩齐毫显;色泽嫩绿明亮微黄;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明亮。
一级:外形条索芽叶肥壮匀齐毫显形微卷;色泽嫩绿微黄明亮;汤色嫩绿亮;香气鲜嫩持久;滋味鲜醇略甘;叶底肥嫩成朵嫩绿明亮。
二级:外形条索芽叶肥壮、条微卷、显芽毫;色泽绿明亮;汤色绿明亮;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味长爽口;叶底嫩匀、嫩绿明亮。
三级:外形条索条卷显芽、匀齐、叶张肥大;色泽尚绿润;汤色黄绿亮;香气高香;滋味醇厚;叶底尚匀、黄绿。
黄山毛峰的鉴别:
鉴别黄山毛峰的真假与质量,可从看外形、嗅香气、看汤色、尝滋味、评叶底5个步骤完成。
一、外形:黄山毛峰的条索细扁,翠绿中略泛微黄,色泽油润光亮;尖芽紧偎在叶中,形似雀舌。干茶叶芽的芽峰应显露,芽毫多者为上品,芽峰藏匿、芽毫少者质差。特级黄山毛峰冲泡后芽叶会竖直悬浮于水中,继而徐徐下沉,芽挺叶嫩。
二、香气:质好的黄山毛峰,抓一小撮干茶叶凑近鼻端,嗅之有鲜爽清新之感,或有近似兰香、板栗香味。
三、汤色:茶叶冲泡3至5分钟后,倾出茶汤于另一碗内。若是上乘的黄山毛峰,汤色清澈明亮,呈浅绿或黄绿,而且清而不浊,香气馥郁高长。
四、滋味:黄山毛峰喝进口中,一般会感觉味鲜浓而不苦,回味甘爽。
五、叶底:黄山毛峰干茶经冲泡去汤后留下的叶底嫩黄肥壮,厚实饱满,均匀成朵,通体鲜亮。
黄山毛峰产地品种区别:
富溪乡核心产区:
富溪乡核心产区的特级一等,从外观上形似雀舌,其实就是采得一芽一叶,微微初展,它的芽头非常的肥嫩,冲泡过后芽叶竖直垂悬,继而徐徐下沉,闹起来清香高长,喝起来口腔鲜甜醇厚。
大概到清明节左右,芽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得瘦小一点点,它的余叶开始脱落,叶子颜色也会从刚刚开始的嫩黄绿色逐渐变为绿色。
清明节过后,黄山毛峰两片叶子之间的距离,我们称之为节间距,逐渐变长。黄山毛峰的做法需要揉捻,揉成一种有一点点像条索的形状,这时的颜色几乎已经偏向于墨绿色。
歙县产区:
除了徽州区富溪乡核心产区的几种毛峰外,黄山许多地方产的黄山毛峰品质也很不错。这几年有代表性的就是歙县一带,外形和富溪乡长得非常像,颜色要相对偏绿一点,但是芽头也是比较肥嫩,余叶较多。歙县一带的毛峰冲泡之后,茶汤的鲜度也非常好。
祁门县产区:
这几年上市最早的毛峰其实是祁门县,用的是“红祁一号”(茶树)品种 *** 的黄山毛峰。颜色翠绿,芽头特别肥壮,匀整度很高,是因为它是无性系,所以从外观上来说,它的外观度,美观度很好。它泡在杯里时,整个的颜色偏向于翠绿、嫩绿色为主,口感的鲜度、甜度也很好,但整体的厚度要弱很多。
饮一口茶杯里的“毛峰”
你是否也在思念家乡的亲人呢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绿茶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大家平时都喜欢喝哪个品种的茶呢?
这12种做到极致的绿茶,少有人知道6个以上绿茶,是我国受众最广的绿茶,种类繁多,成百上千。
来看看下面小白选出来的绿茶之最,大家同意吗?
