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吃啥药好得最快,风寒感冒吃啥药好得最快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25 0
鼻塞流涕又咳嗽?这些便宜又好用的中成药记起来!居家常备

每日一学||中医中药

疫情期间,很多人害怕自己感冒咳嗽,如果感冒咳嗽了怎么办?小病不去医院,那就自己给自己治疗吧!这些便宜又好用的非处方中成药收藏起来,史上最全,居家常备,患病不求人!

感冒患者

风寒感冒:

感冒清热颗粒;风寒感冒颗粒;伤风停胶囊;四季感冒片;

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一次3~5片,一日3次


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风热感冒:

银翘解毒颗粒;风热感冒颗粒;

开水冲服。一次15g,一日3次,重症者加服1次


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抗菌消炎:

炎热清片;炎可宁片;炎立消胶囊;猴耳环消炎颗粒;抗菌消炎胶囊;蒲地蓝消炎片;新雪胶囊;

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


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口服。一次5~8片,一日4次


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用温开水送服

风热咳嗽:

桑菊感冒颗粒;肺宁颗粒;急支糖浆;

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2~3次


开水冲服,一次10克,一日3次


口服。一次20~30毫升,一日3~4次

风寒咳嗽:

通宣理肺丸;杏苏糖浆;苏黄止咳胶囊;

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


口服。一次10~15毫升,一日3次


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痰热咳嗽:

橘红丸;蛇胆川贝液;肺宁颗粒;清肺化痰丸;复方鲜竹沥液;灵丹草颗粒;麻杏止咳片;

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2次


口服,一次1袋(6克),一日2次


口服。一次20毫升,一日2~3次


开水冲服。一次3~6克(1-2袋) ,一日3~4次


口服,一次15毫升,一日3次

阴虚干咳:

蜜炼川贝枇杷膏;川贝清肺糖浆;橘红糖浆;

一次22克(约一汤匙),一日3次


口服,一次15-30毫升,一日3次


口服。一次10~20毫升(1-2支),一日3次

痰湿咳嗽:

止咳片;半夏糖浆;蛇胆陈皮散;

口服。一次6~8片,一日3次


口服,一次15ml,一日4次


口服。一次1/2-1袋(0.3~0.6克),一日2-3次

止咳平喘:

止嗽立效丸;麻杏止咳片;

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感冒、咳嗽是日常生活中最最常见的小疾病,多是由于饮食不节、起居不当、身体免疫力下降,给了细菌、病毒可趁之机,有人却因此花了大价钱;其实感冒咳嗽在中医学认为,都属于风邪致病,中医中药治疗普通感冒、鼻塞流涕咳嗽,效果良好,加强不贵,居家常备。

每日一学中医中药,患病不求人!

很多人说搞不清楚风寒风热,附上之前写的文章,4个步骤分清楚寒热(点击链接即可学习):一年来几次的感冒如何区分寒热?4点轻松辨别,父母一定要学

#把健康带回家# #关注新型肺炎# #快问中医超能团# #清风计划#

以上中成药为非处方药,药店即可购买,辨别体质使用,效果更佳,实在搞不清楚自己的感冒属性,可点击张医生主页的义诊咨询,或在评论留言,张医生看到会帮大家解答!

此文章为头条作者“中医内科Doctor张”原创,欢迎转发,转载需注明出处。

"风寒感冒,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小妙招你必须知道!"

风寒感冒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感冒的一个病因,它是由寒冷的天气和寒冷的风引起的。在寒冷干燥的冬季,而风寒感冒是特别容易发生的,稍一不注意可能就会引起风寒感冒。它的症状都包括有头痛、喉咙痛、咳嗽、流鼻涕、发热等。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很多天,甚至数周。本文将为给大家详细介绍风寒感冒的症状、治疗 *** 及预防措施。

一、症状

风寒感冒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也有一些不同。首先,风寒感冒的症状发生的比较快,通常会在感染后的24小时内出现。风寒感冒的症状包括:

