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是海鱼吗,青鱼是海鱼吗有营养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9 0
教你如何分辨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鲤鱼等各种鱼

目前鱼分为两种:淡水鱼类和海水鱼类

淡水鱼类:

草鱼、青鱼、鲢鱼(白鲢)、鳙鱼(胖头鱼,花鲢)、鳊鱼、鲤鱼、鲫鱼(过山鲫、高背鲫等)、黑鱼(乌鱼)、鲶鱼(唐狮、胡子鱼)、黄颡鱼(柳条子)、鲈鱼、鳜鱼、翘鱼、刀鳅鱼、刀鱼、鲥(shi)鱼(迟鱼)、鱤鱼(黄钻、水老虎、竿鱼)、鲟鱼。

青鱼,一般吃螺蛳和蚌壳,偶尔吃浮游生物,主要吃肉,体型大,生长速度快,一半到10至30斤捕捞上市,生活在水里更底层。

青鱼

草鱼如其名,是吃草的,也是最常见的养殖淡水鱼类之一,一般长到2至9斤就可捕捞上市,生活在水里中层。其形体和青鱼很像,可以从颜色上来区分,青鱼看上去泛白色,而草鱼是泛黑色。

草鱼

鲢鱼(白鲢),主要吃草鱼排泄物以及浮游生物,生活在水里中上层,偏白色,很腥,所以卖的便宜。其性情暴躁,善于跳跃,喜欢肥水,耐高温,适宜的温度为23度-32度,但是耐氧能力极差,一缺氧马上浮头,很快死亡。

鲢鱼

鳙鱼(胖头鱼、花鲢),如其花名,头大,一个头可占其体重三分之一,为常见养殖淡水鱼之一,适宜温度为25度-30度,主要吃草鱼排泄物以及浮游生物,生活在水里中上层。经济价值高,对人体有提高记忆的作用。

鳙鱼

鳊鱼,鱼入其名,扁是其特色,主要以草为食,其生长速度快,可长到3只5千克,鳊鱼具有补虚,养血祛风等效果,可以预防低血糖以及高血压等。

鳊鱼

鲫鱼,为常见淡水鱼类之一,主要以植物为食,喜欢群居而行,肉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以2到3月份和8到12月份的鲫鱼最为肥美,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体型较小。

鲫鱼

鲤鱼,相信大家都听过“鲤鱼跃龙门”这个典故,为什么呢?因为鲤鱼的嘴巴处有胡须,而且其嘴巴和尾巴多数是红色,不缺有的变异通体为红色。其适应性强,耐寒,耐碱,耐缺氧,生活在水草丛生的水底底层,主要吃水底的栖息动物,但是也根据季节相关,比如说初春、深秋喜欢吃高蛋白的食物,夏季以素食为主。

鲤鱼

很多人都分不清鲫鱼和鲤鱼,那是因为现在养的鲫鱼是鲤鱼和鲫鱼的杂交品种,其实最重要的是看嘴巴和尾巴。

黑鱼,学名乌鳢(li),又称花鱼、乌鱼,是一种肉食性淡水鱼类,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吃其它鱼类甚至是自己的幼鱼,黑鱼可以在没有水的地方生活三天,能在陆地上“行走”,肉质好,刺少。

黑鱼

鲶鱼,肉食性淡水鱼,又名唐狮,周身无鳞片,多粘液,嘴上四根胡须,上长下短,多为野生,对水质要求不高,生长速度快,多在水里中下层,昼伏夜出,全凭嗅觉和胡须猎食,天气越热,食量越大。鲶鱼对环境适应力超强,其寿命可高达70年。鲶鱼的卵有毒,误食可导致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其肉质适合一般人食用,尤其是以老、幼、妇女产后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最为适用。

鲶鱼

黄颡鱼,别名黄辣丁,前部平扁,后体侧扁,黄青色,多栖息于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杂食性,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昆虫及其幼虫、小鱼虾、螺蚌等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

黄颡鱼(黄辣丁)

鲈鱼,又称加州鲈,其价值高,但是难养,原产地于北美洲美国中部、东部至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流域,在80年代引入中国大陆。喜欢栖息于沙质或砂泥质,浑浊度低且有水生植物分布的静水环境,如湖泊、水库 的浅水区(1到3米水深)、沼泽地带的小溪、河流的滞水区、池塘等,尤喜群栖于清澈的缓流水中。一般活动于中下水层,常藏身于水下岩石或植物丛中。肉质鲜美,清蒸鲈鱼。