最长的绿茶: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中国传统名茶,属于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原为太平县)。
太平猴魁魁梧壮硕,小鸡毛菜似的,堪称茶中伟丈夫,一般绿茶的几倍长,辨识度极高。
它白毫隐伏,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
芽头最多的绿茶: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产于苏州洞庭东、西二山。一斤洞庭碧螺春含有6~8万颗芽头。
不知道是不是洞庭碧螺春带起来的风气,现在很多茶为了宣传茶叶细嫩,都说自己一斤有多少多少万芽头。
最黄的绿茶:黄金芽
黄金芽是白化变异树种鲜叶 *** 的茶,属于光照敏感型,有“三黄”的特色:干茶黄亮、汤色明黄、叶底纯黄,可以说是最“黄”的绿茶,连黄茶都没它黄。
黄金芽的氨基酸含量很高,是一般绿茶的几倍,所以味道鲜甜,被赞誉为“鲜如鸡汤”。
最像花的绿茶:黄山绿牡丹
黄山绿牡丹,产于安徽歙县,由一芽二三叶的茶叶扎制后,烘烤而成,冲泡后如一朵盛开的绿色牡丹花,故名。
最贵的绿茶: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茶,在诸多名优绿茶中,说是第二,恐怕没谁敢称之一,价格也一骑绝尘。
便宜的小几千块一斤,贵的几万,狮峰龙井最贵,堪称绿茶价格天花板。
最特立独行的茶: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和别的绿茶不同,是唯一没有芽头的绿茶。
它采摘二、三叶,求“壮”不求“嫩”,无梗无芽,全由单片鲜叶制成,形似瓜子。
干茶色泽翠绿,起霜油润,汤色清澈,香气高长,滋味醇厚回甘。
最早的绿茶:白沙绿茶
有人说,乌牛早树种的头春茶早。
有人说,贵州普安的头春茶早。
可它们再早,采摘时间还是在今年。
而白沙绿茶的头春茶,一般在前一年的12月就开采了。
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纬度低,温度高,气候天赋,谁都学不来!
最圆的绿茶:雷山银球
雷山银球,产于贵州省雷山县自然保护区雷公山。
它是最圆的绿茶。像圆滚滚的小球,表面银灰墨绿色,冲泡简单,不用考虑放多少克茶,泡一次,放一颗,简简单单。
最孤独的绿茶:恩施玉露
按照我们现在的分类 *** ,其实唐宋时代的团饼茶,都可以说是一种蒸青绿茶,采用蒸汽杀青,有点蒸馒头的意思,只是品饮方式不同罢了。
现在蒸汽杀青的受众,都让给了炒青和烘青。
恩施玉露,几乎是硕果仅存的蒸青绿茶了。
最富的绿茶:大棚茶
大棚茶,就是给茶叶盖大棚,冬季可以起到防寒防冻,使茶树提早萌发,提早采茶,多见于山东等北方茶区。
大棚茶,一般可以提早10~15天采摘。
为什么说大棚茶富,因为它有房子。
最容易让人误会的绿茶: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应该是最容易让人误会的茶了,它顶着白茶的名头,却是实打实的绿茶。
因为我们喜欢略称,所以无论是茶农还是茶商,还是喝茶的人,叫着叫着,都省去了“安吉”二字,直接叫成了“白茶”,这就更容易误会了。
名字最奇怪的绿茶:狗牯脑
狗牯脑,后面不带茶字,谁知道它是茶呢?
