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枇杷,野生枇杷树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22 0
带你回味童年吃过的46种野果子,记忆中的味道你还记得吗?

静心啜茶,闲来嗜酒。我是甘木棉,接上一篇文章《带你一起回味62种南方野果子,它们是物质匮乏年代农村小孩子的零食》,本章继续带你认识46种农村常见的野果。

很多在农村长大的人相信都有过上山砍柴或放牛的经历,特别是70、80年代出生的朋友,基本每个礼拜或假期都是在放牛、拾柴的日子里度过的。

呆在山上的时间长了,难免会有口渴或肚子饿的时候,如果周边有成熟的野果子,便可以摘些野果子充饥或解渴,以下这些野果都是大众比较熟知的,一起来看看你吃过多少种?

【野芭乐】

野芭乐学名番石榴,别称鸡屎果,多见于两广,其它南方地区也有分布,是农村很常见的1种野果子,味道香甜、口感爽脆。

【野李子】

野李子,又叫山李子,学名:李。多生长在山坡疏林、路旁或灌木丛中,成熟果实味道甘、酸,口感脆甜,可生吃,也可以腌制或泡酒后食用。

【野樱桃】

野樱桃也叫山樱桃或毛樱桃,果实红彤彤的非常诱人,味道酸酸甜甜。

【野山楂】

野山楂别名黑褐梨、小叶山楂、红果子、南山楂,成熟果实可以生食、酿酒, *** 果酱、山楂干、山楂片等。

【野杨梅】

野杨梅可以生食、酿酒或 *** 成杨梅干、杨梅酱、杨梅蜜饯等,还能用作赤褐色的食品或纺织染料。

【水蒲桃】

水蒲桃又名水番桃、蒲桃、响鼓、水石榴、香果、风鼓,成熟果实能摇晃出声音,味道脆甜中带着玫瑰清香。

【野桑椹】

野桑椹又叫桑果、桑椹子、黑椹、乌椹、桑实、桑枣,成熟果实紫黑色,可以生食、酿酒,还可以入药。

【板栗】

板栗又名魁栗、风栗、栗、锥栗、毛栗,是著名的坚果之一,味道香甜、肉质粉糯。

【九层皮】

九层皮学名苹婆、别称六旺子、凤眼果、鸡冠子,种子需煮熟或煨熟再吃,味道略似板栗。

【野葡萄】

野葡萄别名蛇葡萄、山葡萄,可生食或用于酿酒,不过,近年来已经很少见了。

【野蓝莓】

野生蓝莓别名都柿、笃斯、嘟嗜,学名叫欧洲越桔,成熟果实味道酸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可生食、酿酒、浸酒、还可以 *** 成果脯、果干等加工食品。