1.喉咙疼痛:患者会感到喉咙疼痛、干燥和刺痛。

2.流鼻涕:患者会出现流鼻涕的症状,鼻涕通常是清水状的,并有时会带有黄色痰。

3.打喷嚏:患者会频繁打喷嚏,并且嗓子会感到干燥和疼痛。

4.头痛:患者会感到头痛,并且会感到眼睛周围的压力。

5.发烧:患者会发烧,通常体温会在38℃至39℃之间。

6.全身疼痛:患者会感到全身肌肉和关节疼痛。

二、治疗 ***

风寒感冒的治疗 *** 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也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就是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解热镇痛的退烧药,还有止咳药、止痛药和抗组胺的药。处方药就是要医生开出的抗生素、抗病毒药和抗炎的药。而抗病毒的药物可以帮助我们缩短感冒的时间,解热镇痛的药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身体上的疼痛和发热,退烧药可以帮助我们降低体温。

2.非药物治疗:风寒感冒的非药物治疗就包括我们要保持好休息时间、饮食调理和保持正常体温。保证休息是可以帮助我们身体恢复,饮食调理可以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力,保持体温可以缓解生病带来的症状。喝足够的水是为了帮助我们身体加快代谢能力,通过尿液将毒素排出体外。

三、预防

预防风寒感冒的更好 *** 是保持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免疫力。以下是我们在生活中预防的一些小 *** :
1.勤洗手:减少病毒的传播。

2.避免接触感染源:与感染风寒感冒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带上口罩,做好预防,以免感染到。

3.保持温暖:我们要注意在天气变冷的情况下穿一些保暖的衣服,戴帽子和手套可以帮助我们维持身体的暖和度。更好不要在寒冷的天气里面待太长的时间,尤其是在寒冷的风中。也不要在寒冷的室外长时间的逗留。

4.饮食健康:我们可以选择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猕猴桃、橙子等等。

5.锻炼身体: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提高免疫力。
综上所述,风寒感冒是一种常见病,但通过正确的治疗和预防,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我们身体的影响。如果你感到有风寒感冒的症状,请及时就医。

那么中成药已经是我们常用的治疗风寒感冒的药物,它们通常由多种中药组成,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下文中,我会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些常用的中成药治疗风寒感冒。

1. 防风通圣颗粒

防风通圣颗粒它是由防风、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等多种的中药材组合而成的。它的作用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调和气血等功效。可以帮助我们身体因为风寒感冒带来的头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2. 金银花颗粒

金银花颗粒它是由金银花、连翘、薄荷等多种中药组成而成的。起到清热解毒、解表散寒、化痰止咳等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3. 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它由藿香、荆芥、白芷、苍术、陈皮等多种中药组成的。它的作用有祛风散寒、理气化湿、开窍醒脑等,适合用于风寒感冒、胃肠不适、头晕目眩等症状。

4. 葛根颗粒

葛根颗粒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它由葛根、连翘、金银花、甘草等多种中药组成。它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化痰止咳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总之,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在选择中成药治疗风寒感冒时,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本身症状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药物,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的使用。#健康#?

本文由欧阳夏雨聊养生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来了解养生知识!

点赞、关注、转发,您的分享是我创作的动力!

一文搞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的辩证和用药

中医理论认为,感冒是感受外邪引起的一种外感疾病,主要有风寒和风热两种类型,不同感冒类型的用药要区别对待。

一、风寒与风热

中医的病因理论中,有风邪的概念。当风邪与寒邪一起人侵人体,就叫风寒证;和热邪一起入侵人体,就叫风热证。比如秋冬寒於季,风与寒相合,所以感冒多为风寒;春夏温暖之时,风与热相合,所以风热感冒多见。

但是,不能说风寒感冒完全发生在冬季,风热感冒完全发生在夏季。如果夏季气候突变,冷热失常,受了寒凉,吃多了生冷食物,或者淋雨受凉了,都会出现风寒感冒的症状。如果平时身体阴虚或体质偏阳,也会表现为风热的症状。

因此,风寒还是风热致病,不仅与季节有关,也与体质的差异及个人生活起居等因素息息相关。

二、风寒与风热的辨别

无论风寒还是风热,都可能引起发热及头肢疼痛,体温升高亦并不完全等于热证;因此,辨证风寒与风热时,发热及头肢疼痛的有无和轻重并不重要。风寒与风热的主要区别在于:

1.恶寒轻重。风寒感冒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恶风畏寒怕冷,而风热感冒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恶寒,但绝对不会有寒战。