狗牯脑茶产于江西遂川汤湖乡形似狗头的狗牯脑山,也叫狗牯脑石山茶、玉山茶。
图:苏茶网、摄图网
“
焚香啜茗意自适,何用绿醅浮玉缸。
【茶之思】黄山毛峰——被严重低估的中国十大名茶一百多年来,国际国内5次公认的茶叶评比,黄山毛峰一直位列中国十大名茶
歙县竦坑村航拍全景图,半山竹林半山茶
歙县溪头镇竦坑村、大谷运、汪满田等村,是中国十大名茶——黄山毛峰的核心产地之一,村民大多以茶叶、笋干等为生。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茶乡之子,从小就在茶园里摸爬滚打,掏鸟窝、采梦梦,闻着满山的茶香,喝着浸透着自然灵气的香茗,成长以至于沉思。
从历史上国内国际名茶评比来看,自从1905年黄山毛峰参展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以来,一百多年来,有5次比较受业界公认的茶叶评比,黄山毛峰一直位列中国十大名茶。
历次中国十大名茶
-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将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六安瓜片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 1959年中国“十大名茶”评比会将南京雨花茶、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 1999年《解放日报》将江苏碧螺春、西湖龙井、安徽(黄山)毛峰、六安瓜片、恩施玉露、福建铁观音、福建银针、云南普洱茶、福建云茶、江西云雾茶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 2001年美联社和《纽约日报》将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蒙顶甘露、信阳毛尖、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庐山云雾、安徽瓜片、安溪铁观音、苏州茉莉花茶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 2002年《香港文汇报》将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安徽(黄山)毛峰、湖南君山银针、信阳毛尖、安徽祁门红、安徽瓜片、都匀毛尖、武夷岩茶、福建铁观音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 从以上可以看出五次国内国际名茶评比,黄山毛峰始终位列中国十大名茶,这说明黄山毛峰在国内国际茶界始终是顶级的茶叶品类,金字招牌。
云上茶园,茶芽如剑
歙县竦坑:云雾缭绕的茶乡
云雾缭绕的高山茶园
云雾润新茶
《黄山志》称:“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而黄山云雾茶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黄山毛峰正是出产于北纬30°线上的黄山周边群山之上。
每年清明时节,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黄山毛峰入口甘甜,微凉生香,口齿流津,极尽鲜香滑润之感,香远益清,如同腾云驾雾的缥缈之境。
采茶
顶级黄山毛峰: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
上下对比,同为毛峰,差别很大。上图是高山毛峰,下图山头要低一些
但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化,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推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对各类需求愈发细致苛刻,作为传统的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黄山毛峰,在市场上的青睐程度似乎越来越低了,同为绿茶,黄山毛峰居然搞不过安吉白茶了。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其实,黄山毛峰被严重低估,甚至被严重误会为质次价低的“名茶”,并非是黄山毛峰茶叶质量的本身,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正宗的黄山毛峰出自本土大“黄山大叶种”茶树,生长于高山,气候上山高谷深、溪多泉清,常年云雾缭绕,故产茶较晚,历史上一般都要清明节后、谷雨之前出产,据笔者的奶奶曾经所述,以前清明几乎没茶,谷雨开始采毛峰,高夏(立夏)做炒青。可能由于温室效应和农业科技的进步,笔者记事起,基本上清明节就开始采毛峰了。但由于近些年来,引进了福建等地的早茶品种,早茶比本地茶叶品种最起码早半个月上市,但也被茶农 *** 成黄山毛峰来上市推广,降低了黄山毛峰本来的品质,冲击了黄山毛峰的本来市场。
另一方面是 *** 工艺上求快不求精,不够精细,传统的手工技艺没有统一标准,而工业工艺也因设备的不同导致生产出的茶叶质量层次不齐。也有很多黄山毛峰产地的茶农,仗着茶叶原材料品质好,乱做,不愿切实提高茶叶 *** 工艺。
三是黄山毛峰最为一个地域性品牌,其产区被扩大化,只要黄山地区生产的毛峰都被冠以黄山毛峰来推介、推广,导致“核心产地不核心”。而整个黄山市的茶园面积过百万亩,但真正的核心产区,不过十分之一,也就是黄山东西麓,北纬30°线上的高山茶园。但黄山毛峰产区扩大化,就缺少了中心推广力度,整个黄山的毛峰都称黄山毛峰,在外人看来,就会疑惑不清,产地核心与周边无从区分,自然无法辨别品质高下。
可是,话说回来,黄山毛峰品牌低估,则其经济效益就会下降,不论是茶农也好,茶商也罢,或是茶客,大家都是受害者。
振兴歙茶、振兴徽茶、振兴黄山毛峰,作为茶乡子,我们所有的人都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或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竦坑村更高峰——大培头高山茶园,海拔800米
歙县里东乡群山
云雾缭绕的茶乡
茶园边上的映上红
紫色映山红
歙县里东乡的圣山:上阳尖,青云缭绕
歙县里东乡圣山——上阳尖,常年云雾缭绕,海拔1400+。
谢谢欣赏。
中国绿茶种类大盘点,你知道几个?对中国人来说,我们最熟悉的饮品除了水,怕是只有茶了。
南宋 刘松年《撵茶图》局部
茶的历史极为悠久,抛去虚无缥缈的传说不谈,人工种茶的实证一度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而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巴国以茶作贡品的记载。
自茶圣陆羽创《茶经》,茶便早已不局限于日常,摇身成为了一种中国文人独有的象征底蕴。
北宋 赵佶《文会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如今,在人们心中,茶的地位更是普通而又不寻常。
独自一人时,对月品茶是一种态度;招待宾客时,奉茗一杯是一种敬意。待文人雅士吟咏诗文之时,若是有一杯香茗作伴,更是极为风雅。这是自唐宋以来,中国人独有的生活意趣。
但是,你对茶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从最常见的绿茶入手,来看看都有哪些茗茶品种吧!