鲈鱼

鱖鱼,又名桂花鱼或者桂鱼,肉食性,鳜鱼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尖头,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

鱖鱼

翘嘴鱼,学名翘嘴,这种鱼有两种,一种长不大,一种长的大,大的呢体型较大,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性鱼类,苗期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虫为主食,常见为 2~2.5千克,更大者重达 10~15千克。

翘嘴鱼

刀鳅鱼,又称钢鳅,是一种淡水鱼,分布于我国南方及淮河、京杭运河南四湖等流域,体型细而长,背上有倒刺,嘴巴又尖又细。栖息于砾石底的江河溪流中,常藏匿于石缝或洞穴中。

刀鳅鱼

刀鱼,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亚洲马来西亚、亚马逊河、婆罗洲西部、普吉岛的淡水半咸水水域,品种为洄游性鱼类,产卵群体沿长江进入湖泊、支流或在长江干流进行产卵活动。当年幼鱼顺流而下,聚集在长江开港一带,肥育生长到第二年,再回到海中生活。因为其营养价值高,导致过度捕捞,刀鱼的数量呈直线下降。

长江刀鱼

鲥鱼, 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长约24厘米,大者达50厘米以上,鲥鱼为溯河产卵的洄游性鱼类,因每年定时初夏时候入江,其他时间不出现,因此得名,产于中国长江下游,但是现在数量稀少,已经是一级保护对象了。

鲥鱼

鱤鱼,这是一种大型肉食类动物,通常捕食其它鱼类,游泳能力极强,被称为淡水鱼中的老虎,是属于淡水鱼类的顶级猎手,因为他可以长到百斤,近几年来,由于山区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域环境的恶化等原因,鱤鱼数量急剧下降,除了长江和长江互通的湖泊之外,其它湖泊很难寻其踪迹了。

鱤鱼

鲟鱼,相信大家应该在新闻上听过中华鲟,这是一种大型洄游型的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及其它水系,入赣江、湘江等。鲟鱼为肉食性鱼类,主要以鱼类为食,生活在水里下层。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物种,已经建立了保护区。

中华鲟

春季养生护肝为先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春季万物生发,气候变化大,护肝养肝是这一季节养生的重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提示,春季养生重养肝,几道美味的药膳是很有助益的。

枸杞蒸鸡

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就有构杞于“滋补肝肾”的记录,可明目益精、保护肝脏、提高造血功能。

将母鸡开膛,挖去内脏,洗净;将枸杞洗净装入鸡腹内,然后放入钵内,摆上葱、姜,注入清汤,加盐、料酒、胡椒面,隔水蒸2小时取出即可。

茄汁青鱼片

青鱼补肝明目,养胃健脾。

青鱼是一种海鱼,本身含油大,刺多味美,最适合做茄汁。这道菜适用于久病体虚、神经衰弱、慢性肝炎、慢性肾炎。

素焖扁豆

扁豆被誉为春季首选健脾和胃的素补佳品,尤其适用于老人、孕妇、乳母,以及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患者服食。特别注意,扁豆务必彻底烹熟,以防食物中毒。

黄金蚬炖豆腐

蚬子味道鲜美、价格低廉,含有微量的钴对维持人体造血功能和恢复肝功能有较好效果,营养价值颇高。

豆腐、蚬子、姜片、水、盐,几种非常简单的原料,即可做成这道炖汤,可补脾养肝,补中益气,祛湿去邪。

黑米粥

黑米性平味甘,含15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能益肝补脾,养胃滋肾,为春季进补佳粮。此粥适用于肝肾虚损,妇女产后体虚。

在日常熬粥时,加入少许黑米即可。

半间灶披间·可爱的青鱼

可爱的青鱼

江浙一带吃鱼。靠海的温州人、宁波人海鱼吃得多,带鱼、黄鱼、鲳鱼不稀奇,各种一般内地人认都认不出的海鱼,宁波人吃得头头是道。江苏一带河鱼吃得多,多数都是吃的一些细巧的江鲜、河鲜。白丝鱼,鳜鱼,算普通的,拿来清蒸就很好。刀鱼、鲥鱼也不太当一回事。鮰鱼白烧,塘鲤鱼和莼菜汆汤,清淡风味,吃个时令鲜活。昂刺、河鲫鱼、鳊鱼就不太上台面了。至于更粗一点的青鱼、花鲢之类,苏州人高兴起来做个菊花青鱼,扬州人高兴起来做个拆烩鱼头,总之都是粗粗菜细作的路数。