2.咽喉肿痛。咽部疼痛、红肿与否是判断风热感冒的重要指标,但风寒感冒者也可有轻微咽红。但若咽红明显甚至充血,则是风热的典型表现。

3.鼻涕清浊。风寒感冒的鼻涕是清鼻涕,而风热感冒患者流的则是比较稠的浓鼻涕。

4.是否口渴。风寒感冒早期没有口渴症状,因为津液没有受伤。而风热感冒早期有明显的口渴症状,因为热邪风入侵影响到津液。

与风热感冒的症状与体征

类 型

症状

体征

风寒感冒

恶风怕冷

面白肢凉

涕清鼻塞

舌淡红苔薄白


痰白轻咳

咽不红或微红


咽痒

扁桃体无充血


无汗不渴


风热感冒

热盛不冷

面红目赤

涕痰黏黄

舌红苔黄


咽痛声哑

咽红充血


便秘

扁桃体红肿


有汗口渴


三、风寒与风热的用药不同

风寒感冒的基本治则是辛温解表,常用中成药有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软胶囊、感冒疏风片等;风热感冒的基本治则是辛凉解表,常用中成药有双黄连口服液、银翘解毒片、板蓝根颗粒等。

需要提醒的是:

如果用药三天,病情仍不见好转,可能是用药不当,也可能是病情继续发展了。这时候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请医生根据病情做出判断,正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

中成药

药物成分

功能主治

感冒清热颗粒

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感冒软胶囊

羌活、麻黄、桂枝、荆芥穗、防风、白芷、川芎、石菖蒲、葛根、薄荷、苦杏仁、当归、黄芩、桔梗。

散风解热。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恶寒无汗,骨节酸痛,咽喉肿痛。

风寒感冒颗粒

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

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川芎茶调颗粒

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薄荷、荆芥、甘草。

疏风止痛。用于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感冒疏风颗粒

麻黄、苦杏仁、桂枝、白芍(酒炙)、紫苏叶、防风、独活、桔梗、谷芽(炒)、甘草、大枣、生姜。

散寒解表,宣肺和中。用于风寒感冒所致的发热咳嗽,头痛怕冷,鼻流清涕,骨节酸痛,四肢疲倦。

方解

常用药:荆芥、防风、羌活、苏叶、白芷、桔梗、白前、桂枝、葱白、淡豆豉等。

加减:头痛明显者加葛根;恶寒无汗者加麻黄;

呕吐者加半夏、生姜;外寒里热者加黄芩、板蓝根。


注意事项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含麻黄的中成药。


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

中成药

药物组成

功能主治

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双黄连口服液

金银花、黄芩、连翘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蓝芩口服液

板蓝根、黄芩、栀子、黄柏、胖大海

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所致的咽痛、咽干、咽部灼热。

清开灵颗粒

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

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用于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所致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等症属上述证候者。

风热感冒颗粒

板蓝根、连翘、薄荷、荆芥穗、桑叶、芦根、牛蒡子、菊花、苦杏仁、桑枝、六神曲

疏风清热,利咽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有汗,鼻塞,头痛,咽痛,咳嗽,多痰。

方解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淡豆豉、荆芥、桔梗、甘草、淡竹叶、桑叶、大青叶等。

加减:高热者加栀子、黄芩;咽红肿痛者加蝉蜕、蒲公英、玄参;大便秘结者加枳实、生大黄。


注意事项

风寒感冒者不适用。久病体虚患者如出现腹泻时慎用。


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成药

中成药

药物组成

功能主治

连花清瘟颗粒

连翘、金银花、麻黄(炙)、苦杏仁(炒)、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

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

羚羊感冒软胶囊

羚羊角、金银花、桔梗、连翘、荆芥穗、淡竹叶、甘草、牛蒡子、淡豆豉、薄荷脑、薄荷油。

清热解毒,散风解表:预防流感。用于感冒初起,畏寒发热,四肢酸软,头痛咳嗽,咽喉肿痛,流涕目赤。

常见的用于治疗感冒中成药

风寒感冒药

风热感冒药

气虚及其他类型感冒药

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软胶囊、感冒疏风片、风寒感冒颗粒、荆防颗粒、解热感冒片、调胃消滞丸、姜枣祛寒冲剂、扑感片、外感风寒颗粒、发汗散、热丸搜风理肺丸、正气片。