安吉白茶
浙江安吉
安吉白茶产于浙江省安吉县。虽然名字里带着白,但安吉白茶其实是不折不扣的绿茶品种。
这其实是因为安吉白茶的树种比较特殊,在春季萌发出的嫩叶纯白,“春老”时变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才呈全绿色。
但 *** 过程中,安吉白茶用了绿茶 *** 时杀青、做形、干燥三步工艺特征,又和绿茶一样未经任何发酵,所以还是绿茶。
安吉白茶产地
一般来说,安吉白茶在3月上旬至4月初采制。只有这期间采摘 *** ,茶叶才会呈现叶片玉白色,叶脉翠绿色,形如凤羽,远望似雪,近观似兰的特殊性状。
冲泡后汤色嫩绿清澈,叶张玉白,观之如春水浮雪,香气鲜爽馥郁,浮盏而不散。
一杯安吉白茶
与别的绿茶相比,安吉白茶的显著特点就是茶氨酸含量高,是常茶的3~4倍,高茶氨酸、低茶多酚的安吉白茶,不仅喝起来口感鲜爽,还有一种蕙兰花的香味,清新淡雅。
同时,安吉白茶丰富的营养成分,也具有加强身体抗病能力、抗衰老、防辐射、降脂瘦身等功效。
宝洪茶
云南宜良
宝洪茶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的《宜良县志》,一首竹枝词中,有着“别有清供诗料品,云台松子宝洪茶”的记述。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生长在云南宜良县的宝洪茶,其实已经有着近千年的历史。早在唐朝时期,自外省来的僧人传教时,就将家乡的茶种一并带来,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
图源:昆明市宜良县文化馆
僧人带来的茶种源自何方,似乎没有确定的实证。但是,作为高香型的茶树品种,宝洪茶香味十分浓郁。当地甚至流传着“屋内炒茶院外香,院内炒茶过路香,一人泡茶满屋香”的说法。
因此,宝洪茶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十里香茶。
外形扁直平滑,形似杉松叶,隐毫稀见,色泽绿翠。图源:昆明市宜良县文化馆
一般来说,宝洪茶在雨水时就开始采摘,比一般茶叶都早。不过由于历年产量都很少,虽历史悠久,香气高锐,味浓鲜爽,但知名度不是很高。
需要注意的是,宝洪茶性寒,贮藏1~2年后的陈宝洪茶可以达到清火解热的药理功能,体寒的人要注意不要过度饮用。
碧螺春
江苏苏州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洞庭山,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
关于碧螺春这个名字,有人根据观察,说它是因为颜色是诱人的碧绿,形态卷曲成螺,又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
但也有人愿意相信它和爱逛江南的皇帝们脱不开关系。
碧螺春鲜茶 图源:看苏州
相传,洞庭东山碧螺峰的石壁上,有几株野茶。当地的老百姓偶尔会采茶来喝。
有一年,茶树长得特别茂盛,人们争相采摘,竹筐装不下,只好放在怀中。茶受到怀中热气熏蒸,奇异香气忽发,采茶人惊呼“吓煞人香”,此茶由此得名。
有一次,清朝康熙皇帝游览太湖,巡抚宋公进“吓煞人香”茶,康熙品尝后觉香味俱佳,但觉名称不雅,遂赐名为“碧螺春”。
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楚。但碧螺春的香气确实十分浓郁。
碧螺春有“一嫩三鲜”之称,这三鲜指的就是茶的色、香、味。它外形条索纤细,卷曲如螺,满身披毫,色泽银白隐翠,冲泡后白云翻滚,汤绿水澈,香气浓郁。
又因为种植在茶果之间,碧螺春自带茶果香味,饮后生津回甘,回味无穷。
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长兴紫笋
浙江湖州
湖州是我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世界上之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便是于湖州问世。位于湖州的长兴县产茶史也十分悠久,紫笋便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款。
图源:长兴发布
长兴紫笋又名湖州紫笋、顾渚紫笋。它可是上品贡茶中的“老前辈”了,早在唐代便被茶圣陆羽论为“茶中之一”。
有很多诗人的诗作中都有紫笋茶出没,“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一枪旗紫笋灵芽,摘得和烟和雨”,白居易的诗里也有“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的描述。