所以这些菜,也都不算正宗意义上的上海菜。一定要在鱼类里找个代表,大概还得算青鱼。大的青鱼,拎起来有半个多人那么长,不过如果有一个在上海的大家庭,主妇拎一整条鱼回去,也是不怕的。

上海人吃青鱼花样经真是一个透啊。青鱼中段烧肚档,青鱼尾巴烧甩水,也可以加上青鱼的下巴肉,烧下巴甩水,这几道,在本帮馆子里算名菜。那么大一个身体,靠肚档的部分,腌一腌,炸一炸,拿来做鲜甜香酥的本帮熏鱼。背肉可以剔出来炒糟溜鱼片,炒松子鱼米,瓜姜鱼丝,茄汁鱼块。

这样子,一条青鱼就吃光了。那么再来一条,反正青鱼是上海菜场里最不稀奇的鱼,随时能买到活蹦乱跳的一尾。整个肚档部分拿白酒擦净了,加盐和一点点生姜、花椒腌起来。屋檐下晾干,吃的时候加葱姜一蒸即可。肉变得更细腻,且呈蒜瓣状。杭州的糟青鱼更入味上海人也爱吃,不过多数买来吃,不常于家庭 *** 。青鱼尾部这次不烧甩水了,斩肉起茸,做青鱼鱼圆,打得嫩嫩的,加几茎碧绿的豆苗放汤。

不仅鱼身变化繁多。就算青鱼的鱼肠,鱼肝,鱼鳞都可以吃出花样。冬天的青鱼鱼肠肥厚,浓油赤酱的红烧收汁,鱼肠鲜嫩,汤汁浓醇。不过如果你点菜说来一道青鱼肠,就是外行,这道冬令时菜叫名炒秃卷。如果是和青鱼下巴,鱼尾一起白烧加香糟入味,鱼肉鱼肠稠醇入味,就叫汤卷。鱼肝微微煎了,加冬笋片、高汤,烧得得法,出品色泽金黄,鱼肝嫩如猪脑。不如今大部分店家的成品,鱼肝烧得大部分如猪肝罢了。

虽然现在上海人在吃鱼这件事上有太多的选择,我还是认为青鱼和这些青鱼做成的菜最像上海人的风格,实惠又很懂得变通,诚心诚意过日子的样子。

可爱的青鱼。


作者简介

太平洋鲱鱼,青岛人的“古早味”

说起鲱鱼,你会想到什么?很多人会立即想到臭名昭著的鲱鱼罐头。

图一

这种来自瑞典的暗黑料理,是将处理过的鲱鱼装入罐头中,任其自然发酵而成的一种散发着恶臭、味道偏酸的罐装食品,以其“浓郁”的气味、“醇厚”的口感而恶名远播,令人闻风丧胆。本砖家一贯以吃东西不分南北、无问西东自诩,对外号称没有我不能适应的食物,但对于鲱鱼罐头,还是保持了敬意,一直未敢尝试。

图二:大西洋鲱

既然没吃过,就不好贸然评价。本篇的重点也并不在于吃,而在于鱼本身。鲱鱼罐头中的“鲱鱼”为大西洋鲱/Clupea harengus,又名普通鲱,鲱形目鲱科鲱属。大西洋鲱堪称地球上资源最为丰富的鱼类之一,为海洋中的捕食者和生活在北大西洋沿岸的居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当大西洋鲱出现在国人面前时,通常都是以罐头的形式,但未必是瑞典式的鲱鱼罐头,也有适于普通大众口味的类型。鲱鱼这个词汇,似乎自带“洋味儿”,总让人觉得它应该来自大洋彼岸,甚至彼岸的彼岸;然而就在我们身边,也有一种鲱鱼是司空见惯的寻常食材,它就是太平洋鲱/Clupea pallasii

图三:太平洋鲱

图四:鲤科的青鱼

太平洋鲱这个名字学术气息太浓,不够接地气,但它的俗名就基本妇孺皆知了:在青岛,太平洋鲱通常被叫做“青鱼”。这里的“青鱼”,绝对不是四大家鱼中的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这俩家伙可差大了。真正的青鱼是淡水鱼,体型硕大,而青岛的“青鱼”是海水鱼,体型较小,外观上的共同点大概就是背部都黑不溜秋,故谓之“青”。