风热感冒颗粒、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银柴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柴胡口服液、复方金银花冲剂、复方桑菊感冒冲剂、复方桑菊感冒片、复方四季青片、复方野菊花感冒颗粒、感冒舒颗粒、维C银翘片、感冒解热冲剂、精制银翘解毒片、清热感冒冲剂、小儿感冒颗粒、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风热清口服液、小儿解表颗粒、小儿清咽冲剂。

参苏丸、感冒解表丸、香菊感冒颗粒、桑姜感冒片、伤风感冒冲剂、感冒解毒颗粒、清热灵颗粒、复方藿香片、荆防败毒片、加味藿香正气丸、荆菊感冒片、梅苏冲剂、感冒安片、感冒灵冲剂、感冒灵胶囊、复方公英片、感特灵胶囊、伤风停胶囊、香石双解袋泡剂、感冒咳嗽冲剂。

5种常用于风寒感冒、流感、过敏性鼻炎的中成药,建议收藏

风寒感冒是人体感受寒凉所致,多发生在秋冬寒冷天气,或者突然降温,温差很大的时节。如果增减衣服不及时,就容易着凉而诱发风寒感冒。

症状则是以寒证为主:非常怕冷,轻微发热,头痛,身体酸痛,有时后颈部连带背部僵硬发紧,鼻塞,口不渴。如果有咳痰,多是清稀白痰,如果有鼻涕;多是清鼻涕

风寒感冒特点:怕冷

这类感冒患者常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者盖厚被子,抱个暖水袋,喝很多热水、热汤,发点汗,总之要用一些热的东西,才会觉得舒服一点。这就是中医讲的“风寒束表”。

1、感冒清热颗粒

来源

《中国药典》,中成药,亦可加减入汤剂。

组成

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功能

疏散风寒,解表清热。常用于风寒感冒。

症状常见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应用

常用于风寒感冒、风寒犯肺、恶寒发热、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风寒头痛、偏头痛等。

注意

(1)风热感冒不适用。

(2)不宜与滋补性中药同时服用,因为补药会让表邪不能外透,反而入里,加重病情。

(3)服药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甜食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2、表实感冒颗粒

来源

《中国药典》,中成药,化裁自《伤寒论》麻黄汤等方剂,可加减入汤剂。

组成

紫苏叶、葛根、白芷、麻黄、防风、桔梗、桂枝、甘草、陈皮、生姜、炒苦杏仁。

功能

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用于感冒风寒表实证。

症状多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即前文所说的后颈部连带背部发紧、疼痛、活动不利),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疼痛部位

应用

常用于风寒感冒、风寒犯肺所致恶寒发热,流行性感冒。

注意

(1)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服

(2)本药有发汗功效,但不宜发汗太过,如发汗太过,大汗淋漓,请及时撤药或调整药方。

(3)服药期间忌油腻,宜餐后服用。

3、正柴胡饮颗粒

来源

《中国药典》,来自《景岳全书》正柴胡饮。中成药,亦可入汤剂。

组成

柴胡、陈皮、防风、甘草、赤芍、生姜。

功能

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用于外感风寒。

症状多见发热恶寒,恶寒,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

四肢酸痛

应用

常用于流感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属于外感风寒,见上述症状者。

注意

(1)使用时忌烟、酒、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风热感冒不适用。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小青龙汤

来源

《伤寒论》,入汤剂,亦有中成药小青龙颗粒。

组成

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

功能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用于外寒里饮证。

症状多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恶寒,喘咳,痰清稀而量多,胸闷不舒,或干呕,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痛,头面四肢浮肿,苔白滑,脉浮。

应用

常用于流行性感冒,过敏性鼻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阻塞性肺气肿。等属于外寒内饮者。

咳喘

注意

(1)因本方辛散温化之力较强,一定要确定是属于外寒内饮证者,才宜使用,且应根据患者体质强弱酌定剂量,所以,一般的风寒感冒不会首推小青龙颗粒。

(2)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咳嗽,症见痰黄黏稠者,不宜使用。

(3)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5、九味羌活汤(丸)