图源:长兴发布
上品的紫笋鲜茶,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 《茶经》里也说:“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为此,得名紫笋。
鲜茶多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一般于每年清明节前至谷雨期间采摘。成茶色泽绿润,茶汤清澈,有“青翠芳馨,嗅之醉人,啜之赏心”之誉。
都匀毛尖
贵州都匀
都匀毛尖,根据品种不同,又分为“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中国历史名茶的一种,也曾被《纽约日报》等机构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图源:桥城都匀
都匀毛尖成名挺早的。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毛尖茶中的几个品类就获得了皇室贡品的称号。到乾隆年间,更是开始行销海外。
图源:桥城都匀
都匀毛尖一般清明前后开采。成茶素以“干茶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的“三绿三黄”著称。被后人誉为“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
恩施玉露
湖北恩施
恩施玉露是我国的传统名茶之一,产于湖北恩施市南部的芭蕉乡及东郊五峰山,是我国目前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仍旧在加工中采用传统蒸青法的绿茶品种。
采用蒸青法杀青 图源:恩施电视台
据传清朝康熙年间,恩施有一位茶商,他亲自焙茶,因制出来的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如玉,故名恩施玉绿。后来人们继续改进,因其白毫格外显露,故改名为恩施玉露。
图源:恩施电视台
恩施玉露采用一芽一叶、大小均匀、芽长叶小、色泽浓绿的鲜叶为原料。外形条索紧圆光滑,纤细挺直如针。沸水冲泡后,芽叶复展如生,其显著特点是“三绿”:茶绿、汤绿、叶底绿,香气清爽,滋味醇和。
黄山毛峰
安徽黄山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由于新制成的茶叶白毫披身,芽尖似山峰,所以取名“毛峰”,之后又因为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称其为黄山毛峰,又称徽茶。
黄山毛峰 图源:雅徽茶
至于黄山毛峰究竟何时出现,似乎已经很难知晓了。有人说,1200年前的盛唐时期就有黄山毛峰存在,也有人说,真正的黄山毛峰其实“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
图源:莫道茶事
但可以肯定的是,明清时期,黄山产出的茶便很是有名了。《黄山志》称:“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
而《徽州商会资料》记载,黄山毛峰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有位歙县茶商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创造了黄山毛峰。
图源:雅徽茶
黄山毛峰的采茶季大致在每年的清明谷雨,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
惠明茶
浙江景宁
从前有个村,村边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叫惠明。于是,寺就叫了惠明寺,村子也叫了惠明寺村。
而从村子里种出的茶,也被叫做惠明茶。
图源:中国江苏网
听起来有点绕,但是,这确实是传说中惠明茶的起源。《景宁畲族自治县志》中记载:咸通二年(861年),惠明和尚建寺于南泉山(今鹤溪镇惠明寺村),惠明长老和畲民在寺周围辟地种茶。
惠明茶是浙江传统名茶,明成化十八年(1482)曾被列为贡品,主要产于景宁畲族自治县红垦区赤木山的惠明村。
图源:中国江苏网
惠明茶为炒青绿茶,鲜叶采摘标准以一芽二叶初展为主。惠明茶冲泡后有兰花香,味浓持久,回味鲜醇香甜。
惠明茶于1915在巴拿马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证书和金质奖章。从此惠明茶名声更盛,人们称其为“金奖惠明”。
径山茶
浙江余杭
如果你对日本茶道有所研究,那么,你可能不会对径山茶感到陌生。