图五

太平洋鲱在黄海的地方性种群被称为“黄海鲱”,曾经是黄海海域的重要渔业资源。长期从事海洋生物资源研究的中国工程院唐启升院士曾经在《海洋渔业生物学》一书中,专门写了第八章“黄海鲱”,其地位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青岛水产品市场上一度“青鱼”成堆,成为老一辈青岛人的儿时记忆。

图六:市场上的太平洋鲱

图七:太平洋鲱做成的咸鱼干

根据明代以来的历史记载,太平洋鲱的资源有几十年一旺发的规律,最近的一次出现是在1970年代。时至今日,这种旺发可能不再会重演,由于种种因素,“黄海鲱” 几乎已不见踪影。市场上的太平洋鲱来自进口,身价低廉,聊以满足人们对“古早味”的追求。 ????说实话,像这么便宜、卖相这么差的鱼,你怎么能想到这是“进口货”?但它的确是。

虽然“青鱼”价廉,登不了大场面,婚宴喜宴上绝对不会有,但它并不难吃,甚至可以用“物美价廉”形容之。作为鲱形目的种类之一,“青鱼”也有刺多的毛病,多到不像是海鱼,但它的刺松软而且排列规律,比万恶的鲤科鱼类强多了。“青鱼”体内脂肪含量高,虽然不太符合“健康食品”的理念,但这赋予了它香味浓郁的特点。健康不健康先放一边,又不是顿顿吃。

图八

图九:太平洋鲱的卵

“青鱼”怎么做好吃?这没什么花活儿可说。因为多是远涉重洋而来,新鲜度不佳,不宜清蒸,只宜酱烧、煎烧或家常烧,以浓油赤酱伺候之。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烤着吃,将“青鱼”一剖两半,用各种佐料腌制一段时间,然后放入烤箱烤制,既简单又美味。“青鱼”的鱼杂,如鱼肝、鱼籽之类也不必丢弃,和鱼一起红烧即可,满口喷香,别有风味。日本人对其鱼卵和卵巢尤为钟爱,称之为“数の子(かずのこ)”,想必也是一道美味。

图十:日本鲐

最后补充一个“知识点”:太平洋鲱在青岛俗名为“青鱼”,但不能写成“鲭鱼”。鲭鱼又是啥呢?在《西游记补》中,鲭鱼精被描写成法力无边的大boss,可以幻化出“青青世界”,困住孙行者,但在现实中鲭鱼很普通。鲭鱼一般指日本鲐/Scomber japonicus,胶东人叫它“鲐鲅“,又有俗称“青花鱼”,其鱼体背部布满虫状斑纹,和“青鱼”区别明显。此鱼如不新鲜,食用后易发生组胺中毒,须得小心在意。

青鱼的简介

青鱼是一种颜色青的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它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在安徽俗称“乌混”、“黑混”或“螺蛳混”,因其体黑、喜食螺蛳而得名;东北地区常见的“青鱼”不是青鱼,应该写作“鲭鱼”,是一种深海鱼类。在中国境内,更大的青鱼标本重218斤,是2005年在南京六合区金牛湖捕获的,长1.86米、重218市斤,经鳞片鉴定约四十岁。

青鱼亦称黑鲩、螺蛳青。硬骨鱼纲,鲤科。体亚圆筒形,体长达1m余。青黑色,鳍灰黑色。头宽平,口端位,无须。咽头齿臼齿状。栖息中下层,主食螺蛳、蚌、虾和水生昆虫。4-5龄性成熟,在河流上游产卵,可人工繁殖。个体大,生长迅速,更大个体达70kg。肉味美。为中国主要淡水鱼类养殖对象。分布于中国各大水系,主产于长江以南平原地区,鱼胆有毒。

中国更大的青鱼标本,二零零五年在南京六合区金牛湖被当地渔民捕捞上岸,后制成标本。现放置在六合金牛湖生物馆,供游人观赏。该青鱼体长1.86米,重达218斤。专家根据鳞片鉴定,其在金牛湖大约生活了三四十年,相当于人类七十岁年龄。金牛湖生物馆另一大青鱼捕获于2004年,全长1.74米,体重212斤。2013年,金牛湖再现212斤级大青鱼。

2012年1月4日,浙江湖州安吉县,捕捉到的青鱼比人还大。1月3日早晨,在浙江湖州安吉县高禹镇天子岗水库,捕捞出一条螺蛳青,身长1米92,体重达208斤!捕到它的渔民说,活了60多岁,之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鱼。