【海棠果】

海棠果也叫胡桐、呀拉菩,成熟果实香气馥郁、酸甜可口。

【山丁子】

山丁子学名山荆子,别称山定子、林荆子、幼苗常用作海棠果、苹果等树苗的嫁接砧木,果实可生食、酿酒或 *** 成果脯。

【野柿子】

野柿子别名山柿、油柿,个头较小,未成熟果实用来提取柿漆,成熟果实可食用,晒干后的野柿子美味甘甜,非常可口。

【茅莓】

茅莓又名虎姆、蛇泡簕、三月泡、国公、红梅消、红泡,成熟果实可以生食、酿酒或酿醋,味道酸甜多汁。

【毛冬瓜、猫卵子】

毛冬瓜别名山蒲桃、白洋桃、毛花羊桃、白毛桃、白藤梨,一般在暑假的时候成熟,是小孩子最喜欢的一种野果。

【秤砣子】

一串一串的红彤彤的秤砣子,是农村小孩子眼中最美味的零食,也是城里人羡慕的山珍野味,学名五味子。

【野桃子】

野桃子一般指没有经过嫁接的毛桃,这种果实个子小,长相也不好看,但味道倒也酸甜可口。

【野枇杷】

野枇杷又叫山枇杷,相对于种植的枇杷来说,它会显得更小个,但味道绝对不输于种植的枇杷。

【野山桔】

比种植的桔子小很多的1种野生的山桔子,成熟果实味道微酸中带些苦味 ,可以腌制后食用。

【马泡儿】

马泡儿又叫小野瓜、小马泡、马包、香瓜蛋儿,味苦微甜,小时候多数拿来玩。

【黄栀子】

黄栀子,又称栀子、山栀子,可煮水或泡茶饮用,水煮后的汁液可用于食品染色,是1种天然的食品染色剂。

【麦冬子】

麦冬子即麦冬的果实,这种野果子应该比较少人吃,味道并不怎么样,但是吃了也并没什么坏处,是可以食用的。

【火棘】

火棘果被人称作救军粮,是饥荒年代的人们可以拿来充饥的食物,它还是1种观赏性极高的植物,可以 *** 成盆景或用于园林绿化 。

【地枇杷】

地枇杷又叫野地瓜、地果、地胆紫、地石榴、地瓜子、地瓜榕等,味道香甜。

【地梢瓜】

地梢瓜别名山角、地瓜儿、小丝瓜、马奶奶、老瓜瓢、沙奶、羊不奶果,食用未成熟的嫩果,口感清甜脆嫩。

【癞葡萄】

癞葡萄别名金癞瓜、红娘瓜、金铃子、金粒子,是1种与苦瓜长得非常相似的植物,主要是吃瓜内的红瓤。

【海葚子】

海葚子是1种可食用的浆果,成熟果实紫黑色,美味多汁、口感酸甜略咸,可加糖做成特色美食(糖包)。

【猫儿屎】

猫儿屎别名猫屎筒、猫儿子、猫屎瓜、鬼指头、矮杞树,成熟果实紫蓝色,可生食和酿酒,味道甜丝丝的。

【松子】

松子又叫松实、果松子、海松子,是1种常见坚果,东北、云南的松子可以食用,而中原等一些地方的松子只用来入药。

【酸角】

酸角又叫甜角、九层皮、印度枣、罗望子、酸子、酸梅树,可生食或 *** 酸角糕、果脯等休闲食品。

【橄榄】

橄榄又叫青榄、红榄、白榄、黑榄、山榄、青果、青子、谏果等,有青、黄、黑等多个品种,果实可腌制食用,果仁可生食。

【榛子】

棒子又叫尖栗、山板栗、棰子,是1种营养丰富、口味良好的干果。

【毛荔枝】

毛荔枝又叫韶子、红毛果、红毛胆,学名红毛丹,味道与荔枝很像,中国只有西双版纳有野生红毛丹,其它地区的均是种植的。

【山刺玫】

山刺玫是野蔷薇的果实,成熟果实可以生食或用于 *** 饮料、果汁、果酱及果酒。

【杨桃】

杨桃又称五敛子、洋桃,农村常见的有甜、酸两个品种,甜杨桃只是味道稍带甜味,其实还是酸的,可生食或渍制成干品。

【霹雳子】

霹雳子又叫白凉粉果,是白凉粉的 *** 原料,根茎入药,名叫石骨风。

【苦子果】

苦子果又叫山茄子,嫩苗可以作砧木用来嫁接茄瓜苗,果实用火烧熟后与米椒、蒜泥等食材 *** 成调味料,也可以将果子用油煎熟后直接食用。

【山蒲桃】

山蒲桃又名羊屎果、羊咩屎、野冬青,味道清甜可口。

【野柠檬】

野柠檬指的是没有经过嫁接自然生长的野生柠檬,这种柠檬个头较小,味道也比种植的柠檬还要酸。

【野木瓜】

野木瓜又叫乌藤、沙藤、拿藤、木莲、七叶莲,果实一般切片晒干入药。

【野核桃】

野核桃又叫山核桃、胡桃秋,一般食用果核内的果仁。

【木鳖瓜】

木鳖瓜又叫木鳖子、木鳖果、漏苓子、藤桐子、木鳖,果实内包裹籽仁的瓤可以用来染饭。

【吊瓜籽】

吊瓜又叫栝楼、野葫芦、瓜蒌,果实内的籽仁可以炒食,根部入药,名叫天花粉。

【牛筋果】

牛筋果学名红果树,别名红枫子、红子、枫子,果实可以生食,现多作盆景或园林绿化树栽培。

【蓝靛果】

蓝靛果别名黑瞎子果、山茄子、羊 *** 、蓝果,是比较珍稀的1种食用浆果,可以生食或加工成饮料。

本节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喜欢本文记得点赞、收藏、转发和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南方河边的水果,酷似枇杷,吃起来满嘴玫瑰香,因爱招虫子被抛弃

导读:名字和葡萄同音,南方路边常见,北方却难见到,吃起来有玫瑰香味

4月份又要结束了,这个时候好些植物也迎来了开花的旺季,就连路边很多的行道树也开花了,对于很多北方地区的人来说,最怕的就是这个时候的杨柳絮飘飞了。要是能把这些行道树改成果树种植该多好啊!

在小时候,笔者也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马路两边不栽种一些果树呢?这样既能起到美观、净化环境的作用,等到果实成熟了大家伙还有免费的水果可吃。后来长到大了,去到了广东打工,才知道原来路边栽种的果树所结的果实不能吃,至于原因大家自己去猜。

不过相比于北方地区,南方路边的行道树种类就要多很多,并且有很多的还是果树。其中在一些河边、鱼塘边就常见到一种果树,它的果实长得很像枇杷,而名字也和“葡萄”同音。在儿时可没少吃它的果实,并且有浓烈的玫瑰香味,吃起来满嘴香味,但是在北方地区基本见不到,并且因为它爱招虫子,如今被抛弃了很少有人种植。

名字和葡萄同音的蒲桃

葡萄大家都熟悉,可是在南方还有一种“葡萄”,它并不是藤蔓植物,而是长在树上的,就是很多人小时候常吃的“蒲桃”。你们吃过吗?

蒲桃是一种热带的水果,它在我国的福建、广西、广东、云南和贵州等省份分布比较多。这种植物是桃金娘科、蒲桃属的多年生常绿乔木植物,它的树干可以长到10m以上。因为这种树喜欢在一些偏潮湿的环境生长,主要是长在河边、鱼塘边等,因此也叫它“水蒲桃”。

蒲桃树很高大,树冠也很宽广,枝繁叶茂,四季常青,因此在南方地区常被当成观赏树木栽种在庭院、马路和河道的两边。这种树一般是在春季的3-4月份开花,而果实到了五六月份就成熟了,是一种果期很短的水果。

它的果实长得非常有特色,看起来很像是枇杷。不过吃起来口感却完全不一样了,蒲桃以果圆球状或卵形为主,球茎大约在2-4cm,开始是绿色的,等到成熟了以后就变成了淡黄绿色了,而果实里面是空心的,内有种子1~2粒。当它成熟了以后,这些种子在果实里面轻轻一摇晃,就会发出声音,因此在有些地方也叫它“铃铛果”。这也是检验蒲桃有没有成熟的一种好 *** ,当听到这种“响鼓”的声音就说明其已经成熟。