1241年,师从径山无准师范的日僧东福圆尔学成归国。他将从径山带回的茶籽种在故乡,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日本茶道的发展。
抹茶
不仅如此,圆尔还从径山寺带回了《禅院清规》一册,并以此为蓝本,制定了仿效径山茶宴的东福寺茶礼,这可以说是径山茶宴的初传,也是日本茶道的雏形。
日式茶艺表演
言归正传,既然能让日僧将之带回国,径山茶在唐宋时期的盛名就不用多做赘述了。
径山茶又名径山香茗或径山毛峰茶,讲究嫩茶早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且 *** 相当考究,一般为小锅手工炒制。茶叶因为产于浙江省余杭县西北境内的天目山东北峰的径山而得名。
径山茶 图源:中国普洱茶网
据《余杭县志》记载,径山茶始于唐朝僧人法钦。他于山上开创径山禅寺,并“钦师曾植茶数株,采以供佛”,而这茶更是“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他产,今径山茶也。”
除此之外,径山禅寺还是唐、宋以来知名寺院。自宋至元,径山寺均为江南禅林之冠,名震中外。寺内“茶宴”,更是影响深远。
径山寺
老竹大方
安徽昱岭关
大方茶产于安徽歙县东北部皖浙交界的昱岭关附近,也有“烤方”之称。大方茶扁平挺直匀整,色墨绿油润,有熟板栗香,分为素大方和花大方。
相传本茶为比丘大方始创于歙县老竹岭,故称为“老竹大方”。清代已入贡茶之列,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图源:歙县论坛
其中,又以老竹岭和福泉山所产的“顶谷大方”为更优。
“顶谷大方”在谷雨前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一般大方于谷雨至立夏采摘,以一芽二、三叶为主。
图源:中国普洱茶网
老竹大方外形扁平匀齐、挺秀光滑,色泽暗绿微黄,芽藏不露,披满金色茸毫;汤色清澈微黄,香气高长有板栗香。
六安瓜片
安徽六安
六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产于六安、金寨、霍山三县之毗邻山区和低山丘陵。其中以产自金寨一代的茶叶品质更优。
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
图源: ***
作为世界所有茶叶中唯一一种无芽无梗的茶叶,六安瓜片由单片生叶制成,采摘时鲜叶必须“开面”才采摘,还要通过“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
除此之外,六安瓜片的制成还要通过两人配合的火工,让嫩片、老片分别杀青。制成的干茶外形似瓜子,色泽翠绿油润,汤色清澈,香气高长,滋味鲜醇回甘。
图源:中国普洱茶网
按采摘季节和原料不同,有银针(芽尖)、提片(第1、2片叶)、瓜片(第3片叶)、梅片(第4片叶以上)之分。2008年,六安瓜片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六安瓜片茶既是消暑解渴的饮品,又是清心明目、提神消乏的良药,更是消食、解毒、美容、去疲劳的保健佳品。
庐山云雾
江西九江
庐山云雾古称“阕林茶”,从明朝起始称云雾,已有300多年历史。
《庐山新志》中,记载了庐山云雾的由来:“云雾茶,山僧难以日给,取诸岩壁间,撮土种茶……届端阳采焙成,呼云雾茶。”
图源:搜狐号@苏茶网
也就是说,庐山云雾最早是一种野生茶,长在山间的石缝里,只有僧人们一次次的采摘、培育,将野生茶改造为家生茶。
庐山云雾茶比其他茶采摘时间晚,一般在谷雨后至立夏之间方开始采摘。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
图源:中国普洱茶网
如今,通常用“六绝”来形容庐山云雾茶,即“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
朱德曾有诗赞美庐山云雾茶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蒙顶甘露
四川蒙山
蒙顶茶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产于地跨四川省名山、雅安两县的蒙山。蒙顶茶主要生长在名山县蒙山之顶,故名“蒙顶茶”。
蒙顶名茶种类繁多,有甘露、黄芽、石花、玉叶长春、万春银针等。
蒙顶甘露 图源:搜狐号@茗边
其中“甘露”在蒙顶茶中品质更佳,源自历史上的蒙顶茶历史上的“凡茶”,是中国国内最早出现的卷曲型绿茶,已成为国家级礼茶。
甘露茶外形紧卷多毫、色泽嫩绿、汤色碧清微黄、香气馥郁芬芳、滋味鲜爽,浓郁回甜。
茉莉花茶(茶胚)
福州、苏州等地
茉莉花茶到底是花茶还是绿茶?