2015年10月18日,杭州千岛湖中心湖区,捕捞队队员打捞是一条大青鱼,175厘米长、近180斤重,是迄今为止资料能查证的千岛湖最长、也是最重的大鱼王。

淡水鱼和海鱼,难免要被对比一番,哪一种鱼更好吃

有水就有鱼。然后鱼有生活在淡水里面的,有生活在咸水(主要是海洋)里面的——淡水鱼和海鱼了。无论是淡水鱼还是海鱼,大部分都“可以吃”,“好吃”,重要的食物和食材了。



于是,就有网友不由自主地把淡水鱼和海鱼要“对比一番”——它们哪一种更好吃。

地球71%的面积是海洋,所以大多数种类的鱼是海鱼。海里的鱼、虾蟹、软体动物等能吃的食物被美称为“海鲜”了。海鲜这些年挺火的,从业者多,所以给“海鲜”页站台的著名网友博主也多了。




有的网友对常见的淡水鱼特别是“鲤科”鱼类(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再加上常见的鲤鲫)颇有微词了。他们的意见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了:淡水鱼吃浮游藻类水草和泥沙里的有机质啊,于是有土腥气只能油炸红烧或用辣椒料炖,不能清蒸了;大部分淡水鱼(特别是鲤科的)有乱刺(肌间刺),吃起来要小心,不能大快朵颐;内陆淡水河流湖泊很多被污染了,水质不好所以鱼肉质量不行;淡水鱼不能 *** 生鱼片等。<微笑>

任何可以吃,好吃的食物食材都或者是自然资源的“恩赐”,或者是人类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了。

其实,淡水鱼的很多缺点,在很多品种的海鱼里面也是存在的。







不可否认,海鱼里面有红烧、清蒸、清炖都适宜的,比如加吉鱼(真鲷)、大黄鱼、牙鲆、大菱鲆、石斑鱼、海鲈鱼等;但也有味道不太好,有些“苦头”的,比如海水廉价青鱼(也就是鲱鱼)、鲐鱼还有产量比较大的马鲛(鲅鱼),它们同样清蒸了味道也不好,必须用油炸、红烧、酱烧等 *** 烹饪;还有以食物链顶端的鲨鱼为代表的“软骨鱼”,血液中氮含量高,吃起来有一股特别的味道;河流入海口处的鲻鱼梭鱼,同样以泥沙中的有机物为食,长得快很廉价但土腥味也太厉害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啊,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特别令人感到关注的敏感问题——然后就牵扯到了水体污染和水质的问题。然后就是有人认为淡水鱼水域污染比海洋厉害,所以淡水鱼肉质不行了。但实际上,海水同样存在被污染的问题——特别是在近海,封闭的内海海湾,比如外国的波罗的海、黑海、地中海、北海,我国的渤海湾、胶州湾,还有黄海北部等。而大部分海产经济鱼类是从近海浅海捞到的出自远海的比较少,所以就水域的水质来说,它们之间其实半斤八两。








鱼是很好的美味,但要吃鱼就要牵扯到鱼骨头也就是鱼刺的困扰了——这也是欧美很多人不爱吃鱼的原因。然后,淡水鱼中养殖最多鱼市上最常见的“鲤科”就最被美食者们“诟病”了因为它们的“刺多”除了主刺之外还净是乱刺,专业科普博主称它们为“肌间刺”,吃起来没法大快朵颐令人抱怨。但淡水鱼里面也有肉多刺少的,比如在淡水鱼食物链顶端的黑鱼、鲶鱼、狗鱼、鳡鱼等等。海鱼大部分可以说肉多刺少,蒜瓣肉,一骨碌肉等,但也有刺特别多的,刺虽然多,但味道好比如像蛇一样的外形特别凶狠的鳗鱼。还有生活在海里,要洄游到江河里面产卵的刀鱼、鲥鱼——被“文人墨客”恨它们“多刺”啊。八九十年代以来从外国进来了大量舶来品鱼,比如体积硕大的蓝鳍金枪鱼,生活在冷水中的鲑科“三文鱼”,能轻易就把鱼肉和鱼刺分开,令“布尔乔亚”美食爱好者们“趋之若鹜”了,但毕竟是舶来品价格不菲,布尔乔亚们吃吃还行,我等普通人是不敢随便问津的。