脆甜爽口,还有浓烈的玫瑰香味

在以前可吃的水果比现在少多了,并且因为经济条件不好,一般也舍不得购买水果吃,多数都是去山里采摘一些野果来吃,因为这些都是不要钱的,而且南方的山上各种野果也非常多,其中璞桃就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野果。

说它是野果,因为在当时这种树木以野生状态的多,南方的很多山上就有,只有极少数人会把它当成果树栽种。而到了五六月份的时候,蒲桃也就成熟了,很多人爬树上去采摘它来吃。

蒲桃长得颜值虽然不高,并且个头也不大,里面还是空心的,可吃的部分不多。但是它真的很美味,脆甜爽口,甜味很足,关键是它还有很浓烈的玫瑰香味。相比于其他的水果,它的水分虽然不足,但是因为香气浓烈,很多人还是很喜欢吃的。毕竟在当时的环境,也不允许挑剔。

因爱招虫子被抛弃了

但是现在却很少有人去采摘蒲桃来吃了,如果说这种野果能吃,很多人就会表示质疑,还说里面到处都是虫子,怎么能吃呢?

蒲桃这种水果确实很招虫子,尤其是当它成熟了以后,基本上就会遭到一种果蝇的害,一打开以后就会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果蝇,非常的吓人,自然也就没人敢吃了。

之所以会这样,归根结底还是它自身的原因,那就是蒲桃的香味很浓郁,它成熟以后更是香甜味十足,因此就会招来很多国蝇的祸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它的果肉不多,食用价值不高,所以很少有人把它当成果实来种植。如今在南方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它,但是已经沦为了观赏树木了。

结束语

马上又到了蒲桃成熟的季节了,如果你们当地还有这种果实,少量采摘一些来吃,还是很不错的。各位朋友们,你们吃过这种水果吗?在北方地区可是见不到的,但是现在有 *** 了,估计网上也有人销售。喜欢吃的朋友们,可以去尝一尝,真的很不错。

认识中药:好吃香甜的枇杷,它的叶子也是一味中药

4、5月份,枇杷上市,我们家乡有种说法--四月八吃枇杷,红通通的枇杷挂满枝头,特别引诱人去摘,枇杷好吃,它的叶子也是一种中药,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并且在中国药典中有收录 。

枇杷

枇杷

  • 药材来源:枇杷叶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叶。全年均可采收,晒至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晒干。

枇杷

  • 药材性状:枇杷叶呈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2~30cm,宽4~9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近基部全缘。上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较光滑;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主脉于下表面显著突起,侧脉羽状;叶柄极短,被棕黄色绒毛。革质而脆,易折断。气微,味微苦。

枇杷药材

枇杷叶

  • 植株性状:

  • 植株形态:常绿小乔木,高可达10米;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树冠呈圆状,树干颇短,一般树高3~4米。枇杷树形整齐美观,叶大荫浓,四季常春,春萌新叶白毛茸茸,秋孕冬花,春实夏熟,在绿叶丛中,累累金丸,古人称其为佳实。在不少地方枇杷树还被栽种为园艺观赏植物。

枇杷树观赏用

  • 叶:叶片革质,有质感,很多人都会把枇杷树和广玉兰树混淆,叶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椭圆长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上部边缘有疏锯齿,基部全缘,上面光亮,多皱,下面密生灰棕色绒毛。

  • 花: 圆锥花序顶生,具多花;总花梗和花梗密生锈色绒毛;密生锈色绒毛;花瓣白色。

枇杷花

枇杷花

  • 果实种子:果实球形或长圆形,直径2-5厘米,黄色或桔黄色,外有锈色柔毛,不久脱落;种子1-5,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1.5厘米,褐色,光亮,种皮纸质。花期10-12月,果期5-6月。枇杷果实别名有芦橘、金丸、芦枝等。

枇杷果

枇杷果

枇杷果

枇杷果

  • 植物分布:我国四川、湖北、贵州等地有野生,全国各地都有栽培;枇杷在我国分布很广,但作为经济栽培的主要有苏州地区洞庭东、西山,光福以及南通、海门、扬州等地,是我国著名的枇杷果产区之一。

  • 枇杷叶价格:是枇杷叶的价格,而不是枇杷的价格哦,枇杷叶的价格比果便宜太多了,还要处理,挺麻烦的。

枇杷叶价格

  • 炮制:

枇杷叶:除去绒毛,用水喷润,切丝,干燥。 呈丝条状。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较光滑。下表面可见绒毛,主脉突出。革质而脆。气微,味微苦。

蜜枇杷叶 :取枇杷叶丝,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 每100kg枇杷叶丝,用炼蜜20kg。 形如枇杷叶丝,表面黄棕色或红棕 色,微显光泽,略带黏性。具蜜香气,味微甜。

  •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 营养价值:

枇杷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有很高的保健价值。《本草纲目》记载“枇杷能润五脏,滋心肺”,中医传统认为,枇杷果有祛痰止咳、生津润肺、清热健胃之功效。而现代医学更证明,枇杷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苦杏仁甙和白芦梨醇等防癌、抗癌物质。进入初夏,又是枇杷成熟的季节。枇杷不仅味道好,其营养也相当丰富,据分析,其主要成分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果胶、胡萝卜素、鞣质、苹果酸、柠檬酸、钾、磷、铁、钙以及维生素 A、B、C等。其中,特别是胡萝卜素的含量丰富,在水果中高居第3位。而且,其含糖的种类也相当丰富,主要由葡萄糖、果糖 和蔗糖组成,另外,枇杷中丰富的维生素B,对保护视力、保持皮肤健康润泽,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枇杷性凉,味甘酸,有润肺止咳、止渴、和健胃的功效。常用于咽干烦渴、咳嗽吐血、呃逆等症。枇杷不仅果肉可入药,其核、叶、根也有药用价值。鲜枇杷洗净,生吃,就能治疗口干烦渴等不适。另外,将鲜枇杷50g,洗净去皮,加冰糖5g,熬半小时后服用,对于扁桃体发炎引起的咽喉红肿疼痛特别有效。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营养系分析,枇杷果实可食部份每100g 含蛋白质0.4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7g、粗纤维0.8g、灰分0.5g、钙22mg、磷32mg、铁0.3mg、丙种维生素3mg、类胡萝卜素1.33mg,其中钙、磷及胡萝卜素显着高于其他常见水果,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

  • 备注:小时候,我感冒了,咳嗽,打点滴都没治好,我爸不知道从哪里搞到一个方子,从山上找了一些中药,其中就有枇杷,不过不是枇杷叶,是枇杷花,那时正值冬天,枇杷花开放。或许枇杷叶和枇杷花以及枇杷果实都有清肺止咳的作用吧。

  • 枇杷果虽好,可不要吃多哦!

地下有“枇杷”,儿时当“零嘴”,如今158元1斤,你家若有要珍惜

导读:农村地下有“枇杷”,比猕猴桃高9倍单价,又有野果想变成水果

文:三农萌新

最是炎热的时候,山里的人们更是需要补充各种能量。

以前的山里人,并不像现在这样,天热就休息,下雨就休息……而是一年四季都得在野外干农活或者打猎,从事生产活动。

山里炎热,以前人们生活艰苦,很难带足干粮,甚至连带的水也不够喝。而体力劳动会耗费很多能量,需要补充。这个时候,山里的野果往往就充当了这样的角色,补充能量和水分。

而山里的野果,多半要秋天或者冬天才成熟,最炎热的时候,哪里有野果呢?答案是——地下。农村山里地下有一种“枇杷”!

01地下的“枇杷”?

这种地下的“枇杷”是一种桑科榕属的植物。它是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藤本并不喜欢缠绕,而是贴地匍匐生长,由于它的果实长得酷似树上的“枇杷”,又生长在地下,被人称为“地枇杷”。

地枇杷的茎上有节,结节膨大,节上一些不定根,这些不定根是能够扎根地下的,即便前面的茎断掉,它们也有再生能力。

地枇杷的叶片比较硬,呈纸质,形状为倒卵形或者椭圆形。它的果实长埋于土中,或者腐殖质中,在地表可能看不到它们的存在或者只能看到一小部分,但果实很好吃,价值很大。

02地枇杷的价值

地枇杷的营养丰富,含有丰富钙,铁,锌,锰,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并且还有丰富的氨基酸,更有核黄素,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地枇杷还有丰富的蛋白质,丰富的膳食纤维等等,营养价值非常高。

地枇杷属于桑科榕属植物,我们在前面其实已经科普过至少两种这个属的植物了,比如五指毛桃,无花果。因此,它的果实也是可以食用的,味道很甜,果实和无花果、五指毛桃果的内部差不多。

地枇杷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四季常青,而且非常容易种植,常被用于绿化,或者防止山体滑坡等等,也可以种植在假山上,地上,花盆里,种植技术简单。

03地枇杷种植技术

地枇杷很容易种植,它的繁殖方式主要是分株繁殖或者扦插繁殖。所用的泥土也没有太大的讲究,一般的种植庄稼或者花草树木的泥土就可以。

但是地枇杷喜欢潮湿的地方,种植的泥土应该尽量保持湿润,不宜太过干燥。越是肥沃的土地,生长的地枇杷越好。

04结语

地枇杷是藤本植物,这些年农村对藤本植物的重视程度不够,一般都是铲除为主,现在想吃地枇杷还是有些难度的。因此,有人看到了商机,已经开始规模化种植地枇杷,而且目前已经开始上市。

市场上的地枇杷价格还不低,比野生的猕猴桃价格还高,价格是猕猴桃的9倍左右。野生猕猴桃也就17元左右一斤,而地枇杷(也叫野地瓜、地果、地枇杷、地石榴瓜等等)能够卖到158元一斤。

看来,又有野果想变成水果了,又有人把野果“地枇杷”炒作成水果,您觉得他们能够成功吗?欢迎您留言说出您的看法。其实,这种地枇杷是我们儿时当“零嘴”的东西,大人们在山里累了,渴了,也常用它补充能量,如今1斤158元,你家若有,记得要好好珍惜。

野生新鲜地枇杷网上卖价158元1斤

省农业科学院果树首席专家郑少泉:研究枇杷有时很危险

郑少泉查看枇杷圃内枇杷的生长情况。

特晚熟的“香妃”。(受访者供图)

特早熟的“三月白”。(受访者供图)

福州晚报记者马丽清 文/摄

眼下正是枇杷成熟的季节。位于福清一都镇的百亩枇杷种植示范园里,引进的15个白肉枇杷新品种接连挂果。从特早熟的“三月白”“白雪早”,到特晚熟的“香妃”,新品种大规模推广后,当地的枇杷采收期将延长一个多月。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首席专家郑少泉是这些新品种的培育者。30余年来,他和团队一起丰富枇杷基因库,壮大枇杷家族,打造“枇杷王国”。