来源

《此事难知》,可加减入汤剂,也有中成药九味羌活丸、九味羌活颗粒。

组成

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地黄、黄芩、甘草。

功能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用于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

常见症状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后颈部与背部发紧、僵硬、疼痛),肢体酸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或浮紧。

应用

常用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肌炎、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等属于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者。

注意

本方虽然也有寒凉药如黄芩、地黄等,但整体属于辛温燥烈之剂,所以风热表证以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哆咖医生超能团#

总结:5种中成药的比较

1、@黄药师手记 再次提醒,这五种中成药更适合以寒证为主的风寒感冒典型症状就是怕冷比较明显,轻微发热,一定要经过正确辨证后使用。所以,风热感冒不适宜,表寒里热感冒、暑湿感冒、体虚感冒都不完全适宜。

2、感冒清热颗粒,适合风寒感冒初起,有鼻涕,咳嗽咽干的情况。

3、表实感冒颗粒,更强调用于“表实”证,也就是“无汗、后颈及背部僵硬疼痛(头项强痛)”这个症状明显的时候,可用此药。

4、正柴胡饮颗粒,一般风寒感冒可用,更强调是有肢体酸痛症状可用。

5、小青龙汤(小青龙颗粒)轻易不要使用,需确定为表寒里饮证,症状开始出现了喘咳,甚至不能平卧,而且痰白且量多,或者胸闷、肢体疼痛等属于饮证的特点时,方可使用。

6、九味羌活汤(丸/颗粒),比起其他几种药,此方除了散表寒,也可祛湿邪,也可以清里热,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肢节酸痛,以及感冒中后期,寒气入里引起了内热,出现一些热证的情况如口苦、微渴等症状

7、服用风寒感冒药的时候,都不要同时服用滋补类中药,因为补药会让表邪不能外透,反而入里,加重病情。同时对于不易消化的食物,要忌口,以免影响药效,加重病情。

参考资料:

《伤寒论》《景岳全书》《此事难知》《中国药典》《方剂与中成药》


本文为黄药师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来自头条号黄药师手记。

文中涉及处方、用法,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其它用途,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就诊,请到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处辨证论治。有问题欢迎留言,大家一起长知识!

感冒你真的懂吗?治感冒是中医的拿手好戏,对症下药好的快

一说到感冒,很多人都会去吃西药,认为这样好得快,其实中药治疗感冒才是最快的。

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迹可循,中医有个词语形容治疗伤寒感冒的“效如桴鼓,覆杯而愈”,意思就是说治疗的效果像拿起鼓槌打鼓一样,一敲就响,立竿见影,更甚者一服而愈。

最近很多人又二次中招了,正是春夏交替感冒高峰期,今天跟大家聊聊中医辨证感冒的类型:

中医三辨的治疗原则

1、辨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

感冒常常以夹寒、夹热而发病,风寒和风热的表现都有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等症,但是风寒感冒的发热轻,常伴有无汗、流清鼻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而风热感冒的发寒轻,有汗、流浊鼻涕、口渴、舌苔薄黄。

风寒感冒吃啥药好得最快,风寒感冒吃啥药好得最快-第1张图片-

2、辨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是散发性发病,症状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容易反复感冒。而时行感冒具有流行性、传染性、症状较重。

3、辨常人感冒与虚人感冒

平常人感冒症状明显,但容易康复,而身体比较虚的人感冒比较不容易康复,且容易反复。

分症治疗 ***

风寒感冒

生活中,有些人得了感冒,就去药店买板蓝根、小柴胡颗粒喝,这样做有失偏颇,风寒感冒恶寒重,可采用荆芥、防风解表散寒;柴胡、薄荷解表疏风;羌活、独活散寒除湿,为治肢体疼痛之要药;川芎活血散风止头痛;枳壳、前胡、桔梗宣肺利气;茯苓、甘草化痰和中。

风热感冒

和风寒感冒相反,风热感冒就会感觉有些“热”。以金银花、连翘辛凉透表,兼以清热解毒;薄荷、荆芥、淡豆豉疏风解表,透热外出;桔梗、牛蒡子、甘草宣肺祛痰,利咽散结;竹叶、芦根甘凉,清热生津止渴。