生鱼片就是古书里面的“鲙”了,在我国古代曾经一度挺流行的,但后来就不流行了。估计是古人认识到吃生鱼片有吃下寄生虫生病的危险了,据说三国时的青年才俊陈登就是贪吃生鱼片得病英年早逝的。我国古代海洋渔业不发达,做生鱼片的大部分是淡水鱼,近年来有渔业科普作者说用海水鱼比如金枪鱼、三文鱼、加吉鱼(真鲷)做生鱼片对人体无害,好吃。但笔者认为,无论是淡水鱼还是海鱼,都更好烹饪熟透了吃,就不要贪那一口生鱼片了。










可以吃的鱼是一种美味的食物食材,无论是淡水鱼还是海鱼,都是自然资源的恩赐或者人类长期劳动的成果。淡水鱼和海鱼不需要一定要比个谁优谁劣,只要烹饪得法都能做成美味佳肴都是好吃的。

刺少肉鲜好消化 这些鱼适合做给孩子吃

和其他肉相比,鱼的肉质比较鲜嫩,也更容易消化吸收。鱼类还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优点,是非常健康的食品。但是有些家长因为害怕鱼刺,不敢让孩子吃。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几种鱼刺少、肉质鲜嫩的鱼类,非常适合做给孩子吃。

我们常说的小刺其实是鱼的肌间刺,一般来讲,海鱼除鲱科(鳓鱼等)以外,都没有肌间刺,以下几种尤其值得推荐。

龙利鱼,比目鱼中的鲽形目舌鳎科海鱼,又因身形扁平似舌头而得名“牛舌头”,肉质细嫩洁白、鱼腥味淡。该鱼烹调 *** 多样,既可整条清蒸或红烧,亦可剥皮后处理成鱼片再烹制。

银鲳鱼,又称镜鱼、平鱼,体侧扁平,近似菱形。该鱼刺少内脏小,体表无鳞,因此烹饪起来很方便,常清蒸或红烧。

鲅鱼,学名马鲛,体长侧扁,呈纺锤形,肉质坚实细腻、味道鲜美。常见两种,分别是“鲐鲅”和“燕鲅”,前者体积较小,适合红烧、焖炖;后者体积较大且刺更少、肉质更细,适合做鱼丸或饺子馅。

沙丁鱼,是细长的银色小海鱼,肉质鲜嫩,但不易保藏。其烹调 *** 多样,红烧、焖烧或香煎均可。

养殖的大宗淡水鱼大多有刺,如鲤鱼、鲫鱼、鳊鱼、青鱼、草鱼等。常见的刺较少的淡水鱼有以下几种:

罗非鱼,又名非洲鲫鱼,外形类似鲫鱼,肉质相对较粗。以红烧、清蒸更好,也常用来煎烤。

黑鱼,又称财鱼、乌鳢,体形长,呈圆筒形。鱼肉细嫩厚实,通常处理成鱼段或鱼片后烹调。

鳜鱼,又称桂鱼、鳌花鱼,身长扁圆,头尖嘴大,鱼肉呈瓣状、口感细嫩,可做松鼠鳜鱼、臭鳜鱼等。

鲈鱼,体长侧扁,下颌长于上颌,肉坚实呈蒜瓣状,常清蒸食用。

综合 ***

深海鱼跟淡水鱼,哪个营养价值更高?经常吃鱼的人,别吃错了

说起鱼,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它一种健康肉类。有着优质蛋白质高且低脂肪的特点,俗话说“吃二条腿的就不如吃这一条腿的,吃一条腿的就不如吃没有腿的”,而鱼就是典型的没腿食物。

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还非常高。可在这里,人们也有疑问了,说市面上的鱼种类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它们还有两大类别,一个是淡水鱼另一个是深海鱼。这两种鱼我们应该选择哪种呢?哪个营养价值会更高?经常吃鱼的人,别再吃错了。

我们先来看下淡水鱼跟深海鱼是什么?淡水鱼主要指的就是淡水养殖的鱼,如在很多家庭都会食用的五大家鱼,就非常的有名,在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里指的五大家鱼,有草鱼、鲤鱼、鲢鱼、青鱼跟鳙鱼。

深海鱼指的是生活在深海地区的鱼,吃这样的鱼就需要下海捕捞。如生活比较常见的带鱼、鳕鱼、黄花鱼,都是深海鱼的一种。那这两类鱼,到底哪个营养价值更高呢?