600多个品种丰富枇杷基因库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晋安区的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这里是全国更大的枇杷基因库。枇杷树上满是果子,有的成熟得早,闪动着点点金光。

“你看,像这款小个枇杷,果子只有黄豆大小;这款枇杷表面摸起来光亮无毛;这株枇杷树才刚开花……”郑少泉带着记者穿梭在枇杷圃里,如数家珍。

我国枇杷种质资源丰富,共有15个种。这片枇杷圃就保存了12个种,800多个品种。这是省农科院五代人花了近50年时间才搜集到的,郑少泉是第三代。

“这些都是野生植物,每一个品种都来之不易。”郑少泉说,野生枇杷树多长在深山丛林间,踪迹难寻。他们只能在文献和当地农户的描述中,寻找蛛丝马迹,而后进山搜寻。

深山丛林间藏着许多未知的危险,搜寻过程很是艰辛。一次,郑少泉和同事到海南五指山寻找“台湾枇杷”。郑少泉专注挖苗,不小心掉队了。当他正要起身追赶同伴时,发现头顶上聚集了大量马蜂,脚下还有大片的蚂蟥。为了不惊动马蜂,他只能蹲着任由蚂蟥叮咬,双脚至今还留着伤疤。

他的足迹遍布云南、海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偏远乡村、深山丛林,搜集到了600多个枇杷品种。“剩余3个种也已找到,正在进行入库鉴定。”郑少泉说,他们利用基因库资源培育出枇杷新品种(系)20多个,其中10多个已示范种植和推广应用。

精选好基因壮大枇杷家族

枇杷在福州地区广为种植,采收期、销售期集中在每年的四五月。

“要让果农的枇杷卖出好价钱,就要避开高峰期,拉长销售期。”郑少泉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培育不同成熟期的枇杷成为团队的目标。

枇杷有红肉、白肉、黄肉之分。白肉枇杷肉质细嫩、清甜、风味浓郁独特,是枇杷中的极品。它也有缺点,果小、可食率低、不耐储存,市场上缺乏不同成熟期的品种。

20多年来,郑少泉带领团队选育熟期配套、优质、大果的白肉枇杷新品种,如特早熟优质大果白肉枇杷“三剑客”的“三月白”“早白香”“白雪早”,特晚熟的“香妃”等,一步步壮大枇杷家族。

“双亲”基因好,后代才会优秀。在“三剑客”的选育上,郑少泉选择了具有早熟基因的“母亲”——“早钟6号”和具有优质白肉基因的“父亲”——“新白2号”进行杂交育种。说起来容易,可他光是寻找其“父亲”,就花了11年。2018年,“三月白”“早白香”“白雪早”通过省级科技成果评审。

郑少泉说,以福州为例,特早熟的“三月白”等在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熟,特晚熟的“香妃”采收期可持续至6月上旬,相当于枇杷采收期延长一个多月。而在四川等地,采收期最长可以延长半年。

郑少泉的团队是果农的“智囊团”。近两个月里,他们辗转福清、莆田、四川泸州、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等地,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

特早熟的“早白香”。(受访者供图)

外地借种、巧治“不孕不育”!独家揭秘春花1号枇杷20余年培育之路

认定编号:川认果2021001。近日,四川农业大学王永清教授团队耗时20多年培育的突破性枇杷新品种‘春花1号’,拿到了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颁发的新品种认定证书,相当于有了“身份证”,意味着‘春花1号’从最开始的研发到最后的实地测试每一步都走完了。

为什么‘春花1号’的培育需要如此之久?“桃三李四柑八年,首先木本植物从播种成苗到具备开花结果能力就需要较长的性成熟时期即‘童期’,枇杷的童期一般为5-7年。同时‘春花1号’为枇杷属种间杂交后代,其父母间存在生殖隔离,繁育难度堪比马与驴杂交繁育后代,需要克服不孕不育等问题。” ‘春花1号’主研人员、王永清教授团队新负责人邓群仙教授表示,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之前科研积累的基础上,20多年能培育出突破性枇杷新品种已经算是运气好了。

王永清教授及团队工作人员实地查看植株情况

华南农大借种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找“父亲”

“‘春花1号’并非全球唯一春天开花的枇杷种质,却是目前全球唯一春天开花的枇杷栽培品种。”邓群仙解释说,枇杷属中也有一些野生枇杷种是在春天开花。‘春花1号’的父本南亚枇杷正是其中之一,‘春花1号’春天开花的习性正是从父本遗传而来。

“春天开花”,听上去很简单,但对于枇杷种植业来说,却是历史性的一刻。之前大家吃的枇杷品种均来源于普通枇杷种,都是秋冬开花、春夏成熟。枇杷秋天开花,冬春幼果冻害减产正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瓶颈,而‘春花1号’春天开花的习性正好突破了该瓶颈。

‘春花1号’20多年的研发之路,正是从寻找一位合适的父亲开始的。‘春花1号’培育过程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之一阶段为2001~2003年,收集作为父本材料的南亚枇杷(Eriobotrya bengalensis Hook. f.),并确认其春天开花性状;第二阶段为2004 -~2006年,开展种间远缘杂交技术和生物技术研究,找到克服杂交不亲和、胚败育等障碍的技术和 *** ;第三阶段为2007~2021年,开展杂交植株培育、春花植株筛选、春花优株筛选、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评价、新品种认定等工作。