发热较严重加黄芩、石膏、大青叶清热;头痛严重加桑叶、菊花、蔓荆子清利头目;咽喉肿痛者加板蓝根、玄参利咽解毒;咳嗽痰黄者加黄芩、知母、浙贝母、杏仁、瓜蒌壳清肺化痰;口渴明显病人重用芦根,加花粉、知母清热生津。

暑湿感冒

这类感冒多发于夏季,患者出汗不畅、身重倦怠,头昏重痛,或有鼻塞流涕,咳嗽痰黄,胸闷欲呕,小便短赤,舌苔黄腻。以香薷发汗解表;金银花、连翘辛凉解表;厚朴、扁豆和中化湿。暑热偏盛,加黄连、青蒿、鲜荷叶、鲜芦根清暑泄热;湿困卫表,身重少汗恶风,加清豆卷、藿香、佩兰芳香化湿宣表;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茯苓清热利湿。

体虚感冒

体虚感冒多发于老年人、或病后人群,体虚感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气虚、血虚、阳虚和阴虚。不同类型的体虚感冒,治疗 *** 不同。如果是气虚,治疗需以益气解表、扶正祛邪药物为主;如果是血虚,则需要养血解表、疏散风寒为主;阳虚治疗以助阳解表、散寒祛邪为主;阴虚患者需要疏风宣肺为主。

好了,今天针对感冒的分享就到这了,内容做个参考,大家生活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经专业医生辩证后用药。

108种官方发布药品怎么选?风寒风热怎么吃药?消炎药能吃吗?专家详解

针对近期市民如何科学合理用药,北京市药监局近日给出专业指导,中药需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对症用药;药物选择宜少不宜多,症状减轻可停止用药。

近期,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九版诊疗方案中推荐的药品品种基础上,北京市卫健委组织药学、临床和中医专家,制定本市《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目录(之一版)》,完善和补充推荐用药。

北京市药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副主任杨毅恒表示,这108个目录根据成分每类都有多种可选药品。

杨毅恒:从患者目前的临床表现来讲,现在有很多同类药物是可以治疗,甚至比一些药物治疗要好。《目录》按照中药和西药进行了分类,西药里又按照功效,比如退热的、止咳的、化痰的,分不同的药品。中药按照辨证的分型提供,比如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治疗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的。

108个目录里,每1个通用药品名称在我们国家至少有10个以上的厂家在生产,大家不用集中在某一两个药品,我们可以应用的药品数量非常多。比如说西药划分了退烧,有缓释胶囊、缓释片,还有口服液,那不同的剂型,成分是一样,含量是一样,都是可以应用的。

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目录之一版/健康北京

市民要重点注意中药需对症用药,风寒症状和风热症状用药不对症,反而会造成病症严重、持续时间长。

杨毅恒:严冬也是每年流感爆发的时候,容易感受的是寒邪。风寒感冒它最主要的特点是怕冷、流清涕。很多的人在发病的过程中确实有这样的表现,体温会一下飙升。因为今年的感冒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家会有一个全身酸痛的感觉。

如果刚一开始有畏寒的表征的时候,用上治疗风寒感冒的药,寒邪从表邪排出去,它就不会再存留在体内。但如果用错药,治疗风热感冒的药会非常的寒凉,寒邪一直入理,就会拉肚子,越来越冷,肌肉酸痛,再往里,骨头疼。所以一定要合理用药。我们在目录中也给大家做了分析,风寒、风热感冒。

350万盒抗疫药品投放北京数千医院、药店/来自北京日报

而消炎药在本次新冠病毒感染治疗中作用不大,不建议自行服用。

杨毅恒:病毒感染不是细菌感染,不提倡用消炎药。除非已经有黄浓痰、已经有细菌感染的迹象,那到医院先进行一个细菌微生物的病原学的检查,判断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再去服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滥用会导致造成耐药,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市民排队买药/记者拍摄

症状减轻或已经在康复期,但抗原仍是阳性的情况,不需要再继续用药。此外,儿童退烧药含量和剂型与成人药不同,不推荐儿童用成人退烧药。北京市药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副主任杨毅恒建议:

杨毅恒:之一,没有症状的时候,不要备药。第二,如果出现症状,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临床表现来正确合理的选择药物。第三,药物的选择宜少不宜多,治疗同一症状的药物,选择一种即可。

编辑 辛婧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辨别及常用药物!