首先,这两类鱼当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且其中的蛋白质成分都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在蛋白质成分的比拼上,两者都是差不多的。但如果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上,特别是很多人都想要补充的“脑黄金”DHA和“血管清道夫”EPA,深海鱼就要比淡水鱼更突出一些。

从而可以更好帮助机体的神经系统以及视网膜组织,且在保护心血管健康上面,比淡水鱼更好一些。

除此以外,深海鱼中的多种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从整体上来看,也要比淡水鱼的整体营养价值高,是孕妇、老人、小孩的更佳选择之一。

但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不光是更高级的人类还是其他的动物食物,都是有自己的好处跟坏处。深海鱼也是如此,虽然在整体的营养价值上比其他的鱼类要高,但它生长的环境中,也很可能会让深海鱼误食用到各种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灰尘等等,从而让体内积攒很多污染物质。

在这种影响之下,淡水鱼就会更好一些,因为家饲养,又有安全的饲料来源,在污染物这上面就要比深海鱼好很多。

因此,从综合的考虑上来看,建议大家在吃鱼的时候,深海鱼跟淡水鱼换着食用,且如果要选择深海鱼,还需选择较为安全的小型深海鱼,对身体会更有利。

各位朋友,你一个星期内会吃几次鱼?会选择深海鱼还是淡水鱼?不妨在下方评论中留言,分享给我们的营养师。

钓获106斤青鱼卖了7万,160斤价值10万!青鱼生长极限是多大?

众所周知,淡水鱼的体积和重量远不及海水鱼,那么多大的淡水鱼才能被称之为大鱼呢?

有人可能会说10斤、20斤、30斤、50斤、100斤甚至更大,但真正地见过鲜活100斤的淡水鱼却寥寥无几。

然而在不久前,一位网名叫(@中山清水湾)的广东网友,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无意间发现一条罕见的“巨型青鱼”,所以瞬间被这条庞然大物给吸引住了。

据了解,这位网友(@中山清水湾)平日里喜欢养锦鲤和一些景观鱼,所以大鱼也是没少见过,但头一回看到有人养100多斤的青鱼,因此他对这条大青鱼也比较感兴趣。

那么,一百多斤的大青鱼真的价值十万?青鱼更大可以长到多大呢?下面,我就带着大家了解一下“四大家鱼”——青鱼。

01

“巨型青鱼王”被养在景观池

在手机的银幕上,虽然能够清晰地看到被养在景观池里的青鱼非常大,但由于池水和角度等因素,无法具体判断这条青鱼究竟有多大。

要想知道这条青鱼有多大,就必须要和它的主人沟通。经过多方打听,才找到了大青鱼的主人联系方式,通过了解得知这条青鱼体长1.7米、体重160斤多斤,堪称淡水“青鱼王”。

鱼的主人得知这位广东中山的网友,想要购买自己养的大青鱼后表示拒绝,因为这条鱼已经养了接近20年,并且也有了感情了,所以舍不得。

不过事在人为,只要你真心实意,终究会如愿以偿。网友(@中山清水湾)之所以想要收购这条大青鱼,其目的是想让它作为种鱼繁衍后代。

青鱼是海鱼吗,青鱼是海鱼吗有营养吗-第1张图片-

经过一个多月的软磨硬泡,鱼的主人最终答应转手给他。在拿鱼的当天,为防止大青鱼受伤和死亡,他们也做足了准备工作,最后5人用网兜合力才把鱼台上车。

据了解,收购这条160斤的大青鱼,为此也花了不少钱,也有人说这条鱼至少价值10万,是真的吗?

(网友(@中山清水湾)抱起160斤青鱼)

02

百斤青鱼王价值不菲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青鱼的市场价格,根据我国淡水鱼类批发市场价格来看,养殖的青鱼每斤售价约18~25元不等。

但体重超过40斤的青鱼价格就要高一些了,每斤大约在28~35元之间;超过60斤青鱼就不是论斤售卖了而是轮条,每条大概价值2500~3500。

80斤重的青鱼则又是一个等级,起步价就要8000至10000以上,而100斤的青鱼王则是以万为单位了。

根据我经常垂钓青鱼黑坑的经历来说,黑坑里的大青鱼通常都是收购来的,常见的青鱼黑坑标鱼体重一般都在80斤左右,极少数能看到100斤,所以更别说100斤以上了。

据来自广东的钓鱼爱好者,网名叫(@波先生)的网友说:“去年他在当地的河流钓鱼时,曾钓获一条体重106斤的野生青鱼,被一位老板以7万多元的价格收购。”