‘春花一号’

“3年能够顺利找到父本,也是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 ‘春花1号’枇杷之一选育人王永清教授解释说,父本材料南亚枇杷来自于华南农业大学的枇杷种质资源圃。王永清教授团队将华南农业大学林顺权教授团队提供的南亚枇杷枝条进行了嫁接,获得了‘春花1号’枇杷的父本。

“如果没有华南农大林顺权教授团队之前做的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搜集整理和保存,我们自己去找,那谁也不知道会找多久,5年、10年都有可能”,这也是为什么要开展种质资源普查,整理搜集并保存各种种质资源的原因。这种最基础的工作,最后往往会成为决定性的关键因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种质资源储备,新品种培育研发都是空谈。

利用生物技术将胚胎取出人工培养

之一批存活种子为试管婴儿

“父母”确定了,但更大的难题又随之而来。‘春花1号’的父本南亚枇杷和母本‘大五星’枇杷之间存在生殖隔离,通俗地说相当于马和驴杂交繁育后代。从植物分类上来说,南亚枇杷和‘大五星’枇杷分别属于蔷薇科(Rosaceae)枇杷属(Eriobotrya)的南亚枇杷(Eriobotrya bengalensis Hook. f.)(一种野生枇杷种)和普通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即人工栽培枇杷种),利用它们授粉受精繁育后代属于种间杂交。类比于动物来说,种内繁殖类似不同地域的人繁殖后代,是没有问题的。而种间繁殖,则意味着跨越了相同的种,其情形基本等同于老虎和狮子、马和驴等交配繁殖。

王永清教授及团队工作人员实地查看植株情况

这样存在生殖隔离的组合繁育后代,可能引起的问题包括无法受精、胚胎生长过程中停止发育以及结不出种子等各种“不孕不育”难题。“这些问题我们基本都遇到了。”王永清表示,为此他们采用人工受精、将胚胎取出在培养基中人工培养等生物技术,相当于试管婴儿。这个时候,科研技术水平就很重要了,如果没有相匹配的技术,面对很多问题都将束手无策。

而就算有了技术支持,像人类一样的怀胎十月,等待胚胎逐渐长大发育成熟的过程也必不可少。“授粉受精后,合子需要完成从球形胚到心形胚、鱼雷形胚,再到Y字形胚的历程。”王永清一边讲解一边画着胚胎不同阶段的形状,长到Y字形的子叶胚就可以进行器官分化了,基本算是成功了。而之前的每一步胚胎都可能会停止生长,而最后存活的胚胎发育成长为期待的模样,也需要一定的运气。“我们希望其能够继承父本春天开花的习性,同时它们还应体现出母本果大优质的特性,所以在有技术作为保障的同时,也需要一点运气。”邓群仙表示。

试验过程考验耐性

“春花二代”“春花三代”在路上了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找到合适的父本,历经千辛万苦确保胚胎存活生长,6年时间永远仿佛一晃而过,而这场“马拉松”甚至连半程标志都还远得很。

“新品种培育就是这样,没有看到终点前,都不知道完成了多少,离终点还有多远。”邓群仙笑着说,对于木本植物通过杂交手段培育新品种的最短年限,业内有句俗语“桃三李四柑八年,核桃板栗十几年”,指的是这些木本植物的童期分别为3年、4年、8年,甚至十多年。“童期”通俗地讲就是从种子播种出苗到其之一次结出果实所需要的时间。实际农业生产中,上述果树一两年就能挂果,是因为已经有了完成性成熟的品种,种植户购买枝条进行嫁接就可以了。

‘春花一号’认定证书

在团队技术人员的精心管理下,远缘杂种枇杷苗从栽植到挂果大概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王永清回忆说,2013年前后,经过筛选试种的之一批26个株系杂种枇杷苗,有十多株在春天开花。 对于整个团队而言,那真是世上最美的花了。而之后他们还需要筛选出春天开花且果大的植株,开展进一步的培育,以获取性状理想且稳定的植株。

“过程其实并不难,等待筛选,再等待再筛选,唯一考验的就是耐心了。”王永清笑着说,失败是常态,如果最后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作为学生轻则重做试验重写毕业论文,对于教师而言重则退休也看不到成果。‘春花1号’培育过程中,2005年团队内的一个博士就因为试验失败,重新调整研究内容重写毕业论文。

‘春花1号’只是一个开始。“春花二代”“春花三代”也已经在路上了。邓群仙表示,目前该团队正在以现有的‘春花1号’为骨干亲本,继续进行杂交育种,目标是选育大果、白肉、品质优的春花枇杷新品种。现在的‘春花1号’的果实为红肉,偶有石细胞,他们希望选育出果实更大、肉质细腻的红肉和白肉春花枇杷新品种。同时目前国家也高度重视种质资源的普查搜集,为新品种培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现有品种总有可以提升优化的地方,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新品种培育永远没有尽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努力得够久,总会遇到好运气。

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图据王永清教授团队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这个枇杷有点贵!高速路上停车摘枇杷被罚200元记6分

“停车突闻枇杷香,顺手拈来甜品尝,天眼传信罚单见,野果太贵悔断肠!”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从湖北省交通厅了解到,湖北麻武高速上演了一场违规停车路边采摘野生枇杷的闹剧。麻武高速监控中心“交通信息管理系统”侦知违停违法行为后,当即报警,违法驾驶员被处罚。