作者:Gcplive

来源:药评中心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辨别和常用药物见文末!

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修订感冒清热制剂药品说明书公告,对感冒清热制剂的【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统一修订。

一、感冒清热制剂新旧说明书对照表

除感冒清热颗粒外,感冒清热制剂还包括:感冒清热胶囊、软胶囊、片、口服液、咀嚼片等。

1.不良反应

2.禁忌

3.注意事项

4.国家药监局同时修订了小儿热速清制剂药品说明书:

二、如何辨别风热感冒和风热感冒?

1.通过病机判断。

中医的病因理论中,有风邪的概念。

当风邪与寒邪一起人侵人体,就叫风寒证;当风邪和热邪一起入侵人体,就叫风热证。

秋冬寒於季,风与寒相合,所以感冒多为风寒;春夏温暖之时,风与热相合,所以风热感冒多见。

但是,不能说风寒感冒完全发生在冬季。

风热感冒完全发生在夏季。如果夏季气候突变,冷热失常,受了寒凉,吃多了生冷食物,或者淋雨受凉了,都会出现风寒感冒的症状。如果平时身体阴虚或体质偏阳,也会表现为风热的症状。

因此,风寒还是风热致病,不仅与季节有关,也与体质的差异及个人生活起居等因素息息相关。

2.通过症状判断。

无论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都可能引起发热及头肢疼痛,体温升高亦并不完全等于热证。

风寒与风热的主要区别见下表:

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常用中成药

风寒感冒的基本治则是辛温解表;风热感冒的基本治则是辛凉解表。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常用中成药见下表:

特别提醒:

上述药物的功能主治请以说明书为准。

例如:连花清瘟胶囊被批准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常规治疗中,可用于轻型、普通型引起的发热、咳嗽、乏力。

征 稿

得了感冒老好不了?这份风寒/风热感冒治疗用药大全,请收好

流行性感冒

1.流行性感冒初期,处方:羚羊感冒合剂+穿心莲内酯片。

2.病情加重,处方;扑感片+头孢克肟胶囊。

暑湿感冒

病症判断:发热、微恶寒、鼻塞、流涕(或咳嗽);或伴随出现的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泻、食欲不佳等。

1.轻度可以使用处方:夏桑菊颗粒+藿香正气水+散列通。

2.症状较重或感冒症状明显的可以使用处方:沉香化气片+藿香正气水+夏桑菊颗粒。

病症判断:咳、痰、喘。主要分为: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

1.急性支气管炎:由感冒引起的;处方:半夏糖浆+氨溴索。如有哮喘症状的可加服沙丁胺醇。

2.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上以长期反复发作性咳嗽、咳痰和(或)伴有气喘症状;处方:强力枇杷露+沙丁胺醇+青霉素v甲片。

风寒感冒

1.扑感片+阿莫西林。

2.息咳糖浆+扑感片+阿莫西林分散片。

3.未见好转时应加服:穿心莲内酯片+喉症丸。


风热感冒

1.感冒初起,有轻微的头痛,鼻塞,乏力等症,处方:桑菊感冒合剂+板蓝根颗粒。

2.病加重,四肢倦怠,咳嗽,头痛鼻塞,处方:银菊清解片+银翘解毒合剂+夏桑菊颗粒。

3.如严重时出现炎症:咽喉肿痛,扁桃体发炎,则加清凉喉片+穿心莲片。

咽炎

病症判断:咽痛,咽干,咽痒,咳嗽,咽部有异物感,早上有时会出现干呕现象。主要分为:急性咽炎,慢性咽炎,病毒性咽炎。

1.急性咽炎:主要是由感冒引起的,这部分患者的主要还伴随着一部分感冒的症状,所以处方清咽喉片+冬凌草片+青霉素v甲。

2.慢性咽炎急性发作,处方:银翘解毒合剂+青霉素v甲。

3.病毒性咽炎:板蓝根颗粒+利巴韦林含片+Vc银翘片。

4.慢性咽炎:银翘解毒合剂+玄麦柑桔颗粒+喉症丸。

风寒感冒应该怎么治疗?这4种 *** 很常见,不少人都知道

风寒感冒是中医角度上的一种病症,引发风寒感冒的原因主要是受天气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的,这种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常会引发患者出现咽喉瘙痒、咳嗽、气喘、发寒、发热等等临床症状。为了帮助风寒感冒患者尽快治愈疾病,减轻疾病症状对患者的影响,恢复正常的健康状态,则可以通过更有效的治疗 *** 来稳定病情,治愈风寒感冒。这些治疗风寒感冒的办法如下:

风寒感冒应该怎么治疗?这4种治疗 *** 很常见

1、药物治疗

治疗风寒感冒可以通过服用抗生素药物、抗病毒药物以及一些常见的感冒药来帮助风寒感冒患者稳定病情,治疗疾病。比中成药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vc银翘片等。感冒类的药物有感冒清热颗粒,风寒感冒颗粒、安咖黄敏胶囊等;如果风寒感冒引发支气管炎,可以选用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药物进行消炎治疗。如有痰多咳嗽症状,可选用右美沙芬。

2、中药治疗

中医用药更加重视针对具体症来具体用药。针对风寒感冒病症,主要的药方选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这个药方中包括了麻黄、杏仁、前胡、桔梗、橘皮、百部等药物,能够起到很好的去风寒以及化痰止咳功效;如果风寒感冒病症兼有湿气重引发咳嗽症状,主要药方为杏苏散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其中的中草药包括杏仁、陈皮、法夏、茯苓、甘草等,有着很好的理气、宣肺止咳、除湿化痰的作用。

3、食疗

可乐生姜水,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治疗风寒感冒的偏方,能够达到很好的驱寒效果,具体做法是取适量可乐并同时加入生姜片,一起煮沸饮用即可;生姜红糖水,这个偏方有着驱寒暖胃、益气补血的作用,风寒感冒患者趁热饮用能够帮助患者发汗,逼出体内寒气,促进病情早日康复。生姜红糖水的做法与可乐生姜水类似;葱白汤,这对于治疗风寒咳嗽发热的症状尤为有效。

4、中医理疗

在中医的角度,有很多办法能够帮助人们去除体内的寒气,治疗风寒感冒,其中包括刮痧、艾灸、温灸等等。

风寒感冒这种病症很常见,而预防往往比治疗更为重要,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应该注意保暖,避免风寒入侵,导致人们出现外感风邪,引发风寒感冒疾病这种情况出现。

感冒,又咳又喘?两味中药,治感冒,止咳,平喘,便宜好用

“鼻塞,流清涕,无汗,怕冷,上药店拿点药上百块,感冒没好,又见咳嗽,喉咙老有痰,咯不出,太难受”

这是一位送外卖的小哥的自诉。送外卖是个苦差事,想要赚钱就要风雨无阻,冬天着凉感冒是常事,买个药就等于白忙活好几个小时,治不好花钱还误工。

感冒后咳嗽在冬天非常常见,大多属于风寒感冒所致,风寒之邪侵犯肺,导致肺气不宣,故见咳嗽,肺气上逆则喘。

所以咳嗽的人都知道,坐着比较舒服,躺着就想咳喘,喉咙还有痰鸣声。

冬天往往风寒感冒与咳喘居多,常备两味中药,不怕感冒咳喘。

麻黄

麻黄解表发汗之一药,辛温发散,入肺经,发汗解表,宣通肺气,止咳平喘。同时入膀胱经,具有温散水湿,利尿消肿的功效。痰也属于水湿,堵住肺,导致肺气不宣,就咳嗽,麻黄辛温,温化寒痰,拔出致咳因子。

《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治疗风寒无汗,肢体疼痛,常与桂枝同用。那如果兼咳嗽,怎么办?

杏仁

风寒感冒兼咳喘,麻黄与杏仁。杏仁有甜杏仁与苦杏仁之分,药用的以苦杏仁为佳。

《滇南本草》记载:"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治疳虫。"

苦杏仁,降气止咳,麻黄宣肺平喘,一升一降,两味中药合用,治感冒,止咳平喘,效果很好。

使用注意

麻黄含有麻黄碱等兴奋中枢等成分,高血压者切记不能使用!而杏仁过量也能中毒,故,用药一定要在辩证基础上,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标签: 好得 风寒 感冒 最快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