估计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回答,茉莉花茶名字里都填着花呢,肯定是花茶呀。但是,这个答案并不完全正确。
严格来说,茉莉花茶属于再加工茶的一种,茶胚为绿茶,通过窨制而将茉莉花的香味融入到茶叶当中。有些高级的茉莉花茶更是号称“只见茶不见花”。在这种情况下,茉莉花茶应该被算作绿茶。
不过,大部分情况下,茉莉花茶还是被算作花茶的一种。这一切都取决于你看到的成品茶中是否包含茉莉花。
现在,它是花茶了
瑞草魁
安徽郎溪
瑞草魁之前并不叫瑞草魁,最早的时候,这种茶因为产于安徽南部的鸦山阳坡,被称作鸦山茶,又因为茶树品种的问题,叶片上有形似横向的纹理,又名横纹茶。
图源:搜狐号@神州茶韵
但是,“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这是唐代诗人杜牧《题茶山》诗中的名句,这种茶就有了新的名字——瑞草魁。
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就有相关描述:“丫山阳坡横纹茶,一名瑞草魁。”清《宣城县志》中也有记载:“阳坡山下,旧产佳茶,名瑞草魁,一名横纹。”
鸦山唐代时期便产茶,瑞草魁便是其中之一,受到人们的赞誉。曾一度失传,于上世纪80年代恢复生产。
瑞草魁于清明至谷雨间开采,根据芽叶数量及长度分为几等。成茶外形挺直略扁、大小匀齐。色泽翠绿,白毫隐现;香气高长、清香持久,汤色淡黄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回味醇厚。
松萝茶
安徽休宁
松萝茶为历史名茶,创于明代隆庆年间,很快就收到大家的欢迎。明代袁宏道有“近日徽有送松萝茶者,味在龙井之上,天池之下”的记述。
松萝茶产于安徽休宁城北15千米高的松萝山。其区别于其他名茶的显著特点是“三重”:色重、香重、味重。明代熊明遇《罗芥茶记》就记载有“松萝香重”的评语,甚至有“松萝香气盖龙井”的赞辞。
松萝茶 图源:祥源茶
松萝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以化食解腻,消火,下气,降痰。《中药大辞典》等古医书中都有记载。
松萝山地域狭小,限制了松萝茶的发展,产量不多,每年求购者多以入药疗疾为目的,茶品供不应求。
太平猴魁
安徽黄山
太平猴魁是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1900年。产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由当地茶农创制,为区别其他魁尖,取产地太平县的“太平”和猴坑的“猴”字,以及茶中魁首之意,定名“太平猴魁”。
由于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活,云雾笼罩,所以太平猴魁的茶质别具一格。
太平猴魁成茶“二叶抱一芽”,花香高爽,滑润甘甜,具有独特的“猴韵”,素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
太平猴魁品质按传统分法:猴魁为上品,魁尖次之,再次就是贡尖、天尖、地尖、人尖、和尖、元尖、弯尖等传统尖茶了。
天山绿茶
福建天山山脉
天山绿茶是福建省的历史名茶,为闽东烘青绿茶的极品之一。尤以里、中、外天山所产的绿茶品质更佳,称为“正天山绿茶”。由于天山有七座山峰,也有“七峰茶”之称。
天山绿茶于4月上旬开采,成茶形状各异。但基本都具有“三绿”特色,即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饮之幽香四溢。
西湖龙井
浙江杭州
作为浙江杭州的代表性绿茶,西湖龙井外形扁平挺秀,汤色碧绿明亮,向来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
西湖龙井的历史十分久远,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宋代的人们对西湖龙井更为推崇。有了辩才种茶,东坡问茶等等的传说。到乾隆下江南,钦点“十八棵御茶”,西湖龙井更是身价飙升,稳坐中国十大名茶之首。
自民国开始,西湖龙井便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其中又以产于狮峰的龙井品质为更佳。
西湖龙井一般于三月下旬开始采摘,直至今日,人们依然把明前的龙井茶奉为珍品。
龙井茶叶炒制
从采摘到炒制,西湖龙井在手法上都有独特的讲究。炒出的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挺秀,芽锋显露,色泽绿中稍带黄,香郁味醇,回味甘爽。
信阳毛尖
河南信阳
信阳毛尖也叫“豫毛峰”,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它主要产于河南省信阳市的山区,驰名产地是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两潭(黑龙潭、白龙潭)、 —山(震雷山)、一寨(河家寨)、一寺 (灵山寺)。
图源:搜狐号@若初茶事
信阳毛尖是用上等优质茶青炒制出来的,一般于清明节后开始采摘。采茶时,不采老,不采小,不采马蹄叶,不采茶果,以一芽一叶更佳。
信阳毛尖素以“细、圆、光、 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饮誉中外。
?