正值初夏,麻武高速两边的野生枇杷已熟透,形如黄杏、肥硕多汁,沉甸甸地挂在树枝上显得异常诱人。有行驶在高速武麻路段K740+900处的司乘,竟忍不住枇杷的诱惑,在高速上违规违法停车采摘野果,引得后方驶来车辆纷纷紧急避让,一时险象环生。

这一危险的违法行为,被麻武高速信息监控中心监控员在用最新引进的“交通信息管理系统”违停报警监测设备进行高清视频巡查时侦知,并被高清摄像设备固定证据,中心监控员之一时间将事件通知通报给路政、交警部门,交警省高警七支队麻城大队得知后,在鄂东站(湖北省界出口)进行布控,成功拦截到车辆后,对司乘进行严厉批评教育,并给予司机200元罚款及驾照扣记6分的处罚。

据介绍,麻武高速是典型的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主线日均通行量大。而高速公路上违法停车,是重特大事故的重要诱发因素,也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严查严处的违法行为。湖北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温馨提醒司乘朋友,高速行车无小事,请安全驾驶,文明行车!相关司乘人员得知处罚结果后非常懊悔,也为自己的无知行为捏了一把汗,甘愿认罚,同时感叹,这个枇杷摘得真是有点贵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人称“奶瓜”,以前7月随便摘,如今被炒至170元一斤,遭连根拔起

农村的野果是一代人的记忆,直到现在,还对那种童年的味道念念不忘。很多农村娃的童年都是和野果一起度过的,当时没有太多的水果可以吃,野外随处可摘的野果就成为了大家的零食。尤其是到了夏季,野果的品种和数量都很多,八月炸、树莓、桃金娘、地枇杷、地梢瓜等,很受大家喜爱。其中地梢瓜也被人们称为“奶瓜”,以前到了7月份是随便摘的,到处可见,现在这种野果竟然在市场上被炒到了170元一斤,甚至有不少人直接连根拔掉。

地梢瓜是一种野果,这种果子虽然名字中带个瓜字,但和传统意义上的西瓜、南瓜等不同,它的个头太小了,只有手指那么大小,果实形状也很特别是纺锤状的,果皮青绿色,上边还带有很多白色的细小绒毛。这种果子剥开之后会流出乳白色的液体,同时还带有一股香味儿,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农村娃都拿它当牛奶喝,视若珍宝。而且据大人讲,地瓜这种果子还有一定的催乳作用,所以人们经常称它为“奶瓜”。

奶瓜这种果子耐旱也耐寒,生命力很强,所以在农村分布的地区和数量都是非常广的,草丛、山坡、石堆这些地方都能见到。只要去野外走一圈,每隔几步都能见到成片的地梢瓜,到了7月份结果季节,很多农村娃都会去摘这种美味野果。而且地梢瓜在野外数量很多,农村娃可以随便摘,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找到一大堆。

地梢瓜这种野果可以直接吃,果肉比较脆,也很滑,细细品尝有一股淡淡的甜味。在野外吃够了,农村娃还会摘上一小篮子带回家,给家里的大人尝尝,实在吃不了的,还可以做成菜肴,将地梢瓜和其它蔬菜一起炖,味道也很不错。

野生枇杷,野生枇杷树-第1张图片-

以前的地梢瓜只是能吃的野果,可以给孩子们偶尔解解馋,除此以外,也没其它特别的用途。而现在的地梢瓜不一样了,它在市场上很抢手,价格也很高,干品果实一斤可以卖到170元。地梢瓜的经济价值这么高,和商家的宣传炒作脱不开关系,商家大力宣传地梢瓜有丰胸的效果,吸引了很多女性朋友购买。地梢瓜能丰胸,这一观念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同,而这一果子的市场需求也快速增长,虽然地梢瓜的野生资源丰富,但是也架不住人们连根拔。

现在也有不少地梢瓜被连根拔起,整棵晒干的,也是被宣传能够催乳或丰胸,市场需求大增,之前大量摘果子就已经使得地梢瓜减少了,现在又连根拔,野生资源就更少了。现在地梢瓜已经不像之前那样随处可见,而是要刻意去找了。

地梢瓜这种不起眼的野果,现在被炒作成为了具有催乳或丰胸效果的佳品,市场价格高,需求还很大,非常抢手,如此强烈的转变,让很多农民都感到意外,也有些不解。其实地梢瓜的价值确实比较高,主要体现在入药上,地梢瓜的整棵植株都可以入药,益气,通乳,清热降火,经常用在一些民间偏方上,商家的宣传有一定的依据,但着实有些夸大了。



中药材野枇杷

?

野枇杷

拼音Yě Pí Pá

别名山枇杷

出处《江西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绒毛桢楠。夏、秋季采收。

原形态绒毛桢楠,又名:猴高铁、香胶木。

常绿乔木,高可达18米,直径40厘米;枝、芽、叶下面和花序都密生锈色绒毛。叶互生,革质,矩圆形、卵状矩圆形或倒卵形,长7.5~13厘米,宽2.2~4.5厘米,基部楔形,具羽状脉;叶柄长1~1.2厘米。圆锥花序生于小枝顶端,近于无总花梗;花黄绿色;花被片6,宿存,反曲,有锈色绒毛,内轮花被片卵形,外轮花被片小而狭;能育雄蕊9,第3轮雄蕊花丝基部有绒毛,腺体心形,着生在花丝基部以上;子房淡红色。果实球形,直径约4毫米,紫红色。

生境分部分布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地。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消肿止痛。