在这里可能有网友会说“野生的青鱼价值7万倒也能说得过去,但养殖的观赏青鱼未必能卖到10万!”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160斤的大青鱼,在市面上的确很少见,所以价格也不能视同普通的鱼类。我个人认为,这条大青鱼“八九不离十”,大几万块钱是肯定值得。

另外,青鱼身体里有一个宝贝叫“青鱼石”,此物在民间相传具有辟邪纳福作用,抛光打磨后犹如玉石般晶莹剔透,可以作为配饰挂件佩戴。

160斤的大青鱼,口中的“青鱼石”是极为罕见的,可遇不可求可想而知其价值,也是在五位数以上。

不过,这条大青鱼作为观赏和种鱼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的经济价值,那么青鱼更大能长多大呢?

03

青鱼已经突破生长极限

青鱼,是我国淡水“四大家鱼”当中的一种,鱼体的颜色主要呈现青灰色,其背部的颜色更深一些,从远处看则像黑色,所以在民间则称它为“黑混”。

青鱼又称黑鲩,因在自然水域喜欢摄食螺蛳,所以钓鱼人通常称为它为“螺蛳青”。青鱼是杂食性鱼类,但实际上青鱼的食性偏向肉食性,甚至还会捕食水中的虾和小鱼为食。

青鱼在我国的分布极为广泛,由南至北的江河、水库、湖泊均有分布,是属于底栖鱼类,很少会游至中上层水域或水面活动,性格温和不爱跳跃。

青鱼是洄游性鱼类,在江河支流等水域生长,入冬以后进入江河深水区越冬,等到第二年春季雨水来临时,再次进入江河支流育肥生长。

青鱼的生长速度很快,这与它的适温性有关,青鱼能在0~38℃水温生存,并且在水面结冰的情况下,依然还保持着较好的食欲,所以青鱼的生长速度,要比其它淡水鱼类快几倍。

根据《科普中国》的相关资料显示,青鱼的更大生长极限是70千克(140斤),但很显然这个数值不太精准,因为除了这条160斤的青鱼之外,还有比这更大的。

例如:“2005年,南京六合金牛湖水库,曾捕获一条体长1.86米,体重228斤的巨型青鱼王,经过对青鱼鱼鳞技术鉴定,最后得出结论是这条青鱼活了40多岁。”

例如:“2009年,江西省瑞金市龙岗乡日东水库,一位当地的钓鱼人在水库里,钓起一条长1.89米、重192斤的大青鱼。”

(资料图片:南京金牛湖青鱼标本)

种种迹象表明,青鱼的生长极限已经显然突破了200斤的大关,甚至超过300斤也不是不可能。

目前虽然还没有出现300~400斤重的大青鱼,但我认为随着“十年禁渔”的保驾护航,渔业资源得以繁衍生息。

所以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更大的青鱼有可能会出现在长江。

因为浩瀚长江,孕育万物,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海鱼和河鱼烹饪起来有讲究,到底哪个更营养美味?比一下就知道

海鱼和河鱼同属水产品,由于其生长的环境不同带来口感也有不同,淡水鱼滋味鲜美,是 *** 鱼类菜肴的常用原料。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主要是人工养殖的鱼类,其中以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鳙鱼、鲢鱼)为多。海水鱼类的肉质特点与淡水鱼有一定的差异,大多肌间刺少,肌肉富有弹性,有的鱼类肌肉呈蒜瓣状,风味浓郁。烹饪中多采用烧、蒸、炸、煎。

从营养价值的角度来讲,通常海鱼比河鱼营养价值更高。给大家推荐几款价美物廉的海鱼。

带鱼:又称刀鱼、裙带鱼、鞭鱼等。我国主要海产四大经济鱼类之一。体侧扁,呈带形;尾细长,呈鞭状;体长可达 1 m 余;口大;鳞片退化成为体表的银白色膜。肉细刺少,营养丰富,供鲜食或加工成冻带鱼及咸干制品。宜烧、炸、煎等,如香酥带鱼。

大黄鱼,又称大黄花、大鲜,曾为我国首要经济鱼类,但现渔获量较少。

石斑鱼,大中型海产鱼,名贵食用鱼。体表色彩变化多,并具条纹和斑点。种类颇多,常见的有赤点石斑鱼(俗称红斑)、青石斑、网纹石斑鱼、宝石石斑鱼等。

标签: 青鱼 海鱼 营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