雨花茶
江苏南京
南京雨花茶创制于1958年,因产于南京中华门外的雨花台而得名。南京雨花茶 以紧、直、绿、匀为其特色,南京地区空气湿润,山峦起伏,是栽培茶树的好地方。
图源: ***
雨花茶鲜叶采摘精细,当新梢萌发至一芽两、三叶时,采摘半开展的一芽一叶为原料。全工序皆用手工完成。成品形似松针,条索紧直,两端略尖,锋苗挺秀,白亳显露,色呈墨绿,香气浓郁高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清澈。
竹叶青
四川峨眉山
竹叶青茶产于四川省峨眉山,是深受当地人们欢迎的茶叶品种。因形似嫩竹叶,陈毅元帅将这种茶命名为竹叶青。
竹叶青选用独芽至一芽一叶初展为原料,一般在3月上旬开采。成品茶条索紧直扁平,两头尖细,形似竹叶,色泽翠绿油润,香气清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
*** 毛尖
陕西 ***
*** 毛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名茶,产于陕西汉江上游、大巴山麓的 *** 县近山峡谷地区。
*** 毛尖鲜叶采自 *** 种和 *** 大叶泡。茶芽肥壮,茸毛多。清明前开采,至谷雨前结束,标准为一芽一叶。 *** 毛尖外形条索圆紧壮结、略曲,色泽翠绿,白毫显露,香气嫩香持久,汤色嫩绿清亮,滋味鲜爽回甘。
图源:茶艺网
*** 毛尖不仅品质优异,近年又发现此茶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具有较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
中国的绿茶有多少种?这个恐怕谁也说不清。事实上,文章中列出的内容,已经是删了又删的结果。
要知道,小艺仅仅是简单整理的表格里,就有足足一百多种绿茶品类。
表格截图,这还只是部分……
不可否认的是,绿茶,确实是中国最常见的茶种。全国产出的茶叶中有70%以上都是绿茶。
它在冲泡上的门槛也比较低,甚至,只要有玻璃杯和85℃左右的热水,就足以应付大部分绿茶了。
但绿茶里的学问真的简单吗?我想没有人会这样说。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化制茶。每一种制茶方式的更新,每一棵茶树的育种与选择,都有可能诞生出一种新的茶品类。
杭州龙井茶田 摄影:禹涵
绿茶,是几大茶类中历史最悠久的。因此,当我们饮茶时,喝的往往不只是味道,还是历史的底蕴和文人的情怀。
?
互动话题
#你有哪些想推荐给大家的绿茶?#
欢迎在留言中和我们分享~
-END-
编辑整理 | 艺旅文化
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8种名优绿茶品种大全(带图片),各位茶友快来对比收藏一下!中国名茶众多,绿茶是其中最为悠长、品种最多的茶类。可以说占据了茶品类的大半江山,十大名茶每一次评选,绿茶占比都有百分之五六十。我国很多地方都产绿茶,如浙江的西湖龙井、安吉白茶、顾渚紫笋;江苏的碧螺春、阳羡雪芽;安徽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陕西的汉中仙毫、 *** 毛尖……由于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在全国所有产茶的地区几乎都有属于当地的名优绿茶。
欢迎各位茶友在留言区分享你日常“口粮”~
总之,如果您是一个喜欢品尝不同种类绿茶的茶友,这本中国名优绿茶图鉴无疑是您的必备工具。收藏它,与家人和朋友分享,探索中国绿茶的世界,享受它们带来的独特的香气和味道。无论您是想放松身心,还是想提神,绿茶都是一种值得品尝的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