复方①治支气管炎:野枇杷叶(去毛)、桑叶、野菊花叶各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②治烫伤:野枇杷根或叶适量,研末,麻油调搽或水煎外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门前枇杷

枇杷早熟,农历二三月份,就到了枇杷大量上市的时候。漫步乡下,田间地头经常会遇到一棵亭亭玉立的枇杷树,上面的枇杷果实累累,只不过这种没有人专门管理的野生枇杷树,所结的枇杷要比水果店里卖的枇杷个头小,信手摘一颗尝尝,也比买来的枇杷略酸。

枇杷是一种颜值很高的水果。在水果店几十种五颜六色的水果当中,枇杷的亮黄色往往让它脱颖而出,夺人眼球。枇杷娇嫩,不宜久放,更不宜长存,属于时令性水果,上市的时候,很多人都愿意买来尝尝。

无奈枇杷生性寒凉,不宜多吃,尤其是空腹状态下,更不能多吃。有一年去相熟的朋友家做客,他刚回来了好几斤枇杷,两人在饭前吃了几颗,结果双双“中招”,我一晚上往厕所跑了五六趟。枇杷的这一特性,和南方另外一种著名的水果荔枝正好相反,荔枝吃多了人容易上火,有贪吃者会吃得流鼻血,我是亲眼见过的。


枇杷吃起来酸甜可口,水分充足,少有人不喜欢。其实枇杷树在南方是一种很常见,也很容易成活的树种,用当地人的话说,是一种很“贱”的树。这里的“贱”,不是 *** 、轻贱之意,而是不娇贵,容易成活的意思,更接近褒义。

很多人吃枇杷的时候,随口吐在路边、草丛的枇杷种子,下一年就可能会长出来一棵亭亭玉立的小枇杷树。

我所在小区单元门口的绿化带里,就有这么一棵自己长出来的枇杷树,也不知道是谁吃枇杷吐出来的种子长出来的。

这棵枇杷树混在绿化带的灌木里,我发现它的时候,已经半米多高了。枇杷树还不结果的时候,墨绿色的叶子十分宽大,我用手量过,宽和我并拢的手掌不多,而长则可以比得上我两个手掌。

很多果树都是如此,不结果的时候,叶子长得宽大茂盛,等结果了,叶片反而变小了。仔细想想,大概是不结果的时候,果树的营养成分都供给了叶子,也方便果树快点生长,而一旦果树开始结果,就要把多数养分供给果子,叶片自然也就变小了。

有一次,天气很好,楼上邻居在绿化带晒被子,结果重重的被子压下来,一下子就把这棵枇杷树压断了。邻居觉得这是一棵野生的枇杷树,断了就断了,也没有理会,她更不知道有人在默默关注着、呵护着这棵不起眼的枇杷树。


等邻居晒好被子,我连忙从家里找了一根一次性筷子,截成三段,然后又找了一根鞋带,用三截筷子把枇杷树断裂的地方夹住,用鞋带小心困扎。所幸枇杷树经此一劫,并无大碍,仍旧生机勃勃。

自从到了南方工作、生活,有幸吃到了很多在北方难得一见的水果。好东西自然想和家人分享,每年寒暑假回家,我都会带一些当季的水果回去,包括柚子、山竹、荔枝、龙眼、释迦果等等,很受家里人的欢迎。但是这么多年,却唯独没有带过枇杷,原因也很简单,我每次回家,不是寒假,就是暑假,而枇杷成熟的时候,偏偏在寒假过后,暑假之前。

我生小女儿那一年,父母从遥远的北方前来侍候“月子”。父亲干了一辈子的木匠,和树木打了一辈子交道,对各种树木都有着很深的感情。到了南方,他有空就在外面转悠,看各种北方没有的树木,感觉很新奇。

有一天,他在一所小学的校门口,发现了一棵果实累累的枇杷树,才知道原来家里吃的枇杷,我们这里就可以出产,以前他一直以为是从更南的地方运过来了。

父母在北方很少吃水果,到了南方,对枇杷却都很喜欢。我每天都要买好几斤回来。父亲问我哪里可以买到枇杷树的树苗,他想买几棵带回老家种着,看看能不能种活。

我在北方老家,从来没有见到过枇杷树,感觉这是南方特有的树种,北方估计难以种活。不过为了不让父亲失望,我还是答应周末带他去农村集市上看看,彼时正是四月份,农村集市上有各种树苗出售。

到了赶集那天,在各种各样的树苗面前,父亲简直看花了眼。最后挑了四五棵枇杷树苗,四五棵杨梅树苗,还有四五棵百香果树苗。回到小区,暂时栽种在单元门前的绿化带里。

爱人坐满“月子”,父母也该回去了。父亲把这些树苗提前一天挖出来,用泥土小心翼翼地包好,然后又用草绳、塑料袋仔细包裹好,带着它们踏上了返乡的火车。


据父亲后来说,回家以后,这些果树都种活了,只不过到了冬天,尽管他给它们包上了破棉被保暖,还围着树绕了一圈玉米杆子挡风,但是到了第二年春天,还是悉数冻死了,一棵都没有成活。

南北毕竟不同,父亲开始想得还是太天真了。不过试一试总是好的,否则怎么知道不能成功呢?

看来,还是等父母家人来我这里,再好好招待他们吃枇杷吧。也许再过几年,我们单元门口的这棵枇杷树,就可以结果了,那时候如果家里有人来,真是更好不过。

**************************************************

标签: 野生 枇杷树 枇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